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发表时间:2021-05-25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20以内数的认识

1、能认:即见到数时能正确读数。

2、能数:即能根据物体数量用数进行正确表示。

3、能写(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0-20)。

4、能判断基数(有几个)和序数(第几个)。

二、掌握数的组成

1、要求学生掌握十几到二十数的组成的。如以下几种表述:(1)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2)8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3)十位是1,个位是6这个数是()。(4)19是由()十和()一组成。(5)12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2、能比较数与数、数与算式、算式与算式的大小,以及几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和比谁大又比谁小等问题的解决。(在进行数与算式、算式与算式大小的比较时先计算再比较。同时要正确区分“”、“”)

3、会表示计数器上的数或在计数器上画珠表示数。

三、数的计算

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期末时可达到口算40道题/5分钟的速度。)

2、解决问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包括:图文应用问题和统计中的解决问题。

(1)掌握和理解括号的意义和作用。要求掌握括号下是问号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括号下面是数又表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同时要求学生在解题时看清数学信息。

(2)图文应用题主要和我们的统计知识相结合,要求看清图意,找准数学信息,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四、常见量

让学生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高矮、长短和轻重。要求学生能对简单生活进行常识性判断。

五、认识钟表

要求学生通过复习能认、读、写钟面上的整时和几时半这些时刻,同时能读写出电子钟的时间。

六、图形

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并能找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八、物体分类

能按照一定标准(大小、形状、用途等)对物体进行正确分类。按一定标准分类时要看清分类的标准和要求,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小编推荐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个位上的8表示(),十位上的8表示()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一个一个地数,从十六数到一百。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82读()

二十七写作()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83里面有()十和()个一。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7680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青青:我吃了35只害虫。

蛙蛙:我吃的比你少一些。

数的运算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1.13-9=17-8=

2.树上原来有15只小鸟,飞走了8只,树上还剩几只小鸟?培养思维的正确性、敏和灵活性。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90-60=30+20=35+3=78-76=

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鞋:50元书包:40元文具盒:10元

1.买一双鞋和一个书包,一共用多少元?

2.鞋比文具盒贵多少钱?

常见的量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3.75元=()元()角()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体会人民币在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爱护人民币。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钟面上是()时()分

探索规律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

2468

102030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至少用()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形。

让学生说出用做成的正方体,数字4的对面是数字几通过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能不能用几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图形与位置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让学生在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及相对性,激发兴趣,发展创新意识。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你的座位是第()组第()个,你前面的同学是第()组第()个。你左边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统计与概率数据统计活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用画“正”字和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正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1、()形最多,()最少。

2、□比○多()个。

综合实践摆一摆,想一想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值及位值的概念。

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小小的商店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1、钉子板上不能围成的图形是()

(1)长方形(2)正方形(3)三角形(4)平行四边形(5)圆

2、用这个长方体一共能画()个长方形?能画()个不同的图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图见书P19页)

4、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见书P21页第四题)

5、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可以折出三角形、长方形。

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可以折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图见书P22页)

6、用一张长方形纸最多只能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自己动手折一个试一试。

7、把书P23页第5题的两种拼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试着动手做一做。

8、摆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4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正方形至少需要7根相同的小棒。

摆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3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三角形至少需要5根相同的小棒。

摆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6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长方形至少需要10根相同的小棒。摆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和正方形一样。

9、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位是十位,第三位是()位。

10、100里有()个十,()个一。

57里有()个一和()个十,43里有()个十和()个一。35个一是(),49添上1是()个十。

11、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1、10、100。

12、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13、百数表中,从左往右看一个比一个大1,从上往下看一个比一个大10。

14、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单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双数,写出25—34之间所有的双数。

一个数比70大,比79小,而且是个单数,这个数可能是()。

15、三十几加几的结果有3种可能(三十几、40、四十几),五十几减几的结果有3种可能(五十几、50、四十几)。

如果这里的加几、减几给出一个特定的数,结果就另当别论了,比如:三十几加9的结果可能是40、四十几,五十几减1的结果可能是50、五十几。

16、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17、以分为单位的有1分、2分、5分;以角为单位的有1角、2角、5角;以元为单位的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18、1元=()角1角=()分1元=()分

19、1张1元可以换()个5角,还可以换()张2角。

1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或()张5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还可以换()张20元,还可以换()张5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和()张50元

1张10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

20、一张邮票8角,买一张邮票怎样付钱?

一盏台灯56元,买一盏台灯可以怎样付钱才不用找钱?(写出最简便的付法)

21、一个足球48元。

(1)买一个足球付的钱全是10元的,至少付了()张。

(2)买一个足球,带的钱正好,最多付了()张20元。

22、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

6元10元12元35元

(1)带50元最多能买几样不同的物品?

(2)买两样物品最多要付多少钱?最少呢?

(3)买一个乒乓球拍和一个羽毛球拍大约要带几十元?

基本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位置

1、上、下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前、后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左、右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位置

(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主题图(10页、11页)

(1)能从图中搜集数学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理解减法的两个基本含义,并能利用此含义列出减法算式。

2、12页例1

(1)能依据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运算)。

(2)经历自主探究算法、交流优化算法的过程。

(3)能恰当选择算法,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

(4)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3、15页例2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

(2)经历进一步优化算法的过程,并进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19页例3

(1)能准确的搜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能依据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完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整理与复习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

(2)正确掌握“一图四式”的内容。

(3)涉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优生能求“5根手指的中间一共有多少个缝隙”类型的数学思考题。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通过折纸活动,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特征。

2、通过“拼、组、剪”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动手的“搭、组、卷”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初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说明:练习六3题:能正确数出拼组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4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能连线。

5题:能正确数出缺少的墙砖和地砖的块数。

6题:能给打乱的平面图案重新拼组。

7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面的含义,并能判断最简单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中的每一组对面。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的数出、写出、读出100以内的数,并知道10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组成,进一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不同含义。

3、了解“十进制”,能估计100以内的数量,能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并能完成相关的模糊表述(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最接近、更接近),逐步发展数感。

4、知道三个数位的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数位顺序表中各个数位的意义,能看计数器写数、读数,并能根据给出的数在计数器上拨(或画)珠。

5、能熟练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渗透加法交换率)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与价值,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并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正确掌握人民币基本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完成相关的清点与互换。

3、能认识“小数记法”的商品单价,学会简单的购物,并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完成简单的计算。

4、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能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熟练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包括“多几”、“少几”的应用),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尝试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3、能熟练计算相关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并知道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即:1时=60分。

2、能认、读、写钟面上的时刻,能写出已知时刻“过几分”或“过几时”后的时刻。

3、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第八单元:找规律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图形中所包含的“11”、“111”、“1和几”、“几和1”、“几和几”的排列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2、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数列中所包含的递增或递减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3、能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有规律的一列图形或一列数,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

第九单元:统计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体会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并且能够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二)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二)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能熟练地数出100以内地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会数、会读百以内的数;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熟悉整十数的顺序;体会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认识记数单位“百”。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会用计数器表示数;会写百以内的数;体会位值制;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找出一组数中蕴涵的规律。

《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和“差不多”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猜数游戏中蕴涵的区间套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单元:观察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能正确熟练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并能运用上述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注意:

1.本单元结束时,要求每分钟计算5题左右。

2.计算与应用并重.《小兔请客》:整十数的加减——加减意义;能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运算;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加减的意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体会加法交换律。

《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加减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练习二》——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意义;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算法多样化。

《回收废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在具体的活动中,将图形进行分割和组合;会用七巧板拼图。《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动手做一》:——体会一个图形可以分成不同的图形;渗透了“对称”的思想。

《动手做二》:——了解七巧板的组成;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形状和名称);能用七巧板摆出指定图形,

《动手做三》:——培养学生从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出简单图形的能力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掌握10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根据问题情境提出一个或两个有意义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注意:每分钟能正确计算3-4题。《图书馆》:进位加法(一)——加法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借助直观模型和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竖式;在情境中提出、解决数学问题。注意题目中多余信息。

《发新书》:进位加法(二)——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直观模型和计数器来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小小图书馆》:退位减法(一)——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帮助学生掌握退位的方法和减法竖式的写法。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表,发展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跳绳》:退位减法(二)——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竖式的写法和“借一当十”的含义。

第六单元:购物

能辨认人民币;能清点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注意:不要求抽象的算式。《买文具》:——认识小面额(5元以下)的人民币;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解决买1元以内物品怎样付钱和找钱的问题。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会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能清点一定数目人民币的币制。

《小小商店》:购物活动——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性,巩固100以内的加减计算。算钱、付钱、找钱。

第七单元:加与减(三)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能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简单的估算。《套圈游戏》:

100以内三个数的连加——计算与应用并重;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表格中读取信息的能力,逐步熟悉表格的呈现方法和含义。

《乘船》:

100以内三个数的连减——计算与应用并重;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情境中多余条件的辨别;进一步熟悉表格呈现信息的方法。

《乘车》:三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与应用并重;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八单元:统计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能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组织比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定。

《买气球》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用“正“字记录的优势。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重点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重点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

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

=64元10角-3元7角

=61元3角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

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注意题型:

个位上的数是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3,这个数是()。(写完记得对照题意检查一遍)

第五重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不进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2.不退位的减法80-50=3069-2=6798-30=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100以内进位加362+8=44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个位加补数

2.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第六重点:小括号

1.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七重点:找规律

1、重复出现的规律:○□□○□□○?○□□(每组规律要用圆圈圈起来)

2、变化的规律:2581114□□

□181512□

3469□□

3、数列里的规律:写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再观察、间隔两个数之间是否有规律、三个数之间是否有联系。

标出每组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注意养成好习惯:

1.认真审题,认真画出重点词句,弄清题目让我们干几件事。

2.仔细读题,找准数据,圈画出来或标出来,再按步骤列式解答。

3.要规范书写,做完后仔细检查(特别要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比一比

1、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会用一端对齐的方法比较事物的长短或高矮

第二单元:位置

1、我们学过的位置有:前,后,左,右,上,下

2、能够正确区分这些位置。(可以根据课本例题和课后题中具体的图来练习)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1、能认识和区分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6个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6个面都相同

球是圆溜溜的,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

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的,两头有平平的面,横着放能滚动,竖着放不能滚动。

特别是(1)圆和球在图中的区分。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分:以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为准。

2、会数图中各种图形的个数。

3、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用4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1、区分时针和分针,知道时针粗短,分针细长(强调分针一定要画的长一些,时针画的短)

2、认识整时,并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例:9时9:00)

3、能根据给出的时间在钟面上画出正确的时刻(补充时针和分针);

4、根据钟面的时刻,知道1小时前(后)是什么时刻。(特别是12时后1小时的时刻是1时)

5、会用正确的时刻表示什么时间正在干什么。(如:早上7时起床,上午8时上课,中午12时吃午饭,晚上9时睡觉。知道一天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6、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钟面上的的数字从1排到12。

7、会认快几时了和几时过一点儿。

第三、六、七、九单元0~20各数的认识

1、会用0~20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看图写数,会看计数器写数读数。

2、知道数的顺序,能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知道一组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认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开口对着大数例:从小到大1、2、3、4、5……从大到小20、19、18、17……例:97531,这些数中9最大,1最小。例:8+714例:比9大比16小的数有10、11、12、13、14、15)

3、会用这些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能分清左右

例:7、9、12、5、20中从左数,12排第几,它左边有几个数。把右边的3个圈起来,把左边的第1个圈起来。

4、掌握20以内的数的组成,1~10的组成(例10可以分成1和9,1和9组成10……)

11~20的组成(例: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18里面有8个一和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20里面有20个一。1个十=10个一,2个十=20个一。可以从11到20对孩子进行提问)

5、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会根据数位写数(例:个位是7,十位是1的数是17。19的个位上是9,表示9个一,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

6、知道相邻数和中间数,知道前面和后面。(例:与13相邻的两个数是12和14。19前面的一个数是18,10后面的一个数是11。5和7中间的数是6。等等)

7、找规律。比较常见的

单数:1、3、5、7、9、11、13、15、17、19。

(两个两个的数)19、17、15、13、11、9、7、5、3、1。

双数:2、4、6、8、10、12、14、16、18、20

20、18、16、14、12、10、8、6、4、2。

(五个五个数)0、5、10、15、20

20、15、10、5、0

(一个一个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注:找规律时,观察两个相邻的数之间相差几,再填数。)

加减法

1、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2、会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例:8+37+6,要求先算出得数,再比较大小)

3、会填上合适的数(例4+()=9,13-()=11,15=()+(),9+()12,6+4=5+())

4、熟练掌握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5、凑十法。见1想9,见2想8,见3想7,见4想6,见5想5。

看图列式计算和简单的解决问题

1、能根据大括号和问号的位置确定求什么(分清求总数还是求部分),用什么方法计算(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用减法)

2、能根据图意完成一图四式,或者根据给出的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例:用4、5、8、9中的三个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先找出来4、5、9这三个数可以用,在列式:4+5=95+4=99-4=59-5=4例:根据9+3=12,写出两道减法和一道加法3+9=1212-3=912-9=3)

3、应用题。能根据图和文字找到相应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从问题入手(1)求“原来”“一共”是多少,就是求总数,用加法(从图书角借出9本书,还剩7本,图书角原来有多少本书?9+7=16(本))

(2)求“还剩”“还有”“还需要”,用减法(例:妈妈买了12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几个?12-5=7(个))

(3)求部分,用减法(例:有14人,男生有8人,女生有几人?14-8=6(人))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重点内容(新北师大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重点内容(新北师大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重点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运算。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书P2—P6)
(1)运算:
连加、连减、混合(含加减)的三种运算,计算过程中建议分两次计算:先计算出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将这个结果与第三个数进行运算。为避免出错,在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也建议用两个竖式计算。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错误典型:被减数是100,在连续退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和是100,在连续进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2)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A、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借助用笔标注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分析,准确判断是用加法算式还是减法算式来解决问题;
B、正确计算并且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写出答。

错误典型:
a、题意理解不清:如“书第9页第5题的第(2)小题”
b、表格分析不够仔细:如“书第5页第3题”

2、认识和乘法口诀
(1)认识乘法算式并理解乘法的意义:
认识:乘数╳乘数=积
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如3╳4=12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12或4+4+4=12;
3+3+3+3=12写成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
(2)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会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推出另外的乘法口诀,如根据“三七二十一”可以推出“五七三十五”(5个7比3个7多2个7,也就是在21上再加14,即21+14=35。)

错误典型:
a、“口诀”与“读作”混淆:
如:3╳7=21,读作:3乘7等于21。口诀:三七二十一(其中的“十”字容易漏掉)
b、算式与图形结合:
(书79页第5题)
(书23页第4题)
(书21页第1题)
3、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
(1)除法的意义
能够结合算是说出除法的意义,如算式21÷3=7可以表示:
a、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7;
b、把21拿来分,每份是3,可以分成7份;
c、21是3的7倍。
d、21里面有()个3.
体会除法与乘法的“互逆”。
(2)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被除数÷除数=商(了解: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3)会用乘法口口诀求出除法的商:
同样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写出四个算式,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如:三九二十七:3╳9=279╳3=2727÷3=927÷9=3
(4)理解“倍”和“倍数”的意义:
倍: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学生的话来理解——“大数里边有几个小数那么多”。
倍数:学生的话——“一个数的倍数就是这个数一个那么多、两个那么多、三个那么多……的数”,比如3的倍数是3、6、9、12、15……
(5)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认真读题,仔细分析。

错误典型:
a、求“每份有多少”和“有多少份”的单位容易混淆:
(书66页第1题)
纽扣题:求的是有多少份;苹果题:求得是每份有多少个。
b、和“倍”相关的问题:
学生容易在选择用“乘法”还是“除法”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混淆。
c、提一个生活中有关除法的问题。
2、元、角、分的认识。
元、角、分的认识
根据材质不一样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
人民币面额:1分、2分、五分
1角、2角、五角
1元、2元、五元
10元、20元、50元、100元
(学生会从人民币的大小、颜色、文字等方面去判断面额)
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3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a、人民币兑换:
(书11页第1题)
b、算一算有多少钱:
(书11页第2题)c、怎样付钱:
(书13页第1题)

二【图形与几何】

1、测量。
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厘米、米的认识。
(1)厘米的认识;
a、会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通过估计用手比划出1厘米、10厘米的长度
b、厘米也可以用字母“cm”表示,读作“厘米”。
(2)米的认识;
掌握米与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1米=100厘米。
(3)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a、能够估计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以及在测量的时候能够选择正确的单位。

错误典型:
体育老师的身高是1米8,也就是身高1米8厘米。(正确的意思是1米80厘米)

b、在测量的时候注意观察是否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如果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则可以直接读出物体的长度;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通过数格子(即一个大格子就是一厘米)或是用物体末端对准的数减去起点对准的数,如:

2、图形的运动。
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折一折,做一做:了解剪一个简单对称图形的操作步骤:对折——画得像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a、在游戏中感受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变化。

b、能够去别出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平移物体在运动中自身的方向不会变化。

c、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物体平移和旋转运动的现象。

欣赏
欣赏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北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十、总复习
教学内容
1、表内乘除法熟练计算。
2、表内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
3、正确选择和运用图中信息。
4、从不同角度认识图形。
5、行走路线和方向。
6、正确运用统计知识。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所学知识与实际
生活的密切关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灵活运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并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3、复习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加以辅导。
教学重点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和整理,让学生掌握本学期的有关知识,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总复习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了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认识钟面及方向与位置等有关知识。
2、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表内乘除法口算、认
识钟面、方向与位置。
教学难点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上述知识。
教学手段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表内乘除法。
1、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知识点。
2、请学生在三分钟之内完成第1题,第分钟计算8题,
(这是基本要求)采用比赛、争红旗的手段进行教学。
3、讲解答案。
4、评选做得最快的学生去拿红旗。
二、发展性练习。
1、出示教材第96页第2题的幻灯片。
2、要求学生仔细看幻灯片,提问:它们分别是谁看到
的?
3、以游戏的形式请3个学生上台,一个连出第一幅图是谁看到的;一个连出第二幅图是谁看到的;一个连出第三幅图是谁看到的。
4、出示第3题,要求学生抢答并填表。
5、出示教材第97页第4题的幻灯片。
6、要求学生列出式子并讲解。
7、出示幻灯片。要求学生根据这幅图,回答下面问题:
(1)居民楼在花坛的()面,小学在花坛的()面,
幼儿园在花坛的()面,邮局在花坛的()面。
(2)商场在居民楼的()面,在幼儿园的()面。
(3)小明从居民楼出发,先去商场买东西,然后再去
看电影,他该怎么走?画出他的行走路线。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8、讲评学生的答案。
三、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巩固练习了表内乘
除法口诀的综合运算和钟面上的时间,行走路线以及方向的有关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同学们还可以多观察、多运用,做活学活用,会学会用,如有不足及时弥补有关知识。
板书设计:
总复习
一、第3题。
二、第4题。
三、第5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总复习第8-9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复习表内乘除法和倍数、统计等知识。
2、通过与生活的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复习巩固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进一步认识倍数,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有关图片。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表内乘除法和倍数的运用。
1、出示教材第98页的第6题。
2、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式子。
3、出示第7题,这是两道连贯的问题,根据第(1)
个问题的结果,才能解答第(2)个问题。
4、请一个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列出第道题的式子。
5、根据第8题的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爸爸今年多少岁?
(2)爷爷比爸爸大多少岁?
(3)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4)请列出式子。
6、查漏补缺。
7、要求学生复习本课学习的有关知识。
二、复习统计知识。
1、复习有关统计知识。
2、打出幻灯片。
3、要求学生使用不同颜色在格子里填上鱼数。
4、回答问题:
(1)4只猫一共钓了()条鱼。
(2)白猫比花猫多钓()条鱼。
(3)花猫钓的鱼是灰猫的()倍。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5、评讲学生的答案。
6、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给予辅导。
三、总结:今天,同学们在具体的情景中复习了表内乘
除法和倍数,复习了统计的有关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了所学知识,巩固了所学的整体知识,也弥补了有些不足。
板书设计:
总复习
一、第6题
二、第7题
三、第8题
四、根据第9题的图意回答问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总复习第10-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巩固练习了表内乘除
法的综合运算和行走路线及方向的有关知识。
2、在复习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在复习中进一步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计
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教学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手段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表内乘除法的综合运算。
1、要求学生复习所学的有关知识步,进入本课。
2、出示第10题,要求学生认真读懂题意,列式。
3、评讲学生作出的答案。
4、打出幻灯片,要求学生看懂题意。
5、要求学生从鱼的两边,按箭头的方向进行计算。
6、帮助学生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二、复习方向和路线。
1、复习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知识。
2、出示教材第100页第12题的幻灯片。
3、要求学生仔细看幻灯片,填空。
4、游戏完成:第3个学生上黑板。一个学生填第(1)
小题:小明从家向()走()站,又向()走()站到家。第二个学生填第(2)小题:从学校向()走()站,又向()走()站,又向()走()站到体育馆;第三个学生标出小兵的位置。
5、讲评答案。
6、针对有无不懂的学生进行指导。
三、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巩固练习了表内乘除法的综合运算和行走路线以及方向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要多观察、多运用,做到活学活用、会学会用。
板书设计:
总复习
一、第10题。
二、第11题。
三、第12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数与代数部分

1、一、二单元(数的认识和比较)

(1)强调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2)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3)按顺序填数,按规律填数

(4)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5)重视比较方法的梳理:一一对应比较(P17、(1)(2))、

三者之间的比较(先两两比较,再选出最大、多、小、少的)

利用参照物进行比较(P17(4)和P19、5、6)

注意题目规定的符号别标错了

2、三、七单元(数的运算)

(1)利用学具摆一摆、捆一捆,加深对数位和数的组成的认识。

(2)用丰富的游戏活动使本版块的复习变得不枯燥。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小棒有多少根)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避免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让学生厌倦。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抢答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在本期结束时,学生要达到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题左右。

(3)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6=15,尤其是()-7=7,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9○6=1516○5=11

(4)对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

①从类型上分包括求和、求差、求部分数。并注意体现三种类型之间的联系,注重系统练习。

如:8个苹果,5个梨,苹果和梨一共多少个?

苹果比梨多多少个?

梨比苹果少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苹果有8个,剩下的是梨梨有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梨有5个,剩下的是苹果苹果有多少个?

再如:看图列四道算式

②从呈现方式上看可分为形象图、情境图、部分抽象的文字表示。

注意强调计算为问题服务的意识,看清题上要求的是什么。允许部分学生用()表示要求的数。

如:P38,4图1

③应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学生容易理解的是如:P45,1题,动态的呈现形式,包括去掉一部分又来了一部分。较难理解的是P47,4题,这种静态呈现的。

④加强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3、八单元(认识钟表)

(1)了解自己一天的----,如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以及这些事情发生的大概时间。结合生活实例叙述,熟悉生活中常见时间,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

(2)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容易混淆,加强辨析。

(3)有的钟面上没有数字或只有几个数字,给认读造成一定的困难,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标出数字认读。

空间与图形部分五单元(位置与顺序)六单元(认识物体)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两件或多件物品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关系的正确描述。

如:在最面;在的面;的面是;的面有;从数…

(2)对于相对性的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位置变换或增加、减少物体时,这些位置关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P58,1题中的闹钟,和玩具猫比,它在玩具猫的下面,和模型船比,它在模型船的上面。前后与左右的位置也存在这种相对性。

(3)一年级的学生,确定情境图中物品或人物左右的位置时,都以观察者为标准来确定左右。

(4)加强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5)面对数量众多的物体,要分类数。养成数时按顺序、做记号、检查验证的好习惯。

统计与概率四单元(分类)九单元(统计)

(1)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P53按要求分一分(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圈出不同类的物体。

(2)加强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如安排一些图形(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摆放位置也无序)

请学生先数一数,再在方格纸内画图,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3、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三、比一比

1.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四、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三)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

0+2

微数学(weishuxue2015)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复习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简单而轻而易举的事情,当然,这是孩子们认为的,因为孩子们认为,复习就是简单的重复,所以他们在复习时很少开动脑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其实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缺欠。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为了有效地复习,我们必须明确复习的内容和任务,做好知识总结和梳理,编织成知识之网,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本周三我们一年级组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复习,周三至周五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复习了第一大部分“数与代数”,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三大块知识点(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解决实际问题)整理如下:

一、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整理

1、20以内数的认识的分类

按照位数分:一位数0~9

两位数10~20

(很多同学把0宝宝给漏掉了,0是个特殊的数字宝宝,它表示什么也没有,在此强调0的意义)

按照单双数分:1、3、5、7、9、11、13、15、17、19

0、2、4、6、8、10、12、14、16、18、20

(这种分类有助于孩子观察规律填数)

按照相同数字的位置分:0、10、20

1、11、

2、12

……

(这种分类有助于孩子理解和区分数位的意义,如: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2、数的意义

①如:区分和比较7(个位)、17(十位、个位),

②在计数器上如何表示这两个数

③如何用小棒表示这两个数

3、数的顺序

①13的前面是(),后面是()

②2个十是(),他前面的数是()

③8和12的中间有()

④与14相邻的两个数是()

⑤比12多5的数是()

⑥按规律填数2、4、()、8、()

⑦按从大到小排队8、15、13、6、2、20、9()

4、数的组成

9

()()

12

()()

亦可换种形式:()+()=9,()+()=12,能写几组写几组。

5、大小比较

5○1219○209○1113○1518○811○10

6、基数和序数

○○○○○○○○○

把左边第四个○涂成黑色,把最右边的3个○涂成蓝色

7、数数

①顺数

②倒数

③单双数数

④从数字卡片中抽出3、4、7三张卡片,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自己找一找这样的卡片吗?鼓励学生多找。

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整理

1、加减法意义

3+5=8意义: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例如:3辆车加上5辆车,一共有8辆车。

9-7=2意义:拿走几个?例如:9个本子,拿走7个,还剩2个。

多几个?例如:9个本子比7个本子多2个。

说说:9+6=15、12-4=8可以表示什么意义。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意义

仿照上面说说2+6+7=1519-6-3=1012-5+4=11的意义

3、计算

12+4=5+8=16-5=14-7=

10+6=16+4=15-6=20-2=

4、在○里填上>、<或=

4+15○2018○18-516-3○144+15○15+4

5、连线

12-4718-9

17-8813-5

11-4614-8

13-7916-9

6、开火车

11+5□-3□-7□+8□

7、跳舞

8、在括号里填数

4+()=8()+7=1016—()=7

11—()=44=17—()18=9+()

()+2+4=16

三、20以内数的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整理

1、看图列式(大括号的题)

2、看图列式(一图四式的题)

3、看图列式

这两幅图要求:能够看懂图的意思,并且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4、比较多少

要求会根据图比较多少,并且会列式(8—5=3)解答

5、看图提问并列式计算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一)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生字表

单元

春(春风)(春雨)(春天)风(风雨)(大风)(东风)

冬(冬天)(冬日)(冬雪)

雪(大雪)(风雪)(雪人)花(开花)(花朵)(雪花)

飞(飞鸟)(飞天)(飞机)

入(入学)(入口)(出入)姓(姓名)(姓李)(姓氏)

什(什么)(干什么)(为什么)

么(多么)(什么)(对么)双(双手)(双目)(双耳)

国(中国)(国家)(国学)

王(国王)(王后)(王子)方(对方)(大方)(东方)

青(青蛙)(青天)(青年)

清(清水)(清明)(清早)气(天气)(力气)(和气)

晴(晴天)(晴日)(晴空)

情(友情)(同情)(心情)请(请问)(请人)(请坐)

生(学生)(花生)(出生)

字(生字)(字画)(名字)左(左右)(左手)(左耳)

右(右手)(右耳)(左右)

红(红花)(火红)(红色)时(小时)(时间)(有时)

动(生动)(运动)(活动)

万(万里)(万年)(十万)

二单元

吃(吃水)(吃力)(好吃)叫(叫好)(大叫)(叫声)

主(主人)(主要)(公主)

江(江水)(长江)(江山)住(住口)(住手)(住人)

没(没有)(没人)(没用)

以(以后)(可以)(以上)会(学会)(开会)(大会)

走(走出)(不走)(走动)

北(北方)(东北)(北风)京(北京)(东京)(京口)

门(大门)(开门)(门口)

广(广大)(广东)(广西)过(不过)(过年)(过去)

各(各自)(各人)(各个)

种(种子)种田)(种花)样(同样)(

样)(样子)

伙(同伙)(入伙)(小伙子)

伴(伙伴)(同伴)(女伴)这(这样)(这儿)(这里)

太(太阳)(太子)(太太)

阳(阳光)(太阳)(阴阳)片(

片)(叶片)(动画片)

金(金光)(金子)(金秋)

秋(秋天)(秋风)(秋雨)因(因为)(因果)(主因)

为(为了)(为什么)(以为)

三单元

他(他们)(他的)(他人)河(小河)(江河)(河水)

说(说明)(不说)(小说)

也(也是)(也好)(也对)地(种地)(大地)(地方)

听(听见)(听说)(动听)

哥(哥哥)(大哥)(二哥)单(单人)(单手)(单元)

居(居住)(同居)(居然)

招(招手)(招生)(招工)呼(招呼)(呼叫)(呼气)

快(飞快)(快门)(快马)

乐(快乐)(乐土)(乐趣)玩(好玩)(玩乐)(玩火)

很(很好)(很多)(很大)

当(当心)(当年)(当时)音(音乐)(观音)(拼音)

讲(讲

)(听讲)(主讲)

行(行为)(行人)(行动)许(许多)(也许)(许可)

四单元

思(思想)(心思)(秋思)

床(木床)(床头)(床单)

前(前后)(以前)(从前)光(月光)(阳光)(光头)

低(低头)(低音)(低下)

故(故乡)(故国)(故人)乡(同乡)(思乡)(水乡)

色(红色)(白色)(春色)

外(里外)(外头)(门外)看(看见)(好看)(看书)

爸(爸爸)(我爸)(爸妈)

晚(晚上)(早晚)(晚会)笑(大笑)(玩笑)(好笑)

再(再见)(再会)(再来)

午(上午)(中午)(下午)节(春节)(过节)(节日)

叶(红叶)(竹叶)(叶片)

米(大米)(小米)(玉米)真(真是)(真正)(天真)

分(分开)(分手)(春分)

豆(红豆)(土豆)(大豆)那(那样)(那里)(那么)

着(看着)(笑着)(玩着)

到(来到)(看到)(到来)高(高低)(高大)(高中)

兴(高兴)(兴奋)(兴趣)

千(秋千)(千米)(千金)成(成为)(成长)(成果)

五单元

间(花间)(中间)(人间)迷(入迷)(迷人)(书迷)

造(造句)(再造)(打造)

运(运动)(运气)(运用)池(小池)(水池)(池子)

欢(欢乐)(欢快)(欢笑)

(上

)(

吧)(电

)古(古今)(千古)(古文)

凉(秋凉)(清凉)(凉风)

细(细雨)(细长)(细叶)夕(夕阳)(前夕)(除夕)

李(李子)(姓李)(瓜田李下)

语(语文)(成语)(外语)香(香水)(香气)(清香)

打(打工)(打开)(单打)

拍(拍手)(拍打)(节拍)跑(长跑)(飞跑)(快跑)

足(双足)(手足)(不足)

声(声音)(风声)(高声)身(身后)(全身)(自身)

体(身体)(字体)(全体)

之(之前)(之后)(

走了之)相(相近)(相对)(相反)

近(远近)(近处)(从近到远)

习(学习)(自习)(习字)远(远方)(远古)(远大)

玉(玉石)(玉米)(宝玉)

义(同义)(近义)(义工)

六单元

首(两首)(首相)(首先)采(采白莲)(采茶)(采药)

无(无声)(无敌)(无论)

次(

次)(初次)(几次)找(寻找)(找人)(找钱)

平(平平安安)(平地)(平整)

办(办公)(办事)(办法)让(让他)(让步)(礼让)

包(书包)(背包)(皮包)

钟(钟表)(闹钟)(挂钟)元(元首)(元旦)(元帅)

洗(洗脸)(洗澡)(洗牌)

共(公共)(共同)(共性)已(已经)(已往)(而已)

经(已经)(经常)(经费)

坐(坐下)(坐飞机)(坐车)要(将要)(快要)(重要)

连(

连)(连日)(连夜)

百(

百)(百元)(百姓)还(还是)(还要)(还有)

舌(舌头)(口舌)(舌尖)

点(八点)(终点)(点滴)块(

块)(土块)(石块)

非(非常)(非法)(是非)

常(非常)(常识)(常年)往(往前)(往返)(开往)

瓜(西瓜)(甜瓜)(冬瓜)

进(前进)(进军)(进步)空(空手)(空军)(天空)

八单元

病(生病)(疾病)(病痛)医(医生)(医士)(医治)

别(别人)(分别)(别名)

干(树干)(干线)(实干)奇(惊奇)(奇怪)(奇观)

七(七颗星)(七个)(七人)

星(星星)(星球)(行星)吓(吓

跳)(吓唬)(吓人)

怕(可怕)(害怕)(生怕)

跟(跟着)(跟随)(跟从)家(大家)(家庭)(家里)

羊(山羊)(绵羊)(羊肉)

象(大象)(象牙)(景象)都(都说)(都是)(都要)

捉(捉蚊子)(捕捉)(捉拿)

条(

条)(分条)(枝条)爬(爬到)(爬行)(爬虫)

姐(姐姐)(姐弟)(姐妹)

您(您好)(您早)(您请)草(吃草)(青草)(草地)

房(房檐)(房屋)(房子)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3和(7)合起来是10;

6和()合起来是10;

5和()合起来是10;

9和()合起来是10。

2.打扑克牌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出牌,一个出,一个对,可以把“A”看成1,两张牌上的数要合成10。

教师先与一位学生合作示范,再让同桌小朋友合作玩牌,(1)左边小朋友从1~9依次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2)左边小朋友任意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

[评析: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给了学生又一次合作的机会。结束后对调练习,加快了同桌小朋友之间对牌的准确性与反应速度,有很强的挑战性。]

让小朋友说一说感受。

3.谈话:小朋友们看看,什么过来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二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火车头上的数是几?(10)你发现第一节车厢上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合起来是10)这辆火车是留给小朋友去北京看长城的,现在,只有将每节车厢上的两个数合成10火车才会开起来,大家想让火车开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又对又快,其他小组的同学都是小裁判。

做个大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5和5合起来是10。………………………()

(2)10可以分成9和1。………………………()

(3)10可以分成1和0。………………………()

(4)10可以分成8和2;8和2合起来是10。…()

4.手指游戏。要求学生出的手指数要和老师出的手指数合成10,先师生对出,再学生之间自由练习。

派兵谴将:(把合起来是10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5.说数抢答。讲清游戏规则:四人一组,每人任意说数,其余三人抢答,并与其合成10,一组结束后对调进行。

竞技广场:(老师说数,小朋友抢答出一个数与其合成10)

1—()3—()5—()7—()9—()

2—()4—()6—()8—()()—7

()—5()—4()—8()—1()—3

[评析:练习结合具体情境展开,生动有趣,有挑战性,几轮分层次练习下来,来到“竞技广场”,学生的计算速度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既注重基础,又促进了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聪明的小朋友,现在你该知道我的10个宝宝怎样分成两部分了吧,欢迎你下次再来我们果园玩,小朋友们,再见。”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1.根据学生分的结果,出示4的分成。

444

///

□□□□□□

先说说分的是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每个盘子里分了几个桃子,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再说一说4的分成。

2.我们说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1和3,看他们三个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比较喜欢它?

自由说一说,并说出认为特殊的原因。

(如果学生说4分成2的2比较特殊,说出原因后顺势引导学生看剩下的两个,很相似。告诉学生它们是一对小姐妹,要看到其中的一个就能想到另一个。)

3、请大家将你们分的桃子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

我们除了说4可以分成3和1,也可以说,3和1合成4。

你还能说说谁和谁合成4?

自由说一说是将几和几合起来的。

4、刚才我们将分开的物体又合到了一起,这就是合。(板书课题: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1、“试一试”的学习。

7的分与合让学生一边分圆片,一边想数的组成。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组织交流。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序地进行,能不能从7的一种组成在虚线框里写出相应的另一种组成。

在7的分与合都找到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组成,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引到“有序”和“联想”上。

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分,避免重复和遗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掌握7的组成。

2、“想想做做”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以对口令等形式巩固已学的数组成。在学习8和9的组成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第7、8题都是巩固8和9的组成的练习。练习以后,可以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能记住8和9的组成。对学生说的方法要尽量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知识点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实验: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C=πd————→d=C÷π

或C=2πr————→r=C÷2π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计算方法:2πr÷2即π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计算方法:πr+2r即5.14r

知识点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2)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3)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

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圆=πr×r

圆的面积公式:S圆=πr2→r2=S÷π

4、环形的面积: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R=r+环的宽度.)

S环=πR2-πr2或

环形的面积公式:S环=π(R2-r2)。

5、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扇=πr2×n/360(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6、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

7、两个圆: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平方。

例如:

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8、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π

9、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反之,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10、确定起跑线:

(1)每条跑道的长度=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两个直道的长度。

(2)每条跑道直道的长度都相等,而各圆周长决定每条跑道的总长度。(因此起跑线不同)

(3)每相邻两个跑道相隔的距离是:2×π×跑道的宽度

(4)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πa厘米。

11、常用各π值结果:

π=3.142π=6.283π=9.42

4π=12.565π=15.76π=18.84

7π=21.988π=25.129π=28.26

10π=31.416π=50.2436π=113.04

64π=200.9696π=301.4425π=78.5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认识整时

(1)利用教具、学具,结合生活经验,了解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结合观察、操作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的时刻,会读、写整时的时刻。

(3)结合钟面,会认大约几时的时刻(快到几时了和几时刚过),能解决“过1小时后是几时”的问题。

(4)能结合具体的钟面,理解“按规律排列的时刻”,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5)结合作息时间图,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知识点】:

1、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的数字以及长短针的作用,知道指针转动的方向。

2、正确认读整时、半点。并说出时针和分针在整时和半点的指向特点。

小芳的上午(估计接近整时的时间)

【知识点】:

1、进一步巩固认读整时、半时。

2、估计整时应先看时针所指的位置,再看分针是否在数字12的左右。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