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导学案湘教版

小学三年级的美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0-07-09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导学案湘教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导学案湘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导学案湘教版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分布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原因
3、理解人口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及分布原因
2、人口问题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一系列的有关人口问题的图片,让学生体验到世界问题确实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引起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自主学习:1、读图3-1,完成39页的活动题
各抒己见:分析3-1图后,你有什么感悟?
2、阅读40页部分内容
(1)完成本页的活动题
(2)根据表中的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英国
1.20
1.08
巴西
2.03
1.3
德国
0.97
1.04
尼日利亚
1.23
2.78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


结论:
(1)世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____国家增长慢,__国家增长快。
(2)世界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____

学习任务(二)世界人口分布
1、自主学习:阅读40——41页教材内容以及3-2图完成下列问题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
①你知道南极洲为何至今无人定居吗?浩瀚的沙漠为何渺无人烟?
②讨论分析P41活动,总结人口分布的表达方式及如何计算。列出计算
公式:。
③读图3-2,分别找出世界上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和人口稀疏区,总结人口分布规律。

④结论:结合以上的分析得出:世界人口分布与条件和条件,而且分布。
比较法是地理学科中常运用的方法之一,在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时,认真对比世界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所处的环境的不同,总结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即可得出结论。
①:气候寒冷,环境恶劣;沙漠地区干旱
②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人口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东部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人口稀疏区
寒冷的极地,原始的热带雨林,干旱的沙漠,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
高纬度地区,赤道附近,干旱区,地势高峻地区
④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不平衡
学习任务(三)世界人口问题
1、自主学习:阅读42页教材内容结合图3-33-4图以及44页活动2题完成以下问题:
(1)世界人口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会出现什么现象?
(2)怎样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我们能不能利用人口迁移的方式让世界人口趋于平衡呢?
个性化修改
2、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这种情况会带来什么问题?我们应如何解决?
(温馨提示)参照教材44页活动1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1、世界人口增长快→带来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不同→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世界人口稠密区和世界人口稀疏区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综合能力训练41页——43页
六、附板书设计:
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速度原因
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原因
3、世界人口问题:过多过少措施
教学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相关阅读

世界的人口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的人口”,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人是一切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增长、迁移和分布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要求

智能训练

思想教育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

2、了解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3、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及自然、经济、社会、历史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1、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分析人口分布图

3、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3、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分布可以知道人口发展的形势,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为学习和了解后面的人口问题打下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需要详细讲解

难点:由于人口迁移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再加上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比较多,因此人口迁移及其原因就成为了本节的难点,另外,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也是难点之一

4、教材处理

本节世界的人口内容共用两个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人口增长和人口的分布上,人口的增长主要详细讲解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同,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以学生自己阅读的方式来了解,并通过简单练习来讲解;人口的迁移内容比较难,我利用资料和图片让学生明白这种现象;人口密度的学习主要通过两个城市的对比及“做一做”让学生了解稠密和稀疏的区别;人口的分布主要详细讲解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让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分布原因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选择及其依据

以“读图+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

2、教的手段及其依据

本节内容主要运用powerpoint课件来讲述,集录像、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三、说学法指导

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学生动手画简单的人口增长图,动脑思考课本问题,克服学生“只听不思”的现象,从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思想设计、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及其依据

教学

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

时间

分配

导入

播放人口录像,问:录像里说了什么内容?然后引入新课——世界的人口

用录像从感观上吸引学生,激发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理

3分钟

板书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阅读

让学生阅读课本新闻报道,自己得出世界人口数量是在1999年达到60亿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分钟

板书

一、世界人口数:60亿(1999年)

引入

为什么在人口数量后要注明年份?——说明人口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自然过渡到人口增长

1分钟

讲述

利用跳动的人口钟让学生感受人口每时每刻的变化,从人口钟里可以看到人口在不断增加,然后利用课本“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让学生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所用的时间,然后从计算结果让学生总结得出人口增长的特点:从缓慢到加快

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从感观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并培养他们分析、总结的能力

10分钟

板书

1、速度:缓慢加快

练习

利用课本“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的数据,描绘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教师巡堂指导

培养学生用图、绘图能力

5分钟

讲述

通过自己描绘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回顾人口增长的发展过程,并了解20世纪30年代后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3分钟

引入

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什么决定?——引入人口自然增长率

练习

利用课本例子,让学生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让他们总结公式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3分钟

板书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提醒学生注意用的是千分率——‰)

读图

投影“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了解各大洲人口增长的状况,从中指出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和最慢的大洲,无常住人口的大洲。并从这里总结得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通过读图来获得新知识,符合地理课堂的教学特色

5分钟

板书

发达国家慢

发展中国家快

阅读

阅读课本“读一读”,了解人口增长的未来趋势

加深对人口增长的了解

5分钟

引入

人口数量不但时刻在变化,人口还会不断迁移,这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社会现象。——引入人口迁移

讲述

1、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从中了解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情况

2、投影资料,让学生总结科技移民的原因和影响

3、练习课本“想一想”思考劳动力输出的影响

4、投影国际难民迁移图片,让学生从平时的新闻报道中说出难民迁移的原因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板书

三、世界人口迁移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引入

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是不一样的,那么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呢?首先,我们学习一个反应人口分布特点的指标——人口密度

前后联系,自然过渡

读图

利用课本甲乙两市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人口密度由人口数量和面积之比来决定,单位是:人/km2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3分钟

板书

四、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大:稠密

人口密度小:稀疏

引入

下面我们就通过世界人口密度图,看一看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读图

引导学生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1、找出人口稠密区,并分析人口稠密的原因

2、找出人口稀疏区,并分析人口稀疏的原因

通过读图来获得新知识,符合地理课堂的教学特色

15分钟

小结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3分钟

板书

五、世界人口的分布

分布地区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温暖湿润

农业发展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快

人口稀少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

热带雨林带

沙漠地区

高原、山区

以表格的形式总结,简单明了

练习

对本节书所学的内容进行练习

及时进行反馈

7分钟

总结

对本节人口内容的学习进行总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5分钟

2、板书设计及依据

本节内容板书设计采用纲要式和表解式相结合,用powerpoint展示,边讲边板,穿插于教学过程中。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数:60亿(1999年)

二、世界人口增长

1、速度:缓慢加快发达国家慢

发展中国家快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三、世界人口迁移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四、人口密度=(人/km2)人口密度大:稠密

人口密度小:稀疏

五、世界人口的分布

分布地区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温暖湿润

农业发展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快

人口稀少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

热带雨林带

沙漠地区

高原、山区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聚落》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聚落》教案湘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聚落的形式及其形成、发展变化。
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小组辩论、分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一: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展示:农村、集镇、城市、林村、牧村、渔村等),他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学生回答)
承转:尽管这些景观差别很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聚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聚落的有关知识。
方案二:播放FLASH动画片段:“秋天到了,小燕子要跟着妈妈到遥远陌生的南方去越冬,他们飞过平原,越过高山,飞过城市,小燕子很奇怪:为什么有的地方房屋又矮又小又稀,而有的地方高楼林立呢?他们飞呀飞,小燕子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家的房子是平顶的,而这里的房子却是尖顶的?”
带着小燕子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聚落”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51页和52页、53页,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观察教材52页的两组图片,思考:从村庄演变为城市的过程中,聚落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3)、你喜欢城市还是乡村?请阐述自己的理由。
(4)、请你总结:乡村和城市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5)、教材53页活动题2、3、4,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1、为什么有的地方只能形成乡村,而有的地方却能发展成为城市呢?
2、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1、阅读下列信息,试分析每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①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团状,且规模较大,而山谷地区的聚落多呈条带状,且规模较小。——地形
②沙漠地区的聚落很少,且集中在绿洲上。——水源
③石家庄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京广铁路开通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特大城市。——交通
④东营和大庆是在石油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
2、(课件或图片展示下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民居:热带雨林、北极地区、热带沙漠地区)
仔细观察图片,分析各地区的环境特点及民居特色:A气温高低B降水多少C墙壁厚度D屋顶坡度E建筑材料等。
民居
建筑风格
当地气候特点
东南亚的高脚屋
双层木楼、防潮、尖顶
高温多雨
北非的平顶屋
墙厚,小窗、防日晒、保温
干旱、气温日夜变化大
因纽特人的冰屋
低矮、无窗、半地窖式、保温好
严寒
一般说来,降水丰富的地区,住宅房屋多为斜顶,有利于雨水下流,降水越丰富,屋顶坡度越大,而且降水较多的地区,一般也较潮湿,住宅还要防潮,所以一些多雨地区的民居建筑多采用木竹架空式,即“干拦式”结构(也就是俗称的吊角楼)以利于通风、消暑、防潮。而在降水较少的地区,聚落住宅的屋顶坡度较小。在特干旱的地区甚至屋顶都是平的。气温高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薄,房间较大,窗户较小,从而达到防暑的效果;气温低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厚,房间较小。

1、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水源、交通、资源、地形、气候等。
2、民居的建筑风格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
学习任务(二)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54页和55页,解决以下问题:
(1)、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我们生活在泰山脚下,面对这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进行保护与开发?
泰山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景区游客过多、环境承载过重、违章建筑多、有很多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等。
泰山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北邻济南,南接曲阜;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许多历史典故、美丽传说、碑林石刻,是世界地质公园。
开发泰山文化,泰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帝王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还有石敢当、药材和泰山传说等民俗文化;要坚决拆除泰山景区内的违章建筑,铲除那些毫无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没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垃圾;严禁破坏景区内的一草一木,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指导社会公众自觉参与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舆论宣传,增强旅游者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的旅游习惯。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学习聚落的形态,要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城市和乡村不同的景观特色;讲解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时,通过材料和图片让学生分析总结出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协调适应性,从而形成人地协调的理念;利用图片的展示、文字的说明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通过对如何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讨论,让学生得出应怎样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思路。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综合能力训练54页和55页的“综合运用”一、二题
六、附板书设计: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的形态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形式:城市和乡村
3、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4、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
5、民居与自然环境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案湘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案湘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案湘教版

教学目标:
1、知道联合国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的种类及作用,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
2、阅读“世界语言分布图”和“世界宗教分布图”,分析观察六种语言的分布、三大宗教的分布。
3、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在华人聚集的地方,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能正确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树立无神论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读图分析、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1: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使用不同语言、进行不同宗教活动的图片及音像资料,师引导提问:这些人说的是什么语言?他们在做什么?然后讲述,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不同,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世界的语言
1、自主学习:(1)、目前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是否都有文字记载?使用最多并被联合国定为工作语言的是哪几种?
(2)、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哪种语言?使用最广泛的呢?
(3)、仔细观察《世界语言分布图》,与同位一起交流,说说图中六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完成下表。
主要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你现在正学习哪种外语?为什么要学习它?(指导学生结合教材48页,小组内探究完成。)
教法探讨:此问题较易回答,教师可追问英语问什么流行广泛?拉丁美洲为什么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盛行?推出殖民主义的原因。

学习任务(二)
1、自主学习:
(1)、世界三大宗教指哪三种?你能写出它们的名字吗?
三大宗教
创始地
地位
经典著作
分布地区
宗教建筑

(2)结合教材,小组内合作完成下表:
(3)、你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情况吗?你身边有教徒吗?他们信仰什么宗教?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谈谈你对宗教信仰的看法。
师讲述:宗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对自身的生、死、病、梦难以理解,他们相信有一种超乎自然的力量在主宰着世界。对这种神秘的力量人们只能顶礼膜拜,用各种活动来祈求神灵的庇护。开始崇拜众多神灵,到后来则演变成一种崇拜,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信奉各种各样的宗教。但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加之唯物论的推广和传播,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宗教信仰,成为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我们应正确看待和认识宗教现象,树立科学的唯物观。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世界的语言和宗教,重点观察了课本中的两幅分布图以及大量相关的图片,同学们一定要做有心人,从图中探寻知识,在生活中搜集地理信息。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见综合能力训练50、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