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4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1.列举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结合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屈辱史,深刻理解“落后挨打”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

2.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奋起,特别是爱国志士的优秀品质对当今爱国主义精神的启示。

3.纵观近几年高考,从命题的角度上看,着眼于历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签订的条约、影响及各阶层人民的抗争的分析,并注意与世界历史的联系。

考点1鸦片战争

1.背景: 

(1)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________,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国内:中国________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________政策。

(3)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

(2)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_______,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_______》。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经过:

(1)1856年英军进攻________。

(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进逼天津。

(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________。

3.结果:

(1)1858年签订《_______》: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_______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等。

(2)1860年签订《_______》: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4.影响:

(1)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考点3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

2.经过:

(1)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________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

(2)________陆战:清军失利。

(3)黄海海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4)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________等地。

(5)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_______》。

(1)事件:1895年4月。

(2)内容:割_______、台湾及附属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_______,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3)危害:

①割地:使中国的_______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开埠:侵略势力深入中国_______。

④设厂:严重阻碍中国_______的发展。

4.影响:

(1)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社会_______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考点4八国联军战争

1.原因:

(1)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2)义和团运动兴起,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

(1)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1900年7月占领天津。

(3)1900年8月攻陷北京。

3.结果:签订《_______》。

(1)时间:1901年

(2)内容:赔款各国白银共_______,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_______”,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覅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3)危害:

①赔款:加重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②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_______。

③拆毁炮台准许驻兵:列强武装控制。

④承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该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4.影响:

(1)清政府成为_______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怎样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①根本原因及结果:打开中国市场,取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性质:侵略性的殖民掠夺战争。

(2)扩大:①战争进程: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两年多→四年之久;侵略区域:东南沿海→一直侵入北京。②影响: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其实质是()

A.希望加强同中国的贸易往来B.把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D.为以后资本输出准备条件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②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迫使清最高统治者出逃;③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④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不同点:①发生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帝国主义过渡时期。②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侵略利益。③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相比,不同的目的是()

A.保护各国的在华使馆B.推翻慈禧的独裁统治

C.镇压中国的反抗斗争D.扩大各国的在华权益

三、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及特征

战争条约影响侵华特征实质影响(对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Www.JAb88.cOm

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1)政治上:中国主权遭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政府统治更加腐败,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加紧搜刮和镇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主革命不断发展。(2)经济上:中国经济被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境艰难,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出现,列强把西学带人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冲击了当时中国的旧制度和旧观念。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一部分开明地主主张“师夷长技”;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外国资本涌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进行商品输出,同时更注重资本输出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镇压了义和团;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经济上注重资本输出,政治上开始扶持代理人“以华治华”

3.“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在华关系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是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恶棍”、“流氓”所依据的特权是()

A.设立和管理租界的权利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4.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

四、如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1.含义

(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

(2)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

2.形成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形成与结束

(1)形成:①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和掀起瓜分中国高潮的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2)结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4.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理解为:①不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②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③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④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⑤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中国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⑥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深刻内涵;等等。

(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正确理解为:①中国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在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在经济上是半封建的;③中国沿海地区是殖民地社会,内陆地区是封建社会;④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⑤中国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⑥中国已经由过去的闭关锁国变成开放状态;等等。其中,①②③犯了形式主义错误;④⑤缺乏整体观念,割裂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因而犯了片面性错误。

5.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质上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经济上是半殖民地,政治上是半封建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1.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

世界史观是近年高考设计的重要问题,是近年高考的方向。本题以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的言论为问题情境,考查提取材料获取信息和阐释问题的能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以廉价商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B

2.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辨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历史事件虽然在题目中没有直接叙述,但材料中隐含的信息与中国的史实有密切的联系,体现了高考考查角度不拘泥于教材,而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由材料中的“可卡因合法化”和“战争赔款”两个信息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D

3.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从英国史学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认为是商业战争;从中国史学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认为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是指两种不同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冲突。

B

4.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A.①③④ B.①③C.②④ D.②③

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其他列强可以享受这一特权,故B项正确。领事裁判权破坏的是中国的司法主权,《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

B

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自主权D.外交主权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列强在中国强占“租界”的现象,再结合“法律不适用”等相关信息,即可得出。

A

6.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悲凉的三部曲,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呈现了四部曲,即从对抗到和好、再到抵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为什么会呈现出上述变化趋势?

(3)上述变化趋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从对抗到和好、再到对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史实回答。

(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因为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既有矛盾和斗争,又有共同的利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既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危及到清朝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有矛盾。另一方面,列强要侵略中国,只有“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才能达到目的,而清政府要维护其反动统治也需要借列强的力量来镇压人民的反抗,故二者又有共同的利益基础。(3)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使中国革命的任务更加艰巨和曲折,使中国人民不得不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启示:反帝的同时必须反封建;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当时的中国反动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独立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

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商品滞销B.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的抵制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2.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说:“我深爱我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其中近代以来中国“历经磨难”与英国有关的史实有()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②侵占香港地区③取得协定关税权④取得领事裁判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

3.《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4.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5.下图为法国明信片上的一幅漫画,画中所示局面的出现与以下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密切关系()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7.1951年,周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

①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②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③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④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需要

9.1840年,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认识基于清朝的()

A.闭关政策B.文字狱C.重本抑末D.吏治腐败

10.据英国官方材料,在1837年7月到1838年6月,中国从英国的进口总值是560万英镑,其中鸦片占60%。这年中国对英国的输出总值是310万英镑。对这种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鸦片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B.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

C.英国在正常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D.中国已经变成英国工业品倾销市场

11.阅读下列材料: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请回答: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

1.(2010江苏卷)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2.(2009广东卷)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3.(2009.全国卷)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收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收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4.(2009广东卷)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2009海南卷)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6.(2009上海卷)阅读下列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牌单,回答问题。

日期拍卖行拍卖品描述

1861.7佳士得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一批8样,一批23样。其中包括中国“皇帝的大国玺”。

1862.6佳士得来自圆明园的3件珐琅制品,“一件大香炉……曾是皇帝书房里的炉子”。

1864.7佳士得36件表明来自圆明园的物品。

(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

(2)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

(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

参考答案:

考点1

1.工业革命自然经济闭关锁国

2.香港岛下关江面

3.南京条约香港岛

考点2

2.广州圆明园

3.天津条约中国内地北京条约天津

考点3

2.朝鲜半岛平壤旅顺

3.马关条约辽东半岛领土内地民族资本主义

4.半殖民地化

考点4

3.辛丑条约4.5亿两使馆界大本营

4.帝国主义

1.B2.C3.C4.B5.B

1.A.2.C.3.C.4.D.5.C.6.D.7.D.8.B.9.A.10.D.

11.(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组织:列举;部分列举,部分有简单组织;语句连贯通顺;回答形成结构和层次。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

1.A.解析:图片展示的是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正确答案为A。

2.A.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侵略本质。

3.B.本题借助《天津条约》的内容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冲击。从材料中“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

4.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是因为《马关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和赎辽费。

5.B.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火烧圆明园。

6.(1)考查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难度较低。(1)从材料中所提供的时间可以看出所列拍卖清单都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不久,而且所有物品均来自中国,全还是皇家专用,结合学过的知识可以判断出,拍卖品当时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北京后掠夺所得。(2)考查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的历史阐释能力。难度较大。只要能够结合国际法: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相关原则,证明上述战争是违背了这些国际原则的就能说明战争的侵略性。(3)考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的历史阐释能力,难度中等。

(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2)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等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3)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该的。

延伸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3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3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3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1.用对比记忆法从目的、内容、影响等方面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三大政策”的不同。要认识到,一个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和争取国家利益。此外,外交政策的制定还受到国际形势、国内政局的影响和综合国力等因素的制约。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2.分阶段把握新中国外交政策内容的变化及原因,是把握新中国外交发展演变轨迹的基本方法。

考点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指导思想:同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________等项原则的任何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外交方针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________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和残余势力,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③“一边倒”──坚定地站在________一边,使新中国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①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________、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新中国。

②新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在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___个国家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

(2)提出:周恩来于1953年12月在会见_____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________、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意义: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________问题。

②特点:新中国首次以________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③成果: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④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①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________。

③特点:这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④成果:周恩来提出“________”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⑤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考点2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③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许多国家要求________________。

(2)标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了阿尔巴尼亚、________等23国提案,以压倒多数的优势恢复中国席位。

(3)意义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①中国国家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美国与苏联争霸需要与中国改善关系。

③________,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

(2)过程

①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②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华,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

③1972年2月,________总统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________年1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背景

①________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②中日古代友好交往的历史影响;

③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2)过程:1972年9月,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考点3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___上来,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目标:反对________,维护世界和平。

2.重大外交活动

(1)开展以为________中心的多边外交

(2)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①2001年10月在上海举办________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2001年,共同创建________,与俄、哈、吉塔、乌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

1.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

(1)特点:“一边倒”。

(2)原因: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3)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至于孤立。

2.20世纪70年代

(1)特点: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2)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3)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3.80年代起

(1)特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原因: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3)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1.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下列历史事件,其先后顺序是①中国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⑤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①③④C.②⑤①④③D.③②⑤①④

2.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不结盟运动,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A.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随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的

B.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美国对华态度决定的

C.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D.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化是由国家实力变化决定的

二、全面认识和把握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国际国内背景:两极格局形成,西方对新中国的敌视与封锁

(2)外交方针和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1953年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认识: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4)外交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政策。

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

③1955年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1)国际、国内背景: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变,包括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的削弱;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外交政策的调整: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改善同西方大国的关系

(3)重大外交成就:

①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这是国际社会对新中国普遍认同的开始,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它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邓小平访美。打破了由于美国战后长期孤立中国、造成中国外交的僵局,此后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③中日建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建交。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以来的敌对状态,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缓和亚太地区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为中日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1)国际、国内背景:美苏争霸态势转入均衡,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不断壮大,尤其是苏东剧变后,两极格局向世界多极化转变,和平力量增长。我国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加深。

(2)外交政策的调整: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奉行不结盟政策;重视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积极开展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3)外交活动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③着重发展睦邻友好合作。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认识: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扩大并深化了多边外交关系,为中国在新世纪拓宽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基础,赢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国际信誉,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3.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新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交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⑤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了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它包括()

①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②中美关系的改善③“乒乓外交”的开展④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③④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影响及存在问题

1.原因: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方面看: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增长趋缓,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方面看: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种考虑: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2.标志: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标志着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4.存在问题:中美两国虽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影响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台湾问题。

5.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6.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B.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C.为了使美国产品打入中国市场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1.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

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

图3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A.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图片反映了中美关系由敌对到走向正常化,中苏关系由友好到破裂到再次和好的过程。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C

2.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以下对三幅图片的“握手”的解读正确的有()

图1(20世纪50年代初)

图2(20世纪70年代初)

图3(21世纪初)

①图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②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图2握手的主角是卡特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图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图2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尼克松访华促成的。

D

3.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貌,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下列各项不属于周恩来外交思想或外交实践的是()

A.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的三大政策之一,不是周恩来提出来的。

A

4.有一部记录新中国外交历程的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集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中美关系特点的标题是()

A.“分道扬镳”、“冤家路窄”“峰回路转”

B.“一往情深”、“患难与共”、“情深意长”

C.“求同存异”、“风云突变”、“重归于好”

D.“若即若离”、“冰释雪融”、“锦上添花”

解答本题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要识记20世纪后半期中美关系的要点。中美关系从建国初期的分化、度对到20世纪70年代的改善,虽然实现了正常化,但是仍然存在这许多波折。B项反映了中国玉巴基斯坦等友好国家的外交关系,C、D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A

5.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2月12日前往马里进行国事访问,随后访问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非洲三国。此次非洲四国之行是胡锦涛主席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出访,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是()

A.日内瓦会议B.亚非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日内瓦会议是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C项与中非之间的交往无关,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B

1.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这两段话说明()

①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②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③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

2.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主要体现在国家的实力、对国际制度的参与程度、世界对其认可程度等方面。据此判断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宣布的独立自主原则B.1949年与苏联建交

C.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B.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遏制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D.发展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4.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下列大事,按其发生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②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③派团出席万隆亚非会议④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其基本目的是()

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B.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

C.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D.断绝与欧美列强的外交关系

6.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提出:(中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向苏联“一边倒”、六十年代对抗“四面八方”、七十年代反苏“一条线”之后,八十年代的中国开始从热衷“四海翻腾、五洲震荡”转向“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下列成就是在“一边倒”时代取得的有()

①与苏联建交②出席第一届亚非会议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与日本建交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由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引发的“朝核危机”,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下,到2007年10月,已经先后在北京举行了六轮由朝、美、中、韩、日参加的六方会谈,使这一问题由原先的对抗转向了对话。这表明()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B.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承担更多国际义务

C.我国政府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8.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的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应该放弃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抵制,因为中国要与苏联团结。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C.为了抵抗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与威胁,中国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与苏联结盟。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9.20世界50年代,中国的外交取得的下列成就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B.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开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10.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这表明( )

①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②中国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③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④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⑤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决议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历史的外交特征是什么?新中国建立初期,新中国政府面临的外交困境是什么?面对险恶,新中国政府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据材料二,说一说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对新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什么?此时期,新中国外交上还有哪些重大突破?这些突破有何重大意义?

(3)据材料三,材料反映中国这时奉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什么?此时期,中国对外政策有了哪些新调整?

1.(2010广东卷)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2.(2010湖南卷)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3.(2010全国Ⅰ卷)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4.(2010福建卷)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图7

图8

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5.(2010浙江卷)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10上海卷)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7.(2010安徽卷)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8.(2010安徽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材料二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考点1

1.领土主权平等社会主义阵营

2.不承认17印度互不干涉内政

3.印度支那世界五大国发展民族经济求同存异

考点2

1.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阿尔及利亚

2.中苏关系恶化基辛格尼克松1979

3.中美关系田中角荣

考点3

1.经济建设霸权主义

2.联合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1.B2.C3.C4.A5.D6.D

1.C2.C3.B4.A5.B6.D7.C8.B9.D10.C

11.(1)近代中国是屈辱的外交;困境: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等基本方针。(2)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惟一合法代表。突破: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意义:终于打破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3)不结盟政策;依据:既符合中国人民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调整:重视与第三世界发展关系、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坚持长期的对外开放政策。

1.D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

2.D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故答案为D。

3.B注意时间提示:1960年。A项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可直接排除;美苏两国此时仍处于争霸时期,两国间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C项亦可排除;欧洲共同体作为资本主义主义国家,它的成立虽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但社会主义仍是它们共同的敌人,D项亦可排除;由于1958年之后中苏关系逐渐破裂,所以为了与苏联对抗,中国不得不调整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

4.D此题图片信息易读,主要还是考查两历史事件的比较,常规解法是逐一审核,尼克松访华不属于睦邻友好,两者都不是结盟,也不是另起炉灶,故选D。本题再次说明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的重要性。

5.A从表格中建交国家的数据分析,建交国家逐渐增多,从1969年的49个到1978年达到112个,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1969年到1971年,建交国家数没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国家数却急剧增加,说明中国外交受到“文革”的影响,排除含有②的选项。1970年与中国建交数是54个,但到1971年和1972年迅速增至69个和87个,说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表格中的年份是1969至1978年,而中美正式建交时间是在1979年,无此信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6.A①重返联合国1971年;②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③参加万隆会议在1955年;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1年。

7.A本题主要考查上合组织与欧盟之间的区别,安全共同体是一种理想的地区秩序,因此构建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两者共同的影响,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两者产生的共同时代背景,只有A是两者的区别,欧盟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而上合组织没有推动地区政治一体化,这是两者区别所在,因此选A.

8.本题以外交为切入点,时间跨度比较大,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对外关系,本题的材料在解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两个问题,清政府的对外态度和对外关系的影响,注意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第二问,有两小问清朝官员态度的变化以及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问,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以及形成原因,两个小问,可以分解为,以上三则材料各反映的对外关系特点以及成因是是什么。因此在解答大题的时候要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难懂问题通俗化,进而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参考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4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4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4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掌握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

2.把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1从盟友到对手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

①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________________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②基础:美苏均势

③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④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_________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_____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_____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2.冷战开始:

(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___________(1947年3月)(政治表现):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_____”的正式开始。

(3)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___________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考点2美苏“冷战”

1.马歇尔计划(经济表现):

(1)目的:

①帮助西欧恢复经济;②___________西欧国家;③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

④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

(2)提出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2.成立北约(军事表现):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___________》,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性质: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_________集团。

(3)影响: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_________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3.经互会的成立:

(1)时间、国家:

(2)目的: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_________的经济封锁

4.成立华约: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___________》,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2)影响: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___________形成。

考点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①背景:二战后,德国被___________四国分区占领;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美苏双方未能就__________问题达成协议。

②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___________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分裂:

①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_______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

②分裂: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③发展: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_______、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3)侵越战争:

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____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②时间:1961~1973年。

③结果: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4)古巴导弹危机:

①原因: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②结果: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____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4.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一、全面认识“冷战”

1.含义:“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遏制”共产主义的一切敌对行动。

2.表现

(1)美国为首的“冷战”政策:①舆论上:1946年丘吉尔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即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②政治上:1947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借口抛出杜鲁门主义,把目标直接指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③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其目的是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④军事上:1949年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苏联的对策:①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为打破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封锁,1949年初,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六国在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它对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起了重要作用,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经济领域的“冷战”。②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为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5月,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东西方“冷战”进一步加剧,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评价

(1)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时有一定的约束。

②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消极作用: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美苏联各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主义表现为两种形式,在欧洲是“冷战”,在亚洲是“热战”。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并未爆发真正的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A.美苏双方势均力敌B.双方合作多于对抗

C.各国反战运动高涨D.霸权主义受到遏制

2.(2008年江苏卷)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二、“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区别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1.比较:

(1)联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手段各具特色。

(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是美国“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国的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1)对美国的作用:在经济上美国控制了西欧市场,包括西欧各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成为美国的商品投资市场;在政治上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

(2)对欧洲的作用:经济上帮助西欧各国度过了困难;政治上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3.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D.德国分裂

4.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利益

三、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1.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简而言之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而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而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2.三者的关系: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5.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1961年柏林危机B.苏伊士运河战争

C.1964年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

1.(2008江苏,19)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德国分裂是由于战后美苏对抗引起“柏林危机”,后来柏林墙修建,两个德国分裂。朝鲜也是类似,战后以北纬38度为界实行分区占领。二者都是由于战后美苏矛盾激化对抗,导致分裂。正确选项是B项。

B

2.人们称美苏“冷战”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②导致两个德国和两个朝鲜的出现

③使各国人民一直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之中④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是对“消极影响”的考查,很明显①是积极影响,④不是美苏“冷战”造成的,而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矛盾引起的,只有②③是美苏“冷战”的消极影响,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国家的分裂。故答案是B。

B

3.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之后的1948年到1950年,美国给16个欧洲国家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材料分别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B.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

C.冷战政策门户开放政策D.遏制理论的提出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是全球性的、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是采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故答案是A。

A

4.斯大林曾说:“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B.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

C.建立自己领导的势力范围D.抵制美国的霸权政策

“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比较充分的体现了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A、B、C三项均符合材料的意思,而D选项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出来,要根据材料的中心意思来选择。

D

5.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本题是考查对知识的推理和判断能力。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两个组织的成立,华约成立于1955年,才是最终形成,所以C的表述是错误的。

C

1.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①冷战②杜鲁门主义③对西欧国家经济援助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⑤朝鲜战争

2.《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C.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3.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

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

4.“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完成,这一转变是指开始()

A.对苏联发出了战争叫嚣B.放弃了维护雅尔塔体系的政策

C.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D.发出了进行“冷战”的信号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此话生动揭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特点。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恐怖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B.脆弱的和平会被恐怖所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D.核武器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6.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出台背景是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②它标志着昔日战场的盟友变成了对手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二战后初期,“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雅尔塔体制的确立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约组织的建立④对德分区占领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8.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B.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

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

D.雅尔塔体制、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9.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为战后的对手,其根源在于()

A.对“二战”胜利成果的分赃严重不均 B.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C.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的矛盾冲突 D.互相对各自的势力范围进行渗透

10.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意味着()

A.美国要征服全世界B.美国要充当世界警察

C.美国要维护世界和平D.美国要与苏联争夺霸权

11.阅读下列材料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请回答: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

(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解析:

1.(2010广东卷)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2.(2010全国Ⅱ卷)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3.(2010江苏卷)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参考答案:

考点1

1.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两极格局美国苏联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

2.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冷战武装进攻

考点2

1.扶持和控制

2.北大西洋公约军事政治称霸世界

3.社会主义国家

4.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美苏两极格局

考点3

1.美、英、法、苏德国统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38度线抗美援朝法国苏联

1.A2.B3.B4.B5.D

1.B2.C3.C4.C5.C6.A7.B8.C9.C10.B

11.(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1.D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时间“1959年”,“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尼克松的反对。”本题考查冷战时期的苏美历史状况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材料中两位总统的言辞可以看出,展览会上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态度。A说法与材料无关;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在1973年,B项错误;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C项也排除。故正确答案选D。

2.B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和漫画分析,表面上古巴导弹危机优势在美方,故“美苏两国力量平衡”不符合史实,排除A;这一阶段美苏均拥有核武器,同时通过漫画中的画面,赫鲁晓夫额头大颗大颗的汗滴滚淌下来,在掰手腕中优势在肯尼迪,也可以排除C项;但从美苏争霸的史实来看,美苏没有一方在任何时候有绝对实力压倒另一方,双方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故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B。

3.D“另一场战争”指的是“冷战”。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政策的根本。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将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制建设与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相联系,考查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史。

2.将雅典的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两种不同文明的原因,说明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3.将罗马政体演化的历程与罗马法形成发展的历史相联系,考查罗马法日趋完善的社会根源。

4.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民主政治探索与希腊、罗马的民主法制相联系,考查民主法制的一般性价值观,理解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必然性。

考点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条件

(1)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2)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要求;

(3)亚非文明的影响。

2.过程

(1)奠基:梭伦改革

①内容:按________划分社会等级;________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②作用:动摇了旧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奴隶制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①内容:用________取代血缘部落;设立________;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实行________放逐法。

②作用: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确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

(3)繁荣: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①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议事会;________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等。

②作用:奴隶制________发展到顶峰。

(4)衰落:

①原因:过于泛滥的________,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过程: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________征服了希腊。

3.评价

(1)进步性:

①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是雅典在________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局限性(实质):奴隶制民主,少数人的民主。

考点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

②特点:法律与________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③影响:多有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_____利益。 

(2)成文法:《________》。

①时间:公元前5世纪;

②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③影响: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_____得到保护。 

(3)公民法:

①时间:共和国时期;

②特点:适用范围主要限于________;

③影响: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2.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万民法

①原因:罗马帝国的扩张使________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而不满;随着版图的拓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②形成:罗马帝国________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________积极编纂法典,充实罗马法律;帝国对无公民权的________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时,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________的法律。

(2)《民法大全》

①形成:公元6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皇帝________组织编写;

②意义: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3.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1)作用:

①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________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________。

(2)影响:

①对近代欧美国家的________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近代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罗马法作为________的有力武器。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1.就文明拓展的方式而言:

(1)希腊:通过殖民扩张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2)罗马:通过战争扩张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就国家内部存在方式而言:

(1)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2)罗马:统一的集权制。

3.就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而言:

(1)希腊:从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公民集体统治,在古代首次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2)罗马:从君主制到贵族共和制,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就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言:

(1)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

1.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为罗马法做出重大贡献并使其形成法律体系的是()

A.梭伦B.伯利克里C.查士丁尼D.奥古斯都

二、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的必然性

古代希腊形成较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罗马形成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与古代中国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有其必然性。其必然性在于:

1.古代希腊、罗马地处地中海南部沿海,山多地少,港湾、岛屿众多,所以形成了以工商业、航海业为主的海洋型经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达;这种经济要求社会有公平的法则,以及较自由、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这样,古代希腊就逐步形成了小国林立、民主政治发达、法制体系较完善的社会。另一方面,欧洲气候宜人,温暖多雨湿润,其麦田可以沿着山坡分布,不需要灌溉,也不需要排涝,也就不需要政府来协调水利,修河通渠。

2.古代中国区域广大、土地辽阔,适于农耕,逐渐形成了一种农业文明(农业经济),农业经济要求有强有力的政府来控制水系,协调农业生产,组织抵御自然灾害。在同一水系,对水、土地的控制变得特别重要,一山不容两虎,在争夺中,容易形成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进而形成强大的皇权。中国长期存在的分散性封建自然经济,农民随时面临天灾(旱涝蝗灾)、人祸(地主官僚欺压等),其生产、生活甚至人身安全非常脆弱,一旦失去土地,就可能沦为流民,揭竿而起,威胁封建王朝。因此,农民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保护,政府也必须保持强大,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另一方面,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积极:

(1)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

(3)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4)为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基础。

2.消极:

(1)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外邦移民无权利);

(2)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3.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4.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②雅典的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A.①错误②正确B.①正确②错误

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

四、正确认识雅典民主制的特征

1.主权在民。雅典民主制是城邦民主制,是小国寡民的民主制。享受民主权利的公民不过四五万人,主权在民揭示了雅典民主制的本质。主权在民这一特征,表现在国家权力结构上是: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全体公民皆可参与的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公民具有对官员和法律的实际控制权,他们通过陪审法庭实现这一权力,陪审法庭是属于全体公民的。

2.“轮番而治”。

3.权力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的制约等。

4.法律至上。雅典实行严格的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公民意识。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皆可以为政,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而治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情,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5.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这不能反映出()

A.古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原则B.古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C.演说是古雅典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D.作者对古雅典民主制的肯定

五、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中国

古希腊、罗马

制度特点

实用性、集体、等级、治理等

理性、个体、平等、主宰等

发展趋势

专制

走向民主

政治改革、法律制度

加强君主专制、法治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

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其专横,后是独裁,对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济常分崩离析,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6.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有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

希腊

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集体领导

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个人独裁

B.

中国

希腊

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

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

C.

中国

希腊

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

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

D.

中国

希腊

选举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

任期制、终身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

1.“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

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很显然是强调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ABD

都背离了原意

C

2.“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

‘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民主制的形成,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是

唯一的决定条件。所以,材料只是强调环境对文明的影响。其他表述都是错的。

A

3.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

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①习惯法②成文法③公民法③万民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从时间可知,该法律是《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第一部成

文法,属于公民法的范畴。

B

4.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

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他依据的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

C.《查实丁尼新敕》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抓住材料中的“公元前4世纪时”,排除公元6世纪才出现的C、D两项,“法官

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说明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的利益也得到了保护,排除A。

B

5.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

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本题以三幅图片考查了学生对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三种文明的认识,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取向。即体现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对学生辨析能力的考查。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是大河文明的标志,善于骑射是草原文明的标志,先进的造船技术和发达的对外贸易是海洋文明的特征。

B

1.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刻有铁米斯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妙方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D.是一出民主闹剧

2.某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应该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3.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梭伦执政时期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里克利执政时期D.西塞罗生活时期

4.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收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A.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C.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

6.《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D.最高立法机关

7.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8.《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A.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B.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C.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D.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9.中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罗马法的记载,是清朝政府派5大臣出洋考察西洋法制的报告,载泽等人于1906年5月9日在《奏在法考察大概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从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开始到现在,罗马法都被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开设。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说()

①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②罗马法是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③在今天罗马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罗马法对清末法制改革意义重大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二(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面确立起来的。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四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

──哈蒙德《希腊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阐述了民主制的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二,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雅典民主制还存在什么局限性。

1.(2010天津卷)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2.(2010福建卷)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3.(2010江苏卷)“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4.(2009上海卷)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5.(2009江苏卷)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2009广东卷)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

A.罗马法B.英国权利法案C.美国联邦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7.(2010上海卷)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盘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住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不忠实于自己呢?”

问题: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①10岁雅典男童②雅典贵妇③40岁雅典男性公民④奴隶⑤来自波斯的商人

(3)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参考答案:

考点1

2.财产多寡公民大会地区部落五百人议事会陶片陪审法庭民主政治直接民主马其顿

3.精神文化

考点2

1.习惯平民十二铜表法平民利益罗马公民

2.被征服者皇帝法学家外邦人一切自由民查士丁尼统治阶级社会矛盾

3.立法和司法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

1.C2.A3.D4.C.5.B.6.B.

1.C2.B3.C4.D5.A6.B7.C8.B9.C

10.(1)特点: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人人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权)(2)①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影响深远;②有利于调动人们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发挥人们的个人潜力;③多数人参政,减少决策失误;④群众监督,防止以权谋私;⑤推动了雅典哲学、史学、艺术等个方面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之一。(3)直接民主制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不利国家管理,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4)民主范围仅限于男性公民。

1.D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背景)。分析:可从梭伦改革的影响(最大受益者)考虑。

2.C此题考查对《十二铜表法》准确把握,《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协调的是罗马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贵族和平民属于公民内部之间的关系,故选C。

3.A“公民要求法律援助就要先找法官,向其申明,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说明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故正确答案为A。

4.A考生只要抓住题干中“人民”、“统治”组成“民主政治”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内容就不难得出结论。

5.B此题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①与史实不符,不是全体雅典人都能参与国家管理,妇女、奴隶、外邦人等则被排除在公民之外,③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不是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结果。

6.A关键信息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允许拥有奴隶”,应该是一部奴隶制法典。

7.(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雅典全胜时期(2)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3)答案1: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辩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参与。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2讲 祖国统一大业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2讲 祖国统一大业”,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2讲 祖国统一大业

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这既是涉及中国内政的历史问题,又是涉及中国外交的现实问题。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践:“一国两制”的涵义及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问题解决中的运用。

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挫败分裂祖国的阴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

考点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

(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________状态。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________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________提出。

3.含义:

(1)“一国”是指________。

(2)“两制”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________制度。

4.意义:“________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考点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

(2)过程

①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双方同意以________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②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________,规定了香港回归的日期。

③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________。

(2)意义: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2.澳门回归: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考点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

(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________,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________、通航、通商。

(3)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采取一些开放措施,允许________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90年,台湾成立________,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1992年,两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3)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________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是中国的主体。大陆这个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3.实行“一国两制”。在统一的中国境内,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4.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和国防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如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实行独立的财政预算,中国政府不征税;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的私人财产等,均予以法律保护;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的方针,在一个中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至少五十年不变。这是稳定台、港、澳地区人心,保持台、港、澳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为了下个世纪五十年内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需要。

1.学习“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个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王山:“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B.赵明:“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许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D.李立:“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由的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可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①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④有利于台湾地区完全自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1.两者的关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与中央的关系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两者的区别:

(1)设立的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2)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令、政策的自治权。

(3)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4)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3.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4.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图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图2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A.社会制度不同B.实施群体不同C.主要作用不同D.享有权利不同

三、关于台湾问题

1.台湾与祖国的三次分离和回归

(1)台湾与祖国的第一次分离和回归。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众驱逐荷兰侵略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第二年,清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5年,清设台湾省,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2)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1895年,甲午战败,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

(3)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2.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理基础

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国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2)国际法:1943年12月,《开罗宣言》明确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他们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另外,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3.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2)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系统阐明对台的基本方针政策。

(3)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4)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其宗旨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4.解决台湾问题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方式

(1)台湾同胞长期接受资本主义制度但未曾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

(2)从长远角度分析,“一国两制”是保持台湾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案;符合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整体利益;有利于维护亚太及世界和平。

5.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1)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政治问题。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中国的内政,但其形成的背景及后来的发展都与美国有密切关系。

(2)从历史上看,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地区反共反华的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直控制和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甚至阻挠新中国统一台湾。

(3)从现实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鉴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认识的变化,中、美达成三个联合公报,这成为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构成挑战和威胁,因此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台湾问题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

6.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利弊因素

(1)有利因素:

①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②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③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

④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⑤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2)不利因素:

①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②日本、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是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7.结论

必然性──历史发展的大一统趋势,人民的意愿

可能性──政策(和缓交流)

5.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国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①台湾一小撮分裂势力搞“台独”②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③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采取和平方式符合中华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简要指出台湾与祖国几次分离与回归的历史。

7.当前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1.“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表明,“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有一定的外事权,但不能行使国家主权,国家主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人民政府。

B

2.1984年邓小平指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个观点主要表明()

A.统一的前提是社会主义B.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一个中国

C.中国政府一定要统一台湾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台湾统一的前提和核心都是一个中国,故A错B对。紧扣题干“主要”,知道C、D两项太直接和表面化,故答案是B。

B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合解决的问题有()

①台湾问题②少数民族问题③香港问题④澳门问题⑤邻国边界问题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

“一国两制”是立足我国的国情,针对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提出来的。它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供了一种借鉴,但是各国问题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答案是D。

D

4.读图,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全国各界举行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实践,充分显示了香港回归()

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施②促进了香港和内地的共同发展③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的祖国统一进程迈出的第一步,它对香港、内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影响,并将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A

5.“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在20世纪()

A.50年代末60年代初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三通两制”、“最早”等字眼,由课本可知最早提出“一国两制”,建议“三通”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的。故答案是C。

C

1.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于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坚持不妥协立场

B.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越大

C.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开始丧失

D.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2.1984年6月,邓小平说:“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

B.不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倾向于社会主义吞掉台湾

D.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3.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共赢

C.希望两岸实现三通

D.两岸应该实现全面合作

4.在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给该评论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海峡两岸从敌对隔绝到频繁交往转变的原因是()

①“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缓和的政策③台湾当局也被迫逐渐放松对“三通”的限制④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努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

7.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③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④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8.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叙述正确的是()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②台湾问题是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③我国政府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原则④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下图是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而设计的宣传画,宣传画突出了邓小平的形象,你认为作者的设计意图是

A.突出邓小平为香港回归做出的巨大贡献

B.对邓小平未能亲眼目睹香港的回归表示遗憾

C.回忆香港回归的艰难历程

D.庆祝香港的回归,祝愿香港繁荣昌盛

10.“一国两制”构想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体现在()

A.都是伟人提出B.都是解决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

C.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D.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50年前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1)据材料一,归纳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2)据材料归纳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2008年3月22日台湾举行了入联、返联公投,因参与公投的人数,均未达法定成案门槛,遭到否决。关心台湾与两岸前途的人都应同意,此番公投未过关的意义。

(3)举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材料四在823金门炮战50周年之际,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航程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不但减少战争发生可能,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厦门的后花园”。

(4)对比材料一、四,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意义何在?

(2009上海卷)“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参考答案:

考点1

1.敌对和平方式

2.邓小平

3.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本主义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考点2

1.外交途径联合声明恢复行使主权

2.1999

考点3

1.金门通邮台湾居民

2.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连战

1.C2.A3.B4.A5.A

6.答:第一次:明末(1642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二次:1895年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再次回归祖国。

7.答:最大障碍是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国际上的反华势力。政治本质都是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1.B2.A3.B4.B5.D6.B7.B8.B9.A10.C

11.(1)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状态。由主张武力解放逐渐转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2)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3)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岛内:台独势力;国际:国际反华势力。(4)由台海对抗的前沿转变为台海直接联系的桥梁。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也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

D本题考查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属于知识目标考查,难度较低。1997年7月1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结束了英国的殖民占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