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一节特殊的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5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朝中后期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奸臣严嵩父子把持朝政;宦官专权和东林党的反宦官斗争;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陕北起义;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的表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分析“均田免粮”口号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秦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与明末农民起义的异同,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

2.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主义恶性发展的结果,明朝极端专制的政治体制是产生宦官专权的温床。

3.东林党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他们揭露魏忠贤的专横跋扈,目的是为了克服明朝统治的危机。东林党的出现,对中国近代政党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4.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在于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对农民经济剥削加重,加上天灾不断,农民被迫起义。

5.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矛头直指明末严重的土地兼并,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丰富了农民战争的反封建内容;明末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前进。

教学要点

一、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1.皇帝昏庸腐朽

2.奸臣把持朝政

3.宦官专权和东林党的反宦官斗争

4.土地兼并严重

二、陕北起义

三、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

1.“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及其意义

2.大顺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灭亡

3.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本节难点:为什么说“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讲授本课内容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然后指出:明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皇权,以图长治久安,但这种君主专制统治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明朝君主集权统治的弊端,从明朝中后期集中暴露出来,导致政治危机日益加深,政治日益腐败,由此导入新课。

三、“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一目,需要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四点:

1.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奸臣把持朝政,又加深和表现了政治腐败,加深了社会危机。王振、刘瑾势倾天下,严嵩把持朝政,都是生动的例证。

2.明中后期皇帝不理政事,使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先后专权,政治局势更加混乱。

3.东林党人反宦官的斗争,代表了正义,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扬。

讲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腐败的根源,不宜把政治腐败简单地归结到奸臣当道和宦官专权上。

4.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最深刻的根源。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和在经济上的集中体现。明中后期土地兼并的剧烈,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危机。

四、“陕北起义”一目,需要引导学生弄清两点:

1.明末农民起义和历代农民起义一样,都是由于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剥削严酷造成的;农民起义在陕北爆发,并得到响应,又有其具体原因。天启七年(1627),陕北灾荒严重,澄城县知县张斗耀不顾人民死活,催收甚急,人民被迫起义。王二率饥民冲进县衙,杀死知县,各地人民纷纷响应。为加深学生印象,可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上的资料,认识农民起义的必然性。

2.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及其斗争情况。要讲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简要的斗争经历,最好借用《明末农民战争形势》挂图,分清李自成和张献忠各自领导农民军建立农民政权的地点、年号以及铸造的钱币名称,避免相互混淆。

五、“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一目,需要讲明两点:

1.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由于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赈济饥民,得到广大农民拥护,转战河南、湖广、陕西、山西,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教师可补充一些素材,说明农民起义军曲折的斗争经历,颂扬农民起义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2.明末农民起义的意义。明末农民起义军经过艰苦斗争,建立农民政权,推翻腐败的明朝,沉重地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推动了历史进步。明末农民起义军在斗争中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反映农民要求平均平等、减轻负担,反对财产不均的愿望。特别是“均田”的口号,反映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已开始触及到阶级斗争深刻的经济根源,斗争的内容进一步深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三节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八旗制度;后金的建立及其与明朝的战争;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军机处的设置;清初的文字狱。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本节课的部分内容(如少数民族政权、少数民族领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等),在中国古代史上处于线索端点的地位。通过引导学生整理这些历史线索,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基本线索、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2.通过清朝文字狱和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对比,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女真(满族)是我国东北境内一个古老的民族,努尔哈赤是女真的杰出领袖。

2.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

教学要点

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2.八旗制度

3.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4.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二、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1.清军入关

2.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

3.南明小朝廷灭亡,清统一中国

三、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清初的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2.军机处的设置

四、严酷的文字狱

教学要求和建议

本节主要讲述清朝政权及其政治思想、统治秩序的建立过程,侧重从政治史的角度介绍清朝前期的基本情况。因此本节的重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难点是讲清八旗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等几项政治制度。

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一目,简要介绍了满洲人建国的主要过程,需讲清四个问题:

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教材中提到的女真族的历史(以两宋时的金朝为重点),然后简单介绍蒙古灭金后女真人的情况,指出明朝初期东北的女真人与宋代女真人的渊源关系,由此导入新课。这时教师最好能出示一幅明代东北地区的地图,让学生大体了解明初东北女真族的分布位置和活动范围。到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逐渐强大起来,这主要归功于努尔哈赤。教师可根据《资料和注释》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主要事迹,指出他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少数民族杰出人物。

2.八旗制度。这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的历史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历史概念:八旗采取了军事组织的形式(三百壮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但其性质是一种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伐、组织生产三项职能。八旗制度把涣散的女真各部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机体,对女真的统一、满族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也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3.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赫图阿拉。教材接着介绍了后金与明朝之间的战争,并指出其原因是为了“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这一点教师应予强调。战争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萨尔浒之战,不必补充其他的材料,但要提示学生注意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并让学生看《沈阳故宫》图片。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将袁崇焕击败而负伤,不久病亡,其子皇太极继承汗位。为报君父之仇,皇太极施离间计,借明朝崇祯皇帝之刀杀了袁崇焕,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从此明朝的形势更加危急。

4.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为了掩盖女真臣属明朝的历史,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称皇帝,改金为清。这里要求学生记忆1616、1636两个年代及其大事。

二、“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一目,讲清朝入关和统一全国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弄清楚三个问题:

1.清军入关。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但是李自成在北京并没有坐几天江山,就被清军取而代之。这同以前历次改朝换代都不相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吴三桂降清,满汉统治阶级联合绞杀了大顺农民政权。关于吴三桂降清和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的经过,两段小字有较详细的介绍,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1644年五月初,多尔衮率清军进占北京;十月,清顺治帝福临迁都北京,清王朝对全中国的统治正式开始。

2.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并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教材主要讲清朝统治者勾结汉族官僚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军。

3.南明小朝廷灭亡,清统一中国。明朝灭亡后,一些明朝遗臣先后拥立几位皇族在南方建立小朝廷反抗清朝的民族压迫,史称南明。可以利用课本有关福王政权的小字,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认识南明政权内部矛盾重重,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陆续被清朝消灭。至此,清朝基本上统一了全中国。

讲完本目,可要求学生做一个练习:简述清朝建立的主要过程,或做大事年表。

三、“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一目,讲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的演变,提到了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等机构,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注意揭示中央政权机构演变的实质,是皇权越变越大,使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1.清初的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教材首先讲到,清初沿用明朝官制,在中央设立内阁和六部,同时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建议教师先讲清楚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两个机构的基本情况。清初的内阁,源于皇太极1636年设置的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1658年顺治帝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负责起草、传达诏令,代批拟旨等。内阁的最高长官是大学士,地位很高但没有实权,实际上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议政大臣始设于后金建国时,皇太极于1637年最后确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中央辅政机关的地位。清入关后,顺治帝曾先后任命了一些非满洲人为议政大臣,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实权始终都操纵在满洲贵族手里。

然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教材中的竖排文献资料,解答了这一问题。由于“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一些满洲贵族往往借此压制皇权,造成“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因此清初屡屡出现大臣专横擅权的局面。

2.雍正帝设军机处。军机处原名军需房,最初是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始于1726年,1729年正式改为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担任。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重大区别。军机处虽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四、“严酷的文字狱”一目,教材主要讲了清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及其严重危害。清朝的文字狱延续了一百多年。清初大兴文字狱,目的在于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这是当时尖锐民族矛盾的必然反映),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教材第一段小字列举了顺、康、雍、乾四朝兴文字狱的次数,共约一百七十次,说明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而且愈演愈烈,是前所未有的。另两段小字介绍了乾隆朝两次文字狱,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教材中提到的明史案、《南山集》案、胡中藻狱等案例,以加深印象。关于文字狱的严重危害,除照教材讲以外,教师还应向学生指出,文字狱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它是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大兴文字狱,同样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五、教师在小结全课后,可启发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2.为什么说清朝统治者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是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表现?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朝中后期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奸臣严嵩父子把持朝政;宦官专权和东林党的反宦官斗争;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陕北起义;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的表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分析“均田免粮”口号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秦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与明末农民起义的异同,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
2.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主义恶性发展的结果,明朝极端专制的政治体制是产生宦官专权的温床。
3.东林党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他们揭露魏忠贤的专横跋扈,目的是为了克服明朝统治的危机。东林党的出现,对中国近代政党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4.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在于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对农民经济剥削加重,加上天灾不断,农民被迫起义。
5.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矛头直指明末严重的土地兼并,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丰富了农民战争的反封建内容;明末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前进。
教学要点
一、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1.皇帝昏庸腐朽
2.奸臣把持朝政
3.宦官专权和东林党的反宦官斗争
4.土地兼并严重
二、陕北起义
三、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
1.“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及其意义
2.大顺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灭亡
3.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为带★号的非考试内容,教师可视具体情形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把握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
本节难点:为什么说“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讲授本课内容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然后指出:明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皇权,以图长治久安,但这种君主专制统治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明朝君主集权统治的弊端,从明朝中后期集中暴露出来,导致政治危机日益加深,政治日益腐败,由此导入新课。
三、“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一目,需要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四点:
1.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奸臣把持朝政,又加深和表现了政治腐败,加深了社会危机。王振、刘瑾势倾天下,严嵩把持朝政,都是生动的例证。
2.明中后期皇帝不理政事,使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先后专权,政治局势更加混乱。
3.东林党人反宦官的斗争,代表了正义,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扬。
讲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腐败的根源,不宜把政治腐败简单地归结到奸臣当道和宦官专权上。
4.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最深刻的根源。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和在经济上的集中体现。明中后期土地兼并的剧烈,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危机。
四、“陕北起义”一目,需要引导学生弄清两点:
1.明末农民起义和历代农民起义一样,都是由于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剥削严酷造成的;农民起义在陕北爆发,并得到响应,又有其具体原因。天启七年(1627),陕北灾荒严重,澄城县知县张斗耀不顾人民死活,催收甚急,人民被迫起义。王二率饥民冲进县衙,杀死知县,各地人民纷纷响应。为加深学生印象,可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上的资料,认识农民起义的必然性。
2.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及其斗争情况。要讲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简要的斗争经历,最好借用《明末农民战争形势》挂图,分清李自成和张献忠各自领导农民军建立农民政权的地点、年号以及铸造的钱币名称,避免相互混淆。
五、“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一目,需要讲明两点:
1.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由于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赈济饥民,得到广大农民拥护,转战河南、湖广、陕西、山西,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教师可补充一些素材,说明农民起义军曲折的斗争经历,颂扬农民起义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2.明末农民起义的意义。明末农民起义军经过艰苦斗争,建立农民政权,推翻腐败的明朝,沉重地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推动了历史进步。明末农民起义军在斗争中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反映农民要求平均平等、减轻负担,反对财产不均的愿望。特别是“均田”的口号,反映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已开始触及到阶级斗争深刻的经济根源,斗争的内容进一步深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五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五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朝与鞑靼、瓦剌的关系;明长城;俺答汗与明朝修好;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归国;明对西藏的管辖;清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明朝的土司制度;明清的改土归流;清设置台湾府;清朝的疆域。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讲述俺答汗主动与明朝修好,渥巴锡主动回归祖国的史实,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土尔扈特部归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边疆得到了巩固,以上述知识点为基础,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我国边疆地区的管辖问题,如蒙古、新疆、西藏、台湾问题等,都与以前的有关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理清上述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西藏在元、明、清时期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和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清政府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同分裂和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蒙古、新疆、西藏、西南地区、台湾地区的统治;土尔扈特部归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情感。

2.清朝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在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教学要点

一、同蒙古、新疆地区关系的加强

1.明初与鞑靼、瓦剌的关系

2.明长城

3.俺答汗与明朝修好

4.反对准噶尔分裂势力

5.平定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

6.土尔扈特部归国

二、同西藏地区关系的加强

1.明对西藏的统治

2.清对西藏统治的加强

三、“改土归流”和台湾府的设置

1.明朝的土司制度

2.平息三藩之乱

3.改土归流

4.清军进入台湾

5.清设台湾府

四、清朝的疆域

1.清朝的疆域

2.清朝的民族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基本线索:本节教材共有四目,叙述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在北方:明初与残元势力经过短暂的战争后很快安定下来,明后期俺答汗主动与明修好,蒙汉两族维持着长久的和平友好关系。清初,康熙帝两次亲征,平定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在西北,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又接纳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在西部,明朝在西藏设立了都司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清朝确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还设置驻藏大臣,明清两朝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在西南,明沿袭元朝土司制度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后来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雍正帝又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在东南,清军入台,设置台湾府,巩固了东海海防。到清初,清朝疆域辽阔,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生活着五十多个民族。

二、本节重点:本课涉及知识点较多,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重点。

本节难点:本节涉及到边疆地区的众多民族,头绪繁杂,不易掌握。

三、导入新课时,建议教师先说明本节是明清史继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史后又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民族及民族关系史。然后再挂出《清朝疆域图》导入本课。讲授新课时,建议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米”字形图,接下来按北、西北、西、西南、东南方位逆时针逐目讲授教材。此法既注意了历史事件和历史空间的有机结合,又注意了空间方位和教材内容的和谐统一,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

 

四、“同蒙古、新疆地区关系的加强”一目,教材按明清两朝先后顺序分别叙述了同蒙古、新疆的关系,重点在清朝。

(一)关于明朝同蒙古、新疆的关系,需讲清四个问题。

1.明代散居内地的蒙古族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元朝灭亡后,大量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不愿随蒙古贵族北逃,仍然留在中原地区,和汉族人民一起从事劳动生产,甚至相互通婚,结果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

2.明初,鞑靼和瓦剌威胁着明朝北疆。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北方相对安定。明中期,明朝国力衰退,蒙古瓦剌部势力强大,曾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后又进兵北京。

3.明修长城。建议教师从修长城的原因、规模及作用三方面进行展开。修长城的原因:元亡以后,由于蒙古贵族当时还拥有强大的军力,并经常出兵攻掠,对明朝造成很大的威胁。为此,明成祖时,为防御蒙古贵族的进攻,决定迁都北京,实行“天子戍边”。明中期,国力衰退,为防止蒙古骑兵南下,明又修缮长城,加强驻兵。长城的规模:终明一世,不断修筑长城,一直没有停止。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六千多公里,气势雄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建议教师将秦长城与明长城进行比较,加以区别。对长城的评价:明长城当时能起到防御北方少数民族进攻的作用,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俺答汗与明修好。建议教师结合小字阐明俺答汗要求和好的原因和进步意义。鞑靼俺答汗主动与明和好,说明他已经体会到对明战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不如与明朝通好,发展贸易关系更为有利。这是蒙古草原在经济上与内地经济有密切的依赖关系的一种反映。明政府适应这种关系,在边境互市,双方交换各自所需的物品。呼和浩特城的修筑和发展,也反映了蒙汉两族贸易关系的发展与经济联系的加强。

(二)关于清朝同蒙古、新疆的关系,需讲清三个问题。

1.反对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的斗争。教材叙述了三个问题:第一,准噶尔势力的发展。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了漠南(今内蒙古)、漠北(今蒙古国,也叫喀尔喀)、漠西(厄鲁特)三大部。清采取“联蒙制汉”的方针,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附清朝;漠北、漠西蒙古也向清朝称臣纳贡。后来,漠西蒙古分为互不统属的四部,即准噶尔部、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四部中以准噶尔部最强。噶尔丹夺得准噶尔部汗位以后,合并了和硕特、杜尔伯特部并控制了南疆维吾尔族地区,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第二,清政府的斗争。教师可适当补充康熙帝亲征噶尔丹的史实。康熙帝率军于1690年和1696年分别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败噶尔丹。昭莫多一战,消灭了噶尔丹的主力,这是平定噶尔丹分裂活动的决定性战役。此后,清军继续对噶尔丹的后继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757年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粉碎。第三,对蒙古统治的加强。反对准噶尔分裂势力斗争的胜利,使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

2.平定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教师讲述之前应先解释回部的概念。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后,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又发动了叛乱。乾隆帝派兵征讨,维吾尔族人民支持平叛战争,纷纷归附清军。大小和卓兵败被杀。清政府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于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此后,天山南北两路通称为新疆。其他内容教师不必展开。

3.土尔扈特部归国。土尔扈特部归国是重点内容之一,教师要利用正文、引文和图像适当进行展开,讲述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回归的原因。第二,回归的概况。第三,回归的意义。土尔扈特部归国生动地证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血肉相连,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任何力量也割不断的。土尔扈特万里归国,是一曲民族团结的凯歌。关于清朝调军驻防新疆的一段小字,学生可自己阅读,教师不必展开。

五、“同西藏地区关系的加强”一目,需讲清明清两朝是怎样逐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和统治的。

讲此内容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元代对西藏的管辖,从而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西藏早已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概念。

1.明朝对西藏的统治。教师需讲清四个问题:第一,在乌斯藏等地设置都司卫所。第二,重用藏人担任都司、卫所等各级官吏,赐给印信,让他们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第三,建立僧官制度。由于藏区人民信仰藏传佛教,明朝又赐予当地宗教领袖各种封号,并赐印信,利用宗教来统治藏区人民。第四,整个明代,西藏各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明政府与西藏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隶属关系。

2.清朝对西藏统治的加强。教师需讲清三个问题:第一、确立册封制度。清朝初年,五世达赖来京朝贺请封,顺治帝隆重接待并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赐以册印。从此,“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正式固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第二,设驻藏大臣。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办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第三,建立金瓶掣签制度。教师结合小字讲述建立金瓶掣签制度的原因、制度的规定以及这项制度的意义,重在后者,即它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讲解完后,教师可适当小结: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三大有力举措。

六、“改土归流和台湾府的设置”一目,教师需讲清七个问题。

1.改土归流的背景。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立土司,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官,允许其世袭。他们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必须取得朝廷的批准,这就是土司制度。由于土司可以世袭,因此往往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明朝开始改土归流。明永乐年间,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以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朝廷派遣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担任官员,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这种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明实行此制度就是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但明朝的改土归流十分有限,西南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

3.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及其意义。1726年雍正帝采纳大臣鄂尔泰的建议,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这些地区清查户口,设立保甲,屯兵,推行统一税制,建立学校,兴科学,修道路,使清朝统治深入到边偏僻地区。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仅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而且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死后,其子孙继续统治台湾。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郑氏政权归附,台湾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5.台湾府的设置。统一台湾后,清廷于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其意义在于: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七、“清朝的疆域”一目,教师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前四目和此目是因果关系。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清初的版图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我国的疆域,可以说它为今天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二,清朝疆域的四至。要利用《清朝疆域》图。为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疆域四至,可提醒学生注意“跨”“达”“接”“至”“临”“到”“包”七个字和方位。第三,清朝的民族。在清朝统一政权下,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斗争、共同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民族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节课讲完后,建议教师画一张简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比较归纳明清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措施的异同及特点。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朝中后期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奸臣严嵩父子把持朝政;宦官专权和东林党的反宦官斗争;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陕北起义;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的表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分析“均田免粮”口号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秦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与明末农民起义的异同,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

2.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主义恶性发展的结果,明朝极端专制的政治体制是产生宦官专权的温床。

3.东林党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他们揭露魏忠贤的专横跋扈,目的是为了克服明朝统治的危机。东林党的出现,对中国近代政党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4.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在于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对农民经济剥削加重,加上天灾不断,农民被迫起义。

5.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矛头直指明末严重的土地兼并,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丰富了农民战争的反封建内容;明末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前进。

教学要点

一、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1.皇帝昏庸腐朽

2.奸臣把持朝政

3.宦官专权和东林党的反宦官斗争

4.土地兼并严重

二、陕北起义

三、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

1.“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及其意义

2.大顺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灭亡

3.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本节难点:为什么说“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讲授本课内容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然后指出:明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皇权,以图长治久安,但这种君主专制统治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明朝君主集权统治的弊端,从明朝中后期集中暴露出来,导致政治危机日益加深,政治日益腐败,由此导入新课。

三、“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一目,需要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四点:

1.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奸臣把持朝政,又加深和表现了政治腐败,加深了社会危机。王振、刘瑾势倾天下,严嵩把持朝政,都是生动的例证。

2.明中后期皇帝不理政事,使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先后专权,政治局势更加混乱。

3.东林党人反宦官的斗争,代表了正义,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扬。

讲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腐败的根源,不宜把政治腐败简单地归结到奸臣当道和宦官专权上。

4.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最深刻的根源。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和在经济上的集中体现。明中后期土地兼并的剧烈,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危机。

四、“陕北起义”一目,需要引导学生弄清两点:

1.明末农民起义和历代农民起义一样,都是由于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剥削严酷造成的;农民起义在陕北爆发,并得到响应,又有其具体原因。天启七年(1627),陕北灾荒严重,澄城县知县张斗耀不顾人民死活,催收甚急,人民被迫起义。王二率饥民冲进县衙,杀死知县,各地人民纷纷响应。为加深学生印象,可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上的资料,认识农民起义的必然性。

2.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及其斗争情况。要讲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简要的斗争经历,最好借用《明末农民战争形势》挂图,分清李自成和张献忠各自领导农民军建立农民政权的地点、年号以及铸造的钱币名称,避免相互混淆。

五、“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一目,需要讲明两点:

1.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由于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赈济饥民,得到广大农民拥护,转战河南、湖广、陕西、山西,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教师可补充一些素材,说明农民起义军曲折的斗争经历,颂扬农民起义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2.明末农民起义的意义。明末农民起义军经过艰苦斗争,建立农民政权,推翻腐败的明朝,沉重地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推动了历史进步。明末农民起义军在斗争中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反映农民要求平均平等、减轻负担,反对财产不均的愿望。特别是“均田”的口号,反映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已开始触及到阶级斗争深刻的经济根源,斗争的内容进一步深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节特殊的课教案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