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

汉字的演变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4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

●主干知识整合

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1.出现原因

(1)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局面下要求政治改革,以便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各种理论的指导。

(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

(3)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基本认识

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思考讨论

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

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春秋末期产生,其创始人为孔子,提倡“仁”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提出“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儒家思想至此成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

(4)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

(5)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

(6)“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

(7)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思考讨论

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

提示: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人民渴望安定与统一;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要求。但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2.儒家思想被尊崇的原因

(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

(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三、唯物思想的发展演变

1.演变历程

(1)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2)东汉前期的王充,对神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万物是由元气构成和“人死不为鬼”。

(3)南朝时期的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提出人的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

(4)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

思考讨论

唯物思想是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提示: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农具的推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在总结生产斗争的基础上出现了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进程,也带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秦汉以来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大进步,于是出现反对宗教迷信的唯物者,如王充、范缜等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西学东渐”的开展。

2.基本认识

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伴随与唯心迷信思想的斗争,唯物思想产生并不断发展,反过来推动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

四、近代现代的思想解放

1.发展历程

(1)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的思想: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特别提示

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要注意与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的斗争。

(2)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思想: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为武器,包括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进行社会改革,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以三民主义为旗帜进行暴力革命,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激进派,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冲击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最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2.基本认识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逐渐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人士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和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就带来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五、20世纪的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它能够结束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却不可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团结等都是其重要内容。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也被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从中国建设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相结合,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发展。全面整顿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一系列的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特别提示

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应该说是救亡图存斗争高潮的产物。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应该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主干知识整合

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1.出现原因

(1)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局面下要求政治改革,以便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各种理论的指导。

(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

(3)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基本认识

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思考讨论

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

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春秋末期产生,其创始人为孔子,提倡“仁”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提出“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儒家思想至此成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

(4)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

(5)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

(6)“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

(7)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思考讨论

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

提示: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人民渴望安定与统一;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要求。但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2.儒家思想被尊崇的原因

(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

(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三、唯物思想的发展演变

1.演变历程

(1)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2)东汉前期的王充,对神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万物是由元气构成和“人死不为鬼”。

(3)南朝时期的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提出人的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JaB88.COm

(4)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

思考讨论

唯物思想是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提示: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农具的推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在总结生产斗争的基础上出现了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进程,也带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秦汉以来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大进步,于是出现反对宗教迷信的唯物者,如王充、范缜等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西学东渐”的开展。

2.基本认识

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伴随与唯心迷信思想的斗争,唯物思想产生并不断发展,反过来推动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

四、近代现代的思想解放

1.发展历程

(1)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的思想: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特别提示

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要注意与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的斗争。

(2)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思想: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为武器,包括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进行社会改革,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以三民主义为旗帜进行暴力革命,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激进派,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冲击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最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2.基本认识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逐渐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人士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和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就带来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五、20世纪的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它能够结束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却不可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团结等都是其重要内容。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也被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从中国建设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相结合,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发展。全面整顿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一系列的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特别提示

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应该说是救亡图存斗争高潮的产物。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应该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世界近现代的思想文化

●主干知识整合

1.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

(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其中文艺复兴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突出强调人性、人文主义,其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因而被称为是“人的发现”。文艺复兴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在宗教神学控制下的局面,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力量还比较弱小,这一时期的斗争仍披着古典文化或宗教的外衣。

思考讨论

启蒙运动在内容方面比文艺复兴运动有哪些发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提示:主要发展在于强调理性,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原因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有关。

(2)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去驱散封建教会的黑暗,它猛烈抨击腐朽落后的王权、神权和特权,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完整的政治构想——议会制度、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启蒙运动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对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19世纪初~19世纪末,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社会政治方面的三大思潮。19世纪中期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的工人运动和以后的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思考讨论

自由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政治斗争有哪些?

提示:与自由主义相关的是19世纪中期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是自1848年后的若干社会主义运动。

(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自由主义思想日趋衰退,主张扩大国家职能的新思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思想占了上风。

(5)认识:①思想文化的变化,正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要从不同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去寻找一定思想文化出现的根源。②思想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资产阶级进行了若干斗争。③一定的思想文化形成后,往往超越时空限制,发挥巨大的作用。如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革命的影响。

2.世界近现代科技的发展

(1)发展阶段:①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17世纪近代数学兴起、牛顿力学体系创立、电的概念提出、近代化学创立、近代生理学创立等都体现了兴起的特点。②19世纪综合化阶段: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展、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综合化的表现。③科技的飞跃阶段: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开始提出,科技取得飞跃,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进展,而且整体化、综合化程度加强,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

特别提示

具体内容请自己根据教材整理.

考查方向集中在科技知识,尤其是与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内容。

(2)重大科技发明:①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火车机车、轮船等,是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它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发电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交通工具,电报电话等新通讯手段,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航天技术、核能利用等先进科技成果,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3)认识:①科技发明一般都是以重大科学理论发现为前提的。②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它的发展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③科技的发展创新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国家的政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教育的发展都对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世界文学艺术

(1)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产生了一些有重要成就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这时期的文艺作品,反映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方法的结合。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一、知识归类

Ⅰ科学技术篇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⑴造纸术

①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③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⑵印刷术

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③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④元朝出现锡、铅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⑤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⑶指南针

①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⑷火药

①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时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

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④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⑤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⑴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⑶春秋:留下世界公认得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⑷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⑸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⑹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⑺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⑻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先行公历同,但早于先行公历300年问世。

3、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⑴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⑵春秋:九九乘法表。

⑶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⑷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⑸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⑹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一书。

⑺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辑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史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300多年,比欧洲早600多年。

⑻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的基础。

⑼清代:蒙古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

⑴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还出土了石砭镰等医疗用具。

⑵战国:扁鹊石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药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⑶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⑷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医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⑸隋唐: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0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5、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

⑴《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

⑵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

⑶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

⑷北魏的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⑸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遭遇欧洲约2个世纪。

6、农业、手工业论著

⑴《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作,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⑵《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⑶《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⑷《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7、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⑴先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半坡人培植了粟,河姆渡人培植了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经养蚕缫丝。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地甲骨文,保留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春秋战国时期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⑵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的耕犁上安装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陷阱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式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一起,比欧洲早1700多年。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道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1100多年。

⑷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时期的雕版印刷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就有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⑸宋元: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Ⅱ文学艺术篇

1、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⑴诗词

①春秋:相传由孔子编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0多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的诗歌。

②战国:屈原用楚国方言,利用民间歌谣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后人成为“楚辞体”,代表作《离骚》。

③两汉:乐府诗流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④三国:“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七哀诗》和蔡琰《悲愤诗》等。

⑤东晋:陶潜诗这一时期著名诗人,田园诗的鼻祖,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名作《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映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⑥南北朝:乐府诗最为流行。南方民歌代表作有《采桑度》、《子夜歌》;北方民歌有名的有《敕勒歌》、《米兰辞》。

⑦唐朝:a.初唐: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陈子昂市唐诗革新的先驱。b.盛唐: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其中,“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成就最高。李白的《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都是千古绝唱。c.中唐:诗坛倡导诗歌要反映生活,白居易的讽喻诗《新乐府》50首,是这类诗的代表。D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他们的咏史诗感人至深。

⑧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⑨两宋:▲词:a.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他拓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给词注入强劲的生命力。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b.柳永的词具有市民气息,是婉约派的代表流传很广,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c.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是婉约派的代表,感情真挚,语言清新雅洁,明白如画,生活气息很浓。d.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得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作品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e.陆游:因为主张坚决抗金,他的词不乏感慨国事的悲愤激情。陆游也有一些婉丽飘逸的词作,如《钗头凤》写得缠绵悱恻,一往情深。▲诗:a.南宋的陆游:代表作《示儿》。b.金朝的元好问:他的诗风格沉郁,豪放悲凉,被称为“丧乱诗”。

⑵散文

①战国:诸子散文中孟子的文章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游扬雄肆,令人钦服。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是诸子中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他的《秋水》、《逍遥游》等都是古代文学名篇。

②两汉:赋的兴起,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东汉班固的《两都赋》。

③南北朝:骈文代表作有江淹的《恨赋》、庾信的《哀江南赋》。

④唐朝:中唐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继承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创造出反映现实生活,易于说理、叙事、言情的新散文体,得到社会认同,形成古文运动。

⑤宋朝:晚唐五代以来,文风日趋浮华,同这种浮华的文风相对立,北宋出现了古文运动,古文逐渐成为北宋文坛的主流。古文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他主张诗文革新,强调作品应有充实的内容和自然的风格。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除欧阳修外,还有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加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后人称之为“唐宋八大家”。

⑶小说

①唐朝:由于城市的繁荣,为适应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学领域出现了情节多奇的短篇小说——传奇,如《枕中记》。代表作有《任氏传》、《李娃传》、《柳毅传》等。

②东晋南朝:志怪小说有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东晋干宝的《搜身记》。

③宋代:话本是宋代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先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传授,后经记录整理,流传中不断补充,因而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比较高。

④明清

书名作者成书时间特点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一部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曹雪芹(80回)和高鄂(40回)清朝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林外史》吴敬梓清朝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朝我国古代优秀短篇小说

⑷戏曲

①宋代:金时期,戏剧艺术盛行,诸宫调是这一时期说唱文学的总称。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根据唐代传奇《莺莺传》改变而成,成功地塑造了张生和黄莺莺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艺术形象。

②元代:元曲是元杂居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居巴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元代的剧作家人才辈出,关汉卿是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创作60多种剧本,悲剧《窦娥冤》是代表作。

③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

④清朝: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形成。

2、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

⑴美术

①春秋战国:a.长沙楚国遗址出土地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b.四川出土地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像。

②两汉: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精品。山东嘉祥武梁祠等地的画像石,四川、河南地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带有宗教色彩。著名画家有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④隋唐: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态,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考点。杰出的画家有初唐的阎立本(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和盛唐的吴道子(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等。

⑤北宋a.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b.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北宋东京汴河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⑵音乐

①战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从西域引进了《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异域传来了天竺乐、扶南乐、高丽乐等。

③隋唐:隋唐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隋代有九部乐,唐代扩充为十部乐。著名乐曲有《秦王破阵乐》。

⑶雕塑

①夏商周:商周两朝雕塑盒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顶峰。商朝青铜器早期就出现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西周青铜器的最大特色,是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大型青铜铸像是这时期青铜艺术的杰作。

②秦汉:精品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奴婢伎乐俑和动物俑三类。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也是富有艺术价值的陶塑艺术。青铜铸像水平高超,代表作有秦陵彩绘铜车马、武威铜奔马。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的石门石窟等石窟艺术。

④隋唐: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⑷文字书法

①半坡氏族: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刻有符号二三十种,可能是原始文字的最早起源。

②商周:a.甲骨文已经具备象形、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构字规律,与今天汉字基本相同。b.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古时青铜器也称金而得名。古代青铜器多以钟、鼎为代表,故又称钟鼎文。在金属器物上铸刻,习称铭,金文又称铭文。商朝青铜器上文字很少,一般仅有极少的人名或族名;西周开始有了长篇铭文。

③秦朝: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来又出现了隶书。

④东汉: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书法家有蔡邕。

⑤三国: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

⑥东晋:王羲之地楷书达到独立完美境地,他还擅长行书、草书。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

⑦隋唐:书法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著名书法家有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盛唐的颜真卿创立了气势雄浑的“颜体”,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中晚唐之际的柳公权,与颜真卿齐名,创立了“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唐朝的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怀素等。

⑧宋代:著名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

Ⅲ思想、教育、史学篇

1、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概况

⑴春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他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举贤的思想;他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⑵秦汉:①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②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建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以儒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①官学时废时兴,私学成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倍受重视。②少数民族和落后地区教育同时起步。③儒、玄、道、佛各类学派共占教育殿堂。

⑷隋唐:①唐太宗和唐玄宗重视发展教育。官方在京师办有国子学、太学,在地方办有州学、县学等,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典。②专科学校开始建立,如律学、书学、算学等。③除官学外,私人聚徒讲学也很兴盛。

⑸两宋:①由于印刷术的普及等原因,宋代教育超过前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备,王安石变法时曾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②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南宋时大盛,有书院20余所。

⑹明朝:中央官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地方有府、州、县学,体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适应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中期以来,书院较兴盛。

⑺清朝:沿袭明制,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

2、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概况

⑴春秋:《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尚书》是夏商周三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相传也由孔子编订。

⑵两汉:①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②东汉班固的《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代的历史。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私家修史之风盛行,仅撰写晋史一项就有20多家。刘宋范晔的《后汉书》和魏晋时期陈寿的《三国志》,编撰水平最高,被后人列入“前四史”。

⑷唐朝:我国开始确立官修正史的制度,修史规模超过前代。突出成就有刘知己撰写的《史通》,这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还有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这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通史。

⑸两宋:①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述了1300多年的历史。②南宋袁枢编撰的《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该书的特点是将编年与纪传两种体例合而为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编纂学的新体例。③《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是我国史学领域中开创的新体例。

3、中国古代的宗教及其传播

⑴佛教:①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进入中国中原地区。②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白马驮经,建造白马寺,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③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流行,统治者广修寺塔,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两次灭佛。④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备受宠遇。隋唐时的佛教渐趋中国化,形成许多宗派,以禅宗流传最广。

⑵道教:①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黄老学说的某些成分结合,形成了道教。《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②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③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洪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④唐宗室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拥有特殊地位。唐玄宗在位时,道教极盛。

4、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变化

⑴儒家思想

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②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实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③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未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④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⑤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⑥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⑦明中叶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

⑵进步的思想家及其思想

①战国:荀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②东汉:王充著《论衡》深刻批判谶纬神学。

③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④清初:a.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只重农部重商的重农抑商政策。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b.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c.王夫之:是以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倚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否定理学家主静地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地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二、知识深化

1、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摧毁廓新、敷陈新义。

2、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这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分析: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3、文学艺术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当时社会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如两宋时期多民族国家并立,国家分裂,陆游的诗反映了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从唐代传奇到明清生活也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4、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选择与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族,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以宗法等级制度和武力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局面,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选择奠定基础。秦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巩固了统一,但也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并未起到应有作用,反而导致秦的灭亡。西汉之初,采取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并且在以后大动乱之后都会采取这种策略。西汉汉武帝在位时期,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董仲舒吸收道家和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加以改造,并被汉武帝所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证明:在动荡年代,法家思想能实现大一统;动荡结束之初,道家的无为政治能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后,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互相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教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论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委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

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出同时代的欧洲,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②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④科技重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如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⑤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⑥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衰落的原因:①封建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闭塞性的束缚;②腐朽封建制度的制约性;③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性。因此,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和人的观念等。

之所以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具体来看:①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中国古代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中国学者缺乏必要的科学试验的传统训练。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③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④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⑤教育的落后,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总而言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学习古代科技史,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科技创造是科学家勤奋钻研的结果等。

明清以后,西方开始领先的原因:①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②经济上,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劳动力。③思想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科技发展了思想武器。

6、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的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的荀子,东汉的王充,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唐朝的柳宗元和刘禹锡,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其学术成就达到了旧唯物主义的高峰。中国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它确认世界的物质性,确认存在地客观性,确认规律的可知性,并往往与政治上的进步倾向相联系。

7、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流派

纵观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变化,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并在社会上形成一定气候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儒家思想、道家细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宗教思想、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8、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反对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

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专题三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一、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知识体系一览

生产工具:原始:,商周:,春秋

耕作方式:原始:,商周:,春秋

农业

公有制:时期

土地制度井田制:出现,瓦解,崩溃

私有制:形成限制进一步发展

部门:

手工业成就:

经营方式:

发展历程:

商业重农抑商:

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结构上:

农业生产模式上:

组织经营上:

生产部门:

劳动分工:

手工业生产技术:

经营形态:

生产水平:

商业: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一览

天文学方面:

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是:

我国对彗星的记载比欧洲早:

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

中国古人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

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是: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是:

东汉科学家张衡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

世界上首次恒星位置的变动是和用发现的。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的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我国古代最精确的一部历法是:

数学方面:

最先提出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的是:,比西方早

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的是: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

农学方面: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元代的详细记载了、

、和等重大发明。

的作者被誉为

医学方面: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是:

的作者被称为

最早的麻醉药剂和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是发明的。

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他还创立了

四大发明:

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是: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发明是:

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

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的是:

2、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的历史之最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东晋最著名的画家是:,他的绘画理论也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

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是

在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当数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屈原楚辞中最著名的诗篇是

唐朝最著名的三个诗人是:

宋元时期主要的小说形式是

明朝的“四大奇书”是:

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是在等作品中。

明清时期批判现实的代表性力作是:

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是

最为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是

京剧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是在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春秋以来,儒家思想是如何演变和被利用的?

儒家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孔子。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晚年编订了《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五部书,史称五经。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是孟子。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宽刑薄税。另一代表是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儒家思想当时不受重视。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儒学受到打击。

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应当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宋代理学仪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集大成者是南宋朱熹。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说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2、战国以来,除儒家外,还有哪些学派、思想也有很大影响?

道家: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老子。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战国时期,继承老子道家学说的是庄子,他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现象。

战国的墨家:创始人是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兼爱就是爱一切人,平民百姓也要爱。非攻就是反对战争,渴望社会安定。尚贤就是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战国的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认为今胜于昔,主张进行政治变革,以法为本,法不阿贵。韩非子的思想在商鞅变法中得到体现。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身体力行,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代表作是《天下郡国利病书》。他反对君主专制政治,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唯物观点。他还提出朴素辩证法思想,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

3、战国以来,我国诗词发展的情况怎样?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集的是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民歌,雅是宫廷乐曲歌辞,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

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是屈原。他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离骚》是其许多优秀诗篇中最有名的。

汉代诗歌以乐府为代表。

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诗人,写出了不少诗赋,史称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和蔡文姬的《悲愤诗》。诗风慷慨苍凉。

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了许多田园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尤为著名。

南北朝时期,南方民歌代表作有《采桑度》,北方民歌有《刺勒歌》、《木兰辞》等。

唐朝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5万首诗歌。初唐诗人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盛唐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李白、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他的诗句)的成就最高。中唐白居易,晚唐杜牧、李商隐。

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

苏轼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代表作有《雨霖铃》。

两宋之交的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派。

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南宋陆游文学成就以诗为主,词也很出色。代表作有《钗头凤》。

4、战国以来,我国散文、戏剧、小说发展的情况如何?

孟子的文章刚柔相济。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秋水》、《逍遥游》等,都是古代文学名篇。

兴起于两汉的赋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西汉赋代表作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赋代表作是班固的《两都赋》。

宋代兴起话本,艺术成就较高,直接社会原因是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文学剧本。散曲是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关汉卿是元代剧作家的代表,代表作有《窦娥冤》。

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蓬勃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长篇小说。

5、春秋战国以来,我国绘画艺术发展情况如何?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独立的艺术。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青铜器的装饰发展为完整画面。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壶身刻画多种画面,形象生动,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是汉代艺术的珍品。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性强。

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隋朝画家有展子虔。

唐朝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

6、东汉以来我国书法艺术发展情况如何?

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著名学者蔡邕是有名书法家。

曹魏的钟繇,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

东晋王羲之世称“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等。其子王献之造诣也挺高,和王羲之合称“二王”。

唐朝书法家有初唐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代表作是《颜氏家庙碑》),中晚唐的柳公权(代表作是《神策军碑》)。草书大家有张旭(草圣)和怀素等。

7、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天文历法发展情况如何?

春秋时期,公元前613年,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那时基本确立19年7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多年。

战国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西汉留下了世界上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科学家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人早1700多年。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成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第一人。

元朝郭守敬创制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他主持编定《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8、战国以来,我国医学发展情况如何?

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是扁鹊,被后世医家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和张仲景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誉为“神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经典,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

唐朝医药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唐高祖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9、东汉以来,我国数学发展情况如何?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外国早1000年。他还著《缀术》。

10、隋唐以来,我国印刷术发展情况如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400年。

11、隋唐以来,我国火药发展情况如何?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金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的进攻。

12、我国四大发明的传播情况如何?

造纸术: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后又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指南针:罗盘针在宋代海船上普遍使用。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火药和火药武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13、战国以来,记载我国生产科技成就的著作有哪些?

战国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在我国工程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时的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16世纪后期,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徐光启积极引进西学,与来华传教士合译一些西方科学技术书籍,将《泰西水法》内容引入,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4、秦朝以来,我国历代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政策是怎样演变的?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下令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又流行一种更加简便的隶书,是为书同文。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规定教育由官府举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西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用白马驮来佛经。明帝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为他们建造了白马寺。

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两次灭佛。

唐玄宗时限制佛教,裁汰僧尼,禁建新佛寺。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清代统治者大兴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本专题你应该通过的测试

1、右图为我国古代某文物图片,图中文字

A.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B.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是最早的全国统一标准字体

D.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3、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4、有关“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1819年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第一台电动机。两则材料读完后,你的结论是

A.科技是生产力并随社会需要而发展B.磁性的应用有一定的过程

C.“电的鼻祖是我们中国人”D.我国科技战滞后于西方

5、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位诗人应该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孟浩然

6、《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D.娱乐场所瓦肆表演杂剧《西厢记》

7、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B.写意画C.宗教画D.风俗画

8、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但最早把人送入太空的却是西方人,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古代科学重经验总结,少理论研究

B.中国人缺乏创新思想和进取精神

C.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封建统治和殖民侵略,造成中国长期落后

9、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

10、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

11、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

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②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

③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巨著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在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中,最著名的是

A、《五牛图》B、《清明上河图》C、《水浒传》插图D、《五子夺莲》

13、在明清小说中揭露黑暗现实,抨击腐朽社会制度的作品,不包括:

A、《碾玉观音》B、《红楼梦》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

14、唐朝,其诗体现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李清照D、陆游

1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

A、《诗经》中的“国风”B、汉赋C、唐诗D、元散曲

16、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猛残暴D刚直果敢

17、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邀请国际友人观看了一部根据我国民间故事改编的彩色戏曲故事片,引起很大反响,该片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曲电影是

A花木兰B红楼梦C梁山伯与祝英台D穆桂英挂帅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

难点: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内容

导入

李约瑟说:“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你了解中国古代有哪些科技成果吗?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一、天文学成就

(一)概况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成绩突出,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天文学体系。

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前列。

★阅读提示★阅读本课教材时特别注意掌握我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具体成就

1.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知识链接★

战国时齐人甘德作《天文星占》,魏人石申作《天文》,后人把这两部书合编起来,叫《甘石星经》。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常常还连同其他特性)汇编而成的。它是天文学上一种很重要的工具。我国古代曾经多次测编过星表。其中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其测绘者是魏人石申,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

2.天体测量

(1)秦汉时期,已经发明创制了浑仪。

★知识链接★

“盖天说”和“浑天说”:汉代对宇宙的构成问题主要有哪两种观点,一种是“盖天说”,认为天如盖,地如盘,天覆盖着地;一种是“浑天说”,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地在内,地象蛋黄一样被天包在里面。后一种说法是两汉时出现的一种新学说,比较接近真实。“浑仪”就是依照“浑天说”理论创制,验证“浑天说”理论正确性的天文仪器。

(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对浑天说得到承认起了重要作用。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张衡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量之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曾成功地测定出发生于陇西的一次地震。

(3)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一行还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并制成了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知识链接★

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分为两种情形,即“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周日视运动”即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现象,这实质上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种视觉效果;“周年视运动”指的是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太阳在星座之间“穿行”的现象。天文学把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既太阳在天空中穿行的视路径的大圆,称为“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面在天球上的投影。

太阳在天球上沿着黄道一年转一圈,为了确定位置的方便,人们把黄道划分成了十二等份(每份相当于30°),每份用邻近的一个星座命名,这些星座就称为黄道星座或黄道十二宫。这样,相当于把一年划分成了十二段,在每段时间里太阳进入一个星座。在西方,一个人出生时太阳正走到哪个星座,就说此人是这个星座的。黄道与天赤道有23度26分的交角(黄赤交角);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是春分点和秋分点。

(4)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突破了浑仪环圈交错不便观测的缺点,将环组分别架立,装置简便,而效用更广,具有实用、简便、灵巧的特点,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郭守敬还主持了全国的天文和大地测量工作,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极其精确,受到世界天文学界推崇。

★要点点拨★天文仪器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文观测水平的高超。

3.历法

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它以365.2425日作为一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

★要点点拨★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巨大的原因:

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的合理性、合法性;朝迁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二、数学成就(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一)先秦时期计算方法的改进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最晚在春秋末年,发明了度量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算筹是一种10多厘米长的竹棍,在元代出现珠算法以前,一直使用这种筹算法)

(二)汉朝时期的数学著作

1.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周髀算经》包含有大量数学方面的内容,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2.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专著,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书中记载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还总结了正负数加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要点点拨★

《周髀算经》含有数学方面的内容,而《九章算术》则是一部数学专著。中国古代数学正是从计算入手,发现了一系列的方法,因而把数学叫做“算术”,这也是与西方数学的差异之处,西方往往注重公理的推演,根据假设的条件进行推断,而中国侧重于实用和计算。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

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在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三、古代农书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百姓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发展是一切农业文明演进的物质基础。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现了下列各种农书:

(一)《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

全书共10卷,92篇,内容十分丰富,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许多宝贵的思想。

★要点点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农业生产水平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齐民要术》等农书是对我国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达、技术先进的反映。

(二)《农书》

元代王祯的《农书》,37卷,13万多字。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的4/5,附有306幅插图。这部农书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书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大发明。

★要点点拨★

强调生产工具的改革,是王祯《农书》的突出特点。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思想,能够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三)《农政全书》

由明代徐光启编定,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农业、手工业积累的经验,并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博采古今农学大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全书共60卷,近6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水利、农器、农事等12门,包罗了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技术等各种知识。徐光启也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知识链接★

《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本书不同于前代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前代农书,无论是《齐民要术》还是《农书》,虽然也都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书中有关开垦、水利、荒政的内容占了全书将近一半的篇幅,这是前代农书所鲜见的。徐光启并没有因为着重农政而忽视技术,相反他还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农事试验的经验,极大地丰富了古农书中的农业技术内容,这就使得《农政全书》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

四、医药学成就

(一)中医学的成就

1.《黄帝内经》

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阅读提示★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依据: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都源于此书。

2.《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编著,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人称为“医圣”。

3.名医华佗

东汉人,精于方药针炙,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此外,他还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发明了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进行健身)。

★知识链接★

中医学与近代西方医学的不同点。西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中医强调人的健康需要身、心、社会三才的统一,还强调个体与整个宇宙的和谐,中医的诊疗方法灵活多样。

(二)中药学的成就

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就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该书共52卷,190万字,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要点点拨★

《本草纲目》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五、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问题探究★成语“学富五车”能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情况?

1.纸出现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缺陷

中国古代起初把文字刻、铸在甲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但是,竹木简太笨重,缣帛太贵,很难推广。

2.纸的发明过程

①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合书写。

②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这种纸原料易得,绳头、乱麻、树皮、桑根、藤、苔、竹子、稻草、麦秆、布片都可以用做造纸的原料,并且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木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要点点拨★

造纸术是西汉发明的。蔡伦的重大贡献在于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的原料易得,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为纸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条件。

(二)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知识链接★

雕版印刷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成为凸版。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后,便得到了正写的文字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改进、传播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的作用是节省了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知识链接★

活字印刷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就可以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

毕昇发明的活字是用胶泥刻成单个反体字烧制而成的,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到13世纪出现了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要点点拨★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阅读提示★回顾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活板》一课的课文,了解毕昇活字印刷技术的主要特点。

(三)火药

1.发明及应用

唐代,人们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炼丹家发现硫磺、木炭和硝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加热极易燃烧和爆炸,从而“无意”地发明了火药。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

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当时的火器主要有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等,威力巨大。

2.传播及影响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问题探究★火药在唐朝末年就用于战争。五代宋元时,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什么到清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武器却远远地落后于世界?

——解答此问题,可以参考本书第18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的有关内容。可以在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的过程中完成。

(四)指南针

1.发明及应用

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

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的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2.传播及影响

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问题探究★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注意比较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和欧洲社会开始转型的时间)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即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掌握孔子“仁”的思想、教育思想及其对文化的贡献,以及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及其与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之间的关系;宋明理学;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建议在学习中将本专题内容与中国古代史的政治、经济专题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对一个时代的整体认识;还可以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从熟悉的有关名篇佳作入手,更好地理解著名思想家的思想;更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关注社会生活实际,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深远博大的影响。学习中应贯穿探究性学习的理念,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合作交流。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分析图文材料

概括归纳知识

史论结合

“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

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阐释历史

联系现实以祖国的历史文化而自豪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情况:“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及儒学的勃兴,战国时期儒家代表。“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荀子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传承中的创新。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建议多采用史料教学法,一方面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可向学生初步传授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课引言是由图画与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孔子讲学图》体现出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的风采。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同时,孔子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建议教师将图画和文字内容作为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问题一:通过观察《孔子讲学图》,你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百家争鸣’的局面”。教材首先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接着简单介绍了当时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最后分析了“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子”与“夫子”称呼的由来。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反映其思想的书是《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有为”措施,主张“无为而治”。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等名篇。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反映其思想的书是《墨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他要求有一个社会秩序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要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见第二目“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和第三目“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建议教师在本课内容教学完成后,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诸子百家的文章,和有关介绍诸子百家的书籍,进一步了解各主要流派的思想主张,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形成对“百家争鸣”历史现象较全面的认识。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目“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教材首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接着讲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

(1)孔子的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中的孔子像。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然而,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中的材料,了解孔子求教于老子的情况。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建议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引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曲阜三孔”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孔子及孔子的思想在今天世界上的影响,同时,也可借此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还可以用谈话法与学生交流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论语》的有关篇目。另外,请学生阅读中孔子概括自己一生的名言,并解释其大意,教师指出这实际上是孔子对自己精神历程的一个总结。参见问题解答部分。

第三目“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子的思想,接着介绍了荀子的思想。

(1)孟子的思想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2)荀子的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所以说荀子是属于儒家学派的,他的礼义学说是直接从孔子的思想中脱胎而来。

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说“人之性恶”呢?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建议教师在本目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活动,同时介绍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使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掌握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异同处,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比较能力和善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意识。

中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见解和认识,以此作为本课学习内容的总结。参见问题解答部分。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百家争鸣’的局面”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入手,让学生明白“百家争鸣”的局面正是出现在这一历史大变革的时期。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的分析,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归纳,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提醒学生注意史论相结合,论从史出,同时,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要求准确到位。关于教材中提到的诸子百家,建议教师在这里对儒家以外的主要派别和主要代表作适当的介绍,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探究的活动内容,布置给各合作小组,使学生通过选题、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和成果展示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对“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对“百家争鸣”历史影响的分析,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阅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关于“孔子及儒学的勃兴”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选择一些贴近现实和贴近生活的素材,来引导学生进入本目的教学,引入对孔子的介绍。这些材料可以是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孔子文化展”的一些内容,也可以是当地纪念孔子的一些处所,还可以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孔府、孔庙、孔林。通过这些“活着”的历史,尽量地从时空上将孔子拉近,消除历史的距离感,从而更好地临近孔子,了解孔子。在讲述孔子生平时,建议教师用好中孔子概括自己一生的一段名言,学生也许只能从字面上来解释这段文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段话其实反映了孔子一生精神修养的历程。建议教师在讲解孔子“仁”的思想时,通过投影适当地展示一些孔子言论的史料,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也可以再补充一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建议教师在重点分析“有教无类”主张的含义和意义之后,引导学生回忆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或自己知道的有关孔子教与学的名言,如“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对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教育。

关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比较孟子、荀子的思想过程中,掌握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同时了解他们思想的异同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对探究活动“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做一些铺垫和引导。对于孟子、荀子思想的分析,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他们思想的特点,同时要强调孟子、荀子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是经过了孟子和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才更加完整,孟子和荀子对儒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对中关于人性论看法的讨论可以作为本课的小结。建议教师将其作为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教师可以将史学界关于孔子人性论观点的不同看法作一简单介绍,既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学术观点,也可借此告知学生,今天的学术界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激发学生大胆思考,积极探究,自由讨论,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学习热情和学术意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学习“‘百家争鸣’的局面”一目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社会原因的分析。

请问,春秋战国时期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作简短的总结: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奴隶社会趋向瓦解;战国时期,互相兼并,封建制度逐渐确立。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由分裂趋向统一的时期,是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时期,是一个历史的大变革时代。那么,具体的又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这些变化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案例二:在学习孔子及儒家的勃兴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介绍一组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的图片,既可作为本目的导入,也可以此强调孔子的世界影响。

图片1:孔府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的重建、扩建,使其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图片2:孔庙

现今的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南北长1公里,面积9.6公顷,门坊54座,房屋466间。院内苍松翠柏,殿宇雕梁画栋,碑刻2000余块,是我国大型的碑林之一。

图片3:孔林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始于孔子死后第二年,随着孔子地位的越来越高,孔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形成现在的规模。

案例三:在学习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一组史料,通过阅读、分析史料,理解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1:有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

史料2:有关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四、问题解答

1.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

解题关键:孔子对自己一生不同阶段所达到的精神层面进行的概括。

思路引领:结合孔子的生平及思想,来理解和认识孔子的这段名言。

答案提示:这段话是孔子对其精神修养发展过程的概括。孔子说自己15岁时就立志学习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30岁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40岁时已经成为知者;到了50岁、60岁,孔子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了;70岁时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正确,这是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2.想想看,上面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解题关键: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

思路引领:理解四种看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提示: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关于孔子“人性论”的几种观点:

有学者认为,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却说圣贤也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可见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另有学者认为,孔子的确不像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但《论语》中却多处蕴含着孔子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

还有的学者认为,孔子的人性观是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并且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就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两个方面合乎逻辑的分化和发展。

1.本课测评

(1)“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解题关键: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思路引领:现实影响和长远影响。

答案提示: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仁”的思想。

思路引领:儒家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同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潜心办学和著述,整理六经,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是后世的“至圣先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这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到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

2.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思想家

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

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

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

(2)阅读与思考

简单解释这些名言的大致意思,分析它们属于儒家思想哪一方面的内容?

①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

②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

③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而成全仁德。

④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

⑤没有羞耻、厌恶之心的人,不能算作真正的人。

⑥对人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

⑦作为君子,贤良可以宽容奸佞,智慧可以宽容愚蠢,渊博可以宽容肤浅,精粹可以宽容庞杂。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这些言论属于儒家“仁”的思想内容。

(江苏南京第二十七中学胡玉娟)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老子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论德治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论人性、仁、政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未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论语颜渊》

孟子与告子辩论人性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告子上》

荀子论人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2.课文注释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在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全归周王室所有,这时出现了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田亩收税,正是反映了土地制度的这一变化,正式承认了土地私有是合法的,原有的经济秩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原来的周天子统一号令天下,但这时原来受周天子所封的诸侯现在成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国家,互相兼并、争霸,大国凭借实力争得盟主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内部也出现兼并、夺权的现象。

文化上,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学校原来设在官府,文献典籍和学习工具也为官府所垄断,这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王室衰微,政局变化,官学败坏,原来掌管文化的官员许多都流散到民间。其中,一些人开始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出现了私学。由于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儒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末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开始阶段。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的。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原来为周天子所有的“公田”,逐渐转化为诸侯贵族的“私田”。封建土地关系发展起来,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政治上,平民与贵族,奴隶与奴隶主,新兴封建势力与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矛盾激化了,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奴隶的逃亡与暴动连绵不绝,奴隶制王权衰落,各国诸侯即地方奴隶主贵族势力也大大地削弱了。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孔子首倡“有教无类”的思想,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私学。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特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有很大影响,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百家争鸣

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以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汉初司马谈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班固则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各家的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老庄道家讲道,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名家主要是研究名辩,即逻辑问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从天命思想中摆脱出来,作为自觉的主体去面对世界、认识世界的趋向。它们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面对的三个主要的认识领域。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绝没有出世的思想,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的精神。百家争鸣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内容非常丰富。从春秋末年到秦灭六国300年的时间里,各家学说互相争鸣,互相吸取融合,不断丰富,不断深入,形成了学术文化上空前繁荣的局面。最后,经过秦始皇的“梵书坑儒”,再到汉武帝采纳著名儒学家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从而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教授门徒;这些在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的《五经》。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孔子所讲的“仁”,涵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所讲的“仁”是普遍的爱,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不过,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孔子与教育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有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退休官吏,回到家乡收徒设教,兴办私塾,不过影响不大。到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地主政权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孔子办学,主要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在他30至35岁之间,第二个时期在他37至50岁之时,第三个时期是他的晚年,即68至73岁之时。他主张“有教无类(类,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论语卫灵公》),只要“自行束(十条干肉)以上”(《论语述而》)就收为门徒。这样,比较贫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的都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门徒多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这些学生大多出身贫贱,出身贵族的不多。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应注意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可以讲高深的内容)”。以便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平时,孔子非常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程度,熟记在心。在教学中,他一方面根据学生程度的高低和接受能力的大小,进行不同的指导。如学生“问仁”“问道”“问政”“问君子”,他总是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回答。曾参的学问修养比较高,有一次向孔子问“道”,孔子就不直接点破,只是说:“吾道一以贯之。”让他自己去领会。孔子走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所讲的道,就是‘忠恕’罢了)。”说明他已真正领会了孔子的教导。另一方面,孔子还经常针对学生的不同缺点,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如冉求和仲由问孔子:“闻斯行诸(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仲由说:“有父兄在,如何其闻斯行之?”又回答冉求说:“闻斯行之。”公西华见他的回答不一样,感到不好理解,问孔子是什么道理,他答道:“求也退,故进之(冉求遇事胆小退缩,所以我要鼓励他前进);由也兼人,故退之(仲由好勇过人,因此我要约束他)”(《论语先进》)。

在学习方法方面,孔子有许多名言,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这三句话出自《论语》,原文分别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你,你不怨恨),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论语述而》)。

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涵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战国时,“儒分为八”,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及谶纬之学,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唐代有韩愈为排斥佛学的儒家“道统”说,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至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才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

老子及道家学派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教材持这种说法;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相传,老子的著作有《道德经》,亦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大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全书五千余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称《道德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德道经》。道经侧重讲哲学,德经侧重讲政治和军事。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唯物与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社会。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消极思想。

老子及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称为道家学派,老子也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过,道家一词出现较晚。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并没有道家学派的说法。道家之名,是汉代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第一次提出的,称为“道德家”。至《汉书艺文志》,始名之为道家,列为“九流”(“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内容,以老庄的自然天道观为主,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道”派生的,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有所成长而无意作主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尚贤”,认为“法令滋彰”反而造成“盗贼多有”,“不尚贤”可以“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弃仁绝义”,反对“礼治”,认为“礼”是酿成大乱的祸首(《道德经》)。道家的这些主张,与儒、墨、法家的学说形成鲜明的对比。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著有《庄子》一书。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

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伋)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思想家。他的“性善论”对整个封建社会的伦理学说都有深刻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也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四端”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孟子认为统治者把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扬出来,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仁政”了。孟子说的人性善是一种先天就有的道德观念,这是唯心主义思想。

荀子及其主要思想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生卒年代不可考,大约从公元前286年到公元前238年是他的活动时期。荀子到过齐国和秦国,后来长期住在楚国。在多年的游历中,他接触到各种学派的人物,研究了他们的学说和思想。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总结了各派学说的成就,吸收了其中的积极因素,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儒学大师。晚年在芝陵(今山东峄县东)从事著述,现存《荀子》32篇。荀子认为星坠、木鸣、日月亏蚀、风雨不调、怪星出现、四时代谢等自然现象,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规律可循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的主张。他认为天没有能力来决定人们的贫、病、祸、凶,这些完全是由人们自己决定的。他指出人如果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做到“天地官(管)而万物役”,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荀子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恶。他认为:(1)“性伪之分”。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仁义礼智等善的品德,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2)论禽兽之别。人之所以为人,是在于人有礼仪,而礼仪是后天人为的。(3)“涂(与“途”相通)之人可以为禹”。人性虽恶,但每一个人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是可以为善的,就可以成为像禹那样的圣人。(4)节欲的原则。对待物质欲利问题,应节欲、导欲,不能去欲、寡欲。(五)积善成圣。人成圣的方法,是自身的不断学习和环境、习俗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法家和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和申不害等人。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法家要求巩固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提出重农抑商的观点,提倡耕战政策,以农致富,以战求强;厉行严刑峻法,监察官吏职守,建立官僚制度。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3.学术观点

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不同看法

究竟什么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①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②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礼学”。一般说来,凡是肯定孔子积极作用较多的,都主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而对孔子否定较多的,则多强调礼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③仁和礼二者在孔子那里是一对范畴,仁和礼共同构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④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庸。认为孔子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被中庸所制驭着。⑤认为孔子思想的模糊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来概括。教材取第一种观点。

4.插图说明

《孔庙大成殿》

这是本单元单元页的插图之一。为了祭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封建时代里,全国各地建有数以千计的孔庙,其中唯有曲阜的孔庙最早而且最大。曲阜的孔庙始建于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的三间故居改造成庙宇,里面陈列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书、车等物,“岁时奉祀”,至今已有2460多年的历史了。曲阜的孔庙经过整修扩建,面积已达327亩,庙内分东、西、中三路,前后九进院落,有坛殿亭阁等466间,四周有红墙,四角设角楼,与北京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并称为我国三大古建筑群。大成殿是阙里孔庙的主体建筑,高31.89米、长54米、深34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四周廊上环立28根擎檐雕龙石柱,每根高5.98米、径长0.81米,下垫双层宝装覆莲瓣柱础。整个建筑爽朗挺拔、巍峨庄严,它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合称全国三大殿。是曲阜现存最高大的一座古殿。该殿原在杏坛处,宋天禧二年移往今址。金、元两次重建。面阔七间、高丈余。明清两朝经三次重修扩建,达现在规模。殿内有五个神龛,中供孔子塑像、两旁为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十二哲(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堰、卜商、颛孙师、有若、朱嘉)塑像。殿前为露台、是祭祀孔子时舞蹈奏乐的地方。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廊上,并立着十根深浮雕石柱。每根高5.7米、直径0.8米、上面雕刻着双龙戏珠,相对回舞,盘绕升腾。柱身构以山石,缀以云海波涛,造型极为生动。这是我国古代石雕艺术中的珍品。据说因为这是皇宫里所没有的,所以过去皇帝来此祭庙时,都要用红布把这批石柱包起来。另外,这类石柱在大成门前后、颜庙复圣殿前后各有四根。这些深浮雕石柱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

《亚圣孟子庙》

孟庙的另一名称叫亚圣庙,是自古以来祭祀孟子的地方,位于山东邹城县南。庙建于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后经金、元、明、清历代重修扩建,便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孟子庙占地650亩,院落五进,殿宇有64间,并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棂星门、石坊、仪门、亚圣殿、寝殿。左右两路对称排列启圣殿、孟母殿、致严殿、祧主祠、东西庑、祭器库、省性所、康熙及乾隆御碑亭等。整座建筑群布局严谨,气势宏伟。亚圣殿后为寝室,内祀孟轲夫人田氏。殿前有古桧3株,为宋宣和年间所植,经历了八百余年,至今枝坚叶茂、郁郁葱葱。另外,庙内还有古槐、银杏、藤萝等高大树木。

5.参考书目

(1)推荐书目

《中国儒家文化名著》,张岱年、石翔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儒家文化面面观》,杨朝明编,齐鲁书社2001年版

《中国儒学》(四卷),庞朴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儒学三百题》,王健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先秦儒学》,钱逊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曹聚仁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2)相关著作介绍

吴乃恭著《儒家思想研究》简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本书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全面地深入地研究,并做出了历史主义评价。本书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儒学发展史中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研究这些人物的思想,可以了解到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趋向,时代的特征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总结,明辨精华和糟粕,吸取理论思维的教训和政治的借鉴,推陈出新,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张岂之主编《中国儒学思想史》简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本书所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儒学思想史,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开始,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这部著作探索了中国儒学的演变轨迹,著作的特点是把儒学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复杂的、多方位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因为关于儒学的道德伦理学说和政治学说,已有许多研究成果,至于儒学与古代自然科学的系统的专门研究,可以说是起步不久,有待于深化。

(3)主要网址

中国儒学网:http://

中国孔子:http://www.chinakongzi.net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汉武帝的“贤良对策”汉武帝数次“举贤良对策”和董仲舒应对“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

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分析西汉前期社会背景。探究封建统治的政治需求社会各方面事务需要人才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春秋繁露》,新儒学体系的特色和内容展示资料,

内容归类业精于勤,毁于嬉的道德教育

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五经”,太学,地方教育系统问题探究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汉武帝的贤良对策”、“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

本课引言部分由文字概述、图像、主要问题设计和重要概念四项组成。文字概述与图像紧密结合,从介绍董仲舒的画像入手,指出了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赞赏和付诸实施的概况,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汉书董仲舒传》的有关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其人其事,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些基础知识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献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随历史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潜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设计导入性问题,如: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对儒家思想的产生、丰富和发展的重要人物有哪些?在学生回答了这些比较浅易的问题之后,进一步深入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受到独尊的地位?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与孔孟儒家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说明了什么?等等。对第二步提出的问题,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而是要求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样用问题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对教材不断地探求、发掘,从而获取最大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目: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汉武帝的贤良对策,实际上就是通过举荐和策问的双向结合来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是西汉察举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汉武帝贤良对策的社会背景。

自春秋孔子创立儒学以来,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等人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与当时墨家思想形成“非儒即墨”的局面,俨然成为当时思想界的蔚然大宗。孔子倡“仁”、重“礼”、讲“德”;孟子提倡“仁政”,并为封建制度辩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们的思想主张,都适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他们共同的缺陷是没有强调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朝建立以后,韩非子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适应了秦帝国维护统一的需要,所以秦始皇专用法家思想而焚书坑儒,结果导致儒学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而汉初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政治上的宽松使得儒家思想在西汉初期得以有机会逐渐复苏。因此,在汉武帝之前,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的历程。

随着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出现我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时期,社会各方面的事务需要更多的人才协助帝王处理;当时国家面临南北边境不宁、境内王国尾大不掉的局面,需要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上西汉前期的皇帝都能注意吸取秦亡教训,比较重视人才,形成一种社会习惯,因而出现汉武帝时期的“举贤良对策”。

关于西汉前期皇帝比较重视人才的内容有:汉初官吏,一是按军功选任如萧何、曹参等,二是从郎官中选任,郎是皇帝的侍从,又在郎署娴习典章制度,预备补授官职。西汉前期许多较高的官吏出于郎官。如司马相如侍从汉景帝,武帝时由郎拜为中郎将,出使西南夷。此外,汉高祖曾下诏由诸侯王、郡守向相国府输送“贤士大夫”,还说“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汉书高帝纪》)。以后汉文帝也下诏“举贤良能极言直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汉书文帝纪》),由文帝亲自考问录用,但是没有形成制度。

(2)举贤良对策的方式。

首先令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郡县推荐既贤良又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到朝廷。从这里可以看出德才并重的选拔要求。然后一般由皇帝亲自拟定有关时政问题进行考问,是为策问。被策问者以书面形式回答。因此全部过程可以概括为“举荐→策问”。具体史实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孝子)、廉(廉吏)各一人”(《汉书武帝纪》)。以后每年都要向上举孝廉,这就是西汉前期的察举制。汉武帝还令公卿、郡国举秀才、贤良方正、文学等,这些属于察举制的特科,若干年举行一次。

(3)举贤良对策的作用。

使得一批知识分子得以通过应对而步入政府官员的行列,如董仲舒、公孙弘、倪宽、田千秋等;封建国家获得了所需要的能臣干吏。“是时,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是以兴功造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4)评价。

汉武帝时期已经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是仍然存在几点隐患:①南北边境不宁:主要是北方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河西走廊、河套地区被控制在匈奴手中,匈奴和西汉之间的战争时有发生;其次是南方少数民族尚未完全归顺,如夜郎国妄自尊大等。②王国威胁中央:汉初刘邦在基本上消灭了异姓国以后,又分封了九个同姓国,虽然在汉景帝时期通过削藩和平叛收回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实力大大削弱。但是王国毕竟还是存在,诸侯王一般都大量招致宾客游士,扈从左右,甚至还有轻死重诺的“豪桀之士”,成为政治上的助手和死党。对中央构成一定的威胁。③阶级矛盾激化。西汉前期,就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土地兼并的严重现象,早在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就已经指出土地兼并造成有些地方民不聊生的现象,“被水旱之灾,急征暴虐,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这种情况下,阶级矛盾必然被逐步激化。这些都要求通过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来解决,所以,汉武帝的举贤良用人政策,正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

教学建议:

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忆复述中国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遭受挫折的经过,然后导入课文。分析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的社会背景。

其次,指出汉初依据军功大小用人的方式,要求学生思考这种用人方式的弊端。

第三,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原始材料,指出汉初已经注意到官员的人选问题。特别要向学生说明的是,汉高祖、汉文帝的下令求贤,没有形成定制,以此突出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的特点就在于它成为定制。

第四,列举汉武帝时期一些名人,来说明举贤良对策的社会效果。

第五,在教学中,附带说明匈奴对西汉边境的骚扰、王国问题的经过,来说明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性。同时可以引用晁错《论贵粟疏》中的文字,来证明西汉前期土地兼并的情况。

第二目: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贡献。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帷外门生,一个对一个口传),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汉景帝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了一道诏令,要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董仲舒连连给汉武帝上了三篇奏章,叫《天人三策》,编造了“天人感应”理论。这就是他连续三次回答汉武帝提出的问题,因此受到任用,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

晚年辞官,“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著有《春秋繁露》八十二篇,此外有《春秋决狱》《玉杯》《清明》《竹林》等著作,“凡百二十三篇”。

在退隐期间,董仲舒依然受到汉武帝的重视,“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战国阴阳五行家邹衍认为,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于五德运行产生的影响。按照邹衍的学说,每个朝代必须与五德之一相联,因此,这个朝代就应当遵循这五德之一的要求来运转。董仲舒修改了这个理论,认为朝代的更替不是依循五德运行的顺序,而是依循“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他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说:每个朝代都依循一统,每统又各有其为政的系统。

按董仲舒的说法,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则是赤统。夏、商、周三朝完成了这一历史循环。之后,历史又开始一次新的循环,新的朝代又应当代表黑统。照董仲舒的看法,继承周朝统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创立了黑统。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种“法统”,而是一种“道统”。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按董仲舒一派的说法,《春秋》是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孔子树立了他的道统的统治。孔子代表了黑统,并创建了黑统的各项制度。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十分著名,他的各项学说都可以从《春秋》中找到根据,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权威来自《春秋》,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秋繁露》的缘故。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他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召》)。

他在应对中还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官僚、贵族、侯王凭借封建特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种种违法逾制行为十分严重。土地兼并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阶级矛盾日益剧烈。他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塞兼并之路”,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和废除盐铁官营主张。这对减轻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节约民力,保证农时,使土地和劳动力有比较稳定的结合,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教学建议:

首先,利用教材所给的材料,简单介绍董仲舒其人,从董仲舒的成长历程悟出“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同时要求学生理解董仲舒的历史地位是由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领域里的历史贡献所决定的。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春秋繁露》书影的观察和欣赏,同时向学生说明这本著作的规模是八十二篇,仅仅是董仲舒中多著作中的一部,让学生充分理解董仲舒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

其次,让学生回忆复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主张,然后阐述董仲舒新儒学的内涵特征。

第三,出示本课所提供的有关董仲舒几点思想主张的原文材料,让学生从第一手材料中窥探董仲舒思想的原貌,便于学生对董仲舒思想主张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古文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原始材料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第三目: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汉武帝的这两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董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教学建议:

首先,令学生回忆复述我国奴隶制时代的教育情况:起初是官府垄断教育,春秋时期出现私学。

其次,提问四书五经名称,由此导入正文。

第三,详细讲解汉代长安太学情况,可以展示本文所提供的具体材料。加深学生对太学的了解。

第四,通过对教材《汉代熹平石经》的观察和欣赏,使学生体会到汉代政府对儒学的重视。也使学生从石经拓片上精美文字字体中,感悟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通过对《西汉成都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的观察和欣赏加深对教材“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一文的理解。

第五,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教材提供的中的引文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探讨,阐述个人看法。在探讨中,不求全面,但求合理。教师也不必作出惟一的答案以限制学生思维。要求注意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奇异性,重在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1)关于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讲授本课之前,应该首先帮助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尤其是与本课密切相关的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主张。总结自秦朝以来,我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主要治国思想经历了法家、道家和儒家的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最好能对这种演变的原因做一个简单的解说。使学生对中国思想史的演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为了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政策的必要性,建议把西汉用人制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起初是按照军功大小任用官吏。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国功臣的人数日渐减少,于是准许功臣保荐子侄为官。严格说来,马上打天下的人,未必都是治理国家的能臣干将。打天下与治天下不是同一层面上的内容,治理天下比打天下更为重要。虽然汉初的几位皇帝也一度注意选拔人才,下令招贤,但是毕竟没有形成国家制度。

然后帮助学生回忆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经过:楚汉战争时期,为了对付项羽,刘邦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西汉初年,刘邦将异姓王逐一翦除,却又错误地总结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分封了九个同姓王,形成了西汉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现象。到了汉景帝时期,一度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之乱,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王国依然存在,很不利于中央集权。加上边境不宁,土地兼并严重,这些都非常需要人才来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由此可见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的必要性。

(2)关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建议采用谈话法,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儒家思想产生、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动荡,新旧制度的交替,导致思想学术界的学派纷呈、互相争鸣的局面,成为我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兴旺时期。秦朝专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治气氛宽松,各派思想得以复苏。但是,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之相适应,迫切要求一种为政治统一作出理论上的解释的学术思想。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滥用,已经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只有温和的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这就是儒家思想能够在汉朝受到重视的原因。但是要向学生说明的是,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参杂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法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此所谓汉朝“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可见,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国思想学术界实际上在互相交叉渗透,互相吸取改造,以适应社会政治的需要。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教材中所引用的“限民名(侵占)田”的主张,最具有时代的针对性,它是西汉土地兼并严重、造成阶级矛盾趋于尖锐的现象在政治上的呼声。

至于三纲五常,儒家原来的说法实际上“五纲”: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董仲舒将其发展为新的三纲五常,作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被后世奉为“至道”。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识别传统美德和封建糟粕,进而有所扬弃,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总结出新的为人处世标准。

(3)关于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告诉学生,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最初是私人教育。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是师徒相传,而真正由国家开办教育始于汉武帝。所以汉武帝在推动封建教育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汉武帝在推动儒学方面,具体措施有三点:其一,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其二,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预国家大政;其三,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在介绍五经的时候,可以利用投影,将五经书影展示给学生。

汉代的教育盛况,建议采用读书指导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复述。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讲授“汉武帝的‘贤良对策’”一目时,用投影、幻灯或计算机介绍几组图片。

图片一组:孔子、孟子、董仲舒。这几位都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董仲舒则是西汉人。他们对儒学产生、发展和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片二组:秦始皇,汉武帝。虽然毛泽东诗词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其实,这两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作为是不相同的。秦始皇是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结果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是弘扬了儒学,发展了文化。两者目的相同,措施不同,结果不同。

图片三组: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下令招贤的诏书引文。汉高祖和汉文帝的诏书引文在教材中,汉武帝的诏书引文需要制作,可以从《汉书武帝纪》等文献中查找。

案例二:

在讲授“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一目时,利用幻灯、投影或计算机介绍几幅图片。

图片一:《春秋繁露》书影。《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重要著作,八十二篇。是董仲舒宣扬春秋大一统思想的重要文献。

图片二:教材的《汉书董仲舒传》的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引文和思考题。注意,引文中的“六经”是指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和《乐》,秦以后,《乐》经失传,剩有五经。其中《书》又有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之分。

案例三:

在讲授“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目时,利用幻灯、投影或计算器介绍几幅图片。

图片一:《保存于西安碑林的汉代熹平石经》。从拓片文字上来看,显然是《易经》部分内容。可见汉代对儒家经典的重视。拓片字体是隶书,相当精美。

图片二:《西汉成都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左边形象较大者为老师,其余为弟子。中国古代绘画、雕刻等作品往往通过放大比例来突出重要人物,后世的《韩熙载夜宴图》《步辇图》等都反映了这种艺术技巧手段。

四、问题解答

董仲舒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概述:“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你认为这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看法方面:是西汉封建政治大一统局面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需要。影响方面:弘扬了儒家学说,使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发展,阻滞了学术文化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思路引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社会背景,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统治局面和社会作用。

答案提示:①看法:“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可见当时各种思想学派纷呈,已经发展到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地步。非常需要从思想方面统一人们的认识,以适合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就杜绝了百家之说,用儒家思想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其中把百家之说称为“异说”“邪辟之说”是错误的,无非是为罢黜百家提供“合法”的理由。其结果的负面作用是西汉刚刚复萌的各种学术思想尚未形成的争鸣局面就遭到了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的第二次扼杀。②对后世的影响:正面有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一、本课测评

1.汉代为什么会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汉代儒学怎样成了正统思想?

解题关键:西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的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的具体措施。

思路引领:西汉大一统政治局面对思想文化方面的需要,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的具体措施。

答案提示:(关于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参见本文[探究性主要问题])汉武帝在推动儒学方面,采取了三点具体措施:其一,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其二,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其三,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2.试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哪些是积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解题关键:归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指出积极可取部分和扬弃部分,并且加以说明理由。

思路引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四个方面内容,积极可取的仁政思想,五常和孝道中的部分主张。

答案提示:(新儒学的具体内容参见本文[探究性主要问题]所述。)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今天,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张。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二、学习延伸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 朱曰忠)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册曰:“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臣闻夫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道者万世之弊,弊者道之失也。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救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故孔子曰:“亡为而治者,其舜乎!”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其余尽循尧道,何更为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然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者,所继之救,当用此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夏因于虞,而独不言所损益者,其道如一而所上同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繇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课文注释

秦始皇嬴政

嬴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生于赵国邯郸,亦名赵政。公元前246年即王位时,年仅13岁,由丞相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开始亲政。同年,镇压了嫪毐(lào’ǎi)发动的叛乱。第二年,免去吕不韦丞相的职务,从此“独治其民”。

嬴政掌权后,重用尉缭、李斯等大臣,谋划灭亡六国的策略,任命王翦、桓(yǐ)、李信、王贲、蒙恬等为将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8年,灭赵。

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

公元前222年,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灭掉了东方六国。

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后,秦始皇就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南下攻打越族,当年就攻取东瓯和闽越,置闽中郡。在向南越进军途中,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公元前214年,取得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的地方,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公元前213年,秦迁50万人到五岭以南戍边和开垦,和越人杂处。同时,在西南地区开通道路,设置官吏,加强统治。

在统一南方的同时,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河套以南地区。接着又夺取河套以北阴山一带地区,重设九原郡。公元前211年,又迁内地3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以北)屯垦。并在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的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建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为了巩固统一,嬴政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主要的有: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改“王”为“皇帝”。秦统一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下令大臣“议帝号”。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了“皇帝”的称号。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治、军事等。“三公”以下设“九卿”,掌管具体政务。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官员和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驰道。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加强思想控制。

以上这些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特别是焚书坑儒,毁灭了大批文化典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秦始皇还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的悲惨景象。

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十分明显。他统一六国,统一越族地区,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统治残暴,以刑杀为威,修建豪华的宫殿、陵墓,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举行盛大宴会。博士70人上前祝寿,仆射(主管博士的长官)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效法殷周分封子弟功臣,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心非,出则巷议”,诽谤朝政,“惑乱黔首”,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所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不在内。所禁书籍都必须在30天内上交地方官府焚毁。为此,还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为师。严厉坚决地贯彻了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由于六国史记的被焚,战国纪年至今还不能完全搞清楚。

焚书的第二年,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秦始皇派御史追查,将四百六十多名为妖言以乱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活埋,史称“坑儒”。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江苏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祖皇帝。

刘邦出身农家,少时不事生产,当过泗水亭长,为人豁达大度。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吏萧何、曹参的支持下,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拥护。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在楚汉战争中,他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由此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改变了观点。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建立在秦末残破经济基础上的西汉王朝,如不迅速采取措施安抚流民,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尽快医治战争的创伤,那么政权终将不能巩固,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刘邦以政治家的远见,令儒生陆贾总结秦朝失天下以及古代得失成败亡国的历史教训。陆贾于是作《新语》12篇,建议改变秦朝的政策,实行“宽舒”、“中和”、“无为而治”的政策,具体地说就是与民休息,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缓和阶级矛盾,恢复发展生产。刘邦根据陆贾的建议制订了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还命萧何重新制订律令,即“汉律九章”,并付诸实施。这些措施,使西汉王朝的统治得以巩固。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于当年四月二十五日驾崩。

汉文帝

汉文帝(前202—前157)即刘恒,汉高祖之子,先封为代王。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他入为皇帝。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他大力执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主张轻徭薄赋。文帝二年、十二年,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前167年)下诏全免田租,到景帝元年(前156年)才又恢复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又把算赋(人头税)由每人每年交纳120钱减为40钱。徭役也相应减轻,原一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他还主张宽刑,十三年时,下令废除了连坐亲属的法律和一些残损肉体的肉刑,如,黥(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刖(断足)等。轻徭薄赋和减轻刑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文帝注意节俭(课文小字有停建露台的例子),提倡廉政。有一次有人献给文帝一匹千里马,文帝说:皇帝出门前面有仪仗,后面有从车,一日走五十里,我一个人乘千里马能跑到哪里去?他把马还给献马人,并发给路费,叫他回去,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文帝的励精图治和注重节俭,节省了财政开支,形成了廉政风气,减轻了人民负担。因而当时“海内殷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汉景帝

汉景帝(前188—前141)即刘启,汉文帝长子。前156~前141年在位。景帝重农,曾和百官一起劝农,令皇后督导植桑、养蚕、织布诸事宜。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景帝又减轻了文帝时的笞刑(文帝除肉刑后,改为笞刑。笞刑是用竹板鞭打犯人),断狱从轻,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时王国势力膨胀,景帝用晁错计削藩,后来平定七国之乱,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文帝、景帝在位四十年,史称“文景之治”。

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人,“少治《春秋》,孝景(汉景帝)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汉书董仲舒传》)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者”。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此后,他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晚年“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杂以阴阳五行说等,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联系在一起,形成新儒学思想体系。体系的中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假借天意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绝对化、神圣化,还提出了三纲五常,并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有所揭露,提出“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的主张。在教育方面,他认为应以“教化”为“堤防”,立太学。《春秋繁露》是他的主要著作。董仲舒帮助汉武帝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使儒学得以改造、发挥并取得独尊地位,是为此后两千年以儒学为正统之滥觞。

太学

汉代的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一万多人。这些人学成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武帝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汉武帝及其“举贤良对策”

汉武帝(前156—前87)是中国历史上很有雄才大略和作为的封建帝王。他在位(前141~前87年)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把西汉王朝的统治推向鼎盛时期。在政治上,改革仕进,实行察举制度,选拔人才。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惩治豪侠,处置郡国豪富;在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中央专卖。中央铸“五铢钱”,统一货币。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通过以上措施,使中央集权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并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但是,汉武帝后期,连年征战,国库空虚,迷信奢侈,重用酷吏,社会动荡,农民暴动。汉武帝颁布承认过失的“罪己诏”,停止征伐,减轻赋税,除去暴政,恢复民力,发展农耕,避开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登基伊始,汉武帝召集中央及地方要员,要求他们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由皇帝亲自拟定有关时政的问题进行考问,被问者要以书面回答。这就是策问。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再次下令诏命举贤良文学上书对策,为改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于是,就有了历史上关于汉武帝、董仲舒之间的三次策问与三篇对策,史称“天人三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及其评价

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实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净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武帝即位后,社会经济已有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政治上和思想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更适应汉武帝时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于是,汉武帝开始提倡儒学,“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而延聘“儒者数百人”,引起天下学士“靡然向风”。公元前140年,武帝召各地贤良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其中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说:“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思想加以发挥,认为政治法纪上的大一统,必须是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的建议立刻得到武帝的赏识并接受。汉武帝下令正式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以儒学正式取代黄老,定为官方政治学说,实现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变。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指导下,在朝廷设五经博士。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五经博士为教官,博士弟子为太学生。太学生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授官。博士除参与有关政治活动外,其主要职责就是从事教育。博士弟子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以儒家经学为教育内容的封建官学教育的开始。儒学教育进而扩展到私学、蒙学和家庭教育各个领域,并且通过选士制度将培养出来的人才选拔到政府机构中来,这样,儒术就成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结束了战国时期各种学派互相争鸣的局面,儒学正式取代了黄老之学,儒学独尊地位被确立起来,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并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有利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和封建大一统局面,因此,对维护上升时期的封建统治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3.学术观点

学术界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

一种评价:董仲舒的一生是治经著述、改造儒学、实践儒学的一生。他作为开一代经学之风的《公羊春秋》大师,广采博纳,实现了对先秦诸子的真正综合,建构起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特别是由于他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武帝钦定,从此使儒学登上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王座,与此同时,他还为西汉封建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政治举措上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改革措施。董仲舒的所有这些理论和实践活动,都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巩固和加强了以刘氏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据此即可论定,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教育家。以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另一种评价: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2卷,150页)衡量,不难发现,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因此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应持否定态度。董仲舒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发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编造了一套“三纲五常”封建伦理规范,高度地集中地反映了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致尽管各个封建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它们却都直接间接,或明或暗地为“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论证。因之,“三纲五常”这一封建道德规范,在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里,不仅没有更换,而且在更换了新的哲学形态中,又得到了新的理论根据。这就是董仲舒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能够长期发生影响的秘密。(于首奎《西汉哲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插图说明

《保存于西安碑林的汉代熹平石经》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即175年),蔡邕等人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185年刻成,立于太学门外,碑共有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碑上的字是蔡邕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故又称“一体石经”。熹平石经共刻《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经,凡六十四石,计200910字。石经,最初是指刻石的儒家经典。《熹平石经》与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年)刻《正始石经》、唐文宗开成2年(837年)刻《开成石经》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三大石经。北朝(420—589)以后,佛教将佛经刻于石山,也称作“石经”。熹平石经有精严端庄的庙堂气象,出自名家,在历史上影响较大,但受限于校正经文和规范文字的实用目的,未能在艺术性上作更多的追求。

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原石立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门外太学讲堂前。其遗址在今河南偃师。原石几经兵火,荡然无存,宋代以后偶有残石出土,自1922年在太学旧址时有残石出土,达数百余块之多。中国国家图书馆目前藏有该经残块约189块,西安碑林等地也有残块。本图是保存于西安碑林的汉代熹平石经拓片。

5.参考书目

《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传》魏文华著,新华出版社出版

《董学探微》,周桂钿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董仲舒评传》,王永祥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两汉思想史》,祝瑞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魏晋时期儒学的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精神,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1.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存在

2.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时期儒学的历史地位通过对历史上儒学的发展变化的有关知识的掌握,认识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中国历史上的思想文化发展脉络,了解其发展规律,探究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提取图片信息,拓展课本知识,探究历史问题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互补可以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反映了维护互补的重要性

宋朝的程朱理学宋代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发展为新兴的儒学了解思想观点,观察发展变化,分析地位价值儒学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这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

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联系相关知识,比较综合归纳、探究历史规律心学的出现既反映了理学在明代的发展,也预示着新的理论即将出现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宋朝的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也有一种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极端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中学生对了解掌握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本课引言是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的。图片是一幅庐山白鹿洞书院的照片。文字内容重点指出,南宋时的大儒朱熹与其主要论敌陆九渊800多年前在此的一场学术报告会,这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次盛会,由此引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学的新发展──“理学”新体系的出现和形成。

第一目“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材阐释了进入封建社会中期以来,儒学与佛教、道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的严重挑战,但中国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兼收并蓄,开创了新局面。接着,教材重点叙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时期。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

建议教学教师先请学生回答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然后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概括,接着介绍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①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所有这些导致佛教的盛行。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魏晋时,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即玄学。玄学以精神性的“无”,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以无为本”,认为世间万事万物这些实际存在的“有”,都产生于“无”。体现在政治上,便主张“无为”,认为统治者要无为而治,老百姓也要无为而处。从“无为”出发,为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进行辩解,认为“名教即自然”,封建的尊卑、上下关系合乎自然,生而固有,不能否定。晋朝人葛洪是最早把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的人,他把神仙信仰与儒家思想捏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不能成仙。佛教也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许多佛教徒竭力调和佛、儒两家,“内(儒)外(佛)兼修”,解释戒杀为仁,戒盗为义。儒家注重用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佛教则解释为出家不是不问世俗事,而是降魔,统一了出家和入世的关系。

(2)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

建议教师在此前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和分析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发展和融汇的情况,重点放在唐朝儒学的发展这一内容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戴帝王冠冕的孔子像》,要求学生回答:这种历史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隋唐时期,在国家分裂了近三百年以后重新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的政策,对儒、佛、道三教都予以扶持,儒、佛、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隋朝比较重视佛教,唐初一度尊道抑佛,佛道之争时有反复。这一时期,儒学进一步发展,同时加紧吸收佛道的某些思想。《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春秋》。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五经正义》引用大量史料诠释典章制度、名器物色,又详于文字训诂,为后人研读经书提供了方便。唐时,儒学的发展还表现在除了中国读书人研习儒学外,儒学还通过留学生扩大了在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传播。

第二目“宋朝的程朱理学”。

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宋代理学的发展概况。建议先补充介绍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然后向学生说明什么是“理学”。这是学生比较难懂的历史名词和哲学名词,教师应按课文引言部分的要求,对学生加以解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宋代以接续孔孟道统为己任,打着“辩异端、辟邪说”的旗号,吸取佛道的思想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学道德形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同时,宋朝建立,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关于二程及其理学思想,建议先简要介绍二程的生平,把教学重点放在二程的思想特点和地位上。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他们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他们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被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而且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天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关于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建议教师介绍朱熹的生平、思想特点、主要著述和历史地位,指导学生观察《日本19世纪建造的孔庙》照片,阅读课本《历史纵横》的文字介绍,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朱熹,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又简称为《四书集注》。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四书集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它的刊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始被称为“四书”,与“五经”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朱熹的哲学思想课文中介绍了两方面:①理气论: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心性论:其基本观点是:“心有体用”、“心统性情”,并且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朱熹心性论的基本特征。朱熹的“心统性情”理论,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

第三目“王阳明的心学”。

教材首先阐释了明朝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然后介绍了王阳明“心学”的具体内容。

建议教师首先介绍“理学”发展为“心学”的历史背景,然后重点分析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特点。在分析中,介绍“心学”“致良知”等哲学名词概念,进行历史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1)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2)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建议在全课上完后宋明理学进行归纳总结。先请学生归纳,此问题可能有较大的难度,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和归纳概括,使学生对“宋明理学”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以引言部分的图片和文字内容为素材,首先问学生有没有到庐山旅游过,到庐山有没有去寻访过白鹿洞书院?如果有学生去过,请他简略介绍一下他游览的感受。如果没有,老师可作如下介绍:(1)书院。原指中国古代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之所。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年间的集贤殿书院,主要任务是校刊,收藏经籍,帮助皇帝了解经典史籍,并兼向皇帝举荐贤才和提些建议。私人书院始于唐初的张九宗书院。唐末至五代,战乱频生,学校废毁,学者多择名山胜水之地建立书院,作为研究学术和聚徒教授的场所,开创了私人大学之风。南宋书院大兴,教风活泼,学风开放,名师荟萃。原多为民办,后经朝廷干预,遂成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中心。元、明、清三代,书院仍盛,其重要内容之一,是为准备科举的场所。(2)白鹿洞书院。它是宋代“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南唐时,有人在庐山白鹿洞旧址建立学馆,旨在收授生徒以教,称“庐山国学”。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为南康军守,重修院宇,在此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陆九渊及明代王阳明等人都曾来此讲学。朱熹曾亲制学规,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此举行学术报告会和陆九渊在此进行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义、利问题讲学后,更使其名声享誉海内外。

第一目教学时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佛教和道教知识入手,让学生来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佛教和道教的知识,然后指出,在古代中国,有一种比佛教和道教传播范围广泛得多、影响要巨大得多的“宗教”,由此引入“儒教”。老师要指出“儒教”的“教”并非“宗教”,而是指“教化”,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比任何宗教的影响都要巨大和深远,可以说它不仅渗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和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进行“三教合一”的教学时,要讲清概念,介绍“三教合一”的具体情况,让学生通过了解感性知识来形成理性认识。

第二目、第三目内容都比较枯燥,可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二程、朱子、王阳明的资料,结合课本上的《历史纵横》和日本孔庙照片,请学生给同学们讲一讲朱熹或王阳明的生平事迹;朱熹或王阳明的小故事;朱熹的主要思想和治学精神;朱熹思想对世界的影响。也可以开设《我看朱子》或《我所了解的王阳明》的历史小讲座,或布置写一篇有关的历史小论文,老师可给几个论题给学生作参考,如《宋明理学对中国人民族品格的影响》、《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同和异》《宋明理学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等。如果进行常规教学,则可按“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中的几个方面介绍有关的历史知识,尽量让学生先思考、讨论,老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和小结。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介绍图片

1.“曲阜三孔”的图片

①猜谜:“曲阜三孔”指哪三孔?这三孔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

②请学生简单介绍“曲阜三孔”。

2.图片:戴帝王冠冕的孔子像

①请学生描述图片景物

②讨论:历代帝王为什么尊崇孔子?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是怎样发展的?

案例二 宋朝的程朱理学

1.程颢、程颐弟兄的图片和朱熹的图片

①请学生自由组合成两大组,分别担当程颢、程颐弟兄和朱熹的新闻发言人,分别介绍程颢、程颐弟兄和朱熹的生平、故事、贡献、主要观点,并对二程和朱熹进行评价。

2.白鹿洞书院图片

①有条件的放视频材料。无条件的请学生介绍白鹿洞书院。

②请学生根据历史材料重现八百年前朱熹和陆九渊的论战。

③可用练习或竞赛的方式总结程朱理学,如四书是儒家经典、、、的合称。

案例三 王阳明的心学

1.出示王阳明的图片和材料、陆氏的图片和材料

①请学生对比两人心学的异同,制成表格或写成小论文。

②讨论: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

四、问题解答

说一说,为什么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提倡儒学?

解题关键:分析少数民族统治者提倡儒学的原因

思路引领:从儒学的社会性和渗透能力,社会局势和民众心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汉化,农耕传统社会的需要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提示:①儒学首先是一种行为哲学,它与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相适应,逐步演变成日常生活行为准则,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化,迎合了传统社会的客观要求,也迎合了少数民族社会的需要。②儒学对统治阶级是一种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对士人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是人生信条,又是借之参与政治的手段,受到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欢迎。③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人民渴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儒学强调的是“和”,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容易被人民所接受,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统治。④儒学比佛教、道教传播的更广,影响更大,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儒学是最好的统治人民的一种精神工具。

一、本课测评

1.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叙述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思路引领:可以分别叙述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可以综合程朱思想的几个方面。

答案提示:(1)二程的思想: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②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③“仁”与万物俱生。(2)朱熹的思想:①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②心性论,心统性情,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2.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

解题关键:概括王阳明思想的特点

思路引领:和宋代“理学”比较,分析概括明代“心学”的思想特点。

答案提示:①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②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可以各抒己见。(可设计小型的辩论会:《宋明理学的利弊》)

思路引领:(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利轻义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2.阅读与思考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朱熹

你认为朱熹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解题关键:读懂材料,提取信息,领会含义,客观分析

思路引领:避免绝对肯定或全盘否定,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分析评价。

答案提示:

答案一:有道理。动物只有生存的本能,而人是有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能够通过一定的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建立合理的社会规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证人类社会能够稳定地、有秩序地向前发展。朱熹的“五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优秀遗产。但也包含了一些诸如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

答案二:没道理。朱熹提出“五伦”观念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它是旧有的封建的伦理道德,是适应旧有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是束缚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其中的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更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五伦”也并不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制造工具。但也包含了古代中国人民的一些思想智慧。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 肖音、马莉)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大性也。……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序》

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己矣。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不常行也。

──《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2.课文注释

葛洪及其“儒道合一”的思想

葛洪(约283—约343),东晋道教大师,医学家,文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江苏丹阳句容人。少时以儒学知名,后崇尚道教。303年,曾任将兵都尉、伏波将军等,后弃官至洛阳,广求异书。晚年到离广州不远的罗浮山炼丹,企图长生不死。著有《抱朴子》、《神仙传》,另著《金匮药方》(100卷),又托名刘歆撰《西京杂记》,还写有诗、赋、碑等百卷,移、檄、章、表等30卷,已散佚。另有《肘后备急方》4卷,为古代医学名著。其所著《抱朴子》70卷。葛洪把儒家的纲常名教融合到道教理论中来,宣扬道教徒必须积善立功,以儒家的道德规范制约自己的行为。“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同时,葛洪又用道家的“玄”、“道”、“一”等哲学范畴来附会他的长生不老的神仙理论。这种儒道双修的神仙道教理论,是魏晋以来合儒道为一体的玄学影响道教的体现,也使道教完全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唐代儒学的发展

隋唐时期,儒学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阶段。首先,儒学发生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儒学同佛学的结合。儒佛结合,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以韩愈为代表。韩愈一方面极力排佛,另一方面却又悄悄地受到佛学的影响。韩愈的观点就是“治心论”和“道统论”。前者诉诸于自我意识,后者则主张信仰主义。明确地说就是,只要你内心认为封建名教礼法是神圣的,你就会遵循它,你就不会有不自在的感觉。这种信仰的力量就会使人的精神得到解脱,从而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创造一个没有上帝,但使人信仰并由此产生力量的新宗教,或称之为儒教。但儒学并没有形成为宗教,在韩愈的思想中无此迹象。另一种类型以柳宗元为代表。他一方面公开赞扬佛教,另一方面却又利用和改造佛学的若干理论命题,建立起无神论的思想体系。他主张以儒学为主,吸取佛教中有价值的东西,在他看来,佛教的教义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无害于封建伦理。其次,早期儒学与“人”的观念相联系的重民、爱民思想在唐代有所发展。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大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再次,就是儒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

理学

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它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是在唐代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宋代儒士解经,大都不顾旧有传注,往往抛弃传统的训诂义疏,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即人的本性及其根源),因此被称为“性命义理之学”,简称为“理学”。由于宋儒认为这种理学是经孔子、子思、孟子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他们自己则继承了孔孟的道统,因此又称其为“道学”。理学的基本特征是注重义理。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等,他们为代表的理学思想流派合称为“程朱理学”。此外,还有陆九渊和王阳明等人,他们以“心学”的形式同程朱理学展开辩论。理学以道体(所谓道体就是指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背后或之上,有一个更根本的原理道理,即形而上的存在)为核心,以穷理为精髓,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存养功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成圣为目标。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明末至清代,理学受到了批判,逐渐走向衰落。

心学

心学,又称“良知之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它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陆王心学主张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程朱理学以“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这一体系强调自心,主张修生养性,返身而诚。先秦孟子和宋明陆王都是心学的哲学家,都强调人的主观性,并且认为在顺境或逆境下也不能动摇。南宋时,陆九渊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成为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强调人的主观意志方面的思想,以心即人的主观性作为哲学的核心,并和他的学生形成一个学派,称为“南宋陆学”。明代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成为集心学之大成者,因而又称“陆王心学”。

二程

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后人称为伊川先生。两人为亲兄弟,河南洛阳人。二程,以理学家周敦颐为师,在总结了先秦关于理和道的观念,以及宋初以来思想家关于理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抽象为宇宙的本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提出来,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二程哲学核心是“天理”或“理”。他们认为“理”不仅总摄天地万物,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理”是万物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在认识论上,二程的“格物致知”并不是指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要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二程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抬高到和六经相同的地位。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

朱熹

朱熹(1130—1200)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翁,最后号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一生的主要活动为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朱熹的著作堪称浩瀚,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小学》《童蒙须知》《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整理汇编有《朱子语类大全》(140卷)《朱文公文集》(100卷)朱熹为二程的四传弟子(理学大师李侗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构起了一套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理或天理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朱熹认为“理”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原。也是人类社会最高的道德伦理原则。朱熹一生致力于宣扬理学,所建立的庞大而又精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从元代开始,朱子学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它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尤其是东亚诸国。

宋代理学的发展

宋代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理学的产生,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理学的开创、奠基和集大成三个阶段。①理学开创于北宋初期,当时名儒孙复等人有感于五代君臣父子伦纪的破坏,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宣扬儒家道统说。在治经过程中,不重章句训诂,而以阐释义理为主,这些都对后来理学的形成发生重大影响。宋仁宗庆历年间,周敦颐在他的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中,已经开始使用“理”这一概念,只是尚未置于哲学最高范畴加以阐述。周敦颐以极其简洁、抽象的语言,论述了宇宙生成和万物化生的问题,提出了一切本于“太极”的观点。②宋神宗熙宁前后为理学的奠基阶段,张载和二程(程颢、程颐)被视为奠基人。张载以“气”为万物的本体,二程以“理”为万物的本体,并对“气”和“理”这对重要的范畴各自作了论述。二程把“理”作为万物的本体,认为“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只是一个理”。张载和二程提出的命题,成为宋明理学的命题,从而将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③南宋时期为理学的集大成阶段。朱熹以儒家伦理学为核心,糅合佛教及诸子之说,建立了一个博大繁杂的逻辑体系。与朱熹同时期,在理学内部还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陆九渊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他以“发明本心”为宗旨,奠定了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基础。

明代理学的特点

明代理学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①明代初期。这一阶段大体上从洪武初年到成化年间(1368—1487),这一时期朱熹的理学被确立为官方哲学,成为明王朝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思想工具。学术空气异常沉闷,除了一味重复朱熹成说之外,几乎在理论上无所创新。②明代中期。明代中期,一般指从明英宗正德年间开始,到明神宗万历后期,即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的150年左右的时间。程朱理学发展到明代中期,出现了明显的转化。一方面,程朱理学盛极而衰,开始走下坡路;另一方面,王学崛起,发展成为显学。③明清之际。各学派和思想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把我国传统学术推向高峰,并作了总结,为拉开近代的序幕做好了准备。这一时期学术领域出现的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提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

王守仁及其心学

王守仁(1472—1529),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字伯安,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史载王守仁喜言兵事,且善射,并好学,学识渊博。从34岁开始“专志授徒讲学”,从事教育20余年,直到57岁病逝为止。王守仁一生以破“山中之贼”和“心中之贼”为其己任,以达到“辅君”“淑民”,挽救封建危机的目的,因而,曾受到了明王朝的重用和封赐。但也遭到了一部分官员的猜忌和打击,直到王守仁死后三十八年,才恢复他的名誉,诏赠新建侯,谥文成。王守仁的著作,辑为《王文成公全书》(38卷)。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心即理”。他认为身体的主宰是心,心之所想便是意,意之本性便是知,而意之所在便是物。还进一步论证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的学说。②“知行合一”。他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③“致良知”。即就是克去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之本来面目。“良知”就是“天理”。王守仁将“致良知”视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3.插图说明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占地面积3000多亩。此地在唐代曾是李渤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根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楼建亭,引泉植花,遂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取名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在此建立了“庐山国学”;宋初扩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北宋末年,书院毁于兵火,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太守,重建院内的建筑,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亲临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于是书院的名声大振,宋时著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后代书院又几经兴废,现存建筑多是清道光年间修建的。书院坐落在贯道溪旁,有棂星门、伴池、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白鹿洞、御书阁等主要建筑。朱子祠是为纪念朱熹而建的,祠后有一石洞,内有石雕白鹿一头。朱子祠的东厢,设有碑廊,内嵌有宋代至明清的古碑120多块,其中有朱熹手书真迹、明代的状元罗洪先的《游白鹿洞歌》等,这些古碑既是珍贵的书法又是难得的史料。朱子祠前,与礼圣殿并列的是一个两层的楼阁,名“御书阁”,是清康熙帝赐匾额及古书后,由南康知府周灿请命兴建的。棂星门的西北角,曲径通幽,山石林泉,还有“钓矾石”、“漱石”、“鹿眠场”、“流杯池”等胜迹。

《唐朝的开成石经》

这是西安碑林保存了中国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它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共114石,228面,刻650252字。这些经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刻成于唐开成年间,又称为《开成石经》。我国古代曾七次刻经,《开成石经》是规模最大,而且现存较好的一部石经。唐代刻石经的目的,正如唐翰林侍讲学士、工部侍郎郑覃的奏表:“经籍讹谬,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永代作则,以正其阙”。表明刻石经,就是为了避免士子们在学习经书时传抄错误,由国家组织一些专家,校定经书,刻在石上,作为标准。114块石碑,首尾相接,排列成整齐的石屏,形成一座奇特的,能够长久保存的石质书库。

4.参考书目

《宋明理学史》,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宋明理学》,吴乃恭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宋明理学研究》,张立文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明代哲学》,李书增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离经叛道”的李贽李贽进步的思想主张李贽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对李贽的思想主张进行简要评价回放资料、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的思想主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对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

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本课教材围绕这一主题,花两个子目,分别介绍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位进步思想家。本课原始材料较多,建议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资料,弄清历史概念和有关引文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所要探究问题的答案要点。

本课引言由一幅插图和一段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插图展现的是李贽故居,位于福建泉州。文字内容则是配合插图,重点指出李贽的做人原则和性格特征。正直清廉,“离经叛道”是他的真实写照。建议教师可以以讲解员的身份介绍李贽故居及其生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离经叛道’的李贽”。教材首先介绍了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随后重点叙述了李贽的进步思想。

(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李贽生活在明朝后期,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建议教师在讲解这一问题时,可引导学生将李贽的生活经历概括为三步:年少时的求学经历,中年时的做官经历,晚年的入狱迫害致死经历。而前两点经历都直接影响着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

(2)李贽的思想及代表作。教材通过插图来提示李贽的代表作及书名由来。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建议教师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让学生自己阅读。

(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这部分内容教师可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原始材料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分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第一,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李贽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理论。他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他还认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的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至尊理论。同时他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第二,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首先他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追求平等、个性。他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他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教材中没有专门的叙述,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主张进行讨论,最后引导得出: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第二目“三大进步思想家”。教材叙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生活背景、共同的思想主张。学生学习时一定要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特征理解三位思想家的主张。

(1)共同的生活背景。建议教师按教材讲,不要过分展开。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2)各自的思想代表作。学生自行阅读,然后在教材中找出答案。黄宗羲的代表作为《明夷待访录》,顾炎武的代表作是《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的代表作则是《读通鉴论》。

(3)进步思想主张。教材着重讲述了三位进步思想家共同的主张,学生学习时有一定难度,建议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弄清教材意思,然后结合相关原始资料,师生合作,归纳出他们的进步思想主张。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有:一、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4)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教材中也没有专门的叙述,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主张进行讨论,最后引导得出: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这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特点是分析、理解难度高,因此,教师可采用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讲、读、议结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提取有效信息,并有机地联系相关原始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同时可采用一些多媒体手段,选播一些图片、原始文字资料,提高课堂效率。

请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导言部分的《李贽故居图》和李贽生平情况介绍。然后老师问,学生讨论,抓住李贽一生“年少时的求学,中年时的做官,晚年时的入狱”这样一条线索,从中概括出“正直清廉、离经叛道”是其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在此基础上,教师导入新课。

关于第一目“‘离经叛道’的李贽”的教学。教师可围绕这一子目预先设计这么一些讨论题:①李贽是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其“离经叛道”的表现有哪些呢?②体现李贽思想的著作有哪些?③你怎么看待李贽的思想?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本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动眼、动笔、动脑三管齐下,在教材中圈出关键语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讲清一些历史名词、引文的意思,扫除学生阅读上的障碍和其他方面的疑问,然后师生合作,分别找出三个思考题的答案。

第二目“三大进步思想家”。教学思路可仿照上一子目进行处理。在这里特别强调本子目所提供的三幅人像插图和两段资料回放。课堂教学中利用得好,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教师通过三幅人像图的讲解,使学生搞清了三位进步思想家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形成进步思想的原因。引导学生掌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由来及其含义,能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最后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前面所学的三节知识,理清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得出明清时期是儒家思想的活跃阶段。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介绍李贽人物像图时,教师可这么叙述: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展现的就是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粗看其穿戴的衣冠,就能推断他为明朝人,实际上他生活的时间为1527~1602年,寿命较长,75岁。细看其面部,五官端正,眼睛中透着一股锐气和正气。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正气的思想家,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新潮流。今天我们就仔细体会其思想主张,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案例二 关于理解教材18页的,教师可这么引导学生:

教师说:先请大家阅看教材18页的,阅看时在弄清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要划分好层次。

(学生阅读2分钟后)

教师问:本段材料主要讲什么问题?

学生答:古代君民关系变化情况。

教师问:按照黄宗羲的观点,古代君民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答:原先“天下为主,君为客”,后来变为“君为主,天下为客”。

教师问:黄宗羲持哪一种观点?其观点在中国古代还有哪些人持有类似观点?

学生答:黄宗羲的观点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孟子等先秦儒学思想家。

教师问:你对黄宗羲的观点有何看法?

学生答:其思想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具有民主启蒙的作用。

四、问题解答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想法?你自己应该怎样做?

解题关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思路引领:来源于明清,在近代得到提炼,今天赋予新的内涵。

答案提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充满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古代和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都激发了一些仁人志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历史发展到今天,这句话同样激发着每一位华夏儿女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作为高中生,应当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接受祖国的挑选,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一、本课测评

1.李贽有哪些“离经叛道”思想?

解题关键: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思路引领:李贽“离经叛道”的表现。

答案提示:(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批判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2)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痛恨男尊女卑现象,竭力赞颂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有哪些?

解题关键:弄清教材意思,抓住重要语句。

思路引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进步主张。

答案提示: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有:(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演讲会

活动目标:通过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演讲,使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勇于站在时代前列,勇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活动准备:先让学生写好演讲稿,师生共同阅读后,挑选出6~8篇优秀演讲稿。

聘请学生评委4人,主持人1名。

活动过程:主持人宣布演讲开始,被选中的同学逐一上台演讲,评委当场亮分,最终评选出优胜奖4名,鼓励奖4名。老师最后小结。

2.阅读与思考

请说说上述资料,都是叙述哪一位思想家的?并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

思考提示:四则材料分别叙述了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李贽、王夫之。四位思想家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抨击封建礼教,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他们所倡导的“求真”、“求实”学风也震动了当时中国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一些主张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 周立新)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予性好高,好高则倨傲而不能下。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势仗富之人耳。否则稍有片长寸善,虽隶卒人奴,无不拜也。予性好洁,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趋势谄富之人耳。否则果有片善寸长,纵身为大人王公,无不宾也。能下人,故心虚;其心虚,故所取广;所取广,故其人愈高。

──李贽《高洁说》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去之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豈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傅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豈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豈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豈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晋、宋、齐、梁之兴亡,无与于治乱者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明夷待访录》

2.课文注释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所共同主张的一种学说。它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它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而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挥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明末,宋明理学的腐朽性已充分暴露,学者们痛感“清谈”、“务虚”之学风对明末社会造成的祸害,于是便在学术上加以批判,对改变学风各抒己见,此倡彼应,“经世致用”之学风靡一时,而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有识之士所赏识。倡导“经世致用”的学者,均主张以实用为宗旨的“实学”。王夫之要求“尽废古今虚妙之说而返之实”。顾炎武强调用“修己治人之实学”去取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就是要提倡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他们还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后来,龚自珍、魏源等人再次提倡“经世致用”。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他们都去做,使“经世致用”之学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明清之际之所以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可与先秦媲美的另一个时代,就是与“经世致用”之学分不开的。

李贽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晋江人,回族。从30岁到54岁,先后任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国家学府教师)、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云南姚安知府等职。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活中,不与腐败的官僚同流合污,集中精力于研究学问和讲学活动,常与上司抵触。辞官后,先在湖北黄安居住三年,后来隐居麻城龙湖芝佛院,在那里住了近二十年,专心从事讲学和著述。由于其言论著作,猛烈抨击了纲常礼教和孔孟,统治阶级把他视为“洪水猛兽”,屡次加以迫害。万历二十八年(1600),反动势力纠集流氓打手,以“维持风化”为名,拆毁芝佛院,将他迫逐出境。三十年(1602),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把他逮捕下狱,并下令禁毁他的著作。当时李贽已76岁,病得很严重,听说明政府还要把他押回福建原籍,就在狱中自刎而死。李贽的著作很多,重要的有《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等,明清两代均被列为禁书。

李贽具有突出的反对孔孟儒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他蔑视儒学经典,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经书,不过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有头无尾,得后遗前,大半非圣人之言。就算出自圣人之口,也只是一时的对病发药,决非“万世之至论”。他尤其反对神化孔子,认为孔子是人,别人也是人,不必什么事都求教于孔子,“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因此不能把几千年前孔孟的学说作为衡量今天是非的标准。李贽还对封建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般所谓“圣人”的“德性”,凡人与“圣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焚书》)。因此,侯王与庶人同等,并无所谓“贵贱高下”的区别。他提倡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妇女,认为“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必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焚书》)。他还主张婚姻自主,赞扬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相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藏书》)。李贽的这些言论,直接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批判了封建等级和纲常礼教。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3年,农民起义军势力非常壮大,张献忠曾邀他参加农民军,他拒绝了。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

王夫之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王夫之还研究了认识论反映论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而认识则来源于实践—“纾”(这里的“纾”,指的是个人的实践)。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政府捕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列为禁书。

黄宗羲的思想特点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他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说:“……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为一人之淫乐”(《明夷待访录》)。他认为:“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明夷待访录》)。“……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明夷待访录》)。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子应该“公其是非于学校”,企图通过加强法治、加强学校舆论来限制君权。此外,他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对垂死的封建制度是个有力的冲击,对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他认为明末一部分知识分子束书不观、脱离实际、游谈无根,“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是一种误国误民的不良风气。因此,他主张学以致用,认为著书立说应该有益于当世,“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亭林文集》)。他努力实践自己的主张,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开创了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优良学风,对清代学者产生了很大影响。顾炎武还反对君主专制的“独治”,主张吸收更多地主阶级分子参政的“众治”,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清儒学案亭林学案》)。顾炎武还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他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作了区别,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里所说的“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他认为,“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即保卫旧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般人不必关心;“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则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正始》)的著名论点。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顾炎武的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后人曾有很大的影响。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是明朝中期从阳明学派分化出来的一个哲学派别,是由王守仁的弟子王艮创立的。由于其创立者以及不少成员是泰州人,所以称为泰州学派。这个学派的一个特点,是成员除封建士大夫以外,还有樵夫、陶匠、农夫等社会下层人物。如王艮(1483—1541),原名银,乃师王守仁为其改银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人,父为盐丁。后来拜王守仁为师。以讲学终身,弟子有樵夫、陶匠、农夫等。其著作后人辑为《王心斋先生遗集》。该学派主要思想是王艮提出的“淮南格物”说和“百姓日用之道”。所谓“淮南格物”,可以概括为两点:①人身与天下国家为一物,人身是本,以人身之矩正天下国家即格物;②强调格物就是“安身”“立本”。安身就是安身敬身,爱人敬人,由此才可以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所谓“百姓日用之道”,即认为百姓日常行事中即有“道”,这一命题不仅否定了作为封建等级秩序和伦理道德观念的“道”的神圣性,而且也从根本上取消了“道”。泰州学派哲学的理论来自王守仁的心学,但是,它有自己的特色。如它的禅宗佛学更为明显、反对笃信谨守封建礼教、肯定人的情欲的合理性等等。

3.学术观点

关于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的学术争议

主要有两种意见。一,肯定说。侯外庐认为,李贽的思想具有封建叛逆者的鲜明性格,他在不少文章中对儒家的经典和道学进行了批判。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观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世,从而打击了道家的正统地位。二,否定说,华山认为李贽是一个反道学的战士,但是“他反对的是假道学不是真道学,对于真道学他是竭力赞扬的,所以他反对道学不等于反封建”。陈曼平、张克认为,“李贽的政治思想不是别的,正是传统的儒家政治观”。

4.插图说明

《李贽故居》

这是座落在泉州市区南门万寿路的李贽故居。它是一座普通的民房,原来有三开间二进深。现存正面一间和正厅堂,正厅堂宽6米,深9米,前有天井。故居曾一度改为宗祠,现辟为纪念堂。

5.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蔡东洲著,巴蜀书社2003年版

《中国文化概论》,李平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古代史》(下)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


第十二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

本单元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和介绍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是儒学的产生时期。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经过孟子、荀子等对儒家思想的阐发和改造,成为蔚然大宗。西汉时期,董仲舒糅合儒道,形成新儒学体系,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兴办太学,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时期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思想家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顺应了封建等级秩序,成为儒学的第二个高峰期。南宋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明朝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理”、“物”和“理”都是“心”中派生出来的,成为理学的旁支—陆王心学。明清之际,一批新思想家崛起,在继承宋明理学基础上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的更近,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古代科技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成就:一是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二是中国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三是古代文学,体裁丰富、内涵深厚、风格新异。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都创造出灿烂的精品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知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重点知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重点知识: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知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一.“百家争鸣”

(一)背景

1.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经济崩溃。而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树立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二)诸子百家

1.概念:指在社会上形成的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2.主要流派和代表:(1)道家:老子、庄子;(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3)墨家:墨子;(4)法家:商鞅、韩非子。

(三)历史地位和意义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儒家思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古代中国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侧;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四)儒学勃兴

1.孔子创立儒学

(1)政治思想:①“仁”为核心;②“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③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2)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孟子

(1)把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

(1)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观点;

(3)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5.道家、法家和墨家

①老子创立道家学派

a.唯心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b.政治思想:无为而治;c.朴素辩证思想:万物、社会是运动的,关系是相对的。

②庄子对道家学派的发展

a主张:认为世界万物是相对的。b.影响: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韩非子对法家思想的贡献

a贡献:以法治国,法、权、势相结合;b作用:利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c影响: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④墨子的主张和影响

a主张:第一,“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第二,“非攻”,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第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第四,治国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亲。b影响: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1)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但社会也潜伏着危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2)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3)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为董仲舒阐发儒学思想提供了良机。

2.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3.主要思想主张

(1)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董仲舒还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4.结果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5.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评价

(1)“春秋大一统”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应批判。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应批判。

(4)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限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在当时有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对后世也有积极影响。

(5)“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对中华美德的发扬广大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启示,但是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二)汉武帝措施

1.措施:(1)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2)儒家垄断教育;(3)兴办太学,各郡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宋明理学

(一)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

4.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朱理学:

1.二程主张: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先物后;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物皆有理,把知识、道理、天理联系起来。

2.朱熹主张: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②“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③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影响:①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②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③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主张: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②天地万物都在心中;③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2.王阳明主张: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②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

3.影响:①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②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在产生初期不为统治者重视,到明朝开始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是积极的,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所规定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制思想进步,消极影响是突出的。

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时代背景代表思想主张意义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封建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江南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的重要力量。思想:宋明理学日益束缚人们的思想,文化专制加强,科举制度僵化,科技停滞。

李贽(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去空谈仁义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黄宗羲(1)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的反专制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顾炎武(1)提出“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2)物质是有变化规律的。(3)事物是可以认识的。(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发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观点有何异同

(1)相同点:①背景: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②目的: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孔子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③性质:包含民本思想,体现人文精神,具有古典人文主义性质。④内容:主张“仁”和德治,以德治国,施政以德。

(2)不同点:在人性和伦理观上,孔子主张“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并主张礼法并施,使人便善,与孟子主张有明显分歧。

2.联系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学的发展,分析一定时期影响思想发展的因素。

(1)发展

a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善。

b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c西汉时期,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对此全面肯定,并加以全面推行,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影响因素:a借鉴吸收其他思想中合理成分并加以改造;b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要;c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并得到其支持;d.根植于群众;e.思想家的个人努力。

3.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全面认识

(1)背景:①汉武帝时期,“无为”思想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②土地兼并、边界不宁、王国问题困扰西汉统治,西汉需要一种新的统治思想;③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造。

(2)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3)特点: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

(4)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

(5)影响:①对当时的影响:对维护加强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具有进步意义,适应了西汉社会的发展;②对历史的影响: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把儒家思想神化,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教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4.比较理学与心学的异同点

(1)相同点:同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

(2)不同点: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位的,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反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理”,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是主观唯心主义。

5.明清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等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十分惊惧。(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6.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

17~18世纪的东西方出现了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中国以三位进步思想家为主,法国以启蒙思想家为主。

(1)相同点:这两种思想分别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深刻批判,即都是反封建的。

(2)不同点: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有限;而法国启蒙思想彻底批判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提出了“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蓝图,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7.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时期。孔子在思想活跃的氛围中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改造发展儒家思想逐渐使用了社会需要。

(2)在经历秦“焚书坑儒”的沉重打击之后,汉代的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逐渐得到自汉代以来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经朱熹、王阳明等人吸收佛、道的思想,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

(4)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5)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把孔子打扮成变革的先师,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以减少变法阻力。

(6)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严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7)21世纪的今天,我国提倡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1.(08四川文综)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C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韩非”“仁义”“乱”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儒家主张“仁义”,法家主张“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A、B、D项不符合题意,被排除。由此可以判断C项为正确选项。

2.(08重庆文综)“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

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旧中国时期为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A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墨子的治国主张是“尚贤”,反对任人唯亲;消除亲疏、贵贱的差别。B、C、D项不符合题意,被排除。故正确选项为A项。

3.(08上海历史)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战国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法家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A、B、C项不符合题意,被排除。D项符合题意。

4.(08海南历史)“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

D

本题的关键词“法”,强调“法”对国家的重要性。故正确选项为D项。

5.(08宁夏文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A

解答本题的本题是抓住题干中的“狂悖乖谬”“排挤孔子”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李贽自称为异端,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B项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主张“经世致用”,排除,D项唯物思想,排除。A项符合题意。

6.(08广东历史)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位心动”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A项主张“仁”,排除。B、C项主张理学,排除。故正确选项为D项。

7.(09年福建文综)

材料一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

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⑴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⑵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⑷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1)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归纳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解答第二问要注意结合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儒学的发展等方面。(2)相同的原因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从挑战正统等方面分析;“临终的表现”要从历史人物的信念等方面进行分析,(3)明清时期政治方面的特征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方面的特征是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思想方面的特征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4)解答本题注意从16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分析理解布鲁诺的话。

一.易错知识点

1.孔子“仁”的思想是爱人,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在伦理观上主张性相近。孔子在儒学中的地位被尊称为“至圣”,孟子为“亚圣”,荀子为儒学集大成者。

2.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是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5.理学在社会道德规范上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所谓“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二程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其意思即三纲五常是天理。朱熹主张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或天理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可见儒家的三纲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学色彩的(理学)外衣。

6.李贽不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称谓“反封建的先驱”。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儒学)重新焕发生机。

二.方法点拨

1.复习本讲要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如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及特点是:(1)春秋末年,儒学创立;(2)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西汉时期,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地位;(4)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5)明清之际,儒学得到批判继承。

2.要注意横向把握归纳同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变化。如(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经济上井田制瓦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确立;政治上出现变法改革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2)明末清初思想文化上涌现进步思想家,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反封建是它们的共同点。

3.应注意全面认识同一历史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的特征,理解彼此的相互关系。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理论的概括及其理解是本讲的重点和难点。

4.贯穿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分析。理学、心学的进步和落后性的评价。

5.注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如法家思想为秦朝的统一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但残酷的法律又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一、选择题

1.(09山东临沂一中)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2.(09山东师大附中)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一法,丙—道B.甲—儒,乙—道,丙—墨

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D.甲—道,乙一墨,丙—儒

3.(09山东泰安英雄山中学)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D.“有教无类”

4.(09山东平邑实中)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D.阴阳家最受欢迎

5.(09山东淄博一中)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体现了“仁政”的思想③使儒学增加了迷信色彩④与孟子的民本思想完全一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09山东临沂一中)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

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7.(09山东临沂一中)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

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D.魏源

8.(09江苏镇江一中)2003年12月lO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

A.否定了传统儒学B.创立了心学

C.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D.说明了理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非选择题

9.(09山东平邑实验中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

材料二“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朱熹

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

材料四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材料五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

(2)根据材料四,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五,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0.(09江苏东台一中)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轲《孟子.告予上》

材料二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苏格拉底

材料五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

(4)据材料五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进行了怎样的“内在的限制”?综合上述材料,与其他思想家相比,汉密尔顿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

参考答案

1.C

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2.A

3.B

B项是孔子的核心主张。

4.C

战国时期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起来。5.B

6.B

程朱理学所提倡的“天理”即儒家主张的“三纲五常”等。

7.B

8.D

强调理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作用。

9.(1)西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南宋朱熹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试图以“讲明义理”、“闭塞私邪”来立纲纪;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批判。

(2)原因: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观点为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3)影响:儒学的集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推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

(4)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结合问答,第(1)到(3)问的答案,都是来自材料信息,然后对信息加以归纳、总结。第(4)问部分答案来自教材知识。如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等。

10.(1)异: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3)美德即知识;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

(4)人性恶。三权分立。汉密尔顿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规范引导。

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1)问: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人

之性恶”。回答第(2)问:王阳明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回答

第(3)问时概括材料信息即可。回答第(4)问时,所学知识是:三权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