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的教案幼儿园

发表时间:2020-09-25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第三课时
由于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又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带,所以海洋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海洋灾害
什么是海洋灾害?海洋灾害有哪些?
海洋灾害概念: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称为海洋灾害(Marinehazard)。
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造成的灾害都属于海洋灾害。其中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是风暴潮。
1.风暴潮
阅读课本第20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2)风暴潮的危害
(3)全球最容易遭受风暴潮危害的地区有哪些?
(1)风暴潮成因: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2)分类:由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叫热带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叫温带风暴潮。
(3)危害:不仅可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而且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4)最容易遭受风暴潮危害的地区: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
海啸是另一种形式的巨大波浪。
印度洋海啸图片
2.海啸
阅读课本20~21页材料“海啸是怎么回事”,说明海啸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海啸的危害。
(1)海啸成因: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引起海啸的海底变动常与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有关。
(2)危害:颠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近年来,对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海洋灾害还有赤潮。
3.赤潮
图1-23渤海赤潮合成卫星图像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因海水变红而得名,现在已成为各种赤潮的统称。赤潮一般可分为有毒赤潮与无毒赤潮两类。有毒赤潮是指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某种毒素或以能分泌出毒素的生物为主形成的赤潮。有毒赤潮一旦形成,可对赤潮区的生态系统、海洋渔业、海洋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无毒赤潮是指体内不含毒素又不分泌毒素的生物为主形成的赤潮。无毒赤潮因会大量消耗水中氧气,造成生物缺氧而死,对海洋生态、海洋环境、海洋渔业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基本不产生毒害作用。
渤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海区封闭,海湾内的水与外海交换微弱。夏季水温较高。
人为原因: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较多,水体富营养化。
其实赤潮也属于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图片
四、生物灾害
阅读课本第22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灾害?
(2)常见的农林牧生物灾害有哪些?危害有哪些?
(3)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属于哪种类型的灾害?
(1)生物灾害概念:一般来说,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就是生物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危害: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广义的生物灾害,指的是由于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阅读教材第22页活动部分的“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找出防止森林火灾的办法。

(1)森林火灾发生原因:

(2)防止火灾最主要的是控制火种和走火途径。

精选阅读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学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自然灾害的自然特征。

1.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2.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
3.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定义:力的释放。
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地几个基本概念震中距:
等震线:
烈度:
定义:是表示地震释放的等级。
地震一次地震只有个震级
质震级最先提出的是
分类标准级发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级发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定义: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和
灾一次地震有个烈度
震级
震源深度
烈度影响因素震中距
地质构造
害地面建筑物
易发区:板块与的交界处
分布地震带
地震带
地震带
定义:是山地斜面坡上不稳定的,在作用下沿着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岩体
形成条件地势
地植被
滑坡山地丘陵区
多发区工程建设的地区
滑坡体的
质影响强度的因素
滑坡体的
危害
灾定义:是山区沟谷中的由、等引发的,含有大量、的特殊洪流
害泥石流地形
形成条件具有丰富的
短时间内有大量
危害
定义:是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
洪水现象
发生条件:以为主要补给的河流
分类定义:是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涝渍
水发生条件:在、排水不畅的
洪涝
从气候看:中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文分布地区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多发
从地形看:
低湿洼地易发生
灾定义:指由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发生地区:在或与高纬度地带冷暖空气相互影响的地区
发生季节:季节
风暴潮台风风暴潮影响地区:台风影响的
害特点:来势,速度、
强度、破坏力
分类发生季节:季节
发生地区:沿海地区,以欧洲沿
温带风暴潮岸、美国、我国沿海为多
特点: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农作物病害:、、棉花枯萎病、
分类
森林病害:、松疱锈病、、泡桐丛枝病
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作物的抗病力降低
生病害发病原因
外来入侵
危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死亡,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物常见的:、黏虫、水稻螟、棉铃虫
农作物虫害
危害最大的:蝗虫

常见:松材线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
虫害和鼠害森林虫害
害最具危险性的:
鼠害:重灾区——、及森林危害
发生季节:季节

有害生物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
成因适宜繁殖的
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
自然灾害带的概念:全球自然灾害地空间上的分布现象
主要灾害:全球75℅的,80℅以上的,2/3的、以及
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
损失严重的原因:、经济发达
世界主要主要灾害带主要灾害:灾害,灾害,
自然灾害带灾害,山地
北纬20度——50度之间
环球自然灾害带
灾害严重的原因:地势高差,
地形


读图1.27,在下表中填写亚洲、非洲、北美洲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及其主要分布
国家,比较各大洲自然灾害特点。
大洲名称自然灾害特点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当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B.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台风是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台风现象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2.寒潮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B.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D.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3.下列四在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无焰的微火)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灾害的是()
A.稻瘟病B.蝗虫C.森林火灾D.赤潮
5.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现象的是()
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台风过境
6.从材料中可知,此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隆冬季节B.盛夏季节C.初春季节D.仲秋时节
7.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
A.干旱B.寒潮C.地震D.热带气旋
8.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
A.震中B.震级C.震源D.震波
9.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较差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
10.干旱和洪涝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区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D.非洲
11.洪水的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A.江河上游地区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D.降水丰富的山地
12.温带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季节搭配,正确的是()
A.台风、夏秋季节节B.温带气旋、夏秋季节
C.寒潮、春秋季节D.温带气旋、春秋季节
13.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为震源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
C.地城无论大小都具有破坏性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14.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重力能B.地球的内能C.重力能D.潮汐能

二、综合题:

15.(12分)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

(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16.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8分)
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的
依据是:。
(4)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社会原因是。
(5)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

大洲名称自然灾害特点
亚洲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热浪、寒潮、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在灾害分布广泛,灾害损失巨大。其中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印尼等国灾害频繁。
欧洲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
非洲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旱灾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地区。
北美洲自然灾害类型齐全,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灾害突出,损失严重。西海岸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东、南部龙卷风、飓风突出;中、南部洪涝灾严重。
南美洲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分布在西海岸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等国。
大洋洲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灾害。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A4.C5.B6.C7.A8.C9.C10.B
11.B12.D13.D14.C
二、综合题:
15.(1)④②
(2)A主要类型: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原因:①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②地势起伏,坡度较陡;③降水集中,植被较少。
(3)B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少旱灾;远离热带气旋生成地,少台风灾害;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16.(1)西南高东北低河流多从西南流向东北。
(2)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细菌繁殖和疾病传播)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
(3)突发性 群发性 防灾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严密监视相关地区海底地震的发生;及时接收和发布海啸信息警报。

高二地理教案:《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学设计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二地理教案:《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课题

第一章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明确地质灾害的概念及种类。

说出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和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学习,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树立全球合作,共同防灾减灾的思想。

重点

地震的理论知识:震级、烈度

难点

地震、洪涝与滑坡和泥石流的关系

补全并理解以下概念

(1)地质灾害是指由 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的 、

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 。

(2)地震是指

(3)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 作用下,沿一定的

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

2、说出你知道的地质灾害的种类

3、思考地震、滑坡、泥石流都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导学:(提问式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大体可把自然灾害分为哪几类?

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分哪些种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的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导思与导练:

一、地震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6页正文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表示地震大小的指标是什么?如何确定?

(2)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如何确定?

(3)你知道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有哪些吗?

【阅读回答】结合图1-16 地震构造示意图,阅读课本第17页材料“地震小词典”,了解:

(1)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前震、余震等基本概念。

(2)说明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的震源深度。

【探究讨论】

(1)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几个烈度?

(2)烈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你认为同级别的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三者中,哪一种地震的破坏性最大?

【阅读思考】师生共同合作,完成18页活动探究第三题。(答案记在书上)

二、滑坡和泥石流

【合作探究】根据学生课前预习,老师引领学生总结出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分布以及危害。(以提问的方式完成)

【探究讨论】

我国川、黔、滇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频发,请你分析原因。

完成下图,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关系。

A 地震 B 滑坡 C 泥石流

地质灾害 断层发育,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

气象灾害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害,同学应该具有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可以通过新闻及一些材料积累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树立全球合作,共同防灾减灾的思想。

1、下列地质灾害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导致的有(双选) ( )

A 台湾莲花山的地震 B 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C 云南东川的泥石流 D 长江巴东段滑坡

2、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成为 ( )

A 震中 B 震级 C 震源 D 震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震级越大,烈度越小 B 震源越浅,烈度越小

C 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D 震中距越近,烈度越小

4、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 )

A 地势起伏大 B 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 植被覆盖率较差 D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高二年级_地理学科导学案审核:
授课时间: 班级:高二() 姓名:小组:
课题: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课型:自学展示

1.通过自读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2.通过案例分析认识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学辅导小组讨论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灾害的概念: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包括和。
2.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3.自然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地球各圈层的。
4.自然灾害的属性
①自然属性:自然的;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1.具有广泛性与。①广泛性:自然灾害的很广;②区域性: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特征是由自然环境的决定的。
2.具有和不确定性。
3.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
4.具有联系性。①一方面是具有联系性;②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有。
5.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
6.具有和。

教材图1-7“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
(1)1963~1992年全世界发生重大灾害的趋势如何?

(2)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1.自然灾害的概念
(1)自然灾害是指主要形式,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形成所具备的条件
①诱因——

②客体——

2.自然灾害的特点
特点简要介绍补充说明
①广泛性
区域性
②频繁性
不确定性
③周期性
不重复性
④联系性
⑤严重危害性
⑥不可避免性
可减轻性

:由各组学生代表展示探究结果.
(见练习册选择题)

(2007年高考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双选)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2)(双选)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美国南部咫风活动频繁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3)(双选)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备注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1.2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2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课题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课型

新课

授课

教师

邓美儒

授课

对象

高二年级

5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与要

1、理解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含义以及孕育它们的自然圈层;

2、图文结合,简述干旱、地震、热带气旋、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

3、通过地图分析,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教学

重点

与难

重点: 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特点、危害及分布规律

难点: 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

课本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