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漏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2

漏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漏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设计说明本文是一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下着雨的漆黑的夜晚,老虎和贼不约而同地去偷老两口家的小胖驴,因老婆婆的一个漏字,老虎和贼东窜西窜,几乎丧命,也使得小胖驴幸免于难。一个漏字贯穿整个故事,虽然它在故事表述中只占了极小的部分,整个故事却因它而奇趣生辉。因为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学前准备1.收集民间故事。(师生)
2.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
学习重点认识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自制生字卡片。(学生)
2.制作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教师讲《咕咚》的故事引入本课《漏》。
(一只成熟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小动物们都以为是可怕的东西,四处逃窜,最后野牛帮小动物们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2.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联想漏的含义。1.听教师讲故事,交流咕咚的意思。
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问题预设:漏是什么意思?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1.漏是什么意思?漏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13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脊背(jǐj)
颠倒(diāndin)
旋风(xunxun)
3.一字组多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7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老婆婆说的漏指的是什么?
(2)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思考题。4.老婆婆说的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虎和贼认为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导书写,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1.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生字。
2.学生书写,老师检查书写情况。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读生字、新词。
2.注意易写错的字。
喂:不能多写一撇。
贼:不能少写一撇。
3.学生自由书写,巩固生字词。5.看拼音,写词语。
luyǔmfēi
()()
lhɑipiānxīn
()()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由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课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读文,对漏有不同的理解,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讲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
3.借助课文插图和示意图按顺序复述课文。
学习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按顺序复述课文。
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提示,自主探究。(用时: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指导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学生边讲教师边出示对应的课件内容,增加故事的趣味)
3.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分别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教师相机点拨。
3.学生分角色朗读。6.整个故事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握内容,复述故事。(用时:15分钟)1.课件出示课文叙述顺序示意图(课后习题3),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2.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评出故事大王。1.学生读课件出示的故事示意图。
2.小组内复述故事,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7.按顺序复述故事。
三、小结,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作业。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读故事、讲故事,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课文内容,还激发了学生学故事、讲故事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漏》教学片段
◆品味故事情节,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师:老婆婆的一句话,让老虎和贼吓得魂飞魄散,在逃命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好笑的事,让故事更加有趣。你觉得哪些情节最有意思呢?读文后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默读课文,感受最有意思的情节)
生1:听了老婆婆说就怕漏,老虎和贼都没搞清楚漏为何物,就吓得浑身发抖,他们还自认为自己见多识广呢,真是既讽刺又好笑。
师:说得真好。那请你来读一读描写老虎和贼的内心想法的句子。
(生1朗读)
生2: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的这一情节最有意思,他们都把对方当成了漏,都想互相摆脱。
师:这一情节设置确实很有意思。一系列的巧合让他们互相以为对方是漏,都疲于奔命。还有哪些情节大家觉得很有意思呢?
生3:我觉得老虎和贼清醒了以后的做法最可笑,他们都不甘心,还惦记着小胖驴,但当他们又一次相见时,又是相互被吓倒,刚清醒一会儿,又吓昏过去了。
生4:文章结尾对漏的明释,也极大地讽刺了老虎和贼的自以为是,让读者捧腹大笑。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
(同学们掌声响起)

延伸阅读

赵州桥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赵州桥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设计说明生活在现代的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此,在导入部分,我让学生观看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各样的桥,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来充分认识赵州桥。最后通过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做纸桥明白建造一座桥的不易,特别是在识记生字时,更让学生体会到坚固的含义。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赵州桥的资料。(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自学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赵州桥。
学习重点识字、读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赵州桥的资料。(教师)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1.你见过哪些桥?说说这些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播放图片,展示从古代到今天的桥。
3.板书课题。
4.介绍赵州桥的相关资料。1.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桥。
2.学生谈对桥的认识。
3.了解赵州桥的相关资料。1.你知道的世界闻名的桥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文识字。(用时:15分钟)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1.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注意多音字爪的读音。
3.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共同探究。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多音字组词。
三、初步了解赵州桥。(用时:10分钟)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真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汇报交流。
位置: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建造人:李春
建造时间:一千四百多年前3.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赵州桥在我国()县的()河上。它是隋朝的()设计和参加建造的。这篇课文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赵州桥。
四、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语。(师范写,生仿写)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认真仿写,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教学反思用自读课文的方法能使学生熟悉文章,分段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层次,为深入学习课文打好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有效指导,针对学生易出现的字词问题,进行重点教学,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深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了解赵州桥的特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引入。(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复习本课的词语。
2.点名学生介绍赵州桥的位置及建造者。1.学生复习、认读词语。
2.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简介赵州桥。4.看拼音,写词语。
jishěnɡshjinɡ
()()
shjchunɡjǔ
()()
zhhulshǐ
()()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用时:15分钟)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赵州桥闻名于世,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3)哪些句子写出了赵州桥的坚固?
(4)理解创举一词的意义。
2.整体观察,从桥长、桥宽等方面观察。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观察课件中的图片。
3.交流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没有桥墩、小桥洞。
4.品读描写赵州桥雄伟和坚固的句子,全班交流。
5.交流创举的意思。5.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马车,两旁走人。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用时:15分钟)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画出体现赵州桥美观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1.自读课文,交流回答问题。
2.课件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子。图文对照,欣赏图案的精美。
3.对照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6.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1.读最后一段,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学生相互交流我国闻名世界的建筑。7.假如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精巧,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数字说明的感受,二是图文对照使其形象更直观,欣赏赵州桥的美观,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做最后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赵州桥》教学片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突出重点、难点。
师: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这是桥的内在体现坚固。请大家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这一段是要说桥的另一个特点美观。
师:请大家默读这一段,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生:整段是围绕着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写的。
师: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生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生2: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生3: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体会赵州桥上图案的精美)
师:请同学们看这一段内容。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第2、3句)
师: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生1:这里的冒号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生2:冒号后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列举出来的龙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师: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边看投影边朗读。当读到有的有的还有的时,看老师翻出的是什么内容就读这一内容,思考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朗读相应的描绘龙的句子)
师:同学们,这样读了以后,你们明白了用分号的道理吗?
生:这里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是不分先后的,可以先说中间一幅精美图案,也可以先说后面一幅精美图案,中间用分号,最后用句号。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齐读)
生:是按照总起、分述、小结的顺序写的。
师:作者在文章中着重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是为了什么?
生1:是为了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生2:是在赞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这座桥是在隋朝建成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这样古老的设计精妙的石拱桥,在当今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荷花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荷花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设计说明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的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陶醉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我利用文中插图,让学生细心观察,感受荷花的美,再通过读文,从文字中感受到这种美。最后两个自然段结合配乐朗读,让学生在意境中感受荷花的美,把作者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情感。
学前准备1.收集荷花的图文资料。(学生)
2.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积累优美语句。
学习重点1.认识生字,读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学前准备1.收集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和荷花的资料。(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教师课件出示谜语:“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荷花)请大家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让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作者叶圣陶的相关知识。
3.设疑导读: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荷花与我们见到的是一样的吗?1.学生交流汇报。
(1)展示荷花的图片资料。
(2)荷花的生长特点。
(3)描写荷花的诗句。
2.学生交流作者的相关资料。
3.学生带着疑问,自由诵读课文。1.填写与荷花相关的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小组自学,互助合作。(用时:25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出示自主学习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读出你体会到的美。1.小组内依据学法指导开始自学,教师巡视掌握小组学习情况。
2.学生自主学习。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可以边读边在段落的旁边写下读书体会,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学生汇报学习收获。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2.听写词语。
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
3.多音字组词。
三、展示汇报。(用时:10分钟)1.教师引导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学生可用男女生读、分段落读等形式来展示朗读。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写一句话。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体会到作者对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的描写和想象,表达了喜爱荷花的感情。
2.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预习交流,质疑促学。(用时:5分钟)引导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活动卡(课文内容填空)。1.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2.互帮互助,交流质疑。5.内容我最熟。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那画家的本领可真()。
二、读议结合,合作探究。(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把描写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
2.品读描写“我”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并置身其中的段落(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怎么理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3.置身于荷花池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1.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中“”一词反映出“我”的迫切心情。这个词还可以换成。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作者急切的心情。
2.学生通过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读出荷花长势不同的特点。
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认真研读,互助合作,交流意见。
(2)全班交流,达成共识。6.内容我知道。
(1)作者描写了不同形态的荷花,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饱胀得马上要破裂”的意思是说荷花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精讲点拨,共同提高。(用时:15分钟)1.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
2.重点引导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师用课件演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图片)
3.引导学生想想作者站在荷花池边的感受。
4.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心里会想些什么?1.学生结合课文重点词语,回答问题。(从荷花的颜色美、姿态美、动态美入手展开探究)
2.合作探究。
通过词语的替换来体会“冒”字的表达效果。(“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等等)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想象美景,试着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创造性地学习这种写法。7.发挥想象,填一填。
如果我也是池中的一朵洁白娇嫩的荷花,穿着雪白的裙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太阳照在我身上,微风轻轻地抚摸着我,我感觉________。蜻蜓、蝴蝶飞过来了,它们找我______;小鱼在我脚下游来游去,它们在__________;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它告诉我__________。
四、总结写法,提升自我。(用时:10分钟)1.小结写法: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荷花的?
2.(教师用课件演示多姿的荷花)引导学生说说: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赞美荷花?1.结合课堂上的学习,思考回答。(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2.学生可以模仿下面的句式赞美荷花。
荷花!你美丽的姿态让我入迷,你清香的气息让我沉醉。8.小练笔。
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呀!我们也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语感的养成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本课借助电脑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了描绘的情境中,抓住课文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看着图片读、闭眼想象读、教师范读、引读……)来品赏美文之美,从而达到激活、领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高,能读中悟、悟中读,能从画面中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荷花》教学片段
◆品读课文,感受荷花的姿态美。(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自读第二、三自然段,想想荷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简单概括。
生:美。
师:红花还需绿叶衬,花美,那么叶子呢?
(课件出示荷叶及第二自然段第2句话)
师:请同学们看图,再读读这句话。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哪些特点?
生:多,碧绿。
师:对。荷叶挨挨挤挤,说明荷叶多,很挤,很茂盛。(板书:多,碧绿)
(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你们认为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作“冒出来”呢?
生:快速地、使劲地、急切地、争先恐后地……
师:对。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也写美了。大家还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呢?
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作者细致观察了哪几种姿态的荷花?
生:三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花骨朵儿。
(课件出示各种姿态的荷花)
师:作者笔下的荷花这么美,谁能读读这段文字,读出荷花的美呢?
(点名学生朗读。然后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来看看第三自然段。“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
生:也很美。
(课件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师:画家是谁?
生:是大自然。
师:(小结)第二自然段是作者近看荷花,能看清每朵荷花的不同姿态;第三自然段是抬头向远处看,是整体看荷花。我们学习时不仅要从文字中感受到美,还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为自己的写作打好基础。

燕子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设计说明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和文静的休息场面,都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注重朗读,感受文字的优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索的方式来学习,激发学生对燕子、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
2.收集有关燕子的图文资料。(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1.认识并读写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
学前准备1.收集燕子的相关资料。(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用时:5分钟)1.(播放儿歌《小燕子》)导入: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2.板书课题:燕子。1.学生初谈对燕子的感受。
2.齐读课题。
3.学生读了课题后,提出自己的问题。1.写一写燕子的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用时:15分钟)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注音的生字,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把你认为难写的字认真写几遍。
(3)自由读课文,容易读错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2.检查自学效果。教师指导区别形近字:“拂”和“佛”、“掠”和“凉”、“偶”和“遇”。
3.教师指导写字。1.小组内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1)学生读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听写认为难写的字。
(3)自由读课文,根据拼音读通句子。
2.分组交流、汇报。
(1)分组朗读新学词语。如,“偶尔”两个字都读三声,“沾”字读第一声。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2)运用联系上下文及查工具书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看老师范写,然后自己在本子上对照书写,并分享根据字形规律记忆生字的心得。2.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伶俐(línlínɡ)
翼尖(yìjì)
荡漾(yánɡyànɡ)
闲散(sǎnsàn)
几痕细线(hénɡhén)
3.看拼音,写词语。
chuīfúɡǎnjí
()()
jùhuìlüèɡuò
()()
ǒuěrxiānxì
()()
三、再读课文,质疑解疑。(用时:15分钟)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在议答燕子每个方面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谈一谈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4.学习第1自然段。
(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燕子外形图,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边叙述边演示)“一身乌黑的羽毛”(使图中燕子浑身乌黑的羽毛闪动),“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一个“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指导感情朗读:谁能把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3)引导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1.议答: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平添生趣、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小组交流,汇报。
3.全班交流。
4.(1)“我非常喜欢小燕子的外形,因为它有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看起来是那么活泼可爱。”“凑”是什么意思?(几个方面合起来)
(2)有感情地朗读。
(3)根据提示背诵第1自然段。4.词语巧搭配(填入恰当的词)。
()的羽毛
()的尾巴
()的翅膀
()的小燕子
5.按要求填空。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这句话抓住了燕子的__________特点来写。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美丽春光,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学伊始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视频《小燕子》,将学生带进充满生机的春天,并巧用课文插图,使燕子的形象和明媚的春光更具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描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引入。(用时:5分钟)1.听写词语。
2.检查背诵第1自然段。1.学生听写词语。
2.点名背诵。6.听写词语。
吹拂赶集聚拢
形成掠过偶尔
沾水纤细痕迹
二、学习课文。(用时:25分钟)1.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烂漫无比”“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3)在学生议答中,教师完成板书。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3、4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着重理解“横掠”“沾”这两个动词。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
(3)指导感情朗读。
3.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
(2)交流,重点赏析“闲散”“几痕”等词。
(3)最后一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1.(1)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学生体会“聚拢”“烂漫无比”“平添”的意思,然后试着融入自己的感情朗读课文。
(3)学生通过自己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将课文有感情地读出来。
2.(1)哪些词语表现出了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找出相关词语后自己练读,而后指名读,读出自己的情感,最后全班齐读。
3.(1)学生自己读文,体会“痕”的妙用。
(2)一边朗读一边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3)学生尝试朗诵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齐读第5自然段。7.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1)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2)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8.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燕子斜飞于天空。
燕子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
(1)阳光照耀着草地。
阳光照耀着______草地。
(2)草地上开着小花。
草地上开着______小花。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______掠过湖面。
三、总结全文。(用时:10分钟)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1~3自然段。1.学生自由讨论,谈感受。
2.根据提示,学生尝试朗诵全文,并尝试背诵第1~3自然段。9.课文围绕燕子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的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燕子》是一篇精读课文,篇幅短,借对燕子的描写赞美可爱的春天。第2自然段的教学侧重于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一句,感受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第3、4自然段,学生提出几个很有价值的字词:“斜飞”“横掠”“沾”。通过对这些字词的品味,使学生理解了燕子飞行的特点:轻盈、欢快、敏捷。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很有诗意的段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同样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为什么用几‘痕’细线,而不用几‘根’?”全文的教学体现了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燕子的美,配乐的朗诵让学生入情入境,重视朗读和对语言的品味与积累。学生学得比较投入,多数学生已经能在当堂背诵重点段落。
《燕子》教学片段
◆创设说话情境,锻炼创造思维。(教学重点)?
师:我们知道了第一自然段写出了燕子的外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可爱活泼的小燕子,那燕子的头呢?肚子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完整吗?(教师故意设下圈套,以疑促思)
(学生思考回答)
生1:我觉得这样写不完整。我认为应该改成“一个轻巧的头,一身乌黑的羽毛,雪白的肚子,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才完整。
生2:那还有爪子呢?
生3:那再加上“细小的爪子”。(有学生笑)
生4:我觉得这样写太啰唆了。
师:那你们认为怎样写才好呢?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以读释疑)
生1:还是课文里的好,因为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来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最能体现燕子特点的部位。
生2:对,燕子小巧的头、细小的爪子与麻雀等许多鸟类都一样,不能体现燕子的特点,可以略去不写。
(学生通过探讨,自己钻出圈套,真正理解了这种写作方法)
生3:是呀,我们写人也不是每个部位都要写的。
(联系平时的作文理解,很好)
师:你们说得真好,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燕子特点的部位写,并没有面面俱到。你能用这种写作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
(学以致用,鼓励学生举一反三)
生1:一顶红红的鸡冠,一个高高昂起的头,一身光彩夺目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
生2: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红的眼睛,一身雪白的毛,加上短短的尾巴,凑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生3:一对灵敏的耳朵,一身光亮的毛,加上四条腿,这就是我家的大花猫。
生4:我觉得他没说出猫的特点,这样也像在说狗,应该在四条腿前加上走路轻无声。
(学生不仅利用写作方法来说,还会评,这真是一大进步)
生5:还可以在耳朵前加上“三角形”的,因为猫的耳朵是三角形。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动物的外形,说得非常好。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精品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精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
学习重点认识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自制生字卡片。(学生)
2.制作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教师讲《咕咚》的故事引入本课《漏》。
(一只成熟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小动物们都以为是可怕的东西,四处逃窜,最后野牛帮小动物们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2.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联想“漏”的含义。1.听教师讲故事,交流“咕咚”的意思。
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问题预设:“漏”是什么意思?“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1.“漏”是什么意思?“漏”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13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脊背(jǐjí)
颠倒(diāndiàn)
旋风(xuánxuàn)
3.一字组多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7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老婆婆说的“漏”指的是什么?
(2)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思考题。4.老婆婆说的“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虎和贼认为“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导书写,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1.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生字。
2.学生书写,老师检查书写情况。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读生字、新词。
2.注意易写错的字。
喂:不能多写一撇。贼:不能少写一撇。
3.学生自由书写,巩固生字词。5.看拼音,写词语。
lòuyǔmòfēi
()()
lìhɑipiānxīn
()()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由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课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读文,对“漏”有不同的理解,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讲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
3.借助课文插图和示意图按顺序复述课文。
学习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按顺序复述课文。
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提示,自主探究。(用时: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指导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学生边讲教师边出示对应的课件内容,增加故事的趣味)
3.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分别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教师相机点拨。
3.学生分角色朗读。6.整个故事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握内容,复述故事。(用时:15分钟)1.课件出示课文叙述顺序示意图(课后习题3),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2.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评出“故事大王”。1.学生读课件出示的故事示意图。
2.小组内复述故事,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7.按顺序复述故事。
三、小结,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作业。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读故事、讲故事,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课文内容,还激发了学生学故事、讲故事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漏》教学片段
◆品味故事情节,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师:老婆婆的一句话,让老虎和贼吓得魂飞魄散,在逃命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好笑的事,让故事更加有趣。你觉得哪些情节最有意思呢?读文后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默读课文,感受最有意思的情节)
生1:听了老婆婆说“就怕漏”,老虎和贼都没搞清楚“漏”为何物,就吓得浑身发抖,他们还自认为自己见多识广呢,真是既讽刺又好笑。
师:说得真好。那请你来读一读描写老虎和贼的内心想法的句子。
(生1朗读)
生2: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的这一情节最有意思,他们都把对方当成了“漏”,都想互相摆脱。
师:这一情节设置确实很有意思。一系列的巧合让他们互相以为对方是漏,都疲于奔命。还有哪些情节大家觉得很有意思呢?
生3:我觉得老虎和贼清醒了以后的做法最可笑,他们都不甘心,还惦记着小胖驴,但当他们又一次相见时,又是相互被吓倒,刚清醒一会儿,又吓昏过去了。
生4:文章结尾对“漏”的明释,也极大地讽刺了老虎和贼的自以为是,让读者捧腹大笑。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同学们掌声响起)

小虾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虾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设计说明本文介绍了小虾的外形、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小虾的样子、打架等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以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学前准备1.课前观察小虾。(学生)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的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样子和打架时的有趣,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点会认本课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观察图片,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1.出示小虾的图片,学生观察,交流。
2.说说你对小虾的了解。
3.板书课题:小虾。1.学生交流与小虾有关的知识和见闻。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认读生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小虾的什么特点?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水缸()空隙()
掀开()末端()
钳子()搏斗()
比较()腹部()
三、精读探究,了解特点。(用时:15分钟)1.自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小虾的外形特点。
2.默读第三自然段,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
3.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1.画出相关语句,了解小虾的样子。(有的有的)
2.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从小虾的活动中体现小虾的有趣。
3.我对小虾的喜爱:
采金鱼草,捡石块;发现小虾产卵。2.连线。
钳子一突一突的
胡须一张一张的
眼珠一翘一翘的
3.请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说结合,训练表达。(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小虾各种表现的图片和句子。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点。1.交流小虾的各种表现。
2.小组交流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再在全班交流。4.抓住特点,说说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因为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本次教学我主要是采取学生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独立品悟的基础上彼此交流,相互补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习效果不错。
《小虾》教学片段
◆观察细致,描述具体。(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1:这个自然段是围绕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这一句来写的。
师:说得对。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虾的有趣的?
生2: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这样一个排比句写出了小虾在缸里不同的状态。
生3:作者观察了活动的小虾和休息的小虾不同的表现。
师:说得很好。那休息的小虾和活动的小虾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1:休息的小虾受到打扰时会很生气。作者观察很细致,用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这些词语写出了小虾生气时的表现,很有趣。
生2:作者还观察了打架的小虾,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如果没有对小虾的细致观察,就没有文中这么具体的描写,同学们也可以像作者那样细心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写下观察日记。

蜜蜂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蜜蜂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说明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片段的学习是阅读的重点。所以本课在设计上,重点抓住作者的实验准备阶段,以及实验结论的表述几个部分,通过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的提出带动全文,深入品味,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品析句子等方法深入研读体会,进行文本细读,从而达到体会人物品质的目的。
学前准备1.根据法布尔实验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关于蜜蜂更多的知识;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本能现象。(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第1、2自然段。
学习重点掌握生字、词语,弄清我做实验的原因。
学前准备1.收集有关蜜蜂的图片、资料。(学生)
2.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蜜蜂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蜜蜂的资料。
2.课件出示法布尔的图像及简介,引出新课。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蜜蜂的资料,如蜜蜂的生活习性、赞美蜜蜂的诗句等。
2.了解法布尔。1.请你摘抄一些描写蜜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2分钟)1.引导学生读课文。
2.出示词语:蜜蜂、辨认、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陌生。
3.组织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4.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5.引导学生说出课文大意。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内读词语,互相正音。
3.在小组内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4.小组内活动:组员逐段读文,读后互相评价。
5.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用时:13分钟)1.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3.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
4.指导学生画出能说明实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5.引导学生质疑:你怎样看待我的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6.引导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1.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学生评价。
2.小组讨论我做这个实验的原因。
3.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实验做法的词句。
4.小组内交流:我这样做有没有必要。交流时要从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和做记号两个方面入手,体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5.接力读第2自然段。
3.把第1自然段中的听说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为了证实飞回来的蜜蜂是自己放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练习,落实基础。(用时:10分钟)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观察。
2.教师示范写蜜、蜂。
3.教师检查书写情况。1.学生先观察这些生字,然后交流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如结构、写法、布局等。
2.学生先认真观察教师书写,然后练习书写,注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
3.互相评议书写,接纳合理的建议,重新书写。5.读拼音,写词语。
mfēnɡbinrn
()()
jiǎnchbāoku
()()
yntzǔl
()()
教学反思本节课出现的问题有:1.学生预习不充分,大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生字词的预习上,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按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2.小组合作学习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学习法布尔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学习重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学前准备准备生字词卡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新旧衔接。(用时:5分钟)1.识字小游戏:我说你猜。
2.法布尔的实验非常有趣,请你讲一讲实验的做法。1.一名同学说出词语其中的一个字,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词。
2.同桌之间交流,看谁说得最有条理,其他同学评议。6.请你说一说法布尔的实验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用时:17分钟)1.引导学生学习第3、4自然段。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找一找描写小女儿神态、语言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3)引导学生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描写小女儿神态和语言的句子呢?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5-7自然段。
(1)引导学生理解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2)引导学生想象:后飞回来的蜜蜂可能会遭遇什么?
3.引导学生读第8自然段。
引导学生质疑:你同意法布尔这么说吗?谈谈你的看法。1.学生自由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生大声朗读第3、4自然段。
(2)找出推测一词,体会我此时的心情。交流这个词的作用。
(3)找出描写小女儿神态、语言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
(4)学生自告奋勇,用激动的心情来读这部分。
2.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5-7自然段。用接力读的方式读。思考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每组选一个学生交流,其余学生做补充。
4.全班齐读第8自然段。交流中自由表达合理看法。7.从小女儿的话中你体会到她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读第8自然段,你同意法布尔的看法吗?说一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实践,拓展积累。(用时:18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十五只蜜蜂飞回来了,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2.组织讨论:什么是本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本能。
3.引导学生交流: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1.默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
2.同桌交流。
3.全班归纳总结:
(1)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4.全班交流讨论:如鸭子天生就会游泳;蜘蛛不用教就会织网;人生下来就会哭
5.学生交流,总结。9.作者从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意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实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课文的描写处处体现着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做实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听说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捉自家草料棚里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与其他蜜蜂进行区分;走了四公里路后再放飞蜜蜂,路程远了,更能测试出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等。这一系列实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蜜蜂》教学片段
◆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难点)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内容以及作者实验的过程,请同学们再回顾课文,仔细阅读实验的部分,针对作者的实验做法,你还有什么发现?从哪儿发现的?
(学生细读作者做实验的部分)
生:我发现作者很细心。他为了确定飞回来的蜜蜂是自己放飞的,给它们做了记号。
师:的确很细心,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也很细心,所以才有这样的发现。
生:我觉得作者很严谨,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他选择在四公里外放飞,路远而且刮着狂风,避免了偶然的发生。要是放飞蜜蜂的路程太近的话,可能就说明不了问题了。
师:周密的考虑确实说明了他的严谨。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你的思考也很周密。
生:老师,作者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说明他想掌握准确的数据,我从这一做法中感受到了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他是不是想知道蜜蜂最快要多长时间能飞回去,也许他想到了有蜜蜂最快要比他回来得快,说明他对听说的蜜蜂能识别方向还是有点相信的,再一验证,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师:你真了不起,分析得有理有据,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看得出同学们真会学习。从作者的实验中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
生:老师,我还有个发现,也能说明这一点,但不是实验过程。
师:说说看。
生:第一自然段中因为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所以作者想要做实验,说明他很严谨。
师:嗯,那么从听说一词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是什么心理?
生:我能体会到作者不是很相信蜜蜂能辨别方向的说法,想验证一下。
师:理解得真好,你能将作者的这种将信将疑读出来吗?
生:我可以试一下。(生朗读)
师:读得很不错。
生:老师,结尾也有,作者说靠的是无法解释的本能,他没有实验去验证这种本能,所以他说是我无法解释的,可见作者的实事求是。
师:掌声送给这几位同学。你们做得很好,能举一反三,不仅从实验中发现了法布尔的严谨和求实,在行文中也发现了这一点。我们要学习法布尔这种善于观察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守株待兔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寓言为专题,选编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还有一首寓言诗《池子与河流》,从不同的故事中讲述不同的道理。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另外还有“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阅读著名的寓言故事。教学本组课文,首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的寓意,学习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
课题内容简说
守株待兔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有一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以后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结果不但没有捡到兔子,还被世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妄想不劳而获。
陶罐和铁罐本文讲述了国王橱柜里的铁罐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化为泥土,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角和鹿腿本文讲述了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之后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让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又要看到事物的短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
池子与河流本文是一首寓言诗,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池子因贪图安闲而干枯,河流因奔流不息而长流不断,告诉我们:才能只有充分利用,才会散发光彩,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
1.认识31个生字,学会31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4.学编寓言故事。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
5.守株待兔……………………………………………………………………………1~2课时
6.陶罐和铁罐…………………………………………………………………………2~3课时
7.鹿角和鹿腿……………………………………………………………………………2~3课时
8*.池子与河流…………………………………………………………………………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3~4课时
1.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使道理更深入人心。
2.通过课本剧和小练笔的形式,深入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守株待兔
课题守株待兔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以后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结果不但没有捡到兔子,还被世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妄想不劳而获。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内容,再根据注释、插图及课件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学前准备1.收集一些寓言故事。(师生)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根据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重点读通、读顺课文,理解句意,明白道理。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1.你们都爱听故事吧?故事的种类可多了,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寓言故事。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中有谁?他在干什么?
3.板书课题:守株待兔。1.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类型。
2.看图说说图片的内容。
3.齐读课题。读准“待”字。1.多音字组词。
二、学习生字。(用时: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3.教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学生读课文、认生字,注意读准下面的字。
宋(sònɡ)耕(ɡēnɡ)
释(shì)冀(jì)
2.学生通过拼读、书写等方式掌握本课生字。
3.听写字词,同桌互相订正。2.一字组多词。
守()()
待()()
触()()
释()()
三、理解内容。(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逐句读文,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课件逐句出示图片,点名学生看图说意思。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内容。1.借助注释,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耕者株走触折颈
因释耒冀复
2.根据课件图片内容逐句理解意思。
3.同桌交流全文意思。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释其耒而守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再读,明理。(用时:1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2.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说说故事蕴含的道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熟。
2.理解成语的意思,交流讨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4.“守株待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个种田人为什么被宋国人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朗读、理解文言文都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循序渐进,从读通顺到理解内容,到再读明理,学生不仅突破了难点,在多媒体的支持下,也很容易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达到掌握全文,明白道理的目的。

花钟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钟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四单元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安排了精读课文《花钟》《蜜蜂》和一篇略读课文《小虾》,从动物和植物两方面来反映主题。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这几个栏目。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会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要学会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课题内容简说
花钟本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以及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最后还谈到了植物学家修建花钟这一做法的奇妙。全文体现了作者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蜜蜂本文讲述了作者为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实验的过程,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小虾本文主要介绍了小虾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观察小虾的样子、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的有趣、脾气不好等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积累文中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4.了解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5.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3.花钟2~3课时
14.蜜蜂2~3课时
15*.小虾1~2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2~3课时
1.在分段朗读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跟随作者去探究发现事物的奥秘,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2.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比较运用中体会不同句子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实际生活和周边事物,培养其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13.花钟
课题花钟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先要学生去查找有关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以备在上课时交流,使课内外相结合。这节课在设计环节上,我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从最有趣的段落开始学,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重点段。由段落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打破常规,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得到感悟。
学前准备1.通过网络搜集各种花开放时间的资料。(师生)
2.采集生活中花的标本,写一两篇观察日记。(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学习重点掌握生字、词语。
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用时:5分钟)1.出示时钟、花。
2.出示课件,引出课题花钟。
3.走近文本,揭示奥秘。1.学生猜一猜这两种物体之间会有什么联系。
2.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花,这种花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时候开放。
3.学生谈谈对花钟的理解。1.你喜欢什么花?请简单地介绍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20分钟)1.出示课件。把本课的生字呈现给学生,教师领读一遍。
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3.组织学生识记生字和新词。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4.引导学生再读课文。1.自由阅读,圈出生字。先在小组内认读,再开火车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3.(1)小组讨论,分享识字方法。继续运用前面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注意苏是平舌音,寿是翘舌音。
(2)开火车读新词,利用工具书了解新词的意思。
4.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下面生字哪些是平舌音,哪些是翘舌音?
苏寿适组燥
平舌音:_______________
翘舌音:_______________
3.选择词语填空。
展示展现
(1)走进大门,()在眼前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
(2)昙花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美丽的笑脸。
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时:12分钟)1.请3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交流:明确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3.引导学生根据段意归纳整篇课文的内容。1.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学生分自然段来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2.小组讨论交流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分组汇报交流的情况。
第一自然段: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第二自然段:揭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写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修建花钟,其做法很有趣。
4.学生自由挑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进行评价。4.给每个自然段写一个小标题。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
四、夯实基础,指导书写。(用时:3分钟)1.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字,让学生观察。
2.指导学生书写。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发现规律,把字写正确、写端正。1.学生观察字的结构。
2.学生练习书写,注意修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强在书写时注意左边稍微比右边窄;醒在书写时左右宽窄差不多。5.读拼音,写词语。
fēnfānɡxiūjin
()()
qinɡlisūxǐnɡ
()()
教学反思《花钟》这篇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植物学家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可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是难以理解的。在教学中,我推崇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2.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方法。
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练写词语,巩固反馈。(用时:5分钟)1.老师拿出词语卡片,检测。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1.学生读词语卡片,如芬芳、苏醒、强烈、展示、昆虫、修建、组成。学生还可以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学生回顾课文内容。6.用苏醒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读课文,感悟文意。(用时:17分钟)1.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把活动卡片发给学生。
2.引导学生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哪种花。
4.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
5.指导学生找出描写不同的花开放的句子。
6.指导学生评议这几句话。
7.指导学生欣赏图片。
8.指导学生品读句子。1.学生读第1自然段后,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活动卡片。
2.小组之间互相检查。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说明理由。
4.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学生评价。
5.学生找出作者用不同的句式来描述各种花开放时的样子的语句,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6.学生欣赏课件中盛开的花的图片。
7.品读你最喜欢的句子。7.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各种花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2自然段开头的设问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植物的开花时间与什么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拓展。(用时:10分钟)1.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理解运用:让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式描述花儿开放的时间。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其他花开放的时间。
2.通过合作交流,把有创意的想法在全班交流。10.模仿文中的句子写一写花开放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浅谈体会。(用时:8分钟)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1.全班轻声读课文。
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重点从两个方面:文章内容和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我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无论是初读时认读生字,还是认识九种花,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以及体会课文中描写鲜花开放的多种说法,我都能够以学生的需求为根基,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
《花钟》教学片段
◆感受花钟的神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拓展点)
师:课文为什么以花钟为题呢?谁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第3自然段)
师:花钟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1: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生2:这位植物学家太有创意了。
师:那我们就来玩一个小游戏,在卡片上做一个模拟时钟,根据课文内容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儿的名字写在钟面上。
(学生制作卡片,师生共同来玩这个游戏。教师说出大约几点钟,学生说出花的名字)
师:同学们,这位植物学家的想法是不是很有创意呢?你们能根据这些花儿开放的特点创造些什么呢?请展开自己的想象谈一谈。
生1:我要制作一个植物闹钟,把在我起床时间开放的花儿连接闹钟,这样我不但能准时起床,还能在起床时享受花香,多美啊!
生2:我想发明一种花儿音乐钟,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儿都放在一起,当一种花儿开放时会响起一段音乐,下一种花儿开放时会响起另一段音乐,那一定是非常有震撼力的音乐会。
师:这些想法太新奇了,希望同学们不要扼制自己的想象。相信只要有执着的追求,你们的想法一定会实现的。

海底世界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底世界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关于海洋的常识性课文,从海底的光线、声音、动物活动、植物及矿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时,我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海洋景物的图片。(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重点认识重点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海洋景物的图片。(师生)
3.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1.出示收集的关于海洋景物的图片。播放海底景色的视频。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3.板书课题。1.学生看图片和视频,谈对海底世界的感受。
2.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
3.齐读课题。1.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文识字。(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检测生字掌握情况1.熟读课文,边读边自学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交流讨论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3.认真读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给下面汉字补充音节。
q____īj___
窃私警
__āo__ǎo__ǔ
胞藻属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1.学生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段落层次,了解每段讲了什么。
3.点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其作用。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2.全班交流讨论,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
3.反复读首尾两段,根据全文内容体会其作用。3.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出示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教学反思识字教学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有助于学生读好文章,理解内容。这节课的识字教学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次,本次教学主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方法简单适用,收到的效果也很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安排学生默读课文,交流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的?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回答问题。
课文是从海底的光线、声音、动物的活动、海底植物、矿物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的。
二、精读理解。(用时:28分钟)1.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1)了解海底的光线。
(2)理解波涛澎湃的意思。
2.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1)语段开头是什么问句?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3)理解窃窃私语。
3.指导学生阅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1)用画出中心句。
(2)文中介绍了哪几种鱼的活动?
(3)免费的长途旅行是什么意思?
4.读第五、六自然段,思考:
(1)这两个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
(2)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底植物?1.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小组交流了解海底的光线,讨论波涛澎湃的意思。
2.默读第三自然段。
交流:语段开头是一个设问句;这段话是围绕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来写的。窃窃私语指私下里小声交谈。
3.学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交流问题:
(1)第一句是中心句。
(2)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
(3)指贝类巴在船底,自己不动就能到别的地方。
4.读第五、六自然段,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1)从海底的植物和矿藏来介绍的。
(2)从植物的颜色和大小两方面来介绍。5.仿写拟声词。
例:蜜蜂(嗡嗡)
小狗()
小鸟()
小羊()
小鸡()
6.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拓展。(用时:7分钟)1.浏览全文,总结从文中知道了哪些关于海底的知识。
2.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海底的资料。1.全班交流关于海底的知识。
2.学生相互交流展示资料,丰富见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由于学生对文中描述的漆黑的深海光点闪烁、动物们窃窃私语、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及海底的植物都不是很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而,多媒体的运用,突破了这一难点,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最终学习效果较好。
《海底世界》教学片段
◆比较句子,体会词句的妙用。(教学重点)
师:海底动物会像人一样说话吗?
生:(齐答)不会。
师:课文中用窃窃私语来形容动物发出的声音。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我们根本听不到,怎么办呢?别着急,老师给你们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我们来听一听海底有哪些奇妙的声音。
(多媒体播放录音)
生:我听到了呜呜、叽叽、嗡嗡等各种奇怪的声音。
(幻灯片出示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
师:有嗡嗡声,有啾啾声,有汪汪声这句话和书上的句子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
生1:我更喜欢书上的句子,书上写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我好像真的听到海底动物像蜜蜂一样嗡嗡的叫声。
生2:我也喜欢书上的句子,书上用有的像一样打比方的方法,用我们熟悉的蜜蜂、小鸟、小狗、人打呼噜的声音,我认为很形象。
师:书上的句子写得多形象、多生动啊!句子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加深我们对大海深处声音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哪位同学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刚才听到的声音?
(学生再次发言、交流)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赵州桥》说课稿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赵州桥》说课稿”,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赵州桥》说课稿
《赵州桥》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它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结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三、说学情
我班学生的拼音、字词基础比较好,而且有预习的习惯,所以字词的学习相对轻松。但学生处于三年级的上学期,年龄小,阅历浅,就本课来说,他们对赵州桥的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浅表的形式上,要激发孩子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和设计的妙处是一个难点。因此我在教学时会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把“总——分”的写作顺序作为重中之重。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第一自然段比较简单,第三自然段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扶放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直观教学”法:通过投影配合使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1400多年来经受住无数次洪水的冲击,八次大地震的摇撼,以及车辆的重压,千年如一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吗?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今天要学的《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后说说你搜集了赵州桥及其设计者的哪些资料。
2.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认读,然后重点讲解易错难懂的生字词。
3.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带着问题: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三)以读代讲,学习第一段。
这段的内容比较简单,让学生自由读,找出第一段写了哪几个内容?(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理解“世界闻名”。再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四)教给学法,学习第二段。(这一段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我以找出中心句→围绕重点词理解→总结学习方法的思路设计。)
1.这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赵州桥的雄伟,我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指名说出中心句,请学生读1、2句,问: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预设生答: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我针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出示投影片并采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引导学生:赵州桥五十多米长,就是我们操场的跑道那么长;九米多宽,比我们课室的长还要多一米,我们可以想象、感受一下,赵州桥的雄伟。引导学生明白第一句是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具体的描写。今后,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再通过指导朗读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有效地把阅读与写作进行整合)。
2.体会赵州桥的坚固,理解赵州桥巧妙的设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我让学生默读4——6句,找出设计巧妙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然后议一议这种设计的巧妙和好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我由浅入深地设计以下问题:
(1)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2)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板书四个好处:减重量、省石料、冲击小、承重大)
(3)这种设计有什么作用?(重点理解“创举”)。出示文字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让学生齐读,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第二遍朗读时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互相交换。这样,使学生从朗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
(设计意图:避免讲语法术语,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利用投影片将“既”和“又”后面内容的位置交换进行读的训练,真正做到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
3.画一画赵州桥,然后指名上台展示并介绍桥的形状、特点,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
4.填空练习: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主要特点是:(),这种设计的主要优点是:()。这种设计在()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是一个()。
5.总结学法:先找出中心句,再围绕重点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让学生乐学、会学。)
(五)运用学法,学生自学第三段。
(1)自由读后,小组合作讨论,找出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认识过渡句,讨论归纳出它“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找出重点词——美观。(板书:美观)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讨论交流后指名答。
预设答:生A:我读懂了这段话写赵州桥的美观。生B:我读懂了这段话是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写的。生C:我读懂了这段话写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板书:精美的图案)。生D:我读懂了这段话写了龙的三种姿态。(投影出示三种龙的图片,欣赏。)
(设计意图: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3)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
(4)通过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体会美感,再次感悟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5)训练迁移。(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把它写具体)
①操场上真热闹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园真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说、读、写的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有效地把阅读与写作进行整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六)以读代讲,学习第四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第四段的内容已心领神会,因此,采用以读代讲法,读出自豪、骄傲的感情,让学生领悟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板书:宝贵遗产)
(七)总结
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它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出示投影片),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我的板书简洁、重点突出,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说课稿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蜜蜂》说课稿
《蜜蜂》是三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我的说课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说教材内容,二是说课程标准,三说教法,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我讲的这节课是第十四课《蜜蜂》,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布尔。他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蜜蜂窝内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理解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二、说课程标准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初步具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新课标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要求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因而,在本课的教学中,和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那种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对待科学严肃、实事求是的作风。
3.新课标尤其强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4.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小组讨论:A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环节?B你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
三、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所以我将采用以下三种教法:
(1)谈话激趣法
在学生交流所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我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会利用精炼的语言,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体验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3)读书指导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上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先出示介绍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学生可以补充)
2.师问:你知道为什么法布尔能够成为昆虫学家?你知道他是怎样进行观察实验的吗?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抛弃”、“扔到”、“货轮”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
如:“避免”、“一拥而出”、“恶劣”、“阻力”、“包括”、“沿途”、“丰富”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理解;
如:“证实”、“闷了”、“凭借”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另外学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如:“眺望”、“触到”、“逆向”等小组内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法布尔进行“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得到的结论。
3.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
(1)我明白了无论蜜蜂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A(让学生找出能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能力的有关语句。)
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它们走了二里半路;(引导学生明白从距离上说明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蜜蜂回到蜂巢没有问题。)
B“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损伤”、“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从数量上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C“空中吹起了微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从环境上说明,情况很复杂,对蜜蜂认路增加了难度。)
D“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说明蜜蜂辨认方向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选择大的景物作为参考,并出示课后第二题,地一句话,学生理解着重号词语的意思)
以上交流的重点是实验的过程,其它两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一下。(同时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4.讨论:读了课文,受到怎样的启发?
引导学生说出:
A:办事应该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认真;
B:从文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人。
……
5.师:我们身边有多少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曾产生过多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们也能
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6.整体回顾全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识记“劣、闷、证、阻、环、拥、括”;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扔(仍)”“免(兔)”“弃(弄)”“沿(没)”。注意“扔”的右边“乃”不要写成“及”;“免”字不要多一点写成“兔”;“弃”字不要少写一点,上面写成“亡”。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许多动物有着奇特的本领。“词句积累”中列举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课后列举词句的理解,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趣闻。
(六)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七)课后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14、蜜蜂
验证内容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①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
②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
验证结果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说课稿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二、说目标:
我对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这是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这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而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这是教学难点。
三、说流程:
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本课设计重在让学生体验语言实践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历练语言,紧紧扣住课文的语文点展开训练,使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感悟,寓意的领会融为一体,努力使一个设计承载多种功能。基于这样的文本与目标拟定,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范读揭题,说出大意
1、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教学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句子理解题意,为下面的教学铺路搭桥。
2、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因此,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讨论: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学生再读课文,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抓住细节,对话文本
●兔子撞死的原因:窜首先让学生明白“窜”是怎样的动作,在讨论中理解“窜”的特点,接着通过简笔画,勾勒出“窜”的背景,明白发生这种情况的极偶然性。使学生在读、思、说中步步深入,从而领悟品词析句。
●种田人的心情:乐联系文本,把种田人的想法自言自语地说出来。这样做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使词语带着活生生的形象贮存在他们的脑海中。
●种田人的行为:等什么时候开始等,怎么等,等的结果怎样?带着问题研读课文,体会想象种田人坐着等野兔时的言行和心理,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从而提示出规律,不劳动是一无所获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学习
师问:如果你是邻家一位老农,看到这位守株待兔的年轻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吸取课文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意在引领学生在对话、体验、倾听、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出示古文:以古文教学来结束全课,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崭新的语文学习之门,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说理念: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它既能启发学生探索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人情世故。寓言故事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所以,我这节课,不是单为了教这则寓言,而是通过对这则寓言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去认识生活;利用寓言寓意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用寓言形象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寓言的学习,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一种智慧的学习。这节课,我将带着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线来组织各项训练活动。为了渗透语文的人文性,我为学生创设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灌输、也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单方面的授予学生,而需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感受、领悟、升华。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说课稿


2.《燕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燕子》一文,作者用优美简练的文字,鲜艳明快的色彩,为我们描绘出春天初到时的燕子。教材的图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全图呈绿色基调,有远山、湖水、稻田,桃花盛开,柔柳轻扬,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还有的停在远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说教法
我由古诗导入课文,这样的设计一来可以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二来也有利于我下阶段的教学。与此同时,我利用学生对燕子已有的模糊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为是第一课时,因此在字词教学上我花了很长时间。本课的生字中无论是读还是写方面都有学生易错得地方,尤其是两个多音字,我重点让学生反复的练读,加深记忆。教研员李老师说过生字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模糊记忆,我在课堂上的训练也正是向着这一目标去做的。
课文的教学主要还是引导学生去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来解决课文中的难点。让学生找出作者笔下的燕子是什么样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这样写给我们在写作上有什么启发等等。结合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感受燕子的美和机灵。教学环节结束后,我利用对比照片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再根据照片来提示学生回忆课文,背诵课文。
三、反思
课后听了专家的点评,找到了我课堂上的优势与不足。教学设计意图很好,但是却忽略了设计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应该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而设计。古诗的导入可以作为我教学的一个特色,既然设计了这个环节,就应该让学生总能够有所收获,而不是一带而过。的确,我对学生的要求太低了,我只想给他们留一个简单的印象,如果简单的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的环节设计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此外,对于课文课时的划分,老师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简单的课文,我们完全可以用一课时来解决,没有必要墨守成规,这样反而会是学生丧失一定的能力。对于字词的训练,李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把基础打坚实,这点我以后再课堂上还会继续下去。

《漏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