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语文散文两篇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9

高一语文散文两篇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散文两篇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0.散文两篇:
《霞》《我的家在哪里?》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年回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课文初探】
1.《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构思设计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为什么要从“梦”写起呢?

3.“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4。作者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呢?请简要分析。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云翳(yì)璀璨(càn)惆怅(chóu)一曝十寒(bào)
B.作揖(yī)褂子(guà)回溯(sù)刚愎自用(bì)
C.炽热(zhì)麻痹(bì)夙昔(sù)瞠目结舌(tāng)
D.蕴蓄(yùn)煦暖(xù)裨益(pí)面面相觑(q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解决不同教育系统之间的连接,实现课程设置、教学进度乃至学制之间的最佳组合,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B.臧克家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写了悼念他的文章。人们都觉得这位文学巨臂平易近人,亲切热情。
C.2月1日在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附近的米纳意外伤亡事件中,中国朝觐者5人罹难,中国政府对此深表关注。
D.就在亚洲各国病房尝到经济增长甜头的时候,禽流感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漫延,让人感到忧心忡忡。

3.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②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
③当一个人张开他的天才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④相持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A.排比比喻拟人对偶
B.对偶比喻拟物排比
C.排比比喻比拟对偶
D.对偶比喻拟人排比

【疑难探究】
1.《霞》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下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紧扣标题,以“霞”开笔,体现作者凝练的风格。
B.揭示了全文的中心。
C.抒发了作者从小爱霞的感情,强调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都是她的“小伙伴”。
D.开篇强调霞是作者的“老朋友”,为后文以霞喻理作铺垫。

2.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补充说明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的含义。
B.从抒情到析理的过渡。C.点明全文的中心。
D.强调“快乐和痛苦相辅相成”,体现了作者“文必已出,哀而不伤”(达夫语)的风格。

3.在“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进重叠着”一句中,“生命的天边”指的是()
A.生命之火将要熄灭的时候。
B.流浪到天涯海角的时候。
C.经历过痛苦,也经历过快乐的时候。
D.晚年,垂暮之年。

4.文章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引自朝诗人写的《乐游原》,《乐游原》是一首五言绝句,它的前两句是:“向晚___,驱车____。”

5.结合全文的主旨,将“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一句的深刻含义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限20字以内)。

6.达夫先生说冰心的散文有“意在言外”的特点。请你将“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一句的“言外之意”写在下面。(答案以20字左右为宜)

【文段精析】
(一)阅读冰心散文《霞》,完成1~4题。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四十年代读到过“很使我惊心的句子”。第五自然段中写到自己几十年后的体会“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1)使作者心惊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字)
(2)作者体会里的“云彩”实质上是指什么?(不超过12字)

2.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霞”。第七自然段中又用许多比喻写对云霞的感悟,不同的手法各有好处,对表现作者的性格心理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两种手法的好处和作用。
(1)采用拟人的手法的好处是
,利于表现作者幼年时□□□□□□□□□□□□□□□□□□□□□□□□□□□□□□。(不超过30字)
(2)采用比喻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老年时□□□□□□□□□□□□□□□□□□□□□□□□□□□□□□□□□□□□□□□□。(不超过40字)

3.作者最后一句说:“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这句话是要表明什么的?(不超过12字)
□□□□□□□□□□□□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生命中的云翳既有快乐,也有痛苦。
B.留恋、惆怅“近黄昏”的时节,就是欣赏生命的晚霞的时候。
C.作者认为生命中自然存有痛苦,但不是只有痛苦。
D.文语言朴素、淡雅,但表现力却深沉有力,富有哲理。
E.本文体物是把云彩写得璀璨多彩,述怀时写得深沉有力,意味隽永。

(二)阅读下文,回答5—8题。
我的家在哪里?
①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②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有一辆洋车跑过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他就把我举上车去,拉起我走。走过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
③这辆洋车没有跑,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呵走呵,似乎走遍了北京城,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
④这时我忽然醒了,睁开眼,看到墙上挂着的文藻的相片。我迷惑地问我自己:“这是谁呀?中剪子巷里没有他!”连文藻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睡在我对床的陈玙和以后进屋里来的女儿和外孙了!
⑤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连北京的前圆恩寺,在梦中我也没有去找过,更不用说美国的娜安辟迦楼、北京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日本东京麻市区,以及伦敦、巴黎、柏林、开罗、莫斯科一切我住过的地方,偶然也会在我梦中出现,但都不是我的“家”!
⑥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所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⑦前天下午我才对一位朋友戏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
5.文中第①段中“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这里的“向往”和“眷恋”是指什么?

6.作者写梦境时,写道:车夫“把我举上车去”,中剪子巷里的人“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这样的梦境反映了什么?

7.第④中写梦醒之后,为什么却连眼前的亲人都不认识了?

8.第⑤段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选出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3分)
A纤(qiàn)夫盥(guàn)洗解(jiě)送
采撷(xié)相形见绌(chù)
B碣(jié)石累赘(zhuì)赝(yàn)品
邻(lín)居拾(shì)级而上
C羁绊(bàn)木讷(nè)牛虻(méng)
渐(jiān)染溘(kè)然长逝
D挟(xié)制失当(dàng)联袂(mèi)
恪(kè)守沐猴而冠(guān)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B.出版社除出了《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很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
C.语文教学的问题,叶老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D.王先生到底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张教授把祖辈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望着那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
A.流传悠远幽远俭朴
B.留传幽远悠远简朴
C.留传悠远幽远俭朴
D.流传幽远悠远简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一直以来成绩不佳的张国政披肝沥胆,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终于成为世界男子69公斤冠军级人物。
B.由于对队医水平的不信任,阿莫鲁索曾两次久假不归,置俱乐部的催促于不顾。
C.在可口可乐的广告中,“新星”是永远的题材,触动着许多年轻人的心,广告上行下效,带动国内的销售增长了24%。
D.这些飞行人员在处置重大空中特殊情况的过程中,气贯长虹;用忠诚、果敢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革命英雄主义壮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届时,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传遍世界,中国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B.俄罗斯人在婚礼上,要举行劈木柴仪式,以此把新郎会不会劈柴作为他能否持家的标志。
C.连战大陆之行必定载入两岸史册。展望未来,将有赖其他台湾政党人士为改善两岸关系,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D.在进入2007年—--南京大屠杀事件70周年之际,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不但没有深刻反省,反而掀起了一股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更加猖狂地兴风作浪。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3分)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_。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②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显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

【语言表达】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与前面的句子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______。
2.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
______

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语段组成前后呼应、衔接紧密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_____;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作文。
传说黑海的岸边有一块摸着是温暖的点铁成金的石头,一个青年人得到了这个消息,就变卖家产到黑海去寻找。因为岸边石头太多,为防止重复,青年人就把摸过的不是温暖的石头扔到海里去。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他没有气馁,还是坚持寻找,重复着捡石头、扔石头的动作。
不知过了多少年,有天早晨,他捡起一块石头,一摸是温暖的!但他还是随手往海里扔,因为他已养成了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
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习惯让我们做了许多事,有许多是下意识的,那么习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0.散文两篇
【课文初探】
1.本文题目使用问号设疑,激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寻找家园。(教会学生散文鉴赏的方法——抓住散文的标题)
2.梦“暴露”与“揭发”的其实就是我们寄情最深而又竭力压制的东西。高而厚的灰色城墙,尘土飞扬的黄土铺成的大道,匆忙而又迂缓的行人和流汗的人力车夫的奔走……这一切都在作者的梦境里幻化出来,并将读者带到了二三十年代京城的胡同里,让读者看到“黄土铺地”的中剪子巷。
3。一句平常的话,简简单单的9个字,流露出复杂的情感。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冰心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我的大学生涯》)从十一二岁到三十来岁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表现作者对这个家的渴望,也就是思乡、还乡情。
4。回顾九十多年的生命道路,冰心用了酸、甜、苦、辣四个字来概括。当“万千恩怨”纷沓而来,她不禁泪湿枕巾,是那么不容易说清原由的泪。没有人会嘲笑这种眼泪,对于这位满载荣誉与美德的老人,我们满心是尊敬而仰慕。这位冰清玉洁的老人,当她不躁不烈地喊出“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地道地无顾无虑,无牵无挂”的心声时,是何等地坦荡从容!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思路解析:A项一曝十寒(bào)——一曝十寒(pù)。C项炽热(zhì)——炽热(chì),瞠目结舌(tāng)——瞠目结舌(chēng)。D项裨益(pí)——裨益(bì)。
答案:B
2.思路解析:A连接,指事物互相衔接,或者是使连接,一般用于较具体的事物,如:山岭连接,连接线路。联接,一般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本题A项。B擘,大拇指,巨擘,应写“擘”,而不是写作“臂”。D。漫延——蔓延
答案:C
3.思路解析:①句运用了对比和排比,而没有对偶。②句是一个省略谓语的句子,且前后不统一,“作品”、“纪念碑”不是同一类型,但构成比喻就是一个很好的句子了。③句,比拟这种修辞格包括拟人和拟物,本句运用的是拟物,即把人当作物来写。④运用了对偶和对比,对偶是一种宽对。本句没有运用排比。
【疑难探究】
1、C(没有说明作用)
2、A(不仅仅是补充)
3、D
4、唐,李商隐,不适意,登古原
5、经历过痛苦磨难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6、(提示:①文末的省略号表示作者没有明说的“言外之意”;②请注意文尾注明的写作时间;③冰心写本文是时,已是81岁高龄,1923-1926年她曾赴美国学习英国文学,并写下了著名的《寄小读者》;④本题属于读者与作者感情交融,揣度性的题目,答案可以多样,但要符合文理文脉。)
我好像又回到到了青年时代学习生活过的美国。(或:国家改革开放,中美建立了友好往来)
【文段精析】
(一)阅读冰心散文《霞》,完成1~4题。
1.思路解析:“很使我惊心的句子”,在这句话的后面,那么思考时也要从后面寻找答案。第二个问题要从全文的内容来思考了。
答案:(1)自己从小喜爱的霞竟是从云翳中产生的(意思对即可)。(2)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意思对即可)。
2.思路解析:答好处的时候,要答出两种修辞手法的共性,同时也要答出在此处的特殊作用。
答案:(1)好处:生动活泼,亲切感人,把云霞写得有活力,有一定的灵性。表现内容: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乐观,积极向上的天性。(2)好处:生动形象,使“快乐”和“痛苦”有一种质感。内容:富有哲理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包容人生痛苦;彻悟人生的博爱情怀。
3.思路解析:这句话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但读文章时要抓住作者的思路,前后句子一定联系起来,因为写文章或说话,其思路是连贯的。用这样的思路来思考,前后联系一下,答案还是能够得出来的。
答案: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4.思路解析:
B项内容前后不能构成一种判断。可以说“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不能像本项那样说。E项,文章里面是把“霞光”写得璀璨多彩,而不是云彩。
答案:B、E
(二)阅读下文,回答5—8题。
5.思路解析:第①段是总起,引起下文的内容,第②段就写了作者曾做过的一个梦,这个梦就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思恋。
答案:怀念儿时的故乡。
6.思路解析:全文的中心是写作者对故乡的怀念,而为什么怀念故乡呢?作者的梦境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答案:反映了作者童年时的故乡是美好的,这也是作者怀念故乡的原因。
7.思路解析:前面刚刚写了梦境,这里紧接着就写了眼前的亲人,采用的是一种衬托的手法。
答案:(1)作者已沉浸在中剪子巷那美好的童年时光里了;(2)通过烘托的手法更加突出了童年时的故乡的美好。
8.思路解析:本段的第一句与后面的形成一种对比,作者在这里点出了很多作者住过的地方,目的是突出故乡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
答案:手法是对比。作用:突出故乡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C(A解jiè;B拾shè;D冠guàn;C中的“渐染”意思是因经常接触而逐渐受到影响)
2.D(A项“工作人员”后用句号;B项括号内“分量”后的句号去掉;C项引号内句号移出)
3.B(“流传”是“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之意,“留传”是“遗留给后代”之意;“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幽远”是“幽深”的意思;“简朴”侧重“简单”,“俭朴”侧重“俭省”。)
4.D(A.披肝沥胆:形容真诚相见或竭尽忠诚B.久假不归:长久借用不归还C.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多用于贬义D.气贯长虹:指气势直上高空,贯穿彩虹。形容精神崇高,气概豪迈)
5.A(B.介词短语杂糅。应保留“把……作为标志”的说法,删掉“以此”。C.语序不当,“其他”应放到“台湾”后面。D.“掀起”缺宾语,在“事实”后加上“的逆流”等词)
6.B(从前后连贯的角度看,③④句中,句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从音节和谐的角度看,句⑤中的“症”能和“却似天成”句中的“成”、首句的“营”、句①中的“成”、句④中的“整”押韵)
【阅读提升】
【语言表达】
1.(参考)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春风得意,养尊处优,但他的人生之书却空洞无物。[所提供语句有如下特点:句式上首句采用设问的形式,整体上要求构成排比句,修辞上属暗喻。此题仿写时要注意排比句的特点,结构相似,语气一致,三句或三句以上。内容上还不能重复。内容上应结合现实生活,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
2.(参考)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首先要把握原句的思想与情感倾向,抓住人生应该“积极乐观”这一主题。在答案上应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写出特色,写出个性。]
3.(参考)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注意上下文内容与情景的一致。“沙漠的泉水”对旅途艰辛、陷入绝境的人至关重要;“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人联想到空荡、冷落,进而联想到在这种境况下的需要爱心的人。]

相关阅读

高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高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基本特点是简洁、客观、及时。
2.了解香港历史及回归背景;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情况。
3.读准“紫荆”、“婆娑”、“噩梦”、“嬉笑”、“撰写”、“雏菊”、“窒息”等字音。
4.《别了,不列颠尼亚》能从原文筛选相关信息,按照“导语”、“主体”的格式梳理新闻的基本事件;能区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主观评价;能对新闻中的描写和背景材料的作用做分析;能赏析标题及文中“日落仪式”、“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等含义丰厚的词句;能找出文中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能勾画筛选人们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明确这是用人们的感情变化来侧面烘托集中营的恐怖;能筛选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等,体会它们饱含的情感;能分析文章中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并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能深入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背后所具有的东西。
【教学重点】
1.按照“导语”、“主体”的格式梳理新闻的基本事件;
2.能对新闻中的描写和背景材料的作用做分析;
3.赏析标题及文中含义丰厚的词句,体会它们饱含的情感;
4.分析文章中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中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导入《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学习(10分钟)
1.引导回顾新闻知识,课件展示
新闻结构:①标题(正标、副标题)。②导语:在新闻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新闻内容的主要部分。④背景:是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信息,无固定的位置,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
新闻的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
2.简介香港历史,课件图片展示
1.参与介绍香港历史
2.回顾新闻知识,参与交流介绍
3.做好笔记
二、自主阅读探究(10分钟)
课件展示,提出要求。
1.找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导语、主体、背景材料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主体部分写了哪些新闻事件?
3.新闻事件与背景材料怎样统一起来的?
根据问题,阅读探究
三、师生合作探究(10分钟)
讲解并课件展示
参与师生合作学习,笔记
四、手法与含义探讨(13分钟)
提出问题,组织交流探讨。课件展示讲解。
1.新闻标题有哪些含义?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找出文中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积极思考,参与交流探讨,做好笔记
五、小结(2分钟)
本文真实、准确地描绘了香港回归这难忘的时刻。作为新闻,文章写得简洁,语言简练,背景材料恰当。
参与小结
第2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学习导语
组织齐读1—3段,指明是导语,要求概括内容,分析意义: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引起读者思考。
参与朗读,交流讨论
二、学习背景
指名朗读4、5、6段,分析写到哪些背景:位置、居民、环境、历史,点明杀人工厂,使命感迫使写作本文。
参与朗读,交流讨论
三、学习参观过程部分
组织自读文段,梳理探究。开展师生交流,课件展示。
1.梳理参观顺序:概述——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灰砖建筑——长廊照片——地下绞刑室
2.找出细节描写,体会作用。
3.找出表现参观者的感受的语句,体会与作者的感受的联系。
4.体会句子含义。
自读文本,梳理体会
四、总结全文
指出本文不同于其它新闻作品的特点。
本文属于“印象性报道”。这类报道,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但是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
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参观者的感受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体会思考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一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课时】

拟定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大约5分钟。

二、研讨过程

1、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2、讨论前明确:

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⑴什么是新闻。

⑵新闻的特点。

⑶新闻的结构。

3、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

4、大家交流新闻稿。

5、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6、出示思考问题:

⑴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⑵我们学习新闻的意义何在?

⑶我们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

分组讨论问题。

各组交流,达成共识:

⑴共识:形式好、标题好、主体好、内容好,分析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的结合(通过分析自然地明确新闻本身的内容)。

⑵共识: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个途径,提取重要信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国内外大事。

⑶共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香港回归为我们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好的借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收回香港,我们国力增强了,华夏子孙盼望祖国的大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家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该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更美好的明天努力。

三、结束语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

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

二、资料交流并谈感受

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现在各小组将图片拿上来投影展示,边看图片边介绍。

(各小组展示图片,并介绍。)

老师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师: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师:虽然我们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那就是压抑、窒息、悲愤、沉痛。

三、写作背景介绍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相互质疑,探究写作意图

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你们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然后找出一个你们认为最难的问题向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来。我们把这个环节叫做“相互质疑”。

(学生思考、交流、提问、答问。)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多媒体展示)。有些同学们已经问过了,有些还需要我们讨论一下。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

2、怎么理解这个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3、第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六、精彩语段赏读

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已深深震撼了我们。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生朗读)。

七、谈收获

师:我们看新闻通常是为了获取新信息,那学了这则新闻,你从中获得了什么?

八、结语

是的,这篇文章给我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多媒体显示警示句)最后,老师用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一)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的:

1, 了解新闻特写和新闻通讯的写作特点。

2, 品味作品中呈现的有深意的语言,学习对比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从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作品中精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情感。

教学方法:

分析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复习初中学习过的有关新闻的知识。

2、查找有关香港回归、二战中的集中营的历史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的是《短新闻两则》。我们日常生活中在电视里、报刊上、广播中天天都可以接触到许多新闻,大家一定对它不陌生。

平常我们接触新闻一般都是为了了解新闻的内容,很少去注意它的行文特点,大家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老师一定有介绍过新闻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来复习一下。

明确:四部分——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类型——消息、通讯、特写等。

这堂课我们先一起来看第一篇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

(给学生2分钟阅读课文)

二,回顾历史,感受荣辱。(5分钟)

香港回归的时候,大家只有五岁。可能在那个年纪还不能感受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现在我们阅读了这一篇新闻作品,回过头去审视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就可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新华社派了四名记者来一起报道这样一件事,为什么这四名记者又花了这么多心思来谋篇布局。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中找到答案。

(同学间接香港被割让的历史,回归的过程)

教师补充:香港回归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那时我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政治都不发达,而那时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要从虎口夺肉这是需要何等的魄力。但是当时我们就做到了。那时候和英国进行谈判的是邓小平同志,英国的谈判代表是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面对英国的武力威胁,邓小平同志有两句话至今让世界感受到一个崛起的中国的魄力:一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二是“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这是被世界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面对英美发出的声音。香港割让给英国,这是当时我们的祖国长期贫弱。我们中国人讲气节,这样的事实让我们的民族背负了多大的耻辱。156年,一个半世纪后我们才有这个能力把香港收回,这如何不使国人心情激动。

三,分析课文。(30分钟)

1,理解题目。(5分钟)

[提问] 看完文章,那位同学能够说一下“不列颠尼亚”是什么?

明确:英国皇家游轮的名字。

[提问] 作者用了这个游轮的名字做标题,作者仅仅指的是这一艘游轮吗?

明确:不是,指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

[提问]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结束了呢?

明确:“别了”。

“别了”说明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里作者化用毛主席写过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的篇名表达了香港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的意思。作者这样的题目设计就将历史的厚重寄寓其中,“别”一字说明从此不再,背负了一百五十年的屈辱历史从此不再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何等的快慰,这个标题将历史的沉重与当下的欢欣结合在了一起。

2,结构分析。(8分钟)

[提问] 刚才同学说过了新闻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语四个部分,标题我们研究了,那么下面同学们一起找一找文章的导语、正文、结语各是哪几段?

明确:导语(1);正文(2-10);结语(11)

[提问] 正文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

明确:时间顺序。

[提问] 依次记叙了哪一些事件呢?(请几个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明确:4时30分 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 举行象征英国管制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 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提问] 作者如此详细地记叙了整个事件的发生情况,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新闻特写的什么特点呢?

明确:真实性。

[提问] 在文章的结尾标记着“1997年7月1日电”,这又说明了新闻特写的什么特点啊?

明确:及时性。

3,语句赏析。(15分钟)

我们在阅读这篇新闻作品的时候可以发现,它在真实和及时地记录了当时的场面之外,在语言上也特别的与众不同。作品在纪实的语言外还作了许多的背景交待和抒情,我们站在一个新闻记者的角度上一起来揣摸一下这样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1、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2、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从这里升起。

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日落仪式”的背景。

4、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以小组讨论形式展开,每组讨论一句,结束时指定一位同学发言,其他组可作补充。)

明确:“蒙蒙细雨中”,是天气状况的实写,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2句运用对比,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港督的更换,它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最后一次;3句,象征英国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主权回归的紫荆花旗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这个仪式所蕴含的深刻历史内涵;4句,将几百年的历史浓缩在一句简短的话中,今昔对比展现了历史沧桑的巨变。

从以上语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新闻特写的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丰富性。它不像消息,力求简短、精炼。新闻特写在客观的记叙外还包含了记者的主观情感,表现在文字上就是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

四,总结。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学习了今天的这篇新闻,我们不仅了解了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以及这篇报道的经典之处,我们还知道了这一段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这篇新闻不仅值得大家去阅读,还值得细细的去回味。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第一小题。

2、预习《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第二课时

一,导入。(3分钟)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新闻特写,也感受了中华民族从屈辱的历史中崛起的豪情。这节课我们要接着阅读一篇新闻通讯,从记者的笔下去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集中营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集中关押和屠杀犹太人的地方,奥斯维新集中营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同学简要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二,分析课文。(30分钟)

1,结构分析。(5分钟)

[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闻的基本知识,现在大家一起在看一看课文,然后告诉老师,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新闻?怎么看出的?

明确:通讯,时效性较消息来得弱,语言更有文学作品的特点,作者进行了细致地描绘。

[提问] 阅读课文后回答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先后顺序如何?

明确:参观者的参观顺序。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2,语句赏析。(20分钟)

在上节课中我们了解到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他的语言是很值得我们来细细品读的。结合上节课的体验,大家来找一找这篇文章中有没有什么值得大家玩味的语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要求讨论结束每组请两位同学进行发言,陈述找到的语句及妙处。)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4、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5、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6、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明确:1句,这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景相固然美好但与布热津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是人间地狱,应该永无天日,但作者进门却看到这样的景象,两种反差引起作者的“可怕”;2句,所有的惨无人道已经被历史所铭记,所有的新闻都已经是旧闻;3句,将丑陋残暴与美好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或许是讽刺、或许是控诉;4句,奥斯维新的历史太过黑暗,人们不愿去回想悲痛的往事;5句,刽子手太过残暴,他们不可能向上帝祷告求得宽恕、无辜的人无机可逃,也得不到上帝的保佑;6句,突出文章的主题,用欢乐的场面与残暴的历史相对比更显得和平的珍贵,同时呼应开头。

3,理解标题。(5分钟)

同样的,作为一篇新闻报道,这篇通讯的标题也如同《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提问] 文章几次提到“在奥斯维新没有新闻”?作者屡次强调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3次。因为在奥斯维新所有的残暴都凝固在历史中,成了旧闻。但作者在这里感觉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些话表现了作者的写作原因和心境。

[提问] 一个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告诫后人勿忘历史,战争的阴霾刚去未远,人们应当珍惜和平的时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三,写作特色。(5分钟)

在上一篇新闻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写作的特点在于对历史背景的插入式介绍。那么这节课阅读的《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也有自己显著的写作特色,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新闻的写作主体是记者,但是对于一篇新闻作者的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这三篇新闻作品中,记者于实践本身有着怎样的关系,作者又是怎样在文章中表现自己的呢?

明确:《人》中记者是处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对事件进行客观记叙;《别》中记者也是一旁观者的姿态出现,但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渗透了自己的感情;《奥》中记者成为了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文章直接描述自己的所感所闻。这就是这篇通讯的特点,这是一篇纯主观性的报道。

四,总结。(3分钟)

学习完了这篇通讯之后,相信大家的内心都是沉重的。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无数的流血和死亡,更是人性的堕落和丧失。通过对今人在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时震惊和痛苦的详细描写,以及对集中营内景象的白描勾画裸裸地显现出了纳粹分子的惨无人道。历史不会重演,奥斯威辛不再会有新闻。希望大家在细细揣摩独特的写作手法之后,能够进一步体会一下文章带给我们的关于人性,道德以及战争的思考。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 完成课后第四题第二小题。

2、 预习《包身工》。

高一语文必修《短新闻两篇》知识点分析


高一语文必修《短新闻两篇》知识点分析

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就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在新闻写作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有的新闻事实少,空话多;有的搞新名词“轰炸”,词语随意搭配;有的结构任意跳跃,华而不实;有的大话、套话连篇,读来味同嚼蜡。多写实录性新闻,是医治以上弊病的良方。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就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清晰的可视性。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其次是具有生动的可听性。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如文中写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这些描述,仿佛清风徐来,给人以流畅自然的感觉,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第三是清新而又富于动感。全文没有令人生厌的套话或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实在、具体的新闻事实,都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说什么,而是运用捕捉到的镜头,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表达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并运用对比手法,在看似静态的叙述中注入动态的信息。如文中写出的:“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寻味。
第四是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文中实录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五星红旗”等等,这些多彩交错的画面,给读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实录性新闻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希望这束带有露珠的花朵,在报纸新闻与广播电视新闻百花苑中,越来越争芳竞艳。
──选自《楚天新闻人》
2001年第2期
在这里,我们选译了四篇著名的印象性报道作品。其中第一、二、四三篇的作者,即爱伦堡、海明威和马克·吐温,都是中国读者熟悉的名作家,这里不再介绍。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作者A·M·罗森塔尔是《纽约时报》名记者,现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在本书前九章中,我们着重介绍的是以客观的形式报道事实为主要特征的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专稿等等。一般说来,记者在这些作品中只是冷静、客观地介绍事实,用事实本身的力量去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引导读者接受记者企图宣传的观点。但是,“印象性报道”就不同了。“印象性报道”,顾名思义,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人物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描述同记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印象性报道”的主要特色。在写这类报道时,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所报道的事实与人物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借所谓“合理想像”来添油加醋。但是,“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
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文中提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开办的规模最大的杀人工厂,据报道,有四百万至六百万人牺牲在这个集中营的毒气室里和绞刑架上。选译在这里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也是一篇融报道与抒情于一炉的佳作,不过同前两篇相比,记者更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是通过描写别人的动作和表情间接地表现出来的。比如,记者写道,参观者在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就“浑身发抖”,在看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这些都是记者当时的亲身感受。记者避免了铺张的写景,而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来感染读者,使他们也发抖,也感到窒息,这种写法,不可谓不高妙。在这个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
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混淆,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把新闻作品写成文学作品。但是,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中,完全可以使用文学的某些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大大增强报道效果──这是这四篇作品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
──摘自《西方新闻作品选读》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版
在标题中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通过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从而创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这里的“实”,是指具体物象及由物象构成的实境,“虚”则是指与已描绘出来的实境有某种必然联系的想像,从而寓虚于实,以实显虚。这种虚实隐显的变化和灵活运用,是将标题创造出意境的主要表现方式。
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是获得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一则消息的标题。1997年7月1日凌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而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标题中,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