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世界的地形1

高中中国地形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3

世界的地形1。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世界的地形1”,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世界的地形1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1、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
1、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

第三节世界地形1
一、陆地地形
1、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指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_____的______距离。
(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______距离。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据课本填右上图。
4、山脉分布的两大地带:(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A、太平洋东岸的_______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_____山脉和南美洲的_____山脉组成。
B、太平洋西岸山脉带。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由_________山脉、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山脉组成。
二、海底地形

1、世界地形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__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_____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峰: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盆地:_____________。
2、博兴县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这种地形有利于__________(农业部门)的发展。


1、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
2、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境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盆地D、丘陵
3、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
4、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这是哪种地形区?
A、海沟B、洋盆C、海岭D、大陆架
5、读图完成:
(1)A点的海拔是_______米,B点的海拔是________米。
(2)A、B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
6、写出世界之最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_

相关推荐

世界地形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能力目标: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
情感目标: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实际形态也较熟悉,但是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具体特征,统计数字需要强调,尤其是山地与丘陵、平原与高原之间的差别,可以利用剖面示意图辅助。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我们在地球上主要生活在陆地上,而我们生活的陆地,比如我们周围,有上坡有下坡,整个陆地表面并不像海平面那么平,有很多高低起伏。

讲授新课:
一.地形就是地表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

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量?
引出高度,并比较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先用人的身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

二.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表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

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

总结作业情况

利用身边常识引入,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教具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出疑问,启发学生

绘制简单示意图,表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意义及不同

列举熟悉的地形——五种陆地常见地形
通过读图分析巩固

积极思考

尝试用以有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定义。

通过举例、板图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区分它们的差别,熟练巩固

利用身边知识举例

三.五种陆地基本地形
绘制地形剖面示意图让学生判断
海拔高度(米)
1.平原:〈200
2.高原:〉500
3.山地:〉500坡度较陡
4.丘陵:〈500相对高度〈200
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
了解海底地形

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总结知识点,强调读书、学习的方法。

课后作业;布置阅读“世界地形图”从中找出世界著名的高原、平原、盆地、山脉,熟读名称,记清位置。利用简单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启发学生辨别五种陆地基本地形

总结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点

通过书上活动,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世界之最,并强调“世界之最”的重要性

可与陆地地形进行对比分析
海底地形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部分内容,可适当将一些海底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通过读图思考判断,提高兴趣

积极思考

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总结盆地的特点。
定性定量描述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
注意:
本课可让学生找世界之最,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理解相对高度、绝对高度、海拔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板书设计:
陆地地形
海拔、相对高度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海底地形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2、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在使用时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使用及如何阅读地形图;
能力目标:1、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2、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
2、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
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学难点: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地形剖面示意图、各种教具使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兴趣,有利于这节课的学习。地形图是重点,也是以后学习气温图、降水量图的基础,必须扎实。山地的各个部分较抽象,需要下工夫理解记忆。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1.海拔2、相对高度、3、五种陆地基本地形4、世界之最
引入新课:
要了解地形,就要有工具,立体的地球仪不常见,沙盘模型更少见,而且都不便于携带。
所以人们就研究出一种把地形表现在平面当中的方法——地形图

讲授新课:
一.地形图
1.等高线;在陆地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就叫等高线

2.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高低起伏,一目了然)

二.海底地形
1.等深线
2.大陆架
3.大陆坡
4.海沟
5.大洋中脊

过渡:在“世界地形图”当中就是利用分层设色表现了世界陆地、海洋的高度和深度总结作业情况

创设情境
提出假设
启发学生思考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地形图中的基本要素。

比较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读图,简单介绍
等深线的定义通过类比达到知识的迁移
通过读图复习巩固

积极思考

依次比较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地形图与普通地图的差别
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及绘制方法。
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通过阅读课文、分析海底地形示意图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世界两大山脉带
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1)东岸:北美洲—落基山脉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最长山脉)
合称:科第勒拉山系(最长山系)
(2)西岸: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1)喜马拉雅山脉(亚洲)(最高山脉)
珠穆朗玛峰(最高山峰)
(2)阿尔卑斯山脉(欧洲)
(3)阿特拉斯山脉(非洲)
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总结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布置反复看图
指导读图,分析山脉的位置。

通过读图复习世界之最

分别从图中找到这些山脉岛屿的名称,加强记忆。

板书设计:
1、学看地形图
2、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制作原理、着色规律、优点、缺点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介绍学训练读图能力。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中的特征,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从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介绍学训练读图能力。
2.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教学难点:1.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介绍学训练读图能力。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中的特征,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3.初步学会从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学情分析:学生自小学以来的学习习惯根深蒂固,只知道记忆、背诵老师教的、抄写的。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尤其是读图的方法,在地理课的学习中必须掌握。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等高线、世界两大山脉带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八.学看地形图
1.看图名
通过图名了解地图的类型、位置、范围
2.看方向
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3.看比例尺
进行实际量算
4.看图例
(1)等高线的读数——颜色的深浅
陆地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颜色由绿色系过渡到黄色系在过渡到红褐色系。绿色越深,海拔越低,越趋向于黄色、红色,颜色越深海拔越高。
海洋用蓝色表示,蓝色越深,海底越深
(1)等高线的分布(疏密)——颜色的多少
等高线越密集,地面起伏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地面越平坦
(3)等高线的走向
判断当等高线圈闭,出现的地形区
山脉的走向等
山地的各组成部分
(1)山峰:(山顶)山的最高处
(2)山坡:陡坡——等高线密集处
缓坡——等高线稀疏处
(3)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
(4)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
(5)鞍部:两山峰之间的地方
(6)陡崖:(悬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
等高线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必须加强学生对图的理解和掌握。

充分理解、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当中
板书设计:
学看地形图
山地的各组成部分

地形的变化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地形的变化”,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通过举例分析,使学生得出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通过分析褶皱、断层的示意图和景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海陆变迁、火山、地震等形成的原因,使学生对火山、地震都分布在板块构造带上及对全球构造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阅读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带。

通过读外力作用的四幅景观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外力作用的基本形态,初步认识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读图分析,和组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教学内容的海陆变迁的事例和现象,,培养学生从现象追踪本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通过学习本节,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形是不断变化的”的教材分析

“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段内容,“地形的变化”这部分,是在前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动态”的观点认识陆地地形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中抽象而难于理解的知识较多,为全章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应注意加强直观性,突出重点,不再扩大讲授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教材首先从现象入手,以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以生动、鲜明的例子,使学生得出地形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不断演变而成的,而且目前仍在不断变化着。

关于“地形是不断变化的”的教法建议

“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段内容,用质疑的方式,提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然后从实例入手,使学生进入问题情景,提的问题要具有很大的悬念,吸引学生思考,通过分析证据,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海陆不断变迁的结论。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是什么原因?
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也就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地表形态如陆地和海洋,陆地上的高山、平原、高原、盆地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从而自然引出“地形为什么变化”。

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教材分析

第二部分从地球内部力量和地球外部力量两个方面讲述了地形变化的原因。这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因此初中教材只选择了其中最简单的知识,用了大量的景观图和示意图,通过形象和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从知识要求上,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促使地形变化的力的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
②力的表现形式(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等);
③各种表现形式的形成原因(只以教材提出的为准,不必展开);
④力作用于地球表面的结果(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⑤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和分布地区。最后总结了陆地表面形态是两种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两点说明:第一,为了避免难点过分集中,教材在编排时,有意把有关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的知识,分散到世界分区地理中讲述,这里并未详述(流水地形安排在“东南亚”中讲述,风成地形安排在“西亚和北非”中讲述,冰川地形安排在“西欧”讲述)。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把褶皱和断层的内容安排为选学。教师可在教学中可以灵活掌握。

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教法建议
“地形为什么变化”仍然结合学生已熟悉的实例,例如: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从海洋变成高山?为什么台湾海峡会从陆地变成海洋?是什么力量促使地形不断变化?引出内力作用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这里可以以喜马拉雅山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为例,讲述地壳运动对地形的影响。也可以选学课文“褶皱和断层”,讲解地壳运动对地形的作用。具体步聚如下:
1.观察书页受挤压变形的实验,让学生讲讲书页为什么会发生变形(受到力的作用)。
2.利用四幅褶皱、断层的示意图和景观图,讲清褶皱、断层的原因,辨别褶皱形成的山和断层形成的山。
3.组织讨论“想一想”:(1)两个板块碰撞推挤时,岩层会发生什么变化?喜马拉雅山系是怎样形成的?(2)断层形成的山,边缘往往是陡崖,这是什么原因?所有这部分内容必须用形象直观的图帮助学生理解。
而这样的运动一直都在发生,但很难被我们感知。世界上有哪些地壳运动我们能够感觉到呢?转入显著的地壳运动表现形式:火山、地震。
有关火山和地震的知识,可让学生联系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地震、火山知识、来讲述火山、地震的发生原因。通过两幅火山、地震的景观图,让学生了解火山、地震发生时,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并读图:说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读图了解: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说出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是在哪些板块的接触地带?
观察分析四幅图,了解风、流水、冰川、海浪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最后总结:列表讲解,说明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力的表现形式

促使地形变化的结果

关于“地形的变化”的--示例

〈教学重点〉地形的形成;内力作用的几种表现
阅读各类地图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地形的变化
(导入):你们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就我们个人的人生的阶段,是不可能看到东海变成桑田的。但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你认为沧海能变成桑田吗?你能提供出证据吗?
(学生活动)请思考这几个问题: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这里过去是什么状况?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

海陆变迁

实例

证据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

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陆地——海洋

台湾海峡

海底有古森林遗迹

(板书)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三节地形的变化

(提问):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从海洋变成高山?为什么台湾海峡会从陆地变成海洋?是什么力量促使地形不断变化?
(计算机演示)或(实物演示):书页受挤压变形,为什么会发生变形?(受到力的作用)。
分析褶皱和断层示意图,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辨别褶皱形成的山和断层形成的山。
(褶皱:岩层受力变形,表现为隆起和凹陷;断层,岩层受力断裂,表现为岩层沿断裂面的上升和下降。
(讨论)p36“想一想”
(1)两个板块碰撞推挤时,岩层会发生什么变化?喜马拉雅山系是怎样形成的?(岩层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如果岩层受挤压过度,会形成断层。喜马拉雅山系是板块在运动中碰撞推挤,发生褶皱而形成的山。)
(2)断层形成的山,边缘往往是陡崖,这是什么原因?(由于断层形成的山,是沿着断裂部位错动而隆起的,所以边缘往往是陡崖。这种运动叫地壳运动。
(学生活动)这样的运动很难被我们感知。但在小学我们却学过地壳变动的剧烈表现形式,是什么?火山、地震,读图片P35图3.25火山爆发和图3.26地震后开裂的景观图。通过两幅图,地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这些促使地形不断变化的力,都来自地球内部,称为内力作用。
(板书):内力作用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计算机演示)
1)读“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示意图”说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提示:这种分布和板块分布有什么关系?
(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因为这些地方是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动。)
2)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说出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是在哪些板块的接触地带?
(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接触地带。)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四幅景观图,这些塑造地表形态的力是从那儿来的?表现为那几种形式?(力量来自地球外部,称为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风、流水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图1:由于河流强烈的下切作用,使河床不断加深,形成了狭而深的河谷地形。两坡陡峭,横剖面常呈“V”字形。河流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下切作用就越强。流水的下切作用以山区最为强烈。
图2:河流在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区,由于流速降低,便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它的平面形状一般呈三角形,顶端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故称三角洲)。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良好的农耕地区。
图3:在干燥地区,因为近地面的风含沙粒较多,磨蚀力较强,使岩石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
图4:风沙堆积就形成了沙丘。)
(组织讨论):P37“想一想”有人把地球的内部力量称为地表形态的塑造者,把地球的外部力量称为地表形态的雕刻师。这是为什么?
(内力作用使有的地方隆起,有的地方凹陷,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从而形成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所以,有人把地球内部力量称为地形的塑造者。外力作用则通过侵蚀、搬运、堆积等,不断地改变地表形态,使得地形更加多姿多彩,所以,地球的外部力量被称为地表形态的雕刻大师)
(总结)列表讲解,说明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力的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的内部

来自地球的外部

促使地形变化的结果

地壳运动(褶皱、断层)、火山、地震

流水、风、海浪、冰川

高山、高原、盆地或低地,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侵蚀高地,堆积低地,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设计思想)
本节的两个主要部分“地形的变化”和“地形为什么变化”,从知识的角度来看,都是难点,特别是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能力还不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一下子接受这么多新知识,较困难。但这部分知识的结论(即地形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以后各章要广泛用到,是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之一,所以,这部分知识是不能回避的,但可以讲的浅显些,可以在学习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中,逐步的加深扩展。因此,在--上,尽量举例,通过分析具体事例,说明海陆变迁的事实;用大量的示意图、景观图和分布图和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揭示地壳变化的规律规律。
第一部分地形的变化,以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的情景,这两个例子比较生动、鲜明,对初一学生来说又比较新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形变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部分内容,知识点多且难点集中,只能用大量读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先提出喜马拉雅山系是怎么形成的?用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演示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由于岩层受力产生的基本运动,使板块之间的互相挤压,引起地壳巨大的褶皱和断裂,形成雄伟的山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科学探索、认识规律的过程,在每一个读图环节中,都设计了大量的质问,由浅入深,形成链锁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也有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板书设计)

第三节地形的变化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二、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
1.地壳运动:(褶皱、断层)
2.火山、地震极其分布
三、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四、地形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探究活动

寻找地形变化的痕迹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野外找寻地形变化的痕迹。
一、内力作用:
1.判断褶皱山:
岩层在形成时,通常是水平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因受到来自两侧的力而发生弯曲,单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变形,称之为褶皱。虽然褶皱使原始的岩石发生变形,但岩石并没有失去其连续性和完整性。褶皱的形态差异与规模大小,往往反映当时地壳运动的强度与方式。褶皱在地表中普遍存在,世界上许多高大山脉都是褶皱山脉。
2.判断断层:
当地壳岩层因受外力达到一定的强度而发生断裂,并且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地表形态称为断层。
断层是野外经常可以见到的地表形态。它大小不等,规模不同,小的不到一米,大的可数百、上千千米。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断层处往往岩石较为破碎,极易发育为沟谷,有时还可能形成泉或湖泊。
我们知道地壳在运动中会产生强大的力,但这种力超过了岩层本身的耐受程度,岩层才发生断裂,并发生错位,称之为断层。当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侧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称为地垒;往往形成块状山块,像我国的庐山、泰山等。当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往往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比较著名的有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等。

二、外力作用:
在野外随处可见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特别是风和流水的作用。
活动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所见到的地形变化的痕迹拍照,回来后组织摄影展览。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学案(1)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地形图的判读精品学案(1)”,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能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2.掌握等高线的特点。
重点:会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的种类。
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
1.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和。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方。
二、自主学习检测:
阅读课本P16图1.27及第二段文字,阅读P16图1.28和第二段文字,观察图1.28和图1.29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
3、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三、课堂达标:
1.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1500米B、500米C、100米D、1000米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8999.43米B、8693.13米C、8848.13米D、9158.13米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是下列的()
A、盆地B、鞍部C、山顶D、陡崖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A、鞍部B、山脊C、陡崖D、山谷
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大面积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B.山地C.平原D.丘陵
6.在长春市长影世纪城里游玩应参考的地图是()
A.导游图B.交通图C.地形图D.政区图
2006年6月10日至7月10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球迷小峰想了解32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治地图”;北京真大呀!玲玲想知道故宫在北京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济南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济南市地形图”;兰兰去“泰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泰山风景区导游图”。据此材料回答3—5题
5.哪位同学选择的地图不适用:()
A.小峰B.玲玲C.小军D.兰兰
6.下列图例是玲玲从“北京市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7.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可能最详细的是()
A.世界政治地图B.北京城市图C.济南市地形图D.泰山风景区导游图
8、下列地图能够直观地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D平面示意图
9.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查阅()
A.导游图B.交通图C.地形图D.政治地图
10.读“海拔的计算图”,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中,甲点的海拔为_______米,
乙点的海拔为________米。
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教师小结(学生展示):略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

板书设计: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二、地形图的判读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