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共同的家》教学札记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2

《共同的家》教学札记。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共同的家》教学札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什么》是一篇新编科普短文,本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进行设计。

一、魔术激趣,整体感知

根据课文特点第一人称描写手法和抓住水是会变化的一个过程。为了突出这个变,我采用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小魔术来吸引大家。然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魔术师,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小魔术师是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从而,让学生明白小魔术师就是水。本节课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让学生和我一起进入这个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让学生尽快投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当成水,跟着大家一起变魔法。这样设计导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按课文特点进行教学,仅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紧扣主线,理解朗读

文章的主线是作者的写作思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读课文,不难看出:本文的重心落在一个变字上,围绕变字进行说明介绍,先写水的形状变化,接着写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状态变化,最后写了水的性格变化及给人类带来的贡献和灾害。根据水的形态变化,我们从变云,让学生理解云的变化过程,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老师参与到我会变云,激发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变化,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理解朗读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继续引导我还有什么变化?自然过渡到下两部分,使学生思考我在池子、小溪、江河、大海的状态有什么不同?第三段虽然短小,但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抓住了几个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通过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自己通过生活中的的感知,知道了池子里的水是很平静的,小溪里的水很缓慢,江河里流的水非常的湍急,而海洋是波涛澎湃。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能体会不同状态的水是有不同的变化的。

最后,是水的性格变化。通过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知道水温和时会做很多好事,读出温柔,和气的感受;水暴躁时做过许多坏事,读出厉害,发脾气的感受。比较朗读是最能让学生读出不同的表现,我采用女生读温和的部分,男生读暴躁的部分,这样一比较起来很容易读好这一段。根据这样的思路理解课文,不仅教给了学生从揭示重点、句子之间的联系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的个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WWW.JAB88.coM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益

1.投映画面,突出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首先抓住中心句我会变引导学生看课件云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红袍是出现朝霞和晚霞时的景象。这样,学生很直观的明白了云的变化过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想,给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进行了从语言到思维到图像再到语言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对比画面,加深理解。利用课件播放水温和时,为人们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三峡大坝发电站;暴躁时,为人们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危害人们生活,给人们带了灾害。通过这些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讨论:人类想出哪些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从而使课堂更加丰满,同时,完成了使学生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的教学目标。

四、收集信息,延伸课外。

讲解课文第四段,从整体把握,引导人们想出了种种办法管住水,让水给人们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人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课前收集的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学生通过交流,知道了人们植树造林,建三峡大坝来防洪、发电、航运,特别有个学生提到了南水北调工程。既得到了口语交际训练,也培养了其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下课观察水在生活中的变化,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并组织学生开展节水小卫士的活动,帮助、监督身边的人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更多的人增强环保意识。

延伸阅读

共同的家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共同的家”,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共同的家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人字头”。

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共同的家。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

1、学生照老师的样子读。

2、说一说哪里是谁的家?

3、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变幻句子形式。

4、说一说: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在哪里?

例:白云的家在蓝天,

小鸟的家在树林,

鱼儿的家在小河,

种子的家在泥土里。

5、照样子说一说,()是()的家。

三、认读生字。

1、朗读生字卡片。

2、读一读:共同孩子种子白云泥土小鸟鱼儿。

四、背诵课文。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句式的理解比较到位,能够独立说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人字头”。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规范的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练习拼读音节。

蓝天白云孩子小鸟

泥土种子鱼儿共同

二、朗读课文。

1、同桌互相读课文。

2、指生朗读课文,说说什么地方读得好什么地方读得不好?

3、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学习“云”字。

(1)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2)提示:第二笔是撇折。

(3)学生仿写。

3、其他字学生自己学习书写。

四、练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六、教学反思:学生都有环保的意识。

共同的家 教学设计


共同的家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人字头”。

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共同的家。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

1、学生照老师的样子读。

2、说一说哪里是谁的家?

3、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变幻句子形式。

4、说一说: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在哪里?

例:白云的家在蓝天,

小鸟的家在树林,

鱼儿的家在小河,

种子的家在泥土里。

5、照样子说一说,()是()的家。

三、认读生字。

1、朗读生字卡片。

2、读一读:共同孩子种子白云泥土小鸟鱼儿。

四、背诵课文。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句式的理解比较到位,能够独立说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人字头”。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规范的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练习拼读音节。

蓝天白云孩子小鸟

泥土种子鱼儿共同

二、朗读课文。

1、同桌互相读课文。

2、指生朗读课文,说说什么地方读得好什么地方读得不好?

3、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学习“云”字。

(1)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2)提示:第二笔是撇折。

(3)学生仿写。

3、其他字学生自己学习书写。

四、练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六、教学反思:学生都有环保的意识。

《共同的家》教案之三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同的家》教案之三”,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认识共、同、家、天、土、禾、地、球、树、林10个字,并能进行口头组词。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物、植物生存的家。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练习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练习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师:小朋友们,放学后,你们会回到哪儿去呢?(家)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家真好啊!老师这里有很多的笑脸,可它们都还没有家,今天表现好的同学我就把它们送给你们,让你们成为它们的家,好吗?(出示笑脸)

2、引出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首跟家有关的儿歌共同的家。)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同时出示儿歌)

二、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

1、找生字宝宝。(个人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圈出来,并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初读课文(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初读课文,同桌进行互助读)

3、让学生把喜欢的句子多练读几遍。(引导学生在读喜欢的句子中把这句中的生字宝宝记住。)

4、指名上台朗读喜欢的句子,并从中挑出生字宝宝,带领同学们学习生字宝宝。(随着学生的教读,边把生字从课文中挑出来)

5、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宝宝。

A、师带领同学们认读(过渡语:生字宝宝真调皮,从课文中跑出来,你们还认识它们吗?齐读、打乱顺序读)

B、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小组长以卡片的形式考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C、找朋友(生字能拼成词语的,让学生指出并带读)

6、送生字宝宝回家(过渡语:生字宝宝和大家玩得很开心,现在它们想回家,可迷路了,你们能把它们送回家吗?小组合作把生字小贴纸贴到课文中去,再让学生读读,检查是否送对了。)

7、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动作读)

三、拓展延伸,口语练习

1、引入。(出示儿歌)

2、口头练习:()是()的家。

3、小组合作完成儿歌。

4、全班交流、展示。

四、布置作业。

并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教学反思:

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最后却是匆匆地走下讲台,学生围来问我他们表现得如何,我只能给他们迟到的表扬,他们确实表现得很好,问题在于我。

这是一年级学生接触课文的第二课,虽然对于识字他们并不生疏,可对于课文他们还充满着陌生、好奇,因此在设计时我尽量让学生觉得有趣又自然,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对于课文的读的要求也是由浅入深,做到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融为一体,而不是强拉硬拽,各不相关,尽量体现了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理念。

可同时我又这么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如此吝啬的我。上完课之后我发现自己表扬这群可爱的学生的话语太少、太苍白了,跟他们处半学期了,常羞于说些肉麻的话鼓励、表扬,忘了他们是一群多么渴望教师的鼓励、表扬的小孩子,课堂上学生的热情在我的吝啬中慢慢冷却。

如此放纵的我。初上一年级的学生都是一张张待描绘的白纸,描绘成什么样,老师的作用不可低估,平时常忽视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他们的口头表达、动手、小组合作的能力都不强,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词汇量还比较贫乏。

常说一年级的学生好哄,其实一年级的学生充满了奇奇特特的想法,上一年级的课也充满了挑战,有时常会了意外之举,如何让他们激情饱满、欢欢喜喜地上完一节课,我要学的还很多,希望各位多多提宝贵的建议。

《共同的家》教案之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形象地写出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全文共6句,1至4句按从上到下分别指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第5句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第6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分析: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二首儿童诗,对诗的结构和诵读已有初步的了解。从本课内容看,学生对本课文中所提事物都比较了解,也比较有兴趣,但对共同的家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多读多体会来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回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思路:

第一,我根据教材特点(句势相同),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然后师生一起学习第二句,巩固学习方法。

第二,放手让学生学习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而且提出喜欢哪句就学哪句,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最后集体学习最后一句,突破难点。并且练习用()是()的家句势说话,分组讨论作诗,延伸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

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板书:共同的家)

师:谁能读题目?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

(2)体会情感。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

(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2.师生一起学习树林是小鸟的家。

(1)指名读这句话。

(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

(3)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

(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

(5)朗读这句话。

3.自学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

(2)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学会可在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

第一,小河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小河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小河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

第二,泥土是种子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

第三,交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3)体会情感,朗读指导。

5.自由读全文。

三、巩固课文内容。

1.游戏:找家。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种子、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

2.指导背诵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如,诗中每句最后都是家;有5句话句式相同;前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等等。

3.照样子说一说。(考考你)

(1)泥土是种子的家。蓝天是()的家。小河是()的家,大山是()的家。

(2)()是()的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汇报,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背诵课文。(可自愿加动作)。

板书:

共同的家地球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共同的家》教案之四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认识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练习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4.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教具准备: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练习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3、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教具准备: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家在哪儿?

2.闭上眼睛猜一猜这是哪种小动物的家。(电脑放小动物的叫声音乐。)

3.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都有自己的家,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七课《共同的家》。(电脑出示课题:共同的家)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⑴小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要读准字音。

⑵把课文多读几遍,看谁先能读通顺。

2.范读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3.评读课文。

⑴自己仿照老师再读两遍课文,准备一会儿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才华。

⑵指名展示读;其他同学评读;教师适机范读。

4.小组学习课文。

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读一遍课文。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班内交流汇报。

⑴由小组内推荐代表说一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机用电脑出示动画:白云在蓝天上漂浮,小鸟在树林中唱歌,鱼儿在小河中畅游,种子从泥土中发芽,地球上生存着万物。

⑵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人和动物、植物永远幸福地拥有自己的家呢?

6.句式练习。

⑴(课件出示):

白云的家是(蓝天)。小鸟的家是(树林)。

鱼儿的家是(小河)。种子的家是(泥土)。

我们共同的家是(地球)。

(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答对了,课件上就出现小动物对其进行表扬。)

⑵蓝天是()的家。树林是()的家。

小河是()的家。泥土是()的家。

大山是()的家。()是()的家。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甚至可以说一说将来哪儿是谁或什么的家。)

7.美读课文。

⑴我们不但从课文中知道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而且通过联想还知道了更多的家,大家学的很棒!让我们带着你的体会,再完整地把课文读一遍,可以加上你的动作,看谁读得好。(自读)

⑵指名配乐美读课文。

8.背诵课文。

⑴谁能像老师一样,不看书,给电脑上的画面配上课文中的解说词?(电脑出示课文内容的画面,老师朗诵课文。)自己先练一练。(练习背诵)

⑵(电脑出示配乐的课文内容动画)指名配解说词。(背诵)

三、课后延伸:树林是小鸟的家,有些小鸟就把自己的巢建在大树上,树婆婆用自己的身体为小鸟遮风挡雨。小鸟多高兴呀!它会对树婆婆说些什么呢?请大家课下读读121页的选读课文《树婆婆》。

《共同的家》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共同的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儿童诗。它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
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
这首儿童诗就是以共同的家为题,从比喻的角度写家,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比喻,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祖国就是我的家,培养儿童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全诗共六行两句,分两层。第一层(1~4行),点明蓝天、树林、小河、泥土,分别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第二层(5~6行),点明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是儿童的家。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抓住儿童诗的特点,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努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人和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温暖的、幸福的,从而激发学生爱家、爱祖国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继续学习用听读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
其中,巩固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诗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诗句的难点。
三、设计理念:
主体性教学理论。从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不断创造新的自我。我们应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注重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积累、学习方法的习得、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四、教学流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以谈话的方式导人,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谈自己的家在哪儿?和在自己家里觉得幸福吗?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家。这时我用形义联想法,把家字拆解编成歌谣,边说边写家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对字形的注意。因为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自然意会了家字的形义。

接着,我以简笔画的方式出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图让学生认一认。一方面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以图为凭借认识相应的四个词,并顺利过渡到听读课文。
(二)指导听读课文:
1、看着大屏幕,听录音读
2、用手指着书,跟着录音读。从而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位置。
3、用笔指书,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向同学寻求帮助。
4、检查,指名读,引导学生评价
5、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6、同桌合作,相互读。因为,这是初入学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7、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熟悉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8、全班齐读
9、分组比赛读
10、达到熟练背诵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大面积,分层次的听读活动,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儿歌的整体记忆,发展儿童了的语言;同时,利用无意记忆对识字的作用,达到识字的目的。

(三)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3、灵活运用生字卡片,通过放鞭炮、开火车、小兔子回家等多种游戏活动,使单个生字反复多次,不断与学生见面,激发学生兴趣,动静结合,最终达到准确快速认读的程度。

(四)回归课文,精读理解:
1、老师范读,调动学生积极性:猜一猜,怎样才能读好?
2、利用孩子喜欢的动画,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蓝天万里,白云朵朵;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玩;小小的种子破土而出,长出嫩芽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3、突破难点,学习最后两行。通过认识祖国的地图,教读祖国的名字和欣赏祖国的风景图片等方式,学生情感得到了熏陶,入情入境,从而达到与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鸣。

(五)拓展延伸,句式迁移:
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共同的家》这课中的句式(什么)是(谁)的家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自由讨论,合作完成。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所积累的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六)总结,结束:
通过思考:田字格是谁的家?很自然地引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课的完整性。最后,我鼓励学生课后画出自己所找的家,并继续创编儿歌,从而将课堂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继续保持,并促进了学生间,学生和家长间的交流、沟通。

最后,因为我也是初次接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对如何指导学生有效进行听读识字,和如何培养初入小学的一年级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到也比较困惑。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在此,还希望各位老师、同行们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共同的家》教案之一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共、同等八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重点难点]

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设计流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有什么联系?

二、揭示课题

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再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自由朗读,读后想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

4、再现插图,想想:

(1)蓝天是谁的家?土地是谁的家?

树林是谁的家?大海是谁的家?

(2)它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5、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四、练习背诵,积累词语

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背诵,看谁背得好。(不丢字、不添字、背诵流利.)

3、会背诵了,就把课后题中的小鸟涂上颜色。

五、练习,拓展思维

1、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2、小组交流,检查订正。

3、你还知道有什么是谁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庄稼的家)

六、指导书写

指导写云字时,要告诉学生: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这是新学习的笔画。

七、扩词,积累运用

土:泥土土地沙土土壤

大:大方大人大小大家

云:白云乌云云雾云海

(2)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3)你从这课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填在花篮里。

(4)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共同的家》教案(语文S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同的家》教案(语文S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思路】第一,我根据教材特点(句势相同),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然后师生一起学习第二句,巩固学习方法。第二,放手让学生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而且提出喜欢哪句就学哪句,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最后集体学习最后一句,突破难点。并且练习用()是()的家句势说话,分组讨论作诗,延伸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板书:共同的家)师:谁能读题目?

二、学习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2)体会情感。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2.师生一起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1)指名读这句话。(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3)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5)朗读这句话。3.自学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2)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学会可在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第一,树林是小鸟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第二,大海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大海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大海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1)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3)体会情感,朗读指导。5.自由读全文。

三、巩固课文内容。1.游戏:找家。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禾苗、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2.指导背诵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如,诗中每句最后都是家;有5句话句式相同;前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等等。3.照样子说一说。(考考你)(1)土地是禾苗的家。蓝天是()的家。大海是()的家,大山是()的家。(2)()是()的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

四、总结全文。1.学生汇报,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师生一起背诵课文。(可自愿加动作)。

【课堂板书】共同的家地球蓝天是白云的家,土地是禾苗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共同的家》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共同的家》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形象地写出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全文共6句,1至4句按从上到下分别指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第5句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第6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分析: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二首儿童诗,对诗的结构和诵读已有初步的了解。从本课内容看,学生对本课文中所提事物都比较了解,也比较有兴趣,但对“共同的家”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多读多体会来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回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思路:

第一,我根据教材特点(句势相同),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然后师生一起学习第二句,巩固学习方法。

第二,放手让学生学习“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而且提出喜欢哪句就学哪句,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最后集体学习最后一句,突破难点。并且练习用“()是()的家”句势说话,分组讨论作诗,延伸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

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板书:共同的家)

师:谁能读题目?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

(2)体会情感。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

(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2.师生一起学习“树林是小鸟的家”。

(1)指名读这句话。

(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

(3)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

(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

(5)朗读这句话。

3.自学“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

(2)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学会可在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

第一,“小河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小河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小河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

第二,“泥土是种子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

第三,交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3)体会情感,朗读指导。

5.自由读全文。

三、巩固课文内容

1.游戏:“找家”。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种子、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

2.指导背诵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如,诗中每句最后都是“家”;有5句话句式相同;前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等等。

3.照样子说一说。(考考你)

(1)泥土是种子的家。蓝天是()的家。小河是()的家,大山是()的家。

(2)()是()的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汇报,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背诵课文。(可自愿加动作)。

板书:

共同的家——地球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语文S版一年级上:《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S版一年级上:《共同的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共同的家》教学设计怎么编写?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共同的家》教学设计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共、同、家、土、禾、苗、树、林、地、球”10个生字。会写“土、大、云、禾”4个字,学习新笔画“撇折”。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家乡的可爱,从而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地球。

4.引导学生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板书:家)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家在哪儿吗?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冷了,家会给我们温暖;累了,家会让我们舒适;难过时,家会抚慰我们的心灵难怪“家”字头上有一个宝盖头,原来它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幸福的港湾啊!(学生观察“家”字,用自己的有趣想法记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家”的儿童诗,题目是——(板书:共同的)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有什么联系?

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师范读课文。

3、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4、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再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2、自由朗读,读后想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学生根据诗句内容自由表达)

4、再现插图,想想:

(1)蓝天是谁的家?土地是谁的家?

树林是谁的家?大海是谁的家?

(2)它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5、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是的,就像大家说到的,我们人类、各种动物、植物,甚至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全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妈妈为我们提供了一切所需,所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五、练习背诵,积累词语

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背诵,看谁背得好。(不丢字、不添字、背诵流利。)

3、会背诵了,就把课后题中的小鸟涂上颜色。

六、练习,拓展思维

1、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2、小组交流,检查订正。

3、你还知道有什么是谁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庄稼的家……)

七、指导书写

指导写“云”字时,要告诉学生:“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这是新学习的笔画。

八、总结延伸

1、师:美丽的地球,共同的家,我们每个人都要热爱她、保护她。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呢?(学生谈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的行动)

师生一起背诵课文。

2、家、家乡、国家、地球都让我们发自内心的热爱着,课后大家去读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我的家乡美如画》、《鞋》这两篇文章吧,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孩子比较感性,教师语言要贴近孩子的心灵。课上我频频用儿童化的语言“小白云”“小禾苗”“快乐的小鸟”“活泼的小鱼”“谁来夸夸你的家”激励学生朗读的欲望,尽量使平时不敢举手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朗读中来,切身体会到家的温暖和甜蜜,感悟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幸福、自豪与骄傲。一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而且有很强的表演欲,我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学生用形象的动作配合朗读以及背诵,表演朗诵,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然升华了主题:即如何爱护地球。学生纷纷言说“不要乱摘花”“不要乱扔纸屑”“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等达到了情感目标。

语文S版第一册《共同的家》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共同的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儿童诗。它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

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

这首儿童诗就是以“共同的家”为题,从比喻的角度写“家”,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比喻,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祖国就是我的家”,培养儿童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全诗共六行两句,分两层。第一层(1~4行),点明蓝天、树林、小河、泥土,分别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第二层(5~6行),点明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是儿童的家。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抓住儿童诗的特点,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努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人和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温暖的、幸福的,从而激发学生爱家、爱祖国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继续学习用听读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

其中,巩固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诗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诗句的难点。

三、设计理念:

主体性教学理论。从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不断创造新的自我。我们应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注重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积累、学习方法的习得、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四、教学流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以谈话的方式导人,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谈自己的家在哪儿?和在自己家里觉得幸福吗?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家。这时我用形义联想法,把“家”字拆解编成歌谣,边说边写“家”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对字形的注意。因为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自然意会了“家”字的形义。

接着,我以简笔画的方式出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图让学生认一认。一方面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以图为凭借认识相应的四个词,并顺利过渡到听读课文。

(二)指导听读课文:

1、看着大屏幕,听录音读

2、用手指着书,跟着录音读。从而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位置。

3、用笔指书,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向同学寻求帮助。

4、检查,指名读,引导学生评价

5、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6、同桌合作,相互读。因为,这是初入学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7、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熟悉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8、全班齐读

9、分组比赛读

10、达到熟练背诵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大面积,分层次的听读活动,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儿歌的整体记忆,发展儿童了的语言;同时,利用无意记忆对识字的作用,达到识字的目的。

(三)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3、灵活运用生字卡片,通过“放鞭炮”、“开火车”、“小兔子回家”等多种游戏活动,使单个生字反复多次,不断与学生见面,激发学生兴趣,动静结合,最终达到准确快速认读的程度。

(四)回归课文,精读理解:

1、老师范读,调动学生积极性:猜一猜,怎样才能读好?

2、利用孩子喜欢的动画,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蓝天万里,白云朵朵;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玩;小小的种子破土而出,长出嫩芽……”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3、突破难点,学习最后两行。通过认识祖国的地图,教读祖国的名字和欣赏祖国的风景图片等方式,学生情感得到了熏陶,入情入境,从而达到与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鸣。

(五)拓展延伸,句式迁移:

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共同的家》这课中的句式“(什么)是(谁)的家”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自由讨论,合作完成。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所积累的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六)总结,结束:

通过思考:田字格是谁的家?很自然地引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课的完整性。最后,我鼓励学生课后画出自己所找的家,并继续创编儿歌,从而将课堂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继续保持,并促进了学生间,学生和家长间的交流、沟通。

一年级语文《共同的家》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共、同、家、土、禾、苗、树、林、地、球”10个生字。会写“土、大、云、禾”4个字,学习新笔画“撇折”。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家乡的可爱,从而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地球。

4.引导学生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板书:家)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家在哪儿吗?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冷了,家会给我们温暖;累了,家会让我们舒适;难过时,家会抚慰我们的心灵难怪“家”字头上有一个宝盖头,原来它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幸福的港湾啊!(学生观察“家”字,用自己的有趣想法记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家”的儿童诗,题目是——(板书:共同的)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有什么联系?

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师范读课文。

3、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4、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再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2、自由朗读,读后想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学生根据诗句内容自由表达)

4、再现插图,想想:

(1)蓝天是谁的家?土地是谁的家?

树林是谁的家?大海是谁的家?

(2)它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5、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是的,就像大家说到的,我们人类、各种动物、植物,甚至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全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妈妈为我们提供了一切所需,所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五、练习背诵,积累词语

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背诵,看谁背得好。(不丢字、不添字、背诵流利。)

3、会背诵了,就把课后题中的小鸟涂上颜色。

六、练习,拓展思维

1、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2、小组交流,检查订正。

3、你还知道有什么是谁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庄稼的家……)

七、指导书写

指导写“云”字时,要告诉学生:“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这是新学习的笔画。

八、总结延伸

1、师:美丽的地球,共同的家,我们每个人都要热爱她、保护她。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呢?(学生谈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的行动)

师生一起背诵课文。

2、家、家乡、国家、地球都让我们发自内心的热爱着,课后大家去读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我的家乡美如画》、《鞋》这两篇文章吧,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孩子比较感性,教师语言要贴近孩子的心灵。课上我频频用儿童化的语言“小白云”“小禾苗”“快乐的小鸟”“活泼的小鱼”“谁来夸夸你的家”激励学生朗读的欲望,尽量使平时不敢举手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朗读中来,切身体会到家的温暖和甜蜜,感悟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幸福、自豪与骄傲。一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而且有很强的表演欲,我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学生用形象的动作配合朗读以及背诵,表演朗诵,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然升华了主题:即如何爱护地球。学生纷纷言说“不要乱摘花”“不要乱扔纸屑”“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等达到了情感目标。

共同的家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练习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3、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教具准备: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家在哪儿?

2.闭上眼睛猜一猜这是哪种小动物的家。(电脑放小动物的叫声音乐。)

3.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都有自己的家,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七课《共同的家》。(电脑出示课题:共同的家)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⑴小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要读准字音。

⑵把课文多读几遍,看谁先能读通顺。

2.范读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3.评读课文。

⑴自己仿照老师再读两遍课文,准备一会儿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才华。

⑵指名展示读;其他同学评读;教师适机范读。

4.小组学习课文。

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读一遍课文。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班内交流汇报。

⑴由小组内推荐代表说一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机用电脑出示动画:白云在蓝天上漂浮,小鸟在树林中唱歌,鱼儿在小河中畅游,种子从泥土中发芽,地球上生存着万物。

⑵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人和动物、植物永远幸福地拥有自己的家呢?

6.句式练习。

⑴(课件出示):

白云的家是(蓝天)。小鸟的家是(树林)。

鱼儿的家是(小河)。种子的家是(泥土)。

我们共同的家是(地球)。

(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答对了,课件上就出现小动物对其进行表扬。)

⑵蓝天是()的家。树林是()的家。

小河是()的家。泥土是()的家。

大山是()的家。()是()的家。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甚至可以说一说将来哪儿是谁或什么的家。)

7.美读课文。

⑴我们不但从课文中知道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而且通过联想还知道了更多的家,大家学的很棒!让我们带着你的体会,再完整地把课文读一遍,可以加上你的动作,看谁读得好。(自读)

⑵指名配乐美读课文。

8.背诵课文。

⑴谁能像老师一样,不看书,给电脑上的画面配上课文中的解说词?(电脑出示课文内容的画面,老师朗诵课文。)自己先练一练。(练习背诵)

⑵(电脑出示配乐的课文内容动画)指名配解说词。(背诵)

《《共同的家》教学札记》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