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到民间采风去》

高中民间美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1-06-01

《到民间采风去》。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到民间采风去》”,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到民间采风去》,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提出个人的观点看法和建议。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关注民俗文化的未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由组合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课题、调查方式。(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运用以下几种调查方式:采访录音、摄影录音、查找资料等)

2.把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提出有创造性的看法或观点,写成小论文,尤其要鼓励学生关注民俗文化的现状,提出个人建议,让民族文化得以保存。

 教师

做好动员,阐明进行民族文化调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调查活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设想

 1.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地的民俗文化调查或结合实地调查,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具体化,增强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调查地点设在学生生活的区域,让学生更好地关注身边的事物。

 2.学生自由组合,自主确定民俗文化调查的主题。让学生自由组合,更容易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也更容易让学生学会更好地合作。

 3.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请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老师参与。

墙报展示

 从活动开始就把墙报按小组的数量划分,每个小组负责本组的责任版块。墙报展示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展示本组的活动主题、活动方案、活动方法等。

第二阶段,学生展示调查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拍摄到的相片等。□,

第三阶段,学生展示调查活动中撰写的小论文、建议书等。

 每个阶段都要组织好学生对展示的资料等进行评议,挑选其中优秀的小组作品,以保证活动效果。同时,起到激发学生发挥主动性的作用。

课堂展示

由学生策划主持,主要是为了回顾过程,为以后的活动开展积累经验。

展示过程

 1.学生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由学生讲述调查活动中的趣事。(人数2~3人)

 3.由学生演唱活动过程中学会的民歌。(人数2~3人)

 4.由学生展示并介绍民俗特色的手工艺品。

 5.由一名学生介绍本地民俗文化的现状。

 6.给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小组颁奖。

撰写建议书

收集调查活动过程中,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建议,整理成建议书。由学生决定是寄给报社或是递交有关部门。

精选阅读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一、教学目标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问卷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法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四教法设计
1.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主题,不求大而全,务求有实效,力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尤其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2.选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本单元多项活动内容(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等)应由学生自由选定,自由组合,教师不宜强行指定。
五学法指导问卷调查查阅文献
六教具使用常规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步骤
(一)前期准备:
1、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
2、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
3、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4、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版。
(二)成果展示:
教师课前引导:
农村的民间文化的蕴藏量是很丰富的,许许多多的山岭、河流、古建筑、历史人物都附着美妙的传说,饱经风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农村那美丽的田园风光一直为文人所称颂,民风民俗乡音乡情是历代不朽的绝唱;那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茫的谚语警句经久不衰,今天,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农家子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一起到民间去采风。
主持人导入:近期,我们走村串巷,流连于乡村的田野风光,穿行于古老而优秀的民间文化之中,开展了“民间采风”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今天,各个小队来进行成果展示和活动汇报。
1.妙手加工,独放异彩
由民间故事收集小组介绍收集整理“李万乡村民间故事”的情况。
小主编(学生a):介绍小队组建过程、收集整理及制作手抄报的整个过程。
小编辑(学生b):给大家讲二至三个自己收集整理的优秀的民间故事。
小美编(学生c):介绍手抄报整体设计及艺术加工。
小主编(学生d):介绍收集民间故事的经验和感受。每篇习作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不同的审美观和创造性。古老的传说,经过我们的妙手加工,焕发了时代的色彩。
2、谚语警句,寓理其中
由“谚语警句”小组汇报收集“谚语警句格言”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情况。
学生:我们实地考察,我们网上搜索。
组长介绍收集资料的方法、组员简要汇报各自收集的内容以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谚语警句或采集中最感动的一件事;全组制定电子演示文稿,展示制作成员。
3、户县剪纸——剪刀生花,美化生活
民间剪纸艺术欣赏组出示成果展示版,并当场演示简单的剪纸工艺。
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屋里院内都要进行装饰,窗户上贴得花蓬蓬、门画楹联红彤彤,色鲜花艳,迎风飘拂的五彩门笺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展示户县剪纸作品。
4、乡村风情,乐而忘返——陕西戏剧
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角色可分为: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生、须生、小生、大净、毛净,丑角等十几种。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经秦,汉,隋,唐,宋,元,明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秦腔艺术源源流长。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乐曲。其后秦腔受到宋词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上日臻完美。明朝嘉靖年间,甘、陕一带的秦腔逐渐演变成为梆子戏。清乾隆时,秦腔名角魏长生自蜀入京,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如今京剧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来自于秦腔。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西流露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请同学播放一段较经典的秦腔唱段)
课外延伸:你知道西安还有什么样的风俗,请你在进行问卷、采访等形式进行了解,向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当地的民俗风情。尽量做到全面,真实。
总结活动收获
1:我发现,我成功,我创造,我快乐学生感悟
2: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
3:采风如同蜜蜂酿蜜,不仅要付出辛劳,而且要付出智慧。工作是辛苦的,同时又是快乐的。
4:整理材料不仅训练表达力,还培养了想象力;
5:蕴于生活中的美要我们亲自去挖掘。

十教后感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八下3


人教八下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到民间采风去

[活动目标]

1.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2.培养学生运用问卷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活动内容方法与形式]

方法:

1.问卷调查

2.访问座谈

3.查阅文献

4.摄影录像

活动形式:

1.举办展览

2.课件展示

3.编写报刊

活动内容:见教材

[活动建议]

1.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主题,不求大而全,务求有实效,力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尤其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2.选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本单元多项活动内容(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等)应由学生自由选定,自由组合,教师不宜强行指定。

3.教师少干预多指导。指导学生根据选题制订计划,指导学生采用研究手段,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帮助,鼓励学生用富于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采风结果。整个过程应由学生自行完成。

4.注重评价。切忌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评价标准:侧重态度,侧重过程(占60%),兼顾活动结果(占40%)。评价方法:①评比②展览③学生自我评估④学校与社会评估(如校园橱窗陈列,新闻媒体报道等)。

[活动方案示例]

一、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分别收集“各地风情”与“传统节日”的资料;

二、将收集到的资料做成课件,两大组交换,在班上举行竞赛活动,

到民间采风去[课件1,题目]

两大版块:你了解下面这些地方的风情和我国的传统节日吗?[课件2]

三、各地风情

(一)你了解“彝族风情”吗?[课件3~5展示彝族风情]

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火把节的起源与发展走向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在今天的山地社会,我们依然能够从种种民俗事象的考察中发现到这个节日“祭火”的信仰观念与文化内核。

彝族人民是爱美的,特别喜爱花,爱美和爱花充分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小伙子喜欢穿白色,并让姑娘在衣服小口袋上方绣彩色八角花。妇女衣裤的领口、袖口、脚边都绣有花边,耳戴银耳环,腕戴银镯,指戴戒指,胸前配戴花围腰。围腰多以青蓝布为底,用白布作心,以五色丝线绣成各种花卉、禽鸟、昆虫或龙凤图案,有的还绣有诗词,构思精巧,充分体现出彝家妇女的聪明才智。围腰带紧系腰间,显露出彝家妇女健美的身材,身后打结,坠下一尺来长的飘带,飘带上也绣有花草图案。围腰飘带随风舞动,犹如彩色蝴蝶在花间飞舞,显得十分美丽。年轻姑娘头戴花喜鹊帽,帽顶是空的,帽尖缀一银泡,帽尾翘起,黑白相间,状如喜鹊。

(二)你了解“藏族风情”吗?[课件6~8展示藏族风情]

观花节: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一般是以各村寨为主,一起下帐房游耍,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过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并热情地迎进帐房,盛情款待。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

赠送哈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礼节,“哈达”之意是:“神的光辉、萦绕的祥云,神灵的化身,它表示与神同在,幸福无边,吉祥如意”。

向对方馈赠哈达时,必须由双手捧献,接方也必须用双手领受。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受礼。不论年龄与职位,一般是在较重要或特殊的交往中互赠哈达,常见是下辈敬献给师长,而师长不回赠;德高望重的活怫或师长,受礼后,又把哈达回赠给献者,这时上身要向前倾.能使回赠的哈达,用双手举过头挂在脖子上,以表示感谢。所领受的哈达,人们都要珍藏起来,或挂在屋内较高、洁静的地方。

(三)你了解“傣族风情”吗?[课件9~11展示傣族风情]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现在,傣家的竹楼已发生很大变化,多数竹楼已改为木楼或竹木结构的楼房,茅草盖顶已改为木板盖顶或瓦顶;掌房周围也要装木栏干,可以凭栏眺望小园幽径,楼房开玻璃窗,悬挂美丽的窗帘给古老的竹楼抹上了现代的色彩,又别有一番情趣。

(四)你了解“蒙古族风情”吗?[课件12~13展示蒙古族族风情]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他们冬季穿皮衣,外罩丝绸或者布面,夏季穿布袍,袍身肥大不开叉,俗称蒙古袍。腰上系带,带上配挂荷包`蒙古刀。妇女喜欢用布包头。蒙古人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他们住的是圆形蒙古包,多数用木制的圆形为壁和伞形顶架组合。帐顶和四壁覆盖或围上厚毡,用毛绳缚定。蒙古包顶上有天窗,可以通风`采光。农业区的蒙古族由于与汉族杂居,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有一个时期,他们盛行信仰喇嘛教,兴建了大批寺庙,喇嘛人数曾经达到全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每年七八月,内蒙古的牧民们扶老携幼,身着节日的盛装,乘车骑马聚集到草原上,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每逢这种传统的盛会。平时宁静的草原便顿时热闹起来。惊险动人的赛马,箭无虚发的较射,龙争虎斗的摔跤,运筹决胜的棋艺,引人入胜的歌舞和表演使人一饱眼福。

四、传统节日

1.看古诗猜传统节日[课件14~16]

2.你知道春节的起源和习俗吗?[课件17~24]

3.你知道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吗?[课件25~26]

4.你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吗?[课件27~31]

5.你知道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吗?[课件32~42]

6.你知道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吗?[课件43~50]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周枫琳

《文学采风》说课稿1


《文学采风》说课稿1

《文学采风》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课例设计

一、教学理念

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力求与时俱进,力求站在时代课改的前沿,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为主阵地,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质疑”、“探究”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采风》。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来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比七年级《语文》上册要求更高,基本与单元课文有勾连,要求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综合实践学习《文学采风》是体现利用文本资源的有效途径。

②从教材的本身来看,第三单元选取风格各异的四篇童话,其情节曲折跌宕,形象生动,童趣十足,主题健康积极,引导这生把握童话中蕴涵的人文思想,达到熏陶,纯洁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文学采风》安排在第三单元其目的力求传承人文思想。充分认识到我国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到处蕴藏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到处流传着古老的传统。其中闪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芒。通过“文学采风”启迪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从生活、民间去吸取文学营养,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的洗礼。③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待“文学采风”,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针对学生写作文无活可说这一现象。通过“文学采风”活动使学生初步明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文学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采风是积累写作素材,积累生活的一项重要手段。

三、说教法

语文教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必须让学生把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次“文学采风”活动,要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发展探究精神。从知识到能力,过程和方法、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难度进行教法设计。做到“扶”“放”有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为方法,以探究问题为核心,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全面发展。和实现语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

四、说学法

叶圣陶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教学生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紧扣“文学采风”发扬学生自主和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但教师必须制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标准,其标准如下:

①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②在活动中能否发现问题和整理资料。

③在活动中能否积极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④学习成果归总、汇报。

这样,学生就会有的放矢置身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根据评价标准实现自主探究学习。

五、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文学采风》其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吸取民间文学的营养;二是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丰富写作素材。综上所述,我特从知识的衍生,能力的培养,发展品德教育等方面,确定活动目标:

①了解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②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采风锻炼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从民间吸取文学营养。

④赏析民间文学。

⑤培养学生对中华民间传统文学的感情和关注,为民间文学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六、活动的重难点的把握

难点:此次活动力求体现语文课改精神,力求出现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组织能力,体现合作、探究、质疑的自主学习。重点:初步了解民间文学中的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等概念的含义。用生动语言描述民间故事。

七、活动方案设计

根据单元教学重难点和活动教学目标要求。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①采风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就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计划。利用双休日,采访年岁较大、阅历丰富的人。

②搜集的范围尽可能宽一些,民歌、民谣、传说、故事及谚语、歇后语等都在搜集之列。

③对搜集来的资料要进行鉴别,和加工整理最好把其中的民间,民谣等编辑成册。

④各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民间文学知识竞赛,“文学采风”故事大赛。

八、活动程序安排过程

整个活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充分准备、周密安排

1、确定研究时间:2005年4月——5月(一个月的时间)

2、人员组合,分工: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和学生之间的推荐分成若干小组。确定小组长,每组5个人。并进行明确分工。

3、争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4、器材准备:笔、笔记本、照像机、摄象机、录音机等。

5、教师做好充分安排。内容指导:初步了解民间文学的概念,收集民间文学知识,鉴析民间学;要求学生明确文学采风什么,向谁采,怎么采。方法指导:怎样对材料鉴别、筛选和整理,要去精取精、去伪求真。组织安排小组合作。

第二阶段——积极投入,展开文学采风

①举行民间文学知识竞赛,举行了民间文学阅读欣赏会,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民间文学,为文学采风作好知识储备。

②编制“采风”记录表

姓名

班级

小组

时间

采风内容:

采风内

容来源

感慨与设想

③小组开展活动,主要采集民歌、民谣、传统故事、谚语、歇后语等内容。小组开展活动可形式多样,但必须目标明确,内容单一,不求全。凸现地方特色。填好采风记录表。

④交流信息、整理信息。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撰写的采风日记进行整合,整理出合格的信息。

第三阶段展示“文学采风”硕果累累。

①由小组整理好的童话,传说等内容交到老师处并编撰成《文学采风》集。

②小组把调查日记,照片等资料整理编撰成《文学采风》资料集。

③举行文学采风故事大赛,提升学业生对传统文学的认识和品味。

九、总结

组织学生从认知方面总结文学采风的得失与收获;从情感方面总结文学采风的得失与收获等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使学生懂得明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这样,让学生既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又体会到活动的艰辛。既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从道德品质上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