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运用》复习资料汇总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发表时间:2020-07-24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运用》复习资料汇总。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运用》复习资料汇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运用》复习资料汇总

1、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地理事物的特征。

2、学会判读各种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震线图、等降水量线图)

3、比例尺:也叫缩尺公式略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例题讲解

在一张长为62厘米,宽为56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要求图幅边缘各留2厘米。已知我国领土南北长约5500千米,东西宽约5000千米,则该图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A:1:1000000B:1:5000000

剖析:此题要求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再选择与计算结果接近的比例尺。要表示的实地距离为5500千米和5000千米,图上要表示的距离长=62-2×2=58(厘米),宽=56-2×2=52(厘米),则长和宽的比例尺为:长,58厘米/5500千米=58厘米/550000000=1/9480000,宽:52厘米/5000千米=52/500000000=1/9620000。在选定一幅图的比例尺时,应以小比例尺为准,故应以1/9620000为参照标准。

答案:D

精选阅读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重要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重要复习资料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形式有两种:自转和公转
2、地球自转地轴倾斜(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呈66.5度夹角)且空间指示方向不变(北极点指向北极星的位置)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自转
自西向东
北极点
逆时针
一天
昼夜交替
南极点
顺时针
公转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变化
4、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这样地球上不同的点就出现了时差问题,一般情况是:位置东方比西方的地区先见到阳光。(通常是经度每隔15°,东方比西方提前一小时)
5、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日期
太阳直射点
节气
昼夜长短
极昼极夜现象
6月22日
北回归线
夏至日
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9月23日
赤道
秋分日
昼夜长短相等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冬至日
昼短夜长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3月21日
赤道
春分日
昼夜长短相等



6、当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越往南白昼越短;当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候,越往北,白昼越短,越往南白昼越长。(北半球为例)
春分(昼夜平分)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昼渐短,夜渐长
(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
秋分(昼夜平分)昼渐短,夜渐短冬至(昼最短,夜最长)昼渐长,夜渐短
(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7、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的时候,离北回归线越近,影子越短,离北回归线越远,影子越长。
8、根据热量在地表分布的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9、热带有阳光直射,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第三节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方向
2、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表达方式:
①数字式:1:8000000
②线段式
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80千米
4、方向:
地图上有三种判别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按照指向标判断方向
②有经纬网的按照经纬线判断方向
③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5、海拔:地面上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6、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书上第16页)
7、在地形图上,黄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海洋)。
8、把海拔相等个点的连线就是等高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各点的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9、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
11、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12、五种地形的区别:
13、地形剖面图更能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14、图幅形同大小的两幅图
表示范围大小
表示内容详略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重要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重要复习资料

第二节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海陆是可以变迁的:证据一,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洋的生物化石(地壳运动自然因素海洋变成陆地);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河道的痕迹(陆地变成海洋,也是地壳运动自然因素);证据三,荷兰的围海大坝以及香港的填海造陆(人为因素)。
地壳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为的活动都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2、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学说的内容是: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3、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证据一:各大洲可以拼合在一起;
证据二:拼合的各大陆古老底层非常相似;
证据三:拼合处的两大陆有相同的物种。
4、板块学说(建立在大陆漂移学说基础上)
内容: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可以分成六大板块;各大版块不断的运动,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地理现象: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5、通过板块的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①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不断的扩张,有人预言,几千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请用板块学说解释这个预言。
因为红海地处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而两大板块正处于拉伸作用,所以位于两大板块之间的红海在非洲和印度洋板块的拉伸作用下会越来越大。
②位于欧洲和非洲的地中海在不断的缩小,有人预言,几千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③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不断在升高?
④大西洋会越来越大
⑤新西兰南北二岛形成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形成;安第斯山脉形成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版块作用相成;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形成等等
6、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7、六大板块中:其中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以及大洋洲陆地部分位于印度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8、红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日本和中国的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9、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七年级地理上册《发展与合作》重要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发展与合作》重要复习资料

一、国家与地区
1、世界上前六位的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是:中国、印度和美国。
3、地跨两洲的国家是:埃及(亚、非洲)、土耳其(亚、欧洲)、俄罗斯(亚、欧洲)、巴拿马(南美洲、北美洲)。
4、、(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被称为(袖珍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印度)、(美国)。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的国家比较
1、世界上主要发达的国家主要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2、发展中国家主要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国
3、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
4、名词: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南:是发展中国家,北是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南半球外,都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5、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全球化)。
三、联合国(UN)成立的时间、总部、宗旨和5个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在美国纽约,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成立于1945年,主要有6个机构、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
WTO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在日内瓦、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四、地跨两洲的国家
国家
所跨的大洲
埃及
亚洲和非洲
土耳其
亚洲和欧洲
俄罗斯
亚洲和欧洲
巴拿马
南美洲和北美洲
五、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划分。
例如:加拿大和美国的五淡水湖之间的界限,法国和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脉,埃及和苏丹的纬线界限(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