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7能源资源开发。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能源资源开发》,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测试(新人教版必修3)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B.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地热能、沼气等
D.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2.下列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好,埋藏深,煤田多为中厚煤层
B.煤种齐全,分布范围广,全省8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
D.煤田的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3.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4.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滥采,山西省正采取措施缩小煤炭开发规模
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加强了煤炭的加工转换,从而提高了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D.到目前为止,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仍十分单一
5.下列铁路不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的是()
A.胶济线B.大秦线C.神黄线D.焦(作)—日(照)线
6.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露天煤矿开采比较容易,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B.山西省以轻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C.山西应改变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一个统一品种、同一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
D.山西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7.关于山西省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山西省铁路运力的98%用来运输煤炭,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
B.从“九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产值
C.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D.建国以来,山西省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8.下列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区道路的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B.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C.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D.要解决山西省的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9.下列有关山西省煤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山西省应始终不懈地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只有经济上去了才有能力治理环境问题B.山西省应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
C.山西省应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物利用技术以及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D.山西省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10.下列有关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B.山西省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C.山西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今后还须进一步提高重化工业的比重
D.山西省应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低附加值方向发展
12.关于山西能源基地“三废”治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再利用
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
13.下列关于山西煤炭资源优越开发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B.山西煤炭资源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C.我国能源以消费煤炭为主,对能源的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D.山西位置适中,水陆交通都比较发达,有利于煤炭外运
14.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新中国成立时起,国家就加快了对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
B.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山西逐步形成了以铁路、水运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D.山西从“九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二、综合题:
1.读“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回答: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煤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属于全国优质动力煤产地的是__________煤田(填字母),它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其煤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属于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的是__________煤田(填字母),它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
(4)山西省境内煤田分布范围__________,全省__________%的土地下面都有煤田分布。
2.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
(1)从图可以看出,山西省煤炭开采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到___________年,山西省煤炭开采达到5000万吨
(3)直到___________年,山西省煤炭总产量达到1亿吨
(4)2000年的煤炭生产量是1970年煤炭生产量的___________倍,1995年的煤炭生产量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2000年的煤炭生产量。
3.读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回答:
(1)从图看出,1990年山西省煤炭调出量达__________亿吨,2001年,电力输出突破__________亿度。
(2)山西省的火电主要输往__________地区,输电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西省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炭输出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回答: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效益低下,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_问题。
(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产品
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读出山西省的三条产业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条产业链都以为______________出发点。
(4)山西省构建三条产业链结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优势。
(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能源定义的理解、能源的分类知识。
2.D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山西煤炭资源良好的开发条件。
3.C点拨:该题主要考查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异同点。
4.C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运输、能源转换等知识。
5.A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胶济线不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
6.D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能源基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7.C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山西省能源的运输、结构调整、能源开发。
8.D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对地理环境的治理。
9.A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环境治理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10.B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几种主导工业的发展方向。
11.A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山西省能源基本情况的把握。
12.C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对“三废”的治理。
13.D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山西煤炭资源优越开发条件的掌握。
14.C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概况。
二、综合题
1.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境内煤田的主要分布以及主要煤田的特点。
(1)河东煤田大同煤田鲁宁武煤田霍西煤田沁水煤田西山煤田
(2)B燃烧发电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3)A冶炼钢铁
(4)广40
2.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煤炭生产规模的扩大趋势并对有关数据作比较分析。
(1)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2)1970
(3)1978
(4)7等于
3.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煤炭资源和电力资源的调出情况,与运煤相比,电力运输的优点。
(1)2150
(2)京津唐变输煤为输电,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能源损耗改善了能源输入地的环境质量
(3)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焦作—兖州—日照铁路秦皇岛港黄骅港日照港
4.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情况,通过围绕能源开发,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
(1)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
(2)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钢材铝制品
(3)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煤炭开采
(4)铁矿铝土矿
(5)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精选阅读
高三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三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
一、课标的要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山西煤炭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放置于世界和中国能源利用的大背景下,这样可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2.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比山西省在改革开放初期同现在在能源开发上存在什么不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二、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煤炭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能源结构中都占重要地位,而煤炭又是非可再生资源,能源开发和资源保护是一对矛盾,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既面临机遇,又充满了挑战;
2.在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主要关注于煤在使用过程中(如燃烧煤发电、取暖、做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节内容更多的涉及到开采过程,所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更显得重要。
高三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三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
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 王彦峰
学习目标
1.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开发的条件及评价。
2.了解山西省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明确我国能源基地建设的一般途径。
3.通过图表和文字材料,分析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山西能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一:2013年山西煤炭行业税收大幅下降。山西省国税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该省煤炭生产入库增值税30.8亿元,同比下降38.1%,减收18.99亿元,而与煤炭相关联的电力、焦化、钢铁、机械行业入库增值税总规模虽然仅有11亿元,却分别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作为煤炭大省,在实现工业新型化的举措上,山西省确定的“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路径和以实现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跨越的战略初见成效,正沿着以煤化工为主的路线走多元化道路。山西省是如何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的呢?
导入二:有人说,山西有煤,是福也是祸。山西省委主要领导认为,祸不在于山西有煤,而在于没有牢牢遵循科学发展观。去年8月,山西省确立了“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构想,并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支持。重构能源优势的决战迅速席卷山西大地。如何评价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山西省可持续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过程与方法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
2、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轰轰烈烈的纪念抗战阅兵已经过去两周了,在观看阅兵的过程中,同学们看到很多首次亮相的先进的重型武器而感到激动和自豪,发自内心的因国家强大而自豪,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驱动着这些战车前进的能?对,是能源。不仅在军事上需要能源,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也离不开充足的能源,同学们初中和高一都学习过能源资源的内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下面看看同学们的记性如何,还记得多少能源资源的知识。从学生关心的大事和身边的事情入手。学生回答1、按性质分类⑴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⑵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2、按利用状况分类:⑴常规能源:水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⑵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检阅学生对旧知识的认识程度。小结煤炭在世界能能源消费结构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引入新课图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分析出分布最集中的是山西省。说明以山西为案例的原因。学习主题Ⅰ:资源开发条件阅读分析P40图3.1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阅读P40页
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板书系统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⑴储量丰富⑵分布范围广⑶媒种齐全⑷煤质优良⑸开采条件好方法指导⑴探明储量2700亿吨,按2007年开采规模可开采430年。⑵40%的地下有煤田分布。⑶全国10大媒种,山西都有分布。⑷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媒,河东煤田是优质住焦煤)⑸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此外煤田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用数据和事实验证过渡从资源状况分析,山西省的煤田资源条件是非常优越的,但它大规模开采,有没有足够的市场呢?板书2、市场广阔提问⑴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量量和生产量比较如何?
生: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能源缺口大。
⑵我国能源需求继续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生:继续增加;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发展。
⑶阅读图3.2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思考2个问题。
生: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我国其它能源比世界能源比重小;世界核能比重大,而我国核能几乎没有。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使山西省的煤炭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加速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能源消费状况
注意标准煤的解释
注意这种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影响。过渡山西省位置如何?怎么把开采出来的煤炭运算到消费市场呢?引导学生认识山西的位置和交通阅读分析阅读山西省位置图。找出临近山西省的工业中心和大城市,通过的主要铁路。
生: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上海、沈阳、武汉等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和输电距离较近;通过的重要铁路有京包线、石太线、太焦线、神黄线。转折山西省煤炭资源从资源分布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分析都是十分优越的,我们也应该了解到P41阅读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五大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费量少,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①②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
③④说明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能源效率低下,能源利用对环境污染严重。
⑤如何保障能源安全,而我国是少数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国家引导学生认识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特别是80年代以后,重点建设了山西能源基地,我们接着看看山西省的措施和成就。引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板书二、能源基地建设读图图3.3山西省原煤生产分析第一个成就
1、通过柱的高低判断各年总产量,从建国初期的1000万吨到2007年的6.3亿吨,增加了60多倍,大致是稳步增长的,这也说明了我国能源需求的稳步增长,同时输出的煤炭和出口的煤炭都是很多的
2、了解几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板书1、扩大煤炭开采量转折煤炭运输给山西带来沉重的交通压力,山西从六五时期开始想办法提高煤炭外运能力。板书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小结现在的山西,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思考为什么山西紧邻黄河,为何不发展水运?答:黄河水文特征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黄河在山西段奔流在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极不利于航运;黄河水量不大,且季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输比较困难。读图分析图3.4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分析为何西煤东运(不向西、北运)
北方内蒙古和西方陕西本身有丰富煤炭资源。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不足,所以三条铁路干线都是西煤东运,一头连接大型煤田一头连接的是港口: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焦日铁路。到了港口,一部分通过廉价的海洋运输输送往能源不足的华南。分析西煤东运的原因转折单纯输送煤炭,有一些弊端,如交通压力大,经济效益低,能源消费结构落后,故山西也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板书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分析转换方式:①坑口电站输出电力②炼焦业输出焦炭读图分析图3.5山西能源的转换
图中焦炭和电力的都在稳步上升,所以80年代开始能源转换率也在稳步上升,但是2000年能源转换率有所下降,原因是2000年以后煤炭产量增幅大。
图3.6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
读图可知,虽然煤炭的调出量始终多于电力的调出量,但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反映了山西省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
能源输出结构水平的提高,必然提高山西省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活动对于山西来说到底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运输成本资源消耗输煤劣优劣优输电优劣优劣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已知并存。通过活动探讨问题教学提纲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
二、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让学生对本节知识有条例性的认识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四)重点、难点
1、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
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一、能源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等.
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指:、、等矿物能源.
常规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一次能源:煤炭、风能、等可直接被人利用的
新能源:太阳能、核能二次能源:最具代表——电能,经过人类一次开发的能源
二、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要,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而且要考虑和条件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2700亿吨,可开采560年
(1)——40℅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2)——10大煤种
(3),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4),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这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
()能源消费结构: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
()能源消费结构: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水电
在我国有“煤都”之称的是——大同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
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平朔最大的无烟煤产地——阳泉和晋城
面临的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费量低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三、能源基地的建设:(1982年国家加快了山西能源重化工业的步伐)
1、—目的:满足全国对煤炭的需求措施:扩大规模,增加产煤量
结果: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目的: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措施: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
结果: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由北到南:、、等线。
3、——目的: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措施: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结果:提高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和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经济的核心部门是——煤炭工业
经济结构效益低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碳、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延长了生产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结果:①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引水工程建设:原因: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年降水量少,抵消水缺乏。
缺水严重的地区:最大的引水工程-------(引黄入晋)
作用:缓解了、、三个中心城严重缺水的局面。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②
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2、保护与治理:
(1):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环境问题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措施: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废渣
废渣煤矸石——
煤泥——
废气
废水
答案:
一、能源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常规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一次能源:煤炭、风能、等可直接被人利用的
新能源:太阳能、核能二次能源:最具代表——电能,经过人类一次开发的能源
二、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700亿吨,可开采560年
(1)分布范围广——40℅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2)煤种齐全——10大煤种
(3)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4)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这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水电
在我国有“煤都”之称的是——大同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
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平朔最大的无烟煤产地——阳泉和晋城
面临的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费量低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三、能源基地的建设:(1982年国家加快了山西能源重化工业的步伐)
1、扩大煤炭开采量—目的:满足全国对煤炭的需求措施:扩大规模,增加产煤量
结果: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目的: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措施: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
结果: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由北到南:大同-秦皇岛线神木-黄骅港线焦作-兖州-日照铁路线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目的: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措施: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结果:提高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和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单一。经济的核心部门是——煤炭工业
经济结构效益低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碳、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延长了生产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结果:①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引水工程建设:原因: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年降水量少,抵消水缺乏。
缺水严重的地区:晋北和晋中
最大的引水工程-------万家寨引水工程(引黄入晋)
作用: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严重缺水的局面。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3、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生态问题②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
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4、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调整产业结构:环境问题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措施: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废渣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做好销烟除尘工作,例如:洒水降尘、阻氧灭火
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工作
废水采取沉淀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