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教案

第一朵杏花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20世纪60、70年代后,美、日、欧相互关系调整的简要情况,知道中苏关系破裂的简要过程,知道美苏争霸在冷战时期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简要情况。理清大国关系重组的原因,理解大国关系重组对国际格局从两级向多级转型的重大影响。
2、技能:
用归纳法综合分析问题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美、欧、日、苏、中等大国在冷战期间关系重组以及两大阵营结构性变动对促使国际格局从两级向多级转型的影响这一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归纳法综合分析较为复杂的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冷战争霸期间的军备竞赛问题,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于批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情感与价值观认同。
通过让学生了解冷战军备竞赛中核武器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争霸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美、欧、日关系的变化
1、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阵营,美国独大到70年代美、欧、日三足鼎立
2、变化原因:
(1)美国: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的“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在政治和外交上,美国对西欧、对日本不得不强调伙伴关系;
(2)欧洲:随着西欧经济复兴,在政治和外交上,西欧通过联合不断增强独立意识。
1967年西欧六国成立欧共体,英国于1973年加入
(3)日本:60年代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在政治和外交上,日本力主推行“多变自主外交”政策,使美国对日本不得不强调伙伴关系。
二、中苏关系的破裂
1956年起,中苏两党围绕着对斯大林的评价和对国际形势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路线的看法,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两国关系随之恶化。
重大事件:苏联撤走援华专家、中苏边界冲突。
影响:中苏关系破裂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中国开拓外交新空间,逐渐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
三、美苏争霸
原因:二战后,德日法西斯被打倒,维系世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主要因素已不复存在,而且在二战中德意惨败、英法削弱,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已不复存在,美苏成为世界超级强国。战后实力膨胀的美国,其政治、经济、军事势力深入欧洲,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妄图称霸世界。同时的苏联也成为具有全球分量的超级大国,势力深入到中东欧和远东地区,欧亚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对美国的扩张政策针锋相对,最终形成了美苏争霸的局面。
美苏争霸阶段特点
(1)50、60年代,美国打压苏联,美国凭借优势力量占据主动;(“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
(2)70年代,苏联实力上升,加之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沼,使美国不得已采取战略收缩;(越南战争)
(3)80年代,美国强化军备竞赛,而苏联由于经济停滞,转而全面收缩。(“星球大战计划”)
三、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读图学史
美国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而西欧九国、日本在不断上升,尤其以日本上升幅度为大。
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导致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二)练习与测评
1、阅读本课的“文献选读”,回答问题。
(1)尼克松说“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所处的地位”指的是怎样的地位?
(2)演讲中谈到的“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地位指: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拥有绝对的优势,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主导着资本主义世界。
(3)挑战表现为:在经济方面,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复兴,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的“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在政治和外交上,西欧通过联合不断增强独立意识,日本力主推行“多变自主外交”政策,使美国对西欧、对日本不得不强调伙伴关系;在美苏争霸方面,受到苏联挑战和陷入越南战争泥沼中的美国被迫采取战略收缩。
2、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美苏争霸在不同阶段具有哪些不同特点?
答:(1)50、60年代,美国打压苏联,美国凭借优势力量占据主动;(2)70年代,苏联实力上升,加之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沼,使美国不得已采取战略收缩;(3)80年代,美国强化军备竞赛,而苏联由于经济停滞,转而全面收缩。
(三)探索与争鸣
整个冷战期间,核战争的恐怖阴云一直笼罩着世界各国人民。请就核武器与冷战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关于“核”问题,在教材中并没有明显的词句和段落具体阐述,但“核”问题在二战后的世界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关乎战后这一新能源在各领域运用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核”武器伴随着冷战的整个过程,教材中许多问题都与此相关,包括冷战中独特的对抗形式、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军备竞赛等。
教师可以将核武器问题放到冷战背景下去考察,具体从以下角度发展研究性学习:
(1)核武器发展对于世界大战的制约作用,使得冷战呈现出局部战争、危机不断,美苏尽量不正面冲突的特殊对抗形式。核武器发展到足以轻而易举地毁灭人类和地球的地步,使得战争的工具异化为制约战争的因素,由此造成一种核威胁下的相对和平局面。
(2)核武器对人类和平存在极大的威胁。“古巴导弹危机”中呈现的局面时时警告人类,核武器的存在和军备竞赛是一种极大的威胁,虽然核武器发展对于世界大战又制约作用,但是这种武器大量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危险。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核武器与冷战的关系是教师引导讨论的关键点,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冷战知识并适当拓展来思考问题,是方法论的要求,依次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WWw.JAB88.COM

延伸阅读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图片解读
新中国与以美国、苏联为代表的大国间国际关系的演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说过,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正是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中美、中苏关系也经历了曲折前进的历程。
图片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的照片,图中尼克松刚下飞机就快步走向负责迎接自己的周恩来总理,并且尼克松主动伸出手与周恩来握手。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这一专题内容的主线是新中国建国初的外交——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外交——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包括主要知识点有新中国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考情分析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屈辱的外交历史,开创了新中国独立外交的新局面。建国后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取得的外交成就,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近几年对此知识点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2008年高考曾考查过建国初的外交方针、万隆会议的影响;2009年高考曾考查过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外交。2010年新中国的外交成为考查的重点,上海卷、天津卷、新课程卷、浙江文综卷都曾涉及这部分考点,而且考查方式从基本的史实记忆到史实的比较分析和利用史实进行推理和分析问题,各种能力考查全面,反映出该部分内容在高考考查中的重要地位,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考向预测
2011年高考有可能通过创设材料情景考查以下知识点:建国初的“一边倒”外交政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缓和、中美建交等。2011年高考对此部分的考查应该会以选择题形式为主,也有可能以中美、中苏关系的演变为线索,设计一道综合型主观题。
◆即时训练
1.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2.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以下对三幅图片的“握手”的解读正确的有


图1(20世纪50年代初)图2(20世纪70年代初)图3(21世纪初)
①图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图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该题是一道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考点为新中国各时期的外交活动或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参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重复联合国是在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所以正确的排序是A。
2.D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历史图片获取历史信息和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对图一的解读是正确的,符合中苏关系发展的史实。对图二的解读②符合史实,③错在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对图三的解读是正确的,故答案为D。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三)知识结构
一.虎门销烟
1.背景
①欧美
a.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
b.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c.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茶叶、生丝和药材。受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②中国
a.经济上: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
b.政治上: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驰。
c.对外关系上: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原因: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3.过程
①湖广总督林则徐等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请示禁烟。
②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③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影响:英国政府闻讯,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贸易顺差和逆差: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比较的差额。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叫贸易顺差,或称出超。反之叫贸易逆差,或称入超。即:贸易顺差=出超=赚钱;贸易逆差=入超=赔钱。
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工业品有顽强的抵抗力,广大农民生产自己需要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对外来商品缺乏购买力和购买需求。
18世纪中期,
在欧美列强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主要是因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强国。
例题:右表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兑换制钱数的统计表。造成表格内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
年份一两白银兑换钱数
1823~18241249文
1828~18291337文
1833~18341363文
1838~18391638文
A.清政府腐败,贪污成风B。清政府国库空虚,加重赋税
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波动
D.鸦片走私贸易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二.鸦片战争
1.过程
①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②进犯
a.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厦门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
b.英军继续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③妥协:清政府大为恐慌,与英军谈判,表示只要英军撤回广东,就惩治林则徐。于是,英军南下广东。道光帝将林则徐等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与英方“议和”。
④抵抗
a.在议和时,英军为给清政府施加更大压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b.道光帝感到有失尊严,对英宣战。
c.英军扩大侵华,又攻占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城市。在镇江,清军满族海龄率军浴血奋战,全部壮烈牲牺。
⑤求和
a.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海面,扬言架炮攻城。
b.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2.签订/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记忆方法:割赔开税。
3.影响: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①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②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南京条约》签订后,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带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美法两国趁火打劫,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香港与香港岛的区别:香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香港地区)由三部分组成:香港岛、九龙司、新界。所以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国割占的是中国香港的一部分——香港岛。而不是整个香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国又割占了香港的九龙司,1898年英国又强占了新界。至此,整个香港完全由英国占领。
中英《南京条约》中赔款的单位是银元——不是白银。(当时2100万银元约等于1512万两白银)
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国最想得到的是哪一条?(或者说四条中哪一条才是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是第三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而不是第四条协定关税。
原因:英国在完成工业革命后最需要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而当时清政府采取的外资政策是“闭关政策”,所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要打开中国市场。至于关税的多少,因为它是发达国家,它并不是很需要这一点。而事实也是这亲,因为第四条是谈判最后才加上去的,英国代表当时也说,第四条能加就加,不能加就算了,也能证明这一点。
此外,我们还要灵活一些,如果没有第三条,而只有第四条,那就选第四条,如果问四条中哪两条是英国最想得到的,就应该选三、四两条。
领事裁判权:也叫治外法权,简单来说就是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不能由中国政府来处理,而要由外国人的本国政府来处理,这样就使得外国人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而逃避中国的法律制裁。
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一般是相互的,即两国给予对方同样的权利。但中英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英国人都可以享有,但英国却没有给予清政府同样的权利,所以称为片面最惠国待遇。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腐朽。
鸦片战争的最终结果从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例题: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C)
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中国开埠通商D。领事裁判权
例题: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个条约中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这个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C)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C.这一规定践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
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需要寻找原料产地与产品销售市场,而中国是理想的目标(大且穷)。所以即使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导火线,英国也会寻找其它的理由侵略中国的。甚至说,到最后没有任何理由而发动侵略战争的。因为它需要中国的市场。
三.战火再燃
1.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
②英国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拒绝其修约要求。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过程
①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
②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③1860年,英法联军不满清政府指定的进京换约路线,再起冲突。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
④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最能说明英法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的是: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3.结果
①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a.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e.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记忆方法:公开行贿(钱的意思)。
②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a.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对英、法赎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d.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记忆方法:天天赔酒(九)。
③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影响
①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例题:下列各项最能有利于列强操纵清政府内政外交的是(A)
A.外国公使驻京B。准许华工出国C。外国舰船在沿海沿江各口岸通航D。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都谋求在中国的传教权是为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与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好处指:割占中国大量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哪个国家获益最大?——是沙俄。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它虽然没有直接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但是却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目的和性质相同。尤其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打开中国的市场。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的市场和掠夺中国的财富。
例题: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答案]D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解析]比较战争的共同点首先应该从战争发动的目的来把握。两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相同点在于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服务。
涉及香港问题的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所共有的内容是:割占中国领土。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在: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例题:我们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答案]B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中国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解析]本题属于以果找因的因果关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造成的主要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变化的分析能力。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巨大,导致中国社会发生剧变,而一个国家最大的变化首先应该是社会性质的变化,正是社会性质的改变,导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而D项革命性质的变化是由革命任务的变化所决定的。
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例题: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表明了[答案]B
①腐朽的封建主义是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抗衡的②落后就要挨打③清王朝的统治处于崩溃边缘④工业革命是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国情的掌握。运用对比法比较战争爆发时中、英两国国情即可得出相关的结论:英国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均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推断出中国失败的客观原因;而中国政府的腐败是主观原因,综合分析客观、主观原因可得出根本原因。而③选项中清王朝统治处于“崩溃边缘”的说法不是很准确。
例题: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B)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例题:下列条约中,均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条款的有()
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瑷珲条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例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说法是(D)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势力深入,国家主权丧失D。我国丧失部分国家主权并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例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是政治、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历史沉沦,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历史的进步,不能简单割裂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上的内存联系。
经济决定政治,英国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蓄意用武力打开贫弱的中国的大门,这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对比分析中国全方位落后,战争中中国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要一分为二的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沦为半殖民地是消极的,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则是积极的。
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①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②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③战争手段一脉相承,都是列强凭借其船坚利炮进行武力征服,都发动了两次进攻。
④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扩大
①侵略国家增多,由英国一国扩大为四国。
②侵略区域扩大,由东南沿海扩大到中国北部沿海各省以及内地。
③主权丧失更多,由领海主权丧失扩大到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④领土割占更多。
⑤影响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中国与外国签订条约的名称、内容与影响简表
时间条约内容评价/影响
1842

中英
《南京条约》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通商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1843
年中英《五口
通商章程》和
《虎门条约》领带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外国享有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中国无对等权利
租赁为建立租界提供了条件
1858
年中英法

《天津条约》公使驻京外国侵略者可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增开十口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并深入内地
巨额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外人入内成为外国人到中国内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身符
舰船航行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便利了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
1860
年中英法

《北京条约》承认有效
增开天津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安全
割九龙司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为它以后强租新界作了准备
增加赔款进一步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涵。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矛盾;中国人民从此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10课梨园春秋教案


第10课梨园春秋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指导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列出本课的知识框架,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熟悉京剧的形成与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B、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戏曲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B、通过观看戏曲录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C、通过引导学生表演,加深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理解。
D、通过引导学生设计脸谱和服装,激发学生对学习戏曲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京剧的形成和特点。
教学难点:京剧在形成的原因及艺术成就。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10课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起源
1.“傩”、“梨园”、瓦舍、“南戏”
2.中国戏曲的起源、中国戏曲的发展
二、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标志、手法
2.昆曲:兴起、主要特色、“百戏之祖”
三、“国粹”京剧
1.原因
2.艺术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的舞台上,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堪称窥探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你知道最早的中国戏曲是怎样产生的吗?号称“国剧”的京剧又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起源
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弄清楚几个关键词:“傩”nuó、“梨园”、瓦舍、“南戏”。
板书:1.“傩”、“梨园”、瓦舍、“南戏”
“傩”:先民们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其中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梨园”: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瓦舍:宋代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南戏: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称“南戏”。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上述几个在戏曲发展中的关键词,都出现在哪些朝代呢?傩:先秦;“梨园”:唐代;瓦舍:宋代;“南戏”:两宋之际。
如果将上述四个关键词选出两个与下面的词对应的话,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两个?
板书:2.中国戏曲的起源、中国戏曲的发展
中国戏曲的起源——先秦傩仪
中国戏曲的发展——宋代南戏
请同学们看教材P41图《西汉墓壁画〈傩戏图〉》。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剧种。
二、元杂剧与昆曲
关于元杂剧教材上的内容可简化为一标志一手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标志何在,手法何来?
板书:1.元杂剧:标志、手法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依据: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手法: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更替,后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
元杂剧的代表人物教材的小字介绍了两位:关汉卿、王实甫。请同学们阅读并看相关的教材图片。
元杂剧的黄金时代当然是元朝,而昆曲的鼎盛时期是明中叶到清中期,教材上的内容你可总结出几个关键词?
板书:2.昆曲:
关键词:兴起、主要特色、“百戏之祖”。
板书:2.昆曲:兴起、主要特色、“百戏之祖”
兴起于江苏昆山。
主要特色:载歌载舞,将柔美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
“百戏之祖”:明中后期,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昆曲风靡大江南北,发展成全国性的剧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百戏之祖”。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而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可以说,元杂剧和昆曲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剧种,而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者,非“国粹”京剧莫属。
三、“国粹”京剧
既然称为京剧,北京当然是京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请看教材,归纳京剧是如何在北京成长为一个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的戏曲剧种的?
板书:1.原因
原因:北京是达官贵人的天堂,为满足这些人及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所以四方艺人云集北京;四大徽班进京直接推动了徽戏的改良,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其它戏曲剧种的优点,京剧形成。
第一个原因很好理解,自明成祖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以来,北京作为明清两朝的都城600余年,官员与商人云集于此,于是频繁的文化娱乐活动应运而生。
第二个原因中四大徽班,即三庆班、四喜班、春班、春台班,因为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得此名。四大徽班在京演出期间,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请看教材P42图《同光十三绝》(也可参看地图P33的相同图片),这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13位昆曲、京剧名家。
那么,京剧有哪些艺术特征呢?
板书:2.艺术特征
关于京剧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参看教材P42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学生阅读)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从脸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在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在“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诗、词的文学情趣,亮相和定型则给人以雕塑的美感,在小小的戏台上随心所欲地展现大千世界。
我们下面对京剧的一些基本特点做一下说明:
四大行当:
生分老生、小生、娃娃生、红生、武生等
旦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
净分文净、武净等
丑分文丑、武丑等
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唱: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念: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
打:指戏曲中对战斗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
其它:
舞台布置:一桌二椅:桌椅具体指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员表演。
人物化妆:戏曲脸谱:观众睹脸则知其人,这是戏曲简便、形象的一面。(参看地图册P33《京剧脸谱的色彩》)
人物服饰:长袖善舞:忽略季节、时代等特点,只考虑与人物塑造的相关性及可舞性。
舞台行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取决于生活实际,而取决于人物和情节的需要。
京剧是“国粹”,不仅是中华民族也是整个人类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
小结:本课只是粗线条的讲解了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完善的历程,为了让同学们对中国戏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知识链接”《中国的地方戏曲》,并参看地图册P32《主要地方戏曲分布》。
作业:教材P43“解析与探究”2.中国传统戏剧与古代诗词、绘画、园林等艺术门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通之处?
提示:有学者称:“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文学讲究含蓄有余味,‘无字处皆有意’;绘画注重空白处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书法追求‘潜虚半腹’,‘计白当黑’,‘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建筑提倡‘透风漏日’,从房屋的门窗和亭台廊榭之空格,去得自然之动景,感宇宙之情韵。”相对来说,戏曲表演受限于舞台,但又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超越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上的虚拟性和对写意的强调与之相通。
课堂反馈:

第10课梨园春秋


第10课梨园春秋
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指导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列出本课的知识框架,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熟悉京剧的形成与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B、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戏曲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B、通过观看戏曲录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C、通过引导学生表演,加深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理解。
D、通过引导学生设计脸谱和服装,激发学生对学习戏曲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京剧的形成和特点。
教学难点:京剧在形成的原因及艺术成就。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10课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起源
1.“傩”、“梨园”、瓦舍、“南戏”
2.中国戏曲的起源、中国戏曲的发展
二、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标志、手法
2.昆曲:兴起、主要特色、“百戏之祖”
三、“国粹”京剧
1.原因
2.艺术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的舞台上,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堪称窥探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你知道最早的中国戏曲是怎样产生的吗?号称“国剧”的京剧又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起源
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弄清楚几个关键词:“傩”nuó、“梨园”、瓦舍、“南戏”。
板书:1.“傩”、“梨园”、瓦舍、“南戏”
“傩”:先民们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其中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梨园”: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瓦舍:宋代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南戏: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称“南戏”。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上述几个在戏曲发展中的关键词,都出现在哪些朝代呢?傩:先秦;“梨园”:唐代;瓦舍:宋代;“南戏”:两宋之际。
如果将上述四个关键词选出两个与下面的词对应的话,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两个?
板书:2.中国戏曲的起源、中国戏曲的发展
中国戏曲的起源——先秦傩仪
中国戏曲的发展——宋代南戏
请同学们看教材P41图《西汉墓壁画〈傩戏图〉》。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剧种。
二、元杂剧与昆曲
关于元杂剧教材上的内容可简化为一标志一手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标志何在,手法何来?
板书:1.元杂剧:标志、手法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依据: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手法: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更替,后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
元杂剧的代表人物教材的小字介绍了两位:关汉卿、王实甫。请同学们阅读并看相关的教材图片。
元杂剧的黄金时代当然是元朝,而昆曲的鼎盛时期是明中叶到清中期,教材上的内容你可总结出几个关键词?
板书:2.昆曲:
关键词:兴起、主要特色、“百戏之祖”。
板书:2.昆曲:兴起、主要特色、“百戏之祖”
兴起于江苏昆山。
主要特色:载歌载舞,将柔美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
“百戏之祖”:明中后期,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昆曲风靡大江南北,发展成全国性的剧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百戏之祖”。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而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可以说,元杂剧和昆曲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剧种,而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者,非“国粹”京剧莫属。
三、“国粹”京剧
既然称为京剧,北京当然是京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请看教材,归纳京剧是如何在北京成长为一个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的戏曲剧种的?
板书:1.原因
原因:北京是达官贵人的天堂,为满足这些人及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所以四方艺人云集北京;四大徽班进京直接推动了徽戏的改良,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其它戏曲剧种的优点,京剧形成。
第一个原因很好理解,自明成祖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以来,北京作为明清两朝的都城600余年,官员与商人云集于此,于是频繁的文化娱乐活动应运而生。
第二个原因中四大徽班,即三庆班、四喜班、春班、春台班,因为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得此名。四大徽班在京演出期间,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请看教材P42图《同光十三绝》(也可参看地图P33的相同图片),这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13位昆曲、京剧名家。
那么,京剧有哪些艺术特征呢?
板书:2.艺术特征
关于京剧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参看教材P42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学生阅读)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从脸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在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在“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诗、词的文学情趣,亮相和定型则给人以雕塑的美感,在小小的戏台上随心所欲地展现大千世界。
我们下面对京剧的一些基本特点做一下说明:
四大行当:
生分老生、小生、娃娃生、红生、武生等
旦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
净分文净、武净等
丑分文丑、武丑等
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唱: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念: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
打:指戏曲中对战斗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
其它:
舞台布置:一桌二椅:桌椅具体指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员表演。
人物化妆:戏曲脸谱:观众睹脸则知其人,这是戏曲简便、形象的一面。(参看地图册P33《京剧脸谱的色彩》)
人物服饰:长袖善舞:忽略季节、时代等特点,只考虑与人物塑造的相关性及可舞性。
舞台行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取决于生活实际,而取决于人物和情节的需要。
京剧是“国粹”,不仅是中华民族也是整个人类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
小结:本课只是粗线条的讲解了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完善的历程,为了让同学们对中国戏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知识链接”《中国的地方戏曲》,并参看地图册P32《主要地方戏曲分布》。
作业:教材P43“解析与探究”2.中国传统戏剧与古代诗词、绘画、园林等艺术门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通之处?
提示:有学者称:“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文学讲究含蓄有余味,‘无字处皆有意’;绘画注重空白处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书法追求‘潜虚半腹’,‘计白当黑’,‘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建筑提倡‘透风漏日’,从房屋的门窗和亭台廊榭之空格,去得自然之动景,感宇宙之情韵。”相对来说,戏曲表演受限于舞台,但又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超越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上的虚拟性和对写意的强调与之相通。
课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