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5)》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发表时间:2021-07-30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5)》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5)》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5)》数学教案

课题:期末复习(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的第10-14题。www.jab88.coM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20以内的的进位加和退位减,使学生乍得计算技能更加巩固,并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黑板、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 复习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

1、 学生自己整理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

2、 做期末复习的第10-11题。

这两题着重复习进位加和退位减。让学生在练习中整理、复习,这时可分组活动,让学生合作练习,使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在复习退位减时可让学生像图中那样根据被减数拿出两张卡片,说出两个减法算式;也可以同时说出两道减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以加强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三、 计算练习。

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9 + 2 = 16 - 9 = 13 - 4 = 5 + 7 =

15 - 5 = 6 + 8 = 11 - 3 = 8 + 8 =

13 - 6 = 12 - 7 = 9 + 6 = 10 +7 =

17 - 8 = 14 - 8 = 7 + 7 = 18 - 9 =

4 + 8 = 13 - 5 = 8 + 3 = 3 + 9 =

这里对进位加和退位减法也提出了速度要求,可用2分半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些题,但仍要把计算正确放在首位。

四、 综合实践运用。

1、 做期末复习的第13题。(看谁先跑到终点)可以分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做的对,做的快。比赛一次,每组做一条跑道上的题。经过四次,则每组可全部练完。

2、 做期末复习的第14题。(不计算,比一比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这题通过比较确定得数的大小,可以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体会每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和估算的方法。练习时要强调“不计算”,只是通过已知数的比较得出结论。

五、 课堂总结。 (略)

精选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5~97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感知进位加、退位减的实际意义和算法;

2、 再整理、归纳加法表和减法表并应用加法表和减法表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加法表、减法表、苹果图、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 教学加法表和减法表。

1、 做第1题。通过一图四式,进一步体会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从每道算式的算法中加深对进位加和退位减方法的理解。复习时可想让学生看清图意,自己列出算式计算,把算式对比着看一看,体会联系。然后相互交流,把列式计算时的想法说给同伴听一听。

2、 第2题和第3题是整理加法表和减法表。整理好后,再观察有什么规律。复习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算式、找规律,然后集中交流。但对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要求不要过高,只要能有序观察,明白了规律,就要表扬。

三、 计算练习。

做第4、5题。这是加、减法的混合练习,但这时还不要对计算速度提出过高的要求。

四、 综合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

1、 做第6、7、8、9题。看图列式。这些都是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时,都要先弄清题意,再列式解答,然后在同伴中说说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

在做第9题时,答案不唯一,能使学生体会结论的不确定性。可以先假设苹果的个数,再根据苹果的个数算出梨的个数。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梨可能有多少个,这可能引起争论,应当鼓励,使学生在不同的结论的碰撞中,逐步领悟问题的解决方法。但要注意从图上可以知道,苹果不会少于5个,梨不会少于2个。

五、 课堂总结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7)》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7)》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7)》数学教案

期末复习(5)

教学目的:在学生复习了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进行相应的计算练习,加以巩固强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试卷形式)

计算练习

1、在( )里填数。

9+( )=12 10-( )=0

5+( )=15 ( )+( )=17

2、在○里填上“>”、“<”或“=”。

8+4 ○ 14 17-10 ○ 3+4 7 ○ 13-10

7+4 ○ 7-4 9 ○ 9+3 10-6 ○ 6-6

3、用 6 、 9 、15 组成四个算式。

( )○( )=()  ()○()=()

( )○()=()()○()=()

4、填数。

7 +8 → □ - 5 → □ 10 - 3 → □ +0 → □

15 - 9 → □ - 6 → □ 15 - 5 → □+6 → □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 + □ < 14 11 - □ > 7

二、算一算。

1、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7 - 9 = 14 - 5 = 5 + 7 = 14 - 8 =

4 + 8 = 10 + 5 = 9 + 8 = 7 + 9 =

11 - 6 = 13 - 6 = 9+5 = 6 + 7 =

2、 每组题里得数大的算式后面□打“√”。

9 - 3 □ 9 + 3 □ 8 - 3 □

〈 〈 〈

9 - 4 □ 9 + 4 □ 8 + 3 □

3、连线。

8 - 6 3 + 7 19 - 9

4 + 6 10 - 7 12 - 10

8 - 5 7 - 5 0 + 3

4、看图列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8)》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8)》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8)》数学教案

期末复习(6)

教学目的:在学生系统复习之后,进行的综合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综合运用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试卷检测)

9 11

1、

2、在○里填上>、<或=。

8 ○ 14 - 4 17 - 10 ○ 3 + 4 10 - 6 ○ 6

9 ○ 9 + 3 7 + 4 ○ 7 - 4 10 +0 ○10 - 0

3、从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数,并填入( )里。

13 10 9 15 12 20 18

( )>( )>( )>( )>( )>( )>( )

4、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的数是( )。

20里面有( )个十。

5接着画下去,画满10个。

○△△○△△

□○△□○△

6、☆☆☆☆★☆☆☆★☆☆

一共有( )个☆。从左边数,第( )个和第( )个是★。

请把第1、3、7、11个涂上颜色。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4)》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4)》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4)》数学教案

课题:期末复习(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02页第7-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的计算技能更加巩固,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意识和初步繁荣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黑板、口算卡片、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板书)

二、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 复习1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

2、 做第7题。这题着重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分小组活动。在学生自己找一找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规律有条理地找卡片说算式,如按加法的数是1、2、3……顺次来整理,并进行交流。

三、 计算练习。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6 + 3 = 4 + 5 = 8 - 0 = 3 + 7 =

10 - 8 = 10 - 5 = 2 + 4 = 6 - 1 =

5 + 3 = 2 + 6 = 6 - 6 = 0 + 9 =

1 0 - 6 = 7 - 4 = 1 + 9 = 4 + 4 =

第8题正式对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提出了速度要求。练习时要除了要注意口算的正确率外,还要适当注意速度。但速度要求不要太高,一般在2分钟内能完成这些题就可以了。

四、 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做第9题。把得数是4的每一块涂上颜色,看看像什么?

学生涂色,分组练习,然后交流。

2、用小黑板出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

学生分组解决问题,然后交流。

五、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复习小朋友们熟练地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计算中正确运用计算技能正确解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3)》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3)》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3)》数学教案

课题:期末复习(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1页的第1-6题。

教学目的:对本学期学过的概念进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加深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直尺、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直接揭题。(板书课题)

二、 整理数的概念。

1、 认数复习。

(1) 出示直尺,画一条直线,并标出直线上的点。让学生整理数。让学生在整理数的顺序的过程中,再次认识直线上的点越往右,它所表示的数就越大。

(2) 数的大小比较。做第2题。学生填写,然后汇报交流。

2、 数的组成复习。

(1) 复习数位。个位和十位的概念。

(2) 做第3题。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2个十是( )。

学生先填写,再交流。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弄清数的组成。

(3) 做第4题。

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0里面有( )个十。

三、 时间的复习。

做第5题。让学生先认一认钟表上的时间,再相互交流,说说几时在干什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在钟表上认时间的方法。

四、 综合复习。

做第6题。这题综合了认物体、认位置、分一分、几和第几,以及统计等方面的知识。复习时,可以分小组讨论、填表,并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对于讨论“还可以怎么分?”时,可以按颜色分,按楼层分,或按有无曲面来分,等等,只要说的合理就要肯定。

右面一题的答案是:圆柱上面有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上面是球;下面是圆柱,左面是正方体,右面是圆柱。

五、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数的有关概念和认时间、认物体……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后希望小朋友能运用所复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2)》数学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2)》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2)》数学教案

课题:愉快的周末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 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逐步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 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奖励星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小朋友,谁来说说一星期有几天?

2、 是呀!一星期有7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星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3、 讲述:按照历法,星期日是一星期的第一天,安排第一天让小朋友在家休息,是为了小朋友一星期能更好的学习,星期六是一星期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星期六”,也就是“周末”。(板书部分课题:周末)

4、 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周末时参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5、 小朋友的周末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在数学王国里也来过一个愉快的周末。(补充课题)

二、 师生合作,获得新知。

1、 我们来玩套圈的游戏。讲述游戏规则:套中第1个圈得1分,套中第2个圈得2分,套中第3个圈得3分,套中第4个圈得4分,套中第5个圈得5分。

2、 请一位小朋友上前套3个圈。

3、 指名说说图中小朋友一共套了几分?你是怎么知道的?

4、 如果让你来套3个圈,最多能套几分?你的3个全套在哪里?先跟好朋友说,再汇报)

5、 现在有一位小朋友一共套了9分,他的3个圈套在哪里?(同桌讨论,在交流)

6、 教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答案。下面,还有4个有趣的活动等着我们呢。学生分组组成各小队去不同的兴趣小组活动,然后依次轮流交换。

三、 组内合作,探讨交流。

每一个“活动场面”由解说员解释图意并提出解题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后,组员与组员之间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 刚才小朋友们都观察得很仔细,讨论得非常热烈。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你们讨论的结果。

2、 汇报“歌舞组”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3、 汇报“美术组”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4、 汇报“过独木桥”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5、 汇报“接力赛”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6、 小结:刚才你们争论得非常激烈。小朋友以后遇到问题就要这样,要敢于争论,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五、 全课总结,回归主题。

师:小朋友,在生活里存在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动动小脑筋,我们就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些有趣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小朋友要努力做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小朋友,这节数学课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复习(一)》数学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复习(一)》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复习(一)》数学教案

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9课时 复习(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

2、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并在表中寻找出规律。

3、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并在表中寻找出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法的含义

1、出示第一题。

(1)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的意思。

(2)请几位学生来说说图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尝试编数学实际问题。

(3)学生独立计算并完成书上的填空。

(4)集体订正,问:你是怎样想的?

2、提问:什么情况我们要用加法算?

二、整理加法表。

1、师: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搭房好吗?

生:说说你准备怎么搭房。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学生进行有序地对加法算式整理。

提问: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横着看,斜着看呢?

生:小组讨论,观察,发现加法表里的排列规律。

2、把得数是11、12、13?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3、从加法表中任选题目,快速说出得数。

三、口算

1、出示:复习第4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对于错的及时分析原因。

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复习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校对并订正。

四、补充练习

1、在〇里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

9+7〇15 14-10〇5 5+7〇7+5

13〇4+8 17-7〇9 6+4〇8+3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比大小的。

2、解决实际问题。

(1)小红有8枝铅笔,小明和她同样多,两人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2)书架上有18本故事书,借走一些后,还剩下8本,借走了多少本?

(3)三盒蛋糕,第一盒有6个,第二盒有8个,第三盒有9个。买2盒最多有( )个,最少有( )个。

教师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五、课堂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巩固两种计算思路:一是把“凑十法”迁移过来进行计算,二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把算式转化成学过的算式,算出得数。同时在课堂中注意让学生交流算法过程及自己的想法,加强口算,进一步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数一数、比一比》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比较。并且能熟练的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比较物体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复习策略):在数一数、分一分、比一比的游戏活动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复习重点:

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比较,并且能熟练的掌握数数的方法。

复习难点:

发现并提出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复习过程:

一、 动手游戏《数一数、比一比》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老师说你们做》的游戏。老师说学生边说边做(大小)

二、说一说

1、小朋友,你们在家愿不愿意帮助妈妈收拾家务?我们的好朋友小明他帮助妈妈把家务收拾好后,把妈妈、爸爸、自己的衣服分类放好,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啊”,你能告诉老师,小明是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数一数有多少?(出示课件图片)

2、学生自由发言(因为我看到妈妈的衣服叠的最厚了。)

3、看到老师的图片,你还能比较什么?(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比小明的衣服长,所以小明的衣服最短;还能比较花瓶,观赏的装饰品,古董马,妈妈小明的身高)

4、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闭上眼睛,跟老师旅游轻松一下!看!出示课件,我们到哪儿了啊?(花果山)你能在这儿比较什么?(学生尽情发挥数,猴子,比较多少)接着去旅游出示课件我们又来到哪儿了啊?(海边我们能比较什么啊?(学生自由说)

5、我们旅游到了这么多的地方,能不能从我们生活中进行比较呢?把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告诉大家你比较的是什么。(矿泉水瓶,汽车,球,铅笔,纸)看看我们教室里能比较什么?生活中我们还能比较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老师随机鼓励肯定其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6、游戏《小组找家》出示课件让学生比较完书的厚和书的多少之后,分组,听老师口令找家。

7、游戏〈男女找家〉出示课件,轻重的比较,然后男生女生分组找家。

8、小猫看到我们玩的这么开心,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但是它带来一只小猫和两团线球,它要问问我们小朋友哪团线球长?学生自由发挥,肯定起想象的答案。你还能比较什么?

9、动手涂一涂。出示课件,看到大数受不了了,为什么?(我们小朋友可不要象他这样,要爱护树木)下面把你认为是大树的涂上深绿色,小树涂上浅绿色,动手涂一涂,比一比谁涂的又快又好,老师就奖励他一个大拇哥。学生动手老师巡视。

三、练一练:

1.数数练习:

(1)全班同学一起报数,看看全班有多少人.

(2)让学生看着图数数,注意手指着的小球和口头数出的数要一一对应.

(3)要求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数.

(4)同学随便说个数,数出后面五个数来.

2、在○里填上“>”、“

14○14 18○15 10○10 5○4

19○20 9○13 6○8 9○0

3、说一说,是对还是错.

(1)9>10( ) (2)6>5( ) (3)7>8( )

四、单元试题检测

1、数一数,每一种物品有几个? (12分)

( )个苹果 ( )个杯子 ( )个球

2、看图圈数。(12分)

3、按要求,画一画。(20分)

(1)画○,比△多 △ △ △

(2)画△,比○少 ○ ○ ○ ○ ○

(3)在最短的后面画“△”,最长的后面画“○”。

( )

( )

( )

(4)在最高的下面画“√”。

( ) ( ) ( )

4、看数画图。(10分)

(1)画5个○ (2)画7个△

5、我会连。

△△△△ △ △

6、想一想,画一画。(30分)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3、多的画√,少的画○。

4、长的画√,短的画○。

第二课时:复习《位置》

复习要求: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复习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复习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复习准备:挂图 投影 课件 座次卡

过程:

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座位游戏

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

2、介绍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

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

3、介绍新位置

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多说一些)

4、点名游戏

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1、 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2、 挂图出示

(1)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练习题吧。

3、 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

完成剩下的练习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师: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做大家都喜欢的游戏,“听反话”

要求:

(1)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

(2)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3)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第三、四课时:复习《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复习重点: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复习难点:1、序数。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三和第五两个单元,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两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可先让学生翻书看再说)

汇报: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这单元内容我们都要注意什么?

1、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

重点练习从左(右)圈几个和第几个。

(1)图中一共有( )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 是第( )个。

(3)从左往右数, 排第( ).

2、相邻数:( )6( )。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3、10以内数的组成。递增、递减、交换方法。

“对口令、找朋友”游戏进行复习10以内的组成。

4、10以内的加减法;

(1)写出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2)在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出示计算卡片练习。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 )+6=6,

尤其是( )-3=3,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

9○6=3 6○5=1

5、用数学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一图一式、一图二式、一图四式。

三、通过这两单元的复习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练一练

1.圈一圈,连一连。(共8分)

2.数一数每种花各有几朵,写一写。(共5分)

3.涂一涂,填一填。(共10分)

(左) (右)

把左边的3个 涂上红色;把右边的5个 涂上绿色;给从左边数排第5的 涂上黄色。

绿 比红 ( ), 红 比黄 ( )。(填“多”或“少”)

4.请你填上合适的数。(共12分)

5>( ) ( )4

2

1( ) ( )

5.要使盒子里都是5个皮球,每个盒子里要添上几个皮球?请画上去。并写数。(共16分)

6.把4个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写一写。(共6分)

7.请你先写数,再填空。(共10分)

8.比一比,看谁吃得多。(共12分)

( ) ( ) ( ) ( ) ( ) ( ) ( ) ( )

10.看图回答问题。(共9分)

一共有( )个人在排队买票, 排在第( ), 排在第( )。

11.把5枝花插在两个花盆,有几种插法,请写出来。(共8分)

四、想一想,做一做。(13分)

1、写出 上的数:

2 3 5

4 3 1

2、

3、看图填数。

比 少 ;

比 多 。

4、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 2 个: ☆ ☆ ☆ ☆ ☆

涂第2个: ☆ ☆ ☆ ☆ ☆

五、画一画,你能行!(可以画你喜欢的任何简单的图形)(6分)

¤ ¤ ¤ ¤

1、比¤多画1个。

2、比¤少画2个。

3、和¤画同样多。

六、看图计算。 16分

七、根据要求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0分

八、按规律填一填。

九、是几就圈几

十、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 5分

十一、把右边的6串葡萄圈起来,把从左边数第7串涂上颜色。

第五课时:复习《认识图形》

复习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重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复习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复习过程:

一、谜语导入

教师分别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谜语,让学生来猜。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二、根据特点进行分类

长方体: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

三、练习

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

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2、

从左起 ,第( )个是球,第( )个和第( )个是正方体,球的左边是( ),球的右边是( )

3、

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

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4.请你试一试。

( )个正方形 ( )个三角形 ( )个正方体

5. 小明在家里拿来下面这些物品,你能帮他分一分吗?请把序号填在合适的括号中。

四、练习

1.填一填

(1) 是( )体,它有( )个面。它的每个面都是( )形。

(3) 是( ),上下两个面都是( )。

(4) 是( )体,它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

2.

3、数一数 ,填一填。

(1)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复习(二)》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复习(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复习(二)》数学教案

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10课时 复习(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页第6-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复习加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

2.能搜集信息,并从信息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

难点:能又对又快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小朋友已经学习了20内的加法,运用这些加法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来比比看谁学得最好。(板书课题)

二、口算练习

1、师:我们先来进行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口算题:

8+5= 9+7= 15-10= 4+7= 3+8= 7+6=

5+9= 9+3= 2+9= 4+8= 5+6= 7+5

学生先在本子上写出每题的得数,再指名学生口答并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2、想一想,填一填

8+5= 9+7= 4+9=

(1)学生独立思考并填写计算过程。

(2)请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及时板书。

小结:我们用“凑十法”来计算这些加法,可以把前面一个数分一分,让后面一个凑成十,也可以把后面的数分一分,让前面一个数凑成十。

三、看图写算式

1、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看图后写加法算式。

2、出示:复习第6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对于错的及时分析原因。

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3、复习第7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问:我们班花坛的花和一班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后说说,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4、复习第8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学生看着图写出算式。

5、复习第9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学生列式解答。

6、复习第10题。

讨论:小明最少的有多少枝蜡笔?最多有多少枝?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过程: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例如,对平时教学中学生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要重点复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重点指导。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数学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演示:出示3个彩色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

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

3、提问: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4、引出课题。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4、“想想做做”第5题。(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减法

5 - 2 = 3 读作:5减2等于3

减号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用减法。

教学反思:

整节课让学生用“原来、走了、还剩”叙述了图中表示的情境,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练习,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了5以内的加、减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以下三点:

1.要会说,能从图中找到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并能恰当地提出一个问题。

2.会数,能准确地数出原来有多少、去掉几个就是减几,去掉的这个数是从总数里去掉的。

3.会列算式,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根据算式来编一个故事,并提出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数学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第1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地掌握数量是1~5的物体,知道1~5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5。

2、是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使学生能用数表示事物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日常生活里,初步培养学生用数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1~5每一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5。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数字,特别是3和5。

课前准备:

课件、教师准备小动物贴画若干张、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大家是怎样庆祝教师节的呢?出示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学生说说可以用1、2、3、4、5表示人或物。

二、探索交流

1、认识数字1

(1)刚才大家在图上找到一块黑板、一个男孩、一架手风琴等等,这些物体都是一个,都可以用1颗算珠表示,认识数字“1”。(板书1),齐读1,用“1”说一句话。理解数字1的含义。

(2)认识字型,你觉得1像什么?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想象1像什么:小棒、棍子……跟着老师的要求做书空练习。

(3)请你拿出一支铅笔画一个圈,拿出一本数学书等,充分认识“1”。

2、学习数字2~5。

(1)图上有两盆花,每个人有两只手,可以用几个算珠来表示呢?也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板书2)

(2)说说2像什么?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归纳出2。想象:像一只小鸭子。

(3)你能摆出2根小棒吗?画2个圆,或是拿出2个圆片等。

(4)大家看见图上有3个跳舞的小女孩,你能从铅笔盒里拿出3支铅笔,在纸上画出3个圆,拨3颗算珠吗?这些物体都是3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说一说:3像什么?着重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动手说、摆、画,认识数字3,3像我们的耳朵,做书空练习。你还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到和3有关的东西吗?

(5)照样子,让学生学习数字4、5。

(6)指导学生写数字4、5,着重指导写5。

3、指导书写数字。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尤其是3和5,老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反馈完善

1、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字1~5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东西吗?小组合作:说说身边的东西。

2、自己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图,说说图上有几根黄瓜?和数字几连起来了?你能照样子连一连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看数字涂色,让学生自己完成,由同桌帮助检查对不对。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写数,数到几就在日字格里写几。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找找图中有哪些动物?哪些水果?有多少个呢?学生独立完成。把数字填写在日子格里。

四、拓展延伸

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指名说说。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 2 3 4 5

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

教学反思:

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动手操作、看谁写得最好、猜数游戏、找找生活中的1~5各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手指尖上”的特点。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1~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刻的。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练习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小鸡图,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出示青蛙图,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课堂总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法

3 + 2 = 5 读作:3加2等于5

加号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计算。

教学反思:

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到加号是表示运算的符号,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3.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采用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培养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自信心。

国标本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5


课题:期末复习总课时:9课时本课时: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认识0~20这些数,能理解数的含义,知道数的组成。
2、知道10个一就是1个十。
3、复习钟表,知道整时和大约几时。
4、复习立体图形,能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含义,知道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知道整时和大约几。
教学对策:通过复习理解数的含义,知道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实际应用。
1)光盘出示题目。
指导学生读题目:
我后面有8人。一共有多少人?
2)谁的后面有8人?
拿旗的小朋友。
3)求一共有多少人?怎么列算式?
8+1=9
1)这个1指的是什么?
拿旗的小朋友。
2)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
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总共有8人。
求什么?
我前面有几个人?
怎么列算式?
8-1=7
这个1指谁?
最后一个小男孩。
修改:第一小题,要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说“我后面有8人”这句话的是最前面的拿小旗的同学,说明这队学生中,除他以外还有8人,第二小题,先要让学生看清小旗上标出的“8人”,明白这队学生一共有8人,再引导学生主动利用解决第一小题时获得的经验,自主解决问题,并和同学交流。
17、选择。
1)光盘出示题目。
2)指导学生读题目。
已经挖了7个树坑,够吗?不够还差很多。大约一共要挖多少个树坑?(在合适的答案旁边打勾)
8个
10个
16个
3)说一说什么叫差很多?
4)8个、10个、16个,哪一个数字离7差很多?
5)16个。
6)学生在书上填写。
修改:要启发学生根据图中两个小朋友的对话,采用逐个排除的策略做出选择,因为挖好了7个树坑后还差很多,所以“8个”显然不是合适的答案,“10个”也不合题意,剩下的只能是“16个”
18、实际应用。
幼稚园小班有15个人,每人发一个面包,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下面打勾。
○○○○○○○○○○
○○○○○○○○○○
○○○
1)学生数一数每一堆有几个面包。
2)要发给15个小朋友,应该买哪两盒?
买第1盒和第3盒。
3)为什么呢?
9+6=15。
4)学生在书上填写。
修改:要通过交流,使学生理解“每人发一个面包”的意思,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买第一、第三盒比较合适,因为这两盒的面包一共是15个,正好与小朋友的人数相等。
19、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0、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期末复习
8+1=9
8-1=7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5)》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