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教案

小学美术课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4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教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学生培养学生对民族关系问题的正确观念,体会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认训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通过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结合行省制度中西藏和台湾问题,采用学生针对当前实际情况发现见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音乐或者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创设情境(播放音乐),由毛主席的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导入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蒙古族王朝建立者成吉思汗---铁木真。
2.板书课题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
3.出示教学目标:(小黑板展示)
(二)。自主学习
同学们阅读课本,将知识点在课本中圈点批画出来,并按以下提纲要求完成,10分钟后提问回答。
1.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蒙古草原的?
2.元朝建立后采取那些加强统一的措施?
3.元朝的民族融合有那些表现?
((三)自学检测:
自学后,学生分组展示,更正,教师补充。
(四)精讲点拨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族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一带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被称为“毡帐中的百姓”,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12世纪,蒙古各部落与邻近各民族经济联系加强,促进了蒙古各部的社会发展。但是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铁木真,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统一蒙古各部,并在1206年建立起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混乱的局面,并摆脱金国的压迫和奴役,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正确评价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使蒙古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蒙古,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元朝的社会经济:
⑴、元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重视发展农业。②开凿新运河和开辟海运。③商业繁荣,大都繁荣。④中外交往频繁。
⑵、元世祖重视农业(目的:维护统治)的措施(蒙古贵族对农业的破坏)
①禁止圈占农场作牧场。②治理黄河。③推广棉花种植。元朝:棉纺织业中心在松江地区,黄道婆学习黎族先进棉纺织技术后又改进了生产工具。
⑶、元运河
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元朝运河与隋运河相比有哪些变化?
①隋运河通过洛阳,呈大弯曲状,元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道取直,抵达大都。②新开两段运河,从山东到临清的是全通河,由通州到大都的是通惠河。
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1、元朝疆域: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蒙古、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2、行省制度:
目的: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①中央:(1)中书省:大都及其附近地区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山西、山东、内蒙的地区,元政府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
枢密院(全国最高的军事机构);御史台(全国最高的监察机构);宣政院(健全中央机构,宗教与西藏事务)
②地方:行省制度: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作为一种军、政、司合一的地方行政制度,其长官在中书省的直接领导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军政和司法权。最北行省是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
元政府在福建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求(台湾)。台湾在三国时称夷洲,公元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隋朝时称为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西藏在唐朝时称为吐蕃,当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干布,表明汉藏两家已合同为一家。
今西藏地区,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自元朝后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区。
元朝在行政上加强对西藏管理的同时,还非常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忽必烈封藏族人民的宗教领袖八思巴为帝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文和朝见忽必烈等都反映了中央与西藏的密切关系。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西南:云南设行省,推行土司制度。南沙群岛:----万里石塘。
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为都是无耻的。
(3)评价行省制度:
①对郡县制管辖方式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元政府管理辽阔疆域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对边区的管辖,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疆域。
③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省做为最高行政区化沿用至今。。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
④行省制度最突出的影响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2.民族融合
第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元朝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规定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在民族压迫下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⑴表现:①民族迁徙双项流动。汉人外迁开发边疆;边疆各族内迁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②汉族扩大,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汉化;③回族开始形成。④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回族是我国回回族的简称。唐朝以来,有不少定居在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13世纪初,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阿拉伯人、波斯人来到中原,散居于我国各地,他们在元代的官方文书中被称为“回回”。他们同汉人、蒙古人、畏吾儿人等互相杂居,互相通婚,经过长期融合发展,到元朝末年开始形成一个新的共同体,具备了一个民族的雏型。明朝建立后,逐渐融合成为回族。
⑵原因:元朝民族融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三国以来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它促进了各民族互相学习,交往,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从而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⑶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第二,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
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第四,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五,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及文化知识,大都是非强制性的,汉族也是在不断吸收兄弟民族的长处和人口的过程中发展着。
(五)合作探究
1.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
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文天祥。意思: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
(六)达标检测
1.下列哪一项是“一代天骄”的业绩?()
A.起兵反抗辽统治者的压迫
B.建立蒙古政权
C.定国号为元
D.灭亡金朝
2.在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3.元朝政权建立的时间是()。
A.1206年B.1271年C.1276年D.1272年
4.元朝时期,我们称台湾为()。
A.流求B.夷洲C.琉球D.台湾
5.元朝设中书省,这是一个()。
A.地方行政机构B.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C.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D.咨询机构
6.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于()。
A.1127:B.1141年C.937年D.1206:
7.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
A.蒙古族B.回族C.维吾尔族D.朝鲜族
8.元朝管辖今西藏的机构是()。
A.宣政院B.中书省C.行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
9.关于元朝行省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都由中书省直接管辖②今东北地区直接由中书省管辖
③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④“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10.下列政权被蒙古族所灭的有()。
①辽②西夏③南宋④北宋⑤金
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元朝的是()。
①组织军队灭西夏②灭亡南宋③杀害文天祥④灭亡金政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1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
识弯弓射大雕。”你是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句话的?用史实说明JAB88.coM

1.B2.D3.B4.C5.B6.D7.B8.A9.D10.B11.D
12.“一代天骄”是指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政权,同时推行领户分封制和护卫军制度巩固蒙古政权。“只识弯弓射大雕”则指出成吉思汗所进行的战争
(七)堂清检测
基础训练题
(八)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谈谈本节课的成功,不足和改进意见)

相关阅读

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动乱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看录像《成吉思汗》。

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打倒,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从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经济政策与蒙古初入黄河流域时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联系前面学习的“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时,元朝的经济重心在哪个地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主要的粮食供应来自南方,要运到北方,有哪些途径?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对比隋大运河与元朝的运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海运

海运比漕运有哪些好处?

载重量大,费用便宜,所以粮食运输逐渐变成以海运为主。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出示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学生根据《元朝的疆域图》,注意以下地区: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书省

*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

广州处于江西行省的管辖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过图片了解回族生活习俗(强调其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信仰伊斯兰教)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案
一、选择题
1.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是
A.元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2.120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A.北宋、辽、夏、金B.南宋、辽、夏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
3.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A.羌族B.蒙古族C.回族D.鲜卑族
4.元朝漕运、海运的交汇处是:()
A.杭州B.刘家港C.大都D.直沽
5.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秦朝B.隋朝C.元朝D.宋朝

二、简答题: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请你说说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是什么?谈谈你对这段词的理解。

2、如何理解“行省制度”

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C4.C5.D
二、简答题:
1、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贡献是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2、施行行省制度的目的是对元朝空前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内容有:①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②地方设行中书省,是中书省派出管辖11个行省的机构。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中央设宣政院进行管理。④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行省制度的作用: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示例课题名称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文天祥抗元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来评价历史人物情感价值观认识元朝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肯定元朝的历史得位重点、难点蒙古的兴起,忽必烈建立元,行省制度、民族融合过程和方法分组学习、讨论式教学媒体

教学程序

A教学内容元朝在历史上功不可没。今天有23个省、5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省”是从那一时期开始的本可涉及到。B板书设计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蒙古的兴起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二、忽必烈建立元1、元朝的建立和统一2、文天祥抗元3、元朝社会的发展a元世祖重视农业b闻名世界的元大都4、行省制度5、民族融合小结:本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例:元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可以让学生理清线索:蒙古的兴起---统一蒙古----统一全国---民族融合---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教师活动组织教学,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1、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中国的?2、他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有什么贡献?3、分析提问4展示挂图《元朝的疆域》学生活动课前按老师的布置搜集资料,提出质疑,上讲台展示资料1、回答问题2、阅读思考提示的问题3、动脑筋思考4、分组讨论,回答:5、你认为成吉思汗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功绩是什么?6、元朝是怎样建立的和统一全国的?7、文天祥是怎样的一个人证明他的气节?7、元朝的统治措施?8、元朝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9、提出课文质疑10完成目标11自我反馈课后记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涉及的内容多,涉及到元朝的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学生不易掌握。老师讲有难度。需要不断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