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自然灾害与人类

小学自然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04

自然灾害与人类。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自然灾害与人类”,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知识与技能:认识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结合我国发生洪水和洪灾的实际事例,了解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理解洪灾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能以洪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调查访问课堂讨论总结归纳
教学重难点:洪灾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如果说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与能量我们把它称为自然资源,那么什么又是自然灾害呢?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啊?
学生举例:(出现问题:有的同学在这时就混销了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待在后面解决!)
接着请大家看看下面一组图文:课件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后同时展示一幅发生在无人区的火山图片和一幅在有人类居住的地区的火山图片,这两幅图片都是自然灾害吗?
一.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分类(板书)
1.含义(概念)基本属性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2.自然灾害按成因的分类:
(1)气象灾害:暴雨、洪水、干旱、冷冻害、浓雾、沙尘暴等
(2)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赤潮、海冰等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草害等
(5)宇宙灾害:宇宙有害射线、磁暴等
(6)人为自然灾害: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属性的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
过渡:洪灾是影响我国乃至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请大家看图4-2-1
二.教材案例————洪灾(板书)
1.什么是洪灾?
洪水——洪灾
2.洪灾会造成哪些危害?
直接危害、间接危害
人身危害、财产(经济)危害
3.洪灾形成的原因

天气、气象
自然原因地质作用堵塞河道
(1)洪水形成的原因:堤坝决口
人为原因
汇水速度排水速度=洪水
(2)影响洪水的其它因素:
地面坡度河谷的顺直、通畅
土壤植被程度、纵向坡度
洪水大小
(3)洪水危害大小的因素:
灾区人口、经济状况

过渡: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生活。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惨重的损失,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灾害防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减灾就意味着发展,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以减灾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洪灾的防治措施(板书)
(启发学生思考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治水英雄和工程,以及我国现在修建了哪些治水工程?大家知不知道我们江都也有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呢?引江水利枢纽工程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1)工程措施:措施==效益
(2)非工程措施:
拓展提问:1.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和1954年相比,水量要小、水位要低,却多次决口、隐患叠出?
2.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多次决口、隐患叠出,为什么没有象1954年那样死亡3.3万人之多?
3.简述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
学生讨论总结回答
教师总结:
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
1.降水集中程度高,集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左右。
2.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年际变化大。
3.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水土流失加剧,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排水能力减弱。
4.大量河道、湖泊被淤积、被填填,缺乏蓄洪、泄洪场所。
5.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
作业:
大家可以回家去问一些老人,我们镇江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WWw.jAb88.CoM

相关推荐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学心目标
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说明自然事件与自然灾害的区别;能简要描述某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产生的危害.。知道自然灾害的分类。
知道我国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并对长江防洪提出建议。
理解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活动规律与洪涝灾害发生的关联性。
学习重点
自然灾害的危害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协作指导)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哪些主要特征?如何理解自然灾害的复杂性?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复杂性:成因多个,周期长短不一,灾害表现多样。周期性:相隔一段时间重复发生。突发性:灾害发生前没有迹象,不为人们所分辨。多因性:形成原因复杂,自然为主,人为加剧。群发性:祸不单行,多个灾害相伴发生。潜在性:自然灾害的孕育有一个过程。
2、(协作指导)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可分为:
天文灾害:陨星、太阳活动、超新星爆发、卫星凌日等。
气象灾害:旱涝灾害、寒潮、台风、风沙等。
地质地貌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
水文灾害:河流泛滥、凌汛、赤潮、海啸等。
生物灾害:禽流感、病虫害、生物入侵等。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1、(自主预习)自然灾害有什么危害?我国最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危害次之的灾害是?
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国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危害次之的是地震。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1、(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108页内容回答洪涝灾害包括哪两大类型?其含义是什么?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其含义为: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通称洪涝灾害。
2、(协作指导)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因素的影响较大。)
⑴气候原因: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且年际变化大。
⑵地形:西部山区,水流急,洪水集中;东部平原地势低平,河谷弯曲,排水不畅。
⑶人为原因:流域内的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使得河流泄洪能力和湖泊调洪能力减弱。
3、(协作指导)阅读教材P110的阅读材料完成教材P111页活动内容。
㈠.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1)危害:受灾人口多,受灾面积大,倒塌房屋多,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2)特点:①洪水发生早、来势猛②洪峰次数多、水位高③洪水持续时间长。
(3)成因:①夏季风强,雨季来得早、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量大。②地势低平,泄洪能力弱。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抬高。④围湖造田,湖泊调洪能力减弱。
㈡.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①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②支流多,集中于北侧,同时进入雨季,洪水集中。
③河流干流落差小,流速缓;河道淤塞,泄水不畅。
④围湖垦田,使湖泊调蓄能力低。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治理措施:
①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②中游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③下游开挖入海新水道。

拓展训练
1、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的是
①地震②洪涝③干旱④寒潮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3、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植被D.河道
4、洪涝灾害的频发,除了自然原因外,还与人类活动有关。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A.植树造林B.蓄洪泄洪C.围湖造田D.修建水库
5、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的危害较小
B.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C.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致呈下降趋势
D.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近年来气候异常
6、我国西南地区暴雨集中,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海啸
7、下列气象灾害与发生时间的组合,正确的是
A.台风—夏秋季节B.暴雨洪涝—春夏之交
C.干旱—冬半年D.寒潮—春秋两季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第一课时)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4.2 自然灾害与人类(第一课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4.2自然灾害与人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深刻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发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3)通过探究洪灾的成灾特点,尤其是人为因素对洪灾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长江和黄河为例,分析有关洪水及洪灾的形成理论。

(2)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的事实材料等感性知识来获得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案


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5.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
2.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灾情的作用及其原因


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灾害,施加了多方面影响,后果不一。人类从种种残酷现实中,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在人类活动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重要性。因此,《课程标准》把“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作为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目标突出了人地关系,十分重要。要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对人类本身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
1.目前,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灾害,施加了多方面影响,后果不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对人类本身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特别要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
3.在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时,可以运用一些图像和文字资料,其目的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增加

2、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降低

当堂训练:
单项选择题:
1.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②加大了洪涝威胁③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
④引发海水入侵⑤引发土壤盐碱化⑥海岸侵蚀加剧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④⑥
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C.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据此完成5-6题
5.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6.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7-8题。
地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主要
灾害
种类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酸雨
雪灾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7.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C.干旱、洪水、蝗灾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8.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O℃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东六区)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起海啸,高达近10米的巨浪袭击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这次罕见的灾难在印尼总共造成至少18万人死亡,许多人被卷入大海,尸骨无存。
9.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时,当地区时约为
A.26日10时58分B.26日6时58分
C.25日6时58分D.25日8时58分
10.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11.海啸是属于海水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属于
A.波浪B.潮汐C.洋流D.风浪
12.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此次东南亚、南亚地区和北印度洋海域发生的海难事故属于
A.气象灾害B.洪涝灾害C.地质灾害D.水文灾害
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14~15题
14.台风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①强风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④海啸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5.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
A.只有直接损失,没有间接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
一、综合题:
16.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
灾害种类粮食损失(亿千克)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人民币)
干旱200—250150—200
洪涝100150—200
风暴潮2.5—550—60
冰雹与低温15—2520—30
森林火灾/50—100
崩塌、滑坡、泥石流2.5—520—30
风沙和沙漠化2.5—520—30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因。

(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简述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

17.(15分)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1)我国位于灾害带与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3)根据各图判断,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4)与其它地区相比,Ⅳ地区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A4.D5.C6.D7.D8.B9.B10.D
11.A12.C13.D14.C15.B

二、综合题:
16.(1)干旱与洪涝(2分)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是因为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锋面雨带的推移而形成,季风环流不稳定,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威夷高压的强弱、进退决定的,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史使得旱涝灾害影响加大(4分)。
(2)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理由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够,导致黄河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也使得渭河许多河段形成了地上“悬河”。(2分)
(3)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类活动对灾情有“放大”作用。(3分)

17.(1)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环太平洋灾害带(4分)
(2)气象灾害,如干旱;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水文灾害,如风暴潮(6分)
(3)干旱、洪水、风暴潮、台风、泥石流等(3分)
(4)泥石流(2分)

15自然灾害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15自然灾害”,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15:自然灾害

一基本点

(一)概述

1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的产物,并对人类社会造成破坏或负面影响。自然灾害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防灾减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自然灾害的类型有:天文灾害(如太阳风暴导致通讯中断、磁暴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霜冻雪灾等低温冷害、酷热、雷击、冰雹、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浓雾及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赤潮等)以及生物灾害(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及森林火灾、生物入侵等)。

2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在时空分布上有一定规律可循:区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以及关联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自然灾害,但人类也可以采取正确的行动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减灾包括监测、预报、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一系列工作,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协调行动的系统工程。灾害高风险区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是灾害损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经济发达地区往往防灾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较轻,相对损失小。防灾减灾的重点地区是城市。我国地域广大,海岸线漫长,自然条件复杂,位于典型的东亚季风区和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国家之一。减灾就是增加效益,主要的防灾减灾措施有:加强灾害研究工作,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加强生态建设;健全减灾工作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社会应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加强减灾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加强灾害保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