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

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

发表时间:2021-05-26

一年级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Jab88.cOM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编辑推荐

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知识点】:

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

【知识点】:

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猜数游戏(6,7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学会“6”和“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跳绳(8,9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

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知识点】:

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分苹果(10的加减法)

【知识点】:

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3、本课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操场上(解决减法问题)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大家来锻炼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巩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能给事物正确排序。

3、正确理解图意,能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4、根据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正确比较“多、少”“高、矮”,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1一去二三里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

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4、出示挂图:亭台

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9、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

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绕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

㈢、生练读

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

3、学生自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价。

5、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㈣、自学生字

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

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服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天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照板书)

3、自己读生字,读准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

㈤、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谈话:我们自己学了生字,也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

3、做游戏:找朋友。

三、扩展活动

1、谈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上了我们今天学的十个汉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教读生字:芦、总。(强调"不"的读音)

3、出示小黑板:《咏雪诗》

四、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插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图八九十枝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里、去。小组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八"和"入",比较。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讲解。

2、出示:一、二、三。师示范写,学生观察:老师写字的笔顺怎样?

3、教学笔画"一"(横)。

4、指导学生先描红,发现字的特点。

5、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

三、背诵课文

1、同学们,我们来到了郊外,看到了什么?请你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

(我们来到郊外,一眼望去,二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树林里有几座亭台,路边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真美呀!)

2、发挥想象说说看到的画面,为背诵做铺垫。

3、练习边背诵古诗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试编儿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诗里一共有十个数字。你能用数字编一首儿歌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小组汇报。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字。

2、找一找,哪些儿歌或古诗里有数字?

2口耳目

教材分析:

本课为象形归类识字。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分类。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热爱汉字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有了一定识字基础,教师要注意发挥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学流程:

一、图字结合,突出象形字的特点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生说师贴上生字卡片)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

三、巩固认读

(1)书上48页"我会连"。

(2)找一找,下面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今天学习的?

shumuyueliangerduoxiaoniao

树木月亮耳朵小鸟

yizhixiaoyangzaichicao

一只小羊在吃草。

longzilimianyoujiuzhitu

笼子里面有九只兔.

womenjiayousankouren

我们家有三口人。

注:带点的字是以前学过的。带横线的字是今天学习的。

(3)生活识字:谁的名字中有今天学习的生字?

四、指导书写

十;是上节课学习的,可让学生复习认读。

木、禾是本节课学习的。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任意选择写几个。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五、实践作业:

回到家里收集一下今天学习的生字。(商标、电视、广告、网络......)

3在家里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词语是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和用品。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看电视,"我"让爸爸妈妈吃水果,家庭充满温馨。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用多种方法自能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做尊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识字与写字

教学时数:三课时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

我能自己识字啦

活动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习用多种方法自能识字。

活动准备:1、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学挂图与生字卡片

活动步骤:

一、说一说,看谁知道得多

1、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布置回去收集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你收集了吗?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请你在小组内把你收集到的名称说说,小组长把每个小朋友收集的数字记录下来,比比谁知道得多。

学生分四人小组开展活动。让小组长记录下小组成员收集的个数,一会在全班交流。并且要注意记清楚同学们说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一会全班评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

2、全班集体交流:谁收集的最多,报上他的名字。那么,他都收集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请他来说说。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数字,以备评比。

小结学生收集的情况,给优胜小组颁奖。

二、认一认,看谁点子多

1、认识生字。

师:家是我们生活的最主要的地方,每个人都离不开家。我们来看看这个家是怎样的。(出示挂图),这个家里有些什么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生词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全班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你认识这些字宝宝?(如读拼音帮助自己,用熟字来帮助识字,拆装汉字、编儿歌等。)

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自能识字。

说说自己用了什么办法,读读自己认识的新的字宝宝。

用抽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检测。

2、认识偏旁部首

再读"沙""报""晚""灯",认识偏旁部首,睁大自己的亮眼睛,辨析"火"与""字旁,"日"与""字旁的区别,知道""""两个偏旁所包含的意思。说说自己还认识哪些含有这些偏旁的字。

三、选一选,看谁最会动脑筋

1、运用生字卡片同桌组词,比比谁组得多。

2、抽生口头组词,教师把用熟字组成的词写下来。

3、出示下列词语和句子,选生字填空:

泸州()报

教室的墙上()着一()画。

上课不能随便说()。

我家的书()上有许多书。

四、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总结。

4操场上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认识"王、足、口、讠、亻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

1、游戏用品准备。

2、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听录音。学生伴着《运动员进行曲》踏步。

师:指黑板上的挂图说:现在我们到了哪里?

生:(看图后齐说:现在我们到了操场上。)

师:指课题,说:"请读拼音。"操场上。(先写好课题)

请坐下。

二、看图。

1、师:指挂图,操场上的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谁能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体育活动?(生回答一个,师就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先读拼音,再读词语,最后让学生把词语卡片贴到相应的图上。)

再领学生读一遍。(不读拼音)

2、好了,图上的体育活动,你们都说出来了,请读这些词语,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指着图说话。

同学们真棒,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读了。

三、小组活动。

1、等下,我们来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能全部认识这些词语。还要把这些卡片分成两类,一类是用手的活动,一类是用足的活动。教认"足"字。并认识"口"字旁。(摆在4号的桌子上)

板书:手足

拍皮球踢足球

打球跳高

拔河跑步

2、好现在请小组长打开老师发给你们的小信封,拿出卡片组织你的组员进行学习。

3、开始活动,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台上摆。

4、检查分类情况。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分对了没,这边是用手的活动(齐读),这边是用足的活动。(齐读)

四、识记生字。

过渡语:刚才小朋友们学习真认真!这些生字娃娃呀,都等不及了,都想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想和它们做朋友吗?(想)

1、认识"打、拔、拍"

①刚才同学们都已经分好类了,那看看这三个字(师边指卡片上边说)它们都是用手的活动,所以它们都是"扌"(出示卡片)

谁来说说看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如:"扌"加"丁"打打打。

②认识"球"字和"王"字旁。

2、认识"跳、跑、踢"

(1)请读用脚的活动那边的词语。那看看这两个字是什么旁啊?(师指跳、跑、)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足")跟读

(2)那你们来做做动作看:师出示卡片,全体学生起立做动作。

(3)那谁能说说为什么这些字都是"足"旁。

(4)"足"字旁与"足"字比较

教学生认识"高"字。去掉拼音读一遍(投影出示)

课中活动:12拍拍手,34点点头,56拍拍肩,78扭扭腰

22伸伸手,34摇摇头,56耸耸肩,78跳一跳910快坐好。

五、句子练习。

过渡语:我们下面的活动更有趣了,第一:要比一比看谁认识的字最多,第二:要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

要求: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要用上本节课所学的词语。

六、找朋友的游戏。

下面我们来学一学本课的儿歌。

七、学儿歌。

1、先齐读生字的拼音。(投影出示儿歌)

2、学生自己试读。

3、师领读、请小老师领读。

4、下面可要插红旗了,看哪一组能得到红旗。

5、小组读。哪组读得好,就给他们插上红旗。

6、练习背诵。

八、进行积极锻炼身体的思想教育。

九、巩固练习。

连线。把图片与相应的词语连起来。

最后下课的铃声,学生起立一边踏步一边读儿歌走出教室。

语文园地一

《有趣的游戏》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二、教材说明

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有趣的游戏"。图上画了三种游戏:老鹰捉小鸡、贴鼻子、丢手帕。教材用图上小朋友的人数提示学生游戏指的是两人以上的集体娱乐活动;从图上小朋友的神情让学生觉得这些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做自己不熟悉的游戏。

教学重点是交流一些游戏怎样有趣,是怎样做的。

三、教学过程

1看图激趣。

(1)谈话: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游戏?这些游戏你玩过吗,你还做过哪些游戏?(板书学生说到的游戏名称)

(2)揭示话题,思考:你觉得哪些游戏最有趣?

2以图为例,指导说"怎么有趣"。

(1)《老鹰捉小鸡》有趣吗,怎样有趣?(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游戏的趣味。)

(2)《贴鼻子》游戏怎么做的?你做过吗?把自己做的情形说一说。

(3)小结:告诉别人游戏怎么有趣,可以讲做法,可以讲在做的过程中自己的感觉,也可以讲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游戏怎么有趣,对自己不熟悉的游戏也可以问问同学是怎么做的。

再推选代表把一个最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全班。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可以继续询问,再评选出最有趣的几个游戏在课下做一做。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五、学生发言举例

"贴鼻子"就是蒙上眼睛从远处走到画板前,给画上的人贴上一个鼻子。这个游戏很有趣,常常会闹出笑话。有一次轮到我贴了。蒙眼之前,我瞄准了鼻子的位置,心里觉得肯定能贴好。结果,鼻子刚贴上,大家就哈哈大笑起来。我睁开眼睛一看,原来鼻子被我贴到了额头上,成了一个怪人。

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1、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

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

搭积木(十几加(减)几的加减法)

【知识点】:

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认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为加法,减少为减法。)

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

3、在计算中找规律,理解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所得的差越小。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把与9相加的另一加数分解成1和几,使9和1凑成10,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就是“9+?”的凑十法。

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

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9+?”的经验探索“8+?”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8凑10,分解另一个加数。

第二种方法:把8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3、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买铅笔(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一))

【知识点】:

1、学会“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八”的退位减法及相关数学问题。

3、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第一种方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或8,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第二种方法: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三种方法: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9(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8)就等于几。

第四种方法:十几减9可以想成用个位数加1。(十几减9就用几加1)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全部掌握,但是要求学生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跳伞表演(十几减内的退位减法(二))

【知识点】:

1、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减5、4、3、2等数的减法在教学实际情况中进行穿插安排。)

2、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

【知识点】:

1、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4、多角度的认识一个数,建立数感。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大小和第几》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大小和第几》知识点汇总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3、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部编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数一数天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练习题

一、填空

1.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9里面有1个()和9个()。

3.一个十和7个一组成()。

4.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7,和是()。

5.被减数是16,减数是7,差是()。

6.15=7+(),5+8=()+5,13-()=10。

7.在8、11、18、12、15、20、16中,共有()个数,从左数第6个数是(),从右数,15排在第()个;其中比12大数有(),比18小的数有()。

8.将7、10、9、11、5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9.12连续减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十和4个一组成();10个一和1个十组成();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1.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

12.被减数是18,减数是5,差是()。

二、在()里填上“”、“”、“=”或“+”、“-”。

11()6=17,17()8=9,7+6()13,7-2()4。

三、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3648111820

四、把左边的7个●圈起来,再从左边数,把第9个●圈起来。

●●●●●●●●●●●

五、用7、9、16三个数写出四个算式。

六、应用题

1.桌上有16个皮球,拿走了9个,还剩几个?

2.小华吃了8个苹果,小明吃了9个,他们两人共吃了多少个?

3.学校图画组有18个同学,有9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

4.老师做了10面小红旗,奖给同学7面,还剩几面?

5.小红吃掉8个苹果后,还剩下3个,小红原来有几个苹果?

6.停车场停了9辆汽车,开走几辆后还剩下6辆,开走了几辆车?

7.小华做了7面小红旗,小红做的和小华同样多,两人一共做了几面小红旗?

8.有一些小鸟落在2棵树上,先飞走7只,又飞走6只,两次一共飞走多少只?

9.8个小朋友做花,做了9朵红花,做的黄花和红花同样多,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10.植树节里,三(2)班第一小组6个小朋友栽了8棵小树,第二小组7个小朋友栽了9棵小树。两个小组一共栽了几棵小树?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备公式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备公式知识点归纳

数学数位公式: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数学加减法公式: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公式: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两位数加二位数(进位)公式:

44+28=

凑整十:

1、第一个加数凑整十

44差6变50此时将第二个加数28变成6+2244+6=50此时还有2没有加50+22=72

2、第二个加数凑整十

28差2变30此时将第一个加数44变成42+228+2=30此时还有42没有加42+30=72

“十几减九”的计算公式:

1.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摆一摆小棒。

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是一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整捆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备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

数学应用题的公式:

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和为十的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数学时钟的认识公式:

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

人民币的换算公式: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知识点归纳

图形分类

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

(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

(2)按平面图形时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

(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通过自己动手分类,对图形进行再认识,了解图形的特征。

2、了解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分类

1、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1)按角分,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了解其本质特征: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通过分类,使学生弄清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

1、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角形边的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上述知识点判断所给的已知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如果能围

成三角形,能围成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四边形的分类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由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了解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

图案欣赏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2、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领域分类

内容

知识

技能

·认识20以内的数;

·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

·认识物体的轻重、长短、大小、多少和高矮;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半时。

解决

问题

·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数的实际问题;

空间

图形

知识

技能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解决

问题

·简单几何体的分类;

·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

知识

技能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

·象形统计图;

·简单统计表。

解决

问题

·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用图表表示整理结果;

·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

实践与

综合应用

·大家来锻炼(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迎新年(综合应用本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各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能数出10以内的数

会写0~10各数

能认、读10以内的数

掌握10以内各数的顺序

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二)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比大小、比多少

比高矮、比长短

比轻重

(二)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三加减法(一)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加以解释与应用

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二)各课知识点: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知识点:

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

知识点:

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猜数游戏(6,7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学会“6”和“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跳绳(8,9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

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知识点:

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分苹果(10的加减法)

知识点:

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3、本课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操场上(解决减法问题)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大家来锻炼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巩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能给事物正确排序。

3、正确理解图意,能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4、根据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正确比较“多、少”“高、矮”,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四分类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

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各课知识点:

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懂得把物体按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3、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

整理书包(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点:

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五位置与顺序

本单元知识网络:

体会并确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各课知识点: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知识点:

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

六认识物体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能直观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二)各课知识点:

物体分类(立体图形的认识)

知识点:

1、对几何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

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知道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是因为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

你说我摆(几何体认识的练习)

知识点:

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和“摆”的都有一定要求:说的一方要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几何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摆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中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一边用相应几何体模型把它摆出来。双方还要就摆的与说的是否一致进行确定。

七加减法(二)

(一)本单位知识网络:

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学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及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能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数位的排列,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一)各课知识点:

捆小棒(11~20各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

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

搭积木(十几加(减)几的加减法)

知识点:

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认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为加法,减少为减法。)

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

3、在计算中找规律,理解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所得的差越小。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把与9相加的另一加数分解成1和几,使9和1凑成10,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就是“9+?”的凑十法。

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

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9+?”的经验探索“8+?”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8凑10,分解另一个加数。

第二种方法:把8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3、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买铅笔(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一))

知识点:

1、学会“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八”的退位减法及相关数学问题。

3、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第一种方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或8,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第二种方法: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三种方法: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9(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8)就等于几。

第四种方法:十几减9可以想成用个位数加1。(十几减9就用几加1)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全部掌握,但是要求学生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跳伞表演(十几减内的退位减法(二))

知识点:

1、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减5、4、3、2等数的减法在教学实际情况中进行穿插安排。)

2、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

知识点:

1、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4、多角度的认识一个数,建立数感。

八认识钟表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

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

会用“快几时了”“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二)各课知识点:

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知识点:

1、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的数字以及长短针的作用,知道指针转动的方向。

2、正确认读整时、半点。并说出时针和分针在整时和半点的指向特点。

小芳的上午(估计接近整时的时间)

知识点:

1、进一步巩固认读整时、半时。

2、估计整时应先看时针所指的位置,再看分针是否在数字12的左右。

九统计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认识简单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会填补相应的图表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各课知识点:

最喜欢的水果(象形统计图)

知识点:

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统计活动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表上,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统计图表让学生填补完整,着重对填补完整的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释和应用。这样才能体会统计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

迎新年

知识点:

1、学会独立观察与思考,能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活动复习统计图、表的有关知识。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几何形体。

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并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记住得数,然后再与整十数合并起来才是计算的结果。

3、应用方法熟练的进行口算。

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且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且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的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

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计算,明白列竖式的方法,知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1、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知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3、使学生能够在正确列出算式后进行准确的计算。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一)、汉语拼音:

1、目标:

(1)能读准声母、韵母,准确拼读音节,读准四声及轻声音节。(2)能背诵《声母表》。熟悉《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3)能按要求在四线格里规范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2、《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2)韵母:①单韵母(6个):aoeiuü

②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üeer③鼻韵母(9个):aneninunünangengingong

(3)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inyunyuanying(前10个音节,相对来说好记些。后面6个音节,可列出相应的字,编成一句话:“夜月隐,云愿迎。”)

3、重点及方法:

(1)声母:A、形近字母:

b—d—p—q:这几个声母都是由一竖和一个半圆组成的,只是半圆所在的位置不一样,学生最容易混淆。在复习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像个6字bbb,9字反写ppp,6字反写ddd,像个9字qqq。或是b和d对面坐,肚子向左的是b,肚子向右的是d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用小棒和半圆拼一拼,摆一摆,在游戏中加深印象。

n—h、t—f:这两组声母的字形比较像,可以让学生用顺口溜读一读,或是动动手,用手指摆一摆这几个字母的样子。

B、音近字母:我们南京人的语音缺陷:鼻、边音不分,前、后

鼻韵母不分,这几组就要特别加强练习:n—l、z—zh、c—ch、s—sh。

C、顺序:声母按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翘舌音、平舌音,特定声母y、w的顺序排列。我们的教材将翘舌音和平舌音的教学顺序互换位置,是为了先易后难,便于教学。但是在记忆声母表的顺序时,就应给学生指出,翘舌音在前,平舌音在后。

(2)韵母:韵母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的顺序排列。形近:ie—ei、iu—ui、un—ün音近:en—eng、in—ing、eng—ong

(3)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的特点是要整体认读,不用拼读。

(4)标调规则:一声平二声仰三声拐弯四声降,叫做汉语拼音声调符号。用ˉˊˇˋ表示。

①a母出现不放过,(即韵母中凡是有a的,标在a上。)②没有a母找oe,(没有a,但有o或e的,标在o或e上。)

③iu并列标在后,(i和u并列时,标在后面。)④单个韵母不必说。(单个的韵母,当然就标它上面了)

⑤前鼻音: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韵母,如:anianuanüaneninuenün。⑥后鼻音: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韵母,如: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⑦平舌音:指拼音中以“z、c、s”开头的声母。⑧翘舌音:指拼音中以“zh、ch、sh、r”开头的声母。。

(5)拼写规则:

1)按顺序默写声母表或填写声母。2)找出音节中的声母或韵母。3)分解音节或合成音节。4)看图把音节补充完整。5)给音节标声调。

6)在音节中找出整体认读音节。7)看图选择正确的音节。

8)分别找出声母、韵母、音节。二、字词:1、目标:

(1)能准确认读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写字。能用学过的生字组词、说话。

(2)复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及主动识字的愿望。2、要点及方法:

(1)笔画:本册书中出现的24个新笔画。

(2)偏旁:本册出现的生字,独体字比较多,这些独体字有一部分有了一些变化,成了偏旁。

氵三点水日日字旁讠言字旁忄竖心旁雨雨字头冫两点水攵反文旁犭反犬旁鸟鸟字旁竹字头彳双人旁目目字旁孑子字旁扌提手旁足足字旁亻单人旁口口字旁月月字旁人人字头门门字框宀宝盖头土提土旁风字框王王字旁方方字旁石石字旁火火字旁口方框辶走之底走走之旁禾禾字旁刂立刀旁灬四点底阝双耳刀八八字头女女字旁心心字底虫虫字旁饣食字旁(3)汉字:

A、读音上需注意的:

平舌音:三、四、早、才、草。翘舌音:十、上、水、山、早。

前鼻韵母en、in:们、心、树、阴。

后鼻韵母eng、ing:升、正、听、厅、青。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归纳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最高,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从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入手,学生容易了解,如:1+2=3反过来就是3-1=2,3-2=1。又能够廷伸到以后二年级的乘法口诀求商法。这个方法的缺点在于:要求学生的思维要高,反应要快,有个别学生记性不好或反应能力差的,要掌握这方法不容易。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学习来容易记住,简单又好理解,还能为以后多位数的退位减法设下伏笔。但这个方法的缺点:学习这方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的,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平十法”的优点在于:大多数学生容易掌握可以让学生自主动手研究学习。这方法的缺点:学生在用这个方法计算时容易养成扒手指的习惯。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这方法的优点在于:再次让学生复习凑十法。它的气点就是: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有个别学生容易加补上的那数忘记加上了。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优点:这个方法比“多减加补”的方法更容易记,也比效不会出错。缺点: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

一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一年级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