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矛和盾的结合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2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课时教案总第36课时课题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背景和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难点: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措施的作用。

备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明初统治者采取多种措施强化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教学过程: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加强

1.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应天(南京)——六朝(七朝)古都

2.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

明初,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重要原因是君主不够专权。

(2)措施:

①中央官制:废除丞相分六部,另设殿阁大学士。(废除丞相制,权力分六部;六部设尚书,听命于皇帝;殿阁大学士,协帝理政务)

②地方行政制度:废除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政)

③军事制度:都督兵部制约。(五军都督府统兵;兵部奉旨调兵;将领临时任命)(类似唐朝府兵制、也类似北宋初将帅枢密相牵制)

二.《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1.制定《大明律》

(1)实质:充分体现君主专制意志,维护皇权。

(2)特点:

①增加经济立法。(反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主张分等量刑。(皇族大臣有特权;百姓不满受极刑)

③严法整顿吏治。(重典治国:首创廷杖制度;剥皮实草——警示继任)

2.设立特务机构(厂卫特务机构)

(1)概况:明太祖—锦衣卫;明成祖—东厂;明宪宗—西厂。

(2)职能: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

(3)特点: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东厂和西厂由宦官统领,都不隶属刑部。

(4)影响:突出反映封建制度衰落趋势。锦衣卫与东厂、西厂的异同:

①相同:

都是皇帝直接控制、指挥的专制统治工具。

②不同:

锦衣卫是军队编制,东厂和西厂是特务组织。

锦衣卫由外戚或功臣率领;东厂和西厂由太监统领。

锦衣卫要受东厂或西厂的监督。第页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三.八股取士

1.目的:严厉控制士人(读书人)思想,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特点: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观点都有严格限制。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答题格式——八股文;答题观点——程朱理学。

(隋唐时进士科能自由发挥;王安石变法时务策可联系现实)

3.消极影响为主:

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培养了封建统治的忠顺奴仆;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如顾炎武所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凡四百六十余人也。”)

小结:明初从官制、法制、监察、选官四个方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科举制发展演变历程:

开创——隋朝(文帝、炀帝);完善——唐朝(太宗、武则天、玄宗);

发展——北宋(程序、科目、方法、名额);僵化——明清(八股取士);

废除——清末“新政”。

四.“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1.“靖难之役”(1399—1402)

(1)性质:明初皇族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2)背景:

①明太祖分封藩王,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重犯西汉初的错误);

②建文帝削藩严重威胁藩王利益,直接导致朱棣起兵反抗。

(3)结果:

①燕王朱棣破南京,即位改元(明成祖——永乐);

②建文帝朱允炆失踪(郑和下西洋原因之一);

③营建北京与迁都北京(南京——北京)。

2.朱棣即位与营建北京

(1)朱棣即位:1402年。

(2)营建北京:①蒯祥主持设计;②结构(由外向内):进京看皇宫。③特点:突出皇权至上与威严(三重结构;讲究对称;黄墙红瓦)。

3.迁都北京

1421年。原因:龙兴之地;对付蒙古。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迁都(商王盘庚迁殷;周平王东迁洛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金朝迁都燕京;元世祖迁都大都;明成祖迁都北京;清顺治帝迁都北京)。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方叛乱事件(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朝安史之乱;明朝靖难之役;清朝三藩之乱)。认识: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进步性与消极性

1.进步性: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

2.消极性:严刑峻法、特务统治和八股取士等极端手段的广泛使用,说明君主专制制度可供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小,说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自焚说;出逃说(一是躲在国内:逊国为僧,云游四方;北京西山说;江苏吴县普济寺和穹窿山皇驾庵说;四川平昌望京寺或江油说;湖南永州新田县南国武当山说。二是逃到国外:漂洋出海,不知所终。)

相关阅读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中央集权的强化;科举制的发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北宋科举制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封建政权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教学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1.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地点:东京东北的陈桥驿

人物: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他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

立他做皇帝,史称“陈桥兵变”。

结果: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基本

上削平了南方的割据势力。

宋太宗(宋太祖的弟弟):979年,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

的分裂局面。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1.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唐朝后期由于藩镇势力的扩张,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

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赵匡胤本人是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集中军权

宋太祖解除禁军(国家正规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

陆续削减节度使的实权,使其徒有虚名;

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立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之权,使

其互相牵制。

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兵将领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

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以达到

“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

(2)集中行政权

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A.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在地方上: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各州又设通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B.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

(3)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

北宋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

部运送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为了扭转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规定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

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了中央。

3.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

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

A.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B.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C.地方上财政困难。

D.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三、科举制度的发展

1.北宋科举制的完善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

2.北宋科举制的作用

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

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教案(旧人教版高三)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教案(旧人教版高三)”,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教案(旧人教版高三)

[基础知识]北宋建立统一局面的局部完成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加强
[基本理论]
1.北宋政权的建立是顺应了五代十国时代的统一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心愿;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果;
3.北宋科举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的政权基础,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
[能力培养]
1.分析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和影响,提高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提高学生阅读史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与影响评价。
[教具教法]插图,地图。讲述,列举,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自讨论五代十国时期孕育的统一因素有哪些?导入。一是人民渴望统一;二是后周世宗改革加强了国力,后期经济的发展;三是统治者自身努力与准备。
提示同学注意,宋代周,与历史上哪一事件极为相似?
历史上隋代北周,一是权臣夺权;二是夺权前前代曾经经历重要的成功的改革,加强了国力;三是取代前前代已经统一了北方;四是都发生在我国政治的中心地区北方;五是改变后统治者都很有作为,尤其是创立了一系列制度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建国初的统治者都与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制度——科举制有关。
宋建立后,中国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货币的扩大,火药武器的发明,罗盘针的运用于航海,炼铁高炉的发明,水力纺织机的发明,造船技术的发展,都出现在宋朝。
宋,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传统科技呈现巅峰状态。政治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一.北宋建立与分裂局面的结束。
1.陈桥兵变。960年,后周统领禁军的大将赵匡胤,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建立宋,年号建隆,定都东京,是为宋太祖。
2.结束分裂局面。战略方针为“先南后北”和“先易后难”,基本削平南方割据势力。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资料]南唐后主李煜故事。前引。975年,宋军直抵金陵城下,李不是动员抵抗,而是派特使向太祖苦苦哀求,说经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乞求缓师。宋太祖闻言大怒,“说什么江南有无过失,岂不闻天下一家?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鼾睡!”976年初,破城。时李煜于静居寺听和尚讲经,肉袒出降,后自记曰“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资料]“赵匡胤(宋太祖)千里送京娘”。
[提示]北宋结束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而只是将汉族生活的大部分区域统一进来,所以,这一时期仍然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结束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专制皇权。
[提示]赵匡胤自己作为权臣取而代后周,同时希望后来者不会效仿其如炮制。
2.措施。
(1)集中军权。
A.解除了统兵大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将他们调至外地充任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C.设立枢密院,拥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权,使二者牵制。
D.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领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防止武将专权。
E.将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入选禁军。
F.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强干弱支”,“内外迁制”。
[资料]
赵匡胤,一介武夫出身,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重现,尽力削弱地方权力,一切收归中央,矫枉过正,带来新的弊端,统得过死,形成负面效应。
五代时期,有人喊出口号,“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也”。赵氏深知,故杯酒释兵权中,自叹不快乐,臣问何故,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人生如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帛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宋代的军事组织:将过去征兵制改为募兵制,禁军与厢军为政府职业军,北宋初90年中,兵员数直线上升:如初为37.8万人,至1041年(岳飞时代)达125.9万人。另有乡军、蕃军,不算正规军。宋又实施养兵政策。每一地灾荒,政府即招兵,意为常有乱民而少有乱兵。
宋将官、职分离,官成为一种待遇。知其官不知其职者,十有八九。另将旧官制一应保留,大批官僚无所事事。如宋真宗时文武百官9700人,至英宗时达24000人,这还不包括侯补官僚。官不管事却待遇优厚。
(2)集中行政权。将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
A.在宰相之下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B.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C.设立三司管理财政收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D.派文臣知州,通判监督知州,可直接上报皇帝,各州公文须二职联合署名方有效,使其相互牵制,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3)集中财权与司法权。
A.在各路设立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B.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死刑犯须报中央核准,将地方司法权收归了中央,扭转了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
[资料]路。
3.评价。
(1)积极方面。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消极方面。史称“三冗地积”,即冗官、冗税、冗兵,积贫、积弱。
A.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B.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C.地方财政困难。
[提问]如何就具体措施分析得出以上评价?
三.科举制的发展。
1.措施。
A.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B.严格考试程序,使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称“天子门生”。
C.考试科目减少,进士为最主要的科目。
D.考试方法上实施糊名制,防止舞弊。
E.录取名额比唐大增,宋太宗在位二十余年,科举取十近万人。
[资料]宋代科举科目多,大体有进士、明经、诸科、制科、童子、武举等。进士最重要,其考试内容为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于诗赋和策论。前三名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防舞弊严格,有锁院制度,考官确定后,即锁于贡院中,中断与外界联系。另有弥封。考后将试卷姓名、籍贯糊上交判卷者,直至成绩公布后方拆封。誊录,防止写标记和暗号,由人专抄。别试,对考官子弟专设,另派人监考、阅卷。权贵子弟往往多复试一次,以判断有无利用职权提高成绩现象。
2.评价。为地方阶级各阶层入仕途开展了道路,使北宋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
[提问]如何就具体措施评价这是科举制的发展,并说明其负面作用。
[课堂小结]联系前代历史,将秦至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加以罗列。归纳科举制产生发展小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废行省,设三司——中央集权加强,宰相职权扩大
布政司:分管地方行政
三司都指挥司:分管地方军事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
按察司:分管地方监察
2、废中书省和宰相
①明朝一开始就废除了宰相制度吗?
不是,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
②那么,为什么后来要废除宰相制度呢?
A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B宰相胡惟庸专权
③朱元璋是怎样废除宰相制度的?
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不许以后再立。
④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影响?(答案置于标题“一”之后)
二、内阁的出现——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很少参决政务
△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他是怎么解决的?(答案置于上)
△殿阁大学士的职权和地位如何?(答案置于上)
2、明成祖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
△特别注意: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由此可见,内阁的出现——(下文置于标题“二”之后)
三、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使之达到顶峰,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重——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权重: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2、康熙帝:设南书房——加强了皇权
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从而——(下文置于上)
3、雍正帝:设军机处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旨意,拟写、传达皇帝诏令,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从而——
(下文置于标题“三”之后)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民族交流和融合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容易出现失误,形成暴政和腐败
②经济上,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思想上,文化专制钳制人们的思想,阻碍科技的进步
④外交上,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随堂练习——《全品》第4课“典题探究”(见《全品》第7页,略)
△作业:《全品》课时作业(四)

第五章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五章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基础知识]北宋建立统一局面的局部完成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加强

[基本理论]

1.北宋政权的建立是顺应了五代十国时代的统一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心愿;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果;

3.北宋科举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的政权基础,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

[能力培养]

1.分析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和影响,提高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提高学生阅读史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与影响评价。

[教具教法]插图,地图。讲述,列举,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讨论五代十国时期孕育的统一因素有哪些?导入。一是人民渴望统一;二是后周世宗改革加强了国力,后期经济的发展;三是统治者自身努力与准备。

提示同学注意,宋代周,与历史上哪一事件极为相似?

历史上隋代北周,一是权臣夺权;二是夺权前前代曾经经历重要的成功的改革,加强了国力;三是取代前前代已经统一了北方;四是都发生在我国政治的中心地区北方;五是改变后统治者都很有作为,尤其是创立了一系列制度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建国初的统治者都与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制度──科举制有关。

宋建立后,中国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货币的扩大,火药武器的发明,罗盘针的运用于航海,炼铁高炉的发明,水力纺织机的发明,造船技术的发展,都出现在宋朝。

宋,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传统科技呈现巅峰状态。政治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一、北宋建立与分裂局面的结束

1.陈桥兵变。960年,后周统领禁军的大将赵匡胤,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建立宋,年号建隆,定都东京,是为宋太祖。

2.结束分裂局面。战略方针为“先南后北”和“先易后难”,基本削平南方割据势力。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资料]南唐后主李煜故事。前引。975年,宋军直抵金陵城下,李不是动员抵抗,而是派特使向太祖苦苦哀求,说经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乞求缓师。宋太祖闻言大怒,“说什么江南有无过失,岂不闻天下一家?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鼾睡!”976年初,破城。时李煜于静居寺听和尚讲经,肉袒出降,后自记曰“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资料]“赵匡胤(宋太祖)千里送京娘”。

[提示]北宋结束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而只是将汉族生活的大部分区域统一进来,所以,这一时期仍然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结束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专制皇权。

[提示]赵匡胤自己作为权臣取而代后周,同时希望后来者不会效仿其如炮制。

2.措施。

(1)集中军权。

A.解除了统兵大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将他们调至外地充任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C.设立枢密院,拥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权,使二者牵制。

D.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领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防止武将专权。

E.将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入选禁军。

F.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强干弱支”,“内外迁制”。

[资料]

赵匡胤,一介武夫出身,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重现,尽力削弱地方权力,一切收归中央,矫枉过正,带来新的弊端,统得过死,形成负面效应。

五代时期,有人喊出口号,“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也”。赵氏深知,故杯酒释兵权中,自叹不快乐,臣问何故,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人生如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帛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宋代的军事组织:将过去征兵制改为募兵制,禁军与厢军为政府职业军,北宋初90年中,兵员数直线上升:如初为37.8万人,至1041年(岳飞时代)达125.9万人。另有乡军、蕃军,不算正规军。宋又实施养兵政策。每一地灾荒,政府即招兵,意为常有乱民而少有乱兵。

宋将官、职分离,官成为一种待遇。知其官不知其职者,十有八九。另将旧官制一应保留,大批官僚无所事事。如宋真宗时文武百官9700人,至英宗时达24000人,这还不包括候补官僚。官不管事却待遇优厚。

(2)集中行政权。将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

A.在宰相之下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B.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C.设立三司管理财政收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D.派文臣知州,通判监督知州,可直接上报皇帝,各州公文须二职联合署名方有效,使其相互牵制,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3)集中财权与司法权。

A.在各路设立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B.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死刑犯须报中央核准,将地方司法权收归了中央,扭转了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

3.评价。

(1)积极方面。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消极方面。史称“三冗地积”,即冗官、冗税、冗兵,积贫、积弱。

A.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B.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C.地方财政困难。

[提问]如何就具体措施分析得出以上评价?

三、科举制的发展

1.措施。

A.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B.严格考试程序,使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称“天子门生”。

C.考试科目减少,进士为最主要的科目。

D.考试方法上实施糊名制,防止舞弊。

E.录取名额比唐大增,宋太宗在位二十余年,科举取十近万人。

[资料]宋代科举科目多,大体有进士、明经、诸科、制科、童子、武举等。进士最重要,其考试内容为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于诗赋和策论。前三名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防舞弊严格,有锁院制度,考官确定后,即锁于贡院中,中断与外界联系。另有弥封。考后将试卷姓名、籍贯糊上交判卷者,直至成绩公布后方拆封。誊录,防止写标记和暗号,由人专抄。别试,对考官子弟专设,另派人监考、阅卷。权贵子弟往往多复试一次,以判断有无利用职权提高成绩现象。

2.评价。为地方阶级各阶层入仕途开展了道路,使北宋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

[提问]如何就具体措施评价这是科举制的发展,并说明其负面作用。

[课堂小结]联系前代历史,将秦至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加以罗列。归纳科举制产生发展小史。

[课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