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历史教案
发表时间:2020-02-042016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2016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1、东北易帜: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
2、《训政纲领》:1928年颁布的规定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的文件。
3、官僚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4、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WwW.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最大的中间党派及其领导人: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
6、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的状况:总体上附和了蒋介石政权。
7、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8、“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
9、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0、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不同的两个特点: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秋收起义。特点:首次使用工农革命军旗帜和名号;首次吸收数量众多的工农参加。
11、大革命失败后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12、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本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13、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方面:土地革命为内容、武装斗争为形式、根据地建设为依托。
1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5、《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1930年5月发表。主要针对党内盛行的吧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16、中央根据的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1930年10月至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等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连接了赣南闽西,形成了中央根据地。
17、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性改正: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11月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19、三次“左”倾错误: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盲动主义错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20、赣南会议: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会议对取消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根据地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21、反“罗明路线”的斗争:对坚持贯彻毛泽东的路线的福建省党的领导人罗明进行了错误的批判。
22、长征的开始和结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中央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2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两次失败与两次崛起:从大革命的失败到人民军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此后,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期。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重点
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战争及其野蛮性。
2、国共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用。
3、国民党的对日作战方针及其战场和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作战方针;中国共产党坚持和维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和行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情况。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经验。
本章提示
深刻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延伸阅读
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
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高中化学选修5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文学常识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文学常识
1、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21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发表是他创作发展的高峰。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论》《戏剧论》等到大量文艺论著。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2、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著名美学家、作家和艺术理论家,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这信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亦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
3、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颂歌集》(获路易十八年金赏赐)、《新颂歌集》等。剧本有《克伦威尔》、《欧拉尼》等。小说有《海上劳工》、《一个死囚的末日》、《笑面人》以及最著名的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非惨世界》(1862)、《九三年》(1874)。其他作品还有《文学与哲学论》《论莎士比亚》等。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2、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俗坠。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在中国,《红楼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林黛玉的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谨慎等,王熙凤的泼辣、精明能干、刁钻狡黠、善于逢迎等,贾宝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和敢于反叛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3、《祝福》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一生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极低,到头来却挣不到鲁迅所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只能悲惨的死去。深刻的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4、《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后期的代表作,1954年凭借此作“精通于叙事艺术”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通过主人公桑地亚哥与鲨鱼的顽强搏斗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凭借着勇敢坚毅、自信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文章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
5、科普说明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一种是科学小品,多用文艺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原理,在表达上经常凭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在讲清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使读者得到某种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科普说明文的三个特点为: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多为客观性的描述;《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以“我们探索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详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情况,有议论也有情感抒发,像与朋友促膝谈心,亲切自然;《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两件与科学接触的趣事。
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梳理
高二化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梳理
化学键
一、知识要点
1、化学键概念
定义:。
化键(使阴、阳离子间的作用)
学键(元素原子)
键分类共价键(原子间)
键(元素原子)
金属键(不作要求)
★离子键强弱比较: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离子键越强,该离子化合物熔、沸点越高。离子键主要存在于大多数强碱、盐及金属氧化物中。
★共价键主要存在于非金属多原子单质、共价化合物(如酸、有机物等)、复杂离子化合物。
★化学反应的本质:。
2、电子式的表示形式
(1)原子或离子:
SKO2-F-Ca2+
(2)离子化合物:CaO:K2S:
(3)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H:MgCl2:
(4)共价键形成的表示方法:
电子式表示结构式
N2:
H2S:
CO2:
3、判断粒子半径大小的方法
(1)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粒子半径越大。(如:Na+Mg2+,NaMg)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如:KNa,Br-Cl-F-)
(3)同种元素,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如:H-HH+;FeFe2+Fe3+)
高一英语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一英语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高一英语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Englisharoundtheworld
核心单词
1.command
n.指令;掌握
Theofficercommandedhissoldierstofire.
那名军官命令士兵们开火。
Ageneralisamanwhocommandsalargenumberofsoldiers.
将军是统率众多士兵的人。
常用结构:
at/bysb’scommand听某人支配
takecommandof控制
incommandof指挥着
underone’scommand由某人的指挥
underthecommandofsb.在某人的指挥下
commandsb.todosth.命令某人做某事
command(=order)that...命令……(从句用虚拟语气,即should+do形式,should可省略)
联想拓展
commandern.指挥官
高手过招
用适当的介词填空(原创)
①Forthefirsttimeinyears,shefeltshewascommand
ofherlife.
②Thearmyistheking’sdirectcommand.
③Thepolicearrivedandtookcommandthesituation.
①in②under/at/by③of
2.request
vt.恳求;要求
常用结构:
requestsb.todosth.请求某人做某事
requeststh.from/ofsb.向某人要求某物
requestthatsb.(should)dosth.要求某人做某事
makearequest/requests发出请求
attherequestofsb.=atsb.’srequest依照某人的请求
易混辨析
request/demand/require
request表示“有礼貌的请求;正式的请求”。
demand表示“有正当权利的要求”,因此含有“坚决或强烈要求”的意思。
require表示“要求所必须的东西;法律、协定、规章以及其他客观情况的要求”。
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
①require和request都可以接宾语+todosth.结构,而demand没有此种用法。但可以说demandofsb.todosth.
②require+动名词时,主动形式的动名词具有被动意义,而demand,request无此种用法。
Theyaredemandinghigherwages.他们要求提高工资。
Doyourequireanythingelse?你还要求(需要)别的吗?
Manypeoplehaverequestedthisnextsong.
许多人要求听下面这首歌。
Theyrequiredmetokeepsilent.他们要求我保持沉默。
Theletterrequestedustoleavethehousewithinsixweeks.
这封信要求我们六周内搬出这所房子。
温馨提示
以上三个词的共同点是:从语法上看,request和demand,require都可以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并且在从句中要使用虚拟语气。
高手过招
单项填空
①Oneoftherequirementsforafireisthatthematerialtoitsburningtemperature.
A.beheatedB.isheated
C.wouldbeheatedD.doheat
②—Whywereyoulateforsuchanimportantconcert?
—Theplanearrivedattheairportafteraofthreehours.(2010·陕西商洛一轮检测)
A.delayB.restC.tourD.request
①解析:选A。如同require,demand,order,suggest,advise,insist,request等动词要求其后面的宾语从句使用虚拟语气一样,它们所对应的名词的同位语从句和表语从句也要求使用虚拟语气,即:should+动词原形。故选A。
②解析:选A。上句询问“迟到的原因”,因此下句中的名词应是与“迟到”意义有关的名词,所以只能选择“延误”。
3.recognize
vt.辨认出;承认;公认
常用结构:
recognizesb.认出某人
recognizeone’svoice听出某人的声音
recognize...as...认定;承认……为……
recognizesb./sth....tobe...认为某人/某事物是……
recognizethat...承认……
Whenhewalkedoutofthestation,Irecognizedhimimmediately.
当他从车站里走出来时,我立刻认出了他。
Everyonerecognizedhimtobethelawfulheir/asthelawfulheir.大家都承认他为合法继承人。
高手过招
单项填空
—Oh,it’syou!Iyou.
—Ihavejusthadmyhaircut,andI’mwearingnewglasses.
A.hadn’trecognizedB.haven’trecognized
C.didn’trecognizeD.don’trecognize
解析:选C。前句的句意为:哦,是你呀!我刚才没有认出你来。
所以要用一般过去时。
4.direction
n.[C]方向;方面;[U]指导;指挥
常用结构:
inthedirectionof朝……的方向(=towards)
insb’sdirection朝某人的方向(=towardssb.)
underone’sdirection在……指导下(=underthedirectionofsb.)
TomwentoffinonedirectionandJackinanother.
汤姆往一个方向走,杰克往另外一个方向走。
Reformsareneededinmanydirections.许多方面都需要改革。
Heiswalkinginthedirectionofthepolicestation.
他正朝警察局的方向走去。
Heglancedinherdirectionandtheireyesmet.
他朝她这个方向一看,俩人的眼睛相遇了。
ThesinginggroupisunderthedirectionofMrLee.
合唱团由李先生指挥。
温馨提示
direction意为“指示;指引;用法说明”等,通常要用复数形式。
注意:表示邮件上的“姓名地址”时,也用复数形式。
Followthedirectionsonthemedicinebottle.
请按药瓶上的说明服药。
高手过招
(1)单项填空
Thosewholearntheorymustdevelopthedirectionofpractice.
A.toB.onC.inD.for
(2)完成句子(原创)
①IgaveMaryfull(地址)toenablehertofindthepostoffice.
②Hedidthework(在我的指导下).
(1)解析:选C。inthedirectionof为固定搭配,意为“朝……方向”。注意不要用介词to。
(2)①directions②undermydirection
重点短语
5.morethanone
意为“不止一个”,虽然在意义上表示复数,但作主语或修饰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与manya(许多)用法一样;如果more修饰复数可数名词再跟thanone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则要用复数。
Morethanonememberhasprotestedagainsttheproposal.
不止一个成员反对这个建议。
Morethanonepersonhasbeenconcernedinthis.
这里面涉及的不仅是一个人。
Morepersonsthanonehavebeeninvolved.
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人。
联想拓展
“morethan+adj.”意为“很;非常”。
在“more...than...”中,肯定“more”后面的,而否定“than”后面的,意为“是……而不是……”或者“与其……不如……”。
“morethan...can/could”是英语里的一个常见结构,可把morethan理解为not,表示否定,该结构意为“非……所能……;是……所不能……;不是……所能……”。
moreoftenthannot经常;往往
Indoingscientificexperiments,onemustbemorethancarefulwiththeinstruments.
做科学实验时,对待仪器必须非常小心才行。
Ifyoutellyourfatherwhatyouhavedone,hewillbemorethanalittleangry.
如果你把所做的事情告诉你父亲,他会非常生气的。
Catherineismorediligentthanintelli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