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9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

一、教学设计思想

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

非执笔活动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但如果只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不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往往会流于形式,学生只会把它当成额外的负担,学生的积极性难于提高。笔者认为,要想使非执笔活动真正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就应该与课堂教学结合。在本节课中,我把授课内容分两大部分,先让学生展示他们“花都汽车工业”资料;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理论加以分析。学生通过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觉得“学有所用”,并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注重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本节课中,由身边的工业案例开始分析理论,再拓展到中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和三大工业地带,通过拓展应用使所学知识内化,并与原有知识整合。

二、教学资源分析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课标解析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表明程度(认知内容)

运用例子

说明、举例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对课标要求的理解

①举例和说明都属于理解水平,从整条课标要求来看,学生对这节知识的达成度应为理解。②要求学生能用例子去说明工业地域是怎样形成的,用例子去说明工业地域是如何发展的,本人认为,这节课要采用很多工业案例,但并不是案例教学。③课标要求达到的效果是:在了解工业集聚与分散的基础上,联系本地实际,分析本地工业区形成条件与发展方向。

(二)教材分析

1.工业地域的形成在四大版本中都有涉及,北师大版和人教社版对工业地域的形成,描述十分详细,而山东版和湘教版描述相对较简单,糅合北师大版和人教社版的内容,得出这节课的主线:

2.在工业这章内容中,这节内容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工业生产活动为什么会产生集聚或分散,要用上一节的区位原理来解释;这节课的结论又为分析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提供理论依据。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具备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能力,对五种导向型工业布局的原则基本掌握,对花都的工业通过非执笔活动已有一定了解;但因为要涉及较多的工业案例以及中国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尤其是跨国公司,学生的工业基础知识仍显薄弱。

三、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工业联系及其类型;工业集聚及效益;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分类;工业分散的原因及跨国企业的形成。②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联系花都区汽车工业实际,分析其形成条件与发展方向。③培养学生读图习惯和读图技能。

2.过程与方法:学会收集资料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逻辑关系进行知识梳理;资料呈现形式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的工业,热心为家乡的工业建设出谋献策。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难点:工业集聚的优势和工业分散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①通过非执笔小组活动,收集花都区汽车工业发展情况(见附件1)

②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用电子稿形式交给老师

③找回初中地理书本和图册,温习中国的工业

2.教师准备

①对学生上交的非执笔内容进行筛选,指导学生制作课件

②把学生收集的部分资料印发给学生(附件1)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内容设计

学生问题预测

教师调控策略

引入

回忆:中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分布

学生已基本遗忘初中的地理知识

①要求学生课前找回初中书本,进行温习;②教师制作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课件

过渡

工业基地属于工业地域的一种类型,什么叫工业地域?什么叫工业集聚?什么叫工业联系?

新概念较多,学生接受有些困难

指导学生看书,梳理概念间的联系

师生总结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过渡

这些现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地理的视觉用心去发现,你就会发觉地理就在你身边!我们一起来看以下几个小组对我们花都的汽车工业有何发现?

三组的学生代表展示他们非执笔活动成果

①风神汽车产销体系调查报告②近几年落户花都的汽车零配件厂家情况③花都汽车城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生可能会超时,可能因紧张而表达不清晰。

①肯定他们的成果,发现他们各自的闪光点加以表扬。

②调整授课的内容。

过渡

地理就在我们生活中,然后我们用理论知识加以分析。

知识整合过程

①工业联系的类型

②工业集聚的优势

③工业地域的类型

④工业地域的发展特点

重点和难点内容都集中在此,学生难以消化。

让学生结合刚才展示的内容进行举例②老师采用其他的工业案例加以说明③设计条理清晰的板书加强学生的理解(见板书设计)

案例分析

长江工业带形成条件的分析

理论难以迁移

运用flash课件

小结

工业地域形成过程

过渡

各地区既有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也有限制条件。为了寻找最佳的工业区位,有些产品的生产链是跨地区的,甚至是跨国的,形成全球生产系统。

举例分析

工业分散的原因

工业分散的结果

对跨国企业较陌生

结合各类跨国企业,分析原因

指导学生课后查找海尔企业和索尼公司的发展过程

小结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总结

1.知识总结:

2.技能总结:信息收集、整理能力、读图能力、

表达能力、课件制作能力的提高。

(三)板书设计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六、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实践,教学设计思想能基本落实,学生能联系花都汽车工业,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

这节课,在教材使用上有所转变,通过将地理非执笔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改变学生“教材是世界”的观念,教材中的内容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更多的知识可以来自生活中,明白“世界才是教材”。

这节课,老师没有盲目依赖多媒体教学,精心设计了条理清晰、突出重点与难点的板书,使学生对本节内容一目了然,取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这节课,仍暴露出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地位还要继续下降,学生的地位要突出,在提出问题之后,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加强学生思考的深度。

七、练习设计

图5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的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可能是:

A.飞机B.运动鞋C.计算机D.精密仪器

2.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

B.该企业在A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

C.该企业给予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历了“进口一出口一进口”

3.最适宜成为该企业开设新的生产工厂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B.利比亚C.沙特阿拉伯D.意大利

(二)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州汽车制造从无到有,并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读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读“广州汽车工业分布示意图”,分析广州发展汽车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读汽车相关产业示意图,按图分析广州市积极发展汽车工业的原因。

附件1:

第二节工业地域形成

1.你们小组收集的工业产品是。

2.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该工业产品的“生命过程”。

3.分析资料一,你发现了什么?

资料一:近年来花都区引进的主要汽车企业情况

引进的企业名称

新闻分布时间

主要产品

重组云豹汽车广州风神横空出世

2000年12月

风神系列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

2002年3月全员迁至花都(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2002年3月

“监岛·智尊”“阳光”“天籁”“颐达”

广州万宝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004年9月

主要是面向东风汽车公司在花都生产的经济型轿车,开发、生产汽车悬架构件等汽车关键性零配件

广州市极动焊接机械有限公司

2004年10月

该公司主要生产为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本田(中国)有限公司、广州爱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东风乘用车分公司等国内汽车及汽车配件厂家服务。

阿尔发(广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2004年12月

专门生产汽车门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广州泰李汽华座椅有限公司

2004年12月

主要生产汽车用座椅及其它零部件

德国马勒集团的下属企业—特奈克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2005年3月

专门从事汽车机油滤清器

日木康奈可(广州)汽车有限公司

2005年4月

生产汽车仪表板、内饰件、排气系统部件、消声器等汽车零部件

广州富士机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005年4月

主要生产汽车座椅骨架的专业厂家,是广州泰李汽车座椅有限公司的配套企业

广州河西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2005年4月

主要从事汽车内饰部品制造

……

课题:风神汽车产销体系调查

1.风神汽车2000年──2002年的生产量在不断增加

2.迈向成功的基石—―建立现代化的产销体系

分析:由于市场的需求,风神汽车生产量越来越大,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产品的生产量。从风神汽车产销体系可以看出,汽车工业的联系,即有工序联系又有技术和信息联系,汽车生产的产业链复杂,有利于形成级别较高的工业地域。

课题:花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花都汽车城是广州市重点开发园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南部,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距广州市区22公里,距新白云国际机场12公里;花都港位于汽车城南端,广州轻轨铁路也将连接汽车城,因而汽车城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以风神汽车为龙头,集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汽车贸易服务、汽车物流、汽车博览、汽车科技与信息、汽车文化与体育等于一体,使花都汽车城成为华南地区汽车贸易的核心市场,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的重要基地。

该规划的总期限为8年,即2002年~2010年。根据汽车城建设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总体原则,并考虑到花都区总体规划和风神发展规划,同时顾及到花都区的发展现状和汽车产业发展周期,花都汽车城的建设分为三个建设阶段:即近期(2002~2004)为基本建设期;中期(2005~2007)为建设发展期;远期(2008~2010)为巩固完善期。

城内将建汽车主题公园

汽车城具有两大显著特色:一是汽车贸易服务。汽车城具有一流的汽车贸易服务园区。园区内设有汽车交易、二手车交易、汽车零配件交易、汽车装潢美容、汽车养护、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出租等汽车贸易服务;二是汽车主题公园。公园内设有汽车试车道、电瓶车道、公众赛车场、汽车宿营地、汽车旅馆、汽车影剧场、汽车博物馆等,集品牌展示、汽车展览、汽车博览、汽车科普教育、汽车文化体育于一体,将公园建成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独一无二的爱车族乐园。

风神带动汽车产业链发展

广州风神汽车公司由东风汽车公司、台湾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日产株式会社三方合资组建。风神汽车公司总经理任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产15万辆的第一生产单元正在抓紧设计和设备发包,预计2004年4月投产。到2006年,风神汽车公司将实现30万辆的年产量。

台湾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正平带领50多家向裕隆汽车提供零配件的厂商的高级官员参加了交流会,其中已有30多家有意到花都汽车城投资设厂。

截止2004年底止,全区整车生产企业2家(其中1家获广东省装备制造业20强称号),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超过100家。这一年全区累计生产汽车64865辆,汽车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30.24亿元(其中整车产值120.74亿元),占全区工业比重达22.31%。

随着东风乘用车公司15万辆产能花都新工厂落成,以及研发中心和发动机项目、汽车学院、大型二手车交易市场等骨干项目相继筹建,花都汽车产业基地配套协作能力日益完善,产业领域也得到拓展。这年,花都成功举办了“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全国汽车越野赛场地赛总决赛”等重要活动,华南理工大学与云峰企业集团共同合作创办的汽车学院已正式签约落户花都汽车城。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汽车城,都有一个世界著名汽车主机厂作支撑。

花都区政府深谙这条中外汽车城发展的规律,紧紧抓住了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主机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才创造了后来居上的奇迹,3年不到,花都汽车城产值已直逼500亿元。

2002年6月,东风有限乘用车公司落户花都。新东风是东风汽车和日产汽车股权各半合资成立的公司,生产、销售、研发全面合作。借风驶船,乘用车公司在市场洗牌中获得了发展的筹码。东风有限乘用车公司2003年生产销售日产系列蓝鸟、阳光汽车6万多辆。花都汽车城仅这家主机厂去年纳税就达18亿多元

之后不久,东风有限新的乘用车研发中心定址花都汽车城,面积达20万平方米,总投资为3.3亿元人民币,明年底竣工并开始运作。日产本来从不在没有控股公司的海外设立其立身依命的研发中心,这次打破惯例,充分显示了国外汽车巨子对中国汽车市场和对花都汽车城发展前景的信心。

目前,日产优喜压、万宝井公司等一批世界知名汽车配件企业,和几乎包括汽车底盘、发动机、波箱及车身等全部汽车部件主要配套的企业,已陆续入驻花都汽车城。花都汽车城的面积一扩再扩,现已规划到53平方公里。不久,一个最大的二手车市场、一个最有特色的华南一流汽配中心……也将在这里诞生。

汽车界的马太效应在这里得以充分应验。产业的群聚效应将使得花都汽车城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产业群聚使得投资企业“综合成本低、市场机会多”,投资风险的降低又使得产业群聚的速度进一步加快。jAB88.COm

相关阅读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材内容】

5.7工业地域的形成(人教版必修)高中地理下册第五单元

第7课

1个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的延续或深化。随着工业生产过程的进行,工业的各部门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即工业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进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地理和前阶段高中地理的学习,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查文、独立用图的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学习心理也有相当发展。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淡化知识讲解,强化能力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教学目标】

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掌握工业集聚与分散的优点,以发展的观点认识一个地区工业发展规模、主要方向形成的内在原因,结合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世界上许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5667

3.14工业地域的形成 1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工业地域的形成

【考点搜索】

1、了解工业联系的主要形式

2、理解工业聚集和分散现象及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材分析】

知识纲要

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并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2、理解工业的分散与工业部门的生产特点密切相关,分散是为了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学习重点

1、工业集聚和分散

2、工业地域的形成

重要图释

1、图5.33布的生产过程

本图反映了工业生产联系的一种常见形式,即各工厂分别完成某一产品的某道工序,负责前一道工序的工厂的产出(产品)成为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工厂的投入(原料)。在图中我们可直观地看出,从原料(棉花)到成品(布)的生产过程要经过纺纱、织布、印染三道工序,纺纱厂的产品(纱锭)是织布厂的原料,织布厂的产品(半成品布)是印染厂的原料,最后一道工序--印染厂生产出来的才是成品布。这种工业的联系反映出两个特点;一是很多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加工过程,很少能在一个工厂内全部独立完成;二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任何一道工序的工厂,都会直接影响到这道工序以后各道工序工厂的生产,以至成品的产出。这就告诉人们一条道理,要想实现工业的正常生产,必须通过合理组织和安排,保证工业生产各道工序顺利、成比例地生产。

第五单元 5.7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三种方式及其意义。

2.掌握工业集聚与分散的优点。

3.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分类。

能力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世界上许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

德育目标

1.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分类。

●教学难点

联系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过程。

●教学方法

1.本节主要阐述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三部分内容,三者逐步递进,强化学生的理论联系。

2.多联系实际,结合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及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电视新闻报刊资料、工业生产分布图及一些景观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的区位选择与企业的空间发展;工业的区位选择是将工厂定位,然后进行生产,其生产是由企业来完成的;企业的空间发展、集聚则形成了工业地域。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新课教学]

5.7工业地域的形成(板书)

本节内容是在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的延续或深化。随着工业生产过程的进行,工业的各部门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即工业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进而形成了工业地域。下面我们作一具体分析。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工业联系,了解工业在三方面存在的联系,并举例说明。

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可简单提问:(1)教材叙述了哪几方面存在着工业联系?(2)每种方式联系中,各有什么特点?然后,老师进行概括、归纳、鼓励学生多举事例,并加以分析。

一、工业联系(板书)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我们日常用的普通物品,如布,是经过多道工序才生产出来的。正如课本图5.28所示,生产布匹首先从种植棉花开始,然后经纺纱、织布、印染等工序,最后才成为成品布匹。对于几乎所有的工业制成品来说,很少有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或工序)是能够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各个过程(或工序)可能由各个工厂来完成。这样,进行各加工过程(或工序)的工厂之间就存在着工业联系。这样的例子,同学们可举出很多,比如我们使用的笔、笔记本、服装鞋帽、自行车、电视机等等,都是由不同的工序加工组合而成。从产品所用原料,到产品制作完成,都是由不同的工业部门所承担,最后组合加工完成,其中各工业部门的分工合作,即存在着工业联系。

具体地说,工业在以下三方面存在着紧密联系:

1.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板书)

这又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各工厂分别完成某一产品的某道工序,负责前一道工序的工厂的产出成为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工厂的投入。例如,上面所举布匹的生产过程,我们使用的课本、笔记本的生产过程等等。他们在生产上存在着一种直接联系,即上一道工序的“产品”,是下一道工序的“原料”。第二种情况是许多工厂某一产品生产零部件,生产零部件各厂家之间没有直接的投入—产出联系,它们分别与最终产品的组装厂家(或总厂)联系,或通过组装厂家互相取得联系。例如,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由于各自生产的零部件不同,他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但所生产零部件经汽车厂组装,使各零部件的生产厂与汽车总厂发生了工业联系。这样的例子,我们的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如上面所举生产笔的厂家,还有暖水瓶生产厂家、电视机组装厂家等等,他们的生产过程中,各零部件均由不同的厂家(或部门)来生产(如笔尖、笔墨、笔管等),然后进行组装,即成产品(笔)。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专业化工厂的生产,同时与其他工厂进行协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专业化生产是社会分工发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专业化生产企业配备有专门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专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等,以增加批量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在专业化工厂里,工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衔接相当紧密,自原料或零部件的投入至产品的产出,全过程自动化连贯生产。提供这种工业生产的设备,称为生产流水线(见课本图5.29)。可见,通过专业化工厂的生产流水线操作,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经营规模,使工业联系更为紧密。例如,在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当中(如彩电、冰箱、纺织、机械零部件等),已基本普及了生产流水线,使企业内部的联系更为重要。

2.非生产上的联系(板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为了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如道路、邮局、商店、学校等,也有的是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等。例如,在一些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工厂房内,有服装、鞋帽、雨伞、包带等多种工厂,这些工厂之间基本上没有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这种工业的联系是种间接联系。这样的现象在各地区较普遍。例如,山西省潞城市的两大企业,天脊集团公司(原山西化肥厂)和山西水泥厂,它们的区位选择就是为了利用当地的资源(煤炭、粘土)、水源(辛安泉)、劳动力以及一些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等。一般来说,在一个地区,存在着这样的间接联系的工业较多,我们看似两个不同的工业企业(工厂),虽没有上面所讲的那种直接联系,但他们却存在着某种间接联系。

3.信息的联系(板书)

除了上述物质上的联系以外,工厂之间还有信息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这种联系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将越来越重要。例如,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我们可知哪个地区的哪个工厂或市场,需要哪种型号的产品,我们根据提供的信息,可及时生产这种产品,以满足其需要。否则,得知某种产品供过于求,我们也可及时调整产品,使企业少受损失。现在,我国正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轨道,这种信息的联系,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工业企业的参观学习,以本地所属工业企业为例,参观一些不同的工厂,看他们在生产上或在非生产上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如存在某种联系,请同学们沿着有联系的生产线再进行下一工厂的参观,分析其具体的投入与产出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我们可带领学生到某一大型厂矿的各个分厂进行参观了解)。如不存在直接联系,可让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间接联系,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这种联系我们可带领学生到各小型厂矿参观,他们一般不存在直接联系,但共享本地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电力、通信、学校等等)。回校后,组织学生写出调查报告,进而再分析当地的工业分布状况,为学习下一部分内容打好基础。

承转: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业联系往往导致工厂的集中分布,产生工业集聚现象。同时,也有的工厂在分布上却呈现出分散的现象。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及其原因。

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投影:问题1: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各有哪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问题2:工业的集聚和分散,产生的原因分别有哪些?试解析。

学生看完这一部分内容后,对学生进行提问、补充,最后归纳总结,理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的思路。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叫做工业的集聚。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可见,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例如,在钢铁厂周围建立的机械厂、机械厂所需钢材的运输费用会大大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种由工业集聚而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

1.工业集聚的两种情况(板书)

(1)传统工业生产的集聚(板书)

一些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的工业企业,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这类工业的运输量大,为减少运输费用,工厂集聚在主要的专业化工厂附近,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例如,钢铁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等。以钢铁工业为例,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好些厂矿和它配套,如烧结厂、焦化厂、轧钢厂等,其间的运输量较大,所以,这些相关工厂靠近主厂布置,形成集聚效应,减少了运输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新兴产业的集聚(板书)

这种集聚下的各企业之间很多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但它们可以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在新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协作工厂需要在地理上靠近,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这样就形成了新兴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的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一些地区兴建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是其典型例子,这类工业的集聚,主要靠规模优势,技术合作,推动经济的发展。

补充材料1:钢铁工业的集聚

钢铁工业属初步加工业,其生产过程复杂,原料、燃料用量巨大,生产规模庞大,占地多,需劳动力多,工种多,产品种类多,运输量大。在生产过程中,需一系列相关工厂与之接近,如烧结厂、焦化厂、轧钢厂、煤、水、电供应系统,还兼管采矿、选矿等,基于这些特点,其工业集聚规模庞大,形成了典型的工业集聚效应。

承转: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在工业联系形成工业集聚时,有的工业也出现了一些相反的现象,它们表现为分散布置,例如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厂家,与电子装配工厂之间相距较远,形成了一种工业分散现象。

2.工业分散的两种情况(板书)

(1)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分散迁出(板书)

一个地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时,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一些工业开始向外扩散,寻找新的区位条件,使得工业从集聚走向分散。例如,现在世界各地新兴建的电子工业基地,美国的“硅谷”、英国的苏格兰区、德国的慕尼黑等。在我国,电子工业也选择在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的地方,如北京中关村等。

(2)有互相协作的工厂之间的分散现象最终可形成跨国公司(板书)

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种类很多,可能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从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来看,它们可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为了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把这种有供销关系的工厂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跨国和跨地区的企业,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等。从课本图5.30中可以看出,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经全球化。由于高技术的发展,机动灵活的中小企业越来越普遍。

正如美国福特汽车生产网络,汽车的各个部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生产厂家,从工业联系来看,散布于世界各地的生产厂家,生产产品各不相同,不存在直接联系,但都与福特总公司有产品联系,这些厂家处于一种间接关系之中。从福特总公司来说,其工业部门(工业产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一种工业分散现象。随着科技发展各零部件轻便、短小,运输方便,甚至可以空运,打破了工业集聚,出现了工业分散。福特公司正是利用这种优势,和各国的工业企业建立一种供销关系甚至合并,最终形成了跨国公司,使福特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全球化。

以上内容,我们可用下列表格进行对比。

投影展示:工业集聚与分散

原因

表现形式

结果

工业集聚

获得规模效益

①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

②新兴产业集聚

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

工业分散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①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

②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

形成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

(以上表格,可让同学先自行填写,然后给出答案)

承转:由于工业的集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经济效益,获得了规模经营。工业因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分析工业地域。

三、工业地域(板书)

请同学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工业地域形成的两种情况,并举例说明。对课文提出的“钢城”“汽车城”和“糕点城”“糖果城”的存在与否,作出科学的解析,并分析原因。

学生看完课文后,可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工业联系产生了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又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工艺日益专业化、自动化,各部门、各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这一切为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工业地域的形成可分为两种情况(板书)

(1)由于生产的联系而自发形成的(板书)

工业企业集聚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传统的工业区一般都是这样形成的。这样因自发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在地理上相互接近,最后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如我国的许多钢铁工业,在它的周围就自发地建立了一些与之相应的企业,像烧结厂、焦化厂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当地的工业企业例子来说明)

(2)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板书)

有的是把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有的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后一种工业地域,各工厂是由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的,这种工业地域在世界上比较普遍,如世界上许多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即属此类。我国许多的工业城市也属此类,如上海、重庆、沈阳等等。此外,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利用上述原理而开辟的。如上海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各企业虽然生产上不存在联系,但是正是由于共同利用其中的基础服务设施而形成的工业地域。

补充材料2:见课文P26《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文。

对于上述工业地域的形成,不同特点的工业部门,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和人文、自然条件,造成了种类和地理范围各不相同的工业地域。下面,我们对比学习两类性质不同的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分类(板书)

(1)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板书)

在我国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如偏僻县城、乡村),由于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只有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像面粉厂、制糖厂等,以及进一步以面粉或糖为原料而发展起来的加工工厂,如糕点厂、糖果厂等。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食品工业点)面积较小,发育程度低,因而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难以形成大的工业城市。因此,我们也就很少听说有“糕点城”“糖果城”了。

(2)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板书)

在经济水平较高、工业地域规模较大的地区,其发展潜力就远不一样,如钢铁工业。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如课本图5.31),需要有相互接近的工厂,不仅包括从事钢铁生产各道工序的工厂,如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还包括与钢铁生产有联系的工厂,如氧气厂、机修厂、发电厂、水泥厂等,总共可达20~30个工厂。这些工厂集聚,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因此,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钢铁工业区)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发展潜力大。这类工业地域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例如,我国的鞍山(“钢都”)、攀枝花、马鞍山、包头(“草原钢城”)等钢铁工业城市的形成。除此之外,石油化工区、机械制造工业区等属于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也往往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例如,我国的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汽车城十堰等。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可鼓励学生多举些例子,激活思维,加深印象,强化记忆。这样,一些城市的“雅号”也就理解了。例如美国的“钢都”匹兹堡,“汽车城”底特律,英国的“石油城”阿伯丁等等。

对于以上提到的发育较高的工业地域,由于它是围绕某个大型工业企业而发展起来的,而在不同的时期,影响这个大型工业企业的区位因素也在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工业地域的核心工厂区位就要发生变化,最终使得工业地域也要随之变化。例如,钢铁工业区早期指向煤炭区位(英国的伯明翰、德国鲁尔区);20世纪初因冶炼钢铁使用的焦煤量大幅度下降而指向铁矿区位(我国的鞍山、马鞍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技术的进步,巨型运矿船的出现,世界上很多钢铁工业区规划建设在港口,既便于运输原料,又接近消费市场(日本的福山、意大利的塔兰托、我国的宝钢等)。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工业地域按其发育程度划分,各有哪些工业部门,其发展状况如何,然后填写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可分组让学生先自行填写,然后,老师给予分析、讲解,并将标准内容用投影仪依次展示出来,供同学们学习使用)

两种工业地域的比较

工业部门

发展条件

区域特点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区域

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

经济较落后,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只有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

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势力较小

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区域

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

工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工厂多,工厂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

面积广,发育程度高,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众多,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从工业联系到工业集聚与分散,再到工业地域的形成,层层紧扣,用较通俗的例子逐一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工业地域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因素。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工业才得以发展,由工业联系逐渐产生了工业集聚与分散。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集聚,往往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工业地域或工业城市;一些新兴工业的分散为了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条件,又能形成跨国公司,从事世界网络的生产活动。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跨国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国公司是由国外企业发展而成的
 B.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更多个国家内控制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的企业
 C.跨国公司只在国外投资建厂,不设置研究和开发机构
 D.跨国公司不可能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答案:B

2.工业分散现象主要表现在( )

 A.电子元件供应厂家与电子装配工厂之间B.简单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生产
 C.钢铁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D.小批量定制产品的主要协作工厂之间

 答案: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集聚可获得规模效益,因此工业不宜分散布局
 B.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是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C.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D.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答案:B

4.关于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的正确说法是( )

 A.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因而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集聚
 B.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叫工业地域
 C.钢铁、石油、汽车等工业由于产值高,因而能形成“钢铁城”“石油城”“汽车城”
 D.钢铁工业一定指向铁矿区位

 答案:B

二、综合题

(2001年广东、河南)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反映工业分散和集聚的两类布局形式。

美国某汽车公司为开拓市场,在欧洲建有一种小轿车的多个零部件厂和3个整车厂,甲图是该小轿车的生产联系网络示意图。乙图的香水瓶生产中心,位于布雷勒河谷地。15世纪以来,在水、砂原料和植物燃料的基础上,那里发展了玻璃香水瓶制造业。至今集聚了43个公司,从事制模、制瓶、磨砂、涂色等专业化生产。它们协作生产的香水瓶75%出口到世界各地。

根据图和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中整车厂所在的三个国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香水瓶生产中心所在的国家是________。

(2)汽车的零部件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因此其生产可以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以下产品中,其零部件生产布局有类似分散特征的是( )

 A.服装B.飞机C.二胡D.沙发

(3)多个企业在一地集聚,协作生产香水瓶,有利于同行面对面的知识交流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以满足香水瓶生产技术快速创新的需要。在以下产品中,其生产企业的布局有类似集聚特征的是( )

 A.瓷花瓶B.洗发水C.塑料袋D.啤酒瓶

(4)关于分散:除零部件生产标准化外,接近顾客和接近原料地也是分散布局的原因。从总体上说,跨国公司将其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布局,有利于________生产成本,________产品市场。

(5)关于集聚:发达区域往往控制某一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专业化分工、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产业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而另一些相互协作的工厂之间,如零部件厂与总厂之间相隔距离较远,形成工业分散。这主要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丰富的地区,以达到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答案:(1)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2)B(3)A(4)降低扩大(5)创新

●板书设计

(摘自:http://202.98.56.84/down.asp)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知识整合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的选择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因素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传统工业区:案例分析---德国鲁尔区

新兴工业区:案例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
美国“硅谷”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课标考点
1、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二、知识体系

三、要点突破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选择:对污染严重的工业,我们首先要弄清其污染类型,然后根据布局原则进行合理布局(见教材图4.6)。需要注意的是:对有大气污染工业进行布局时,当地的盛行风向判断要准确,如伦敦盛行西风(西南风)、北京、孟买季风方向也不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产业、食品工业要求环境质量比较高,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应是优质的环境。
例1.右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1)—(2)题。
(1)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印刷工业B.电解铝工业C.电子工业D.制糖工业
(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L1点B.L2点C.L3点D.L4点
解析:由图中可知,企业P1距M2原料地很近,说明该企业原料占企业成本的比例大,制糖业属原料指向型工业
由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中P2所在点运费低,但劳动力费用高,企业成本较高。从经济效益考虑,L2点运费和劳动力价格适中,是最佳迁移地点。
答案(1)D(2)B
例2选址时只考虑运费,
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
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4-1-2中,O点到原
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B、PC、QD、R
解析:(1)若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选址在O点,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的运费最省。由于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M1、M2。
(2)从节省运费的角度考虑,由题目可知,原料M1需求量大,运费高,所以工厂区位应靠近原料地M1。
答案:(1)D(2)B
四、课堂训练
下图是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镇与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建筑材料厂B.化肥厂C.冶炼厂D.电镀厂
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下表是某产业建厂的几个预选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此回答3-4题。
工厂地点成本分析
集货费加工费工资
甲3512
乙459
丙857
丁5514
3、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4、如果该公司在丙地建厂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①电视机装配厂②软件开发公司③有色金属冶炼厂④移动通信器材厂⑤普通玩具厂
A、①③B、②⑤C、②③D、①⑤
2003年2月首钢集团宣布在大规模压缩减少北京厂区钢产量的同时,将在河北迁安投资建设一座产量200万吨的炼钢厂,据此回答5—6题
5.首钢集团压缩减少北京厂区的钢产量,对北京环境的好处是
A.压缩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B.降低生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用水紧张的矛盾
C.减少有污染大气的排放,推动北京地区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D.减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首钢集团将新厂建在河北迁安的原因是
A.更加方便钢材进口B.进一步降低劳动力费用
C.新厂区环境优美洁净D.接近原料产地
7、(2004济南模拟)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图4-1-4),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8、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仍是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
9、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10、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厂D、高级时装厂
11、读上海市规划示意图(图4-1-5),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
游C处的原因是。
(2)B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其区位选
择的主导因素是。
(3)D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布
局的原因是。
(4)A是秦山核电站,在此布局的依据
是。
(5)①处布局有污染工业区的合理性是;
②处布局金融、商贸中心和无污染工业新区的有利条是。
(6)铁路线名称:③④
(7)宝钢的煤炭主要来自、等地,铁矿石主要来自、、等国。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课标考点
1、了解工业联系及其类型,并结合实例来认识。
2、了解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理解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地域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4、了解工业分散形成条件,带来的结果,工业分散产生的原因;当前工业地域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
二、知识体系
工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