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物体的沉与浮》教案学案

浮与沉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3

《物体的沉与浮》教案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体的沉与浮》教案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wWW.jAb88.coM/p>《物体的沉与浮》教案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
2、知道密度计、潜水艇、气球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浮沉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古人对浮沉条件的应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沉浮条件的应用及分析。
【教学难点】
沉浮条件的应用。
【教学准备】
小木块、乒乓球、小铁块、牙膏皮、密度计、潜水艇模型。
【教学方法】
演示法、实验法、观察法和分析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1:将小木块、乒乓球、小铁块浸没在水中,观察现象。
演示实验2:先将牙膏皮放入水中下沉,后将牙膏皮折成小盒子,漂浮在水面上。
利用多媒体展现各种浮沉现象。
师:对于这些现象,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师:请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盖子的小瓶、盛水的烧杯),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
请两组同学讲清实验的过程,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证据填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种情况中小瓶向什么方向运动?它受哪两个力的作用?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如何?
学生归纳小结:
(多媒体展示)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迷你小实验:按教材第132页图7-29实验,将蜡块、橡皮、瓶塞、鸡蛋等放入杯中,观察它们分别位于哪一层液面上?你能说出原因吗?能用物质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物体的浮沉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多媒体展示)2、若物体是实心的,密度均匀且浸没在液体中,则:
(1)物质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
(2)物质的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
(3)物质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
(二)、沉浮条件的应用:
师:沉浮条件有哪些应用?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131-132页的内容。
1、密度计:
师:请同学们说说对密度计的了解?
演示实验:用密度计测水、盐水的密度。
师:密度计在液体中处于悬浮还是漂浮状态?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分析:F浮=G计ρ液=F浮∕ɡV排=F浮∕ɡV浸
浸入液体中越深,排开的液体越多,液体的密度越小。
2、盐水选种:
师:在农业上要提高产量,选好饱满、结实的良种是非常重要的。盐水选种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地挑选种子的方法。如何利用盐水来选种子?请同学们说一说。
师:为什么干瘪、虫蛀的种子会上浮直至漂浮,而饱满的种子则会下沉?请同学们利用浮沉条件来分析。
3、潜水艇:
演示实验:利用潜水艇模型来演示潜水艇的上浮、下潜,或用课件展示潜水艇的上浮、下潜。
师:潜水艇如何实现上浮、下潜的?请同学们利用浮沉条件来分析。
学生归纳总结:
潜水艇的原理:依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的。
4、孔明灯和热气球:
利用浮力升空的,在气囊中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你煮过饺子吗?生饺下锅先沉入水底,煮熟后就上浮,凉了后又沉入水底,为什么?
2、一条船从河里进入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变化吗?船舷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
3、如何测定血液的密度?
〔新课小结〕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出来简单地总结一下。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2)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3)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2、若物体是实心的,密度均匀且浸没在液体中,则:
(1)物质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
(2)物质的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
(3)物质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
(二)、沉浮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的原理
2、盐水选种的原理
3、潜水艇的原理
4、孔明灯和热气球升空的原理
三、随堂练评
1、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在水面外,求此木块的密度?
2、烧杯中有一冰块副在水面上,假如冰全部熔化成水,那么水面将()
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
[课外作业]
教材第134页第1至3题
【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完成。

延伸阅读

九年级物理《物体的浮与沉》复习学案苏教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物体的浮与沉》复习学案苏教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九年级物理《物体的浮与沉》复习学案苏教版

课时16物体的浮与沉
【复习目标】
1.知道控制物体浮沉的方法
2.能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4.结合二力平衡加深对悬浮和漂浮状态的理解
【复习重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复习难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复习】
认真看书复习,然后独立完成下列填空。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和的作用,当F浮G时,物体就上浮,此时,ρ物ρ液;当F浮G时,物体就下沉直至底部,ρ物ρ液;当F浮G时,物体悬浮于液体中,ρ物ρ液.

2.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F浮G.
虽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时,都存在F浮=G的条件,但两者在液体中所处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即:漂浮时物体没有全部浸在液体中,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V排<V物),而悬浮时物体的全部体积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

【典型例题】
例1.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16-1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16-2中的()

例2.(2011·广州)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密度是kg/m3.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4×10-5m3的实心物体,重是N,把它放入密度为1.0×103kg/m3的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大小N,排开水的体积是m3.(g=10N/kg)
例3.(2012·本溪)用手把体积为510-4m3的球浸没在水中,球受到
的浮力是N,若该球重为6N,则放手后这个球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例4.(2012·泗洪县模拟)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重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盆中,有90g水溢出,则()
A.物块会浮在水面上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
C.物块会沉入盆底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
例5.(2011·河南)如图16-4所示,将—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人甲液体中,
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人乙液体中,小球沉人杯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 D.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

例6.(201l·兰州)分别用木头、铜、铁制成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放入水中,三个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16-5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小球一定是空心的B.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D.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
例7.(2012·苏州模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漂浮于海面的冰山正逐渐熔化,小明为了探究冰山熔化后海平面是否变化,就将一块冰放入浓盐水中,冰处于漂浮状态,液面位置如图16-6所示,冰熔化后,杯中的液面将比熔化前()
A.不变B.下降C.上升D.无法判断

例8.一体积为1×10-3m3的空心铁球重8.8N,求:
(1)该铁球浸没在密度是0.8×103kg/m3的酒精中时,是上浮还是下沉?
(2)该铁球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一、知识梳理

二、课后巩固
(2012·连云港)中国改装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出海试航,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航行时,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_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1·铜仁)龙芳同学将一重4.0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在筒内装入100cm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的11/12体积没入到水中;(g=10N/kg)。则金属筒的容积是m3(筒壁厚度不计),装入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kg/m3,其质量是克。
(2012·常州)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6-1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若剪断图中的细线,石块将__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图16-1图16-2
4.(2011·山西)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l0g,体积为20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l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 A.5gB.8gC.l0gD.16g
5.(2012·宁德)在酒精液面上漂浮着一个木块,现往酒精中加入一些纯净水((酒精(水),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6.(2012·泰安)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6-2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7.(2012?南京)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N,排开水的体积是m3。
8.(2012·孝感)学完“浮力”知识后,小芳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p水=1.0×103kg/m3,g取10N/kg)

(1)她选取一质量为750g、体积为1250cm3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取来规格相同由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母若干,每只螺母质量为50g,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
(3)她又用弹簧测力计、一只螺母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0.4N,求合金材料的密度.
9.目前在长江上有很多艘游览长江三峡的豪华游轮(如图16-4所示),已知某游轮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60t,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是2.7m。(g为10N/kg)
(1)计算满载时游轮的总重是多少牛?游轮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
(2)当该游轮从长江开到海里时,吃水深度是变大还是变小?请说明理由。

沉与浮


教科版八年级下《10.4沉与浮》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知道鱼、潜水艇、飞艇和密度计的沉浮原理;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鸡蛋的下沉、上浮和悬浮,使学生建立起三种状态的概念,并且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产生三种状态所需的条件;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解释鱼、潜水艇的浮沉原理;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自己制作“自制潜水艇”和“热气球”;通过在网上查阅,让学生设计出打捞中山舰的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鱼、潜水艇和热气球的沉浮原理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现象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通过制作“自制潜水艇”和“热气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一、物体的沉与浮(1)演示实验:石块和塑料空心球
把它们分别浸没在水中,叫同学们观察现象;
提问:浸在水中的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提出各种解释。
(2)今天的课上完以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演示实验:
取一只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向水中慢慢加些盐,并轻轻搅拌,观察到鸡蛋怎样运动?如果再加些清水,观察到什么现象?
a)鸡蛋放入清水后,它是上浮还是下沉?
b)加盐轻轻搅拌的目的是什么?(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
盐水溶于水后,变成盐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加盐会导致液体的密度的增大;
c)随着不断地往水里加盐,有什么现象出现?
d)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
可以对鸡蛋做受力分析;
这里有两个状态,一个是鸡蛋下沉的状态,另一个是鸡蛋上浮的状态;
当它下沉的时候,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当它上浮的时候,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在两个状态过程中,鸡蛋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
鸡蛋只受到浮力和重力,重力没有变,那么肯定是浮力的变化引起它下沉和上浮;
不断加盐,导致液体的密度增大,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鸡蛋下沉;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
(a)学生观察回答。
(b)教师引导得出搅拌的目的,一步一步让学生建立起加盐水是改变液体密度的概念。
(c)学生观察发现,鸡蛋上浮了,有的学生很吃惊。
(d)学生思考。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分析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3)整理自己的思路,用“=”符号描述你的思维过程。(3)学生用逻辑推理的符号阐述自己的思路。
二、认识三种状态鸡蛋所处的三种状态:
下沉:浮力重力
上浮:浮力重力
悬浮:浮力=重力(平衡)让学生了解三种状态。
三、生活中的下沉与上浮(1)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浮力非常重要,浩瀚的海洋中,许多生物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沉与浮,这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展示各种海洋生物图片。
(2)我们来看看鱼是怎样使自己在水中自由地上浮、下沉和悬浮的?(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
鱼同上面的鸡蛋一样,重力没有发生变化;
鱼也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重力没有变化,而浮力变化了;
鱼是通过鱼鳔改变自己的体积来改变浮力的;
鱼鳔较小时,鱼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鱼下沉;
鱼鳔较大时,鱼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鱼上浮;
鱼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时,鱼将可以在水中任意的深度游动。激发兴趣,学生思考。
一步一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整理自己的思路,用“=”符号描述你的思维过程,写出鱼在哪种条件下处于下沉、上浮或悬浮三种状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四、潜艇与热气球(1)最早的潜艇用于军事侦察和袭击,现在也用于深海考察,为开发海洋,获得新资源提供信息。
连接到凡尔纳,加潜艇图片;
另一个仿生学的例子——潜水艇(潜水艇的水舱相当于鱼鳔)。
(2)潜水艇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
潜水艇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
注意潜水艇的水舱的体积是不变的(这一点与鱼鳔不同);
潜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潜艇处于同一液体当中(即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那么浮力是不变的;
浮力不变,只可能是重力的变化引起了潜艇的下沉、上浮和悬浮;
潜艇有两个水舱,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向水舱中压入和排出水;
潜艇通过向水舱中压入和排出水能改变潜艇的重力;
人工向水舱中压入水,直到重力大于浮力的时候,潜艇下沉;
人工从水舱中排出水,直到重力小于浮力的时候,潜艇上浮;
当重力与浮力相等时,潜艇悬浮。引起学生思考。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整理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潜水艇下沉、上浮和悬浮的状态,你可以用“=”来表述你的思维过程。(3)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思路,并写在纸上,逻辑推理的思维再次得到强化。
五、分析比较(1)提问:鸡蛋、鱼和潜水艇都会在液体中下沉、上浮和悬浮,那么它们都是用了同样的方法处于这三种状态的吗?
学生分析回答。
不是;
鸡蛋:是由于鸡蛋浸没的液体的密度发生了变化,引起浮力变化;
鱼:是通过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引起浮力变化;
潜水艇,是通过它的自身重力的改变引起了下沉和上浮,它的浮力并没有变。
(2)同学们自己归纳一下,总结出他们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学生自己思考;
(3)介绍热气球,加图片;
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释热气球的沉浮原理。
解释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假如由你来设计一个吊篮的热气球,为了使它能降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
(3)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交一份报告,与同学分享;
六、打捞中山舰介绍我国古代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万斤大铁牛的故事。学生思考。
简单介绍中山舰——浓缩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代名舰,1938年在长江被日军击中,沉入19m深的长江;中山舰排水量达780吨,长62.48m,宽8.99m。与历史结合,了解到物理学科和历史的关系。
让学生自己设计打捞中山舰的方案,填写到书上的表格中。学生自行设计。
七、课堂小结1.了解三种状态:下沉、上浮和悬浮。
2.三种状态产生的条件:
下沉:重力大于浮力;
上浮:重力小于浮力;
悬浮:重力等于浮力。
3.用学过的知识解释鱼、潜艇和热气球的沉浮原理。
作业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实践活动】
制作自制潜水艇(如图11-3-5),制作热气球(如图11-3-8)
在因特网上查找有关飞艇的资料。
【教学反馈】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沉浮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因此本节内容一定要将力、重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一节课有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鱼、潜水艇和飞艇的沉浮原理。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在设计教案的时候,主要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层层设立关卡,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
本节设计了“动手做”的实验,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又让学生接触到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内容,激发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还与历史结合,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九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浮与沉》学案分析苏教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九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浮与沉》学案分析苏教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九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浮与沉》学案分析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由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共同决定的。
⑵、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⑶、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
⑷、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学生活动的和交流,寻找并发现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具体方法。
⑵、经历探究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
⑶、通过对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在科学活动与实践研究的进程中,感受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思考物理问题的研究积极性。
⑵、通过阅读“打捞中山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
⑶、通过如实记录数据,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思路:
先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体会可以改变物体所受重力或浮力的大小来控制浮沉,为“探究物体浮沉条件”明确探究方向,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物体浮沉条件,并推导分析出密度关系,最后分析总结浮沉条件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施教策略:
教学重点:物体浮沉条件。
施教策略:利用好实验,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分析,边总结。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物体浮沉条件与平均密度关系的推导。
突破策略:利用F浮=ρ液gV排和G物=ρ物gV物以及V排与V物的关系进行推导。
四、教学资源:
橡皮泥、苹果、蜡烛、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浮沉子。
五、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可由节前引言引入物体的浮沉问题,导入本节课。
(二)新授内容:
1、活动10.12
通过活动“怎样使下沉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物体沉下去?”并思考自己的做法实际上改变了什么力?是如何改变的?让学生体会可以改变物体所受重力或浮力的大小来控制浮沉,为“探究物体浮沉条件”明确探究方向。
2、探究物体浮沉条件:
演示实验:
先多放点配重物,测出重力,然后将瓶子浸没水中,测出V排,计算出浮力,观察浮沉,比较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减少配重(使之浸没后上浮),测出重力,观察上浮现象,比较力的大小。
待物体静止漂浮时,测出V排,算出浮力,比较力的大小。
④若能恰好调至悬浮,则更好。
记录数据,并由实验数据总结物体浮沉条件,指出漂浮、悬浮、沉底(三种静态)和上浮、下沉(两种动态)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说明漂浮、沉底分别是上浮、下沉的最终状态。讲解悬浮时要指出物体处于自由状态,而不是单纯的全部浸没就叫悬浮。
(3)利用浮沉条件推导出对于实心物体应该满足的密度关系,结合习题练习。
例:一个均匀的实心小球悬浮在液体中,如果把小球截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再放入该液体中,则()
A、两部分都上浮B、两部分都悬浮
C、体积大的上浮,体积小的下沉D、体积大的下沉,体积小的上浮
3、讲授“浮沉条件的应用”:
演示“浮沉子”在水中的上浮、下沉,说明潜水艇的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
分析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浮沉。
补充有关密度计的原理和使用。
原理:漂浮条件。
使用:能判断不同液体密度大小,并知道分析方法。
三、复习小结:复备与点评六、板书设计:
一、物体的浮与沉物体的浮沉条件:
实心物体
漂浮(静)F浮=G物
ρ物<ρ液
上浮(动)F浮>G物

悬浮(静)F浮=G物ρ物=ρ液

下沉(动)F浮<G物
ρ物>ρ液
沉底(静)F浮+N=G物
浮沉条件的运用:
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
气球、飞艇:靠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浮沉。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