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历史下册《梦幻超级大国》教学设计

九色鹿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5-22

九年级历史下册《梦幻超级大国》教学设计。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九年级历史下册《梦幻超级大国》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九年级历史下册《梦幻超级大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巨无霸、世界警察、爵士乐、摇滚乐、好莱坞等基本历史知识。
2.分析二战以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表现,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原因与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师生共同探究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巨无霸的原因,学生探究,教师总结。
2.通过漫画实例评论美国的世界警察形象。
3.组织学生欣赏美国的音乐影视作品,增强对历史的直观感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其背后深刻的原因,同是感悟到美国成功的经验可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学习借鉴。
2.通过分析美国的世界警察形象,认识到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的危害,感悟到我国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确性。
3.通过欣赏美国的音乐影视作品,认识到美国文化繁荣、多样性的一面。
4.适当介绍一些美国的问题,通篇注意中美之间的比较,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到:美国固然强大而繁荣,但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宜妄自菲薄,要奋起直追,赶超美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经济巨无霸的成因及表现;跨国公司;好莱坞
难点 经济巨无霸的成因;爵士乐、摇滚乐的风格特色
〖教具〗
多媒体课件,包括歌曲、Flash动画,电影片段
〖板书设计〗
 第11课 梦幻超级大国
一、经济巨无霸
1.原因
2.表现
二、世界警察
1.原因
2.目的
三、音乐、电影文化
1.爵士乐
2.摇滚乐
3.好莱坞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首先用千千静听播放器播放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引出美国国旗的话题。顺势提问:美国国旗是哪一年升起来的(1776年7月4日)。
导入新课
美利坚的国旗自升起来以后,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始终不倒,在今天的世界上依然高高飘扬,成为世人瞻仰的目标。于此同时美国逐步强大,坐上世界霸主的宝座,今天的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人们都说美国是梦幻的国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梦幻国度,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近距离的观察它。请同学们翻到课本P75,我们学习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
讲授新课
一、经济巨无霸 
展示课件战后六国生产增长指数图表,同时引用P65小字中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的结论。
让学生阅读课文,探究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师最后总结
1.战时的资本积累(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策略和结果)
2.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战前的罗斯福新政,战后的财政扩张政策)
3.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次科技革命)
美国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批判继承。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探讨美国成为经济巨无霸的表现。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1.外向型经济(对外资本输出包括对外直接投资。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就是要建立外向型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引进来走出去。海尔在海外设立工厂,联想公司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2.经济发展迅速而持久(1970s以前发展迅速。1970s以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因其基数大,其增长量仍相当客观,美国现在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抗衡。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他们与美国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在不久的将来更要赶超美国。美国制造中国威胁论,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潜在的威胁。)
3.跨国公司发展迅速(扩过公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展示课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美国跨国公司的标志(师生充分互动,同学们畅所欲言)。
展示课件进一步讲美国的信息技术,微软公司和比尔盖茨。使学生感受美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巨大成就。讲中国的龙芯,中国芯,麒麟操作系统,银河巨型机,台湾的板卡与内存,中国网民数量,手机用户量全球第一。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潜力巨大,正在崛起。
二、世界警察
随着美国的逐渐强大,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成为世界政治霸主,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霸气越来越浓重了。
展示课件,概述美国的不良记录,引导学生探究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原因及目的。
展示课件,结合漫画评价美国的国际警察形象。
简介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外交,和谐世界。
(三)音乐、电影文化
美国是民族的大熔炉,提问美国有哪些人种(白人,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种人...)
同学们的Mp3可调音乐风格,其中有Jazz,Rock...你们知道是什么含义吗?
1爵士乐(Jazz)
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黑人音乐,是一种将美国黑人音乐和欧洲乐器混合为一体的音乐形式。经过百年的演变和融合,爵士乐早已突破了种族和国际的限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欣赏歌曲《LetsFaceTheMusicAndDance》,感受爵士乐的特点。一是节奏与重音的多变,随时随地改变节拍重音的自然规律,给人一种摇晃不定、灵活多变的感觉。二是忧郁、悲伤的曲调。三是即兴的演奏风格歌曲。简介爵士乐风格的起因:西方殖民者将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这些黑人奴隶从故乡带走了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带上了音乐。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奴隶思念遥远的故乡和亲人,沮丧、无奈与绝望的情感始终伴随着他们。在田间、在劳动之余,黑奴们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以表达他们孤寂、哀怨的心声。爵士乐初期有一种重要形式叫布鲁斯(Blues),为爵士音乐的旋律基础。Blues在英语中的意思是蓝色的、忧郁的色彩,后来成为悲哀的歌曲统称。最初的爵士乐师基本不识谱,他们凭着良好的音乐天赋围绕一个主题作即兴变奏。这种节奏一个接一个,变化无穷,可以充分发挥爵士音乐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即使后来爵士乐必须按谱演奏时,乐谱也只是记录乐曲的基本轮廓而已。
2.摇滚乐(RockandRoll)
20世纪50年代美国黑人的节奏和布鲁斯音乐、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融汇成了摇滚乐。
欣赏世界舞王迈克尔.杰克逊《WhoBadder》的Flash,感受摇滚的魅力。
简介摇滚乐的起因:50年代中期,美国青少年们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没有像父辈那样经历过战争和苦难,同时又倍受家庭的宠爱,因此,他们开始不理解父母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不愿意走父母为自己安排好的道路。他们有了自己的追求和爱好,而且由于人多势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不再跟随父母欣赏那些多愁善感的流行歌曲。这时,他们正好在摇滚乐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势,与他们强烈的反叛心理相适应;摇滚乐歌唱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
3.好莱坞
找学生简介世界电影发展史:黑白默片有声电影彩色电影...
世界电影正式诞生与1895年,标志是法国的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首映他拍的电影(之前已有一段发展经历,比如爱迪生在1889年发明电影放映机)。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第一部影片是《定军山》)。
展示课件,卓别林的照片和《大独裁者》(1940)剧照。简介卓别林被迫害的经历,《大独裁者》中对希特勒的讽刺。
美国好莱坞被称为梦幻工厂,这里是世界电影业的中心。电影越来越好看,是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简介电影奖的最高奖项---奥斯卡奖。
展示课件,著名的好莱坞大片海报。学生可以补充自己搜集的其它大片的资料
播放《蜘蛛侠3》片段,感受大片魅力
小活动:美国电影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小活动:举例说明美国社会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师生互动。点到即止,不展开讲解)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侧面初步了解了美国这个梦幻超级大国。无可否认,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其经济发达,政治强硬,文化繁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然而美国社会远非尽善尽美,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强大的美国,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宜妄自菲薄。我们要努力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有批判的借鉴,努力发展自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希望,下个世纪的历史课本再讲到梦幻超级大国的时候,他的主角变成中国!
课堂练习
展示课件1、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战时资本积累B、政府财政政策
C、冷战政策D、科技进步
展示课件2、美国电影艺术的中心是()
A、宝莱坞B、华盛顿
C、旧金山D、好莱坞
布置作业
展示课件1、美国战后经济实力空前强大,刺激了美国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回顾中国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历史,想一想美国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了什么危害?

延伸阅读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西方文明之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P14——19,以“西方文明之源”为题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标题点出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西方文明之源。包括两个子目:一是雅典城邦的繁荣;二是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使用,中小奴隶主数量增多。中小奴隶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力。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顺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他改革政治,扩大了奴隶主民主,从而使雅典的奴隶主统治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在这种高度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统治下,雅典的奴隶制经济也达到高度繁荣,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已掌握一定的学习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从教材提供的材料中(文字、地图、插图等)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该班学生上课活跃,能紧跟老师节奏,对历史有浓厚兴趣,但有时活跃过头会偏离课堂内容,讲课外内容,打乱老师节奏,因此要紧紧把控课堂节奏,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在探讨课堂问题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文、看地图、阅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照片、漫画、视频《黄金时代的民主》《母狼传说》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直观演示法、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发现法、练习法

2.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获取有用信息,并初步学会透过一些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本质的能力。

3.指导学生学会掌握课文的整体知识结构,叙事的逻辑顺序,如何突出课文主题的编写思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进程(不够可附页):

设计意图、偶发事件及处理、思考等

导入新课:

播放《木马计》片段,由此导入新课。之前的一刻我们知道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在亚非地区,那里最早的文明是以河流为中心,那么欧洲最早文明产生在哪儿呢,它又以什么为中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自学指导:

教师出示探究题

⒈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表现在哪些方面?

⒉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⒊整理出罗马的历史发展线索。

⒋罗马为什么会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

⒌中国的奴隶社会是何时结束的,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早吗?作比较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本中学找答案,小组讨论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讨论交流:

教师首先交代:西方文明包括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被称之为爱琴文明。讲述爱琴海传说,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爱琴文明的情况:展示《古代希腊》地图,请学生说明地理位置

Q: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

生: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

Q:古代希腊文明发源地在哪?强调指出: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被称之为爱琴文明。大家结合图片和书本,想想爱琴文明的中心在何地?(克里特岛、迈锡尼)

Q:回忆上一课内容,西方文明与亚非文明有什么不同?

生: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以农业为主;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

师:这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过渡语: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古代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要求学生在古代希腊地图上找到斯巴达和雅典)导入第一框题: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板书)

教师首先解释一下城邦的含义:城邦是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这与古代亚非奴隶制国家不同。古代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为典型的是斯巴达和雅典城邦。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感受雅典城邦的繁荣,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雅典城邦的特点:教师归纳为:近海、崇尚文化、工商业发达、奴隶制共和国。

关于雅典城邦的特点师生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①雅典为何工商业发达?

教师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同时归纳为:雅典境内多山,气候温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邻近海洋多天然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

由此还可适当的联系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②雅典城邦在哪一人物统治时期使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生:伯利克里

下面通过视频看看这位政治家如何带领雅典走向民主共和的巅峰。

古希腊政治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民主,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大兴土木,修雅典卫城、港口和确保海外交通的长墙;他奖励学术,提倡文艺,重视教育。他当政时期雅典进入全盛时期。他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所有政绩,是建立在对奴隶的专政基础上的。

Q: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展示图片等素材,

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展示伯利克里时期的歌剧院遗址照片,政策材料:听歌剧,领补助,生活化解释即:免费请你看电影,还倒贴给你钱。

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③展示漫画:雅典公民大会要召开,达尼放下手中耕种的锄头,对妻子说:“我要去参加公民大会了!”妻子回答:“我也要去!”

Q:他的妻子能参加公民大会吗?

生:不能,妇女不能参加

追问:只有妇女不能参加吗?

生:还有奴隶、外邦人也不能参加。

师:没错,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也是有局限性的,民主的对象只局限在少部分人,不是普遍民主。

④介绍斯巴达的军武风气,斯巴达式教育。

讲述斯巴达的孩子,只有健壮的婴儿才有机会存活,瘦弱体质的婴儿会被扔进深山老林,自生自灭,学生惊呼太残忍。

情景设置: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你愿意生活在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本题是开放性问题,可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只要论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要尽力地去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

生:雅典,民主;斯巴达,英雄!

过渡语:想一想西方文明除了古希腊文明还有什么文明呢?

学生齐答:古代罗马文明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板书)

罗马共和国是在罗马城的基础上建立的。罗马于公元前509年建立了共和国。早期的罗马共和国是一个以罗马城为中心的城邦,包括周围一块不大的地方。罗马共和国建立标志着罗马进入奴隶社会。

看视频《狼孩传说》,了解罗马建成的历史,罗马共和国建立后,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罗马军队在意大利半岛南征北战,经过200年努力,于公元前3世纪征服了意大利。展示谚语“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Romemasn’tbuiltinAday.转意为: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为什么会有这句谚语?阅读教材16页第一段后回答。

生:布匿战争罗马胜利,罗马得来不易。

师:那么谁给大家说一说布匿战争的故事呢?

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同迦太基人发生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终罗马取得胜利,建立奴隶制国家,在地中海称霸。

指导学生对照16页“意大利半岛”和17页“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两幅地图,感知罗马领土变化情况。同时强调:汉朝丝绸之路的西端“大秦”指的就是古代罗马。

通过三次布匿战争到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已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霸主地位的确立靠的是尚武精神和长期的军事征服来实现的,长期的对外侵略扩张使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但罗马社会内部却孕育着危机。

Q:在罗马共和国社会危机中爆发的大规模奴隶起义是谁领导的?此次起义被镇压后,谁建立了独裁统治?

提示:看18页的插图

生:斯巴达克,凯撒

师:对了,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了政权,在以后的八年里他获得了无限期的独裁权力,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独裁者,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力日渐削弱。由于凯撒的一些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招来杀身之祸。凯撒死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后来凯撒的亲戚打败对手建立帝国。

Q:这位亲戚是谁?

生:屋大维

Q:他有什么功绩?

生:公元前27年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师:回答的非常好。罗马帝国延续了约五百年(公元前27-公元476年),与秦朝和西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后来罗马帝国在395年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其中的西罗马帝国在476年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公元前475年进行比较,两者数字几乎相等,但是却有公元前、后之别,中国进入封建时代实际上比西方早了近千年。(应当用副板书进行时间轴演示)

公元前475年-公元-公元476年

由于这一部分知识点较多,讲述完之后,让学生整理罗马发展的历史线索,在小组内比比,看谁的线索既清晰又明了,教师巡堂指导。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

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展示优秀线索图表,表扬学生,粘贴在班墙,供其他学生模仿学习。

三、完成《阳光学评》,教师针对错题讲解。

九年级历史《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本课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P28——33,涵盖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建立、教皇国、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灭亡四个问题。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很远,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读历史地图,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中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力。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读资料、看录像等,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教师出示《罗兰之歌》片段,由此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法兰克王国形成》示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8,明确法兰克王国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诞生的。

教师出示法兰克王国第一位国王克洛维的图片、资料、他在位时的疆域图,学生阅读资料、观看图片、地图。

教师出示有关查理马特改革的资料,并指导学生自学P28课文,了解查理马特改革的情况。

教师出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学生读图,教师讲解图示所包含的内容。再借助多媒体演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出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动脑筋:

如何理解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教师出示查理马特当政时对外扩张战争资料表,教师指出查理马特的对外扩展完全靠他的骑士部队。播放《走进骑士的世界》录像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去了解产生在中世纪欧洲特有的骑士制度。

教师出示资料,丕平篡权和查理曼帝国的建立,以及查理曼帝国的分裂和法兰克王国世系表,使学生对这一对西欧发生重大影响的国家有个深刻理解,它发展成今天的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识图能力等。

教师先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如若学生没弄清,教师再进一步去讲解。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西

教师出示梵蒂冈图片与国旗,引入第二目的学习,当今实体面积最小、但在精神世界影响最大的国家是?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西欧的天主教会是怎样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的?

2、为什么说西欧的天主教会的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丕平献土、教皇国的发展情况资料,学生阅读,对教皇国有个大致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出示《教会焚烧书籍以加强对人们的精神控制》、《科学家布鲁诺》图片和“基督教会势力膨胀”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

为什么说基督教会既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又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教师出示《西欧封建城市》和《清明上河图》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并加以对比。教师再出示西欧城市与中国开封人口对比数,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0——31,回答下列问题:

1、西欧的城市多兴起于何处?

2、当时城市的规模如何?

3、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情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教师出示《圣索非亚大教堂》图片和“君士坦丁堡”资料,引入下一目的学习。

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拜占庭帝国兴旺与衰落的原因以及给后人留下的经验教训。

议一议

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最后走向灭亡的原因?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

设计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查理马特改革

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西欧的天主教会

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四、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453年为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月革命;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内外措施等基本事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2.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

理由: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理由: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教学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理由: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是个既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其存在的暂时性。

三、教学策略

通过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况,知道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本单元与本课之间的关系,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政治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通过讲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让学生充分感知这段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讨论中感受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学会学习。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学生讨论的素材,准备好网络资料。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提前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轰轰烈烈地登上历史舞台,在二十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昂首挺胸地走了70多年,1991年顷刻间却土崩瓦解,我们在慨叹的同时要知道苏联的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苏联模式受挫。

十月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结果?十月革命为什么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十月革命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近一百年前的俄国大地,了解那场给世界带来巨变的十月革命,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探究本课知识做好铺垫。

新时代的曙光

二月革命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内容,找出二月革命的时间、结果。

并引导学生看“二月革命”的标注。

学生:看课文内容及标注,明确二月革命的时间、结果。列出内容。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政局出现了什么局面?

学生: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

培养自我探究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看图片,并提出问题: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小组讨论总结)

学生:小组讨论并整理答案:缺乏斗争经验,列宁等领导人流亡国外……

小组交流后,教师强调:由于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主要领导人长期流亡国外,影响了布尔什维克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培养学生学会总结历史原因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内容,了解临时政府的政策主张,理解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暂时的历史现象。

学生:总结临时政府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由此理解两个政权并存是暂时的历史现象。

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现象

教师:让学生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与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政局。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思维方式。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教师:指导学生看《俄国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示意图,让学生找出彼得格勒的位置,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再看课本《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攻占冬宫》等插图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思考:十月革命的主要参加者是谁?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和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走的路线区别?为什么?

学生:读图,识记重要地理位置;根据资料了解武装起义的概况;主要参加者:工人阶级和士兵,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和中国正好相反,我们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国内环境,实际情况不同,选择的道路就不同。

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学习历史的能力。

教师:结合“动脑筋”思考,讨论: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交流后总结: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采取的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让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教师:引导学生从领导者、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学生:制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让学生理解十月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通过比较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及采取的措施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了解“苏维埃”的含义,向学生简要介绍“沙俄”“苏俄”“苏联”等名称上的区别。帮助学生归纳概括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教师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理解。

学生:阅读课文相关教材,总结课文五点内容(略)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思考: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面对这些困难,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呢?

学生:能很好答出:缺粮缺钱、生活困苦等,面对困难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让学生明白胜利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思想教育。

教师:阅读教材4~5页小字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具体内容。

学生总结:(略)三点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联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漫画从国际、国内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抓住几个关键意思: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总结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使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迎来新时代的曙光,学习列宁的首创精神。

知识拓展:由此联系中国革命,毛泽东不同于苏联开创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并引导学生思考,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俄国的统治,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曲折、长期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