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学英语单元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0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程标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准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提高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2、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3、鼓励、指导学生在读书、读图过程中主动质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转折。

3、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方法: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每一节目,通过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导学生阅读本节导言,进而学习本课: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新课: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节。

后教师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指导学生说出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提问:

1)、谁能说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3)、哪一次会议上决定中国要实行改革开放?

学生回答后即可总结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决定进行拨乱反正。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先让学生齐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再让学生阅读本节内容。

提问:中国农业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答:党和国家正确的农业发展政策等,中国人民的勤劳。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先让学生齐声朗诵邓小平的一句话: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并请学生讨论上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师从而强调说明我们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

指导学生观看《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步骤。

指导学生区分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并讨论:经济特区为什么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有众多在外侨胞,毗邻港澳国际市场)

课堂小结:

改革开放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作业布置:

《伴你读历史》、课后材料解释题、自我测评等。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教学后记:

延伸阅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复习课学案

复习目标:

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3.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

4.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重难点

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

2.难点:完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过程

一、单元知识要点回顾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2、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主要措施。

3、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以及最终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自主构筑知识结构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线顺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这一思路进行整理。

三、典例剖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二十一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国外某记者

(1)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

(2)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时件?此后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表现在哪个方面?

剖析:此题属于评述题,但题目已摆明了观点,且所要用来论证观点的史实都有了要求,题目难度降低了。所以只要答出符合要求的历史史实即可。

(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城市中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四、强化训练

1、1978年底中共召中央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确立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3、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七届三中全会B八届四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

4、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五、达标检测(见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知识与能力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清楚中共当代几次重大的党代会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利用领导人的图像,让学生了解他们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志者应该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确立起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反映的是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它像一盏明灯为民族复兴指明了方向,40年前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则像一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缕缕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几十年笼罩中华大地的阴霾被春风吹散。1979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1980年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诞生了,欧风美雨徐徐而来,中国开始和世界经济接轨。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从此神州大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处处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就深刻地描绘出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图片展示:
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圳莲花山顶为邓小平塑像揭幕
2.教师讲述:塑像的竖立,表达了对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的深切缅怀之情和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创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
2.读教材,分析讨论:我们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提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提示2: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提示3:十二大提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提示4: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提示5: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上,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请学生拟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本概况表。
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产生十二大1982年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十三大1987年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初级阶段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发展十四大1992年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完善十五大1997年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确立4.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提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5.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指的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当年苏联是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照搬苏联的经验,结果遭到严重挫折。后来是毛泽东等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终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说,那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如今,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也是总结了中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目标导学二: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
(一)中共十六大
1.教师讲述: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基本情况。
2002年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2.图片展示:
党的十六大会场
3.教师提问: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怎样的建设目标?
提示: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读课本,要求学生回答:党章的变化。
提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二)中共十七大
1.图片展示:
党的十七大会场
2.教师讲述:中共十七大的基本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3.读课本,说说:会议的内容。
提示: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目标导学三:中共十八大
1.史料解读:
材料一: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材料二: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会场
2.根据材料讨论:十八大召开的背景。
提示:我国正处在国际竞争、国内改革的最关键时刻,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3.教师讲述:十八大的会议内容。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与作用。经过一系列党代会的探索,基本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必将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教学目标与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三大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了解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引导学生运用从具体史实中归纳得出历史结论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安排学生课前收集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文献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式学习的方法。

落实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倡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其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通过落实该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可适时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价值观。

二、教学策略

1.本课内容决定本节教学应采用探究式、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找出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其模式为: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

2.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采用设计图表教学法,把握本课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史实。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来展开。关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对“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可以采取学生设计大事简表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的知识体系,概括巩固知识,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本课教学程序框架:

框架中的“拓展”指知识内容和教学空间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框架中的“知识链接”指和课文有关的阅读。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和处理有关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四、教学引入

方法1

激情引入

是谁拨乱反正,纠正文革错误?

是谁绘制改革开放宏图合民愿?

是谁提出一国两制愿祖国统一?

又是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通过几句简短的疑问句,可以激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在愉快的气氛中引入新课。

方法2

情境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邓小平在广东谈改革开放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然后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自然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方法3

歌曲引入

播放《走进新时代》的歌曲,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说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而引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邓小平,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由此引入新课。

方法4

主题引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对国情的认识逐步深化,邓小平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国情认识的重大突破。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突出贡献。由此引入新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五、重点解决和难点突破

本课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本课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确立这一难点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正因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所以确立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就是必然的了。

通过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分析,合作找出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贡献;小组讨论,概括出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活动内容1

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以神奇般的力量使古老的中华大地焕发勃勃生机。正如一首诗词所写:

“改革有了凤阳花鼓,

敲响了农民走向市场的节拍,

开放有了深圳神话,

十年完成一个世纪的跨越;”

“只要生产力发展了,

两个文明建设搞好了。

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利用诗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指导:

1.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推举出一名组长。

2.各小组互相传阅收集到的资料,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

3.开展小组讨论、交流活动,最后形成较统一的观点。

4.小组代表可竞相发言,教师对发言者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师: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师:你们说得很好!1979年初,我国改革开放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指导学生阅读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指出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而且还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生: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师:对,这是邓小平的伟大创见。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邓小平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生: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教师可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找出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生:基本路线内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师:你说得很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师生讨论交流,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师: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本案例让学生收集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小组讨论,激发他们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内容2

设计大事简表,概括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

第一阶段:

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对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等方面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贡献呢?邓小平理论是怎样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我们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形成较统一的观点。

第二阶段:

师:通过讨论,大家知道了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贡献,也知道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下面我们需要将以上的重点内容再概括,即设计大事简表,完成后上交。

设计大事简表的要求:

1.题目: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类别:知识。

2.高度精练。

3.包含人物、时间、重要会议及其决议。

4.以表格形式呈现。

附学生设计的大事简表一份:

题目: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

类别:知识

理论形成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理论形成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理论形成3: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理论

理论形成4: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

理论形成5:1992年南方讲话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

指导地位确立1: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指导地位确立2: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本案例通过概括本课内容,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设计图表学习历史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

现代化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

一、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课外知识开展探究活动

材料:我们搞的是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将带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消极影响。西方好的东西,应该借鉴、学习。但开放也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的思想,所以我们同时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二、活动指导

1.确立课题:在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活动方法: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资料,开展小组讨论。

3.探究过程:

(1)假设: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验证:

生:在假设条件下,就会放任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的思想。

生:就会使改革开放偏离社会主义道路,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生:如果搬用资产阶级民主,搞三权鼎立那一套,就会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

生:就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成为一盘散沙,遭受帝国主义的欺侮。

(3)结论:资产阶级自由化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因此假设不成立,所以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