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小学艺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9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两弹一星”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和南优2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1983年,中国研制成功“银河-Ⅰ号”计算机;1965年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2)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通过视频录像播放,引导学生分析、找出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及这研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的办法。(2)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提供史料、图片和影视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学会尊重科学,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2)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的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科技发展状况: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引导学生对两个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二战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世界背景有个大体的了解。★模块链接:必修Ⅰ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的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必修Ⅱ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1840年以后,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引言,了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科学技术振兴的伟大历程。有条件的学校建议播放“神舟七号飞船升天并首次遨游太空”的视频片段。并由此导入新课。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1)概念:“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为什么能成功?生(个别回答):①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原因)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b.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c.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d.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述美国如何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对中国的影响)②“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主要原因: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协作,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等。(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补述国家如何重视支持……)(2)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毛泽东对制造原子弹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1945年8月13日,美国人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几天以后,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只是空的。”1946年8月6日,美国记者安娜.刘易斯.斯特朗女士在延安枣园树下采访了毛泽东,毛泽东说出了流传于世的一句话:“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1951年下半年,法国科学院院长、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法国共产党员)让人传话,“请转告毛泽东同志,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对原子弹在战略上蔑视,而在战术上逐渐重视起来。1954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赫鲁晓夫提出,能否在制造核武器方面给中国以援助。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58年,毛泽东正式表态:“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中国的核工业正式上马了。原子弹正式开始确定研制了。赫鲁晓夫翻脸不认账,却给中国制造原子弹燃起了自力更生之火1957年,中国与苏联经过多次谈判协商,10月份,两国正式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议。该协议明文规定,为援助中国制造原子弹,苏联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数据,并派专家来中国帮助研制。但是情况发展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1959年初来了一位苏联专家,但是他对原子弹的技术问题只字不提。他口袋里装了一本资料,上班拿出来看看,下班装着就走,从不让中国人接触。1960年7月16日,赫鲁晓夫完全翻脸不认账了,决定撤走在华全部专家。8月23日,在核工业部系统工作的200多名苏联专家全部撤回国,并把重要的图纸数据全部带走,原来应该供应的设备也不供应了。中央果断决定,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核武器研究院很快组成三大部──理论部、试验部、总体部,排列出原子弹的各项技术关,分工到各研究小组,分配到每个人,全面开始攻关;在长城外面很快建立了小型爆炸物理试验场,迅速开展了试验工作;在青海草原建立大型爆炸物理试验场和特种炸药浇注车间,以及其它相应配套的自动控制、机械加工等场地,各项理论研究和实际试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攻关如此有成就,进展如此之快,出乎国内、国际上的预料。原子弹的重大技术关──同步聚焦被成功突破了美国人在1945年制造出三颗原子弹,其中两颗是“内爆”型,一颗是“枪法”型,在广岛投下的是“枪法”型,在长崎投下的是“内爆”型。据1960年7月17日《纽约时报》报道,“内爆”型原子弹如果研制成功,就表明下一步有可能研制出氢弹,“内爆”型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原子弹。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采用了“内爆”型。所谓“内爆”型是将大量炸药起爆的能量压向内心,产生高温、高压,使内心里的核材料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核能。但是困难的问题在于炸药起爆后,能量并不是完全向内心压缩,而是向四周扩散,这就无法实现核裂变。从60年代开始,国际太阳能技术的许多报道,曾多次提到同步聚焦这一问题,但是没有关于这一技术内容和实现手段的任何报道。要解决这一重大技术关,应当是如何使炸药同步起爆,能量聚焦,科学家把这一技术问题叫做同步聚焦。面对这一技术难题,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的理论计算和试验,从北京长城脚下试验到青海湖金银滩,从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从局部到整体,一步一步的试下去,最后实现了炸药起爆的能量完全压向内心,同步聚焦技术关成功突破了。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铀235研制出来了1964年初,核工业部部长刘杰在国防各工业部部长会议上高兴地说:“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核材料铀235已经研制出来了。”大家听了甚为兴奋,国务院国防工办常务副主任赵尔陆说:“好!那好!我们已经有了粮食,有了粮食,我们就可以做饭了。”这句话生动风趣地表达了这一成果的重要性。核材料铀235是原子弹的核心材料,原子弹是用铀235原子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而爆炸的,没有铀235,原子弹是无法制造出来的。铀235研制过程真是一件了不起的系统工程,从探矿、选矿、开采到最后的提取成功,有上百道工序,经过了许多家工厂。从南方的矿山开挖、选矿,由粗加工到细加工,再到精加工,一步一步的筛选,一步一步的提取,将半成品送到北方某工厂,再由北方某工厂加工后送到西部多家工厂,最后提取。整个工艺流程要经过大半个中国,缺少一道工序也不成。每一道工序都有极严格的技术要求,工作量之大、工艺要求之细、技术要求之强,不是有真才实学的行家里手,是完不成的。赵尔陆在得知铀235核材料研制出来后不久,在核工业部部长刘杰的陪同下,第一次看到了宝贵的黑色铀235,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粮食就是这块“黑金”。这块世界上极稀少、极珍贵、极秘密,既可以为人类造福又可以为人类带来灾难的“黑色金子”。周恩来和中央专门委员会委员审看了原子弹怎样才会起爆的纪录像片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是国家管理领导两弹事业的最高机构,由周恩来、贺龙、李富春、聂荣臻、李先念、薄一波、陆定一、罗瑞卿、赵尔陆、张爱萍、刘杰等人组成,周恩来是主任。随着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开展,中央专委委员和中央的许多领导人都特别关心进展情况。在同步聚焦技术取得初步成果后,拍摄了一部绝密电影,从聚集组件开始介绍,对各种部件、器件的研制,到炸药浇注,再进行各部件组装,从内心到外层,一层一层的展示,最后组装一个大球,引出了密密麻麻的电线,这个大球除了核材料铀235未装上,其它的几乎全部装上了,离原子弹的真正实体已近在咫尺。最后的镜头是这个大球起爆,虽然不是原子弹,但是爆炸的威力和蘑菇云也非同小可。1964年初,影片制成,没有配音(出于保密也不让配音),只同意在放映时,有人做口头介绍,并决定在一次中央专委开会前放映。下午2时,专门委员会准时开会,首先放映这部影片。中央专委委员们和有关领导看了以后,兴奋得直点头,给我一个明显的感觉,他们都认为我们国家的原子弹有希望了。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最后一道主要工序插雷管至关重要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采用铁塔上爆炸的方式,即先把原子弹在地面组装好,不能插雷管,而后吊升到塔顶,进行固定、检查、测试,等各项工作完成后,最后才能插雷管。这个铁塔是北京金属结构厂生产的。当年工厂只知道生产这个高度102米的庞大铁塔是个重要任务,而并不知道做何用途。铁塔竖立在大戈壁,因为当地多风多沙,早晚温差甚大,技术人员在铁塔上工作非常困难,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外,就是铁塔的自然摆动。在如此困难的工作条件下,必须把数量甚多、危险甚大的雷管插好,巨大的困难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当年的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今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特别强调这一点,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就看最后插雷管的了。这是因为雷管是否能按规定要求插到正确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原子弹是否能同步起爆,否则原子弹爆炸试验就失败了。当年曾爬到塔顶上插雷管的一位技术人员,后来在电视上讲了当年在铁塔上插雷管的感受。他以他的忠心和无畏精神,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将雷管插的完全到位,同步起爆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报告后,都同样问道“是不是真的核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现场总指挥是张爱萍(当时任副总参谋长),副总指挥是刘西尧(当时任核工业部副部长),他们根据中央的决定和命令,在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宣布原子弹试验的倒计时,零点定为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3时。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2时59分40秒,历史性的时刻到了,主控制站技术人员按下决定历史的电钮,10秒钟后,自动控制系统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这时倒计时从10到零点顺序跳动。这10秒是扣动人们心弦的10秒,因为在10秒内原子弹从雷管点火,炸药起爆开始,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高压压缩铀235材料,核材料达到超临界值,中子轰击原子核,原子核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只见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成功了,我们向全世界说成功了。张爱萍拿起现场直通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的专线电话,极为兴奋地向周恩来报告核爆炸成功了。周恩来第一句话就问“是不是真的核爆炸”?张爱萍继续报告,我们已看到火球,蘑菇云正在上升,铁塔已经消失……周恩来当即代表中央向原子弹研制和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随即赶到人民大会堂报告毛泽东。当毛泽东听到这一报告后,更为严谨地提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继续查清楚”。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新闻公报》,《人民日报》印发了号外。美联社和路透社也相继进行了报道。国内、国际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中国人勒紧裤腰带研制出原子弹,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我国的原子弹正式起步研制是1959年下半年,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定量供应,副食品短缺。核武器研究院的广大科技人员,同样度过了每天挨饿、身体浮肿的艰苦时期。但是,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却出现了奇迹,科研人员热火朝天,没有灰心丧气,没有消极沉闷,整个核武器研究院的人员,像蒸汽机车一样,加上点煤、水,就用尽全力向前奔驰。有了他们艰苦奋斗的闪光精神,才有我们今天的强大中国。这难道不是奇迹吗?原子弹爆炸后,第一时间看到的能量是闪光,科学家把它叫做光辐射,有极强的亮度,但是它比起从事我国原子弹事业的科技人员的内心的闪光,也只是第二位的。我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原子弹是纸老虎”。过去我们这样看,现在我们仍然这样看。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核试验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重大贡献。②1991年和1994年,我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并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继1960年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之后,1967年,我国又研制成功氢弹。我们都知道原子弹、氢弹都是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中国研制这些核武器难道不是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吗?有人曾说:如果那时中国把研究核武器所耗费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贫困。对于搞原子弹、氢弹你认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师:现在让我们展开一场辩论,我是反方,我的观点是:研制核武器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两弹”的研制弊大于利。你们是正方,你们的观点是研制核武器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不违背,“两弹”的研制利大于弊。辩论开始:正方(学生):反方(教师):辩论过程略:(预计三个回合,后教师总结)师:核武器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看这个国家怎么应用,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核和平利用,如建立核电站。步入九十年代,我国作出从1996年7月30日起暂停核试验的决定,并把我国的战略目标转向“载人航天”。但“载人航天”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濒临东海杭州湾,并且邻近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在起初的规划中,秦山核电站一期仅具有试验性质,它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单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并由中国自主承担整个电站的设计、建造、设备提供和运营管理工作。一期工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主导推进,于1985年动工,1991年12月首次实现并网发电,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投产的唯一一套核电机组。机组在测试运行了两年之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一期建成后不久,秦山核电站又先后开工建设了二期和三期工程,并引进国外技术力量和国内地方政府资本参与建造。二期工程依然由中国自主承担设计、建造和运营任务,采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4年建成,并正在筹划继续扩建。三期工程由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两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3年建成。目前秦山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90万千瓦,已成为中国一处大型的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此后,在大亚湾核电站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最初,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目的是为了向香港供电。1980年代初,香港的电力供应曾一度紧张,为抓住此商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和广东省政府计划在靠近香港、广州、深圳等电力负荷中心的深圳市大鹏镇境内建设一座核电站,因选址在大亚湾畔的岭澳村,故命名为大亚湾核电站。该电站引入香港的供电商参股,并将所发电力的大部分售予香港。但在筹备期间,先后发生了大量香港民众集会反对建设核电站,以及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商讨香港最终归属等事件,而延迟了核电站的建设。为消除各方顾虑,电站引进了法国的核岛技术装备和英国的常规岛技术装备进行建造和管理,并由一家美国公司提供质量保证。历经种种坎坷之后,大亚湾核电站终于在1987年开工,使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9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1994年全部并网发电(3)导弹的研制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10月,我国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师:“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离不开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请回答探究2、你能列出一些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吗?你知道“两弹元勋”、“导弹之父”是谁吗?生(个别回答):钱学森、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朱光亚、钱三强、邓稼先等。“两弹元勋”是邓稼先、“导弹之父”是钱学森。投放邓稼先、钱学森图片及资料,让学生加强对邓、钱的认识,特别是他们的爱国情怀。(4)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迈入航天时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的《东方红》乐曲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象征着红色中国的经典乐曲《东方红》响彻天宇,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天幕。历史虽然在时光的隧道中穿行了38年,但是那一曲太空中的浩浩乐音,却令扬眉吐气的中国人至今“忧思难忘”,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东方红》原是一首著名的陕北民歌,上个世纪30年代诞生于我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抒发了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翻身求解放建立新中国的豪迈之情。60年代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诞生,这首歌随之红遍全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呼号也是这首著名的乐曲,从某种意义上讲“东方红”已经成为红色中国的象征。提起“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命名、乐音的诞生,不能不谈到中国航天事业中一位默默无闻的铺路人何正华和乐音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刘承熙。1965年9月,中科院卫星设计院提出卫星要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一步,即发射一个连续信号。卫星总体组的组长何正华认为,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呼叫信号是嘀嘀哒哒的电报码,遥测信号是间断的。中国要超过苏联就必须发射一个连续的信号,而且要有中国特色,全球公认。所以他提出了播送《东方红》乐曲、卫星命名“东方红一号”的建议。1966年5月,经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七机部负责人罗舜初、张劲夫、裴丽生、钱学森等共同商定,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为“东方红一号”。1967年初正式确定播送《东方红》音乐。由于当时正处于文革动乱中,播送《东方红》乐音不仅是科研任务,也成了责任重大的政治任务。如果卫星上天后,乐音不响或变调,无疑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在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下,何正华和乐音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刘承熙冒着政治风险,开始了技术上的探索,解决了乐音错乱和乐音变调等一系列问题。《东方红》乐音最后采用电子音乐,用线路模拟铝板琴声奏出。刘承熙曾专门跑到北京火车站聆听钟楼的报时声,又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乐器店,最后决定把北京火车站钟声的节奏和铝板琴的琴声合二为一,奏出音乐纯正、节奏明快、格调高雅的《东方红》乐曲。1968年上半年在重庆一家工厂生产出乐音装置的第一批正样产品,由于当时生产秩序极不正常,产品中许多元件出现虚焊现象。最后上天的产品,由上海科学仪器厂重新生产。

2、载人航天的发展:(1)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略;我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就开展过有关载人航天的研究,当时,曾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但是,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后,鉴于各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这个计划被迫搁浅。进入80年代后,伴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已经具备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以后,又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我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于是,载人航天的问题又一次被提了出来。在国家“863”计划提出时,就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来从事这项工作的论证。在经过多年的反复论证后,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该工程有七个分系统组成,包括宇航员系统、飞船的应用系统、载人航天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着陆场系统。其中,载人航天飞船系统是核心,包括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按照计划,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宇航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适量的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实现宇航员出舱太空行走以及完成飞船与太空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第三步,建造大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神舟”一号飞船:“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使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神舟”二号飞船:“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在轨道上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神舟”二号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各种试验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还首次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逃逸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神舟”四号飞船:神舟四号飞船是在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完善研制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神舟四号飞船是第四艘无人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总长约7.4米,最大直径2.8米,总质量7794公斤。在推进舱和轨道舱的II、IV象限各安装一个太阳电池翼,推进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24.48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17米。轨道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12.24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10.4米。神舟四号飞船配置有13个分系统及供配电与电缆网。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保证飞船的构型,并为航天员提供生活的结构空间。5日晚上,当“神舟”四号飞船环绕地球运行107圈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在那里待命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向其发出了返回命令。飞船随即建立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飞船进入距地面80公里的大气层后,以每秒约8公里的高速飞行,与大气层剧烈摩擦,返回舱表面产生等离子层,形成电磁屏蔽,与地面暂时中断了联系。飞船刚飞出“黑障区”,担负飞船回收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及时发现了目标。之后,按照预定的程序,飞船平稳地在内蒙古中部飞船着陆场场区内着陆,搜救人员对飞船返回舱进行了回收。“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神舟”四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3)2003年起,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经过60万公里的太空跋涉,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我国内蒙古中部草原成功着陆。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这一刻,距神舟五号发射21个小时23分,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11年零25天。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而中国仅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了太空。神舟六号飞船:2005年10月9日,40岁的费俊龙和41岁的聂海胜搭载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航行了325万公里之后,飞船返回舱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平稳着陆。这一刻,距离神舟六号发射115个小时又32分钟;距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顺利返回两年又22个小时;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3年又26天。

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平安着陆,树起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第二座里程碑,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度。神舟七号飞船: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这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此次飞船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9次升空,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火箭发射连续第六十七次获得成功。9月27日,翟志刚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中国人,中国由此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xml:namespaceprefix=vns="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xml:namespaceprefix=w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师:有人曾戏说:人类探索太空是因为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一部分地球人迁到太空居住。这虽是个戏言,但却说出了一个问题:地球上人口太多了!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一个问题:饥饿!出示图片:《饥饿的女孩》(摄影者是1994年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画面没有一点悦目之处,干枯的土地,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一只紧盯着这个孩子、急不可耐要扑向“猎物”的兀鹰。)师:面对饥饿怎么办?(找袁隆平)我们中国农民不是有这么一种说法“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吗?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说?学生讨论并准备回答生: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是2001年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袁隆平(1930.9—)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在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其实,袁隆平早有此虑。早在1986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目前,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有关专家对48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稻谷千粒重达27%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这表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在场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对这位卓越科学家取得的新成功而欣喜不已。这标志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继续领跑世界。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该奖项2000年设立。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不仅大大提高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享有很高的声誉。杂交水稻自1976年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以来,为国家增产的稻谷多达1500多亿公斤,增产的经济收入500多亿元。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增长了2.2倍。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到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千克计算,每年解决了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杂交水稻不仅穗大粒多,用种量少,而且抗逆性好。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svaminasn说:“杂交水稻的出现和推广是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它给人类带来了福音”。有人计算过,如果目前世界上种植的水稻有一半改种杂交水稻,仅增产的稻谷就可以养活一亿人。1980年,我国的杂交水稻作为中国专利转让给美国,许多国家也纷纷引用。1981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特别发明奖。1985年袁隆平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1987年,袁隆平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1987年度科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1988年,袁隆平获得了三年一度的国际性郎克大奖。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我国计算机的研制:(1)过程:①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1956年8月,成立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赴苏联实习和考察。同年,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和我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完成。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6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与北京有线电厂共同研制成我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9月,数字指挥仪901样机问世,是中国第一台电子管专用数字计算机。1959年,10月,我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内存容量为2048字节,字长39位,运算速度为每秒1万次。1960年,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字长32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有加减乘除等16条指令,主要用于弹道计算。1963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推出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代号为109机,这标志中国电子计算机技术进入第二代。1964年,我国研制的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字长40位。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的操作系统编制完成。1967年10月,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在北京诞生。1970年,最新型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是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1973年年初,由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有关单位共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字长48位,存储容量13KB。1976年,台湾发明了第一代仓颉输入法。1977年4月,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同年,“银河”巨型计算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投入研制工作。1979年10月,王选教授用我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1982年,我国将计算机发展重点转到微型机上,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进口成套件或关键件组装的同时,积极开展国产化工作。②1983年成功研制出“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上亿次);③高性能计算机先后问世。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高性能计算机一直代表国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型通过鉴定,被评为1992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随后,“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同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和2000年,曙光2000的不同型号通过国家鉴定。获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曙光3000通过国家鉴定。2002年11月20日,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制的新一代“银河”高性能实时仿真计算机系统在长沙通过技术鉴定。2003年初,曙光推出了面向网格达到3万亿次运算能力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L。2003年,曙光4.2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落户中石油、联想5万亿次“深腾6800”落户中科院、曙光1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2004年,中国有更多的大学和企业研发出超级计算机。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方面的成就,改写了国际高性能计算机市场的游戏规则,使得国外公司纷纷调整战略。2002年全球高性能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发布时,中国在榜上仅拥有3席,且均为进口产品。然而,到了2002年11月,中国拥有的高性能计算机中,有4套由中国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性能都进入了500强行列。其中,进入世界前10名的TC4000A并不是人们通常见到的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它是一个占地约1/4足球场大小的计算机集群。TC4000A采用了2560颗AMDOpteron800系列处理器,包含640个节点,每个节点有四颗处理器。据悉,TC4000A在基准测试中,其每秒浮点运算次数达到10万亿次。(2)作用: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2、生物技术的发展:(1)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53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破译出由17种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两条多肽链牛胰岛素的全部结构。这也是人类第一次搞清一种重要蛋白质分子的详细结构。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大生物系三个单位联合成立一个协作组,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1965年9月7日,协作组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中国学者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项成果表明,新中国学者使人类在认识生命、揭示生命奥秘的历程中向前迈进了一步。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新中国第一个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该项目在1958年最初提出时,国内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上存在很大的困难。胰岛素分子是由21肽的A链和30肽的B链这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起来的,而肽链又是由多种氨基酸以肽键形式连接组成的,但当时在国内,除了谷氨酸外,还不能生产任何氨基酸,并且也没有合成多肽经验,一切都得从零做起。然而,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上海有机化学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王应睐、邹承鲁、钮经义、汪猷、邢其毅等学科带头人的领导组织下,历经8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攻克了胰岛素A及B链的拆合关、A链和B链的合成关等一道道难关,最终完成了牛胰岛素的全合成。中经过严格鉴定,这种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在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上都与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进了一大步。国学者成功合成有生物活性牛胰岛素的工作公布于世后,立即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重视。1982年,该成果荣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制:过程:1990年10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1998年5月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组建塞莱拉遗传公司,目标是投入3亿美元,到2001年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基因图谱,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当年10月23日,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声明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部测序工作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即在2003年完成。1999年3月15日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宣布,由于科学家加快工作步伐,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将提前至2000年完成。1999年9月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日、德、法之后第六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1999年12月1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完整地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2000年3月1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将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公开,以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能自由地使用这些成果。他们是针对一些私营生物技术公司为了商业利益而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并试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而发出此声明的。4月6日塞莱拉公司宣布已破译出一名实验者的完整遗传密码。但不少欧美科学家对塞莱拉公司的成果表示质疑,认为该公司的研究“没有提供有关基因序列的长度和完整性的可靠参数”,因而是“有漏洞的”。4月末,中国科学家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5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间再度提前,预计从原定的2003年6月提前至2001年6月。5月8日由德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人体第21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6月26日各国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作用: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教学小结: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掌握核心内容。同时,告诉学生本课所学的这些内容虽然只是新中国科技成就的一部分,但却是最重要的部分,正如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说的“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已经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激发学生为祖国振兴发愤读书的志向。上完本课后,让学生完成下表:

领域

时间

成就

意义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杂交水稻

计算机

生物技术

★问题解答⊙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答案提示:邓小平的这段谈话,生动地说明了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本课测评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有哪些?答案提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体科技成果主要有:1.“两弹一星”的开发研制取得巨大成功。2.在“两弹一星”以后,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取得进一步的发展。3.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4.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学习延伸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出理由。答案提示:(略)

相关推荐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内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

3、知道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所能产生的影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

4、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理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3、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介绍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尊重科学尊重知识

教学过程

导课:1、展示一些列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图片让学生感受

新课

一、教师出示科技一览表,学生看书完成

领域时间成就意义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杂交水稻

计算机

生物技术

二、学生重点介绍以下成就

1、两弹一星

2、载人飞船——延伸到“神六”

3、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4、计算机和生物工程

教师点评。

三、学生讨论:新中国政府的科技战略

1、两弹一星战略

2、863计划

3、载人航天工程

4、科教兴国战略

小结:

从两个方面对教材加以小结,一是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和战略决策,二是新中国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


课题: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敌视中国;②60年代关系也急剧恶化;③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④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成就和影响:

时间

成就

影响

1964

第一颗爆炸成功

①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的垄断;②加强了中国的力量;③掌握核技术,和平利用核能。

1964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开始进入时代。

1999、2007

载人航天、太空行走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掌握载人

航天技术的国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带动中国其它行业的发展。注意:“两弹一星”中的“两弹”不是原子弹与氢弹,而是原子弹与导弹,“两弹一星”是针对当时美苏等国对核武器与空间技术的垄断而提出来的。

猜一猜:当今世界有哪些国家拥有核武器?还有哪些国家绝对有能力生产核武器?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研究过程: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选育出新品种——

2001年他获中国国家最高奖——

影响: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不仅大大提高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袁隆平因此享有很高的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领域

成就

影响

计算机

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亿次算机

中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居于世界前列,加速国家化发展

生物技术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开辟人工合成时代

人类基因研究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回忆归纳建国以来不同阶段的科技成就

1.1949——1966:2.1966——1976:

3.1978——20世纪末:

影响建国以来三个阶段科技发展因素分别有哪些?(分组讨论)

(1)(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20世纪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帕尔伯格

材料三美国、欧洲的一些航天专家纷纷对“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发表评论:“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这令世界出现太空新秩序:它向世界宣示,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技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什么重要作用?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中国科技发展历程:古代辉煌—近代衰弱—新中国振兴

两条线索:

1、明线:从核研究、航天技术、农业新品种研究、计算机应用、生物技术五方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2、暗线: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政府发展科技的战略决策。

这两条线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决策,是科技成就取得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5号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和南优2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稻对人类的贡献

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培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出时间:2008年11月日---日总第课时

教学过程:

出示科技一览表,学生看书完成

领域

时间

成就

意义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计算机生物技术一、新中国科技发展概况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引言部分,了解两个问题:

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为我国科技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B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制订了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

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D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雄厚了人才储备;

E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主要领域

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和农业新品种研究

1956年

将原子能、火箭、电子计算机列为发展重点

1963年

部署原子弹、导弹、氢弹的研究实验,安排人造卫星的研制;

1986年

“863计划”及以后的“星火计划”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1)决策:发展________,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

(2)背景及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以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3)成就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

1964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成功

加强了国防力量

1970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世界第五个)

〖课中练〗(1)我国第一颗原子弱爆炸成功的作用和意义有:①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②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建国初党中央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世界和平B发展核能源,缓和电力供求矛盾

C打破美苏核垄断D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环境

(3)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载人航天技术

A.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B.成就: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10月15日,“神州”5号飞船载人(杨利伟)航天飞行成功

2005年10月12日,“神州”6号飞船载人(费俊龙、聂海胜)航天飞行成功

2008年“神州”7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C.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同年建立了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年2月发射成功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1964年6月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成功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成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0年5月,向南太平洋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取得成功,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1982年10月从水下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年4月,发射了一颗对地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4月16日卫星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到1985年10月,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5时30分,载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长征”四号火箭发射成功。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此后,又进行了三次无人飞船的飞行。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建成了能发射近地卫星和对地静止轨道卫星,拥有光测、遥测和雷达等多种跟踪测量手段的酒泉和西昌航天器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21小时后,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南优2号的选育

(1)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这种水稻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2)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那你们知道袁这三个字值多少钱呢?580万。1999年,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股票1999年12月份上市,已发行A股5550万股。而隆平高科这个品牌,价值1008.9亿元。而袁这三个字值580万。这就体现我门这个时代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有知识,就有可能把知识转化为经济。

2、杂交水稻选育的意义

(1)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2)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3)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出示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1:恺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女孩》。画面没有一点悦目之处,干枯的土地,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一只紧盯着这个孩子、急不可耐要扑向“猎物”的兀鹰。恺文·卡特用一张照片向人们展示了整个非洲的绝望。

材料2:当1967年比夫拉战争导致了大规模饥荒和大量无辜平民死亡之后,非洲的饥荒第一次被报道。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被震惊了:干瘪的乳房犹如枯萎的梨,含在一个骷髅般孩子的嘴中,那里面其实早已没有奶水。为了安慰孩子的饥饿,母亲不得不忍受被吮吸的痛苦。饥饿是来自身体的摧残,但这些照片中的悲惨情景却直逼人心,拷问着读者的灵魂。

材料3: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思考:1)材料1、2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严重问题?(饥饿和粮食问题)

2)材料3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3)据以上材料指出,袁隆平研究的交水稻有何重大意义?(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四、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

(1)背景: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开始: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3)成就: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一I号”。

(4)地位:此后,越来越先进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5)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2、生物技术

(1)成就: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中国还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意义: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建国以来科技成就有什么重大作用和意义?

A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D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从背景、战略重点和成就等方面总结一下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阶段

时间

背景

战略重点

重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文革

1、国际环境恶劣: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

2、为了巩固国防、维护安全。

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方针

“两弹一星”

文革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

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

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原子能、航天工程、计算机等高科技方面,与世界整体差距明显缩小。

列举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时间

成就

地位、意义

核能技术

1964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打破了美国、苏联等国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力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1964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84——1994

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航天技术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99

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2003年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杨立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杨利伟也成为中国航天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生物技术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1973年

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

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也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为俩世界性饥饿问题。

20世纪末

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计划中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计算机

1983年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1993年

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号”

一、本课测评: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有哪些?

答案提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体科技成果主要有:1.“两弹一星”的开发研制取得巨大成功。2.在“两弹一星”以后,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取得进一步的发展。3.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4.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

二、学习延伸: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出理由。

思路引领:核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紧张和不安,同时也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核武器曾经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也可以利用核技术为人类服务,造福社会;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背景和对核科学的一贯立场。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七单元第19课的内容,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及作用。本课在内容上承接了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又连接着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科技成果及运用。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必修Ⅰ、必修Ⅱ学习,对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初步具备了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知识。

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的学习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及地位、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已经有所了解,这将有助于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识记新中国在核技术、导弹、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领域的重大成就;通过列表归纳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培养归纳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成就在生产领域中的运用,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进一步探究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列表归纳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各项成就在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地位、意义;

借助多媒体,通过影视资料、图片等再现历史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表格分析、影视、图片等再现的历史情景,学生认识我国科技成就在许多领域内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而有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培养危机意识,增强使命感、激发为振兴祖国发愤读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及对策]

本课重点:

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本科难点:

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关注科学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对策:

指导学生列表归纳新中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分析其作用和地位;

借助于多媒体,通过歌曲《东方红》,影视资料“常娥一号卫星发射”以及大量图片渲染气氛、再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列表分析归纳法法、情景再现法、问题探究法

学法指导:

列表分析归纳法,迅速有效掌握历史信息

观察法,感受历史情景;

讨论、合作探究法,深入历史问题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红》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新中国初步取得科技成就的喜悦中。

新课开始首先播放影视资料:10月24日卫星“常娥一号”发射片段,然后和学生一起回忆“常娥一号”动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一、多媒体打出这课涉及的三个方面,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合作探究一:列出成就,完成表格。

合作探究一:

阅读本课内容,找一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过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并回忆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领域

时间

成就

地位、意义

核技术导弹空间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

技术二、然后教师补充介绍各项成就,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一)核技术方面:

选择“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学生观察图片,一个乌云滚滚,一个蓝天白云,引导学生探讨“合作探究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什么要致力于原子弹等核武器的研究?你怎样看待核技术的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讨论,自由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

当时国际上美苏两极争霸,美国敌视新中国,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中国发展核力量可以打破美苏对核技术的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同时也加强中国国防,维护自身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

核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紧张和不安,同时也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核武器曾经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也可以利用核技术为人类服务,造福社会。应该科学的发展、利用核技术。

(二)导弹技术方面:

重点介绍钱三强、邓稼先、钱学森三位科学家的贡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学生感受新中国科学探索起步的艰难与老一辈科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两弹一星”精神。

(三)空间技术方面:

介绍载人航天工程实施情况。多媒体出示一组照片(神州一号至六号发射照片以及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照片),学生感受这一工程的伟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生物技术方面:

选择照片《饥饿的女孩》,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体会透露出的非洲的凄凉、饥慌,认识解决粮食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接着出示袁隆平与其研究的杂交水稻,引用数据突出他对世界解决人类粮食问题的杰出贡献,体会袁隆平的科研精神、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贡献。

接下来突出中国自1999年参与人类基因研究以来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科学等方面的成就,体会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贡献,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五)计算机技术方面:

图片展示“银河Ⅰ号”以及曙光系列大型计算机,突出这些高性能计算机对科学研究、人类生产的作用,再次体会科技对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所起的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三、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近代中国科技发展情况,组织学生探讨“合作探究三”:为什么在旧中国科技长期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却有了突飞猛进的?”

学生在讨论后,自由发言,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社会主确立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两弹一星”战略决策;“863计划”;“星火计划”;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

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钱三强;邓稼先;钱学森);

……等等。

教师补充介绍“863计划”、“星火计划”,学生了解更多国家科技方面的政策和成就,增强学生的关注科学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进一步巩固解决两大难点。

“863”计划: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的高科技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后经中共中央、国务院组织的专家论证批准了《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称为“863计划”。“863计划”从国情出发,从长远考虑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充分分析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优势,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863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增强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实力,使我国在当今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主要技术领域有了自己的阵地。同时,通过及时推动阶段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技术辐射,“863计划”为我国的生物工程、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农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星火计划”:

1985年5月22日,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在请示中,国家科委把这一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开发计划,简称为“短、平、快”项目,并拟名为“星火计划”。“星火计划”的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至1995年底,全国共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66736项,覆盖全国85%以上县;已经完成的星火项目为35254项,占立项总数的52.9%;星火计划总投入为937.6亿元。1995年全国星火计划实现产值2682.7亿元,实现利税473。9亿元,创汇88。9亿美元。提高了乡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星火计划实施还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小结:

多媒体返回本课目录,带领学生回忆新中国在三个方面五大领域内所取得成就,要求学生把握住这些重点内容。教师提出希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希望同学们能以老一辈科学家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为中国将来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板书设计]

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及地位、意义

领域

时间

成就

地位、意义

核技术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美苏核垄断,维护了世界和平

20世纪90年代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累计各发电260亿和1500亿千瓦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导弹

1956年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1960年

仿制进程导弹成功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步加强1964年

自行设计的中进程导弹试验成功

空间技术

1960年

我国自行研制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奔向太空卖出第一步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至2001年

成功研制12种不同型号系列火箭,发射70多颗国内外卫星

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2003年

“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行

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

“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生物技术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1973年

杂交水稻“南优2号”;研制成功

比常规稻增产20%1999年

参与人类基因研究在改良品种、治疗重大疾病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计算机技术1983“银河Ⅰ号”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计算机,此后越来越多高性能计算机出现,技术已居世界先列二、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原因:

1、社会主确立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两弹一星”战略决策;“863计划”;“星火计划”;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

3、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钱三强;邓稼先;钱学森);

4、……等等。巩固练习:

多媒体打出练习题,巩固本课重点知识。[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转变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教学设计就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设计而成的,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可取的地方:

一、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展现,且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填写,能迅速突破重点。

二、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既能深化课堂教学,突破难点,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应该是历史教学的本质所在。

三、在导入中结合了现实,注意课堂气氛的渲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图片,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些不足,如没有照顾到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使得有少部分学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在实践中将会注意分组,由学习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真正实现合作而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