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化学教案:《物质的分散系》教学设计

三颗纽扣的房子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7-24

高三化学教案:《物质的分散系》教学设计。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高三化学教案:《物质的分散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含义;理解电解质导电的本质原因。

2、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质疑”、“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学情分析】

我校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时有大量接触的试管实验,使他们对溶液有了许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酸碱盐知识,对溶液的导电性也有一定的认识,这都有利于学生归纳并理解电解质的概念,电离过程是种微观过程,但结合实验、结构模型、图片等能形象体现微观粒子变化的,学生应该能够突破这个难点。同时,授课班级的学生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强,通过分析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抓住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电离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导电的本质原因。

难点:电解质导电的本质原因。

【教学设计】

【课程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散系的概念,我们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我们今天的课程将学习溶液的电学性质。

【新课引入】大家都知道,湿的手接触电器时容易触电,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形成了溶液就一定能够导电?

【学生活动】讨论

【实验探究】分别测定下列物质在指定情况下能否导电:

第一组:NaCl晶体、KNO3晶体、蔗糖晶体

第二组: NaCl溶液、KNO3溶液、蔗糖溶液

第三组:HCl溶液、醋酸溶液、氨水溶液

【活动小结】能导电的:

不能导电的:

【教师小结】我们将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板书】第二节 电解质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过渡】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在受热熔化时能否导电呢?

【演示实验】熔融硝酸钾的导电实验

【问题深入】电解质导电还有其他情况吗?如果部分化合物在上述情况下都不导电又该称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小结】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问题思考】能导电的是电解质还是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等同于电解质吗?

【学生活动】能导电的是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同种物质。

【板书】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NaCl、HNO3、NaOH等酸、碱、盐)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

【问题探究1】为什么电解质的溶液能够导电?与金属的导电原理相同吗?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后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推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活动探究】电解质溶液导电分析

推论:带电微粒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的带电微粒是什么?

讨论:固态NaCl导电吗? NaCl溶液呢?固态KNO3导电吗? 熔融态KNO3呢?HCl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溶于水后呢?如果在NaCl溶液和氯化氢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有什么现象?你能得到怎样的启发?

【学生讨论后归纳】

NaCl晶体:含有Na+和Cl-,但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NaCl溶液:原来在晶体中被束缚的Na+和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KNO3晶体:含有K+和NO3-,但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熔融状态的KNO3:受热熔化后,KNO3晶体中的K+和NO3-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HCl的存在形式是分子,液态氯化氢中仍然是分子,故不导电,但是溶于水后产生了自由移动的H+和Cl-,故可以导电。

【小结】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熔融状态的NaCl和NaCl溶液都能离解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我们把这样的离解过程叫做电离。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板书】2.电解质的电离

(1) 电离:电解质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

【练习与实践】分别写出H2SO4、HCl、HNO3、NaOH、KOH、Ba(OH)2、Na2SO4、KNO3、BaCl2等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尝试从物质组成和分类的角度分析这些物质电离出的离子有什么特征。

【问题探究3】大家能否从以上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入手,给酸、碱、盐下定义呢?

【学生讨论并归纳】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教师讲解】电解质与化合物的关系

【交流与讨论】CO2、SO2等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教师小结】在判断电解质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重要的因素:离子是否是自身电离产生!

【问题解决】将下列四组物质分别溶于水得到四组溶液,哪几组含有的离子种类完全相同?①NH4Cl、KNO3、Na2SO4;??????????? ????② K2SO4、NaNO3、NH4Cl;

③NH4NO3、K2CO3、(NH4)2SO4、NaCl?????? ④NaCl、(NH4)2SO4、K2SO4、NaNO3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结论。

【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溶于水能够得到离子种类相同的溶液呢?

【讨论小结】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是离子,不同的离子间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但是这些物质溶于水后电离出来的还是那些离子,所以,不同的物质溶于水能够得到离子类型相同的溶液。归根结底,电解质溶液是离子在发挥作用。

【问题解决】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组成的植物营养液。已知某植物营养液的配方为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和1L水。若以KCl、K2SO4、ZnCl2和1L水为原料配得相同组成的营养液,需要三种溶质各多少克?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并计算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1.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电解质溶液?

2.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3.电解质和化合物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活动】共同回顾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小结。

【思维拓展】电解质溶液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实质又会是什么?

【学生活动】电解质溶液中发挥作用的是离子,所以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会是离子间的反应。

【结束语】大家总结的很好,既然是离子反应,那又有哪些特点,会牵涉到哪些知识呢?要注意什么问题?这些内容我们将在下节课的学习中为大家讲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相关知识

高二化学教案:《物质的分散系》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二化学教案:《物质的分散系》教学设计”,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学习内容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学习难点

胶体性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链接

1:溶液的性质:、、。

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容易中有自由移动的。

教学过程

用案人自我创新

1.阅读课本后,完成下列问题: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范围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范围

3.氢氧化铁胶体可用来净水的原因:。

(一)电解质

【观察思考】NaCl、NaOH、HCl溶于水后(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溶液中有,酒精、蔗糖溶于水后(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溶液中。

1.电解质的概念:。

2.非电解质的概念:。

【请你解决】下列物质1Cu2盐酸3酒精4固体NaCl5CuSO4溶液6熔融的BaSO47H2O8干冰9CaCO310NaOH溶液

能导电的是;不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总结:化合物中一般、、属于电解质,绝大多数的有机物属于。

(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电离的概念:。

尝试写出下列物质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

NaOH=[来源:学.科.网]

NaCl=

CuSO4=

3.下列物质中:11)Mg2液态氯化氢3干冰4水5BaSO46熔融氢氧化钠7稀硫酸8冰醋酸9乙醇10固体氯化钠。

其中:(1)属于电解质的是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3)能够导电的是

4:把硝酸钾和氯酸钠放入同一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透明的溶液,在溶液存在的离子:。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MgCl2=

KOH=

Na2SO4=

[来源:学科网]

Ca(NO3)2=

B组题

教材第16页“问题解决”

作业布置: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2SO4KClNaNO3(NH4)2SO4Na2CO3

【课堂小结】

高二化学《物质的分散系》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二化学《物质的分散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高二化学《物质的分散系》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学习难点

胶体性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链接

1:溶液的性质:、、。

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容易中有自由移动的。

教学过程

用案人自我创新

1.阅读课本后,完成下列问题: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范围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范围

3.氢氧化铁胶体可用来净水的原因:。

(一)电解质

【观察思考】NaCl、NaOH、HCl溶于水后(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溶液中有,酒精、蔗糖溶于水后(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溶液中。

1.电解质的概念:。

2.非电解质的概念:。

【请你解决】下列物质1Cu2盐酸3酒精4固体NaCl5CuSO4溶液6熔融的BaSO47H2O8干冰9CaCO310NaOH溶液

能导电的是;不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总结:化合物中一般、、属于电解质,绝大多数的有机物属于。

(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电离的概念:。

尝试写出下列物质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

NaOH=

NaCl=

CuSO4=

3.下列物质中:11)Mg2液态氯化氢3干冰4水5BaSO46熔融氢氧化钠7稀硫酸8冰醋酸9乙醇10固体氯化钠。

其中:(1)属于电解质的是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3)能够导电的是

4:把硝酸钾和氯酸钠放入同一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透明的溶液,在溶液存在的离子:。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MgCl2=

KOH=

Na2SO4=

Ca(NO3)2=

B组题

教材第16页“问题解决”

作业布置: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2SO4KClNaNO3(NH4)2SO4Na2CO3

【课堂小结】


高一化学教案:《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化学教案:《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教案:《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

(2)掌握胶体的性质,重点掌握丁达尔效应这个性质;

(3)了解胶体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结合上节课的分类,对知识进行一个分类,通过比较的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究精神。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分散系及其分类》。本节课我将通过列表格对比的方法,巩固学生对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别,以及懂得如何鉴别它们。为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他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例子,胶体的例子,来认识胶体,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上高一的学生还是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做好“科学探究”中的三个探究实验也是比较关键,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四、教学准备

CuSO4溶液、饱和FeCl3溶液、泥水、蒸馏水、稀墨水、肥皂水、稀豆浆、茶水、激光笔、铁架台、酒精灯、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引导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主要学习了哪些分类方法?(学生齐答。)在学习树状分类法时,我们对“物质”进行了分类,大家回忆下是怎样分类的呢?(师生一起回顾。)在这棵树中,纯净物这个分支发育得非常好,这节课呢,我们将让混合物这个分支也发育,让这棵树很好地开枝散叶下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

【板书】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提问】什么叫分散系呢?大家把课本翻到25页,认真最下面那一段,找出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组成。

【生】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它的组成是分散质和分散剂。

【板书】1、分散系

(1) 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 组成:分散质和分散剂。

【师】(展示实物CuSO4溶液、泥水)像CuSO4溶液和泥水都是分散系,它们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什么呢?

【生】CuSO4溶液分散质是CuSO4固体,分散剂是水,泥水分散质是泥沙,分散剂是水。

【师】对,非常好。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还有很多,像空气,分散质是氧气、二氧化碳等等,分散剂是氮气;还有酒精水溶液,分散质是酒精,分散剂是水。我们在分析分散质与分散剂时,通常我们按这个规则:量多的为分散剂、量少的为分散质,而当有水存在时,一般水做分散剂。

【过渡】我们举的这些例子中,分散质与分散剂都有不同状态。我们知道物质有三态,如果按分散质分散剂所存在状态不同来分类的话可以怎样分呢?可分为几种呢?

【生】九种

【师】对。现在大家思考下,尝试分别它们举个生活中的实例。

【板书】(3)分类:

① 按分散系组成所存在状态的不同分:9种

【分析】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空气

汽水、泡沫

泡沫塑料

云、雾

酒精水溶液

糖水、盐水

灰尘

珍珠

合金、有色玻璃

【设问】生活当中,我们最常见的分散系还是分散剂是液态的,所以对当散剂是液态时,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呢?

【答】我们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为溶液,大于100nm的为浊液,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为胶体。

【板书】②当分散剂是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本质特征)

【讲解】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以下这表格是用小黑板先准备好,然后根据讲课进度,再一一填写上去的,如果有多媒体条件的话,可选择使用多媒体。)

分散系

粒子直径

外观

稳定性

鉴别

能否通过滤纸

能否通过半透膜

是否有丁达乐效应

溶液

d

均一、透明

稳定

胶体

1nm浊液

d>100nm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对于溶液和浊液大家比较熟悉,像我这里的CuSO4溶液和泥水,在我们初三下册第九单元里对溶液这样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透明、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所以我们知道溶液外观上是均一、透明的。而浊液,像泥水,外观不不均一、不透明的,且放置一会马上大颗粒就沉降下来了,所以它是不稳定的。

【过渡】那么胶体呢?是我们所陌生的,所以要想研究胶体,必须先得到它。现在让我们来做“科学探究1”这个实验,制备Fe(OH)3胶体。大家先阅读下课本的实验步骤。

【板书】2、胶体(本质特征:胶粒直径在1~100nm之间)

(1) Fe(OH)3胶体的制备

【实验1】取1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将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为了节省实验时间,可在上课一开始,就开始煮蒸馏水,等讲到制备胶体时,水基本上刚刚好煮好。)

【板书】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讲解】这是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加热条件,还有这里Fe(OH)3是胶体,不可以打沉淀符号,而应该在后面打括号,注明是胶体。现在胶体制备出来了,大家观察它是均一、透明的。是不是所有的胶体都透明呢?不是的,像牛奶,它是胶体,但不透明。

【提问】溶液是稳定的,浊液是不稳定的,那么胶体的稳定性呢?

【答】它具有介稳性。是由于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使得它们不容易聚焦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此外,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

【板书】(2)胶体的性质

① 介稳性(同种电荷相排斥、布朗运动)

【提问】刚刚在制备胶体时,为什么要用蒸馏水,而不用自来水呢?

【答】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电解质杂质,使得制备好Fe(OH)3胶体马上发生聚沉而形成Fe(OH)3沉淀,得不到胶体。聚沉是: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聚沉是胶体的另一重要性质。

【板书】②聚沉

【提问】对于溶液、胶体和浊液要怎样鉴别呢?

【答】首先,我们从外观上就可以马上分辨出浊液,浊液静置,马上就沉降分层。那胶体和浊液呢,我们知道溶液是能通过滤纸的,那胶粒直径比溶液大,我们猜想要是胶体不能通过滤纸,那么,用过滤的方法便能将溶液与胶体区分开来,现在我们就来验证下,我们来做“科学探究3”

【实验3】将Fe(OH)3胶体和泥水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中提醒大家回忆前面学过的过滤的要决“一贴二低三靠”)

【现象】Fe(OH)3胶体:过滤后,全部通过滤纸;

泥水:过滤后滤纸上留有滤渣,滤液澄清。

【结论】胶体能通过滤纸,无法用过滤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提问】其实胶体和溶液的粒子直径大小还是有区分的,那有没有一种东西的孔隙比滤纸还小,使溶液可以通过而胶体不能通过呢?

【答】是有的,那就是半透膜。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胶体不能。或许对半透膜大家比较陌生,我这里也无法提供给大家看,不过鸡蛋大家熟悉吧,鸡蛋在蛋清与蛋壳之间的那一层膜就是半透膜。我们腌咸鸡蛋就是利用半透膜的这种性质。蛋清是一种胶体,我们用食盐来腌制时,食盐水主要是氯化钠溶液,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进入到蛋清里面,而蛋清是胶体不会透过半透膜跑出来。

【过渡】有没有其它方法可以鉴别它们呢?大家看看“科学探究2”

【实验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CuSO4溶液:无明显现象;Fe(OH)3胶体: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条通路呢?

【答】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性质,它是我们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它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只要激光笔一照,便能分辨出是溶液还是胶体。

【板书】③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

【师】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当夜晚,我们用手电筒一照,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也是丁达尔效应。我这里有几种胶体,我们一起来验证下,是不是胶体都有丁达尔效应。(分别对稀墨水、肥皂水、稀豆浆、茶水进行照射,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师】胶体还有一个性质,就是电泳。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电做电泳。这个性质只做了解就好。

【板书】④电泳

【过渡】化学的学习中,我们有一句很经典的话,那就是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胶体的粒子直径的大小,决定了它有以上这四种性质,而这四种性质又决定了它有广泛的应用。

【板书】(3)应用:纳米技术

【讲解】我们课本上说到,纳米粒子的尺寸正和胶体粒子的大致相当,原有的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不仅有助于纳米科技的发展,所以胶体化学也从中获得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动力。像我们生活当中,涂料、颜料、墨水的制造,洗涤剂、喷雾剂的应用,是利用了胶体的介稳性;豆腐、肉冻、果冻是生活中经常见一的凝胶态物质,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还有我们的明矾净水、激光手术刀、止血胶布止血等等,都是胶体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补充好上面表格】(在讲课的同时补充的。)

分散系

粒子直径

外观

稳定性

鉴别

能否通过滤纸

能否通过半透膜

是否有丁达乐效应

溶液

d

均一、透明

稳定

胶体

1nm均一

介稳定

不能

浊液

d>100nm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不能

【练习】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盐酸 B蔗糖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淀粉溶液

【分析】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常用的物理方法。因此要观察到丁达尔效应,必须是胶体。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B、C均是常见的溶液,故选D。淀粉溶液,为什么说它是“溶液”了它还可以选呢?其实它是胶体,只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性了把它叫为溶液。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当分散剂是液体时,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本节课重点介绍了胶体,胶体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在胶粒直径在1~100nm之间,重点要掌握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常见的物理方法。

【作业】P29 5、6、7

七、教学后记

本课时内容比较多,所以时间上比较紧,必须很好地把握住重难点,便于很好地突破。另外,本节课的实验也很重要,有些人等要制备胶体的时候才来加热,往往会在加热这里浪费时间,导致讲不完或者拖堂,所以我认为有两种选择,一是上课的同时就开始加热,二是用事先准备好的煮开的蒸馏水。

新课标要求要以学生为主,老师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所以本节课采用小黑板形式,制作了一个溶液、胶体、浊液的对比的表格,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下去,另外,利用表格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出它们的比较,便于学生的掌握。

八、板书设计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组成:分散质和分散剂。

(3)分类:

①按分散系组成所存在状态的不同分:9种

②当分散剂是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本质特征

2、胶体(本质特征:胶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

(1)Fe(OH)3胶体的制备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胶体的性质

①介稳性(同种电荷相排斥、布朗运动)

②聚沉

③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

④电泳

(3)应用:纳米技术

物质的分散系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物质的分散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单元课时4
物质的分散系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学会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知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2.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能通过实验现象,探求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原因,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体会分类研究的方法在分散系、化合物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电离方程式。
三、设计思路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胶体的知识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的新的切入点。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教学中可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了解有关胶体的性质和重要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为后续课程学习离子方程式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导入]初中我们学过溶液和浊液,它们都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其它物质中形成的,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分散系。溶液和浊液的性质有哪些差异?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
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
那么,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0-7m到10-9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什么呢?它又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我们将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0-7m到10-9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实验1]氢氧化铁胶体对光的作用(丁达尔效应)
实验步骤:把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两只小烧杯放在暗处,用聚光手电筒(或激光笔)从侧面照射烧杯。
实验现象: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到氢氧化铁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而硫酸铜溶液中则没有。
实验结论:溶液和胶体对光的作用是不同的。
应用: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
[实验2]胶体的净水作用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的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片刻,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澄清程度。
实验步骤: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至片刻。
实验现象:加入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中的液体变得澄清。
实验结论:氢氧化铁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凝聚沉降,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于净水。
应用:自来水厂用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做净水剂,其实是利用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有关胶体性质或应用的例子吗?
[过渡]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了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其它物质中时,由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溶液、胶体和浊液。事实上,即使同样为溶液,物质在溶解时也有差异,有些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而有些物质溶于水后则不导电,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验2]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实验步骤:在五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酒精溶液和蔗糖溶液,组装好仪器,接通电源。
实验现象:NaCl、NaOH、HCl溶于水后能导电,酒精、蔗糖溶于水后不能导电。
分析:溶于水能导电的NaCl、NaOH、HCl称为电解质,而酒精、蔗糖称为非电解质。为什么电解质溶液会导电?原来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
结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里还是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表示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
[练习]
书写氯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