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球的运动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5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建议
学生对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向学生演示他们的区别。地球自转周期的不同实际上是因为其转动的参照物不一样。
--示例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黄赤交角。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读图、画图、分析问题等活动,学习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奠定了基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是本节的重点,黄赤交角的形成是难点,难在建立较强的空间概念。教学中通过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演示、观察、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发给每位学生(或两人、四人)一个地球仪。若只有一个地球仪,可请l~2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地球的自转,要求学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留心观察在北极上空或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时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的旋转轴,这个轴和地表的两个交点我们定义其为南极和北极(实际上把哪一个定义为北极点,哪一个为南极点并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两极的位置来决定的,是绝对的。地球上的东西方位则随地球自转而变化,是相对的。
要求学生演示地球仪,思考:如何确定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究竟是多长?请学生联系物理课和初中地理课所学知识回答。
确定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24小时)的参照物是什么?
对地球而言,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所以人们选择太阳作参照物,一天是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但这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科学家们选择了遥远的恒星作参照物,由此确定地球自转的周期。这是为什么?
教师自扮地球,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教师面对太阳,也面对与之在同一直线上遥远的恒星,边转动身体演示自转,边移动脚步演示绕太阳的公转。教师自转360°后,正好面对遥远的恒星,却不是正好面对太阳。因为教师已绕太阳公转了大约一度,所以必须再多转约1°,才能正好面对太阳。
以两个不同参照物确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哪个是真正的周期?周期的时间是多长?确定真正周期的意义是什么?
太阳日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周期,如计量一天的长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等。
让学生用太阳日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教师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问:地球自转时,各地的角速度是否都一样?自转线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用地球仪向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我们很明显看到除了南北两极外,其余各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其角速度约为每小时15°,严格地讲,这里应该用360°除以地球的自转真正周期(即一个恒星日)来计算,想想为什么?因为各纬线圈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同样是自转一周,不同纬度的地方,其走过的路程是不一样的,显然赤道地区的自转线速度最大,赤道向两极减小为零。
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绕日公转,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教材插图1.22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让学生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提示学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的状态,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演示是否正确。
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
学生读书图1.20和表1.2及教材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特点,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所以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表1.2已说明这点。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很小,但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运动快,所用时间短;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所用时间长,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
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是什么?
让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和议论上述问题。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表现在时间上: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是一恒星年,相当于地球自转了365日6时9分10秒。在空间上: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66°34′的倾角,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由此产生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3°26′,如书图1.22下图所示。
要求学生在图上描画出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线(简称黄赤交线),在图1.22上图中也画出黄赤交线,同时画出四条太阳直射光线(用直线箭头来表示)。观察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及在一年中如何变化。
太阳直射光线和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研究两者关系有什么意义?
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转年春分,由0°逐渐扩大到360°,可利用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所成的夹角,确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空间位置。
图1.23,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由S23°26′→0°→N23°26′→0°的回归运动—回归年。
地球上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请同学课下思考。
板书设计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特点
自转
(绕地轴)
自西向东
23时56分4秒
15°/时
地轴指向不变
自转与公转同时、叠加
回归年
黄赤交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公转
(绕太阳)
自西向东
365日6时
9分10秒
59′/时
30㎞/秒
地轴相对于黄道倾斜
成66°34′夹角
此文章共有2页第12页
扩展阅读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课时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课时”,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影响。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三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
2.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3.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能准确地解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天体)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用科学的理论批判伪科学、反科学的观点。
地址下载://files.eduu.com/down.php?id=135021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课时
示范教案一(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影响。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三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
2.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3.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能准确地解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天体)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用科学的理论批判伪科学、反科学的观点。
1.3 地球的运动(一)运动形式
1.3地球的运动(一)运动形式
[教学目的]:
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
3、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教具设计]:模型、地球仪
[讲授过程]:
导入:前面几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宇宙,从本节开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除了自转和公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的运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谈地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即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一)
教 案
课题
地球运动Ⅰ——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授课人
赵睿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从旋转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等方面了解。
过程与方法:运用教具、计算机模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从图中获取信息,总结从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等几个方面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宇宙观,认识“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着的”辩证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
1、对恒星日与太阳日差别的理解
2、公转速度的变化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提出问题:日、月、星辰为什么东升西落?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哪个季节白天长?哪个季节短?为什么?
课件演示地球运动,让学生总结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自转
阅读教材,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自转的特点:定义、方向、周期。
1、定义:
地轴—
2、方向:
结合教材中的思考,让学生绘制从侧面、南极和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图。
3、周期:
演示恒星日和太阳日动画,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周期
参考点
自转角度
时间长度
地理意义
恒星日
某遥远恒星
360°
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太阳
360°59′
24小时
昼夜交替的周期
4、速度:
演示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动画,分析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
速度
数值
全球分布规律
角速度
两极为零
其它 15°/h
除两极外全球相等
线速度
赤道1670km/h
两极为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60°NS约为赤道一半,两极为零
二、地球公转
演示地球公转动画,讨论公转特点(轨道、方向、周期、速度等)和规律,并学会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公转运动。
1、定义:
2、轨道:
研讨问题:1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近,我们这里为什么是冬季?7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我们这里为什么是夏季?
3、方向:
4、周期:
5、速度:
播放动画和图片
认真观看
积极思考
展示动画
展示课件
细心观察
思考归纳
研讨操作
思考讨论
正确绘图
仔细观察
分析归纳
细心观察
主动探究
研讨归纳
探究研讨
准确操作
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
小结
教材第15页活动题2填表。运用归纳、总结、对比的方法,得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巩固练习
习题
板 书 设 计
运动
形式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
自转
地
轴
西→东
北极看:
逆时针
南极看:
顺时针
参考点
太阳日:24时
昼夜交替的周期
除两极为零外,处处相等,即15°/h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赤道→1670km/h
60°N、S约为赤道一半
两极为零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真正周期
地球
公转
太
阳
西→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1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平均1°/日
平均30km/s
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
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