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数学上几何图形初步专题复习(浙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6

七年级数学上几何图形初步专题复习(浙教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数学上几何图形初步专题复习(浙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期中期末串讲--几何图形初步

易考点、易考题型梳理
正方体的展开图
题一:把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展开后成一个平面图形,请判断这个平面图形可以围成的正方体是()

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题二:(1)线段AB的中点也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如果AB=1cm,那么BC=______cm;
(2)已知∠BOC=∠AOC,∠BOC=15°,则∠AOB=______.

角的运算
时钟问题
题三:(1);.
(2)从2点30分到2点45分,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少度?

满分冲刺
题一:正方体六个面展开如图所示,六个面分别用字母A、B、C、D、E、F表示,已知:,,,,若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的多项式的和相等,求D、F.(用含x,y的多项式表示)

期中期末串讲--几何图形初步
讲义参考答案
易考点、易考题型梳理
题一:C.题二:或;45°或15°.题三:6.31,33,19,48;7.5°,90°.
满分冲刺
题一:;.

相关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当几何遇到代数专题复习(浙教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上当几何遇到代数专题复习(浙教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当几何遇到代数
重难点易错点辨析
题一:(1)线段AB=10,C为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MN的长度是多少?
(2)∠AOB=100°,OC为∠AOB内一条射线,OM、ON分别是∠AOC、∠BOC的角平分线,则∠MON的度数是多少?
考点:整体代入

金题精讲
题一:(1)在锐角∠AOB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的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的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8条不同的射线,可得锐角个.
(2)在线段AB上,画1个,可得3条线段;画2个不同的点,可得6条线段;画3个不同的点,可得10条线段;…照此规律,画8个不同的点,可得线段条.
考点:线段和角度计算的代数方法

题二:(1)点C在直线AB上,且AC=2AB,D为BC中点,若AD=3cm,则AB的长度为多少?
(2)射线OC过∠AOB的顶点O,且∠AOC=2∠AOB,OD平分∠BOC,若∠AOD=30°,则∠AOB的度数是多少?
考点:分类讨论问题

题三:(1)如图,已知C点分线段AB为5:3,D点分线段AB为2:3,CD长为18cm,求AB的长.
(2)如图,已知OC分∠AOB为5:3,OD分∠AOB为2:3,∠COD=18°,求∠AOB的度数.
考点:长度和角度比问题

题四:如图,已知点A、B、C是数轴上的三点,O为原点,点C对应的数为6,BC=4,AB=12,
(1)求点A、B对应的数;
(2)动点P、Q同时从A、C出发,分别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和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M为线段AP的中点,N在线段CQ上,且CQ=3CN,设运动时间为t(t0).
求点M、N对应的数(用含t的式子表示);
当OM=2BN时,求t的值.
考点:线段的运动问题

思维拓展
题一:1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2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4部分,那么3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几部分?10条直线呢?
考点:找规律

当几何遇到代数
讲义参考答案
重难点易错点辨析
题一:(1)5;(2)50°.

金题精讲
题一:(1)45;(2)45.题二:(1)2或6;(2)20°或60°.题三:(1)80cm;(2)80°.
题四:(1)10,2;(2)3t10,6+t,0.4或18.

思维拓展
题一:7;56.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教案38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多姿多彩的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度量,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与平面图形入手,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几何体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特征和性质;通过裁剪、展开、制作及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与角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通过动手画图、线段的大小比较及角的度量、比较与运算等活动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与几何体的关系过程,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立体图形.
(2)经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的技能.
(3)经历对点、线、面、体关系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
(4)经历画图等数学活动过程,掌握直线和角的一些简单性质;掌握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表示方法;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5)在现实情境中,探索两条线段、两个角的比较方法及比较的结果,探索线段与线段之间、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6)认识线段的等分点,角的平分线、角角和补角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掌握的几何体知识描述现实物体的形状,在探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中,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会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数学原理.
(3)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能在现实物体中,发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5)能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6)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独立地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运用数学知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
(1)掌握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学会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会用符号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会比较线段的大小,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了解两点距离的定义.
(3)会用符号表示一个角,学会度量一个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理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确定几个角的运算关系.
2.难点: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
(2)从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图形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对这些性质进行描述.
3.关键:
(1)从实际出发,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时划分
4.1多姿多彩的图形2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2课时
4.3角4课时
数学活动1课时
回顾与思考2课时

教学设计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1.1几何图形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120页.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2)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
(2)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2.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3.关键: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结合小组交流学习是关键.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几何体模型,墨水瓶包装盒(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本图4.1-5的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打开电视,播放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筑,学生认真观看.
2.提出问题:
在同学们所观看的电视片中,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
二、新授
1.学生在回顾刚才所看的电视片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意见,积累小组活动经验.
2.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3.立体图形的概念.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2)学生活动:看课本图4.1-3后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锥)
(3)用幻灯机放映课本4.1-4的幻灯片(或用教学挂图).
(4)提出问题:在这个幻灯片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5)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
②学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
4.平面图形的概念.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平面图形.
注: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不要求给出完整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5.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
(1)从不同方向看:出示课本图4.1-7(1)中所示工件模型,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
(2)提出问题.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你们会得出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能把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吗?
(3)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工件模型,独立画出得到的各种平面图形.
②进行小组交流,评价各自获得的结论,得出正确结论.
③指定三名学生,板书画出的图形.
6.思考并动手操作.
(1)学生活动:在小组中独立完成课本第119页的探究课题,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评价.
(2)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完成的探究课题给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并对学生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7.操作试验.
(1)学生活动: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墨水瓶包装盒裁剪并展开,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得出一个长方体它的平面展开图具有的一个特征:多样性.许多立体图形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
(2)学生活动:观察展开图,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为包装,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可以是一个平面图形;可以把立体图形进行适当的裁剪,把它展开成平面图形,或者把一个平面图形复原成立体图形,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以互相转换.
注:小结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由学生归纳,教师进行评价、补充.
四、作业布置
1.课本第123页至第124页习题4.1第1~6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如下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如下图所示,每个图片都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ABCD
3.如下图所示,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三、解答题.
4.桌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如下图(1)],请说出下列三幅图[如下图(2)]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5.如下图,用4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该几何体所得的平面图形.
6.如下图,动手制作:用纸板按图画线(长度单位是mm),沿虚线剪开,做成一个像装墨水瓶纸盒那样的长方体模型.
答案:
一、1.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
二、2.C3.D
三、4.分别是从左面、上面和正面看到的.5~6.略

七年级数学上册4.1几何图形(4)导学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七年级数学上册4.1几何图形(4)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临盘中学七年级数学科导学案
课题:编写教师:崔爱玲备课组长审核签字:崔爱玲使用教师: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
教师寄语: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一.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2、过程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
三、学习过程:(25分钟)
(一)自主学习,知识链接
一、温故知新
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2.回答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与线相交成几个点?

(三)自学检测
1.课本第122页练习1、2;
2..人在雪地上走,他的脚印形成一条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的数学原理;
3..体是由_______围成的,面和面相交形成_______,线和线相交形成______;
4.点动成________,线动成______,面动成_______;
5.将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立体图形的是()
ABCD
四、教师预设点拨重、难点,考点。
1、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
3、考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五、拓展延伸:
1.下图中,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可以形成的几何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时间:8分钟)
1.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
2.几何体的概念
(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几何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
这些面有什么区别?
3.面的分类
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得出面的分类:____面和___面。
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___线和____线;线与线相交成_____;
4.点、线、面、体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179—120页,观察图片能发现什么结论?
点、线、面、体的关系:点动成_____,线动成___________,面动成________。
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5.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23页内容,总结出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几何图形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3.图中的立体图形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后得到?请用线连起来。

4.指出右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左面这个物体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六、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