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种鱼

鱼化石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5-12

种鱼。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种鱼》,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种鱼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小童话,篇幅短小,内容简单,却寓以深刻的道理,“种鱼”这个题目,谁看了都会画一个问号。鱼也能种吗?谁来种鱼呢?为什么要种鱼?种鱼的结果会怎样呢?它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引起阅读的兴趣,课文由三段构成,第一、第二自然段均为一句话,句式相同,只变动其中几个字,揭示春播秋收,春种秋实的规律,小猫是个很爱学习的孩子,他看见了农民春播秋收,便模仿起来。他善于观察,善于将观察到的内容与自己先联系起来,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但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只看到现象没有发现本质的不同,因此它做了一件可笑的事,因为它没有认真动脑思考,所以它的理想只能变成空想了,提醒小朋友千万别学小猫,只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这样就容易犯错误了。

教学理念:

低年级的阅读要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以读为主线,以读带讲,以读促进,通过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激发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勤于思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阅读课外书感兴趣。

3、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是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揭题:(老师板书:种)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种鱼》

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3、初读课文

a)自由读问,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圈画生字及标出自然段序号。

c)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或不准确字音。

4、朗读感悟: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b)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小猫会收获很多小雨吗?为什么?

c)出示句式,品读:农民把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用着个句式练习说话)

5、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i.谁能告诉小猫,他错在哪里?

ii.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iii.(出示挂图)看图讲故事。(复述故事)

扩展阅读

8小猫种鱼


8小猫种鱼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小猫收不到鱼的原因,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

2.学会7个生字、3个新偏旁,理解字词的意思。

3.看清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4.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掌握生字词。

三、教具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看图学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题目。从题目上看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我们听说过种树、种菜、种庄稼,但听说过种鱼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猫种鱼是怎么回事?看了图,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粗知图意,初步了解课文有关内容。

1.指导看图。

(1)出示5幅图,提示学生要把5幅图连起来看。(第一、二幅图上画的是同一个人,第三、四幅图上画的是同一个人,第五幅图圈里画的是小猫想到的)然后让学生边看边练习说图意。

(2)指名让学生说图意。可先说第一、二幅,接着说第三、四幅,再说第五幅。最后,试着把5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农民阿姨种玉米,收玉米;农民伯伯种花生,收花生;小猫种鱼想收很多小鱼。)

2.朗读课文。

(1)课文中是怎样说小猫种鱼的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生字,识记字音。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自然段和朗读情况,根据情况决定读的遍数。

(3)认读卡片,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4)朗读全文。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5)说一说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或知道农民种玉米,收玉米;或知道农民种花生,收花生;或知道了小猫种鱼等,学生知道一点说一点,不要要求过高)

(6)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请你提出来?

三、读全文,思考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分段学文,一幅一幅仔细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和生字的意思。

1.学习第一段。

(1)朗读后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话讲的是谁的事?农民干什么?使学生了解句子内容,渗透理解句子的方法,为读好一句话做铺垫。看图,说说农民在什么地方怎样种玉米?(图文对照,从实际上理解种的意思:在地里挖出沟,把玉米粒撒在垄沟里面,盖上土)什么时候种玉米?(春天)

(3)什么时候收玉米?收了多少玉米?(读第二句后回答:秋天,收了很多玉米)看图理解很多的意思(筐里的玉米满满的,地里还有。种了很少的玉米种子,收了很多大玉米)。谁收了很多玉米?(农民)收了这么多玉米她的心情怎样?(很高兴)

(4)朗读,要读出农民收玉米后高兴的心情。教师可以边指导边示范。

2.学习第二段。

(1)朗读。

(2)第一句话讲的是谁在干什么?(有了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在理解第二段时,适当增加一些综合性)看图说说农民怎样种花生?(加深对种的理解:在地里挖坑,把花生种子放在坑里埋上土)

(3)谁到了什么时候收花生?(联系上句了解收花生的也是农民。花生也是春种秋收)收了多少花生?(进一步理解很多的意思)再看图,从图上认识收的花生特别多。(每棵秧上结得多,筐里收得多)

(4)一颗花生的种籽长一棵秧,一棵秧结一簇花生,农民用那么少的种子,收了这么多的花生,心里一定特别高兴,请同学们读一读,读出高兴的语气。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段。

(1)朗读。

(2)第一句话讲小猫怎样?(把理解的重点放在句子的后半句:小猫的两个动作)小猫看见什么?(把这一段与前两段的内容联系起来,了解小猫种鱼的原因)小猫怎样把小鱼种到地里?(看图回答)

(3)读第二句,说说小猫想的是什么?(一定会收很多小鱼)看图了解小猫想收的小鱼有很多条。

(4)小猫种两条鱼想到一定会收到很多条鱼,心情怎样?(看图说小猫的表情)

(5)读出小猫当时的心情。

(6)小猫真的会收到很多鱼吗?为什么?(启发学生懂得小猫之所以收不到鱼的道理:庄稼的种子能在土里发芽、长出庄稼、结出果实。鱼是在水里生长的,埋在土里就会烂掉。小猫照搬农民的做法,是收不到鱼的)

(7)谁能帮助小猫找到收很多鱼的办法呢?(引导学生发现鱼和水的联系:小鱼在水里长大,能下很多鱼子,鱼子能变成很多小鱼)

4.教师总结:

你们都是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孩子。不光知道小猫错在哪儿,还能帮它想出多收鱼的办法。以后,我们做事情要动脑筋想一想怎么办,不同的事,有不同的做法,不能简单模仿别人的做法,犯小猫那样的错误。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背诵课文。

注意引导学生把第一、二段课文进行比较,找到两段不同的地方只是讲玉米的地方换成花生。还要注意第二句开头没有农民。第三段比较复杂,注意与第一、二段的不同点。

三、巩固字音字义,掌握字形。

先读字音,再分析字形,进行书空练习,然后组词语加深理解字义。指导书写可在分析字形后进行,也可在学完所有字之后统一进行。

种:可与秋比较。左边都是禾木旁,右边火字换成中字。(种庄稼、种菜、种花、种树)

多:上下结构。上边是夕字头,写时两个夕要上下对齐。

地:可与他字进行字形比较。右边都是也字,左边一个是亻(单人旁),一个是土(提土旁)。因为地与土有关,他与人有关。

四、练习。1.在田字格里书写生字。

2.做课后第2、3题。

人教版语文一上:《小猫种鱼》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彳(双人旁),夕(夕字旁)。

2、学会7个生字:种、玉、地、很、多、花、他,读准音字,识记字形。

3、能按田字格字帖正确书写生字。

4、练习用很多、到了说话。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词语卡片。

种玉米种花生很多到了他地

2.朗读课文。(指名读,1~2人)

(二)认识3个新偏旁。

1.,提土旁。为什么叫提土旁?(土字做偏旁,第三笔横改为提)

2.彳,双人旁。与亻单人旁区别开来。

3.夕,夕(x9)字旁。笔顺是一笔斜撇,(),二笔横折撇(),三笔点(夕)。

(三)学会7个生字。

1.种,zh^ng,拼读音节,读词语:种玉米。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自学,自记,指名回答问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种字?(按偏旁加熟字或按部件记字形,左边是禾木旁,右边是中字)

(2)口头组词语。

2.玉,yu,读准音,读词语:玉米。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自学后讲方法)

①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国字去掉大口框儿,共5笔)

②数笔画记字形:一笔横,二笔横,三笔竖,四笔横,五笔点。一共5笔。

(2)口头组词语。

玉米玉石宝玉

3.地,d@,拼读音节,读词语:土地。

(1)识记字形。(自学后讲记法)

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提土旁,左边也字。

(2)口头组词语。

土地地方草地平地地球

4.很,hen,拼读音节,读词语:很多。

(1)识记字形。(自学讲记法)

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左右结构,左边双人旁(彳),右边第一笔横折(),二笔横(),三笔横(彐),四笔竖钩(),五笔小撇(),六笔捺(艮)。

教师提问:右边下半部的写法和哪个字一样?(农)

(2)用很多练习说话。

①很多是什么意思?(表示数量多)

②读原句。(自己选读)句子说什么很多?(很多玉米、很多花生、很多小鱼)我们把前半句改了,还用后半句,可以怎样说?姐:妈妈买来很多玉米。行不行?不对,应说:妈妈买来一些玉米。那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玉米呢?(市场上、运货的大车上、玉米地里)试着说一句。

③在什么条件下,什么东西我们可以说很多?如:①我在公园里,看到很多好看的花。②养鱼池里有很多小鱼。

5.多,du#,拼读音节,读词语:很多。

(1)识记字形。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上面是夕字旁,下面是夕字。

(2)区别反义词,理解词义。与多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3)口头组词语。

很多多少多数许多多好

6.花,hu1,拼读音节,读词语:花生。

(1)识记字形。用部件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第一笔斜撇(丿),第二笔竖弯钩(七)。

(2)口头组词语。

花生花朵鲜花红花花钱

7.他,ta,拼读音节。

(1)他是什么意思?(除你、我之外,称第三人为他)

(2)识记方法。部件组合法,左右结构,左边单人旁,右边也字。

(3)他和地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从读音、字形两点进行区别)

(四)指导书法。(方法步骤同学词学句6)

提示:

1.种:左右相等,右边口在横中线上。

2.很:双人旁两个斜撇起笔要对齐。

3.多:上下两个夕字,第一笔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五)读课文,指导用到了练习说话。

1.用到了进行词语搭配。到了什么地方?公园商店书店学校车站什么到了:春天冬天秋天夏天

2.用到了练习说话。

(1)我跟妈妈到了书店,看到许多童话书。

(2)春天到了,我们去公园观赏桃花。

(六)巩固复习。

1.读词语。

2.背诵课文。

人教版语文一上:《小猫种鱼》教学设计(二)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语文一上:《小猫种鱼》教学设计(二)”,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学习课文内容,。

2、明白小猫的错误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动脑筋,把事情做坏了。

3、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背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4、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小猫为什么会做错事的道理。

5、练背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卡片:种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述图画的意思的。

2.学习第1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谁的事?

(2)读读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图的事?(指名读)告诉学生这叫前半句话。

(3)前半句讲了谁?(农民)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种在地里)师述:前半句告诉我们谁、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

①种在这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翻土、挖沟、播种、盖土)板书:种

②农民把什么种在地里了?(玉米)

③种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样的东西?(种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书:玉米

④读读前半句。

(4)读一读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说的是谁?怎么样了。(农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课文里有农民两个字吗?(这是半句话,跟前半句合起来是一句话,前半句话里有谁(农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着说的,说的还是他<农民>)

②后半句讲的是在什么季节,谁收到了什么。板书: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图说说。(很多在图上画的筐里玉米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地里的玉米杆上还长着许多没有掰下来的)

师述:在春天播下种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许多的玉米,农民心情怎么样?

(5)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出农民的高兴心情来。

(6)练习背诵

①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的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收了什么?这种背诵形式与填空背诵一样,但是难度比填空背诵大。

③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农民种玉米收玉米

这种背诵形式比上述两种都难一些。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自读课文。

(2)看图,读文,回答问题。

①第2自然段与哪两幅图相对应?

②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与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与玉米)

③前半句讲了谁?在干什么?(读文自己说说)在什么时间种花生?

板书:农民种花生

④农民怎样种花生?(进一步理解:种字)

⑤后半句讲的谁?到了什么时间?收到了什么?

板书: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农民怎样收花生?(看图说说)

⑦读全句话,问:句子中的两个花生各指什么说的?(农民种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种的是种子,收的是果实。

⑧农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图说说怎样多?(农民叔叔身边的筐里装满了花生果,地里还有很多没有刨出来的)

⑨读课文,读出农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

4.练习背诵课文。

(1)第1自然段会背了,这个自然段只要把花生这一词语换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总结两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农民在什么时间,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什么?

(2)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种秋收)

6.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课文,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讲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哪幅图与这段话对应?

(2)读第1句话,回答问题。

①小猫看见了什么?(看到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实)

②所以小猫就怎么做了?(把小鱼种在地里)

③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呢?(因为他看到农民春天种了种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实,他也想种上小鱼,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鱼)读熟第1句话。

(3)读第2句话,这句话讲了小猫的想法,他是怎样想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确定不变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猫确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实现)读第2句话。

(5)问: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种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吗?

③小鱼怎样繁殖?

师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种在地里能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小鱼是动物,它生活在水中,要在水中繁殖生存。所以小猫到秋天不会收到很多小鱼。

(6)看图读读全段课文,说说小猫错在哪里?(小猫看见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到很多果实,他就学着种小鱼,可他不动脑筋,不想想小鱼在土地里是不能活的,更不会长出很多小鱼的)

师述:小猫向别人学习是好的,但是不动脑筋,把别人的办法生搬硬套到自己这里来,就不对了。

7.练习背诵。

(1)填空练习背诵。

小猫()()(),把小鱼()()()()。他想,到了秋天,()()()收到()()()()。

(2)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①小猫干什么了?

②小猫怎样想的?

(三)巩固复习。

1.读词语。

2.背诵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猫种鱼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猫种鱼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

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8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说)

(农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种子,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天农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看图三、图四,初读课文。

1.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3.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

(1)学生自己练读,读准音字,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五,初读课文。

1.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小猫种鱼)

2.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3.读第3自然段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练读。

(2)教师指名读。

(五)读全文,自己小声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图文结合,学懂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二)知道小猫的错误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动脑筋,把事情做坏了。

(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背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小猫为什么会做错事的道理。

(二)练背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卡片:种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述图画的意思的。

2.学习第1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谁的事?

(2)读读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图的事?(指名读)告诉学生这叫前半句话。

(3)前半句讲了谁?(农民)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种在地里)师述:前半句告诉我们谁、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

    ①“种”在这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翻土、挖沟、播种、盖土)板书:种

②农民把什么种在地里了?(玉米)

③种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样的东西?(种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书:玉米

④读读前半句。

(4)读一读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说的是谁?怎么样了。(农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课文里有“农民”两个字吗?(这是半句话,跟前半句合起来是一句话,前半句话里有谁(农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着说的,说的还是他<农民>)

②后半句讲的是在什么季节,谁收到了什么。板书: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图说说。(“很多”在图上画的筐里玉米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地里的玉米杆上还长着许多没有掰下来的)

师述:在春天播下种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许多的玉米,农民心情怎么样?

(5)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出农民的高兴心情来。

(6)练习背诵。

①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的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收了什么?这种背诵形式与填空背诵一样,但是难度比填空背诵大。

③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农民种玉米收玉米

这种背诵形式比上述两种都难一些。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自读课文。

(2)看图,读文,回答问题。

①第2自然段与哪两幅图相对应?

②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与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与“玉米”)

③前半句讲了谁?在干什么?(读文自己说说)在什么时间种花生?

板书:农民种花生

④农民怎样种花生?(进一步理解:“种”字)

⑤后半句讲的谁?到了什么时间?收到了什么?

板书: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农民怎样收花生?(看图说说)

⑦读全句话,问:句子中的两个“花生”各指什么说的?(农民种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种的是种子,收的是果实。

⑧农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图说说怎样多?(农民叔叔身边的筐里装满了花生果,地里还有很多没有刨出来的)

⑨读课文,读出农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

4.练习背诵课文。

(1)第1自然段会背了,这个自然段只要把“花生”这一词语换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总结两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农民在什么时间,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什么?

(2)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种—秋收)

6.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课文,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讲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哪幅图与这段话对应?

(2)读第1句话,回答问题。

①小猫看见了什么?(看到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实)

②所以小猫就怎么做了?(把小鱼种在地里)

③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呢?(因为他看到农民春天种了种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实,他也想种上小鱼,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鱼)读熟第1句话。

(3)读第2句话,这句话讲了小猫的想法,他是怎样想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确定不变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猫确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实现)读第2句话。

(5)问: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种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吗?

③小鱼怎样繁殖?

师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种在地里能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小鱼是动物,它生活在水中,要在水中繁殖生存。所以小猫到秋天不会收到很多小鱼。

(6)看图读读全段课文,说说小猫错在哪里?(小猫看见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到很多果实,他就学着种小鱼,可他不动脑筋,不想想小鱼在土地里是不能活的,更不会长出很多小鱼的)

师述:小猫向别人学习是好的,但是不动脑筋,把别人的办法生搬硬套到自己这里来,就不对了。

7.练习背诵。

(1)填空练习背诵。

小猫()()(),把小鱼()()()()。他想,到了秋天,()()()收到()()()()。

(2)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①小猫干什么了?

②小猫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填空:

农民种(),收到()。农民种(),收到()。小猫种(),收不到()。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彳(双人旁),夕(夕字旁)。

(二)学会7个生字:种、玉、地、很、多、花、他,读准音字,识记字形。

(三)能按田字格字帖正确书写生字。

(四)练习用“很多”、“到了”说话。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写字。

(二)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词语卡片。

种玉米种花生很多到了他地

2.朗读课文。(指名读,1~2人)

(二)认识3个新偏旁。

1.,提土旁。为什么叫提土旁?(土字做偏旁,第三笔横改为提)

2.彳,双人旁。与“亻”单人旁区别开来。

3.夕,夕(x9)字旁。笔顺是一笔斜撇,(),二笔横折撇(),三笔点(夕)。

(三)学会7个生字。

1.种,zh^ng,拼读音节,读词语:种玉米。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自学,自记,指名回答问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种”字?(按偏旁加熟字或按部件记字形,左边是禾木旁,右边是“中”字)

(2)口头组词语。

2.玉,y),读准音,读词语:玉米。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自学后讲方法)

①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国”字去掉大口框儿,共5笔)

②数笔画记字形:一笔横,二笔横,三笔竖,四笔横,五笔点。一共5笔。

(2)口头组词语。

玉米玉石宝玉

3.地,d@,拼读音节,读词语:土地。

(1)识记字形。(自学后讲记法)

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提土旁,左边“也”字。

(2)口头组词语。

土地地方草地平地地球

4.很,h7n,拼读音节,读词语:很多。

(1)识记字形。(自学讲记法)

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左右结构,左边双人旁(彳),右边第一笔横折(),二笔横(),三笔横(彐),四笔竖钩(),五笔小撇(),六笔捺(艮)。

教师提问:右边下半部的写法和哪个字一样?(农)

(2)用“很多”练习说话。

①“很多”是什么意思?(表示数量多)

②读原句。(自己选读)句子说什么“很多”?(很多玉米、很多花生、很多小鱼)我们把前半句改了,还用后半句,可以怎样说?姐:“妈妈买来很多玉米。”行不行?不对,应说:妈妈买来一些玉米。那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玉米呢?(市场上、运货的大车上、玉米地里)试着说一句。

③在什么条件下,什么东西我们可以说“很多”?如:①我在公园里,看到很多好看的花。②养鱼池里有很多小鱼。

5.多,du#,拼读音节,读词语:很多。

(1)识记字形。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上面是夕字旁,下面是“夕”字。

(2)区别反义词,理解词义。与“多”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3)口头组词语。

很多多少多数许多多好

6.花,hu1,拼读音节,读词语:花生。

(1)识记字形。用部件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第一笔斜撇(丿),第二笔竖弯钩(七)。

(2)口头组词语。

花生花朵鲜花红花花钱

7.他,t1,拼读音节。

(1)“他”

是什么意思?(除你、我之外,称第三人为他)

(2)识记方法。部件组合法,左右结构,左边单人旁,右边“也”字。

(3)“他”和“地”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从读音、字形两点进行区别)

(四)指导书法。(方法步骤同“学词学句6”)

提示:

1.种:左右相等,右边“口”在横中线上。

2.很:双人旁两个斜撇起笔要对齐。

3.多:上下两个“夕”字,第一笔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五)读课文,指导用“到了”练习说话。

1.用“到了”进行词语搭配。到了什么地方?公园商店书店学校车站“什么”到了:春天冬天秋天夏天

2.用“到了”练习说话。

(1)我跟妈妈到了书店,看到许多童话书。

(2)春天到了,我们去公园观赏桃花。

(六)巩固复习。

1.读词语。

2.背诵课文。

种窗帘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激发质疑。

1.老师板书课题,生齐读,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甲:种窗帘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乙:窗帘可以种吗?

2.请小朋友们自由默读课文,看能不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二、感知课文内容。

1.拼音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

2.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将生字标上记号。

三、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1.出示卡片。

2.交流,如何读准字音的?

学生甲:两、蜂、唱、龙都是后鼻音,满、欢是前鼻音。

学生乙:华、龙都读第二声,在华华、龙龙中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学生丙:欢单读huān,在喜欢中读轻声。

3.指名读.抽读.轮读.领读.开火车读。

4.识记字形,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四、出示认读字,指导学生认读。

1.出示卡片。

2.辨析它们的读音。

3.多种形式地读。

五、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指名听写上节课的生字。

2.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

1.点学生分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共6段)

2. 齐读结尾段的第一句,说说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这彩色的窗帘?

3.如果你是陶陶家中的一员,你喜欢哪个季节的窗帘?

由学生自选片段,老师随机指导朗读,并进行相关的词句训练。

4.课文为什么说这是彩色的窗帘?

找出文中第3~5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5.课文为什么要先写绿色的窗帘?

学生丙:因为窗帘是陶陶种下的花藤形成的,它先是绿色的,开满花后是花的,到秋天,藤叶又变黄了。所以要先写绿色的窗帘。

三、课文拓展延伸。

1.看到陶陶种的美丽的窗帘,你会想些什么?

学生甲:窗帘真是美啊,我也要去种。

学生乙:陶陶是通过劳动让窗帘变美的。

2.全家人都喜欢这彩色的窗帘,会怎样说?

学生丙:明年我们还种窗帘。

学生丁:我们家的陶陶可真爱劳动啊!

第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ng gē jīn s

( )( )

huān l zhōng hu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两 ( )满( ){蜂( )峰( )

{欢 ( )吹( ){化( )华( )

三、写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的

四、造句。

好像

慢慢地

喜欢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

1.种子发芽了,( )的。芽儿长高了,( )的。

2.慢慢地,绿藤上开出( )( )的小花。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2.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洞庭鱼米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会认6 个。

2、朗读课文,理解第一段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首尾两段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首尾两段的意思。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开火车

二、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课文是围绕美丽的洞庭,是祖国的大鱼库、大粮仓来写的。

三、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洞庭湖是个大鱼库?哪几个自然段写洞庭湖是个大粮仓?

学生甲:课文第2、3、4自然段写洞庭湖是大鱼库。

学生乙:课文第5、6、7自然段写洞庭湖是大粮仓。

四、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究。

学生甲:一望无际是什么意思?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

学生乙:课文为什么说洞庭是一颗明珠,是大鱼库、大粮仓?

课文前面说洞庭是祖国江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是概括地写,中间具体写了洞庭为什么是大鱼库、大粮仓,也是对洞庭是一颗明珠的有力说明,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从而说明洞庭实在是鱼米乡。这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课文拓展

根据课文第8自然段的描写,画一幅美丽的想象画。

六、背诵课文。

1、听录音读。

2、自己试背。

会上树的鱼


第二课时课文教学片段

昨天我们学习了第2自然段,老师带着大家从课文的语言中读出了鱼的新奇,相信大家对这种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文后面的内容更精彩,这种鱼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奇呢?交流大家昨天预习的成果。

瑜:请大家看到这句话:来就来!鱼儿说着,胸和腹紧贴着树干,刷刷刷就向树顶爬去。这种鱼居然可以爬树,我觉得很新奇。

怡:我从刷刷刷感受到它还爬的很快,很奇怪。

昭:我也从胸和腹紧贴着树干感受一般的鱼在水里,怎么可能贴着树干不掉下来,很奇怪。

师:通过以上3个同学的分析,我们更加感受到这种鱼的新奇有趣,让我们用朗读把这些体会读出来。

丁:我从说完,他从树上下来,蹦跳这向大海奔去这句话中的奔去知道他跑的很快,很奇怪。

陶:我从小鱼儿爬上树梢,像吃豆儿似的,把大树上的蜗牛全吃光了。这句话中知道小鱼吃虫子像吃豆子一样,而且是全吃光了,很有意思。(同学们平时怎么吃豆子的?轻松)看小鱼就是这样轻松地吃着蜗牛,太不可思议了。

课外扩展

1、用一段话介绍弹涂鱼,把它的特点说出来,可以借用文中的语言。

(本周积累本写话作业)

有一种鱼非常有趣,它叫弹涂鱼。

2、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小动物?通过看书、上网等途径去了解了解吧!

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设计点评:直奔主题,让学生立足课题提问,引起学生阅读欲望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诵读入境,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不明白,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能否从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读书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尽量将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来单独再读读。

③读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2、同桌相互交流:读书要求中的有关问题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针对容易读错的字板书正音:澈、港、缸、聋;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及目标中的生词。

4、点名交流:你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

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

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

A、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忘我境界

B、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挥笔速写 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纸上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出来。

3、同桌相互对读课文,相互检查对课文阅读的情况,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语段,感悟形象

1、大家已经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聋哑青年把鱼画得像。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具体讲了这层意思。

2、教学第78自然段的过程。

①你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吗?看看第7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词语能帮助你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抓住一丝不苟、绣花和细致理解工笔细描)

②你想象一下,青年对金鱼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笔细描?是怎样做到工笔细描的? ③正因为他画得好,围观的老人、青年、小孩都是怎么赞叹的、又是怎么议论的? ④这时我再让你说融为一体的意思,你能说出来吗? ⑤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说说聋哑青年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⑥你还可以用你知道的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画鱼画得像。

⑦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及教师范读。

3、教师叙述:青年将金鱼画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请你认真读读第35自然段,看能否发现什么画画的技巧?

学生读后谈感受。(引导学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静静地以及从来不说一句话想象、感知他平时如何认真观鱼的品质。)

4、再评价这位聋哑青年。(除了品质以外,有必要引导谈出对生活的热爱。)

5、教师小结:是啊,如果不是他长时间忘我的观察金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画鱼,那么他又怎能使画出来的鱼像在水里游呢?

五、品读难点,明白事理

1、教师描述:当我和聋哑青年交谈的时候,我将小女孩发自内心的鱼游到了纸上的纸条交给他时,他是如何回答的?

2、鱼先游到了心里的教学引导(要求学生读35自然段)。

①鱼先游到了心里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时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②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将两句话及两句话所蕴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③教师小结:就是这样一位聋哑青年,虽然身患残疾,就是凭着执着、专注、勤奋,使鱼先游到心里,而后又游到了纸上,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了残疾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④要求学生谈谈你从聋哑青年画画的经历中有哪些启示,联系实际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人和事。

3、朗诵课外作品《高贵的补鞋匠》,听后谈初步感受。

板书设计:

观鱼 专心 鱼游到了心里

年轻人 耐心

画鱼 恒心 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纸上》学案分析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鱼游到纸上》学案分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鱼游到纸上》学案分析

【教学目标】:1、体会青年的特别之处。

2、理解鱼“游到纸上”与“游到心里”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事专注、勤奋的品质。

4、学习人物的写作方法:细致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并简单运用。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学习人物的写作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理解鱼“游到纸上”与“游到心里”的关系。

一、导入正文

春晚上精湛的魔术让我们啧啧称奇,翻开回忆的扉页,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震撼人心的

时刻。(魔术展示)

魔术师真厉害,把纸上的金鱼变活了,它们游到了鱼缸里。今天,咱们也要去见一位厉害的魔术师,他能够让鱼游到纸上。他是谁呀?凑近点看看,他长什么样子?打开书127页,找出描写青年的句子。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他是个怎样的青年?特别在哪?

二、品文

★举止特别:想知道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得先知道“举止”是什么?(行为:动作、神态)

找找哪体现出他举止特别?用直线勾画出来。

(一)观鱼

幻灯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描写青年的?(神态、动作)我们写人时,这种方法用得上吗?要学以致用。

2、你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静静地:什么叫静静地看?(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用心)

3、这个青年就这样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专心致志地看、聚精会神地看,看了多长时间?

4、你从那句话看出来的?

@幻灯出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5、找到的孩子咱们一起读。你们是否留意过这个词?每个星期天?

6、他每个星期天都会来吗?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位青年在不在。引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7、孩子们,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这样静静地看,呆呆地看,中断过吗?他放弃过吗?这叫怎样的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8、这样全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看,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他不累吗?能在句子中找到依据吗?(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9、这是种什么境界?

10、什么叫静,静就是(聚精会神),静就是(坚持不懈),静就是(忘我的境界)。

11、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青年,感受他忘我的境界。配乐引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正是拥有一种忘我的境界,他画的鱼才让那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正是拥有一种忘我的境界,他画的鱼才让每一位围观的人在心里边儿发出这样的赞叹——“鱼游到了纸上!”

12、他不但观鱼特别,画鱼的时候也很特别,他是怎样画鱼的呢?默读课文,把青年画鱼的部分勾画出来。

(二)画鱼

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齐读,一边读,一边用心地感受,看青年画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认真、画技高超)从哪感受到?

一丝不苟

静静地:忘我(环境比较)

他忘我到了什么程度?读下去。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文中有两个专业术语,都是画的一种画法。哪些词能够帮我们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一丝不苟、细致;很快地)

谁能用读区分出这两种画法的不同?(指名读)

2、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动作),作者抓住了青年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我们也随着青年的动作来画画金鱼吧,如果你是这位青年你会画些什么动态?

3、当你很快画出金鱼(吐泡泡、吃食、甩尾巴、嬉戏)的时候你还会去看金鱼缸里的鱼吗?为什么?(鱼已经游进了我的心里)

4、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带上你们的想象,把每个细节一丝不苟的记在心里,再读。

5、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呀,怪不得这个小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名读)

正是那位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让每一个围观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深深的感受——

鱼游到了纸上!

6、正因为青年坚持不懈的专注观察,鱼游进了他的心里;正因为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所以他画的鱼栩栩如生。现在你知道“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了吗?

鱼游到纸上鱼游到心里

小助手:老师给大家带来个小助手——关联词,你能选一个把它们的关系连起来说一说吗?因为……所以……;如果……就……;只有……,才……

★身份特别

青年画的鱼由他的心里游到了纸上,这高超的画技令我震撼,然而更加让我震惊的是他居然是一名(聋哑人),看来他不但举止特别,还拥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哪看出我震惊了?(!!)为什么震惊?(高超的画技,勤奋专注)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什么样的品质?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他成功了吗?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也要勤奋专注,只要不懈追求,我们也能够成功!

三、写作手法及练笔

1、深入了解了青年,现在知道他哪里特别了吗?(他虽然是一名聋哑人,但做事聚精会神、持之以恒;画技高超),他的形象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了我们脑海中,作者是如何把他的形象描写得那么生动的呢?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动作、神态、语言)

2、青年画画吸引了那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着,赞叹着,我们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态、动作,想想他们的语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他们是怎样议论的,怎样赞叹的。(自由说话)

3、试试把这段文字补充得更加生动,让围观的人们走到你的纸上。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不远处一位老大爷_______;人群里大姐姐________;青年旁边的小女孩__________。

4、写作和画鱼一样,只要长期认真的观察,将生活的点滴入心,学会运用这些写作手法,那你的文字也就写活了。凡事只要入心,不懈追求,你就能成功!

《种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诗歌《种太阳》语言朴实、短小精悍,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这首诗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一位小朋友希望世界更加温暖、明亮的美好愿望,通过种太阳送太阳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也符合大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大班教学。

设计意图:

传统的诗歌教学,教师只注重“教”的过程,只是把让孩子学会背诵诗歌、会表演作为最终的教育目的,而忽略了孩子“学”的过程,把孩子当成了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孩子的创造力不能得到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更是难以体现。现代儿童观认为:幼儿是认识的主体,幼儿的发展是主动活动的结果。诗歌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只有让幼儿充分的去看、去想、去说、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幼儿才会更快、更好的掌握诗歌内容,同时获得诗歌以外的能力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种太阳》为我们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图,通过形象和情景的描绘,表现了孩子希望世界更加温暖明亮美好愿望的画面,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是激发幼儿文学审美的好教材。而大班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了初步的理解、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他们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因此,我把教学目标之一定为“理解并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同时,作为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基础后,往往不满足于对一首诗歌的朗诵,他们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编的欲望,可这种欲望要变成实践行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因此,我将“用仿《种太阳》诗歌创编活动”定位于本次活动的难点。

设计思路: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育就是引导。导出是“引”的过程,而非灌输。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让幼儿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唱一唱等多种形式的展开,充分体现了新《纲要》所强调的: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

创设学习诗歌的宽松、愉悦的氛围,通过手、脑、口、眼在活动中并用的学习方式,加深幼儿对新诗歌的理解与记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练习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2、发展想象力,学习用诗歌语言表达自己经验和想象。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种太阳》。

1、《种太阳》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春天到了,农民伯伯就要播种了,把种子播到地里,等到秋天才会有所收获。现在有个小朋友也要播种,他播种的不是种子,而是愿望,他要播种什么愿望呢?我们学完这首诗歌就知道了。

二、欣赏诗歌

1、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后,师生齐读题目)

3、提出问题:

(1)诗中的小朋友有一个什么愿望?

(2)诗中的小朋友要把太阳都送给谁了,为什么?

(3)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播种太阳?

三、朗诵诗歌

1、老师范读诗歌。

2、教师教幼儿朗诵诗歌。

3、教师示范:表演朗诵诗歌。

4、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朗诵诗歌。

四、谈话“我的愿望”

1、提问:你的愿望是什么?

2、教师谈谈自己小时候的愿望,引导幼儿说出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

3、提问、为了实现你的愿望,你现在应该怎样做?

五、结束部分

欣赏儿歌《种太阳》(幼儿边欣赏边做动作)。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拿出彩笔和纸,画出自己美好的愿望,然后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

2、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愿望是什么,再把自己的愿望说给家长听一听。

《鱼游到了纸上》听课有感


 大家看到题目,有什么要说的吗?

现在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在黑板上写几个词语,然后同学们朗读完后,用这些词语把文章串起来叙述一遍,再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如痴如醉忘我的境界唯妙唯肖栩栩如生逼真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哪些词语、句子表现了聋哑人忘我的境界?(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再让学生细细品位句子: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

师:年轻人是不是真的骄傲?

最后,教师点题: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老师最后总结:

我们的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整堂课结束了,老师留给我的印象是:

感情丰富,语言表达规范得体,能够熟练掌握教材。她还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语非常的到位。最精华的一点就是开课设计的非常好,教师把文中的关键词显示在了大屏幕上,然后让学生脱离课本,用关键词把文章穿起来。

以上都是学习教师的优点,下面是两点不足之处,如果处理的好,效果会更好。

1、课后第二题鱼先游到我的心里,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鱼先游到了心里再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呢?

2、最后我们的文章应提升到另一个高度,那就是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勤奋、专注、持之以恒,这就把学生的知识目标上升到了情感目标,值得老师们探讨学习。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八册:《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聋哑青年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

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逐渐清晰起来。

课文在写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聋哑青年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一是布置学生进行充分预习;二是准备童谣、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初知课文内容。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感悟游字的精妙

[课前准备]

童谣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二、初读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1、指名读;

2、汇报预习收获;

3、全班齐读。

四、品读语句,感悟人物品质

(一)游字的精妙:

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出来。

1、指名读;

2、交流惊叫的原因;

3、想象生情,表演感悟;

4、再读再悟。

(二)画鱼的专注:

出示年青年人画鱼的段落。

1、多形式品读;

2、范读想象;

3、交流、感悟青年人的专注与高超画技。

五、设疑延伸

六、作业

1、摘抄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聋哑青年人为什么能让鱼儿游到纸上来?

3、小练笔:想象围观人议论的情景并描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文,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心里的关系,培养勤奋、专注的品质。(重点)

2、学习作者观宗和描写人特的方法。(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青年人地画画。他有时,把金鱼的每个部位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有时又很快地画出金鱼的,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意外的是,他居然是个人。

1、完成填空。

2、想想聋哑人三个字给你带来什么思考?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找出青年人画技高超的依据,理解鱼游到我的心里。

2、联系上下文,交流体会游到纸上与游到心里的关系。

三、文章片断选读,加深感受。

四、学习作者观察,描写人物的方法。

1、谈谈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小组)

2、全班交流。

五、教师总结激励。

六、作业。

1、把最想对聋哑青年说的话写下来。

2、搜集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与别人交流、共享。

3、重读全文。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工笔细描

聋哑青年

(画技高超)

挥笔速写

第二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勤奋、专注)

(画技高超)

◆设计说明

一、紧扣课题,直击重点

鱼游到了纸上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题目,既能引发思考、争议、质疑,又能体现聋哑青年画技高超。所以,课堂一开始便直通课题,切入本课重点。

二、字词学习,预习为主

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生字新词的方法,如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所以对于生字的字音字形,新词的理解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自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同时对于课文的初步感知也有帮助。

三、品读为主,想象为辅

读到有情时,文也通大半,这是对读的重要性的很好概括。因此,在学文过程中,始终以读为重要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准,读出味道,自然地感悟到人物的品质。

四、童谣传唱,激趣延伸

顺口的童谣特别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本人结合课文内容创编了两首童谣串联课文的始终,既富有童趣,又能延伸语文的内涵。

五、入境表演,想象生情

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都丰富多彩的,在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时,不仅通过品读倾听,还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模拟表演,能更好地领悟游字的精妙,从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高超画技。

◆课文

27、鱼游到了纸上

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眼睛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怎样画鱼以及作者与他之间的“谈话”,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四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地讲玉泉是观鱼的好地方,有许多爱鱼的人到这里观鱼。先讲作者喜欢玉泉;然后写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池水清澈,坐在池边的茶室,边品茶边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写茶室的后院有十几缸金鱼,这里有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青年。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一句是过渡句,指出“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围绕这一句首先描写了青年的外貌,特别强调了:“他那一双大眼就像玉泉的水。”接着具体描写了他的特别之处:“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举止的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三段(5—9自然段)讲青年人画鱼画得非常逼真,把鱼画活了。

这段分三层。

第一层(一个星期天……惊奇的叫起来)讲青年人画的鱼吸引了许多人。“挤满”和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声:“金鱼游到纸上来啦!”可以使人充分地感觉出青年画的鱼是多么惟妙惟肖,多么逼真!这一层从侧面说明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二层讲青年在认真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勾出鱼的动态。”从正面写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三层讲青年作画的专注。

第四段(“我仍旧喝茶”——完)讲“我”和青年的“交谈”。

天快黑了,青年仍在金鱼缸边画画。作者从他胸前的厂徽上发现了他是个聋哑人。于是他们用笔在纸上交谈。作者从中了解到:这个青年学画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当作者告诉他小女孩所说的话时,他笑得那么甜,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心里。”这说明他非常爱鱼。因为爱鱼,才如醉如痴地观察鱼。通过观察,鱼的样子、鱼的动态就活灵活现地刻在他脑子里。只要一想,鱼的造型、姿态、顽皮的样子就展现在他眼前,所以说:“先游到了我心里。”他虽然听不到美妙的音乐,表达不出真挚的情感,但他却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生活的美,从而美化人们的生活,这充分证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要热爱生活,聋哑人的生活,聋哑人的心灵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是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材料”。积累材料是以仔细观察作为前提的。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这一课有两个观察角度:一个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青年的一举一动,把聋哑青年写“活”的;二是聋哑青年通过仔细观察鱼的每个部位和鱼游动的样子,把鱼画“活”的。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就要根据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和篇目安排的特点,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来设计这一课的教法,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了解作者及聋哑青年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并把学到的积累材料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理解“赏心悦目”、“一丝不苟”、“唯一”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热爱生活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生活。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和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三)教学难点:“鱼游到了我心里”句子意思。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具准备:幻灯片

二、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鱼儿离不开水,鱼在水里游。

今天我们学习7课《鱼游到了纸上》(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

1.鱼怎么会游到纸上了?

2.“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下面,同学们根据预习提示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布置自学:自学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检查自学:

1.生字:罢、苟、唯、骄

2.词意:赏心悦目、聚集、忘我、融为一体、一丝不苟

3.分段、概括段意。

(四)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已经划分了段落,下面我们就根据逻辑段提问题。

归纳: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说明了什么?

2.“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你从哪看出来的?

4.从哪看出这是个聋哑青年?

5.“鱼先游到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根据提出的这些问题自学,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根据逻辑段提出了问题,并自学,在小组进行了讨论,这节课我们集体讨论。

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

2.“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忘我的境界”什么意思?指导朗读,表达出青年的特别之处。指名读三段,分层、层意。

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纸上”?从哪里看出?朗读、体会青年作画的认真,鱼的逼真。

4.从哪看出是聋哑青年?“融为一体”什么意思?

5.“鱼先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

生读全文,思考:聋哑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总结全文,归纳观察方法。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6的生字;

2、熟读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体会父亲坚韧的优良品质;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与导入

1、你们谁见过菜园?

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在哪儿见过?菜园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讲完,出示菜园图片)

2、那你们见过在铺满石块荒坡上的菜园吗?

(出示荒坡图片,揭示荒坡种菜需要土壤和肥料,很艰难)

二、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父亲的菜园》,快速阅读,说出对你印象最深的感受,或者疑惑问题;

要求:读准字音,语句流利,边读边想;

2、教师板书学生问题和感受;

三、细读课文

1、教师归纳学生感想和问题:看来同学们对父亲很敬佩。下面我们仔细阅读课文思考:

阅读要求:推敲重点语句和词语,语速匀畅,语调抑扬。边读边打记号和写注释。

●通过一件什么事情让你对父亲很敬佩?

(解决开荒的原因,菜园对父亲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开垦菜园?找出具体的语句体会

●父亲哪些方面值得你敬佩?

(解决开荒的过程和艰辛)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

勤劳、自信、坚韧,热爱

●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人?

(系统归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父亲的形象)

四、拓展

出示荒凉的山坡和父亲的菜园图片

这是被破坏的土地,这是父亲的菜园;

对破坏土地人的行为你有什么评价?父亲和他们比起来你有新感受?

《种鱼》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鱼化石教学设计”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