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8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即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掌握孔子“仁”的思想、教育思想及其对文化的贡献,以及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及其与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之间的关系;宋明理学;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建议在学习中将本专题内容与中国古代史的政治、经济专题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对一个时代的整体认识;还可以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从熟悉的有关名篇佳作入手,更好地理解著名思想家的思想;更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关注社会生活实际,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深远博大的影响。学习中应贯穿探究性学习的理念,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合作交流。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分析图文材料

概括归纳知识

史论结合

“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

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阐释历史

联系现实以祖国的历史文化而自豪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情况:“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及儒学的勃兴,战国时期儒家代表。“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荀子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传承中的创新。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建议多采用史料教学法,一方面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可向学生初步传授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课引言是由图画与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孔子讲学图》体现出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的风采。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同时,孔子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建议教师将图画和文字内容作为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问题一:通过观察《孔子讲学图》,你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百家争鸣’的局面”。教材首先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接着简单介绍了当时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最后分析了“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子”与“夫子”称呼的由来。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反映其思想的书是《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有为”措施,主张“无为而治”。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等名篇。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反映其思想的书是《墨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他要求有一个社会秩序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要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见第二目“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和第三目“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建议教师在本课内容教学完成后,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诸子百家的文章,和有关介绍诸子百家的书籍,进一步了解各主要流派的思想主张,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形成对“百家争鸣”历史现象较全面的认识。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目“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教材首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接着讲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

(1)孔子的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中的孔子像。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然而,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中的材料,了解孔子求教于老子的情况。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建议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引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曲阜三孔”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孔子及孔子的思想在今天世界上的影响,同时,也可借此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还可以用谈话法与学生交流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论语》的有关篇目。另外,请学生阅读中孔子概括自己一生的名言,并解释其大意,教师指出这实际上是孔子对自己精神历程的一个总结。参见问题解答部分。

第三目“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子的思想,接着介绍了荀子的思想。

(1)孟子的思想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2)荀子的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所以说荀子是属于儒家学派的,他的礼义学说是直接从孔子的思想中脱胎而来。

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说“人之性恶”呢?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建议教师在本目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活动,同时介绍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使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掌握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异同处,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比较能力和善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意识。

中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见解和认识,以此作为本课学习内容的总结。参见问题解答部分。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百家争鸣’的局面”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入手,让学生明白“百家争鸣”的局面正是出现在这一历史大变革的时期。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的分析,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归纳,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提醒学生注意史论相结合,论从史出,同时,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要求准确到位。关于教材中提到的诸子百家,建议教师在这里对儒家以外的主要派别和主要代表作适当的介绍,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探究的活动内容,布置给各合作小组,使学生通过选题、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和成果展示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对“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对“百家争鸣”历史影响的分析,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阅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关于“孔子及儒学的勃兴”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选择一些贴近现实和贴近生活的素材,来引导学生进入本目的教学,引入对孔子的介绍。这些材料可以是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孔子文化展”的一些内容,也可以是当地纪念孔子的一些处所,还可以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孔府、孔庙、孔林。通过这些“活着”的历史,尽量地从时空上将孔子拉近,消除历史的距离感,从而更好地临近孔子,了解孔子。在讲述孔子生平时,建议教师用好中孔子概括自己一生的一段名言,学生也许只能从字面上来解释这段文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段话其实反映了孔子一生精神修养的历程。建议教师在讲解孔子“仁”的思想时,通过投影适当地展示一些孔子言论的史料,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也可以再补充一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建议教师在重点分析“有教无类”主张的含义和意义之后,引导学生回忆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或自己知道的有关孔子教与学的名言,如“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对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教育。

关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比较孟子、荀子的思想过程中,掌握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同时了解他们思想的异同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对探究活动“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做一些铺垫和引导。对于孟子、荀子思想的分析,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他们思想的特点,同时要强调孟子、荀子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是经过了孟子和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才更加完整,孟子和荀子对儒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对中关于人性论看法的讨论可以作为本课的小结。建议教师将其作为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教师可以将史学界关于孔子人性论观点的不同看法作一简单介绍,既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学术观点,也可借此告知学生,今天的学术界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激发学生大胆思考,积极探究,自由讨论,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学习热情和学术意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学习“‘百家争鸣’的局面”一目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社会原因的分析。

请问,春秋战国时期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作简短的总结: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奴隶社会趋向瓦解;战国时期,互相兼并,封建制度逐渐确立。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由分裂趋向统一的时期,是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时期,是一个历史的大变革时代。那么,具体的又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这些变化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案例二:在学习孔子及儒家的勃兴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介绍一组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的图片,既可作为本目的导入,也可以此强调孔子的世界影响。

图片1:孔府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的重建、扩建,使其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图片2:孔庙

现今的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南北长1公里,面积9.6公顷,门坊54座,房屋466间。院内苍松翠柏,殿宇雕梁画栋,碑刻2000余块,是我国大型的碑林之一。

图片3:孔林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始于孔子死后第二年,随着孔子地位的越来越高,孔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形成现在的规模。

案例三:在学习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一组史料,通过阅读、分析史料,理解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1:有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

史料2:有关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四、问题解答

1.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

解题关键:孔子对自己一生不同阶段所达到的精神层面进行的概括。

思路引领:结合孔子的生平及思想,来理解和认识孔子的这段名言。

答案提示:这段话是孔子对其精神修养发展过程的概括。孔子说自己15岁时就立志学习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30岁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40岁时已经成为知者;到了50岁、60岁,孔子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了;70岁时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正确,这是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2.想想看,上面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解题关键: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

思路引领:理解四种看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提示: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关于孔子“人性论”的几种观点:

有学者认为,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却说圣贤也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可见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另有学者认为,孔子的确不像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但《论语》中却多处蕴含着孔子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

还有的学者认为,孔子的人性观是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并且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就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两个方面合乎逻辑的分化和发展。

1.本课测评

(1)“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解题关键: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思路引领:现实影响和长远影响。

答案提示: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仁”的思想。

思路引领:儒家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同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潜心办学和著述,整理六经,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是后世的“至圣先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这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到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

2.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思想家

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

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

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

(2)阅读与思考

简单解释这些名言的大致意思,分析它们属于儒家思想哪一方面的内容?

①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

②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

③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而成全仁德。

④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

⑤没有羞耻、厌恶之心的人,不能算作真正的人。

⑥对人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

⑦作为君子,贤良可以宽容奸佞,智慧可以宽容愚蠢,渊博可以宽容肤浅,精粹可以宽容庞杂。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这些言论属于儒家“仁”的思想内容。

(江苏南京第二十七中学胡玉娟)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老子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论德治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论人性、仁、政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未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论语颜渊》

孟子与告子辩论人性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告子上》

荀子论人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2.课文注释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在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全归周王室所有,这时出现了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田亩收税,正是反映了土地制度的这一变化,正式承认了土地私有是合法的,原有的经济秩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原来的周天子统一号令天下,但这时原来受周天子所封的诸侯现在成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国家,互相兼并、争霸,大国凭借实力争得盟主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内部也出现兼并、夺权的现象。

文化上,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学校原来设在官府,文献典籍和学习工具也为官府所垄断,这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王室衰微,政局变化,官学败坏,原来掌管文化的官员许多都流散到民间。其中,一些人开始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出现了私学。由于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儒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末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开始阶段。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的。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原来为周天子所有的“公田”,逐渐转化为诸侯贵族的“私田”。封建土地关系发展起来,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政治上,平民与贵族,奴隶与奴隶主,新兴封建势力与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矛盾激化了,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奴隶的逃亡与暴动连绵不绝,奴隶制王权衰落,各国诸侯即地方奴隶主贵族势力也大大地削弱了。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孔子首倡“有教无类”的思想,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私学。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特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有很大影响,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百家争鸣

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以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汉初司马谈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班固则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各家的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老庄道家讲道,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名家主要是研究名辩,即逻辑问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从天命思想中摆脱出来,作为自觉的主体去面对世界、认识世界的趋向。它们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面对的三个主要的认识领域。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绝没有出世的思想,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的精神。百家争鸣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内容非常丰富。从春秋末年到秦灭六国300年的时间里,各家学说互相争鸣,互相吸取融合,不断丰富,不断深入,形成了学术文化上空前繁荣的局面。最后,经过秦始皇的“梵书坑儒”,再到汉武帝采纳著名儒学家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从而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教授门徒;这些在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的《五经》。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孔子所讲的“仁”,涵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所讲的“仁”是普遍的爱,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不过,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孔子与教育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有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退休官吏,回到家乡收徒设教,兴办私塾,不过影响不大。到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地主政权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孔子办学,主要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在他30至35岁之间,第二个时期在他37至50岁之时,第三个时期是他的晚年,即68至73岁之时。他主张“有教无类(类,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论语卫灵公》),只要“自行束(十条干肉)以上”(《论语述而》)就收为门徒。这样,比较贫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的都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门徒多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这些学生大多出身贫贱,出身贵族的不多。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应注意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可以讲高深的内容)”。以便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平时,孔子非常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程度,熟记在心。在教学中,他一方面根据学生程度的高低和接受能力的大小,进行不同的指导。如学生“问仁”“问道”“问政”“问君子”,他总是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回答。曾参的学问修养比较高,有一次向孔子问“道”,孔子就不直接点破,只是说:“吾道一以贯之。”让他自己去领会。孔子走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所讲的道,就是‘忠恕’罢了)。”说明他已真正领会了孔子的教导。另一方面,孔子还经常针对学生的不同缺点,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如冉求和仲由问孔子:“闻斯行诸(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仲由说:“有父兄在,如何其闻斯行之?”又回答冉求说:“闻斯行之。”公西华见他的回答不一样,感到不好理解,问孔子是什么道理,他答道:“求也退,故进之(冉求遇事胆小退缩,所以我要鼓励他前进);由也兼人,故退之(仲由好勇过人,因此我要约束他)”(《论语先进》)。

在学习方法方面,孔子有许多名言,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这三句话出自《论语》,原文分别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你,你不怨恨),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论语述而》)。

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涵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战国时,“儒分为八”,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及谶纬之学,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唐代有韩愈为排斥佛学的儒家“道统”说,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至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才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

老子及道家学派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教材持这种说法;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相传,老子的著作有《道德经》,亦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大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全书五千余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称《道德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德道经》。道经侧重讲哲学,德经侧重讲政治和军事。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唯物与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社会。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消极思想。

老子及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称为道家学派,老子也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过,道家一词出现较晚。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并没有道家学派的说法。道家之名,是汉代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第一次提出的,称为“道德家”。至《汉书艺文志》,始名之为道家,列为“九流”(“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内容,以老庄的自然天道观为主,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道”派生的,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有所成长而无意作主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尚贤”,认为“法令滋彰”反而造成“盗贼多有”,“不尚贤”可以“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弃仁绝义”,反对“礼治”,认为“礼”是酿成大乱的祸首(《道德经》)。道家的这些主张,与儒、墨、法家的学说形成鲜明的对比。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著有《庄子》一书。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

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伋)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思想家。他的“性善论”对整个封建社会的伦理学说都有深刻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也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四端”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孟子认为统治者把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扬出来,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仁政”了。孟子说的人性善是一种先天就有的道德观念,这是唯心主义思想。

荀子及其主要思想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生卒年代不可考,大约从公元前286年到公元前238年是他的活动时期。荀子到过齐国和秦国,后来长期住在楚国。在多年的游历中,他接触到各种学派的人物,研究了他们的学说和思想。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总结了各派学说的成就,吸收了其中的积极因素,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儒学大师。晚年在芝陵(今山东峄县东)从事著述,现存《荀子》32篇。荀子认为星坠、木鸣、日月亏蚀、风雨不调、怪星出现、四时代谢等自然现象,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规律可循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的主张。他认为天没有能力来决定人们的贫、病、祸、凶,这些完全是由人们自己决定的。他指出人如果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做到“天地官(管)而万物役”,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荀子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恶。他认为:(1)“性伪之分”。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仁义礼智等善的品德,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2)论禽兽之别。人之所以为人,是在于人有礼仪,而礼仪是后天人为的。(3)“涂(与“途”相通)之人可以为禹”。人性虽恶,但每一个人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是可以为善的,就可以成为像禹那样的圣人。(4)节欲的原则。对待物质欲利问题,应节欲、导欲,不能去欲、寡欲。(五)积善成圣。人成圣的方法,是自身的不断学习和环境、习俗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法家和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和申不害等人。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法家要求巩固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提出重农抑商的观点,提倡耕战政策,以农致富,以战求强;厉行严刑峻法,监察官吏职守,建立官僚制度。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3.学术观点

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不同看法

究竟什么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①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②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礼学”。一般说来,凡是肯定孔子积极作用较多的,都主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而对孔子否定较多的,则多强调礼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③仁和礼二者在孔子那里是一对范畴,仁和礼共同构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④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庸。认为孔子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被中庸所制驭着。⑤认为孔子思想的模糊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来概括。教材取第一种观点。

4.插图说明

《孔庙大成殿》

这是本单元单元页的插图之一。为了祭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封建时代里,全国各地建有数以千计的孔庙,其中唯有曲阜的孔庙最早而且最大。曲阜的孔庙始建于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的三间故居改造成庙宇,里面陈列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书、车等物,“岁时奉祀”,至今已有2460多年的历史了。曲阜的孔庙经过整修扩建,面积已达327亩,庙内分东、西、中三路,前后九进院落,有坛殿亭阁等466间,四周有红墙,四角设角楼,与北京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并称为我国三大古建筑群。大成殿是阙里孔庙的主体建筑,高31.89米、长54米、深34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四周廊上环立28根擎檐雕龙石柱,每根高5.98米、径长0.81米,下垫双层宝装覆莲瓣柱础。整个建筑爽朗挺拔、巍峨庄严,它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合称全国三大殿。是曲阜现存最高大的一座古殿。该殿原在杏坛处,宋天禧二年移往今址。金、元两次重建。面阔七间、高丈余。明清两朝经三次重修扩建,达现在规模。殿内有五个神龛,中供孔子塑像、两旁为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十二哲(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堰、卜商、颛孙师、有若、朱嘉)塑像。殿前为露台、是祭祀孔子时舞蹈奏乐的地方。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廊上,并立着十根深浮雕石柱。每根高5.7米、直径0.8米、上面雕刻着双龙戏珠,相对回舞,盘绕升腾。柱身构以山石,缀以云海波涛,造型极为生动。这是我国古代石雕艺术中的珍品。据说因为这是皇宫里所没有的,所以过去皇帝来此祭庙时,都要用红布把这批石柱包起来。另外,这类石柱在大成门前后、颜庙复圣殿前后各有四根。这些深浮雕石柱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

《亚圣孟子庙》

孟庙的另一名称叫亚圣庙,是自古以来祭祀孟子的地方,位于山东邹城县南。庙建于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后经金、元、明、清历代重修扩建,便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孟子庙占地650亩,院落五进,殿宇有64间,并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棂星门、石坊、仪门、亚圣殿、寝殿。左右两路对称排列启圣殿、孟母殿、致严殿、祧主祠、东西庑、祭器库、省性所、康熙及乾隆御碑亭等。整座建筑群布局严谨,气势宏伟。亚圣殿后为寝室,内祀孟轲夫人田氏。殿前有古桧3株,为宋宣和年间所植,经历了八百余年,至今枝坚叶茂、郁郁葱葱。另外,庙内还有古槐、银杏、藤萝等高大树木。

5.参考书目

(1)推荐书目

《中国儒家文化名著》,张岱年、石翔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儒家文化面面观》,杨朝明编,齐鲁书社2001年版

《中国儒学》(四卷),庞朴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儒学三百题》,王健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先秦儒学》,钱逊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曹聚仁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2)相关著作介绍

吴乃恭著《儒家思想研究》简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本书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全面地深入地研究,并做出了历史主义评价。本书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儒学发展史中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研究这些人物的思想,可以了解到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趋向,时代的特征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总结,明辨精华和糟粕,吸取理论思维的教训和政治的借鉴,推陈出新,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张岂之主编《中国儒学思想史》简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本书所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儒学思想史,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开始,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这部著作探索了中国儒学的演变轨迹,著作的特点是把儒学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复杂的、多方位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因为关于儒学的道德伦理学说和政治学说,已有许多研究成果,至于儒学与古代自然科学的系统的专门研究,可以说是起步不久,有待于深化。

(3)主要网址

中国儒学网:http://

中国孔子:http://www.chinakongzi.net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汉武帝的“贤良对策”汉武帝数次“举贤良对策”和董仲舒应对“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

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分析西汉前期社会背景。探究封建统治的政治需求社会各方面事务需要人才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春秋繁露》,新儒学体系的特色和内容展示资料,

内容归类业精于勤,毁于嬉的道德教育

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五经”,太学,地方教育系统问题探究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汉武帝的贤良对策”、“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

本课引言部分由文字概述、图像、主要问题设计和重要概念四项组成。文字概述与图像紧密结合,从介绍董仲舒的画像入手,指出了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赞赏和付诸实施的概况,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汉书董仲舒传》的有关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其人其事,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些基础知识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献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随历史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潜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设计导入性问题,如: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对儒家思想的产生、丰富和发展的重要人物有哪些?在学生回答了这些比较浅易的问题之后,进一步深入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受到独尊的地位?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与孔孟儒家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说明了什么?等等。对第二步提出的问题,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而是要求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样用问题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对教材不断地探求、发掘,从而获取最大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目: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汉武帝的贤良对策,实际上就是通过举荐和策问的双向结合来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是西汉察举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汉武帝贤良对策的社会背景。

自春秋孔子创立儒学以来,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等人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与当时墨家思想形成“非儒即墨”的局面,俨然成为当时思想界的蔚然大宗。孔子倡“仁”、重“礼”、讲“德”;孟子提倡“仁政”,并为封建制度辩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们的思想主张,都适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他们共同的缺陷是没有强调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朝建立以后,韩非子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适应了秦帝国维护统一的需要,所以秦始皇专用法家思想而焚书坑儒,结果导致儒学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而汉初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政治上的宽松使得儒家思想在西汉初期得以有机会逐渐复苏。因此,在汉武帝之前,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的历程。

随着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出现我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时期,社会各方面的事务需要更多的人才协助帝王处理;当时国家面临南北边境不宁、境内王国尾大不掉的局面,需要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上西汉前期的皇帝都能注意吸取秦亡教训,比较重视人才,形成一种社会习惯,因而出现汉武帝时期的“举贤良对策”。

关于西汉前期皇帝比较重视人才的内容有:汉初官吏,一是按军功选任如萧何、曹参等,二是从郎官中选任,郎是皇帝的侍从,又在郎署娴习典章制度,预备补授官职。西汉前期许多较高的官吏出于郎官。如司马相如侍从汉景帝,武帝时由郎拜为中郎将,出使西南夷。此外,汉高祖曾下诏由诸侯王、郡守向相国府输送“贤士大夫”,还说“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汉书高帝纪》)。以后汉文帝也下诏“举贤良能极言直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汉书文帝纪》),由文帝亲自考问录用,但是没有形成制度。

(2)举贤良对策的方式。

首先令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郡县推荐既贤良又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到朝廷。从这里可以看出德才并重的选拔要求。然后一般由皇帝亲自拟定有关时政问题进行考问,是为策问。被策问者以书面形式回答。因此全部过程可以概括为“举荐→策问”。具体史实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孝子)、廉(廉吏)各一人”(《汉书武帝纪》)。以后每年都要向上举孝廉,这就是西汉前期的察举制。汉武帝还令公卿、郡国举秀才、贤良方正、文学等,这些属于察举制的特科,若干年举行一次。

(3)举贤良对策的作用。

使得一批知识分子得以通过应对而步入政府官员的行列,如董仲舒、公孙弘、倪宽、田千秋等;封建国家获得了所需要的能臣干吏。“是时,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是以兴功造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4)评价。

汉武帝时期已经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是仍然存在几点隐患:①南北边境不宁:主要是北方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河西走廊、河套地区被控制在匈奴手中,匈奴和西汉之间的战争时有发生;其次是南方少数民族尚未完全归顺,如夜郎国妄自尊大等。②王国威胁中央:汉初刘邦在基本上消灭了异姓国以后,又分封了九个同姓国,虽然在汉景帝时期通过削藩和平叛收回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实力大大削弱。但是王国毕竟还是存在,诸侯王一般都大量招致宾客游士,扈从左右,甚至还有轻死重诺的“豪桀之士”,成为政治上的助手和死党。对中央构成一定的威胁。③阶级矛盾激化。西汉前期,就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土地兼并的严重现象,早在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就已经指出土地兼并造成有些地方民不聊生的现象,“被水旱之灾,急征暴虐,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这种情况下,阶级矛盾必然被逐步激化。这些都要求通过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来解决,所以,汉武帝的举贤良用人政策,正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

教学建议:

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忆复述中国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遭受挫折的经过,然后导入课文。分析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的社会背景。

其次,指出汉初依据军功大小用人的方式,要求学生思考这种用人方式的弊端。

第三,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原始材料,指出汉初已经注意到官员的人选问题。特别要向学生说明的是,汉高祖、汉文帝的下令求贤,没有形成定制,以此突出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的特点就在于它成为定制。

第四,列举汉武帝时期一些名人,来说明举贤良对策的社会效果。

第五,在教学中,附带说明匈奴对西汉边境的骚扰、王国问题的经过,来说明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性。同时可以引用晁错《论贵粟疏》中的文字,来证明西汉前期土地兼并的情况。

第二目: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贡献。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帷外门生,一个对一个口传),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汉景帝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了一道诏令,要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董仲舒连连给汉武帝上了三篇奏章,叫《天人三策》,编造了“天人感应”理论。这就是他连续三次回答汉武帝提出的问题,因此受到任用,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

晚年辞官,“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著有《春秋繁露》八十二篇,此外有《春秋决狱》《玉杯》《清明》《竹林》等著作,“凡百二十三篇”。

在退隐期间,董仲舒依然受到汉武帝的重视,“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战国阴阳五行家邹衍认为,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于五德运行产生的影响。按照邹衍的学说,每个朝代必须与五德之一相联,因此,这个朝代就应当遵循这五德之一的要求来运转。董仲舒修改了这个理论,认为朝代的更替不是依循五德运行的顺序,而是依循“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他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说:每个朝代都依循一统,每统又各有其为政的系统。

按董仲舒的说法,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则是赤统。夏、商、周三朝完成了这一历史循环。之后,历史又开始一次新的循环,新的朝代又应当代表黑统。照董仲舒的看法,继承周朝统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创立了黑统。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种“法统”,而是一种“道统”。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按董仲舒一派的说法,《春秋》是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孔子树立了他的道统的统治。孔子代表了黑统,并创建了黑统的各项制度。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十分著名,他的各项学说都可以从《春秋》中找到根据,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权威来自《春秋》,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秋繁露》的缘故。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他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召》)。

他在应对中还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官僚、贵族、侯王凭借封建特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种种违法逾制行为十分严重。土地兼并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阶级矛盾日益剧烈。他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塞兼并之路”,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和废除盐铁官营主张。这对减轻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节约民力,保证农时,使土地和劳动力有比较稳定的结合,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教学建议:

首先,利用教材所给的材料,简单介绍董仲舒其人,从董仲舒的成长历程悟出“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同时要求学生理解董仲舒的历史地位是由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领域里的历史贡献所决定的。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春秋繁露》书影的观察和欣赏,同时向学生说明这本著作的规模是八十二篇,仅仅是董仲舒中多著作中的一部,让学生充分理解董仲舒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

其次,让学生回忆复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主张,然后阐述董仲舒新儒学的内涵特征。

第三,出示本课所提供的有关董仲舒几点思想主张的原文材料,让学生从第一手材料中窥探董仲舒思想的原貌,便于学生对董仲舒思想主张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古文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原始材料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第三目: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汉武帝的这两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董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教学建议:

首先,令学生回忆复述我国奴隶制时代的教育情况:起初是官府垄断教育,春秋时期出现私学。

其次,提问四书五经名称,由此导入正文。

第三,详细讲解汉代长安太学情况,可以展示本文所提供的具体材料。加深学生对太学的了解。

第四,通过对教材《汉代熹平石经》的观察和欣赏,使学生体会到汉代政府对儒学的重视。也使学生从石经拓片上精美文字字体中,感悟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通过对《西汉成都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的观察和欣赏加深对教材“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一文的理解。

第五,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教材提供的中的引文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探讨,阐述个人看法。在探讨中,不求全面,但求合理。教师也不必作出惟一的答案以限制学生思维。要求注意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奇异性,重在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1)关于汉武帝的“贤良对策”。

讲授本课之前,应该首先帮助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尤其是与本课密切相关的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主张。总结自秦朝以来,我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主要治国思想经历了法家、道家和儒家的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最好能对这种演变的原因做一个简单的解说。使学生对中国思想史的演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为了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政策的必要性,建议把西汉用人制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起初是按照军功大小任用官吏。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国功臣的人数日渐减少,于是准许功臣保荐子侄为官。严格说来,马上打天下的人,未必都是治理国家的能臣干将。打天下与治天下不是同一层面上的内容,治理天下比打天下更为重要。虽然汉初的几位皇帝也一度注意选拔人才,下令招贤,但是毕竟没有形成国家制度。

然后帮助学生回忆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经过:楚汉战争时期,为了对付项羽,刘邦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西汉初年,刘邦将异姓王逐一翦除,却又错误地总结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分封了九个同姓王,形成了西汉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现象。到了汉景帝时期,一度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之乱,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王国依然存在,很不利于中央集权。加上边境不宁,土地兼并严重,这些都非常需要人才来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由此可见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的必要性。

(2)关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建议采用谈话法,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儒家思想产生、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动荡,新旧制度的交替,导致思想学术界的学派纷呈、互相争鸣的局面,成为我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兴旺时期。秦朝专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治气氛宽松,各派思想得以复苏。但是,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之相适应,迫切要求一种为政治统一作出理论上的解释的学术思想。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滥用,已经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只有温和的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这就是儒家思想能够在汉朝受到重视的原因。但是要向学生说明的是,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参杂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法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此所谓汉朝“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可见,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国思想学术界实际上在互相交叉渗透,互相吸取改造,以适应社会政治的需要。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教材中所引用的“限民名(侵占)田”的主张,最具有时代的针对性,它是西汉土地兼并严重、造成阶级矛盾趋于尖锐的现象在政治上的呼声。

至于三纲五常,儒家原来的说法实际上“五纲”: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董仲舒将其发展为新的三纲五常,作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被后世奉为“至道”。www.jab88.coM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识别传统美德和封建糟粕,进而有所扬弃,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总结出新的为人处世标准。

(3)关于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告诉学生,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最初是私人教育。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是师徒相传,而真正由国家开办教育始于汉武帝。所以汉武帝在推动封建教育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汉武帝在推动儒学方面,具体措施有三点:其一,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其二,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预国家大政;其三,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在介绍五经的时候,可以利用投影,将五经书影展示给学生。

汉代的教育盛况,建议采用读书指导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复述。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讲授“汉武帝的‘贤良对策’”一目时,用投影、幻灯或计算机介绍几组图片。

图片一组:孔子、孟子、董仲舒。这几位都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董仲舒则是西汉人。他们对儒学产生、发展和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片二组:秦始皇,汉武帝。虽然毛泽东诗词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其实,这两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作为是不相同的。秦始皇是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结果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是弘扬了儒学,发展了文化。两者目的相同,措施不同,结果不同。

图片三组: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下令招贤的诏书引文。汉高祖和汉文帝的诏书引文在教材中,汉武帝的诏书引文需要制作,可以从《汉书武帝纪》等文献中查找。

案例二:

在讲授“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一目时,利用幻灯、投影或计算机介绍几幅图片。

图片一:《春秋繁露》书影。《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重要著作,八十二篇。是董仲舒宣扬春秋大一统思想的重要文献。

图片二:教材的《汉书董仲舒传》的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引文和思考题。注意,引文中的“六经”是指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和《乐》,秦以后,《乐》经失传,剩有五经。其中《书》又有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之分。

案例三:

在讲授“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目时,利用幻灯、投影或计算器介绍几幅图片。

图片一:《保存于西安碑林的汉代熹平石经》。从拓片文字上来看,显然是《易经》部分内容。可见汉代对儒家经典的重视。拓片字体是隶书,相当精美。

图片二:《西汉成都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左边形象较大者为老师,其余为弟子。中国古代绘画、雕刻等作品往往通过放大比例来突出重要人物,后世的《韩熙载夜宴图》《步辇图》等都反映了这种艺术技巧手段。

四、问题解答

董仲舒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概述:“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你认为这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看法方面:是西汉封建政治大一统局面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需要。影响方面:弘扬了儒家学说,使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发展,阻滞了学术文化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思路引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社会背景,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统治局面和社会作用。

答案提示:①看法:“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可见当时各种思想学派纷呈,已经发展到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地步。非常需要从思想方面统一人们的认识,以适合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就杜绝了百家之说,用儒家思想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其中把百家之说称为“异说”“邪辟之说”是错误的,无非是为罢黜百家提供“合法”的理由。其结果的负面作用是西汉刚刚复萌的各种学术思想尚未形成的争鸣局面就遭到了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的第二次扼杀。②对后世的影响:正面有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一、本课测评

1.汉代为什么会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汉代儒学怎样成了正统思想?

解题关键:西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的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的具体措施。

思路引领:西汉大一统政治局面对思想文化方面的需要,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的具体措施。

答案提示:(关于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参见本文[探究性主要问题])汉武帝在推动儒学方面,采取了三点具体措施:其一,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其二,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其三,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2.试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哪些是积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解题关键:归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指出积极可取部分和扬弃部分,并且加以说明理由。

思路引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四个方面内容,积极可取的仁政思想,五常和孝道中的部分主张。

答案提示:(新儒学的具体内容参见本文[探究性主要问题]所述。)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今天,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张。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二、学习延伸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 朱曰忠)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册曰:“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臣闻夫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道者万世之弊,弊者道之失也。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救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故孔子曰:“亡为而治者,其舜乎!”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其余尽循尧道,何更为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然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者,所继之救,当用此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夏因于虞,而独不言所损益者,其道如一而所上同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繇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课文注释

秦始皇嬴政

嬴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生于赵国邯郸,亦名赵政。公元前246年即王位时,年仅13岁,由丞相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开始亲政。同年,镇压了嫪毐(lào’ǎi)发动的叛乱。第二年,免去吕不韦丞相的职务,从此“独治其民”。

嬴政掌权后,重用尉缭、李斯等大臣,谋划灭亡六国的策略,任命王翦、桓(yǐ)、李信、王贲、蒙恬等为将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8年,灭赵。

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

公元前222年,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灭掉了东方六国。

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后,秦始皇就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南下攻打越族,当年就攻取东瓯和闽越,置闽中郡。在向南越进军途中,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公元前214年,取得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的地方,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公元前213年,秦迁50万人到五岭以南戍边和开垦,和越人杂处。同时,在西南地区开通道路,设置官吏,加强统治。

在统一南方的同时,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河套以南地区。接着又夺取河套以北阴山一带地区,重设九原郡。公元前211年,又迁内地3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以北)屯垦。并在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的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建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为了巩固统一,嬴政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主要的有: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改“王”为“皇帝”。秦统一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下令大臣“议帝号”。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了“皇帝”的称号。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治、军事等。“三公”以下设“九卿”,掌管具体政务。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官员和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驰道。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加强思想控制。

以上这些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特别是焚书坑儒,毁灭了大批文化典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秦始皇还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的悲惨景象。

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十分明显。他统一六国,统一越族地区,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统治残暴,以刑杀为威,修建豪华的宫殿、陵墓,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举行盛大宴会。博士70人上前祝寿,仆射(主管博士的长官)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效法殷周分封子弟功臣,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心非,出则巷议”,诽谤朝政,“惑乱黔首”,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所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不在内。所禁书籍都必须在30天内上交地方官府焚毁。为此,还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为师。严厉坚决地贯彻了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由于六国史记的被焚,战国纪年至今还不能完全搞清楚。

焚书的第二年,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秦始皇派御史追查,将四百六十多名为妖言以乱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活埋,史称“坑儒”。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江苏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祖皇帝。

刘邦出身农家,少时不事生产,当过泗水亭长,为人豁达大度。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吏萧何、曹参的支持下,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拥护。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在楚汉战争中,他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由此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改变了观点。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建立在秦末残破经济基础上的西汉王朝,如不迅速采取措施安抚流民,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尽快医治战争的创伤,那么政权终将不能巩固,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刘邦以政治家的远见,令儒生陆贾总结秦朝失天下以及古代得失成败亡国的历史教训。陆贾于是作《新语》12篇,建议改变秦朝的政策,实行“宽舒”、“中和”、“无为而治”的政策,具体地说就是与民休息,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缓和阶级矛盾,恢复发展生产。刘邦根据陆贾的建议制订了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还命萧何重新制订律令,即“汉律九章”,并付诸实施。这些措施,使西汉王朝的统治得以巩固。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于当年四月二十五日驾崩。

汉文帝

汉文帝(前202—前157)即刘恒,汉高祖之子,先封为代王。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他入为皇帝。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他大力执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主张轻徭薄赋。文帝二年、十二年,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前167年)下诏全免田租,到景帝元年(前156年)才又恢复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又把算赋(人头税)由每人每年交纳120钱减为40钱。徭役也相应减轻,原一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他还主张宽刑,十三年时,下令废除了连坐亲属的法律和一些残损肉体的肉刑,如,黥(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刖(断足)等。轻徭薄赋和减轻刑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文帝注意节俭(课文小字有停建露台的例子),提倡廉政。有一次有人献给文帝一匹千里马,文帝说:皇帝出门前面有仪仗,后面有从车,一日走五十里,我一个人乘千里马能跑到哪里去?他把马还给献马人,并发给路费,叫他回去,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文帝的励精图治和注重节俭,节省了财政开支,形成了廉政风气,减轻了人民负担。因而当时“海内殷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汉景帝

汉景帝(前188—前141)即刘启,汉文帝长子。前156~前141年在位。景帝重农,曾和百官一起劝农,令皇后督导植桑、养蚕、织布诸事宜。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景帝又减轻了文帝时的笞刑(文帝除肉刑后,改为笞刑。笞刑是用竹板鞭打犯人),断狱从轻,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时王国势力膨胀,景帝用晁错计削藩,后来平定七国之乱,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文帝、景帝在位四十年,史称“文景之治”。

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人,“少治《春秋》,孝景(汉景帝)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汉书董仲舒传》)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者”。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此后,他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晚年“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杂以阴阳五行说等,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联系在一起,形成新儒学思想体系。体系的中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假借天意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绝对化、神圣化,还提出了三纲五常,并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有所揭露,提出“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的主张。在教育方面,他认为应以“教化”为“堤防”,立太学。《春秋繁露》是他的主要著作。董仲舒帮助汉武帝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使儒学得以改造、发挥并取得独尊地位,是为此后两千年以儒学为正统之滥觞。

太学

汉代的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一万多人。这些人学成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武帝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汉武帝及其“举贤良对策”

汉武帝(前156—前87)是中国历史上很有雄才大略和作为的封建帝王。他在位(前141~前87年)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把西汉王朝的统治推向鼎盛时期。在政治上,改革仕进,实行察举制度,选拔人才。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惩治豪侠,处置郡国豪富;在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中央专卖。中央铸“五铢钱”,统一货币。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通过以上措施,使中央集权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并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但是,汉武帝后期,连年征战,国库空虚,迷信奢侈,重用酷吏,社会动荡,农民暴动。汉武帝颁布承认过失的“罪己诏”,停止征伐,减轻赋税,除去暴政,恢复民力,发展农耕,避开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登基伊始,汉武帝召集中央及地方要员,要求他们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由皇帝亲自拟定有关时政的问题进行考问,被问者要以书面回答。这就是策问。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再次下令诏命举贤良文学上书对策,为改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于是,就有了历史上关于汉武帝、董仲舒之间的三次策问与三篇对策,史称“天人三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及其评价

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实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净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武帝即位后,社会经济已有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政治上和思想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更适应汉武帝时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于是,汉武帝开始提倡儒学,“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而延聘“儒者数百人”,引起天下学士“靡然向风”。公元前140年,武帝召各地贤良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其中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说:“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思想加以发挥,认为政治法纪上的大一统,必须是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的建议立刻得到武帝的赏识并接受。汉武帝下令正式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以儒学正式取代黄老,定为官方政治学说,实现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变。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指导下,在朝廷设五经博士。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五经博士为教官,博士弟子为太学生。太学生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授官。博士除参与有关政治活动外,其主要职责就是从事教育。博士弟子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以儒家经学为教育内容的封建官学教育的开始。儒学教育进而扩展到私学、蒙学和家庭教育各个领域,并且通过选士制度将培养出来的人才选拔到政府机构中来,这样,儒术就成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结束了战国时期各种学派互相争鸣的局面,儒学正式取代了黄老之学,儒学独尊地位被确立起来,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并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有利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和封建大一统局面,因此,对维护上升时期的封建统治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3.学术观点

学术界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

一种评价:董仲舒的一生是治经著述、改造儒学、实践儒学的一生。他作为开一代经学之风的《公羊春秋》大师,广采博纳,实现了对先秦诸子的真正综合,建构起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特别是由于他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武帝钦定,从此使儒学登上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王座,与此同时,他还为西汉封建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政治举措上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改革措施。董仲舒的所有这些理论和实践活动,都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巩固和加强了以刘氏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据此即可论定,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教育家。以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另一种评价: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2卷,150页)衡量,不难发现,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因此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应持否定态度。董仲舒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发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编造了一套“三纲五常”封建伦理规范,高度地集中地反映了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致尽管各个封建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它们却都直接间接,或明或暗地为“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论证。因之,“三纲五常”这一封建道德规范,在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里,不仅没有更换,而且在更换了新的哲学形态中,又得到了新的理论根据。这就是董仲舒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能够长期发生影响的秘密。(于首奎《西汉哲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插图说明

《保存于西安碑林的汉代熹平石经》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即175年),蔡邕等人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185年刻成,立于太学门外,碑共有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碑上的字是蔡邕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故又称“一体石经”。熹平石经共刻《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经,凡六十四石,计200910字。石经,最初是指刻石的儒家经典。《熹平石经》与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年)刻《正始石经》、唐文宗开成2年(837年)刻《开成石经》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三大石经。北朝(420—589)以后,佛教将佛经刻于石山,也称作“石经”。熹平石经有精严端庄的庙堂气象,出自名家,在历史上影响较大,但受限于校正经文和规范文字的实用目的,未能在艺术性上作更多的追求。

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原石立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门外太学讲堂前。其遗址在今河南偃师。原石几经兵火,荡然无存,宋代以后偶有残石出土,自1922年在太学旧址时有残石出土,达数百余块之多。中国国家图书馆目前藏有该经残块约189块,西安碑林等地也有残块。本图是保存于西安碑林的汉代熹平石经拓片。

5.参考书目

《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传》魏文华著,新华出版社出版

《董学探微》,周桂钿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董仲舒评传》,王永祥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两汉思想史》,祝瑞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魏晋时期儒学的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精神,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1.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存在

2.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时期儒学的历史地位通过对历史上儒学的发展变化的有关知识的掌握,认识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中国历史上的思想文化发展脉络,了解其发展规律,探究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提取图片信息,拓展课本知识,探究历史问题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互补可以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反映了维护互补的重要性

宋朝的程朱理学宋代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发展为新兴的儒学了解思想观点,观察发展变化,分析地位价值儒学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这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

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联系相关知识,比较综合归纳、探究历史规律心学的出现既反映了理学在明代的发展,也预示着新的理论即将出现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宋朝的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也有一种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极端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中学生对了解掌握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本课引言是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的。图片是一幅庐山白鹿洞书院的照片。文字内容重点指出,南宋时的大儒朱熹与其主要论敌陆九渊800多年前在此的一场学术报告会,这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次盛会,由此引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学的新发展──“理学”新体系的出现和形成。

第一目“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材阐释了进入封建社会中期以来,儒学与佛教、道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的严重挑战,但中国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兼收并蓄,开创了新局面。接着,教材重点叙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时期。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

建议教学教师先请学生回答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然后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概括,接着介绍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①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所有这些导致佛教的盛行。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魏晋时,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即玄学。玄学以精神性的“无”,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以无为本”,认为世间万事万物这些实际存在的“有”,都产生于“无”。体现在政治上,便主张“无为”,认为统治者要无为而治,老百姓也要无为而处。从“无为”出发,为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进行辩解,认为“名教即自然”,封建的尊卑、上下关系合乎自然,生而固有,不能否定。晋朝人葛洪是最早把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的人,他把神仙信仰与儒家思想捏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不能成仙。佛教也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许多佛教徒竭力调和佛、儒两家,“内(儒)外(佛)兼修”,解释戒杀为仁,戒盗为义。儒家注重用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佛教则解释为出家不是不问世俗事,而是降魔,统一了出家和入世的关系。

(2)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

建议教师在此前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和分析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发展和融汇的情况,重点放在唐朝儒学的发展这一内容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戴帝王冠冕的孔子像》,要求学生回答:这种历史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隋唐时期,在国家分裂了近三百年以后重新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的政策,对儒、佛、道三教都予以扶持,儒、佛、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隋朝比较重视佛教,唐初一度尊道抑佛,佛道之争时有反复。这一时期,儒学进一步发展,同时加紧吸收佛道的某些思想。《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春秋》。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五经正义》引用大量史料诠释典章制度、名器物色,又详于文字训诂,为后人研读经书提供了方便。唐时,儒学的发展还表现在除了中国读书人研习儒学外,儒学还通过留学生扩大了在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传播。

第二目“宋朝的程朱理学”。

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宋代理学的发展概况。建议先补充介绍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然后向学生说明什么是“理学”。这是学生比较难懂的历史名词和哲学名词,教师应按课文引言部分的要求,对学生加以解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宋代以接续孔孟道统为己任,打着“辩异端、辟邪说”的旗号,吸取佛道的思想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学道德形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同时,宋朝建立,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关于二程及其理学思想,建议先简要介绍二程的生平,把教学重点放在二程的思想特点和地位上。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他们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他们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被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而且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天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关于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建议教师介绍朱熹的生平、思想特点、主要著述和历史地位,指导学生观察《日本19世纪建造的孔庙》照片,阅读课本《历史纵横》的文字介绍,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朱熹,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又简称为《四书集注》。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四书集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它的刊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始被称为“四书”,与“五经”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朱熹的哲学思想课文中介绍了两方面:①理气论: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心性论:其基本观点是:“心有体用”、“心统性情”,并且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朱熹心性论的基本特征。朱熹的“心统性情”理论,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

第三目“王阳明的心学”。

教材首先阐释了明朝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然后介绍了王阳明“心学”的具体内容。

建议教师首先介绍“理学”发展为“心学”的历史背景,然后重点分析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特点。在分析中,介绍“心学”“致良知”等哲学名词概念,进行历史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1)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2)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建议在全课上完后宋明理学进行归纳总结。先请学生归纳,此问题可能有较大的难度,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和归纳概括,使学生对“宋明理学”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以引言部分的图片和文字内容为素材,首先问学生有没有到庐山旅游过,到庐山有没有去寻访过白鹿洞书院?如果有学生去过,请他简略介绍一下他游览的感受。如果没有,老师可作如下介绍:(1)书院。原指中国古代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之所。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年间的集贤殿书院,主要任务是校刊,收藏经籍,帮助皇帝了解经典史籍,并兼向皇帝举荐贤才和提些建议。私人书院始于唐初的张九宗书院。唐末至五代,战乱频生,学校废毁,学者多择名山胜水之地建立书院,作为研究学术和聚徒教授的场所,开创了私人大学之风。南宋书院大兴,教风活泼,学风开放,名师荟萃。原多为民办,后经朝廷干预,遂成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中心。元、明、清三代,书院仍盛,其重要内容之一,是为准备科举的场所。(2)白鹿洞书院。它是宋代“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南唐时,有人在庐山白鹿洞旧址建立学馆,旨在收授生徒以教,称“庐山国学”。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为南康军守,重修院宇,在此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陆九渊及明代王阳明等人都曾来此讲学。朱熹曾亲制学规,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此举行学术报告会和陆九渊在此进行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义、利问题讲学后,更使其名声享誉海内外。

第一目教学时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佛教和道教知识入手,让学生来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佛教和道教的知识,然后指出,在古代中国,有一种比佛教和道教传播范围广泛得多、影响要巨大得多的“宗教”,由此引入“儒教”。老师要指出“儒教”的“教”并非“宗教”,而是指“教化”,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比任何宗教的影响都要巨大和深远,可以说它不仅渗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和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进行“三教合一”的教学时,要讲清概念,介绍“三教合一”的具体情况,让学生通过了解感性知识来形成理性认识。

第二目、第三目内容都比较枯燥,可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二程、朱子、王阳明的资料,结合课本上的《历史纵横》和日本孔庙照片,请学生给同学们讲一讲朱熹或王阳明的生平事迹;朱熹或王阳明的小故事;朱熹的主要思想和治学精神;朱熹思想对世界的影响。也可以开设《我看朱子》或《我所了解的王阳明》的历史小讲座,或布置写一篇有关的历史小论文,老师可给几个论题给学生作参考,如《宋明理学对中国人民族品格的影响》、《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同和异》《宋明理学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等。如果进行常规教学,则可按“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中的几个方面介绍有关的历史知识,尽量让学生先思考、讨论,老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和小结。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介绍图片

1.“曲阜三孔”的图片

①猜谜:“曲阜三孔”指哪三孔?这三孔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

②请学生简单介绍“曲阜三孔”。

2.图片:戴帝王冠冕的孔子像

①请学生描述图片景物

②讨论:历代帝王为什么尊崇孔子?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是怎样发展的?

案例二 宋朝的程朱理学

1.程颢、程颐弟兄的图片和朱熹的图片

①请学生自由组合成两大组,分别担当程颢、程颐弟兄和朱熹的新闻发言人,分别介绍程颢、程颐弟兄和朱熹的生平、故事、贡献、主要观点,并对二程和朱熹进行评价。

2.白鹿洞书院图片

①有条件的放视频材料。无条件的请学生介绍白鹿洞书院。

②请学生根据历史材料重现八百年前朱熹和陆九渊的论战。

③可用练习或竞赛的方式总结程朱理学,如四书是儒家经典、、、的合称。

案例三 王阳明的心学

1.出示王阳明的图片和材料、陆氏的图片和材料

①请学生对比两人心学的异同,制成表格或写成小论文。

②讨论: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

四、问题解答

说一说,为什么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提倡儒学?

解题关键:分析少数民族统治者提倡儒学的原因

思路引领:从儒学的社会性和渗透能力,社会局势和民众心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汉化,农耕传统社会的需要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提示:①儒学首先是一种行为哲学,它与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相适应,逐步演变成日常生活行为准则,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化,迎合了传统社会的客观要求,也迎合了少数民族社会的需要。②儒学对统治阶级是一种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对士人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是人生信条,又是借之参与政治的手段,受到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欢迎。③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人民渴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儒学强调的是“和”,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容易被人民所接受,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统治。④儒学比佛教、道教传播的更广,影响更大,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儒学是最好的统治人民的一种精神工具。

一、本课测评

1.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叙述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思路引领:可以分别叙述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可以综合程朱思想的几个方面。

答案提示:(1)二程的思想: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②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③“仁”与万物俱生。(2)朱熹的思想:①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②心性论,心统性情,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2.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

解题关键:概括王阳明思想的特点

思路引领:和宋代“理学”比较,分析概括明代“心学”的思想特点。

答案提示:①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②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可以各抒己见。(可设计小型的辩论会:《宋明理学的利弊》)

思路引领:(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利轻义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2.阅读与思考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朱熹

你认为朱熹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解题关键:读懂材料,提取信息,领会含义,客观分析

思路引领:避免绝对肯定或全盘否定,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分析评价。

答案提示:

答案一:有道理。动物只有生存的本能,而人是有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能够通过一定的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建立合理的社会规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证人类社会能够稳定地、有秩序地向前发展。朱熹的“五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优秀遗产。但也包含了一些诸如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

答案二:没道理。朱熹提出“五伦”观念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它是旧有的封建的伦理道德,是适应旧有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是束缚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其中的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更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五伦”也并不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制造工具。但也包含了古代中国人民的一些思想智慧。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 肖音、马莉)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大性也。……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序》

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己矣。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不常行也。

──《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2.课文注释

葛洪及其“儒道合一”的思想

葛洪(约283—约343),东晋道教大师,医学家,文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江苏丹阳句容人。少时以儒学知名,后崇尚道教。303年,曾任将兵都尉、伏波将军等,后弃官至洛阳,广求异书。晚年到离广州不远的罗浮山炼丹,企图长生不死。著有《抱朴子》、《神仙传》,另著《金匮药方》(100卷),又托名刘歆撰《西京杂记》,还写有诗、赋、碑等百卷,移、檄、章、表等30卷,已散佚。另有《肘后备急方》4卷,为古代医学名著。其所著《抱朴子》70卷。葛洪把儒家的纲常名教融合到道教理论中来,宣扬道教徒必须积善立功,以儒家的道德规范制约自己的行为。“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同时,葛洪又用道家的“玄”、“道”、“一”等哲学范畴来附会他的长生不老的神仙理论。这种儒道双修的神仙道教理论,是魏晋以来合儒道为一体的玄学影响道教的体现,也使道教完全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唐代儒学的发展

隋唐时期,儒学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阶段。首先,儒学发生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儒学同佛学的结合。儒佛结合,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以韩愈为代表。韩愈一方面极力排佛,另一方面却又悄悄地受到佛学的影响。韩愈的观点就是“治心论”和“道统论”。前者诉诸于自我意识,后者则主张信仰主义。明确地说就是,只要你内心认为封建名教礼法是神圣的,你就会遵循它,你就不会有不自在的感觉。这种信仰的力量就会使人的精神得到解脱,从而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创造一个没有上帝,但使人信仰并由此产生力量的新宗教,或称之为儒教。但儒学并没有形成为宗教,在韩愈的思想中无此迹象。另一种类型以柳宗元为代表。他一方面公开赞扬佛教,另一方面却又利用和改造佛学的若干理论命题,建立起无神论的思想体系。他主张以儒学为主,吸取佛教中有价值的东西,在他看来,佛教的教义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无害于封建伦理。其次,早期儒学与“人”的观念相联系的重民、爱民思想在唐代有所发展。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大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再次,就是儒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

理学

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它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是在唐代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宋代儒士解经,大都不顾旧有传注,往往抛弃传统的训诂义疏,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即人的本性及其根源),因此被称为“性命义理之学”,简称为“理学”。由于宋儒认为这种理学是经孔子、子思、孟子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他们自己则继承了孔孟的道统,因此又称其为“道学”。理学的基本特征是注重义理。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等,他们为代表的理学思想流派合称为“程朱理学”。此外,还有陆九渊和王阳明等人,他们以“心学”的形式同程朱理学展开辩论。理学以道体(所谓道体就是指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背后或之上,有一个更根本的原理道理,即形而上的存在)为核心,以穷理为精髓,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存养功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成圣为目标。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明末至清代,理学受到了批判,逐渐走向衰落。

心学

心学,又称“良知之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它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陆王心学主张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程朱理学以“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这一体系强调自心,主张修生养性,返身而诚。先秦孟子和宋明陆王都是心学的哲学家,都强调人的主观性,并且认为在顺境或逆境下也不能动摇。南宋时,陆九渊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成为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强调人的主观意志方面的思想,以心即人的主观性作为哲学的核心,并和他的学生形成一个学派,称为“南宋陆学”。明代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成为集心学之大成者,因而又称“陆王心学”。

二程

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后人称为伊川先生。两人为亲兄弟,河南洛阳人。二程,以理学家周敦颐为师,在总结了先秦关于理和道的观念,以及宋初以来思想家关于理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抽象为宇宙的本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提出来,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二程哲学核心是“天理”或“理”。他们认为“理”不仅总摄天地万物,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理”是万物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在认识论上,二程的“格物致知”并不是指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要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二程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抬高到和六经相同的地位。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

朱熹

朱熹(1130—1200)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翁,最后号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一生的主要活动为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朱熹的著作堪称浩瀚,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小学》《童蒙须知》《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整理汇编有《朱子语类大全》(140卷)《朱文公文集》(100卷)朱熹为二程的四传弟子(理学大师李侗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构起了一套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理或天理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朱熹认为“理”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原。也是人类社会最高的道德伦理原则。朱熹一生致力于宣扬理学,所建立的庞大而又精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从元代开始,朱子学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它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尤其是东亚诸国。

宋代理学的发展

宋代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理学的产生,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理学的开创、奠基和集大成三个阶段。①理学开创于北宋初期,当时名儒孙复等人有感于五代君臣父子伦纪的破坏,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宣扬儒家道统说。在治经过程中,不重章句训诂,而以阐释义理为主,这些都对后来理学的形成发生重大影响。宋仁宗庆历年间,周敦颐在他的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中,已经开始使用“理”这一概念,只是尚未置于哲学最高范畴加以阐述。周敦颐以极其简洁、抽象的语言,论述了宇宙生成和万物化生的问题,提出了一切本于“太极”的观点。②宋神宗熙宁前后为理学的奠基阶段,张载和二程(程颢、程颐)被视为奠基人。张载以“气”为万物的本体,二程以“理”为万物的本体,并对“气”和“理”这对重要的范畴各自作了论述。二程把“理”作为万物的本体,认为“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只是一个理”。张载和二程提出的命题,成为宋明理学的命题,从而将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③南宋时期为理学的集大成阶段。朱熹以儒家伦理学为核心,糅合佛教及诸子之说,建立了一个博大繁杂的逻辑体系。与朱熹同时期,在理学内部还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陆九渊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他以“发明本心”为宗旨,奠定了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基础。

明代理学的特点

明代理学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①明代初期。这一阶段大体上从洪武初年到成化年间(1368—1487),这一时期朱熹的理学被确立为官方哲学,成为明王朝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思想工具。学术空气异常沉闷,除了一味重复朱熹成说之外,几乎在理论上无所创新。②明代中期。明代中期,一般指从明英宗正德年间开始,到明神宗万历后期,即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的150年左右的时间。程朱理学发展到明代中期,出现了明显的转化。一方面,程朱理学盛极而衰,开始走下坡路;另一方面,王学崛起,发展成为显学。③明清之际。各学派和思想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把我国传统学术推向高峰,并作了总结,为拉开近代的序幕做好了准备。这一时期学术领域出现的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提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

王守仁及其心学

王守仁(1472—1529),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字伯安,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史载王守仁喜言兵事,且善射,并好学,学识渊博。从34岁开始“专志授徒讲学”,从事教育20余年,直到57岁病逝为止。王守仁一生以破“山中之贼”和“心中之贼”为其己任,以达到“辅君”“淑民”,挽救封建危机的目的,因而,曾受到了明王朝的重用和封赐。但也遭到了一部分官员的猜忌和打击,直到王守仁死后三十八年,才恢复他的名誉,诏赠新建侯,谥文成。王守仁的著作,辑为《王文成公全书》(38卷)。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心即理”。他认为身体的主宰是心,心之所想便是意,意之本性便是知,而意之所在便是物。还进一步论证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的学说。②“知行合一”。他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③“致良知”。即就是克去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之本来面目。“良知”就是“天理”。王守仁将“致良知”视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3.插图说明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占地面积3000多亩。此地在唐代曾是李渤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根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楼建亭,引泉植花,遂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取名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在此建立了“庐山国学”;宋初扩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北宋末年,书院毁于兵火,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太守,重建院内的建筑,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亲临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于是书院的名声大振,宋时著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后代书院又几经兴废,现存建筑多是清道光年间修建的。书院坐落在贯道溪旁,有棂星门、伴池、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白鹿洞、御书阁等主要建筑。朱子祠是为纪念朱熹而建的,祠后有一石洞,内有石雕白鹿一头。朱子祠的东厢,设有碑廊,内嵌有宋代至明清的古碑120多块,其中有朱熹手书真迹、明代的状元罗洪先的《游白鹿洞歌》等,这些古碑既是珍贵的书法又是难得的史料。朱子祠前,与礼圣殿并列的是一个两层的楼阁,名“御书阁”,是清康熙帝赐匾额及古书后,由南康知府周灿请命兴建的。棂星门的西北角,曲径通幽,山石林泉,还有“钓矾石”、“漱石”、“鹿眠场”、“流杯池”等胜迹。

《唐朝的开成石经》

这是西安碑林保存了中国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它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共114石,228面,刻650252字。这些经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刻成于唐开成年间,又称为《开成石经》。我国古代曾七次刻经,《开成石经》是规模最大,而且现存较好的一部石经。唐代刻石经的目的,正如唐翰林侍讲学士、工部侍郎郑覃的奏表:“经籍讹谬,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永代作则,以正其阙”。表明刻石经,就是为了避免士子们在学习经书时传抄错误,由国家组织一些专家,校定经书,刻在石上,作为标准。114块石碑,首尾相接,排列成整齐的石屏,形成一座奇特的,能够长久保存的石质书库。

4.参考书目

《宋明理学史》,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宋明理学》,吴乃恭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宋明理学研究》,张立文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明代哲学》,李书增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离经叛道”的李贽李贽进步的思想主张李贽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对李贽的思想主张进行简要评价回放资料、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的思想主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对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

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本课教材围绕这一主题,花两个子目,分别介绍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位进步思想家。本课原始材料较多,建议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资料,弄清历史概念和有关引文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所要探究问题的答案要点。

本课引言由一幅插图和一段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插图展现的是李贽故居,位于福建泉州。文字内容则是配合插图,重点指出李贽的做人原则和性格特征。正直清廉,“离经叛道”是他的真实写照。建议教师可以以讲解员的身份介绍李贽故居及其生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离经叛道’的李贽”。教材首先介绍了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随后重点叙述了李贽的进步思想。

(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李贽生活在明朝后期,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建议教师在讲解这一问题时,可引导学生将李贽的生活经历概括为三步:年少时的求学经历,中年时的做官经历,晚年的入狱迫害致死经历。而前两点经历都直接影响着李贽“离经叛道”性格的形成。

(2)李贽的思想及代表作。教材通过插图来提示李贽的代表作及书名由来。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建议教师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让学生自己阅读。

(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这部分内容教师可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原始材料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分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第一,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李贽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理论。他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他还认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的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至尊理论。同时他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第二,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首先他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追求平等、个性。他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他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教材中没有专门的叙述,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主张进行讨论,最后引导得出: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第二目“三大进步思想家”。教材叙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生活背景、共同的思想主张。学生学习时一定要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特征理解三位思想家的主张。

(1)共同的生活背景。建议教师按教材讲,不要过分展开。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2)各自的思想代表作。学生自行阅读,然后在教材中找出答案。黄宗羲的代表作为《明夷待访录》,顾炎武的代表作是《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的代表作则是《读通鉴论》。

(3)进步思想主张。教材着重讲述了三位进步思想家共同的主张,学生学习时有一定难度,建议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弄清教材意思,然后结合相关原始资料,师生合作,归纳出他们的进步思想主张。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有:一、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4)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教材中也没有专门的叙述,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主张进行讨论,最后引导得出: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这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特点是分析、理解难度高,因此,教师可采用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讲、读、议结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提取有效信息,并有机地联系相关原始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同时可采用一些多媒体手段,选播一些图片、原始文字资料,提高课堂效率。

请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导言部分的《李贽故居图》和李贽生平情况介绍。然后老师问,学生讨论,抓住李贽一生“年少时的求学,中年时的做官,晚年时的入狱”这样一条线索,从中概括出“正直清廉、离经叛道”是其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在此基础上,教师导入新课。

关于第一目“‘离经叛道’的李贽”的教学。教师可围绕这一子目预先设计这么一些讨论题:①李贽是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其“离经叛道”的表现有哪些呢?②体现李贽思想的著作有哪些?③你怎么看待李贽的思想?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本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动眼、动笔、动脑三管齐下,在教材中圈出关键语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讲清一些历史名词、引文的意思,扫除学生阅读上的障碍和其他方面的疑问,然后师生合作,分别找出三个思考题的答案。

第二目“三大进步思想家”。教学思路可仿照上一子目进行处理。在这里特别强调本子目所提供的三幅人像插图和两段资料回放。课堂教学中利用得好,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教师通过三幅人像图的讲解,使学生搞清了三位进步思想家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形成进步思想的原因。引导学生掌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由来及其含义,能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最后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前面所学的三节知识,理清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得出明清时期是儒家思想的活跃阶段。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介绍李贽人物像图时,教师可这么叙述: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展现的就是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粗看其穿戴的衣冠,就能推断他为明朝人,实际上他生活的时间为1527~1602年,寿命较长,75岁。细看其面部,五官端正,眼睛中透着一股锐气和正气。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正气的思想家,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新潮流。今天我们就仔细体会其思想主张,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案例二 关于理解教材18页的,教师可这么引导学生:

教师说:先请大家阅看教材18页的,阅看时在弄清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要划分好层次。

(学生阅读2分钟后)

教师问:本段材料主要讲什么问题?

学生答:古代君民关系变化情况。

教师问:按照黄宗羲的观点,古代君民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答:原先“天下为主,君为客”,后来变为“君为主,天下为客”。

教师问:黄宗羲持哪一种观点?其观点在中国古代还有哪些人持有类似观点?

学生答:黄宗羲的观点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孟子等先秦儒学思想家。

教师问:你对黄宗羲的观点有何看法?

学生答:其思想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具有民主启蒙的作用。

四、问题解答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想法?你自己应该怎样做?

解题关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思路引领:来源于明清,在近代得到提炼,今天赋予新的内涵。

答案提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充满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古代和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都激发了一些仁人志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历史发展到今天,这句话同样激发着每一位华夏儿女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作为高中生,应当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接受祖国的挑选,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一、本课测评

1.李贽有哪些“离经叛道”思想?

解题关键: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思路引领:李贽“离经叛道”的表现。

答案提示:(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批判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2)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痛恨男尊女卑现象,竭力赞颂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有哪些?

解题关键:弄清教材意思,抓住重要语句。

思路引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进步主张。

答案提示: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有:(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演讲会

活动目标:通过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演讲,使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勇于站在时代前列,勇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活动准备:先让学生写好演讲稿,师生共同阅读后,挑选出6~8篇优秀演讲稿。

聘请学生评委4人,主持人1名。

活动过程:主持人宣布演讲开始,被选中的同学逐一上台演讲,评委当场亮分,最终评选出优胜奖4名,鼓励奖4名。老师最后小结。

2.阅读与思考

请说说上述资料,都是叙述哪一位思想家的?并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

思考提示:四则材料分别叙述了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李贽、王夫之。四位思想家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抨击封建礼教,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他们所倡导的“求真”、“求实”学风也震动了当时中国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一些主张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 周立新)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予性好高,好高则倨傲而不能下。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势仗富之人耳。否则稍有片长寸善,虽隶卒人奴,无不拜也。予性好洁,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趋势谄富之人耳。否则果有片善寸长,纵身为大人王公,无不宾也。能下人,故心虚;其心虚,故所取广;所取广,故其人愈高。

──李贽《高洁说》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去之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豈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傅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豈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豈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豈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晋、宋、齐、梁之兴亡,无与于治乱者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明夷待访录》

2.课文注释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所共同主张的一种学说。它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它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而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挥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明末,宋明理学的腐朽性已充分暴露,学者们痛感“清谈”、“务虚”之学风对明末社会造成的祸害,于是便在学术上加以批判,对改变学风各抒己见,此倡彼应,“经世致用”之学风靡一时,而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有识之士所赏识。倡导“经世致用”的学者,均主张以实用为宗旨的“实学”。王夫之要求“尽废古今虚妙之说而返之实”。顾炎武强调用“修己治人之实学”去取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就是要提倡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他们还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后来,龚自珍、魏源等人再次提倡“经世致用”。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他们都去做,使“经世致用”之学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明清之际之所以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可与先秦媲美的另一个时代,就是与“经世致用”之学分不开的。

李贽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晋江人,回族。从30岁到54岁,先后任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国家学府教师)、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云南姚安知府等职。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活中,不与腐败的官僚同流合污,集中精力于研究学问和讲学活动,常与上司抵触。辞官后,先在湖北黄安居住三年,后来隐居麻城龙湖芝佛院,在那里住了近二十年,专心从事讲学和著述。由于其言论著作,猛烈抨击了纲常礼教和孔孟,统治阶级把他视为“洪水猛兽”,屡次加以迫害。万历二十八年(1600),反动势力纠集流氓打手,以“维持风化”为名,拆毁芝佛院,将他迫逐出境。三十年(1602),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把他逮捕下狱,并下令禁毁他的著作。当时李贽已76岁,病得很严重,听说明政府还要把他押回福建原籍,就在狱中自刎而死。李贽的著作很多,重要的有《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等,明清两代均被列为禁书。

李贽具有突出的反对孔孟儒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他蔑视儒学经典,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经书,不过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有头无尾,得后遗前,大半非圣人之言。就算出自圣人之口,也只是一时的对病发药,决非“万世之至论”。他尤其反对神化孔子,认为孔子是人,别人也是人,不必什么事都求教于孔子,“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因此不能把几千年前孔孟的学说作为衡量今天是非的标准。李贽还对封建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般所谓“圣人”的“德性”,凡人与“圣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焚书》)。因此,侯王与庶人同等,并无所谓“贵贱高下”的区别。他提倡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妇女,认为“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必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焚书》)。他还主张婚姻自主,赞扬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相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藏书》)。李贽的这些言论,直接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批判了封建等级和纲常礼教。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3年,农民起义军势力非常壮大,张献忠曾邀他参加农民军,他拒绝了。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

王夫之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王夫之还研究了认识论反映论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而认识则来源于实践—“纾”(这里的“纾”,指的是个人的实践)。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政府捕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列为禁书。

黄宗羲的思想特点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他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说:“……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为一人之淫乐”(《明夷待访录》)。他认为:“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明夷待访录》)。“……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明夷待访录》)。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子应该“公其是非于学校”,企图通过加强法治、加强学校舆论来限制君权。此外,他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对垂死的封建制度是个有力的冲击,对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他认为明末一部分知识分子束书不观、脱离实际、游谈无根,“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是一种误国误民的不良风气。因此,他主张学以致用,认为著书立说应该有益于当世,“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亭林文集》)。他努力实践自己的主张,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开创了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优良学风,对清代学者产生了很大影响。顾炎武还反对君主专制的“独治”,主张吸收更多地主阶级分子参政的“众治”,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清儒学案亭林学案》)。顾炎武还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他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作了区别,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里所说的“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他认为,“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即保卫旧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般人不必关心;“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则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正始》)的著名论点。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顾炎武的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后人曾有很大的影响。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是明朝中期从阳明学派分化出来的一个哲学派别,是由王守仁的弟子王艮创立的。由于其创立者以及不少成员是泰州人,所以称为泰州学派。这个学派的一个特点,是成员除封建士大夫以外,还有樵夫、陶匠、农夫等社会下层人物。如王艮(1483—1541),原名银,乃师王守仁为其改银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人,父为盐丁。后来拜王守仁为师。以讲学终身,弟子有樵夫、陶匠、农夫等。其著作后人辑为《王心斋先生遗集》。该学派主要思想是王艮提出的“淮南格物”说和“百姓日用之道”。所谓“淮南格物”,可以概括为两点:①人身与天下国家为一物,人身是本,以人身之矩正天下国家即格物;②强调格物就是“安身”“立本”。安身就是安身敬身,爱人敬人,由此才可以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所谓“百姓日用之道”,即认为百姓日常行事中即有“道”,这一命题不仅否定了作为封建等级秩序和伦理道德观念的“道”的神圣性,而且也从根本上取消了“道”。泰州学派哲学的理论来自王守仁的心学,但是,它有自己的特色。如它的禅宗佛学更为明显、反对笃信谨守封建礼教、肯定人的情欲的合理性等等。

3.学术观点

关于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的学术争议

主要有两种意见。一,肯定说。侯外庐认为,李贽的思想具有封建叛逆者的鲜明性格,他在不少文章中对儒家的经典和道学进行了批判。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观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世,从而打击了道家的正统地位。二,否定说,华山认为李贽是一个反道学的战士,但是“他反对的是假道学不是真道学,对于真道学他是竭力赞扬的,所以他反对道学不等于反封建”。陈曼平、张克认为,“李贽的政治思想不是别的,正是传统的儒家政治观”。

4.插图说明

《李贽故居》

这是座落在泉州市区南门万寿路的李贽故居。它是一座普通的民房,原来有三开间二进深。现存正面一间和正厅堂,正厅堂宽6米,深9米,前有天井。故居曾一度改为宗祠,现辟为纪念堂。

5.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蔡东洲著,巴蜀书社2003年版

《中国文化概论》,李平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古代史》(下)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精选阅读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要点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老子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
A、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
3、孟子的思想主张
A、“仁政”。B、“民贵君轻”(“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C、“性善论”。
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B、“君舟民水”。C、“性恶论”。D、法治。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思想: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三课)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宋朝的程朱理学:
北宋——程颐、程颢二程基本观点:万物皆只是一个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
南宋——朱熹理学内容:“理气论”(客观唯心论):理和气不可分离。“心性论”:性无不善,情应当从善,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著述《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2、王阳明心学:“心即理也”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出“致良知”学说,进一步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离经叛道”的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抨击男尊女卑,高度评价商鞅、吴起改革家,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
2、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知识简表
共同
经历
共同
主张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共同
作用
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激烈动荡的年代,参加过抗清斗争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进步思想
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
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本课为第二个历史阶段,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四、教学建议:
可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是秦代“焚书坑儒”后大受限制的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结合相关知识思考: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问题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填写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学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从“无为”到“有为”讲两个问题:
1、汉初“无为”的时代背景、目的、措施及评价。
2、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和目的。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讲述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讲授时,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学习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3)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2、客观评价
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创建太学,建立郡国学校
2、太学兴立的标志和影响
(1)太学的建立是汉王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2)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3)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当时太学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
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课本已有资源如“史学争鸣”、“学习思考”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四、小结:通过对汉代起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过程,以此来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向。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又是怎样发展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宋明理学”
九、板书设计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儒学成为正统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前预习学案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特点.内容.作用.措施

一、背景
(1)汉初,统治者吸取“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的政策。
(2)汉武帝时.社会潜伏着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提出
(1)特点:把、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2)内容①提出“”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宣扬“”.并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
(3)作用: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对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
3、措施
(1)表现①起用参与国家大政。②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④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祟的思想,逐渐成为。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特点.内容.作用.措施
2.汉代儒学的内容

(一)自主学习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特点
(二)合作探究
1.汉代儒学的内容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宣扬“君权神授”并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2.汉代儒学的作用: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对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
3、措施
(1)表现①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②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④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祟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1.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
2.“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接服务于
A.封建经济的分散性B.封建国家的中央集权
C.“百家争鸣D.分裂割据
4.儒家思想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D.儒学成为士人走上仕途的必经之路
5.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6.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入俗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8.“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最能体现这句话的思想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D.三纲五常
课后练习与提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当时是怎样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的?

材料二(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天下敢藏有《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中舒《对策》
(2)材料2和材料3对待孔子学说(儒学)的态度各是什么?当代史学家冯天瑜称董仲舒为当时的“群儒之首”,董仲舒对儒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材料4:言论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言论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3)指出言论一、二各是谁的观点?并概括各自的核心思想。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与民休息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积极有为
二、道家法家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1.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可知,如果君主的行为有过失,上天就会提前警示,这是董仲舒新儒学中“天人感应”的观点。“君权神授的观点说明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D
2.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很好地体现了统治者的利益;但它也束缚了人们的头脑,形成了封闭、保守、落后等民族性格。D
3.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了文化的统一,从而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故选B。B
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使其具有了巩固君权、维护专制统治的作用。B
5.汉初推行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增强,但仍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如诸侯国实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这些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因此答案选B。B
6.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儒家思想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因此③说法不对。凡备选项中有③均可以排除。B
7.紧扣“有善质”“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考虑。本段话的意思是说,人本性天生是善良的,而在现实中却不善,所以上天设立君主,引导人民从从善,强调了君权的神授。D
8.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是指儒学的独尊地位,这是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开始的。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概括材料中心意思,并注意联系、归纳教材内容。第(2)题,材料2是秦朝时期“焚书坑儒”;材料3是西汉“独尊儒术”。第(3)题。根据材料4即可判断并概括核心思想。第(4)题,主要从自身发展和时代需要方面回答。
(1)实施德政;礼治。兴办私学;编撰书籍。(或周游列国宣传主张)
(2)反对和肯定。发展儒家学说;提升儒家地位。
(3)言论一: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言论二:王阳明;“致良知”。
(4)不断吸收发展(或答具有包容性);符合时代需求。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学案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学案
水平测试要求: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5、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考点1、课标指引: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概念:“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社会背景(原因):社会大变革是根本原因
1、经济根源: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基础并存的局面;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化;各种力量争论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新的统治阶级还未形成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规则限制,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士)层出不穷,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见解,并形成来不同派别,出现了“诸子百家”。
4、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时期,统治阶级不可能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5、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成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知识分子,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6、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总之,百家争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点2、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代表主要思想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
法家韩非子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主张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考点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
主要观点:
孔子——仁与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天行有常。
探究学习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D)
A.道、儒、墨、法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C)
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
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C)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
4、“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段对话表明孔子在政治上主张(B)
A.“有教无类” B.贵贱有“序”
C.“仁者,爱人” D.“克已复礼”
考点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的现实需要
2、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
(2)“大一统”“君权神授”
(3)“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3、太学:
①创立:
⑴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⑵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②影响:
⑴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⑶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探究练习
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请回答:
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A)
A、“春秋大一统”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C)
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文学儒者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A)
A.长安、太学B.洛阳、书院C.南京、国子监D.曲阜、孔庙
4、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C)
A.《诗经》B.《春秋》C.《韩非子》 D.《礼记》
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B)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考点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北宋:
(1)代表——程颢、程颐
(2)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2.南宋:
(1)代表——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
(2)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3)思想——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最高境界;“存天理,灭人欲”。
(4)影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思想: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课堂练习
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C)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考点5、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社会背景: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源)
2、基本主张:(明末)(1)李贽:
①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儒家经典不是万世至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呼吁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下为主,君为客”
(3)顾炎武——经世致用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学问。
(4)王夫之——唯物思想
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课堂练习
1、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
A.民贵君轻说B.人性本善说C.先义后利说D.浩然之气说
2、南宋末年坚持抗元斗争的文天祥在被俘后坚贞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这实际上是当时那一社会主流思想熏陶的结果(B)
A.道学B.理学C.心学D.仁学
考点6、
考点7、
收集一些现实生活的实例和接触过的儒家思想学说,从正反两个方面说说应该如何辨证地看待传统思想文化。儒家思想在现实中有哪些积极作用同时存在哪些消极作用,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儒家思想?
①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A、传统文化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B、传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C、传统文化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D、传统文化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②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A、尊卑等级观念;
B、重男轻女的观念;
C、因循守旧的观念;
D、重礼轻法的观念
③对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态度:
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造
创新,与时俱进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必修三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春秋)、庄子;
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孔子:
①孔子的主要成就:春秋晚期鲁国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晚年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②孔子的主要观点:
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D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
A主张实行“仁政”。B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主张“性善论”。
荀子:
A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
C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经过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改造,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汉代儒学
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提出: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目的是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②实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③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太学: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兴办太学。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①宋明理学的形成:北宋时,儒学家们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②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
程颢、程颐(北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朱熹(南宋):理学集大成者。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A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③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4、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李贽:明朝后期思想家,著有《焚书》《藏书》。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黄宗羲: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著有《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思想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A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A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B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C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