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安慰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10-28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页例5。

设计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依据"利用音像教材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课题研究目标,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培养智能型、创造型人才为目的,试图通过对教学的科学设计,实现音像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渗透,充分挖掘音像教材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探究解答方法,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全课采用启发式电化教学,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运用现代教育媒体首先设计一道准备题,通过微机演示让学生感知相通问题的结构特点,然后通过列表、讨论、分析,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与表象,在教师适时启发点拔下,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维,探索和发现相遇问题的解答方法,在巩固练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相遇问题类似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相遇问题的学习及解决问题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勤学善思、主动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乐中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教学目的:

1.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量间的相依关系,以及"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

义。

2.能根据相遇问题的题意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说出解题步骤。

3.能正确解答相遇问题中求路程的应用题。

4.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电教媒体:微机及配套大屏幕、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设疑

(一)前提诊测(投影片)

1.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65×4=260米)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2.李诚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 ? (由学生补充问题再列式计算)

[评析:旧知的再现,针对性强,抓住与新知密切相关的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知识作了适

当的铺垫。]

(二)引人课题

我们以前学习的都是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如果是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同时相对运动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引导思疑

1.创设动态情境,准确理解题意。.

微机屏幕显示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张华、李诚是怎样走的?结果会怎样?

(微机演示)屏幕显示张华、李诚两家用太阳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后,张华、李诚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李诚走过程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浅黄色,色彩清晰艳丽。

学生观察后提问: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

板书:人:两个 时间:同时 地点:两地

方向:相向(相对) 结果:相遇

[评析:运用微机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

"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相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优势,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扫除了障碍。]

2. 观察、思考、分析、填表。

教师利用微机逐分逐分地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变化情况,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完成下表.

根据以上微机的演示让学生填写下面他们两人走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情况表。

走的时间 张华走的路程 李诚走的路程 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 现在两人的距离

1分  60米 70米

2分

3分

填完上表后让学生讨论:

①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

②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评析: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准备题的设计正是考虑了这一要求。通过微机演示让学生感知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然后通过列表、讨论、分析每经过1分、2分、3分两人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准确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这里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势,适时启发、点拔,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从而为下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

三、引思解疑

l.出示例5: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①让学生说说小强和小丽是怎样运动的?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微机屏幕显示线段图(标出运动方向、有关数据及问题)。

③让学生根据线段图复述题意,同时想象两人同时从家里走向学校的过程。

(3)分析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问:怎样求两家的距离?

启发学生说出两种解法:

① 求两人各自的路程,再加起来。

64×4+70×4

②求每分两人所走的路程和,再求4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65+70)×4

4.比较两种算法。

让学生说说两种解法分别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再引导学生观察两种解法的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两种解法算式不同却结果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

[评析:前面准备题已通过微机向学生提供了直观、多彩、形象、生动的表象,又通过填表、分析,学生已准确理解了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例5的解答已经是水到渠成。然而教师并不急于呈现答案,而是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先启迪学生复述题意、想象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的情景,再画出线段图,进一步激发学生解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通过学生自身努力找到答案,化解难点,真正体现了启发式电化教学解决难点的媒体策略思想。整个例题的解答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运用前面提供的表象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把外部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到意义建构的较高层次。]

5.做一做(投影)①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面对面走来,经过6分钟两人相遇(如图),求两地间的路程.

p

甲 乙

每分60米 每分75米

a.相遇时甲行了多少米?()×()=()米

b.75×6表示( )

c.两地间的路程:()×()+()×()=()米

另一种解法:

a.两人每分所走的路程的和是:()+()=()米

b.两地间的路程是[()+()]×()=()米

②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2千米,求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两种方法解答)

四、拓思创新

1.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修筑一条公路,14天修完,甲队每天修280米,乙队每天修30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后两车还相距30千米,求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jaB88.cOM

[评析: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有坡度多层次,先表述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促使知识内化,然后解决与相遇问题类似的应用题,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最后解决已知条件有变化的相遇问题,突破固定的思维框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小编推荐

相遇问题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 题。 i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相遇问题,初步认识相遇问题求路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用不同方法解答,并认识两种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 i

教具准备:男学生和女学生的人像、学校图片,复习题的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做第36页复习题。

小黑板出示。 ]

让学生依次提出问题,老师用卡片贴出问题卡片,并让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结合前两题解答提问:

前两题是已知两个什么数量,可以求什么问题?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解答的?

结合第(3)题解答说明:

第(3)题求的是两人每分行的总米数,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两人的速度和。(板书:速度和) 1

追问:什么叫做两人的速度和?第(3)题小明和小芳的速度和是多少?

2.演示相遇问题。 ]

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今天开始,我们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问题。现在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一段路程,两名学生同一时间从路程的两端出发,(演示)这叫“同时出发”;(板书:同时出发)面对面走来,(演示)这叫做“相向而行”;(板书:相向而行)(继续演示)请大家看,两人在途中怎样了?(板书:相遇)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两名学生从两地怎样出发的?是怎样行走的?结果怎样了?

说明:像这样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结果在途中相遇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两个物体运动中的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评析:先通过演示明确相遇问题里物体运动的特点,可以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有利于学生学习下面的例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例5,同时贴出男、女学生人像和学校图片。

提问:从图上看,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他俩的行走有什么特点?在哪里相遇?

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在线段上表示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表示出问题)

提问:从图上看,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是哪两部分路程的和?求两家相距的米数就是求什么?

要求两人4分所走路程的和,要先求什么?这道题要分哪几步来做?

让学生在课本上先分步列式解答,再列综合算式解答,同时指名两人板演,分别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

集体订正,说一说每一步求的什么。

提问:这样解答是怎样想的?

(2)教学第二种解法。

提问:按照刚才的复习题,根据题里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可以求出怎样的数量?线段图上指的哪两部分的和?

(用红色在线段上表示)他们经过4分相遇,两人4分走的路程就是几个这样的速度和?(用手势在图上表示)

按照这样的分析想,要求两人4分所走路程的和,就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让学生在课本上先分步列式解答,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口答综合算式与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提问:这里第一步求的什么?第二步为什么乘以47这样解答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板书:速度和x时间=路程)

指出:速度和是两人每分一共走的路程,乘走的时间,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速度和,这样就可以求出两家相距的米数,也就是路程。

(3)解法比较。

想一想,这两种解法各是怎样的数量关系?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2.小结。

这里第一种解法是先算每人4分走的路程,再加起来就是两人一共走的路程;第二种解法是先求每分的速度和,再乘以时间就是两人4分一共走的路程。两种解法的算式正好符合乘法的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学生读题。

提问:第一种解法可以按怎样的数量关系来算?第二种解法可以按怎样的数量关系来算?

指名两人各用一种方法解答,其余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在练 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

2.做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读题。

提问:这里的题目和刚才做的有什么地方不同?从图上看,求两人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什么?根据线段图上表示的题意,求两人4分所走的路程和可以怎样算?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是相遇问题里求什么的应用题?(接相遇问题板

书:求路程的应用题)怎样解答相遇问题求路程的应用题?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八第1、2题。

家庭作业:练习八第4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相遇问题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相遇问题”,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 分析教材,理清思路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 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 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巩固深化、课后小节。

(一) 创设情境

1. 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们会很快地说出:车多、人多)

2. 播放录像:注意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此,课始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习。]

(二)实践探究

1、理解意义

(1)揭示课题——相遇问题

(2)制定目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

(教师依学生所说归纳出学习目标并板书:意义、规律、应用)

(3) 联系生活——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

(4) 归纳小结——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

(板书:两个物体、同时、两地、相对、相遇)

(5) 教师指出——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相遇问题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这一良好状态下去发现数学知识。]

2、 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从两端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

(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

行的次数 红色线段长 兰色线段长 两色线段长度和 两色线段距离

1 3 2 5 10

2 6 4 10 5

3 9 6 15 0

(3)观察表中的数据,研讨发现了什么?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两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的运动规律:①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为0,即相遇了;②相遇时,两者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各自所行路程之和等于总路程;③因为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在相遇时,各自所行路程有多有少。学生在活动中把直接经验内化为知识能力,更好地去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规律。]

3、 应用规律 [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教学设计]

例:(媒体出示)90页,例3

(1) 自己选择学习方式

A 独立完成(鼓励用多种解法)

B 借助教材(依据小标题列式解答)

C 请教同学

(2) 指名板演,讲解思路

[在例题的教学中,突出让学生借助实践经验解决问题。屏弃了过去的整齐划一的教法,对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好的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对善于与人交往的学生,让他们向同学请教;对乐于借助教材的学生,让他们看书,依提示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 巩固深化

1、 口答:

先说说解答思路,再列式计算——目的是巩固新知。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2米,小芳每分走48米。经过4.5分钟两人在学校相遇(学校在两家位置之间)两家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2、 自选——让学生依个人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练习题。

(1)练习十八 1、2

(2)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 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 编题:

小红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设计运动情况并编题。

[设计开放性的练习,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课后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五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列方程解“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

1.复习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的基本数量关系。(口答

甲每分钟行50米,乙每分钟行40米,1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2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5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2.根据题意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辆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卡车和轿车同时行了x小时,问:卡车行了多少千米?

轿车行了多少千米?

两车共行了多少千米?

二、结合实例,探究新知

1. 出示例题1

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270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南京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2. 学生读题,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1) 你可以从题目中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2) 学生介绍,教师画线段图。

(3) 分析: 设经过x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那么客车行的路程可以用80x千米表示,轿车行的路程可以用100x千米表示。

(4) 寻找等量关系:客车行的路程+轿车行的路程=沪宁高速公路全长。

(5) 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80x+ 100x = 270

180x = 270

x = 1.5

答:经过1.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检验)

三、巩固深化,灵活应用

1. 练一练

(1) 小亚和小巧同时从相距路程为96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亚平均每分钟走58米,小巧平均每分钟走62米,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反馈交流)

解:设x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58x+ 62x = 960

120x = 960

x = 8

答:8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检验)

(2) 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为40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这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客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4.5小时后两车相遇,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客车行的路程+货车行的路程=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解:设货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44×4.5+4.5x = 405

198+4.5x = 405

4.5x = 207

x =46

答: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6千米。(检验)

2. 看图解题

分析比较,与例题比较,哪些题用方程解容易想?为什么?

3. 补充练习。(学生尝试着独立完成)

(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路程为2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2)小巧和小胖合作打一篇1850字的文章,小巧平均每分钟打36个字,小胖平均每分钟打38个字,完成这篇文章需要多少分钟?

(3)甲乙两人同时从路程为546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6分钟后在途中相遇,已知甲平均每分钟走50米,乙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四、全课总结

《数学广角——排队问题》课时教学设计


2012学年中山市坦洲镇林东小学数学精品课程
《数学广角——排队问题》课时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
《数学广角——排队问题》(1课时)
【执教教师】
【指导教师】
【课型】
新授
【学段(年级)】
小学四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115例3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例3是关于排队论的问题,排队论是关于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论,其中的一项研究是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候时间最少的问题。教材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这里卸货顺序的种数是一个排列问题,一共有6种不同的方案,主要是要让学生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学生可以计算出每种方案中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各是多少,从而找出最优的卸货顺序。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和排队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认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优化意识。
【教学难点】
对等候时间与等候时间总和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排过队吗?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候?在等候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看来,生活中需要排队等候的情况还真不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排队等候问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情景图,探究新知
(一)、理解等候时间总和。
1、课件出示小明、小亮看病图。问:从图中你得到那些信息?
2、师:如果小明先看,小亮要多长时间才能看好?指导:小亮看病的时间应是等候在时间加上看病在时间。
3、师:俩人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生回答后师介绍:这叫等候时间总和。它包含几部分?(看病时间加等候时间。)
4、师:等候时间总和里有几个5分钟,几个3分钟?你能列式计算吗?(5×2+3=13)
5、师:如果小亮先看,俩人所用在等候时间总和是多少?
6、师:比较看病顺序与等候时间,你有什么发现?(顺序不一样,等候时间总和也不一样。)
(二)、探究卸货顺序。
1、出示情境:(课件出示例3的情景图,不出示问题)(码头同时到了三艘货船,码头边一片繁忙的景象。)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生回答)
2、师: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货是什么意思?(生回答)
3、师:这样说很麻烦,老师现在给每艘船加上名称,你们能把所有在卸货顺序写下来吗?请同学们写一写,然后交流。
4、生分组交流后汇报,师板书。
(三)、计算等候时间总和。
1、师:在卸货时候有六种不同的顺序,它们的等候时间总和一样吗?
2、比较:本题与上题有什么不同?
提示:有三艘船,在其中一条船卸货时,有几条船在等?在卸第二条船上在货时,有几条船在等?
3、举例分析:按甲、丙、乙在顺序卸货等候时间总和在计算。4、生分组合作计算等候时间总和,师巡视指导。
要求:每组做1或2种卸货顺序的时间等候总和,做完后有时间选取自己感兴趣在卸货顺序计算时间等候总和。写出卸货顺序并列出综合算式。前后(左右)两人为一小组。
(四)、探索规律。
1、师选取按乙、丙、甲的顺序计算同学回答计算等候时间总和与举例要顺序比较。问:为什么时间不一样?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生回答)
2、猜想:哪种顺序卸货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哪种最长?
3、指名回答计算结果,验证猜想。
4、出示另两种计算结果,与最少与最长在进行比较。
5、师:如果你来指挥卸货,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如果你是船员,你有什么感想?
6、归纳:通过以上学习,你知道排队时按什么顺序排列才能使排队等候的时间最少?但必须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由少到多,排队的同时到来,只有一个人负责)
三、巩固练习
P115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排队问题

1、甲丙2、甲乙3、乙丙4、乙甲5、丙乙6、丙甲
按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能使等候时间最少。

设计问题,认识事物——《放飞蜻蜓》教学思考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设计问题,认识事物——《放飞蜻蜓》教学思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问题,认识事物——《放飞蜻蜓》教学思考

应该说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案例,是生活即课堂的案例。对于我们老师的成长来说,这是篇非常有启发性的案例,这一课可以让我们懂得陶行知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许多东西看似是简单的,其实里面的知识可多了,如果只是简单地玩一玩,等于是丧失许多学习机会。现在各门学科都在讲究探究性学习,其实这一课也是探究性的案例。

读这一课,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有多个问题出现,认识这些问题,明白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其实就是交给孩子一把探究性学习的金钥匙。

这个教学故事其实是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看到孩子在捉蜻蜓谈起的:

问题一:“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学生的答案,学生一下子可以读到。吃虫子,吃露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孩子的答案是开放的,这些答案到底哪个正确?陶行知在孩子们回答之后,给了学生更明确的答案。

问题二: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简单的,当然这是第一个问题的思想提升。孩子初步理解了,肯定会有明确的认识。所以第七自然段开头就说“孩子们点点头。”

问题三: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这又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第一问题来看,学生答案这么多,这个问题肯定也难以回答,孩子只能假设。所以就出现了直接观察性的答案——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一种猜测性答案——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在学生不知之时陶行知向孩子介绍了蜻蜓的尾巴,非常有趣,孩子们读这个答题也会感受到原来蜻蜓的尾巴真的值得研究。

问题四:关于蜻蜓的头部,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提出,陶先生沿着尾巴的作用直接谈起,实质上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蜻蜓。

问题五:“把它放了,好不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成了文章的结局,这个问题的出现,肯定是在最后,放是有理由的,放是学生真正明白以后才能做的事。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将起到“纲领”之作用,提起这个“纲领”,前面所有的问题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并且得以解决之后,才能高兴地放飞蜻蜓。

研究上面这五个问题,其实给学生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平时生活的许多事都可以研究,怎么研究?设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设计几个问题,或者发现到一些问题,将其逐步解决了,就是适应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一课抓住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理念。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_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提出学习目标。

(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小组合作,展示成果。

1、学习例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2、个人展示,小组交流。探讨解决“租几条船”的办法和结果。

3、小组汇报,全班评价。

生1:4人一条,可让每4人站一队,有几队就租几条船。

生2:4个4个的数,24里面有6个4,就可以租6条船。

生3:我是用乘法算的。6*4=24,所以要租6条船。

生4:我是用除法算的。24/4=6,所以要租6条船。

4、教师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用除法计算。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一分。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2)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四、开放训练,拓展应用。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课堂总结,完善认知。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相关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找问题的审题方法,同时进行数学问题结构的渗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首先能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分析题目,从而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使其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分析方法、渗透数学问题结构,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信封、写有条件的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在读懂题意后,找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
1.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几个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
学生列式6+3=9(个)教师要追问如下问题:
解答正确吗?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
2.出示图:
(1)看图读懂题意,独立解答。
(2)交流讨论:
学生列出算式:8-4=4,10-4=6之后,教师要追问。
师:你觉得哪个算式正确?为什么?图上确实有10只鸡,你为什么要用8去减?
做种让学生发现:两只大鸡和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是多余条件。
(3)小结反思:
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问题去选择那些和问题有关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不同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通过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情境图,先关注图中所给的文字信息。(提供两个已知信息只需提出问题)
提问:有关沙堆,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要求学生语言完整、流利、有序地找到图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当学生解答出8-3=5(个),教师要追问。
师:这样解答正确吗?说一说看法。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再做一遍,也可以用加法检查)
【设计意图】在观察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流利地、有序地、完整地表达题意,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为正确选择方法打好基础。
(2)从图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独立思考、与同学交流汇报
①只提供了一个信息,需要自己在图中找另一个信息再提问题(小黄桶);
②两个信息都隐藏在图中(小朋友、铲子)。
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3)小结反思:
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所以要想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必须找到两个相关的条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深入的观察,层层深入,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审题、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合理搭配,解决问题
师:我下班要去趟超市,要买的东西还有问题就写在信封上了。
看看1号信封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1号信封: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一共多少元?
师:条件就在信封里:单拖鞋:3元/双;棉拖鞋:5元/双
①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同学的作品,引发争论。
②交流辨析
辨析:学生发现根据给出的条件不能解答,因为解决问题缺少条件,不知道一双袜子多少元。
③根据问题,补充条件。袜子:4元/双。列式解答3+4=7(元)5+4=9(元)
④辨析:为什么有两个不同的算式?
小结:提出的问题不同,选择的条件就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问题与条件的分析,发现缺条件。体会到不是给了条件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所给的条件与问题是否匹配。
(2)建立联系,解决问题
①出示2号信封。内有信息:8元钱能买几瓶酸奶?
条件:矿泉水2元/瓶;橙汁5元/瓶;可乐3元/瓶。
学生发现:条件与问题不对应。
师:这些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②引导学生修改问题:8元钱能买几瓶饮料?
【设计意图】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将问题与条件进行搭配,使条件与问题建立联系。进一步渗透数学问题结构,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3)在读算式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形成能力
①我的饮料已经买好了,你能从算式中解读出我买饮料的情况吗?
出示算式:2+53+52+3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这么多购买方案,无论哪种方案,我们要读懂它,其实还是看问题与条件的关系。
②还可以怎么买?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算式、判断算式是否合适、你还什么想法等一系列活动,沟通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总结反思中,感悟方法
在这节课学习中你遇到什么问题?
当条件和问题不对接时我们怎么办?
当要解决的问题缺少条件是怎么办?
当同学写出算式之后,怎么解读这个算式?
师:在学习中大家要将遇到的问题、困难当成经验,在不断地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变得聪明了。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下)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下图)。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北京版五下:《解决实际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认识线段图,并通过观察线段图提出和解决问题.

2 通过观察算式可以准确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三类题型进行分类.

3 能够准确的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3 遇到问题方法要灵活,多样.

4 能够深刻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1 通过观察算式可以准确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三类题型进行分类.

2能够准确的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3 遇到问题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学难点

1 通过观察算式可以准确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三类题型进行分类.

2能够准确的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3 遇到问题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具准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咱们学习的数学小知识以后都会有很大的作用呢,你外出吃饭时,你出门购物时,你开心出游时,哪怕是你认真看书时,数学已经不知不觉来到我们的身边了,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复习解决问题,让数学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贡献它最大的力量. 利用白板聚光灯功能出示四种情景 猜测数学在生活实际中有哪些的应用 通过简单的谈话导入使学生们深切感受到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复习解决实际问题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帮助.

二、独立完成自学单

每人手里有两份自学清单,根据大屏幕的提示自己完成. 出示要求:

1 观察线段图 说一说意思

2 提出你想解决的问题

3 根据你的提问补充出必要的已知条件

4 列式即可 理解每条线段图的意义;自己提出与本单元知识有关的问题,然后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补充出一个必要的已知条件,进行解决. 以往都是给出实际问题自己画图解决,这次在复习课上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理解线段图的意义,我们直接给出三条线段图,由学生自己进行提问并解决,还重点考察学生对三类解决实际问题的掌握能力.

三、小组讨论

小组内针对每个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将组内所有的问题在一张学习单上补充完整.

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做出不同的标记. 指导

你分成了哪几类?能给大家总结一下吗? 学生根据每个人回答的情况自由讨论,争取将所有的问题补充完整.

分成三类,一个是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第二个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第三个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十多少,求这个数. 每个人的水平不同,提出的问题也不相同,小组内将这些问题找全面,通过组内的观察 讨论给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实际上就是对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三种类型加深理解和区分.

四、汇报

小组成员汇报

五 区分单位一相同与单位一不同

刚才我们完成了这些问题,一起来看黑板的这道题,先读题并分析. 教师出示问题.

看一本35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的,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学生自己读题并分析,找一名同学给大家解释. 之前的所有问题都只有一个单位一,现在的这个题有两句分率句,两个不同的单位一,就要求同学们在画图时应注意区分.这样两个大类型的题进行对比.

六 深入分类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能再一次尝试着把我们这一单元的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分类吗? 提示 分为两大类单位一相同,单位一不同.相同的时候分为三类: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已知单位一,求单位一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单位一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一. 通过在一步的分类比较,同学们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分类.

七 方程提升

还记得韩老师上次画的非常好看的画吗?这次我们来看,两个小人一起吃糖,一共有54颗糖,甲的与乙的相等,甲乙两人各有多少颗糖? 出示题目 自己在数学纸上完成 日常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通常会用到算式方法,但是有时候算式方法不方便解决问题,做多的时候会用到解方程,所以同学们要有方程意识,这样遇到问题多角度思考.

八 方法判断

1修一条路,原计划投资56万元,实际比原计划节约投资25%,修这条路实际花了多少万元?

2 某小学五年级有160名学生,六年级学生人数是五年级的5/4,又是全校人数的2/11,这所小学全校有多少人? 出示下列问题,学生判断属于单位一相同还是单位一不同?具体是属于单位一相同中的哪一类? 分析问题并判断. 将问题总结,使学生们快速判断某一个问题到底属于解决问题中的哪个类型,通过准确的判断进而思考解决问题所用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9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践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情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1-3数字卡片各一张、自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想和周老师成为好朋友吗?(想)朋友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一般都要握握手。周老师特别想和每个人握一下手,你们愿意与老师握手吗?(愿意)老师随意与学生握手,特别注意与特别激动的孩子先握,有意让秩序乱起来,有意重复握。师:哎呀,刚才老师和几位小朋友握了手,我已经记不清了。给老师想个办法好吗?师:握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呀?怎么做才能不重不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搭配(教师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表演握手

(1)2人握手师:先让两个同学表演,他们握手几次?2次生配合表演

(2)3人握手

学生小组合作表演、探究、记录。

师: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师:一人做裁判,小组的其他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师:握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呀?怎么做才能不重不漏?

师: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小组汇报,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台前表演。

师: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有不同意见的小组到台前表演说明。

师生共评,师生总结。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握手的问题,这儿其实就是一种有关搭配的问题。在思考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2.编号组数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组数游戏师:给小朋友编上号1、2、3,这三个数字组两位数,能组多少呢?

(1)猜一猜师:同学们猜一猜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呢?

(2)组内排练

师:同学们,小组成员分工,3个小朋友表演,组长组织,然后记录下来。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师:我们怎样做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你是怎么想的?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预设:开始学生会乱,然后激起孩子的思考,然后孩子们会调整,教师再加以点拨。)

(3)全班汇演师:同学们,都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展示一下你们组的风采吧!第一组先来。

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演,让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的思路,与大家分享。请不同形式的小组表演。找出不同思路。

师生共同总结:

方法一:先把1、2、3分别放在十位,再把剩下的数分别放在个位。

方法二:先把1、2、3分别放在个位,再把剩下的数分别放在十位。

方法三:交换数字的位置。

师:大家都采用自己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

师:同学们,现在自己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把方法记录下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巩固练习升华体验

1.游戏一:编节目师:聪明的同学们,我们顺利的打开第二道密码锁。进入羊村,为了欢迎我们,慢羊羊村长为我们准备了的三个节目,美羊羊的舞蹈、懒羊羊的笑话和喜羊羊的唱歌。

请你们按自己的喜爱程度,给我们的晚会设计演出节目单吧。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设计呢?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共享思路。集体订正。

2.游戏二、拍照片师:同学们,今天你们表现得真棒!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谁想上来合影留念?现在我们这里有3位同学,三个凳子,请在3位同学坐下来照相。(大家一起跟我做个摄像师“咔嚓”)让他们换个座位,再来一张。“咔嚓!”哦!那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呢?验证:请台上同学表演一下。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玩得高兴不高兴?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就不重不漏)(搭配可以用多种方法)

行程问题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程问题”,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的这一重要方式。

一、动手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都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本堂课,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尝试新问题这一问题上,在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看线段图边思考边填表,然后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并讲解。学生动手列出了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的式子,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实践。再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动手实践,解决万泉河大桥主桥的长度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积极性甚高,思维活跃,解决了身边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实施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堂课,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例如,在设疑激趣,引导探索部分,老师引出了两辆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出发问题后,就让学生去自主思考探究,自主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老师出示例题:小强和小丽同时相向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求解小强和小丽两家相距多少米。学生经过思考、合作探索、尝试列式求解后,终于自行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老师只作积极的组织者和理智的引导者,不作任何的解答。又如,联系生活实际,解决万泉河大桥主桥的长度问题,也是学生自主探索、自行尝试列式解决的。从课堂的学习氛围看出,学生的自主探索,确实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如是说: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是很有效的方式。因为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优于个体的独自的学习。让学生合作交流,这堂课做得比较扎实。例如,在尝试新问题部分,老师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通过合作交流,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又如,同桌二人用一把尺子,两块橡皮合作演示小强和小丽的行走的路程。这一堂课,学生的合作交流,有自由组合合作交流,有同桌合作探究,有小组合作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发言积极主动,讨论认真活跃,交流颇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搞花架子,流于形式。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做到了如《数学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植树问题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树问题”,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性: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了解同一直线上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情况,能阐述不同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都栽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解决逆向思维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植树问题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对四年级的学生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我以学生的小手为载体引入本课

【以学生身体的一部分为游戏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爱玩的天性,使学生对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心理,顺利解决植树问题中的间隔含义,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例和亲身实践中,直观地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3月12日植树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先出示引例: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一边,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使学生明确:间隔数+1=棵数。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在这一环节我还原例1,让学生解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我会填,让学生现一次巩固总长,棵数,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两端都种的情况。如果路长是10米、15米、25米、30米,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各要种多少棵树呢?先想一想,再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画一画,验证一下! 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 路长(米) 画一画 间隔数 棵数

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

路长(米) 画一画 间隔数 棵数

(1)反馈交流:可以种几棵?你是怎么种的?

(2)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概括规律(板书规律)。

两端都种时: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总长间隔

2、我会算,设计两旁都要栽的练习。出示119页做一做

3、智力大比拼,通过两端都要栽的情况顺理成章地使其明白另外两种植树问题。联系生活,完善建构。

(1)感知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

看课件三种情况。(两端种、两端都不种、一端不种)

(2)想一想,生活中有类似这样的植树问题吗?请举例说一说!

课件出示例2(两端不种)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基础上,引出另外不同的种法,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题型,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4、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生活中海油许多现象和植树问题相似。)如

(1)垃圾箱问题. 为净化环境,公园沿一条600米长的小路一侧设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个(路的一头不放),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箱?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3)学校召开秋季运动会,在笔直的跑道一旁插彩旗。跑道全长100米,每隔2米插一面(两端都要插)。需要多少面彩旗?

(4)在全长2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题。教师追问思考过程。

(5)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多远?

(6)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练习紧扣中心,拓展情境,让学生运用规律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完成了建构,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多向思维。】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如此设计是基于学生的思维状态,引导学生说说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收获,进一步深入总结,给学生留有回味和发展的空间。】

2、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还有更多更有挑战性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比如小朋友们排队,如果排成个圈儿,棵数与间隔数之间会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就留给大家课后去思考吧!

利息问题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利息问题”,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利息问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本课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有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本金和利息、利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本校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

2、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一般,有十几位同学基础较好,但也有个别同学需要加油;

3、大部分同学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也有极个别同学完全不感兴趣;

4、学生对有关利息的数学知识了解不多。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在教学方法上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制作课件,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望.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来让学生探索新知.以教师归纳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突破重难点.在学习方法主要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通过观察与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迁移的方法获取新知。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利用计算公式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利息计算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入:那到底什么叫利息?怎样计算存款利息呢?

2、组织学生一起学习有关利息的问题。学生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利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了解储蓄知识

3、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4、出示教材中的定期存款利率表

5、通过引导交流让学生得出计算利息的公式

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

独立完成例题8

6、指导学生利用课件进行学习试一试以及练一练自由组合进行联系

7、书本100页第5和第6题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挖掘数学因素

数学是抽象的,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它就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在创设情境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着眼开发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选择学生较熟悉的银行存款利率表和储蓄存单为教学情景,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利息的学习这一课,我希望让学生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2、在探究中引导学生自我感悟,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在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活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在设计练习时,我注意到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特地设计了学生自己创设条件,让其他同学判断依据给出的条件是否能够求出利息,激发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爱学、乐学,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谢谢!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安慰教学设计”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