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变阻器》教学设计

安慰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4-02

《变阻器》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变阻器》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地连入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过程方法:在探究滑动变阻器使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发明创造热情。

学习重点

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学习难点

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教学方式

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课型

问题探究

教具与

媒体

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光台灯、半导体收音机一台、电位器、投影仪。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导体中有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我们把它叫做电阻。如果在某个简单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如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呢?

老师连接实验电路。并演示灯泡的发光情况。

启发学生。

学生:连一个电阻。

〖师〗如果想让灯泡的亮度不断变化,该如何办呢?

学生:连一个阻值可以变化的电阻。

【视频1】演示滑动变阻器在声音、亮度等方面的控制。它是如何改变阻值大小的?它的原理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学习阻值可以发生变化的装置──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变阻器及其构造(10min)

1.变阻器:电阻大小可以发生变化的装置。

2.变阻器的原理

【问题】(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

(2)利用这些因素如何改变电阻的大小呢?

(3)靠改变哪个因素改变电阻容易一些呢?

【结论】靠改变长度改变电阻的大小比较容易,其它的因素都比较麻烦。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用小实验引入情景,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通过讨论认识到改变长度的好处才好,不是教师强加的

3.变阻器的构造

(1)如何改变导体的长度呢?

(2)要增大导线电阻的可调范围,该怎么做?

电阻线必须做得很长。

(3)如何使之小巧、轻便呢?

要将电阻线绕在绝缘瓷管上,并使各线圈间互不接触。

(4)怎样保证不互相接触呢?

电阻丝外面要涂绝缘层。

(5)滑片滑动时又如何保证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呢?

把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地方的绝缘皮擦掉。

【观察】大家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重点看电阻线的绕法、绝缘皮的是否刮掉,滑片如何与电阻线连接的。

(6)电阻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为使变阻器的可调范围变大,导线用电阻丝代替,它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这种合金线又叫电阻线。

【结论】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的

4.变阻器的结构

5.变阻器的铭牌

变阻器滑片上还有一个铭牌,上面写有“50Ω1.5A”是什么意思呢?“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为了防止烧坏变阻器,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值。

二、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10min)

【提出问题】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呢?

【观察分析】

(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

(2)哪两个接线柱问题的电阻是不变的?

(3)哪两个接线柱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4)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设计实验】

(1)灯泡应该串联在电路中,还是并联在电路中?

(2)要控制灯泡的亮度,应该接哪两个接线柱?

(3)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片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4)如何设计你的实验电路图?

【实验操作并观察现象】

根据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情况,先判断滑片向哪个方向移动,电路中的电流会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通过实验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

(二)电阻箱(6min)

1.分类:旋盘式电阻箱、插入式电阻箱

2.介绍其构造并观察练习读数。

【动画展示】

(三)课外拓展(5min)

【失误中的发现—导电塑料】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日本的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常规方法,获得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银灰色薄膜。而按经验,用同样方法得到的应当是聚乙稀黑色粉末。他发觉得奇怪。于是就回过头来检查他的实验过程有没有差错,结果发现添加的催化剂规定数量多出了1000多倍。但是,测试结果显示这种产物确实是聚乙稀塑料,并且它能够导电。就这样,导电塑料在这次意外的操作中诞生了。

导电塑料兼具塑料和金属的优点,密度比金属小得多,不需要冶炼,也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加工,而制取导电塑料的资源也十分丰富,造价低廉。因此,导电塑料的出现,将会给21世纪的材料科学带来新的生机。

三、练习(略)

学生思考、交流、探究

初步学会观察、分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观察学生练习画符号图

带着问题观察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讨论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读数练习

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和问题意识

有目的的观察会大大提高观察效果

由实物图到符号,体现了建立模型的思想

培养任何装置都有使用限度的意识

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能改变电阻大小和装置──滑动变阻器,它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电阻大小的,其构造是把较长的电阻丝绕在瓷筒上以减小电阻丝所占的空间,电阻丝都涂上绝缘漆,在滑片与电阻丝接触的地方,将绝缘漆刮去,使滑片与电阻丝接触良好。

变阻器也有规格,我们使用时也不能超出其规格使用,所以使用前要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实际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只需要两个接线柱即可,一般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开关闭合前,变阻器在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以保护电路不至于电流过大。

P211T、2T

第三节:电阻(2)──变阻器

一、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大小的装置

二、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构造: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绝缘管、金属棒、滑片

3.电路图中的符号

4.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三、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问题:

观察:

实验电路图:

实验结论:

该课是继上节课后的第2个课时,主要讲变阻器,由于学生对变阻器不熟悉,所以我发了一些变阻器让学生观察,发现再让他们回答相关问题时,比光看书回答问题效果好得多。

该实验不难做,主要是让学生连好变阻器,在电路比较完全的情况下(二节干电池、一个2.5V灯泡),完全可以放手发动学生,不必但心烧坏灯泡的问题,就是学生连接错误也有自己更正的机会,这样就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在疑问中进步。

电阻箱的知识用多媒体播放效果较好,特别是练习读数,它是许多读数的基础,多练习一下是比较好的,学生在此出现的问题并不多,相反,他们的学生兴趣还非常容易激发。

相关推荐

《电阻 变阻器》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电阻 变阻器》复习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阻变阻器》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能说出电阻的定义、符号、单位。
2.会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根据影响因素判断电阻的变化。
3.记住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及其应用,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
复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始复习电学部分中电阻和变阻器。请看学习目标
二、完成学习目标(25分钟)
1.自学指导(15分钟)
认真阅读九年级物理教材P63---P70内容,完成中考突破98页考点2和99页考点3
2.学生自学
3.学生自学检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某种物体的物质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某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通过的这段路程所用时间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某种燃料的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与燃料的质量成反比
B
D
A
C
(2)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的电阻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RABRBC,IAB
RABRBC,IAB=IBCD.RAB=RBC,IAB
(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银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B.长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C.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D.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4)如图所示的电路,AB和CD均为镍铬合金线。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________的关系。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
(6)完成中考突破101页能力训练1-----8
4.学生自学展示,教师精讲与点评(10分钟)
三、当堂训练(20分钟)
中考新突破能力训练9、10题目和中考经典检测题目
课后反思

变阻器


课题变阻器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能将滑动变阻器的实物、构造、电路符号和结构示意图有机地联系起来.
2.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3.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的道理.
重点难点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总电流大小的原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分析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改变电路总电流大小的.
教材分析教材从设计调光台灯入手,对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作进一步的研究.引导学生对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进行猜想,并优化选择方案,提出改变接入电路的长度是引起电路电流连续变化的简化途径.让学生感知通过改变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实现控制电路的目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的方式,了解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具2B铅笔1枝(沿纵向削去一半木头)、电池盒(附干电池2节)、2.5伏小灯泡1只、电流表1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1个.
教学程序设计学生活动


引入课题
二教学过程

①在电路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怎样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②台灯和收音机是采用什么方法使其亮度和音量发生变化的?
③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④理论上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有几种?其中最简便的方法是那种?
分别是改变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温度,选用不同材料
制成的导体.

(活动1)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变化
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
将导线N端固定在铅笔芯上,
将M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
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铅笔芯)
的长度,观察灯的亮度和电流表
示数的变化.NM
实验现象:当M端向左移动时,
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灯泡越来越亮.
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②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铅笔芯易折断、接线不牢,阻值变化范围太小,灯泡的亮
度变化不明显.
③怎样解决上述问题?
改进方法:把电阻线绕在绝缘的磁管上,并使各匝线圈之间互相不接触,让触头P在线圈上滑动.滑片滑动时,改变了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达到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目的.引出物理中的变阻器,出示各类变阻器.

一、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通过移动滑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了解滑动变阻器
(1)构造:滑动变阻器由磁管、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线、金属滑片P、金属杆和支架组成.电阻线是由同等条件下电阻较大的合金线组成,电阻线的表面涂有绝缘漆,所以制成的线圈各匝之间相互绝缘.为使滑片P跟电阻
线接触良好,线圈上接触滑片的地方,绝缘漆被刮去.为便于接线,将滑片套在金属棒上,金属棒两端安装有接线柱.
(2)结构示意图及电路符号:
结构示意图电路符号

(3)名牌上的标志及其表示的意义:
例“2A20Ω”
2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2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①滑动变阻器如何接入电路?
②四个接线柱可能的接法?(AB、AC、AD、BC、BD、CD)
③其中接法不正确的是那几种?为什么?
AB:相当于接入了定值电阻
CD:相当于接入了导线
④AC、AD、BC、BD四种接法中那些接法是等效的?
AC、AD接入电路时,电阻线AP(左)连入电路,P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变大,电阻变大;P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变小,电阻变小.
BC、BD接入电路时,电阻线
BP(右)连入电路,P右移,连入
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变小,电阻
变小;P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线
的长度变大,电阻变大.
⑤使用前应将滑片移至那一位置?为什么?
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滑动变阻器一般串联在电路中
2.四个接线柱“一上一下,关键看下”
3.使用前,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活动2)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有关接线柱接入电路中的M、N两点间,左右移动滑片,观察灯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并将观察到的情况填入课本P86的表格中.

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时有何特点?
②是否有一种可以表示出连入电路阻值大小的变阻器?
三、电阻箱:能显示连入电路的阻值大小,但不能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
读数:各旋钮对应指示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它们的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反馈练习)
1.如图,要使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大,应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是:()
A、A和BB、B和CC、C和DD、D和A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接入
电路的电阻线是____段,当
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
的电阻变____,电路中的电流
变____,灯泡变____.

改变导体的电阻
改变电阻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四种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铅笔芯连入电路的长度在连续变化,连入电路的电阻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影响了灯泡的亮度.

学生分析讨论

观察课本P85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图

认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并能将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对应起来.

连接方式:串联
学生讨论

AC、AD等效
BC、BD等效

学生讨论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边实验边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入表中.

观察电阻箱
三、思考与作业物理学习评价




《变阻器》


《变阻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熟悉常用的滑动变动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②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由于变阻器的部件比较多,接线柱多,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而课本一下子就提到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装置,对初二学生来说,在变阻原理的理解上感到起点较高,学生难于接受。根据学生以上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教材教法】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提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动获得对科学的理解,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

一、新课引入:(约4分钟)

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投影)

①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③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

(“导入”中创设了物理情景,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变阻器原理的学习:(约16分钟)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

实验探究学生会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三个因素(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去猜想,其中不排除有其它的想法。教师将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实验小组,启发学生设计出以下3种类型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改变导体的材料):如图所示,在A、B间分别接入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如铜丝和铅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二(改变横截面积):如图所示,在A、B间改变导线横截面积(分别接入1根笔芯与2根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三(改变长度):如图所示,在A、B间(有鄂鱼夹)夹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获得证据或数据的来源。在观察到现象后及时作出记录,这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

交流评价让完成以上3种不同类型的小组相互交流,并归纳筛选出这样一个结果:改变导体的长度能较方便地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调光台灯,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台灯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6.4变阻器(板书)

原理: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板书)

三、正确使用变阻器的学习(约20分钟)

①变阻器结构的学习(约3分钟)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猜想这种结构的设计有什么理由。然后打出投影:

◆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教师结合投影片介绍其构造,理解铭牌上数据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学生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符号。(板书)

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符号:

(该部分内容简单,让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解决,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法和讲授法。)

②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们在此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提出问题(投影)

◆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滑动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怎样把这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

实验探究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灯泡的亮度。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交流评价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并板书)

使用: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

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估”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

【板书】

板书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便于学生笔记和复习,易于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6.3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3.符号:

4.使用:

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的

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