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0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案例。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案例”,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案例
《人的性别遗传》一课是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的入门知识,其主要内容是学习人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知识,并要求学生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本课书内容属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主题的内容,根据评价标准,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说出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别;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说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渠道收集、筛选和利用信息。
3.情感目标: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培养探究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生男生女的奥秘是一个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学生对性别这种特殊的性状充满了探究的兴趣,结合以往学过的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知识,学生对性别遗传的物质基础即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别这部分知识较容易掌握;但由于学生没有学过减数分裂、概率统计等知识,所以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以及男女性别比例是1∶1这个知识点是该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知识点在评价标准中也是属于要理解的知识。采用什么有效策略解决这个难点呢?我尝试采用了几种策略进行教学。

采用什么策略使学生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以及男女性别比例是1∶1呢?

第一课时
策略一:通过图解及分析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要使中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每胎生育男孩或女孩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一概念,就要形象、生动、有趣地展示出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概率均为50%这一统计学概念。
[教学片断一]
师:生男生女由谁决定呢?几率是多少呢?
请同学们做课本38页的填图题并回答问题。
(学生做题并回答)
师:生男和生女的几率是多少?
生:1∶1。
师:从图中看,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
生:父亲。
师:之前老师布置大家回去调查家庭、班级、学校、城市、国家等实际男女比例情况,下面请各小组代表说说调查结果。
(学生回答)
师:(出示有关数据)
同学们请分析数据,看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接近1∶1,有的说高于或低于1∶1。)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当统计范围越大的时候,男女的比例就越接近什么数值?
生:1∶1。
师:对。有些情况下会高些或低些,但总体而言男女比例接近1∶1。
策略二:通过让学生模拟生男生女的小游戏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教学片断二]
师:下面,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材料就是你们手头上的2个信封和3个围棋。小组讨论一下该如何设计。
(学生热烈讨论)
生:一个信封代表女性的卵细胞,里面放一个白色围棋,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一个信封代表精子,里面放黑、白两个围棋,分别代表含Y染色体和含X染色体的两种精子。然后随即抽取精子,如果抽到的是黑色围棋,就代表生儿子,如果抽到白色围棋就代表生女儿。
师:设计得很好,理解也很正确。
(当其他方案出现时,教师根据情况加以引导和分析。)
师:下面分组游戏,每人生两个子女,然后小组统计数字,汇报到老师这里。
(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游戏有些学生大叫,我生了个儿子,还有些学生说我两个都是女儿)
师:打开电脑的EXCEL表格,统计各组数据。
师:请每组的组长报数据。
(学生报数据)
师:输入数字,EXCEL自动统计,屏幕显示结果。
师:为什么结果不是1∶1呢?
生:因为数据还不够多。
师:对。大家有没有发现,每次从信封抽取黑白棋子的机会是多少?
生:1∶1。
师:对,所以每对夫妇每胎生男孩或女孩的机会就是各为
生:50%。
师:很好。

通过这两种策略,学生能基本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问题。但是有些地方仍然没有讲透:虽然学生动脑设计了游戏,亲身实践生男生女,记忆很深刻,但是,在统计总共生男和生女的人数比例的时候,问题出现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实验的样本不可能太大,最多就是几十次实验,因此在统计结果的时候数值往往达不到1∶1。
一般情况下,男女性比的计算和表述如下:
例1:总出生人口数N=94
Female(女)=44
Male(男)=50
则结果表述为F(女)100∶113.64M(男)
这类计算对于初中生不算难,使用计算器很快就能计算出来。结果表明大部分的班级统计结果均不是1∶1,如果以小组来统计的话这个比例值就相差更远了。以某班统计结果举例如下:
例2:学生通过摸棋配对方式得出:总次数N=20;(女)F=8;(男)M=12。
性比表述:(女)100∶150(男)。
例3:总次数N=20;(女)F=11;(男)M=9。
性比表述:(女)100∶81.82(男)。
样本数越小,男女性别哪怕只差一个,按习惯表述的性比差距也是相当大的。
例4:总次数N=19;(女)F=9;(男)M=10。
性比表述:(女)100∶111.11(男)。
这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实际男女的比例不是1∶1呢?以往教师多数采用展示多个国家的人口男女比例情况,说明当样本数足够大的时候,男女的数值比例才会接近1∶1。但这个解释模糊笼统,而且有很多国家的男女比例也并不是1∶1,因此大部分学生对样本数、性比概率难以产生深刻的印象,甚至不理解。这个概率问题就成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通过教学,是否达到评价标准的目标呢?本课采用了学案(非正式测评)及练习题测试(正式测评)两种方式进行测评。通过学案获得学生的过程性的信息,通过练习获得学生关于结果的信息。在测评过程中,注意保持教学活动、目标和测评内容的一致性。学习目标教学活动测评测评结果a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活动一:识图分析学案:活动一、
练习3、5学案上活动一的难点在第4题,通过老师对以前知识的提醒,有80%的学生能理解并填空。
练习题1的答对率约为95%,个别同学因粗心未看清楚题目而选了C。
练习题2有约87%的同学答对,有7%的同学选C,对于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不明确。
练习题3、5的答对率均在95%以上,说明学生掌握较好b说出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别。活动一:识图分析学案:活动一
练习1、2c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活动二:图解
活动三:游戏
活动四:多媒体演示学案:活动二
练习3、5课堂上,学生完成学案活动二的第1题时,通过图解的方式从理论上得出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学生几乎100%答对;做第2道题时学生有犹豫。通过围棋模拟游戏及多媒体演示后学生的选A的人数占95%,并且能进一步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在完成巩固练习3、4、5题时的答对率较高。
尤其是第4题,答对率为96%,说明学生通过游戏真正明白了每胎生男生女的几率为1∶1。d说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学案:活动三、设计游戏
练习4
通过两次课堂教学实践,采用了三种教学策略,使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这个重点和难点得到很好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我们只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特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通过这次的教学,我有了以下收获:
一、充分利用评价标准,把握好教学活动、目标和测评的关系。
评价标准把课标的内容进行了细化,更具有操作性、具体性和指导性。从评价标准中把握好知识点的内容,同时把评价标准的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的关系梳理清晰,有利于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学习,并能更好把握学生学习的情况。评价标准中对于每一课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如何达到这些学习目标就需要教师把教学活动设计好,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目标,并且通过一定的测评手段去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二、有效利用课本的资源,设计有效活动。
要注重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把教材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变成学生的学习、活动资源。课本上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图解,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通过图解的方式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的道理。
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的就理解了。通过模拟生男生女的实验,学生在活动中就能够明白生男生女的比例问题。在生物课中有很多需要动手实验的内容,尽量要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建构和理解知识。有些抽象的生物知识,教师们也应该多设计一些能够动手实践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和形象地去理解抽象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有效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问题。
多媒体要适时、恰当、有效地使用,帮助解决难点、重点知识和问题。本节课有效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功能,解决了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精选阅读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学案人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学案人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学案人教版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体现了经典内容与最新进展的统一,以基因为线索,步步深入和扩展,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主要是运用前面的知识,解释学生关注的人的性别遗传问题,可以说是遗传知识的扩展,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的生物的变异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目标定位
知识目标: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示、图解的理解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信息处理的能力。?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方法阐释
通过让学生辨别男女体细胞染色体异同,来明确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异;通过“棋子”游戏模拟生男生女几率相等;通过性别决定填图,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让学生切实休会到科学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及浓郁的趣味性。通过对男女比例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教学流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正在啼哭的小宝宝的动画画面,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多方位探究欲望,教师由此锁定本节课要探究的课题。
师:出示(一个正在啼哭的小宝宝的画面),看到这画面,听到这声音,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生:(学生思考交流)是男孩还是女孩、长得像谁?什么样子?哪些性状像母亲、哪些性状像父亲?他的血型等
师:那么大家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生:是男孩还是女孩
师:从古到今很多人都希望能够自由选择后代的性别,可以自由选择吗?
生:不可以
师:那么生男生女的真正奥秘是什么呢?与我们前面所学习的遗传知识有关吗?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环节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教师言明: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细胞中的细胞核内所含有的染色体是决定人类代代繁衍的奇妙物质。使学生明确我们首先要探究的内容是染色体。教师展示显微镜底下实际观察到的男女染色体,一是让学生知道实际观察的染色体的情况,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这样不易区分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这时候课件再展示经科学家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让学生观察男女染色体的不同,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通过进一步地观察经科学家经过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很快就发现最后一对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师:大家请看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你能区分出哪幅图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是女性的染色体吗?
生:(猜测,但是不能确定)
师:展示哪幅图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是女性的染色体,并问道:这时候你能看出这两幅图中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了吗?
生:(学生继续观察,但是不能看出他们的不同)看上去数量不一样、分散的不一样等
(这时候教师展示教师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师:大家请看这是科学家经过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现在大家再看看能不能看出他们的不同,它们最明显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生:最后一对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师:显示最后一对。有什么不同呢?同时显示逐渐放大的性染色体
生:最后一对染色体在大小、形态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师:你观察的非常仔细。男女性别的差异就与这对染色体有关,所以,科学家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其它那22对染色体大小、形态基本相同,与性别决定无关,所以叫常染色体|)
师:关于性染色体的研究,科学上有2个重大的发现。展示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情况。
师:早在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男性的体细胞中就发现了一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并把它称为性染色体,后来到了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把男性体细胞中的那一对性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也有一对性染色体,是由2个一样的X染色体组成的。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经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并完成讨论题,出示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请你们辨认?
1.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2.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教师显示放大的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师:哪幅图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是女性的染色体?
生:左图为男性,右图为女性
师:重复,左图显示的为男性的染色体,右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生:因为女性的那一对性染色体是2个一样的X染色体组成的,男性的那一对性染色体是由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组成的.
师:同学们分析很对。也就是说你是根据性染色体来判断的。从图中大家看出了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了吗?
生: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科学研究还发现女性体细胞中的那2个X染色体和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在形态结构上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性染色体上]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了男女性别的不同是因为什么吗?
生:男女的染色体不同
师:什么染色体不同呢?
生:性染色体
师:性染色体有什么不同呢?
生:男性体细胞中那一对性染色体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那一对性染色体是(XX)
师:及时评价后过渡:
[设计意图]通过染色体图的观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并设置层层递进的思考题可使学生有的放矢,目标更明确。通过学生交流互动来提取信息,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
前面我们已学习过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时候,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或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请同学们想一想:
其它22对常染色体我们不考虑,但就性染色体来说,精子和卵细胞内会各有几条性染色体呢?如果根据性染色体区分生殖细胞,女性有几种卵细胞?男性有几种精子?
生:一种卵细胞。是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精子有2种,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
师:我们知道,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同样是受精卵,但为什么有的受精卵发育为女孩,有的受精卵发育为男孩?
[活动设计:老师准备2个纸盒,一个纸盒内2种类型的精子,白色乒乓球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黄色乒乓球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一个纸盒内放卵细胞,白色乒乓球也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师:大家请看我手中有三个乒乓球,我用白色乒乓球和黄色乒乓球分别代表两种类型的精子,白色乒乓球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黄色乒乓球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把他们放进这个纸盒内,我用这个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放进另一个纸盒内,下面我来随机摸取,把摸取的“精子和卵细胞”放在一起,并问:这样的受精卵将发育成?
师:解释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所以我不用再摸取卵细胞,只摸取精子就可以。重复三次后
师:大家想一想生男孩生女孩取决于什么?CAI:展示
师:你们也和老师一样来摸一摸体验体验。并解释摆在同学们面前有甲乙两个纸盒在同学们面前有2个纸盒,一个纸盒内有白色和黄色2种乒乓球,分别代表两种类型的精子,黄色代表(Y染色体的精子)(白色代表X染色体的精子),另一个纸盒内的白色乒乓球代表只有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什么类型的?(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在你们摸取体验的过程想一想:生男孩生女孩取决于什么?
生:体验摸取
师:通过你们的亲自摸取体验,你们能告诉我生男孩生女孩取决于什么?
生:取决于哪一种精子
师:对,取决于男性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师:什么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将发育成女孩?什么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将发育成男孩?
生: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将发育成女孩,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将发育成男孩
师:那么生男孩生女孩的几率(或机会)是怎样的呢?
[做模拟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让学生按照刚才摸取的方法来继续摸取但是这一次学生要记录共摸取的次数、XX的次数(或女孩数)、XY的次数(或男孩数,教师强调小组成员一定要分工合作,要随机摸取,眼睛不能看着摸取]
生:模拟实验
师:巡视观察、指导。全班模拟情况统计。
师:各小组汇报摸取的次数、XX数、XY数,在各小组汇报的时候,请同学们帮老师一起读着数据我来记录好吗?
师:统计数据,之后提醒同学:请同学们注意了我要统计总数了。统计出总数后,请同学们计算一下:XX几率、XY几率
出示其它班级模拟实验所得出的数据,(把本班级计算的XX几率和XY几率也写上)
师:但从每一个班级模拟计算的XX和XY的几率来看,有一定的差距,而我们采用的是统计学的原理来统计,统计学的原理要求统计的数据相当大,如果我们计算一下这5个班级的平均几率会是怎样呢?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这5个班级的XX和XY的平均几率。提醒学生注意老师计算平均几率
师:从数据我们可看出,XX几率和XY几率比较接近,如果我们再继续摸下去,摸取的次数很多很多,XX几率和XY几率就会越来越接近,趋向1:1的比例。模拟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生男生女的机会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这部分以模拟游戏步步导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深入探索人类性别的奥秘,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师:对,模拟实验说明了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下面我们从科学的理论角度来看看生男生女的机会。出示生男生女图解,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分解。
师:这是一对取得结婚证的合法夫妻,他们结婚后准备要个小孩,丈夫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精子有几种,(2种),分别是(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妻子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是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如果含X染色体的精子捷足先登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性染色体的种类则为(XX),这样的受精卵将发育为女孩,如果含Y染色体的精子捷足先登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内含有性染色体的种类则为(XY),这样的受精卵将发育为男孩。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男女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就决定了的?
生:在受精的时候或受精卵形成的时候
师:问生男孩或生女孩取决于什么?
生:取决于男性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师:对,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男性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这也是一种遗传。精子有2种类型,这2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形成2种数目相等的受精卵,这样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几率各占多少呢?(50%),也就是说生男孩生女孩的机会均等的。
师: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4-107的范围内,即每出生100个女婴时,男婴出生数为104个--107个。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虽然男孩稍多一些,但是考虑到平均寿命不论在任何时代都是女性稍长,因此,男女数仍然能够维持平衡。
然而实际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出示资料)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海南出生婴儿性别比高达135.64,即100个女婴比135.64个男婴,居全国最高水平。(这说明男女比例出现了失衡或失调现象),男女比例出现了失衡或失调现象,引起海南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AI:海南省有关部门对2000年海口市、三亚市12家医院人工引产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女婴占68%,男婴占32%。(不仅海南省存在男女比例失衡想象,我们学校也存在着这种现象)。据统计,我校男生为721人,女生为622人,女生与男生的比值为115.92,即每100个女生比115个男生。
师: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何感想?或者又想到了什么呢?给同学们1分钟的讨论时间交流交流
生:学生讨论交流:重男轻女思想、有一些男的要打光棍、将来可能会出现一妻多夫制、人类的后代会越来越少等
师:及时评价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当学生提到重男轻女思想时,老师可问学生:你见到过或听说过哪些重男轻女的现象?
生:(举例)
师:(补充)这样的例子很多,有的妇女因为生了女孩而受到公婆的责怪,因为断了他们所认为的传种接代的香火,还有一些弃婴中绝大多数是女婴,更让人可气的是贩卖女婴(或男婴)等。海南省出现了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专家指出原因是众多而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与现代医学技术提供的性别选择相结合,导致了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现象。
师:男人是社会的脊梁,女人更是半边天,是巾帼英雄。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今有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还有最近我们青岛人一直都在关注的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谢振华护士,而且在某些领域女性以其细腻,韧性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认可。总之女人和男人一样都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贡献,女人和男人共同撑起一片蓝天。我们每个人都应正确对待男女性别问题,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明确男女性别比例出现失调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彻底改变,就会(或势必)造成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就会(势必)影响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环节三:课堂小结,对比归纳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生:(略)
师:除了获取了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体会和感悟呢?(尤其是在生男生女问题上)
师:(提醒)同学们,等你们长大了,也要结婚组建一个家庭,到哪时候,你怎样看待生男孩生女孩的问题呢?
生:说自己的看法。(提问2-3个同学交流)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课外探究:双胞胎的性别一定相同吗?为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确存在着神秘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本节教学内容虽不难,但较抽象,通过安排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二、学生分析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他们不喜欢、不满足简单的教材里的图画、文字,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自己动手做实验等来表现他们的活力。如果能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控制的,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能力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模拟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能够对性别歧视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大胆思考和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男女染色体的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通过模拟随机受精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五、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是“以探究为特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设计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六、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猜测验证法、综合归纳法、科学探究法。

七、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相关资料,准备活动材料。学生:调查不同范围的人口性别比例。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思想

情景创设

引导学生重温家喻户晓的经典小品《超生游击队》。

仔细观赏小品,从中获取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信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现问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引导学生交流从小品中获取到的信息。

交流信息:
他们为何一连三胎生的都是女孩?
他们再生一个,一定能生出男孩吗?
人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生男生女?
在后代中男女孩出现机会是怎样的?

学生在对事物的认识上产生了矛盾也就是出现了问题,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埋下伏笔。

假设和猜想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猜想。
对学生的猜想进行鼓励。

对女主人公正怀的第四胎的胎儿的性别进行猜想。
学生代表统计猜想情况:
认为可能是女孩的人数:___人
认为可能是男孩的人数:____人
都有可能的人数是____人

使学生意识到猜想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科学探究的动力。

调查汇总

引导学生展示课前调查的不同范围的男女性别比例。
鼓励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展示不同年代全中国男女的人口比例。

统计数据的学生公布统计结果:
班级____级部___全校____
牟平区____ 烟台市

山东省____ 全国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导入课题

通过学生的猜想和调查导出课题。

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

让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心进入新课,产生求知的动力。

探究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呈现出人的男女染色体的真实图片。
再展示经过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对照图片,与学生归纳总结。
展示不同时期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证实学生的推测。

观察,比较
讨论所示图片中传递的信息,
发现问题并进行小组内交流。
作出假设:人的性别决定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进行推测探究,观察思考自己的推测。
得出结论: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
体决定的。

通过层层设疑,个个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捕获信息的能力,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总结:
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差别
男女生殖细胞染色体的差别

写出自己体内体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男:22对+XY女:22对+XX
男:22条+X(或Y)女:22条+X

情景展示

展示人的受精过程视频资料

观看并思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能进行大胆地假设。

产生问题

引导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和产生的疑问

交流从中捕获到的信息
提出自己的疑问: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如何?

作出假设

引导学生猜想

作出假设:二者结合的机会均等

验证假设

(趣味游戏)

模拟人的受精过程

公布游戏的规则:

四个人一组,组长负责记录,汇总;每个同学摸取三次代表精、卵的纸片。
巡视并参与学生游戏。
当场对全班学生的游戏结果进行汇总。

引导学生分析游戏结果,并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游戏结果,并进行总结。

各小组依据规则分组进行游戏。

组长汇报游戏的结果

各小组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各小组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各小组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

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

小组交流结果:
男性产生两种精子的数量相同;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让学生明确到: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仅凭空想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验证课前对女主人公所怀有的胎儿性别做出的猜想。

交流自己原来做出的猜想,
并进行分析其合理性。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遗传图解,

让学生试着讲解图解。

完成课本上的遗传图解。
分析、思考、巩固

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

案例分析

展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
结果。

观察、讨论、分析

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展示海南省的人口性别比例数据,引导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讨论、分析、交流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交流总结

交流本节课自己在知知识方面有何收获?在活动中有何体会呢?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牢固知识保持的强度。

知识迁移
与升华

引导学生分析《超》小品
中的医学鉴定的做法。

讨论、分析、交流

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造机会。

播放《超》中的一段视频
资料,让学生思考,讨论

观看、思考、讨论、交流自
己的观点

课后探究

展示几组双胞胎图片

观看、思考,课后去探究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
《人的性别遗传》这一节课主要讲述了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并要求学生知道生男生女的原因,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教学内容不多,时间较充裕,可以穿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结论,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节课我做了以下安排:
首先,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其次,学生自主预习P37教材内容,并认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男女染色体排序图的对比,完成导学案的学习提纲部分,再分小组讨论,明确男女染色体的区别。
接着,通过学生上黑板板演生殖图解,小组成员用围棋子或硬币模拟探究实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从理论上了解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后代男、女的理论比例为1:1。
再通过全国六次人口普查调查结果的展示,学生得出结论是现实生活中男女的比例不是1:1,学生在关注社会的基础上提出质疑:人口比例失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此安排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了解性别比例正常的重要性。
最后整合知识,解决问题,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反馈。
这节课总体来说,采用问题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学效果非常好。一节课在观察、探究分析、模拟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活动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也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