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小学卫生与健康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3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梁萧子显所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就是这种追求新变趋势的理论总结。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鲍照的乐府诗,唱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一节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从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地位山水诗在南朝的兴盛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早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但那往往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到了汉末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西晋左思的《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都写到山水的清音和美貌。这类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毕竟在客观上为后来的山水诗提供了艺术经验。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隐逸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士大夫的传统观念中,山水隐逸总是与社会仕途对立的。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的观念,对后来士大夫的影响相当深刻。自汉代以来,遁迹岩穴即被视为一种清高,同时也是通向仕途的捷径。到了魏晋,由于社会动乱、政治黑暗,隐逸之风大炽。士大夫阶层大都以山林为乐土,他们往往把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山水之美结合起来。因此山水描写的成分在诗里就逐渐多了起来。晋宋时代,尤其是南渡之后,江南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士族地主阶层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他们大造别墅,在秀美的山水之间过着登临吟啸的悠闲生活。而作为生活环境的山水景物,也就很自然地反映在诗中。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的玄学把儒家提倡的名教与老庄提倡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引导士大夫从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与趣味。真正的玄言家,是很懂得山水以形媚道(宗炳《画山水序》语,见《历代名画记》卷六)之理的。因此在玄学发展的过程中,山水审美的意识也渐增。借山水体玄,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风气。在玄言诗里,也常常寓玄理于山水之中,或借山水以抒情,因而出现了不少描写自然山水的佳句,可以说玄言诗本身就孕育了山水诗。晋宋之际,随着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不断浓厚,山水绘画及理论也应运而生。这对于山水诗的产生,无疑也有着促进的作用。此外,五言诗的成熟以及江南民歌中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经验,也为山水诗的产生做好了文学上的准备。

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对产生巨大影响的,则是谢灵运。

谢灵运出身于士族大地主家庭,才学出众,很早就受到族叔谢混的赏识,与从兄谢瞻、谢晦等皆为谢氏家庭中一时之秀。他本来在政治上很有抱负,但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晋宋易代、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宋初刘裕采取压抑士族的政策,谢灵运也由公爵降为侯爵,在政治上一直不得意,这自然使他心怀愤恨。《宋书》本传说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故自出任永嘉太守之后,无论是在任还是隐居,他总是纵情山水,肆意遨游,且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一方面以此举对抗当政,发泄不满,同时也在山水清音之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与此相关,好佛的谢灵运早就有师事慧远的愿望,他的思想也深受慧远的影响。他在《辨宗论》里就主张去物累而顿悟,其《游名山志序》说:夫衣食,生之所资;山水,性之所适。今滞所资之累,拥其所适之性耳。岂以名利之场,贤于清旷之域耶!只有倘佯于山水之间,才能体道适性,舍却世俗之物累。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如《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此外,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锺嵘《诗品》卷中引);锺嵘说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诗品》卷上);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与湘东王书》)。一方面,与颜诗的铺锦列绣、雕缋满眼相比,谢诗显得自然;另一方面,当人们读厌了那些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而一接触到谢诗中那些山姿水态与典丽新声时,自然会感到鲜丽清新、自然可爱。关于谢诗的自然,唐释皎然在《诗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中说:谢诗的自然,既不同于李陵、苏武那种天与真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的自然,也不同于曹植等人那种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的自然,而是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所谓作用,就是经营安排、琢磨锻炼。以此而能达于自然,这正是谢诗胜人之处,也是他开启新诗风的关键所在。王世贞说:谢灵运诗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则非馀子所可及也(《读书后》卷三)。

沈德潜还曾将谢诗与陶诗作过比较: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说诗晬语》卷上)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诗风是古朴的;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具体说来,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细致入微: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开阔的洲渚,茂密的松林,蜿蜓的蹊径,淙淙的流水,嫩绿的初篁,鲜紫的新蒲,自娱的群鸟,像是把景物公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向读者展示眼前的一切。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确是清新自然的,然其刻划描摹之功,不经过一番苦心琢磨和精心锤炼是达不到的。

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过白岸亭》)等等,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浑成,深得后人激赏。

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同一篇篇旅行日记,而又常常拖首一条玄言的尾巴。如其著名的《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又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这些都体现了谢诗典型的风格。其次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渊明的诗歌,十分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陶诗中的物象描写,常采用白描的手法,虽然只是淡淡的几笔,但在平淡的外表下,却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他笔下的青松、秋菊、孤云、归鸟等意象,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性情与人格,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和人格的象征。而谢灵运的诗歌语言,则更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因而他笔下的物象,就更多地带有独立性和客观性。他写风就是风,写月就是月,写山就要描尽山姿,写水就要描尽水态,而且写来也鲜丽清新、自然可爱。我们从以上所列举的其诸多名章佳句中,已可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文心雕龙明诗》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尽管刘勰对此持批评态度,却正好概括了谢灵运诗歌语言的特点。

陶渊明对言不尽意的道理似乎深有体会,他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他说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赠羊长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所以他采取的办法是以不辨为辨,启发读者自己去体会和补充。而谢灵运所采取的办法却不同。他作诗的态度本来就十分认真,又要尽量捕捉自然景物的客观美。也许由于语言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当他面对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自然景物时,也同样有着语言表达的苦恼,所以他才有空翠难强名(《过白岸亭》)的概叹。但他还是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写实性,努力地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语汇,运用各种技巧去描摹或形容它们,并从不同的角度再现大自然的美,显示出其高度的驾驭语言能力。如果没有这种执著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他的诗也就不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但由于过分追求新奇,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多生撰,非注莫解其词,非疏莫通其义(清吴淇《选诗定论》卷十四)之弊。清汪师韩《诗学纂闻谢诗累句》(见《清诗话》)曾指摘谢诗中不成句法、拙劣强凑、了无生气之处达五十馀条。虽不免过分,但有些的确是符合实际的。然而尽管如此,谢灵运的诗正如锺嵘所说: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诗品》卷上)谢灵运的诗,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唐释皎然誉之为诗中之日月,上蹑风骚,下超魏晋(《诗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文章宗旨》),虽未免过誉,但谢灵运毕竟为山水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审美情趣,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这一新的特征乃是伴随着山水诗的发展而出现的创新现象。这新的特征成为诗运转关的关键因素,它深深地影响着南朝一代诗风,成为南朝诗风的主流。而且这种诗风对后来盛唐诗风的形成,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自谢灵运之后,山水诗在南朝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题材,并日渐兴盛。较早受到谢灵运影响的,是其从弟谢惠连。在灵运隐居始宁时,惠连曾与他朝夕相处,游宴赋诗。其诗虽不如灵运精警,但遣词构句颇似灵运,有较明显的模仿痕迹。如其《三月三日曲水集诗》、《泛南湖至石帆诗》、《泛湖归出楼中望月诗》、《七月七日夜咏牛女》以及大部分乐府诗就都是如此,只是牢骚不平之气比灵运多些。锺嵘《诗品序》说:惠连《捣衣》之作,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又《诗品》卷中说他:才思富捷,恨其兰玉夙凋,故长辔未骋。《秋怀》、《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又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如《愁杯》中的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寒商动清闺,孤灯暖幽幔;《捣衣》中的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夕阴结空幕,霄月皓中闺等句,皆笔调轻灵,词语绮丽。

在当时诗坛上声望很高的颜延之,也写过不少山水诗。他与谢灵运齐名,当时并称为颜谢。其实他的成就远不及谢灵运。锺嵘《诗品》将他列入中品,并说:其源出于陆机。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雅才减若人,则蹈于困踬矣。尚巧似是他与谢灵运诗的共同特征,然而比谢诗更加锤炼雕饰,凝练规整,且喜搬弄典故,堆砌辞藻,而缺乏情致。如其《应诏观北湖田收诗》、《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始安郡还都与张相州登巴陵城楼作诗》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他的诗被鲍照称为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被汤惠休称为如错采镂金。

此外,在南朝著名的诗人中,鲍照、谢朓、王融、沈约、何逊、阴铿等人,皆不乏优秀的山水之作,而其中以谢朓的成就最为突出。

精选阅读

南朝小乐府与盛唐诗风


《唐才子传》(卷二)中记载了关于崔颢的一则小故事:初,李邕闻其才名,虚含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据《唐代诗人丛考》中记载,东家王昌在南朝乐府中已见。崔颢诗中舞爱前溪绿,歌怜于夜长,也是用的南朝乐府曲调的典故。难怪胡应麟评说: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是乐府本色语,李邕以为小儿轻薄,岂六朝诸人制作全未过目邪?可见,六朝中南朝乐府与盛唐诗人之间亦联系紧密。

下面笔者就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分析南朝乐府与盛唐诗风之间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一、形式

先说写作人称。南朝乐府一般是以女性口吻吟出的。首先作为主体部分的吴歌、西曲的本辞,就是女子吟出的;其次,有些曲调虽为男子首创,流行至民间后产生的作品亦为女子口吻;再者,有些歌曲本不为男女交往而作,但在民间流行过程中,深化为以女子口吻吟咏男女交往。盛唐诗人在创制乐府诗时,亦有借女性口吻来叙述,如李白的《长干行》二首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嫁与长干人,沙头侯风色,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但是多见出诗人自己的影子。

再来看表现手法。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双关语又可分为同音异字的如藕偶,莲怜,以及丝思,碑悲,篱离等;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匹,以黄连之芳双关相思之芳等。这些双关语的恰当运用使得语言更加俏皮活泼,表情达意更加含蓄委婉,相比之下盛唐诗人则更倾向于用典。比如储光羲的《采莲词》中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中采采即源于《诗

经罘已》:.采采罘己,薄言采之。李白《子夜歌春歌》中就引用《陌上桑》采桑女秦罗敷力拒使君的故事。

二、内容

首先说对细节的摹写。不论是民歌还是唐诗,他们都注意对男女交往中某一片段的刻画。《子夜歌》前五曲,其一写芳香思路,其二写见郎愿望天下夺人愿,故使侬见郎,其三写婉伸朗膝上的细节,其四写头发不敢理的细节,其五点出悲思两心间的感受。唐诗崔颢《长干行》即写一个采菱少女,与一位船家男子在水上相逢问路的生活片段。轻松活泼的短歌式对白,最大程度地提纯了民间男女交往时天真无邪的感情,同时又保持了民歌新鲜自然的风致,因而成为盛唐五绝句中最得乐府天籁的代表作。

再就创作动机,倾向和风格而言。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称:晋宋乐府,如《桃叶歌》、《碧玉歌》、《白纻词》均以淫艳哀情,被于江左。迄于萧齐,流风益盛。由此可见,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主要是满足统治者纵情声色的需要,风格呈现艳丽柔弱、哀怨缠绵的特点。而盛唐诗歌则表现为,在处世上保持独立不媚世的人格和内心世界的自由。盛世的安定繁荣,给大多数寒门地主展示了光明的政治前景,同时提供了尽情享受人生的物质基础,使他们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同此不论个人目前遭遇如何都能以健康开朗的心情,从容达观的态度,充满青春活力的想象体味人生,欣然自然。他们在隐居、羁旅、交友、宴游等日常生活中表现了崇高真诚纯洁的道德理想,爱好淳真朴素的审美趣味。这与魏晋士大夫矫情任放的名士风度以及南朝士大夫庸俗空虚的精神状态恰成鲜明的对照。而盛唐诗歌的动人力量,正来自这种远大的理想、高尚的人品和真挚的感情。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他将原来的清商曲辞的吴声歌单纯表现男欢女爱的窄小境界进行了拓展,从而表现出更为深广的社会内涵,展现唐人的博大胸襟。

唐代诗人大都能学习民歌直接发自内心的自然音调,以及单纯明快、不假思索的新鲜风格,使盛唐诗歌呈现明丽清新的特点,且比民歌更自觉地将个人的感受结合于民族共同的情感。并用平易凝练,朴素流畅的口语,概括出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通最为深的感情,从而能够为人人理解,代代传诵。

窦桂梅的悲情与深邃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窦桂梅的悲情与深邃》,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窦桂梅的悲情与深邃

小窦桂梅的悲情与深邃本次全国性的语文公开课上,我负责摄影工作。在我给窦桂梅老师拍照后检查拍摄效果时,再怎么拍、再怎么看,窦老师都是一副悲情的女子形象。为什么说不是悲情教师的形象呢?因为她天生的表情和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因为她的教学内容——牛郎织女,因为她演员般的全情投入,她已经融入到这爱情故事中了。我第一次对语文老师具有如此的感染力和角色投入而感到震撼。

但,她与学生的交互却进行得并不顺利,只有少数学生与她有高质量的对话,多数学生沉默不语。用她课后的自我评价来说,“我没有得到高峰体验”,这的确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也许她的立意太深了,学生还无法进入。

上完课后,她首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篇文章“死了一百万次的猫”,眼眶里含满了眼泪。由此,她讲述了为什么要这样去理解牛郎织女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对孩子去进行爱情启蒙教育,其见解也同样让我感到震撼。什么是有思想深度的教师,她就是了。当教材习惯于去表达政治的、道德的、励志的等内容时,为什么关于爱情的内容就不能进来呢?也许有人早已这样做了,是我孤陋寡闻,但其思想的深邃,不得不让我另眼相看了。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有思想深度的语文老师。

其后,她展示了她的学生续写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这么深的立意,看来学生多少有些感悟了。在这群六年级即将进入青春萌动期的孩子而言,也许这个教育来得正是时候。

《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米与毫米的认识》”,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柯秀妹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实际活动中经历测量物体的过程,体验分米、毫米的产生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2、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正确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知道米、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比一比谁的眼力好”、“估一估大约长多少”、“猜一猜大约有多厚”等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正确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正确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课
小兔拔萝卜:(让学生体验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毫米
1、观察直尺,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再说说自己的发现。(每个1厘米中都有10个小格)
2、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请每位同学在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划比划。
4、再任意找出两个数,数数它们之间有几个小格?并把它记下来。
(有可能出现:1厘米=10毫米3厘米=30毫米……)
5、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厘米=10毫米)
6、学生量1分硬币的厚度,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猜一猜:大概几页书的厚度是1毫米?再合作验证。
8、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9、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小结:测量比较精细的物品或要求量得精确的时候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如:手表的零件,测量降雨量也用毫米作单位。)
10、每人在袋子里找出一件这样的物品。(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二)认识分米
1、小兔继续拔萝卜:测得萝卜的长是10厘米。
2、谁知道1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板书:10厘米=1分米)
3、国际上把10厘米规定为1分米。从刚才老师的叙述中你听懂了什么?
4、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并和同伴相互交流。
5、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同桌相互验证。
6、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用手势表示时教师要注意作方法上的指导)
7、先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的长度,再比划验证。
8、比一比谁的眼力好: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分米?
9、小组合作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1、同桌合作:喜欢量身上哪个部位都行,并把它记录下来。
2、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再量一量。
3、游戏:我来说,你来“比”。
4、改正数学日记中的错误: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5米高的床上起床后,来到卫生间,拿起16分米的牙刷,9分米的牙杯刷牙洗脸后,吃完早饭匆忙上学去。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80毫米,我以每步4米的步伐走到学校。老师上课了,我拿起14毫米的钢笔和4米厚的练习本认真地作起了笔记。
四、总结回顾强化新知
(1)本节课你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了长度家族四兄弟后,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单位。
(3)用手势比划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4)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量一量整个萝卜的长度。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感知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同时教材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以后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过程方法的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扩大或缩小的方法。情感态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4、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小国旗放大的具体情境导入,直观感受物体的放大与缩小的重要性。教学中安排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以及数据的比较,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图形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于比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等内容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学生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不陌生,对生活中应用放大与缩小的实例也有一定的了解,如:洗照片、放大镜等等。但是对于图形基本形状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具体方法不明确。课前已经自学了相关内容,对图形按相同的比放大缩小有初步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并以同桌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分析、思考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手操作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和交流活动中来,增强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流程

五、(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首先出示一面小国旗,看不清楚,放大就能看清楚的图片;接着以图片形式呈现生活中的一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这一环节以创设情景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物体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既引入新课,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共同探究新知

首先复习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选择把自己想要放大的图形放大,从而引出例4中的正方形。先让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对按2:1放大图形的理解,然后教师说明,使学生知道: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并边说边用课件展示放大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出长方形、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画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直接看出是多少格,是不是只要把两个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可以了?画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或量一量的方法,发现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之后让学生观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到: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接着提出问题: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讨论。得出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1/3。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接着教学例3,(1)、自学课本,(2)尝试(3)交流讲评

(三)理解应用

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八第8-10题,在画一画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过程,画完后再及时让学生说根据什么来画,及时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这样学生在思考后操作,在操作后再思考,让学生形成技能,养成勤于思考、关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评价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图形放大和缩小的例子,再整理图形放大和缩小后相关知识

在学生有了实际画的经验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用到图形放缩知识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进一步感受相似形的实际意义。在自由交流中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10的分与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10的分与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10的分与合为10的加减法做准备,而且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凑十法”十分有利。
3、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和问题意识。
4、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体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得出10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10的分与合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规则:按要求凑数,独立完成。
二、学新知
1、创设情境
活动一:10朵花,放在2个花瓶里,可以怎么分?实物图片
(1)生动手分,动口说。师巡视,指导生按顺序说、摆。
(2)同座相互说
(3)汇报
2、活动二:给图添色。两人合作,把10朵花分别涂成两种颜色,可以怎样涂?你会按规律涂吗?
(1)两人分别涂色
(2)说一说
(3)分别汇报,填写41页鲜花下面的单分表。
(4)你还能想到那些分法。填写横分发。
提示:10可以分成2和8
3和7合起来是10
小结:你学到了那些新知识?
三、游戏
1、摆圆片凑十:女我摆2个,男我摆8个。2和8凑成10。
2、42页3题画气球。(凑十法)
3、比比,里填几。
432654
8310103
四、作业
42-43页4、5题
五、板书分与合
123456789
10
987654321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涂色与对应数字的分与合的结合不好,个别学生还是没理解掌握10的分与合。对于课中的10的顺口溜学生非常感兴趣,对于10的组成即已有很大帮助。以后还应加强数形结合理解训练。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

学习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4.检查自读情况。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五、品味题目寓意。

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1.与二人名字相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六、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4、认识阅读课外书籍的重要性,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和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字词和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说说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苗苗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4)朗读课文并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要求: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别人在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抽查情况)

1、小组内学习展示。

(1)、这节课,我学会了季羡林、水浒传、彭公传、绿林好汉、滚瓜烂熟、三侠五义、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等词语,理解了绿林好汉、滚瓜烂熟的意思。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能够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4)、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我知道了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等。

2、抽查学习情况。

抽查生字词的读和说的情况。(主要是针对中差生)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三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进行古诗文积累)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生1: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生2: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不要偏科,要全面发展……)

生3: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生4: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这里面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4、品味题目寓意。

(与二人名字相关。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5、课文朗读展示,学生进行评价并说出理由。

生:“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说得形象生动,听来如临其境。

生:“爷爷,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从话语中可以感觉出苗苗的童稚与可爱。

……

三、激发知识冲突(可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闲书”指什么?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

四、学习收获展示

1、通过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你有哪些收获?

2、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五、作业

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教学设计片段(一)

(1)从简入难的引入问题:利用课件出示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几个?

学生口头回答算式及结果:63=2(个)。

(2)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长多少米?

学生口头回答算式及结果:44=1(米)。

(3)课件出示一块饼,提问:把这一个月饼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个人能分到这个月饼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多少个?

学生很容易说出:每人分得月饼的。继续提问:这里的是把谁看做单位1?

(学生分析,回答问题。)

师:怎样列式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14=(个)(多媒体演示分的过程及结果)。

师小结:1个饼的是个饼。

2.教学片断(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教师应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

(1)多媒体课件出示3个月饼,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这些月饼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多少个?

由于有分数意义的基础,学生思考后都能明确:每人分得这些饼的。

师:每人分得多少个,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算式:34。

师:得多少?(对于每人分得多少个,学生有异议,有人说是个,有人说是个。)

(2)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结果。

小组合作操作:拿出圆形纸片,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四张,让学生亲自剪一剪,再拼到一起看一看,看看结果到底是多少?

(3)汇报结果。

学生回答并用纸片演示过程:

第一种分法:一个一个地分。把每个圆形纸片都平均分为4份,一共分成12份,然后再分给每一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拿其中的三份。

师:那每人分得多少个呢?(让一名学生将分到的纸片贴到黑板上,拼一拼,看是多少?)

生:个。

第二种分法:把三张圆形纸片叠放到一起,同时剪成4等份,拿出其中重叠的一份,每人分得3个饼的。

师:将每人分得的饼分别拼一拼,看是多少?

生:是个。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践验证,对所学的知识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讲到这里,我觉得大多数同学的明白还是停留在直观操作经验上的明白,而没有真正弄清为什么1个饼的与3个饼的是相等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总结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就可以简单地不求甚解地把被除数写到分子上,把除数写到分母上就算解决了这类问题的难点。这个问题如果用分数的乘法很好解决的。但是在这里是要通过分数的意义来理解,这对于刚接触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学生来说困难不小。

3.教学片段(三)

引导学生分析:1个饼的与3个饼的是否相等,为什么

他们要辨别思考,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就是个饼。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有3个1张饼的,也就是个。在这里看似只是简单的单位1发生了变化,其实还包含着等量代换的内容。这对于处在具象思维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个难点。

让今天的你与祖先对话 ——《长城与运河》教学思考


让今天的你与祖先对话——《长城与运河》教学思考

苏教版国标版三上的第一课是《长城与运河》。阅读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首诗是引导学生借助长城与运河与祖先做一次对话。这个对话是非常美的,这个对话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造奇迹是不朽的诗篇。 

作为老师,都清楚长城与运河是用血泪筑成,这一课给予学生是一种忘却,是一种感谢,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享受……所以,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读,让学生诵,让长城、运河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美”点。

另外,这一课还给着学生一种期待,那就是在飞机上看长城、看运河,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的,虽然课本上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提供了两幅非常美的图片,但那空中拍摄其实也给学生一种期待。因此,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老师要用这两种期待来引导学生读,引导学生诵,因为学生的期待,才能真正的在自己的大脑寻找、研究、珍藏祖先的奇迹。

拥有这种期待的凭借就是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比对引导学生与古老的长城对话,他们就能够发现长城的“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就能够知道万里长城的“万里”是何意,要述说中,就能够明白祖先创造这个奇迹的过程。飞上蓝天,看到那美丽的“绸带”,你不想拥有它吗?你不想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中?学生想了,那肯定就会有着亲切的交流,就会产生那动人的诗篇,理解那人间奇迹。

大声朗读、高声背诵,让学生用心与长城、运河对话,他们就会自动产生一种自豪。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那是非常人文性的。它与自然形成的奇迹不同,因为大自然的创造与人的创造那是不同的美。对话之中,其实也是让学生感受这种不同。

这一课还有着写的任务,就是看图写话,把图变文,这也是对话成功与否的反映。

这篇文章只是为学生列出我们祖先创造的两个人间奇迹,其实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非常多,课后的第5题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去寻找,去积累,当然也是引导学生续着这首诗写着寻找的灵感。

开放与解构的阅读教学案例:《地震中的父与子》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开放与解构的阅读教学案例:《地震中的父与子》》,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预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制教材第七册课文,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九册课文。课文的大致内容是: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4位小朋友。

下面,我将自己设计该课教学时的若干个想法,按顺序原原本本加以呈现,我希望我的这种原生态呈现,能最大限度地表明我的设计理念:

1、让学生感动。

让学生感动,于是有了学生为可怜的《小珊迪》掬一把同情的泪;让学生感动,于是有了学生为用生命铸就《丰碑》的军需处长荡气回肠;让学生感动,于是有了学生《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的情深意长。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她是以精神获得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知识获得为主要目标。没有情感的碰撞、人文的熏陶、文化的积淀,语文课将苍白无力。

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感动,是上好这篇课文的前提。

2、让学生清楚自己为什么感动。

我忽然想,让学生感动,难道就够了吗?事实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不长,只有3个生字,也没晦涩的词句,即使没有老师小心翼翼的精心的引领,学生也完全可以自己把这篇课文读懂,并且心甘情愿地被感动,感动于这位父亲的超乎常人的坚强、坚持、信念与爱。因为正是由于这位父亲异于常人的行为,才使结局那么圆满、皆大欢喜,然而这样的接近于奇迹的结局毕竟太具有偶然性。于是,一个念头就盘恒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假如,假如事情没有那么圆满,这位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小时后,最终找到的只是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甚至引起爆炸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学生还会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吗?还会吗?

我觉得我有责任让学生思考甚至选择,自己是为事情的结局感动,还是在事情的过程中感动。

3、让学生思考为谁感动?

我习惯在备课时,邀请个别学生先谈谈他自学课文之后的感想,在采访与倾听的过程中,

我感觉到一种倾向,那就是学生会认为,那14位孩子的父亲过早地放弃了拯救自己儿子的努力,他们对自己儿子爱得还不够深,甚至有的学生会认为那些父亲是胆小懦弱的。特殊时刻正常的理性被误解为贪生怕死,这让我感到害怕,因为这种误解将会衍生出一种在我看来是畸形的价值观。

我们有理由相信,普天之下,父母舐犊之情都是一样的,那14位父亲对儿女的无与伦比的爱以及丧子之痛,是被文学处理中的详略得当中的略略去了,被语言文字天然所具有的形而上的倾向蒙蔽了我总觉得我应该站出来,发挥我的主导作用,让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父亲的爱去感动学生。

基于上面意识流般的思考,我有了如下教学:

案例

一、续写文章结局,建构对父亲的初步印象。

【教学预想:让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初步感受这位父亲的了不起,并让学生以续写结局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哪儿?】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上语文课,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是吗?今

天,蒋老师也决不放弃这个权利,我也要提问题,但不多,就一个,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想)但我不告诉你们,我让你们猜。(学生疑惑的样子)但猜不是胡猜,猜要有根据,要有所准备,怎么准备呢?请听清楚:

生:(安静)

师:第一,我请你们再次认真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蒋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

会在哪里提问,如果在这里提问,我该怎么回答。第二,读书的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你可以放声朗读,你可以默读,你也可以一边划一边读,听明白了吗?(明白了)开始吧!

生:(各自读课文)

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对!

师:你能回答吗?

生:能!

师: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

生:还可以吧!(笑声)

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

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这句话是父子心中不变的信念,恒久的承诺,那就是

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看来,问题提得很好,能够激发大家的思维。谁再来提?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是一个涵盖量很大的问题,提得好,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别人都劝阻他放弃努力时,他还坚持不懈地挖,这是父爱的力量在支撑。

生:这位父亲那种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很震撼人。

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

生:是。

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对。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师:同学们,其实我的问题有的同学已经猜中了,我是根据课文最后一句来提问的,请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生齐读地过程中,师在黑板上板书父亲了不起]

师:刚才有同学问: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我把问题在缩小一点儿,就研究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哪儿?

师: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伟大。

生:超过一般人。

生:超出常人。

师:你们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吗?

生:(异口同声)了不起。

师:是的,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哪些四周围的人们,那14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

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是吗?下面就请你们续写这篇课文,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

学生写56分钟。

[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强调速度要快,允许字写得潦草一点,允许用拼音替代,同时轻轻地读出各个学生文中出现地关键词,经验分享,开发写作思路:信念、骄傲、感激、坚持、了不起]

师:谁愿意上来读?

生1:其他孩子的父母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你坚持自己的信念,我想我们的孩子肯定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生2:曾经劝说他放弃努力的一位父亲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位父亲心里在想,我还误会他精神失常了呢,其实是他对孩子爱得太深了

生3:

二、改变结局,诗化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

【教学预想:改变文章结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简单讨论这个结局出现的可能性,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

师:是啊,由于这位父亲的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及必定能成功的信念,这件事有了一个喜剧的结局,一个圆满的结局,一个在我看来简直事奇迹的结局,但是,蒋老师要改变这个结局。

[多媒体出示教师改变的结局]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第二天清晨,人们再次来到学校,准备清理废墟。突然,他们看到了这位父亲,他无力地坐在一堆破碎的瓦砾边,手里抱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孩子,嘴里不断地在喃喃自语:阿曼达,我的儿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听了这个结局,你有什么感受?

生:很难受。

生:很伤心。

生: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但是这样的结局有没有可能?

生(齐):有可能。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课文第二段有一句话:那个昔日充满了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

已变成一片废墟,废墟说明了学校被破坏得非常严重了,学生生还得希望很少了。

生:我从有的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句话感觉到事情的确很糟糕,因为作为父亲,如果还有希望,一般都不会放弃。

生:

师: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还认为他了不起吗?

生:(沉默)了不起。

师:他没有救活自己的儿子,他有什么了不起。

生1:因为这位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永远和儿子在一起,不管任何情况,也不管死活。

生2: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果,而要看事情的过程,这位父亲坚持不懈救自己儿子的过程让我们敬佩。

生3:我看到了父亲那种坚信自己儿子还活着的信念。

师:我听明白了,你们认为这位这位父亲了不起不是从事情的结果中看出的,而是从父亲努力救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吗?

生:是。

师:那课文中那一段话集中描写了父亲拯救儿子的过程。

生:他挖了8小时到处是血迹。

师:是啊。在我眼里,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饱含父爱的诗,轻你们各自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浑身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是血迹

生:(读)

师:谁愿意为我们读一读?刚才你说我们像你父亲,我请你读,好吗?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我不情其它同学评价了,我想请你自己说一说,你读的时候,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哪几个地方特别注意了,努力了?

生:我在时间上特别强调,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一个数字比一个数字令人难以置信。

师:是啊,再过两个小时,就是整整两天两夜啊!

生:后面每一个短句我也很注意,因为这些句子写出了父亲解救儿子过程中的艰难。

师:是的,有了理解,我们才能读好课文,请你们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读这首诗。

生:尽情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争取自己的朗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生:读(有感情,但都是一种节奏,一个调子)

师:你入情入境地读了,如果要讲一点朗读技巧的话,再富有一点变化就好了。

生:读(读得很好)

师:同学们,这就是入情入境的富有变化的读。

师:蒋老师也想读一读,看看蒋老师的朗读能否让你联想到这位父亲在挖掘废墟时候的种种艰辛,联想

师: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1:是因为他挖了很多地方,挖遍了角角落落。。

生2:我想到这位父亲连续38小时不休不眠、不吃不喝,整个人快要虚脱了

生3:这位父亲在搬一块大石头时,不小心被石头压伤了。许许多多得碎石把这位父亲得衣服和皮肤划破了。

生4:

师:是啊,同学们,带着你们的联想,再把这首诗读一读。

生:(声情并茂读)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联想到这位父亲身体上所受的种种痛苦,实际上,他精神上也承受了很大压力。请你联系上文,看看他承受了怎样的压力?

生:(生默读,找,思。)

师:

生1:我觉得最大的压力是别人都觉得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所以没有人上来帮助他,甚至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生2:课文中说,这位父亲放下受伤的需要照顾的妻子,匆匆赶来救自己的儿子,他的心既牵挂自己的妻子,又担心自己的儿子,心力憔悴

生3:其实这么多人劝他,他也知道情况很危险,万一,他们有什么以外,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他妻子一个人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感悟,再次一起读读这首诗。

师生:(读)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教师喊停)

三、再改结局,体会细节,全面辨证解读所有父亲。

【教学预想:再次改变结局,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鼓励表达真实想法,允许适度辩论。辩论之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真诚发表观点,在适当的时机,建议学生找出容易被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从细节中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爱。】

师:今天,蒋老师残酷地改变了事情地结局,但蒋老师还要残酷地改变第二次。(大屏幕出示)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刚走开不久,只听得嘭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了,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其他孩子也失去了生还的希望。

师:同学们,我看有些人看了这个结局之后,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但是这样的结局有没有可能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1:有可能,一位救火队长曾经阻拦过过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

生2:一位警察也跟他说过,如果坚持挖的话,不但不利于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

师: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们还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吗?不要急于说,先静静地思考1分钟。

生:(静静地思考)

师:有改变主意的同学吗?请站到台上来。

生:(有6位同学陆续站到台上)

师:现在你们的意见不一致,请你们各自结合课文辩论。

[学生与学生互动辩论]

生甲1:这位父亲我看有点失去理智了,如果他不坚持挖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丧命。

生甲2:我觉得这位父亲有点自私,如果发生什么意外的话,那他的妻子该怎么面对这个世界

生甲3:我觉得这位父亲太冒险了,这位父亲应该让专业的救护人员来救孩子。我想身边的救护人员不会置之不管的,让他们来救,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生乙1:这位父亲是非常爱孩子的,这份爱足以说明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

生乙2:当孩子们遇到危险时,有的父亲走开了,而这位父亲却坚持挖,所以我觉得这位父

亲是了不起的。、

生乙3:这位父亲得知自己得孩子有危险以后,心里觉得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

师:同学们争论的很激烈,下面蒋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这位父亲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过于悲痛,以致于精神和行为异于常人,这都是缘于他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我想,同学们都能理解这位父亲。但是其他的父亲,保持着一点点理智的父亲,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是不爱自己的父亲的。下面我请同学们找出我觉得最不应该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一边读一边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爱。

生:(读)

生:我从急匆匆看出

生:我从大喊这个词看出

生:我从绝望这个词看出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节课我们基本上到这儿,同学们可能有些感动,但不要感伤了,下课后,大家去做做游戏。

反思

1、让学生在解构的阅读中进行多元思考。

语言天然具有形而上的倾向,带有强烈的暗示,而且这种暗示会带给文本。因此,有时候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会趋同,用哲学大师德里达的话说,会不自觉地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一元意义。以前,我们很多老师会利用学生理解文本的趋同性,来完成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提炼。

但是,我再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更多地是在想办法让学生从各种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凭借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以一种解构的方式引领学生以多元视角对文本进行多维思考。这种解构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我在课堂中先后呈现了三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来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这位父亲进行多元解读。第一个结局是人们希望看到的结局,是完满的喜剧性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使学生的感受、意见高度统一,学生轻松地谈论着对地震中的父亲的敬佩:坚强、坚持、坚守信念。可当结局改变以后,学生的想法有些动摇了,但最终学生还是努力为初始建构的认识寻找理由: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局而更应关注事情的过程,不论结局如何,这位父亲坚守信念、置自己生命于度外拯救儿子的过程足以证明他的伟大。然而当第三个结局残酷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观点分化了,解构了,有的一如既往地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因为这位父亲不顾个人安危,执着要和自己的孩子永远在一起;而有的学生开始认为这位父亲不够理智,他的所作所为是过度悲痛引起的失常行为。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的两种见解相互阻遏,相互推翻,相互取消,从而达到了深层意义上的确立。

当然,尝试解构的阅读教学并不是想把阅读教学变成一种没有本源性、根基性和意义约束的游戏,变成一种丧失中心、落入无权威、无确定性状态的世界。尝试解构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多元视角、多维思考。我想这一方向应该没有错,因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性。语文阅读教学素材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的作品,它们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以知识获得为主要目标,而是以精神获得为主要目标;它也不同于其他学科大多以验证某种存在为指归,而是以试验某种选择为指归。

2、让学生在语文过程中受到精神的滋养。

让学生受到精神的熏陶感染,决不能游离于语文之外。王尚文先生指出:具体到语文课程,它正是通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有别于其它课程的特殊途径使其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的。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舍人文而求语文,那当然是缘木求鱼。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绝不仅仅是个语文的知识、技能、技巧的问题,而是和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因素密不可分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深刻的相关性。但矫枉不能过正,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语文以人文为灵魂,失去了人文这一灵魂,语文必将成为行尸走肉;但人文只能包括而不能取代语文,人文毕竟并不等同于语文。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写,把对这位父亲的崇敬之情融入到文章结局的续写之中,让学生把充沛的情感积累外化为书面语言。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读,通过反诘、引导联想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感情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让学生在情感得到激荡的同时品位语言、积累语言。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找,找那些负载着其他父亲爱子之心、悲痛之情的词句,让学生再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的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以增强语感。

我希望我的语文课有语文的味道。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的得失:

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这部分知识,主要是运用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来学习的,所以一开始的复习给学生们新知识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们能够顺利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比较恰当。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总结等,使学生明确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3、把课堂教学放手给学生,学生们在预习中积极探索,变枯燥为兴趣,变新知为熟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由于时间安排充足,所以例1教学过程比较详细,例2的时间就不是很充足了,挤占了练习的时间,练习量减少了。

学生自主性的表现:

1、大部分学生在课下能够认真预习、积极动脑,课堂上积极举手,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2、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突出重点,找到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有的同学甚至不局限于课本,积极探索,找到了更好的方法。

3、个别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比较被动,需要积极引导,教师对个别优秀学生能力估计太低,练习题的梯度太小,好学生的潜力还没充分发挥出来。

丰子恺漫画的德与才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丰子恺漫画的德与才”,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丰子恺漫画问世至今,70多年来对读者充满恒久魅力,能一直深受大众喜爱,我想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德才兼备的品格之故。

说到丰子恺漫画的德,首先是它的通俗化、平民化本色,没有一点晦涩、深奥之处,明白晓畅,男女老幼,各种阶层,各个文化层次的人都能看懂。就像他十分推崇的白乐天诗一样,从不卖弄学问,却自有大学问在。丰子恺的作品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身边琐事和细微感触,故十分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其次是丰子恺漫画的基调,能积极、率真地指导人生。无论是歌颂真、善、美,歌颂童心,歌颂生活,歌颂大自然,还是指出社会不公现象,揭露人类卑污心灵,其根本目的是指导读者去怎样做人,怎样理解人生,享受生活。他提倡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的艺术观。读他的画,你会感觉到艺术就在你的生活中,美就在你身边,它给人以生活的希望和情趣。

丰子恺在创作漫画时从未忘记艺术作为精神食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作品有一种十分严肃的对人生的启迪和指导意义,因此他的漫画基调是引导人生积极向上的。从这一角度而论,丰子恺的漫画当属载道派。

然而论丰子恺漫画的才,它又是诗趣横溢、直抒胸臆的性灵派。丰子恺被公认为20世纪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在他看来,生活中无处不是艺术。他那能静观万物,使人心丰富的艺术天赋,使他的画笔能将一切生活升华到艺术的高度。

他又能融东西洋绘画于一炉,既采用西洋的构图式,运用西洋的解剖、透视、明暗和色彩学,却仍充满传统的画趣和娴熟的国画笔法。他使用传统的笔墨和宣纸,却画出了西洋画法的活泼酣姿,并能融文学与绘画于一炉,真正达到了画中有诗,寥寥数笔,却能蕴含很深的意味。

再则,同样能显示丰子恺漫画才气的是作品功能的全面性和对生活的丰富表现力。丰子恺曾将自己的漫画创作概括为四个时期,即从描写古诗句,到描写儿童相、社会相和自然相。像丰子恺那样能自如地运用漫画来表现如此广阔的生活者,在中国大概还不多见。丰子恺的漫画不仅能针砭时弊、讽刺庸陋,揭露丑恶,更能颂扬真善美,指点迷津,排遣世虑,陶冶性灵。丰子恺先生不仅是中国漫画的开创者,也是漫画的完善者。

丰子恺(1898~197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和美术、音乐教育家。从1925年开始,丰子恺先生在刊物上发表漫画,在郑振铎任主编的上海《文学周报》上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连载他的作品,自此,我国绘画史上,漫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出现。而子恺漫画也不胫而走,受到公众的喜爱。朱自清在评价丰先生的画时说: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丰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他的漫画情趣盎然,富有哲理却又平易近人,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故而,子恺漫画问世以来,风靡至今,并远播海外。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理解李约瑟公正地对待每一种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

2.引导学生理解文明对话的作用、必然性,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明对话

教学重、难点:

本文思辨性较强,推导过程严密,须着重引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可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亦或从近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入手亦或直接进入(如《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核心部分,着重的论述了作者涉足中国科学与文明的历史研究的原因,揭示自己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指导思想。

二、作者简介:

李约瑟(1900—1995),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1972—1975)。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7卷34分册)、《用历史的观点看待中国传统的科学》等。

本文节选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国科学技术史》是凝聚着李约瑟后半生心血的长卷著作。书的英文名原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andCivilisationin

China),请人为中译本题写书名时改为现名。在英语中的“科学”(science)与“技术”(technology)有着明确区别,而且在其论述中也是把“科学”与“技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等区分开的,作者在本书中所探究的是,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内在原因,并非简单地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上。我们应该从作者的原书名去理解他的写作理念。

三、朗读课文,注意字词

回溯()云翳()伽()利略伽()马刀伽()蓝

四、研习课文:

1.李约瑟是一位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科学家,他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呢?

提示:科学史地位——西欧中心主义者的错误观点——缘由主题

(重要)古代地中海各民族中国未被发现

肯定新月地带、印度民族(偶然性)

作者抽丝剥茧般的娓娓道出原委,揭示出全书的主题

2.全书的主要内容——著名的李约瑟难题,着重分析,让学生们明白相互之间的联系

提示:1、2段,17世纪前后中国对于科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4段中国古代科学存在缺陷——理论滞后,并在承认该前提的情况下提出疑问“公元3世纪到13……知识水平”?

5、6段既然存在缺陷,为什么科学技术又有长足的发展?既有发展,为什么不能成长为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7段在中国的早期社会,为什么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8段中国为什么能产生有机自然观?

“有机自然观”也就是中国道家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外对比展开分析。

从这八个问题中提炼出作者的评价:(1)中国古代科学停留在经验阶段并只有原始论;(2)尽管中国在理论和几何方法体系方面没有创造出“希腊奇迹”,但中国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许多方面都走在具有较高理论和方法论水平的欧洲人和阿拉伯人的前面;(3)尽管中国在15世纪以前有着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并能使之有效地加以运用,但中国始终未能创立出“近代科学”

3.我们应怎样评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贡献?结合3、4两段

提示:引导学生找出书的宗旨,以及作者的人生信念,我们应以务实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历史,去评价科学技术史。不仅仅是对中国的如此,对一切民族的都应如此。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书序,缘由主题——内容——宗旨——指导思想(板书加讲解),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应学习作者摆脱一切偏见,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卫生与健康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