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语文教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

发表时间:2021-08-12

高一语文教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2.分析申明立场的措辞,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

3.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香港地区位于我国南部珠江口东侧,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人口约614.9万人,其中97.5%是华人。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统称香港。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2年8月至9月这一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缔结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三个条约”。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并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继续进行商谈,从此揭开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外交谈判的序幕。

英国政府错误地估计形势,过高估计了香港对中国的经济作用,过低估计了中国政府对主权问题的原则性和立场的坚定性,以为中国可以容许英国以某种方式在1997后继续管治香港。因此,1982年9月22日,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谈判代表团提出了“三个条约继续有效论”,无理地认为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割让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国不能收回,谈判的内容仅应限于所谓“租借”的“新界”。这当然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这一背景之下,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了撒切尔夫人,向其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课文分析

1.学生浏览全文后,请学生为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课文从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指出要从三个问题来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总说。

第二部分,文章2至7段。分别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阐明观点和主张,是分说。

这一部分可再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3段。关于“主权问题”。

第二层:第4、5段。关于“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的问题。

第三层:第6、7段。关于“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的问题。

2.课文开篇将“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分为三个方面来谈,有何必要?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阐明观点?

明确:因为香港问题不只是主权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谈判过程中,除了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之外,还需双方进行磋商、研究。这样,本着不同问题不同对待的原则,一方面明确了谈判内容,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对方清楚地了解我方的原则与态度。

3.在第一部分中,第二个问题与第三个问题的语言表述有何不同?为什么?

明确:第二个问题的主要部分是“采取什么方式”,主语是“中国”;第三个问题的主要部分是“商谈如何使香港……不出现大的波动”,主语是“中国和英国”。暗示1997年之后,对香港的管理首先是中国自己的事。

4.课文中怎么表现对主权问题的态度的?

明确:首先明确“没有回旋余地”,“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第3段进一步明确,中国是在“宣布”收回香港,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拿出来与英国进行谈判。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从中英两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指出:中国“肯定”也是必须在1997年收回香港,“别无选择”,向对方表明了我方的态度。然后,指出英国只有合作才会对自己有利——赢得“世界公论”的好评,暗示中国收回香港是大势所趋,是受世界公论所认同的。

5.在谈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希望中英两国政府进行友好的磋商,一是说明保持香港的繁荣对中国建设的影响。前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关于第一个方面,文中首先明确希望与英国合作,“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当然这一问题与“主权问题”不同,是可以“进行友好的磋商”的。

关于第二个方面,是驳斥某种观点,暗示对方不要以此作为谈判中制约中方的资本。同时也表现了我国对保持香港繁荣的信心。

6.对于第三个问题,中方的态度如何?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中方客观上承认出现波动的可能性,但明确指出,一旦出现“大的波动”,中方“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语气柔中见刚。

三、小结

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也有利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并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消除了中英两国关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是中英两国政府友好合作的共同成就。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练习三、四。

五、板书设计

扩展阅读

高一语文教案: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学目的:

1.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

2.筛选重要语句。

3.掌握文章采用的多种论证方法。

4.提高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风。

教学重点:

1.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

2.筛选重要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简介(可展示幻灯片)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要求:理清作者基本的观点与论证思路,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与结构,拟出内容结构提纲。

快速阅读检测提纲:

1.全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点列出作者认为要改造的理由。

3.概括文章四个部分的标题

明确:

侧重点可在第三小题,先让学生自己概括小标题,在概括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概括标题、如何筛选重要语句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进步和成绩。

??第二部分,缺点。

??第三部分,两种对立的态度。

??第四部分,具体建议。

??或

第一部分,理论和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第二部分,理论和实际脱离的三大缺点。

??第三部分,两种不同学风的比较。

??第四部分,转变学风的具体提议。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筛选信息

1.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2.你认为本文在论证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明确:

让学生自己从文章中找出例子并加以说明分析。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用,没有必要都讲给学生,只需要根据学生的总结加以补充即可)

1.文章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例证法

文中常引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如第一部分在提出论点之后,作者便概述了二十年来党对马列主义的认识、学习和发展的历程等概括性的事例作论据。第二部分在论证“还有很大缺点”时,列举了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理论三个方面“极坏的作风”,也是用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在后面接着论证主观主义学风使“理论和实际分离”时,则列举了“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等典型事例加以证明,使论证充分有力。

引证法

对比论证

文章的第三部分运用了典型的对比论证方法,把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同马列主义的学习态度,从表现、特点等方面逐一加以对照,揭示了主观主义的危害,论证雄辩有力。另外文章第一部分谈成绩是从正面来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而文章的第二部分谈缺点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必要性,这也是一种对比。

2.本文语言准确、鲜明。作者还善于使用口语、成语和文言词语,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

语言的准确性,一是表现在用词的恰当上。如第一部分在谈到我党“幼年”时期和“现在”对马列主义认识上的差距时,分别称之为“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和“深刻得多”“丰富得多”。“肤浅”和“深刻”是用以表明认识程度的一组反义词,“贫乏”和“丰富”是用以表示认识广度的一组反义词,作者不但用这两组反义词相对举,说明两者的差距,而且在“肤浅”“贫乏”之前都加上了“何等”二字,说明其严重的程度;而在“深刻”“丰富”之前却未加“何等”,是在后面用了“得多”二字,更准确地反映了客观的实际情况。再如第一部分的论点用了“日益结合”的提法,“日益”一词很客观地写出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用词也是很准确的。再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一句中,“常常”一词也用得很恰当,如不用就会把这一特称判断变成了全称判断,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二是表现在用词的分寸掌握得很好,如文中说,“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基本”二字很有分寸,表明了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任务,而是主要的根本的任务。又如第二部分在列举了主观主义学风的表现之后,说;“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先强调是“极坏的典型”,不是“普遍”的,然后又用了两个“相当地”,这样既表明了不是一片漆黑,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用词是很有分寸的。

语言的鲜明性,一是表现在作者善于进行正反对比。如第二部分在谈到学习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时,作者写道:“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这样把两条相反的“原则”对举,显得鲜明有力。另外第三部分中把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加以对比,也是十分鲜明的。二是表现在爱憎分明的态度上。作者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如当谈到主观主义的实质时,作者大声疾呼:“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一连串的排比,是非爱憎分明。

语言的生动性,一是表现在作者很善于使用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上,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用“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这样的口语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使文章显得活泼,有风趣。用“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生吞活剥”“一知半解”等成语来形容主观主义者的不细心调查,空谈理论,无知、教条,都很形象、深刻,同时也很简练。二是表现在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古为今用上。如“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为之一新”,“等闲视之”,“若明若暗”,“诸如此类”,“懂得甚少”等等,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三是表现在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上。如用“留声机”比喻留学生一切照搬外国,用“钦差大臣”“瞎子摸鱼”等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施令,既贴切生动又通俗易懂。文中多处使用排比,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语意跌宕,层层深入。在描绘主观主义态度的表现时,连用了三个“在这种态度下”,分别从三个方面加以揭示,气势连贯,揭露深刻。文中对偶的句子除了引用解缙的对联外,还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等等。都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二、重点语句分析

教师可以选出课文中重要的语句,和学生一起分析其特点,以下略举一二:

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使用了一系列的谬语、成语来说明坏作风的存在,就精减了文字,浓缩了内容。

②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的作风。

这段文字整句与散句交错结合,成语与俗语并用,增添了语言的色彩。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的一种表现。

极其工整的排比句和对称句、短句与长句的混合使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有一副对子(为清人解缙所作):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选用这副对子来给三种人画像,最恰当不过。“形象大于思维”,对子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指出的三种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去描绘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有的放矢”的解说。

“实事求是”的解说。

这两个成语的解说,都是结合文章特有的内容,作了经典性的概括,富于创造。

三、启迪思维,深究问题

1.第一部分中,提到我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在此阶段,究竟有哪些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去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提示:在这阶段,主要有1839年的林则徐禁烟运动,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1895年康有为倡导戊戌变法,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他们是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为救国救民而摸索真理的代表。具体事迹,可参看中国近代史有关史料。

2.为什么当时的许多马列主义的学者在研究历史时也是“言必称希腊”?

提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弱国,成为世界列强瓜分的对象。为使中国强盛起来,有不少有志之士便到英、法、德、日等强国去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又有不少人到苏联去学习。在当时,学习外国形成一股风,特别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但不少人的学习方法是教条主义的,这种教条主义的方法也影响到党内,在研究马列主义理论时,也只是生搬硬套外来的东西,而不重视研究本国的历史和现状。

四、能力训练

概括总结:

主观主义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参考答案:此题答案并不唯一,学生解答后可以让他们选出认为是最标准的答案。

高一语文教案: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词语的读音及成语的含义。

2.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筛选重要语句。

3.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

4.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

教学重点

1.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

2.筛选重要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全文

二、简介背景

三、研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

1.用“跳读法”把握全文要点:

启发:我们拿到一本论著,想用最快的速度大体了解全书内容要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明确:可以看封面后边的内容提要,并快速浏览目录页上的章节标题等。)

那么,我们拿到一篇议论文,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把握全文要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明确:可以采用首尾跳读法,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如果文中有小标题,当然还应抓住各部分的小标题。)

现在,请同学们用首尾跳读法迅速找出课文中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要点的最重要的几个句子。

讨论后明确:这几个句子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篇课文中,作者的逻辑思路大体上可以用上面几个句子里的3个词来概括:

“主张”——“理由”——“提议”

文章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本论部分(包括文中的一、二、三)阐明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

2.思考:如给课文四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如何概括?

指导:(1)内容能涵盖本部分;(2)简练、明确、贴近课文,尽量摘引原词原句。

这种概括,是为了浓缩每一部分所论述的问题,应该是越简练、越明确、越贴近课文越好,不必另起炉灶搬用名词术语来概括,最好是摘引原文原句或原词,能用一个词决不用一个词组,能用一个词组决不用一个句子。

根据这个原则,以下面的概括为好:

第一部分,进步和成绩。

??第二部分,缺点。

??第三部分,两种对立的态度。

??第四部分,具体建议。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并让同学们评析。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筛选重要语句、辨析语句、准确把握信息的能力。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本文虽是一篇动员报告,但作者使用的语言通俗、具体、明确,多使用口语、群众习见的俗语来说明问题;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又夹杂着一些成语甚至文言词语,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请找出这些语段并摘录出来,反复诵读、细细体会。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用提炼论点、加小标题等方法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筛选重要语句。

二、精读训练

第一部分思考题:

1.第二段共七句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中心句是?

2.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这一中心句的,用什么材料,请概括。

3.文段中有哪些表示材料安排顺序的标志性的词语。

4.文中“深刻”与“丰富”两词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5.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第二部分思考题:

1.“我们还是有缺点的”缺点指什么?有哪些表现?

2.第七自然段的作用是?

3.“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坏成怎样?有几种类型?

第三部分思考题:

1.列表比较主观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的不同,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这两种作风进行了比较?

2.试分析“在这种态度下……而是无的放矢”的句群的结构。

3.文中引用对联的作用是?

(第四部分的学习可从略)

三、总结性讨论

四、学习本文的语言

请学生朗读摘录出的语段,讨论本文的语言特点。例如:

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使用了一系列的谬语、成语来说明坏作风的存在,就精减了文字,浓缩了内容。

②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的作风。

这段文字整句与散句交错结合,成语与俗语并用,增添了语言的色彩。

③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的一种表现。

极其工整的排比句和对称句、短句与长句的混合使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④有一副对子(为清人解缙所作):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选用这副对子来给三种人画像,最恰当不过。“形象大于思维”,对子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指出的三种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去描绘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讨论文中引用的明朝解缙的对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从句式看,对偶;从内容看,比喻;从“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多义性看,双关(字面描写外在形态,实质描写思想作风);从芦苇、竹笋的拟人化看,比拟;从文章对这副对联的引述看,引用。

⑤“有的放矢”的解说。

⑥“实事求是”的解说。

这两个成语的解说,都是结合文章特有的内容,作了经典性的概括,富于创造。另外,文中很多地方用词准确,具有分寸感,这是写好议论文的重要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针对我们学习中存在的某一问题,写一段话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600字左右)

附:第一课时板书: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理出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祝福”的含义。

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4.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1. 体会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2.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结合祥林嫂的形象,初步理解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展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第三学时 展示课

小组成果展示:小组内自查,小组结对子互查。

小组疑点展示:小组讨论交流,针对疑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指正点拨。

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一 肖像描写

讨论 1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肖像是怎样的?

2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

3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怎么样?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小结:小说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不仅表现了表现人物的质朴与忠厚,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了人物一步一步被逼向灭亡的过程.

二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讨论:1祥林嫂都给哪些人讲了阿毛的故事?当时她的心理状况如何?

2文章中有关祥林嫂的行动描写有几处?分别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小结:祥林嫂的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逃出“苦海”又进“狼窝”。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落后与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

三 细节描写

讨论:1本文有七处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从中你看出祥林嫂的精神状态如何?

小结: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她的眼睛。—鲁迅

人物形象小结:她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 ——亚里士多德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丁玲

合作探究:1.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祥林嫂态度如何?

柳妈的语言:恶毒、愚昧、杀人于无形。外貌:丑陋、令人厌恶。 行为:卑鄙无耻。

其他人短工淡然简捷的回答,四婶慌乱的语调。

女人们鄙薄厌烦的神情。

2.谁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元凶?

祥林嫂勤快能干而又善良,在一次次走投无路中苦苦挣扎到最后一息。

鲁镇的环境氛围:迷信麻木愚昧。

鲁镇的思想认识: 顽固守旧,尊崇礼教。

鲁镇的待人处事态度:淡漠而无耻

他们合谋杀害祥林嫂,封建礼教和礼教才是真凶。

3.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顽固保守、固守礼教、阴险歹毒封建礼教的忠实走狗.

拓展训练:祥林嫂之死谁之过?鲁四老爷和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我?

客观原因:饥寒交迫。

主要原因:祥林嫂无容身之所,立锥之地。

1地主阶级:鲁四老爷鄙视她,视她为谬种。四婶嫌弃她,不允许她祭祀。

2资产阶级:“我”虽同情她,但不能帮她。

3无产阶级:短工鄙弃她,刘妈嘲笑她,吓唬她。鲁镇的人们把她的痛苦当成“戏”看。

真正原因:吃人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

布置作业:请你运用一种或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一个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字数150左右。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主要是完成对祥林嫂形象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学生在前两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对祥林嫂形象有了一些认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各学习小组表现很踊跃,只是能够做小结发言的学生在总结时不够全面,需要教师补充。在拓训练:祥林嫂之死谁之过?鲁四老爷和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我?这一问题时学生将主要原因的三个方面不能够准确全面的概括出来,所以今后对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待继续训练。

高一语文教案:《论语》


名著导读之《论语》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论语》作为高中名著导读之开篇,讲好它颇有必要。一者,孔子说他“十五志于学”,这与高一学生在年龄上大体相当。因此,通过导读引导学生像孔子一样“志于学”显得必要。二者,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学过《论语(十则)》,有一定的基础,对孔子和《论语》不存在生疏之感,有利于教学。三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论语》堪称经典,了解经典,学习经典,传承经典,义不容辞。

教学中虽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地方。其一,《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儒家经典,而学生普遍存在文言基础较差的状况,这样在阅读时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其二,因年代久远,《论语》中所体现的政治理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民间习俗等不一定符合当代“90后”学生的胃口,学生或许存在个性化的现代式解读,值得鼓励也需要引导。

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本导读课的时候,我进行了如下处理。在内容上,一是将孔子不作为教学重点。虽然讲《论语》离不开孔子,但毕竟是《论语》导读,不是“孔子”导读,多了有喧宾夺主之嫌。二是以课本中出现的句子作为讲解重点。高一学生鲜有读完《论语》全本的,对课本之外的句子不是很熟悉。课文中出现的句子都是经典句子,将其作为讲解重点,因利就便,有利于帮助学生疏通文意,了解经典。在教法上,主要学生课外自学和教师课内引导相结合。对于孔子及《论语》相关的背景资料,课本上有一些,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补充,这部分让学生课外自学解决,课堂上展示一下就可以。对于课文文本中所辑录的重要句子,通过查阅工具书,教师讲解引导,以疏通文意,帮助学生进行解读。通过课堂探讨,让学生明晓如何纵读和横读《论语》。总之,期望通过课内导读之“一发”,而牵动课外阅读之“全身”,真正达到“悦读”的目的。

文本解读

《论语》导读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共分两个部分,一是“背景介绍”,二是“作品导读”。

“背景介绍”部分共五段。首段说的是读《论语》的必要性,即了解中国文化的需要。第二段简介《论语》,包括其成书时间、内容、为什么叫《论语》、意义等。第三至五段介绍孔子其人及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作品导读”部分共十四段,第一段就《论语》版本作说明。第二段简介《论语》,对其呈现的四种形式(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问答形式、交谈形式、夹叙夹议)作了举例说明。第三段说明阅读《论语》要注意的问题。第四段承上启下,第五至第九段谈《论语》对后人的启发。第五至七段侧重谈《论语》中反映的儒家治国理论,“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二者相辅相成。第八段谈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精辟言论。第九段谈《论语》中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至今受用。第十至十三段介绍孔子的形象(孔子自我评价、理想、生平)及其带给我们的影响。第十四段总结,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语说明《论语》的作用和影响之大。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查找孔子与《论语》的有关背景资料;②理解、运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上网“百度”,学会自学,积累孔子与《论语》相关的资料;②通过幻灯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孔子高尚而光辉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②学生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①查找积累孔子与《论语》的背景资料;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③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论语》。

【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孔子和《论语》的文学常识。

2.归纳法。在了解文中出现的《论语》原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阅读《论语》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宋代赵普出任宰相时,有人说他只读过《论语》,宋太宗赵光义问他是否如此,赵普并不隐瞒,并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就流传开来。这话虽有些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它被誉为“博大精妙的智慧之言”。既然《论语》如此精妙,我们有必要读一读《论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该如何来品读《论语》。

二、说一说:要求学生课前网上搜索孔子和《论语》的相关知识,归纳概要,课堂上能够说出对孔子和《论语》的初步印象。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那么首先有必要对孔子作个了解。关于孔子你了解多少呢?

提问1:关于孔子你了解多少呢?

课本83、84页的内容可以作为参考。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归纳并分别幻灯展示关要点(关键词),以方便学生识记。

◆ 明确(幻灯展示):

孔子其人(关键词):称号(“四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圣人)、经历、思想核心(礼、仁)

提问2:关于《论语》你又了解多少呢?

课本84页的内容可作参考。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归纳并分别幻灯展示关要点(关键词),以方便学生识记。

◆ 明确(幻灯展示):

《论语》其书(关键词):“论语”释义、涉及内容(学习、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艺术特色(口语简洁、人物鲜明、善用修辞等)

附相关资料:

l、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zōu yì,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靠自学成才。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周游列国,四处游说,但其政治主张始终没有被采纳。暮年回到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其教学相长、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还有借鉴意义。经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诗经》、《周易》等。他还将鲁国史书《春秋》加以修订,开创了私人修撰历史的先河。

孔子政治思想学说的核心是“礼”和“仁”。“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孔子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仁”即仁爱,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自汉以后,孔子思想成为两千年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深远。

2、《论语》一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时间约在战国时期。“论语”的“论”是编排、记录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孔子师生的言谈记录下来的意思。全书共有20篇,每篇由数量不等的语段组成,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有492章。《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从内容上看,《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各方面的思想主张。如重点涉及学习的主要篇章有《学而》《子张》等,重点涉及政治的主要篇章有《尧曰》《季氏》等,重点涉及伦理道德的篇章有《八佾(yì)》《里仁》《公冶长》《雍也》《子罕》《乡党》《颜渊》《宪问》《微子》等,重点涉及教育的篇章有《述而》《泰伯》等,综合涉及各方面思想的篇章有《为政》《先进》《子路》《卫灵公》《阳货》等。

《论语》以当时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为主,来描述孔子的思想和品格,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非常简洁。其中篇幅相对较长的,也只有两百多字。《论语》还特别擅长用语言来表现人物个性。《论语》不是小说,也不是人物传记,以记言为主,叙事为辅,但《论语》中人物的形象却很鲜明。孔子本人和蔼可亲的神态、诲人不倦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都呼之欲出。孔子的几大弟子,如颜回的虚心虔诚、子贡的智慧巧妙、子路的冒失莽撞等,语言风格无不与其精神气质相合。

《论语》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记载孔子的言行,宣传孔子的思想和主张。比较常用的有比喻、对比、对偶、排比等。这就比单纯空洞的说教更生动、更形象,容易为人所理解并接受。

三、忆一忆:学生温故——回顾初中所学《论语》。

学生凭印象记忆句子,教师归纳并幻灯展示,学生齐读。

◆幻灯展示:七年级上册课文《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课本中还有很多经典的句子,值得我们去品鉴。

四、品一品:学生知新——品鉴课本文本中的佳句

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论语》”内容,划出有关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句子。

1、找出课文中有关孔子对自己描述和评价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1)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

译: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

(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译: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等等?”

(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译: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4)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译:孔子说:“每十家必定有和我一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而已。”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岁明辨是非,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违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够看出孔子的部分形象特征。比如,他幼年不幸,生活贫苦,但却少有志向;比如他热爱学习,好学不倦,自学成才;比如他讲究忠信,颇有自信等等。说到这,大家不难发现,《论语》中最多的是“子曰”,那么还有无“他人曰”呢?

《论语》中除了很多“子曰”之外,还有“曾子曰”“予贡曰”“颜渊曰”“子路曰”等等。这些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第一是孔子,第二是孔门弟子,第三是《论语》中的其他人物,这样把《论语》当孔子的传记来读。

◆幻灯展示:“阅读指津之一——以人物为线索,纵读《论语》”

2、找出课文中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1)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译:孔子说:“对谁都进行教育,不分(贫富、愚智)的类别。”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译: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称号?”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开导他;不到他欲说无语时,不去启发引导。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教他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让人们受益无穷。除此之外,他在为政治国、为人处世等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精辟的言论。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把全书归纳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下还可分若干细目,按主题摘录,即以概念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

◆幻灯展示:“阅读指津之二——以概念为线索,横读《论语》”

幻灯展示:《于丹(论语)心得》目录:易中天序、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论语》原文、后记

分析:于丹教授从七个方面,以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这七个方面,就是以概念为线索,来横读《论语》的。

3、除了上面我们所列举的句子之外,你还欣赏《论语》中的哪些句子呢?请说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明确: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句分别出自不同的篇章。我们现在所读的《论语》共有20篇,篇名为后人所起,多用每篇首句的两个字来做篇名。其中学而篇第一,尧曰篇第二十。《论语》因年代久远,有些句子较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工具书,梳理文义,按章节顺序读《论语》。作为初学者,我们可以阅读中华书局出版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书后附有《论语词典》,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另外,教师手中的《论语通解》(东北师大出版社),附有名师点评,也值得一看。

◆ 幻灯展示:“阅读指津之三——梳理文义,顺读《论语》”

课堂小结:

好,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先对孔子和《论语》作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分析总结了读《论语》的三种方法,即“以人物为线索,纵读《论语》;以概念为线索,横读《论语》;梳理文本大意,顺读《论语》。”

◆ 幻灯展示:《论语》阅读的三种方法。

四、结束语

无论是古人赵普留下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还是今人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解读,《论语》所呈现出的博大而精深的智慧不言而喻。《论语》不仅是记载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希望大家在课后认真地阅读《论语》。最后,我想用两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课:读孔子,见贤思齐;品《论语》,温故知新。

◆ 幻灯展示:读孔子,见贤思齐;品《论语》,温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