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考英语复习方法与应试策略

小学英语复习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1

高考英语复习方法与应试策略。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方法与应试策略”,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考渐近,该如何准备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辅导考生的经验和以往成功考生的切身体会,建议考生根据各个考题型做针对性的准备;
1.“单项填空”题
在备考“单项填空”题时,不易采用题海战术,但对做过的一些题目,特别是做错的题,要认真分析,找出出错原因;对简单的题要总结规律,对难题要记牢;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回避难偏窄怪题;要重视与语境;时态;动词短语相关的题目;
在复习期间,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法,进行整理,补补“漏子”,梳梳“辫子”,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先上口,后归纳,抓核心,辨差异,找规律,编口诀,举一反三,巧滚雪球”,使你在初;高中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复习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何时不带to?
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何时不带to?下面口诀帮助你;“两听”;“五看”0;“一感觉”,使役动词有三个;help,find之后可带可不带(to),它们可以排在外;上面口诀中的“两听”指hear,listento;“五看”指see,watch,notice,observe,lookat;“一感觉”指feel;
(2)后面接v-ing作宾语的及物动词有哪些?
我们可用这样一个虚构词“madpsfmeicarfe”加以归纳,其汉语谐音为“卖的不是发霉咖啡”;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英语单词;m→mind(介意),a→avoid(避免),a→advise(建议),d→delay(推迟),p→practise(练习),s→stop(停止),s→stand(忍受),s→suggest(建议),f→finish(完成),m→miss(错过),e→escape(逃脱),i→insiston(坚持),c→can?蒺thelp(禁不住),a→admit(承认),r→risk(冒险),r→recommend(建议),f→fancy(认为,想象),e→enjoy(喜爱);
(3)后面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有哪些?
我们可用这样一个虚构词“merdowphla”加以归纳,其汉语谐音为“磨豆腐喽”;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英语单词;m→mean(打算),m→manage(设法);e→expect(期盼);r→refuse(拒绝);d→dare(敢),d→desire(渴望),d→determine(决心),d→decide(决定),d→demand(要求);o→offer(企图);w→want(想要),w→wish(希望);p→promise(答应),p→pretend(假装),p→plan(计划);h→hope;l→long(渴望),l→learn(学习);a→ask(要求),a→arrange(安排);
(4)及物动词后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何时用“should+动词原形”?
一坚持,二命令,四建议,五要求,其宾语从句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既可以省略,should也可以保留;上面口诀中的“一坚持”指insist;“二命令”指order,command;“四建议”指suggest,propose,advise,recommend;“五要求”指ask,demand,require,request,urge;
2.“完形填空”题
在临近考试的日子里,一定要大声朗读近几年的高考“完形填空”题,形成语感;这会给我们展示设计“完形填空”题的思路和角度;同时我们应重视文章的整体性和逻辑性;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把往年各省市的高考“完形填空”题,作为热身的练习;做题时要从上下文;词汇意义及用法的角度考虑,要从逻辑推理;常识等角度考虑,要从惯用法和搭配的角度考虑;每个题目都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很多情况下,只有从词义;上下文;生活常识等多个角度考虑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3.“阅读理解”题
在冲刺阶段,考生应有计划地多安排一些限时阅读训练,通常每五篇阅读材料作为一组,在35到40分钟里完成;这样既可以营造考试的氛围,还可以训练阅读速度;同时,为了适应高考阅读材料,还可以读一些难易程度适中;原汁原味的文章,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21thCentury(成人版)和EnglishSalon上刊登的文章,也许会起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进行阅读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要有广度
要选读题材多样;有时代气息的文章;
(2)阅读要有深度
进行阅读训练时,还应注意选择难度适中的文章来读;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选读一些质量较高的文章,放弃那些质量一般的文章;
(3)阅读要有速度
“阅读理解”题的总阅读量一般为2,000个词左右(含短文;题干和选题);按考试说明中35分钟的建议答题时间计算,读速每分钟应达60个词左右;建议在平时训练时掌握在35分钟内完成;
4.记忆单词可采用以下方法:
(1)音形结合记忆;构词法记忆和读音记忆;
(2)分式记忆;这种记忆方式主要用来记忆不规则动词;
AAA式:putputput,setsetset,cutcutcut等;
ABB式:buyboughtbought,bringbroughtbrought,spendspentspent等;
ABA式:comecamecome,becomebecamebecome,runranrun等;
ABC式:dodiddone,drawdrewdrawn,flyflewflown等;
(3)分类记忆;
将表示同一类概念的单词归纳在一起记忆;如:表示文具类的pen,pencil,ball-pen,ink,ruler,eraser,brush等;
(4)对比记忆;
将意义相反的单词归纳在一起记忆;如:come—go,right—left,black—write,here—there,free—busy,forget—remember等;
(5)区别记忆;
将同义词或近义词;同音词或近音词以及形似词归类记忆;如同义词或近义词:learn,study;haveon,wear,dress,puton,pullon,bedressedin;perhaps,maybe,probably;big,great,large,huge;lookafter,takecareof,tend;pull,draw,drag等;同音词;近音词:write,right;meat,meet;rise,rice;food,foot;leave,live等;形似词:quite,quilt,quick,quiz;bed,bad;beg,bag等;
(6)分解记忆;
对一些复合词可采用此方法帮助记忆;如:classroom-class+room;playground—play+ground;everything—every+thing;newspaper—news+paper;homework—home+work等;
(7)联想记忆;
由一事物联想到与此相关的其他事物来记忆单词;如:由school联想到teacher,student,class,desk,classmate,headmaster,college,university等;
(8)词缀记忆;
对于一些派生词可利用前缀和后缀帮助记忆;如:care—careful—careless—carefully—carelessly;happy—happiness—happily—unhappy;agree—agreement—disagree—disagreeable—disagreement等;
(9)“不等式”找感觉记忆;
对表示频率及时光;岁月的词,用“不等式”找感觉记忆;如:always,often,usually,sometimes,onceinawhile,never;year,season,month,week,day,hour,minute,second等;
(10)连词成句记忆;
把单词;短语组成句子,或组成一个小短文,然后熟读背诵;
5.“短文改错”题
“短文改错”题的实质就是同学们自己考自己;一般一道“短文改错”题类似于一篇学生习作;所以在备考阶段自己要写一些作文,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互相发现错误;这样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练习了改错;
6.“书面表达”题
备考阶段要多看一些范文,多背一些好句,不要忘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另外还要用一些常用动词和句式做一些汉译英的练习;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了解了高考试题各个题型的特点和要求,加上良好的应试策略,就能在今年的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Jab88.Com/p>

精选阅读

高考化学解题方法专题复习 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考化学解题方法专题复习 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1高考化学解题方法系列专题12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以下试题均来自VCM仿真实验配套试题)
高考化学二卷的功能是协调选择题与其他题型在考查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关系,其特点是突出知识的重点,强调能力的考查,必要时还在所填空格后加以指导语。
化学二卷导致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填空题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表述能力,要求考生有敏捷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表述内容既要准又须与题意贴切吻合;二是填空题答案呈发散性(而选择题仅四个选项),可以克服考生盲目猜估和侥幸得分;三是题中信息曲径通幽,要求考生善于化“隐”为“现”跃过命题者巧布的“陷阱”,故应考时应注意:
1、抓住关键,以新联旧
填空题形式新颖,思维巧妙,很富有思考性,综合性程度很高,内容跨度大,知识的串联性强,只要抓住关键,搞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题目的新要求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进行有关知识的整体思维,答案就能顺利推出。
【例1】臭氧(O3)是一种有点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它具有比氧气更强的氧化性。已知臭氧能使润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反应中有氧气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中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解析】这是一道以化学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内容的填空题。根据题意很容易得出O3+KI→I2+O2这一转化关系,显然反应物中的钾元素在生成物中以何种形式出现,是本题的难点。据钾元素在反应前后价态未变,肯定在生成物中也是K+。那么与K+结合的阴离子是什么?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此时,应从题目的字、词、句中挖掘隐含条件,抓住“湿”字这个突破口,就知反应物中还有水参与反应,于是又得出O3+KI+H2O→I2+O2+KX。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思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目要求,不难推知X-就是OH-,因而就有:O3+2KI+H2O=I2+O2+2KOH,于是第一空就完成了,后面的两空全部脱离了题目的信息,进入整体思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改变、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由于I-是还原剂,则氧化产物就是I2,这一空较容易。但不能因O3是氧化剂,就不加思索地判断出O2是还原产物,因为O3和O2都是氧元素的单质,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0,即反应前后化合价没变,于是又出现难点,解决此难点,其关键就是看O3里的氧原子获得电子而转变成了什么。仔细观察反应方程式,不难看出O3中有两个O原子形成了O2,价态没变,另一个O原子进入KOH,即跟水生成了OH—,价态降低了,所以KOH是还原产物,解答第二空的整个思维是把新问题与已学过的旧知识紧密结合,以新联旧,抓住还原产物在反应物中一定是氧化剂,氧化剂中的元素在反应中一定要得电子导致元素化合价降低的这一关键。
2、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例2】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某几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盐酸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且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由此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解析】⑴以题意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放出气体可能是HCl与NaHCO3或Na2CO3或Na2O2等反应,且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明显减少,但又不等于零,肯定为CO2和O2的混合气体,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
⑵将混合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一定有NaHCO3。
⑶残留固体质量有所增加,多数考生认为NaHCO3受热分解质量减少,但Na2O2与CO2、
3、变通思维,合理迁移
【例3】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若看成一种盐时,又可以写成Fe[FeO2]2,根据化合价规律和这种书写方法,若将Pb3O4,用上述氧化物形式表示,其化学式可写成,看成盐时可写成,等物质的量的Fe3O4和Pb3O4分别在一定条件下和浓盐酸反应时,高价的铅能将盐酸氧化而放出Cl2,而高价铁则不能,写出Fe3O4、Pb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这是一道填空型信息迁移题,如果运用简单模仿,则会将Pb3O4类比Fe3O4错填为PbO.Pb2O3、Pb[PbO2]2。正确领会题干信息必须遵守化合价分析规则和Fe3O4书写方法。因Fe3O4中Fe有+2价、+3价,而Pb3O4中的Pb却只有+2价、+4价。故Pb3O4中有一个+4价的铅原子和两个+2价的铅原子。变通思维后不难得:Pb3O4氧化物形式为:2PbO.PbO2,写成盐时为Pb[PbO4]。
同理,变通思维可写出二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Pb3O4+8HCl=3PbCl2+Cl2↑+4H2O
4、利用规律,逐步推理
近几年来,高考填空题中出现了许多“满足关系”和“取值范围”的题目。这些题目形式新颖,创意较高,思维抽象,规律性很强。该类题目大都是内容源于课本,要求学生对化学基本理论透彻理解,熟练运用,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这类题,应该将计就计,首先抓住知识的内在规律,找出对应关系,逐步推理,导出结果。
【例4】在25℃时,若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是碱性,则混合前,该强酸溶液的pH值x与该强碱溶液的pH值y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解析】这道题属于强酸强碱混合的pH值计算题,内容源于课本、难度较大。但此题
5、利用关系,推、验结合
近几年来,高考题中,年年都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尽管年年形式更换,但其解答的思路未变,这类题往往以图表转化关系出现,反应较多,关系复杂,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跨度较大,文字表达较少,但容量却很多,他的功能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程度和推断能力,该题也是高考题中唯一的一个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对于这类题的解答,首先必须仔细读题看图,在读题和看图过程中能得到某些启示,这些启示就成了解题的突破口,从这些突破口出发,通过边推边验证的方法,紧紧抓住图中的各种关系,即可求得题目的正确答案。
【例5】下图中每方框表示一种反应物或一种生成物(反应中加入的水或生成的水,以及由H加热发生的反应中除去G以外的产物均已略去)。已知A、D、G、H是焰色反应呈紫色的化合物,E通常情况下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F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物质A的化学式是;
物质B的化学式是;
物质H的化学式。
⑵D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A是K2CO3,B是Ca(OH)2,H是KClO3
⑵D和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CO2=CO32-+H2O
6、表达准确,击中要点
【例6】在25℃时,若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溶液的pH值与该强碱溶液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pH计算的填空题,设问方式新颖,打破了常规思维习惯,着重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
答案:强酸的pH值与强碱的pH值之和等于15。如果答卷中表述出强酸与强碱的c(H+)之间的关系或只答出强酸的pH值与强碱的pH值之间的比值,此题评分时计零分或减分。
7、深化思维,飞越陷阱
【例7】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SO42-、CO32-、NO3-、Cl-和I-。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试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后,CCl4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④取上述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解析】依题意:据①有H+,据②有I-,据③无Mg2+、Al3+、Fe3+,据④有Ba2+,据⑤有

高考地理二、三轮复习技巧与策略


高考地理二、三轮复习技巧与策略
1.重基础,抓主干,提高中低档题的得分率
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一定难度,但总要考核一些基础知识,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3题西气东输的西部起点、卷Ⅱ1~2题人口再生产示意图的判读、36题读西亚图、39题地形区的判读等。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命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会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在全面复习的同时,必须突出对主干知识的掌握。
2.重图表,抓读图,提高空间判读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读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复习中应将文字系统与图像信息有机结合,运用图像构建空间概念,理解概念和原理,把握规律,获取和解读信息。教给学生定位的方法,学会利用经纬网、海陆位置等各种方法进行定位,以免因定位不正而导致答题偏题。
3.重表达,抓结构,提高整合知识的能力
近年高考试题对表达的要求在提高,必须加强训练。要避免问现象答本质、问原因答结果、问特征答成因、问条件(影响)只答有利方面、不答不利方面,只答自然方面、不答社会经济方面。只有掌握知识结构,掌握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才能描述全面,分析透彻。如对全国卷Ⅱ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北京卷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的回答,都必须有相应的知识结构。
4.重热点,抓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热点是高考的重点。复习中应注意把热点所反映的教材知识点、知识体系弄懂,并能灵活运用。要运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
5.重创新,促思维,加强利用新情境认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高考倡导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但原理一般来源于课本,考生可通过对相关知识的迁移来回答。如把热力环流迁移到城市与郊区的环流、海陆风的形成等,把鲁尔区的形成条件、衰落原因、综合整治迁移到辽中南工业基地,把京九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迁移到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6.重单科复习,少跨学科综合,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目前,大部分省区实行“3+文综”考试,命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近年文综卷就是政史地知识的拼盘。因此文综复习必须坚持抓好单科教学。
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与光照图
国际标准时2005年7月4日5点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与距地球约1.3亿千米处的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类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启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深度撞击”要达成的科学目标包括:首次直接探测彗核内部的物质;了解彗核表面的构成、密度、强度及其多孔性;通过比较,研究彗核表面和其内部物质的关系;了解彗星演化的历史;揭开地球生命形成之谜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3题:
1.(基础题)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3日21点52分B.7月3日13点52分C.7月4日13点36分D.7月4日13点52分
2.(中等题)探测器成功撞击彗星时
A.全球大部分地区是7月3日
B.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D.北半球昼长夜短,以后白昼将逐渐变短
3.(基础题)关于彗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B.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运动的周期是76年
C.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是彗星尾部留下的碎屑物质同大气摩擦而形成的
D.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大的天体
右图中PQ表示晨昏线,该日Q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0°,据此回答4~5题。
4(中等题)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
A.40°B.20°C.23°26′D.0°
5.(中等题)有关右图昼夜长短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达最大
B.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
C.南半球昼长夜短,昼可能渐长
D.赤道处昼夜并不等长
到天安门广场看升降国旗仪式是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也是很多旅游团体到北京进行旅游活动的一个项目。为方便人们参加升降国旗仪式,《北京青年报》每天刊登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时间。下面是某月21日和22日升降国旗的时间。21日:今日降旗时间18:14,明日升旗时间6:01;22日:今日降旗时间18:12,明日升旗时间6:02,据此判断6~7题。
6.(基础题)这时太阳直射的半球及其移动的情况是
A.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直射点在北半球但在向南移动
C.直射点在南半球,但在向北移动D.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7.(难题)此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可能是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D(解题时首先明确国际标准时是0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然后根据区时计算公式可知,北京时间比国际标准时早8个小时,C选项是当时北京的地方时。学习时应注意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的差别。)
2.D(国际标准时7月4日5点52分时,西五区的区时为7月4日0点52分,故此时西五区~东十二区是7月4日,其它地方是7月3日;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7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已在向南移动。)
3.D(解题时要注意题目中要求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
4.B(Q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Q点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设直射点的纬度为φ,则Q点的纬度为90°-φ,两地处于同一半球。纬度差值为90°-2φ,根据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值,得到2φ=40°,φ=20°,也就是这时太阳直射在南纬20°,从而得到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0°,注意极点上在发生极昼时间整日的太阳高度都相等。)
5.C(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上时,地球上极昼极夜的范围最大;太阳直射在南纬20°,北极附近应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在南纬20°时,如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变长,如直射点向北移动,则昼长夜短,但白昼变短。)
6.B(从已知数据可算出天安门广场22日的昼长时间为12小时11分钟,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注意这一天北京虽然是6:01日出,似乎是昼短夜长,但因为北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所以这一天天安门广场日出时的地方时应早于6点钟。23日比22日日出时间的推迟表明该地白昼的时间在继续变短,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
7.A(从这一天昼夜长短基本相等,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确定这一天靠近秋分。根据图中日地距离的远近,得到②点为冬至、④点为夏至,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得到①点为秋分,③点为春分。)
8.(基础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A处和公转轨道上分别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3)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太阳直射在,此时南京的昼长为小时。
(4)当地球位于C处后,南半球进入(季节)。北极圈内出现现象,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5)当地球从C转到D时,南京的昼长(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或变小)。
[解析]解答地球公转运行图一类题目时,首先应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出地球运动过程中四个位置的节气或时间,北半球倾向于太阳一侧的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或远日点附近,然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推断其余三个位置的节气和时间,解答题目所提的问题。回答时要注意节气和季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用,南北半球节气相同,季节相反。)
[答案](1)略(自转方向标在A处的北极附近,呈逆时针方向,公转方向标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也呈逆时针方向)(2)冬至南纬23°26′(南回归线)0°(3)赤道12(3)冬季极昼最大值昼长夜短(5)渐短变小
9.(中等题)已知右图为西半球和北半球。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这一天B点的日落时间是,与B点纬度数值相同的南半球某地的昼长是小时。
(3)此时北京时间是点分,此时全球与经线和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
(4)图中C点距赤道的最近距离是。
[解析]解第(1)题注意要回答的是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而不是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既要有纬度,又要有经度;根据与B点纬度数值相同的南半球某地的昼长等于B地的夜长得到第(2)题的答案;根据图示为西半球,160°E的地方时为12点,计算到120°E的地方时,也就是北京时间。时间为0点的经线是地球上的自然日期分界线,而国际日期变更线则是人为的日期分界线,它不等同于180°经线;C点距赤道的最近距离就是从C点沿着经线方向前进到赤道的距离,其长度就等于70×111千米。
[答案](1)0°20°N,160°E(2)20点8(3)92020°W国际日期变更(日界)(4)7770千米
10.(难题)右图为某半球经纬网图,图中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弧线DE表示晨线,OB线两侧大部分地区的日期不同,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半球(节气)前后的光照示意图。
(2)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昏线。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4)假如此时A点为某月23日,则此时C点的区时是日
点。
(5)此时F点的太阳高度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6)如果图中AB的弧长为1.11厘米,则此图的比例尺为。(原图少F点)
(7)图中A点在C点的方向。
(8)如果在图中C处修建一南一北两幢高H米的住宅楼,为了使每一层楼全年的正午都能照到太阳光,两楼间的南北间距应不少于。(用代数式表示)
(9)OC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若从O点向C点发射导弹,则导弹的运动方向将向偏。
(10)如果极圈的度数变为66°,则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有何影响。
[解析]解答本题的第一个关键是确定南北半球。一般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和南极洲、北冰洋等海陆轮廓来确定南北半球,而此图是根据弧线DE是晨线,得到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确定其是北半球,从此时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得到该图为夏至日的光照示意图。解答本题的第二个关键是根据已知的OB两侧大部分地区的日期不同,得到OB为180°经线,与其相对的为0°经线,再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即可得到各点的经度。解第(2)题就是作E点和C点所在经线与赤道的交点作与弧线ED对称的弧线。解第(3)题要注意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既要有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又要有经度(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解第(4)题时首先应明确此时图中以0°和180°经线为界分属二个日期,若A点是23日,则C点所在经线为22日。F点位于北极圈上,其地方时为12点,故F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也就是F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这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夏至日太阳并不直射,故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的范围应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而不是整个北半球。解第(6)题的关键是根据AB位于赤道上,根据赤道上经度每相差1°距离约相差111km,两地经度相差45°,算到两地的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即可得到此图的比例尺,计算时注意实际距离也要化成厘米。解第(7)题在正确确定该图处于北半球后就容易得到A在C的南方,再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逆时针,得到A点在C点的西方,两者结合起来得到A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解第(8)题时明确C地在北回归线上,其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最小,如果冬至日正午能照到太阳光,则全年正午均能照到太阳光,C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根据正午太阳高度、楼高与影子长度的关系,即可算出冬至日影子的长度,也就是两楼间的最小距离。第(9)题OC两点的距离根据同一条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计算得到,因为该图所示为北半球,故从O向C发射导弹应向右偏,即向西偏。解第(10)题时首先应明确极圈的度数变为66°意味着黄赤交角变为24°,故第(10)题实际上就是回答黄赤交角增大对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影响。
[答案](1)北夏至(2)略(3)23°26′N180°(4)2218(5)46°5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1:450000000(7)西南(8)Hctg43°08′米(9)7282千米西(10)若极圈变为66°,则黄赤交角变为24°,这样太阳直射点就在南北纬24°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将使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加大,四季更替将比原来明显。就五带来说,由于直射的范围扩大,故热带范围扩大,同时发生极昼、极夜的范围也会扩大,寒带的范围就会扩大,故温带的范围会缩小。
专题二等值线
右面等值线图中A<B<C,据此回答1~4题。
1.(基础题)假如是等高线,则
①甲处可能有河流发育②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③甲为山脊线,乙为山谷线④甲为山谷,乙为山脊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基础题)假如是等压线,则
①甲为槽线,乙为脊线②甲为脊线,乙为槽线③甲处天气晴朗④乙处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中等题)假如是等温线,甲区域为陆地,乙区域为海洋则
①此图为当地冬季等温线②此图为当地夏季等温线③此时地中海沿岸多雨④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中等题)假如该等温线在海洋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而形成,那么
①甲处有暖流经过、乙处有寒流经过②甲处有寒流经过、乙处有暖流经过③乙处洋流位于大洋东岸,沿岸附近有可能为热带沙漠气候④乙处洋流按成因分属于密度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读右面四幅图回答5~6题。
5.(中等题)若图表示的是等压线,则四图中风力最大的是()
6.(中等题)若图表示的是等高线,则四图中坡度最大的是()
7.(难题)右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图回答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
A.东B.南C.西D.北
1.C(从A<B<C可知,对乙处而言里面的高度低,应为山谷,而甲处的等高线里面高,应为山脊。从河流一般在山谷里发育,得到正确答案。)
2.D(从A<B<C可知,乙处为低压槽、甲处为高压脊,高气压中心空气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而低气压区中心空气上升,水汽容易凝结,常出现阴雨天气。)
3.D(从A<B<C可知该地的温度自南向北降低,确定其在北半球。从甲处的等温线向北凸,确定甲处的温度高于同纬度地区,陆地温度高于同纬度地区应是夏季。因为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季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北印度洋地区海水在夏季风的吹送下,由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4.A(因为甲处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高,因此有暖流经过,而乙处有寒流经过。中低纬度地区寒流位于大洋的东岸,这一地区因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和沿岸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这一性质的洋流从成因来说属于水平补偿流。)
5.A(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常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来判断风力的大小。在相同比例尺的地图上,可根据等压距的大小来判断风力的大小,一般等压距大,气压差就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在相同等压距的地图上可根据比例尺的大小来判断风力的大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气压差就较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大,风速也大。)
6.A(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我们常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风力的大小。在相同比例尺的地图上,可根据等高距来判断坡度的大小,等高距大,坡度也大。在等高距相同的地图上,可根据比例尺来判断坡度大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单位距离的高度差越大,坡度越陡。)
7.B(根据题干中“等时线”的概念,或根据平时学习过的“等值线”的概念推测出“等时线”的含义,判断出“等时线”的疏密状况与车速之间的关系:越密集,车速越慢;越稀疏,车速越快。由于P点南方的等时线最稀疏,所以车速最快。或根据平时的生活体验: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行驶的距离越长,车速越快;行驶的距离越短,车速越慢。由于P点南方的等时线距离P点的距离最远,所以车速最快。)
8.(基础题)读右面的等温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地的气温约为,乙地的气温为。
(2)图示地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3)图中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相比温差较大的是,判断依据是。
(4)图中甲地的等温线在向凸出,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温度较。如果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则此图是该地区季的等温线图,如果甲、乙两地的温度差异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此图是该地1月份等温线图,则甲乙两地中位于陆地的是。
(5)如果图示地区都在陆地,甲地地形可能是,如果图示地区都在海洋上,甲地海水温度可能受影响。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读出甲地在8℃等温线与10℃等温线之间,故甲地的温度约为9℃,乙地在14℃等温线上,故其温度为14℃。第(2)题根据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结合图中温度从南向北升高,得到该图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第(3)题从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的大小,在同一幅图上等温线密,温度差别大,故图中北部地区温差较大。第(4)(5)题考核等温线弯曲表示的气温分布情况及其形成原因,是等温线判读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图判断甲地的等温线在向北凸出(注意不能回答为向上凸出),因为此图在南半球,故等温线是向低纬度凸出,表明温度比同纬度地区低,根据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得到此时南半球是冬季。根据1月份是南半球大部分地区温度最高的月份,可以代表南半球夏季的温度分布情况,夏季陆地温度比同纬度海洋上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在南半球向南凸出)故甲乙两地中乙处位于陆地,甲处位于海洋。从同纬度地区地势越高,温度越低,甲地温度比同纬度地区低,得到甲地的地形可能是山地,根据同纬度寒流经过地区温度较低,得到甲处有寒流经过。
[答案](1)9℃14℃(2)南半球温度从南到北逐渐升高(3)南部南部地区的等温线比北部地区密(4)北低冬乙(5)山地寒流
9.(中等题)读右面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②⑥。
(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为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千米。
(3)小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4)计划在该区修建一座坝顶海拔为250米的水库大坝,在图中用“〓”画出最佳坝址的位置。在图中用虚线画出该水库的集水区域范围。
(5)有AC、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取
线。理由是。
(6)若在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处最好,原因是。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的是陡崖;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峰;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两个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为鞍部。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实际就是③④两山峰的相对高度。小河流向应注意箭头和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AC和BC的引水问题,不要被距离远近所迷惑,而应选择水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实质。开辟梯田,应考虑平缓的坡度、灌溉水源和修建水库后可能被淹没等条件,所以选在丙处最好。
[答案](1)鞍部山谷陡崖(2)1436(3)自北向南流(4)图略(前者画在盆地开口处,画到250米等高线处;后者沿山脊线画)(5)ACAC虽然引水距离稍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6)丙①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梯田②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③乙处修建水库后会被淹没。
10.(难题)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EF是脊线还是槽线。
(2)A、B、C、D是四条锋线,属于冷锋的是。
(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就气流状况而言属于,这时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风。
(4)如果A锋移动速度较快,这时我国北方常出现天气。如果B锋能形成降水,那么雨区在B锋的哪一侧。
(5)G点和A点相比风速较大的是,在图上G点画出空气匀速运动方向V以及空气所受的三种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F3摩擦力。这三个力的合力为。
[解析]解第(2)题时可作图观察锋面两侧空气运动的情况。通过作图发现A、C两个锋面是冷空气向暖空气移动,是冷锋。回答第(3)题时注意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区别。回答第(4)题时注意冬春季节,因暖气团中水气较少,受移动速度较快的冷锋影响,北方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如在夏季则易形成暴雨。不管哪类锋面,降水都在冷气团的范围内,暖锋的降水在锋前,冷锋的降水则主要在锋后。第(5)题G点和A点风力的大小,则主要看两地等压线的疏密,等压线密,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作图时应注意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右侧,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答案](1)脊线(2)AC(3)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反气旋偏北(4)大风或沙暴天气北侧(B锋锋前)(5)G画图略0
专题三气候
下表为某地点在四个不同日期14:00时测得的不同高度的气温资料,阅读后回答1~2题。
日期高度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
1月1日-9.8℃-9.7℃-9.6℃-9.4℃-9.3℃
4月1日12.6℃12.5℃12.3℃12.2℃12.1℃
7月1日35.5℃35.4℃35.3℃35.1℃35.0℃
10月1日18.3℃18.2℃18.0℃17.9℃17.8℃
1.(中等题)该地区最不利于烟尘扩散的季节是(不考虑风速的变化)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2.(基础题)该地点可能是
A.伦敦B.上海C.里约热内卢D.沈阳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3~5题:
3.(中等题)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4.(基础题)右图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中等题)此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
C.温和多雨D.寒冷干燥
读右图,折线表示气温曲线,柱状表示降水量,完成第6~7题。
6.(基础题)下列城市的气候与右图所示资料最接近的是
A.上海B.罗马C.伦敦D.开普敦
7.(难题)在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季节,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B.高温干燥C.低温少雨D.温和多雨
1.D(上冷下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而空气的对流运动使污染物得到扩散。如果空气上热下冷,则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污染物就不容易扩散。在选项提供的四个时间中,只有1月1日出现了逆温状况,故该地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季节是冬季。)
2.D(上海、伦敦、里约热内卢冬季的温度都高于0℃。)
3.B(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确定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根据E处在纬度30°~40°之间,结合气压带的分布情况,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4.B(B处于南半球西风带,吹的是西北风。)
5.D(根据南纬30°~40°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可判断南半球处于夏季,此时北京处于冬季。)
6.B(解答本题一是要读懂图,能从图中气温、降水的数据得到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对气候分布熟悉的同学很容易知道,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罗马是地中海气候,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开普敦虽然也是地中海气候,但地处南半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D(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此时北半球是冬季,地中海气候的冬季具有温和多雨的气候特点。)
8.(基础题)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这里大气的主要成分是、、。该层的主要特点是、、。
(2)A、B两处比较,处气温较高。处气压较高。该图为
锋示意图,该锋的移动方向是,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前、后)。该锋活动时常形成我国北方夏季的天气。该锋过境后C地的天气情况是。
(3)C、D两处比较,白天处气温较高,处夜间气温较高。
(4)数字表示的现象分别是:①②③。
[解析]回答第(1)题大气的主要成分时要注意回答的是低层大气的组成而不是具体回答干洁空气的组成。回答第(2)题锋面的移动方向时要利用图中的字母判断其向东西方向的哪一方向运动,而不能回答为向左向右运动;描述锋面过境后的天气时,要注意描述的全面性,一般都是从气温、气压、降水等方面来描述。白天C地因为有云层阻挡太阳辐射,而D地没有云层阻挡太阳辐射,故白天D地气温高,夜晚C地因为有云层阻挡,大气逆辐射比D地强,损失热量比D地少,所以气温较D地高。
[答案](1)对流层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BA冷自西向东后暴雨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3)DC(4)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反射
9.(中等题)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减少5.2%,《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但这些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只占世界的55%。令人失望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25%以上的美国继续否认气候威胁的真实性,并拒绝采取任何行动。他们还以减排温室气体会影响本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不在减排协议框架内为理由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为什么会导致地球气温升高?
(2)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人均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但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其原因是什么?
(3)全球温度升高为什么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4)全球变暖对中纬度温带地区的降水和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5)再过20~30年,中国也将面临着减排责任,我们应未雨绸缪,为减排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试分析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的问题。
[解析]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点,本题考核学生对二氧化碳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1)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固定的二氧化碳迅速减少。二氧化碳能增强大气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使气温增高。(2)我国人口多,消耗的能源总量大,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大,我国技术落后,能源利用率也低,因此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大。(3)一方面是因为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随之升高,海水因膨胀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另一方面因极地增温强烈,会造成部分极冰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淹没土地,海岸侵蚀作用加强、风暴潮作用加剧、土地盐碱化、陆地污水排放受阻等。(4)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5)加强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波浪潮汐能等;植树种草,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温室气体的净排放量;对温室气体排放量高的工业进行控制,大力发展国际贸易,转移部分高能耗工业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者购买排放额度。
10.(难题)读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终年干燥,其气候类型可能是气候。
(2)地面逆温层常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日出前后厚度最大,试简要说明原因:
(3)此地附近有座高山,山顶有皑皑积雪。这座高山的海拔高度至少在m以上。
(4)图上适当位置用斜线绘出臭氧层,如何避免两极地区臭氧层遭受进一步破坏。
(5)南极地区无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范围达最大面积时,下列同期图示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第(1)题根据终年干燥,可知有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苔原和冰原四种类型。从近地面气温18℃排除后两种。再利用图中给出的18km的对流层厚度,得出此地位于低纬度,从而将中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排除。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中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逆温层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致使大量烟尘、有害气体污染物在其下聚集,加剧空气污染程度和大气能见度,许多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都与逆温层和静风条件有关。近年来逆温已成为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形成逆温的原因有多种,第(2)题主要是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辐射逆温的形成机理。第(3)题考核气温随高度递减的一般规律。附近的山顶上有积雪,温度当在冰点,因周边地区气候干燥,由于降水多造成积雪低的可能性不大。在利用对流层大气6℃/1000m的递减速率计算时,最易出现的错误在于,一是利用近地面温度还是逆温层顶的温度;二是利用逆温层顶的温度与0℃之间的温差计算出两地区相对高度为4000m之后,是否忘了应该加上逆温层1000m的高度。第(5)题应抓住南极地区无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范围达最大面积之际,应是极夜范围最大之时,为6月22日,正值南半球冬季这一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得到结论。
[答案](1)热带沙漠(2)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散热快,至日出前后地温降至最低,受其影响,近地面气温亦降低,而上层大气降温慢而形成(3)5000米(4)绘图如图(斜线打在30km—平流层顶范围)大幅度减少含氯氟烃的使用量,积极推广使用无公害制冷剂。(5)A
专题四海洋水和陆地水
读我国某河流流量曲线图回答1~2题:
1.(基础题)图中A、B、C表示该河流的三种主要补给形式,其中C表示的补给形式应该是
A.大气降水B.冰川融水C.湖泊水D.地下水
2.(基础题)有类似特点补给的河流一般位于我国的
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
读右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中等题)若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则数码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A.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
B.大气水、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
C.海洋水、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
D.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
4.(中等题)若图中数码⑤⑥⑦⑧⑨分别表示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五个环节,则数码⑤⑥⑦⑧依次表示
A.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B.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C.降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D.蒸发、地表径流、降水、下渗
5.(基础题)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⑤B.⑥C.⑦D.⑨
右图是某大洋局部地区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后完成6~7题。
6.(中等题)假定①②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影响而致,则()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D.①②都是暖流
7.(难题)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当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则()
A.我国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增加
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
C.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异常多雨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
1.D(河流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五种形式。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均具有季节性,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故大气降水补给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水量最大,而季节性积雪融水则是在春暖(春季)以后。如果此河是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那么5、6月份补给量也较大。所以从水情上看,A属大气降水,B为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有全年补给、径流稳定的特点。但两者仍有区别,湖泊水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节作用,地下水与河流水有互补关系,特别是洪水期河水水位高于潜水面,河水向两岸含水层渗透,成为潜水的补给来源。图中曲线所示的两次高水位期,C的补给量减少,就反映了河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因此C是地下水,不是湖泊水。)
2.C(此河在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大气降水补给,我国有此类补给特点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3.B(水循环过程实际上就是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解题时可采用尝试法解题,把四者填进去以后,结合水循环的环节,看其是否符合水循环的过程。)
4.D(解题方法同上题。)
5.B(目前人类可以通过改变地表径流,人工增雨、促进蒸发等多种环节影响水循环。但最主要的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环,如通过修建水库,解决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问题,人们植树种草,利用森林草地涵养水源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解决地表径流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这样既可防御洪涝灾害的发生,又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我们还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解决地表径流的空间分配不均问题。)
6.C(从图中看①②两处分别位于赤道的北侧和南侧,两地的等温线均向低纬度凸出,温度比同纬度地区低,故①②均属于寒流。)
7.B(②海域水域异常升高时就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产生时,海水温度升高,温暖的海水“杀死了鱼类赖以生存的生物,使秘鲁渔业严重受损;厄尔尼诺现象产生时,由于沿岸暖流的加湿作用及下沉气流的减弱,会使秘鲁沿海降水明显增多,带来洪水灾害,相反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可能出现严重的旱灾。它是导致世界气候异常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气候的变化也有很大影响,但降水不一定明显增多。)
8.(基础题)读“世界水储量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水体名称是:
A是水,为地球上水的主体,目前它主要作为淡化水源和工业冷却水源。B是水。(2)D是水,为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目前人类对其利用的现状是。
(3)陆地水体从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水最为重要。根据水体的循环周期,人们把水资源分为水资源和水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被开发利用,短期内不易恢复,并会影响到后续利用。因而,水资源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
(4)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主要是水、水和水等,它们共占陆地淡水总量的。
[解析]本题考核学生对水资源概念、类型、利用状况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1)海洋淡(2)冰川利用得很少(3)河流静态动态静态动态(4)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淡水湖泊浅层地下0.3%
9.(中等题)右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地球表面部分地区海水盐度、温度、降水量的纬度变化情况,读后回答:
(1)代表海洋表面盐度曲线的是,代表降水分布曲线的是,代表海洋表面水温曲线的是。
(2)①曲线在A处向上凸起的原因是,
在C处曲线下凹的原因是。
②线在D处附近达到最高值的原因是。③曲线在B处向上凸起的原因是,在E处数值最高的原因是

[解析]解题时根据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得到①曲线为盐度变化曲线,②线随纬度升高数值变小,是温度变化曲线。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影响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受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影响降水多,得到③曲线是降水量变化曲线,再分别回答有关原因。
[答案](1)① ③ ②(2)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降水量小赤道附近海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赤道附近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多40°~60°地区终年在西风带的影响下,降水较多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降水多
10.(难题)读右面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盐度最高的是,其原因是

(2)流经①处的洋流名称是,其形成原因是

(3)流经②处的洋流名称是,该洋流流经地区的等温线应该向凸出。
(4)流经④处的洋流名称是,简述④处附近洋流对周围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析]本题通过局部的洋流模式图考核学生对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洋流的分布规律、分布、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首先根据图中所给的回归线,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确定其属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系统。根据其中部有150°经线通过,确定其在太平洋中。第(1)题根据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度递减,得到②④的盐度比①③高。而同纬度地区暖流经过海区盐度较高,寒流经过海区盐度较低,得到②地比④地的盐度高。第(3)题从暖流流经地区温度比同纬度地区高,得到该洋流流经地区的等温线应向高纬度凸出,也就是向南凸出。回答第(4)题时要注意秘鲁寒流和秘鲁沿岸上升流的区别。秘鲁寒流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遇到南美大陆后一部分海水向北流去,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属于水平补偿流;秘鲁沿岸的上升流,是因为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信风的影响(从陆地吹向海洋),在离岸风的影响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海水上泛形成,是上升流,属于垂直补偿流。这里应把两者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共同回答。应是简答题,重在把面铺开。
[答案](1)②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地区,蒸发量大,降水量小,盐度高,沿岸又有暖流流经(2)南赤道暖流在东南信风的吹送下,海水由东向西流动(3)东澳大利亚暖流南(高纬度)(4)秘鲁寒流降低湿度,对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起一定的影响;上升流把海底有机盐带到上层,形成世界著名渔场;海轮向北航行的速度,比向南航行要快得多;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范围扩大。
专题五地质、地貌和陆地环境
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基础题)与图中箭头①所示地质作用意义相同的箭头是
A.②B.④C.⑤D.⑥
2.(基础题)图中箭头中反映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的地质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最盛行的地壳运动理论,据此回答3~4题。
3.(基础题)下列地区中由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的是
A.喜马拉雅山B.东非大裂谷C.大西洋D.马里亚纳海沟
4.(中等题)下列城市之间的距离正在由于板块运动而变短的是
A.纽约和伦敦B.上海和伦敦C.罗马和开罗D.悉尼和开普敦
读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回答5~7题。
5.(中等题)图中数码④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D.热带荒漠带
6.(中等题)关于图中自然带水平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经度变化方向有规律地更替
B.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
C.从海南岛到黑龙江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这种分异
D.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这种地域分异
7.(难题)如果从此图的35°~50°之间的高山山麓向山峰攀登,依次看到的自然带应该是
A.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阔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
B.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
C.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
D.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
1.B(解答本题首先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明确字母A、B代表的岩石类型及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根据岩浆岩既可变为沉积岩,又可变为变质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确定A表示岩浆岩,B表示沉积岩。然后确定图中数码①④表示岩浆岩、沉积岩变成变质岩的变质作用,②③表示岩浆岩、变质岩变成沉积岩的外力作用,⑤⑦⑧表示各类岩石经高温熔化变为岩浆,⑥表示岩浆冷却凝固变成岩浆岩。得到①④箭头所示的地质作用意义相同。)
2.D(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是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结合上题的分析,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3.D(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是板块张裂的结果。而马里亚纳海沟是由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的下面形成的。)
4.C(解答本题一要熟悉选项中涉及城市的分布情况,二是明确六大板块之间的运动情况。纽约和伦敦处于大西洋的两侧,由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张裂,两者之间的距离会扩大;上海和巴黎虽然位于亚欧大陆的两侧,但它们同属于亚欧板块,两者之间的距离不会因板块运动而变化;罗马和开罗位于地中海的两侧,而地中海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而形成,因此,两者之间的距离会因板块的碰撞而缩小;悉尼和开普敦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两者之间的距离也应有所扩大。)
5.B(解答本题先要熟悉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根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图中数码应依次表示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热带雨林带。)
6.C(图中自然带的水平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它应该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纬度变化(南北)方向更替,它在全球表现都较明显。而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自然景观的变化则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主要是由水分条件差异造成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
7.C(解答本题一是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垂直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变化相似,掌握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变化规律;二是要明确35°~50°之间的山麓地带应该是落叶阔叶林。)
8.(基础题)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1)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B。
(2)图中各自然带中,和自然带的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和自然带的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写字母代号)
(3)图中A、B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自然带类型不同,其原因是

(4)自然带由A→E→D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的地域分异,自然带从E→G→F→C体现了自然带从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
(5)自然带D在大陆西部南界比东部偏北的主要原因是。
(6)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填字母),其原因是。
[解析]回答时要注意自然带类型、植物类型、气候类型的区别,如A地就自然带类型来说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就植被类型而言,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就气候类型而言属于地中海气候。
[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ECGF(3)A、B两处大气环流形势不同,气候类型不同(A为地中海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别形成了与其水热状况相应的植被、土壤等类型。(4)赤道到两极沿海到内陆水分(5)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温度较高,东部受千岛寒流的影响温度较低(6)D南半球这一纬度地区绝大部分是海洋
9.(中等题)读右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是由
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风。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5)如果D岩层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为,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地形,我国四大旅游城市中以这种地形著称的是。
[解析]读图可知A是风蚀蘑菇,它是风力侵蚀作用的产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流动沙丘的缓坡为风的来向,参照指向标,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G处的地质构造为断层,由于断层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花岗岩属于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岩,因此该地发生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石灰岩在变质作用下会形成大理岩,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被水溶解侵蚀形成的地形称为喀斯特地形,我国四大旅游城市苏州、西安、桂林、杭州中的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答案](1)西北内陆风力侵蚀(2)东北(3)上升(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5)大理岩喀斯特桂林
10.(难题)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处的地质构造是,其判断依据是。
(2)在地貌上B表现为,其成因是。
(3)图中C处的地质构造是,我国
平原与D处的地质构造相同。
(4)如果该地打算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
处理由是。
(5)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的处,该处能够保存大量石油的原因是。
[解析]学习地质构造时一方面要注意背斜和向斜、断层和断裂、地质构造类型与地貌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要注意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背斜和向斜是地质构造名称,山岭、山谷是地貌用语,由于概念不清,在使用中常常将这两类名词混淆起来,解题时要注意区别。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背斜常成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地势的高低来判别背斜和向斜,而应根据从中心向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新的是背斜,越来越老的是向斜。在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倒置地形的发育过程时,要着重研究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所受到的内外力作用。推理如下:岩层所受内力不同→物质坚硬程度不同→外力的侵蚀程度不同→地貌上的差异。A处和D处从地貌上看都是谷地,但它们的成因不一样。回答第(3)题时要注意断层和断裂的区别。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发生断裂,未必一定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图中D处是两个断层中间相对下降的地区,从地质构造上讲属于地堑,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就是此种地质构造形成的谷地。第(4)(5)题考核地质构造的应用,学习时要注意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地质构造与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分布之间的关系。
(1)背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新(2)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3)断层渭河(4)A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处上覆岩层的作用,又能引导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渗漏事故。背斜岩层相对疏松,采石工程量较小,也可降低工程成本。而B处地处向斜构造区,常常有丰富的地下水,如在此处开凿隧道,有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5)A背斜中的不透水岩层能够防止石油、天然气的挥发与渗漏,使地质时期的油气逐渐富集。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0)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走势及应试策略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0)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走势及应试策略”,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10)
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走势及应试策略
这里所说的语言表达,专指高考试卷第II卷的语言表达。
高考从1992年起正式考查语言表达,从最初的零星试题到与其他内容合成一部分再到独立成为第六部分,经历了14年。这14年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去细说。这里只说近四年的情况。
一、命题的基本走势
近四年的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
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考对语言表达的总要求是“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这“一定”,是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表达能力;这里的表达技能“是从操作层面说明,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操作能力。所谓语言表达技能,就是《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做到简明、连贯、得体等表达技能。这些基本的表达技能,也是最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一层意思。
另一层意思是,试题运用的材料多来自现实,多与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为人处事密切相关,试题材料所表达的话题也是来自现实生活的,而不是与现实生活脱离的。
请看2002年的第23题:
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之连贯完整。
我们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除计算机室、语言教室外、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崭新的实验大楼也已落成。
答:在加上。
这道题在高考语言表达题中是比较容易的一道题,得分率在68%左右,这里姑且不去说它。就语言材料而言,它来自学校,来自学校“硬件”的现代化建设,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就这段材料所表现出来语言表达方面的毛病来说,也是中学生在表达中经常出现的。这类毛病出现的原因,是在写作的思维流程中,写作者脑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些关键性的语言信息,其间缺少必要的填充性词语,形成了跳跃,也就是题干所说的“前后脱节”。用这样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基本表达技能,当然属于实用的表达技能的考查。
2.试题的考点呈综合性
考点呈综合性,应该从下列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试题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分,言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这是所谓综合性的一个方面的含意。
另一方面,一道试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往往是多种兼用,一道题只考一种表达形式的试题相当少见。
请看2000年的第26题
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达,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1)
(2)
这道题,是一道仿写题,但从表达形式上说,它包含着仿写、类比和修辞的排比(“连续类比”)这三者;从内容上说,它考查考生对“友谊”、“勇敢”、“信任”这三者作用的认定;从思维上说,它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考点呈综合性是很显然的。
又如2002年第24题(后文将引出),表面上看只是调整语序,但是它兼及内容和形式的关联,形式又兼及短语结构、音节和谐等,具有综合性。
3.试题呈开放性,语用的特点更加鲜明
一般说来,较多的语言表达题所给的材料,或者提供一种情境,或者提供一种仿拟的样式,目的在于激活考生的思维,引发联想和想象,并按照要求作表达。因而答案更加灵活而富有弹性。换言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写出各式各样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来。譬如2002年第25题: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水是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道题的综合性这里姑且不说,单说它的开放性。你仍然可以像试题所给例子一样去描写自然景物,也可以写自己社会生活的体验,还可以从亲情感受上写“母爱是生命的一首歌”,甚至可以从建筑物方面来写“窗是屋子的一双眼睛”,等等。不过,如果缺少生活的积累,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做这样的试题还是很困难的。
试题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隐含着创新精神和广性化的因素,因而语言表达的特点更明显。
二、应试的基本策略
鉴于高考语言表达题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需要建立三个意识。
1.建立话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话题”,有别于话题作文的话题,用的是它的本义,即“谈话的中心”。平时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总是有一定目的围绕一定的中心的。高考语言表达题,也是有一定的中心的,差别只是有的试题明说了,有的没有明说,需要我们去体会。譬如上文所举2000年第26题,并未明示话题的中心,但它是存在的,即仿写的文字要表达对“友谊”、“勇敢”、“信任”的积极作用的评述;又如前举2002年第25题也没有明示中心,但所给材料中隐含着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重视语言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请看下面一例:
将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16字)
我国冶金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关于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指示精神,今年一季度,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增长幅度开始逐月回落,累计产钢2461.6万吨,增长势头明显趋缓。其中1月份钢产量增长速度比去年12月份降低2个百分点,2月份比1月份降低了3个百分点,3月份又比2月份降低4.9个百分点。
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试题,怎样压缩?先要看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是“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第1句是中心所在,其他各句叙述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情况,“逐月回落”、“增长势头”、“趋缓”、“降低”等词语显示出“控制”的初步效果。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我国钢铁生产总量控制初见成效。如果不是先把握这段文字的中心,就不大可能准确概括“主要内容”,答题就会出现差错。
2.建立语境意识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就像植物生长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请看2003年的第25题: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
(2)提示语:(阅读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改写为:
这是一道仿写题,“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而“教学楼内”、“阅览室里”就是一种语境,因此,本题的答案既要符合内容、表达效果的要求,又要符合语境要求。不少考生似乎不明白这一点,第(1)小题有人竟然写出这样的答案:“用耳用眼不用嘴,动心动脑不动手。”这样的答案就意味着在“教学楼内”不能读书,不能讨论问题,不能写作业、作实验等等。显然是错误的答案。第(2)小题有人写出这样的答案:“黄金屋不要付钱,颜如玉不要付钱,唯有那纸张要付钱。”这答案自然是从古语“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三句话化用而来,姑且不论这句考生对远古语的理解是否正确,也不论这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仅从语境的角度来判断,这样的答案与“阅览室里”有什么关系呢?
3.建立互渗意识
这里的“互渗意识”是指:生活和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事作为表达的材料;读写互渗,以阅读的积累作为语用的材料;思想认识与表达互渗,以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作为表达的灵魂。上文所举2002年第25题有考生写出这样一个答案:
母爱是生命的一首歌,
责备是低音,
呵护是高音,
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如果这名考生对母爱没有这样真切的体验和认识,或者有这样的体验和认识,在做这一道题时不把它搜索出来,是写不出这样好的答案来的。
4.建立表达意识
这里所说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原则包含下列四点:
1.向心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
2.连贯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3.层次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4.协调性
这是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譬如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要填进所给的7个词语,怎样排列才能使之与“上下文协调一致”呢?
世界屋脊上的,以其特殊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①晶莹的湖泊②大漠③奔腾的江河④雪岭⑤数不清的珍禽异兽⑥草原⑦冰峰
这段话具有向心性、连贯性、层次性。怎样使其具有协调性呢?所给的7个词语有长有短,当先从内容上分类合并,然后由短到长排列进去。当你把“冰峰、雪岭、大漠、草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数不清的珍禽异兽”填入原句时,谈起来流畅,听起来悦耳,这就是有了协调性。如果不这样排列组合,其效果如何?不妨试试。
三、练习及答案
1.依次填入划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组是()
巴峡植被厚重,春夏苍翠蓊郁,,绚丽多姿;秋冬满山红叶,明快悠远。
不同的地势,有不同的景观。浅浅的流水,,豪放大方,一往无前。
①野花盛开,五颜六色②五颜六色,野花盛开
③白浪翻飞,晶莹素洁④晶莹素洁,白浪翻飞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情感的。
②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
③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然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④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
⑤其实不然。
A.①⑤③②④B.④①③⑤②C.③⑤①④②D.②④⑤③①
3.请调整下面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各短语协调一致,对称匀整。
尽管中央领导成员多次换届,但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未受影响,而且越来越好。不断振兴的科技、政局的长期稳定、快速增长的经济、文艺的百花齐放、日益发展的教育,使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使外商投资成倍增加。
修改为。
4.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通史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70—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要点:。
5.给下列报道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渝怀铁路十大控制工程之一的重庆长寿特大铁路桥,从去年11月开始进行长江中的六、七号墩水下桩基础施工,经过中铁大桥局五处职工放弃节假日休息,昼夜紧张施工,克服水深流急、地质复杂、过往船只多等困难,于昨日将第20根直径3米、长43米的钢筋笼放入七号墩江底孔中,随即开始混凝土浇注,它标志着该桥桩基础提前15天完成,为这座总投资2.4亿元、全长900米的特大桥2003年12月竣工提供了保证。
答:标题为:
6.仿照下面的排比句子,选择新的陈述对象,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意思完整。
潇洒是不计他人之过,以大局为重的谦让宽容的生活态度;潇洒是不为外物所役,执着于内心追求而具有的一种精神优势;潇洒是经过长期磨砺,掌握客观规律之后获得的一种人生自由。

7.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
启事
《2003年企业管理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录》(上、下)分别刊登于2003年3月29日、2003年4月12日本报第12版。读者还可以登录中青在线人才频道(hr.cyol.com)高校毕业生需求专题查阅。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
假如朋友小梁需要信息,请你转告他:
8.下面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家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给我们的信息加以概括。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附:答案及简析
1.B(①应该先陈述描写对象,然后描写,首先填①与“绚丽多姿”相应。次句“浅浅”读
jiānjiān,是拟声词)
2.B(“其实不然”是对③“成见”的否定)
3.长期稳定的政局、快速增长的经济、日益发展的教育、不断振兴的科技、百花齐放的文艺。或:政局长期稳定、经济快速增长、教育日益发展……(要注意“语序”、“短语”、“协调一致”、“对称匀整”的要求)
4.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要点,内容的主要之点)
5.长寿特大铁路桥基础提前完成(标题应该用最简洁的文字鲜明地写出报道内容的核心)
6.略(所给的材料用了个分句从不同的角度对“潇洒”作出评述。答案要满足三点要求:①另选“陈述对象”;②排比句;③意思完整)
7.请查阅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29日和4月12日第12版,或者登录中青在线人才频道高校毕业生需求专题。(本题是在转换叙述角度,要求语言准确、明白)
8.答题思路:家不等于房子,仅仅有亲人也是不够的,它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
(能答出重点,表意准确即可)

高考物理考点重点方法复习


第三课时单元知识整合
解析:①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②;
③;④;⑤

1、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
(1)从电磁感应现象这一本质来认识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方向变化规律;
(2)从其推导过程来理解瞬时值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特点。
2、正弦交变电流的描述:
(1)利用图象反映正弦交变电流的变化特征,既要准确认识图象,从中找出需要的物理量,又要把图象和对应的模型状态结合起来。
(2)交流电的“四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等效思想,除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最大值的倍外,其他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只能根据热效应求解。
“四值”用法要区分:瞬时值——某时刻值;最大值——极值,临界问题;有效值——电热、电功等问题;平均值——平均电流、感应电荷量等问题。
3、理想变压器: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仍是电磁感应现象。要深刻理解理想变压器中的三个基本关系,并能在涉及变压器电路的有关问题中灵活应用;而对动态分析问题更要抓住原线圈参量(U1、I1、P1)与副线圈参量的(U2、I2、P2)之间的约束关系,有别于一般电路的动态分析。
4、交流电与力学的综合问题:
相关问题综合性强、难度大,涉及知识较多,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必须考虑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和受力情况,不能简单地认为受力改变了,其运动方向也随之变化。

类型一交流电与变压器的综合问题
【例1】(2007年理综山东卷.18)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
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
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
D.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
导示:选择D。由图象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电压的最大值为U1m=220V;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U2m=U1m×9/55=36V,故A错。原、副线圈中电流与线圈匝数成反比,应为9:55,B错;
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1:1。C错。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D正确。

类型二电感、电容等元件对交流电的影响
【例2】(连云港、淮安、宿迁三市2008届高考模拟考试)某一电学黑箱内可能有电容器、电感线圈、定值电阻等元件,在接线柱间以如图所示的“Z”字形连接(两接线柱间只有一个元件)。为了确定各元件种类,小华同学把DIS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中的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流表)与一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串联后,分别将AB、BC、C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计算机显示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a、b、c所示,则如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AB间是电容器B、BC间是电感线圈
C、CD间是电容器D、CD间是定值电阻
导示:选择ABD。闭合开关后电容器先充电后放电,如图a,所以AB间是电容器;而电感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电路中电流逐渐达到稳定值,如图b,所以BC间是电感线圈;而图c中电流立刻达到稳定值,可知CD间是定值电阻。

【例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CD之间接有某个理想的电子元件,若在AB之间加上图甲所示的交变电压,示波器测定电阻两端电压如图乙所示。

(1)C、D之间接的是何种电子元件?
(2)若在AB之间加上图丙所示的交变电压,这时交流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大?
(3)若在AB之间加上图丙所示的交变电压,交流电表的示数突然变为2.83A,分析图示的电路中哪一个元件发生了怎样的故障?
导示:(1)理想的二极管。
(2)交流电流表示数是有效值。设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由;

电流表示数=3.16A
(3)发生故障后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是断路故障,分析可知是电阻发生断路。
类型三有关交流电的实际问题分析
【例4】.原始的电话机将听筒和话筒串联成一个电路,当自己对着话筒讲话时,会从听筒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导致听觉疲劳而影响通话。现代的电话机将听筒电路与话筒电路分开,改进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线圈Ⅰ与线圈Ⅱ匝数相等,R0=1.2kΩ,R=3.6kΩ,Rx为可变电阻。当Rx调到某一值时,从听筒中就听不到话筒传出的声音了,这时Rx=kΩ。
导示:当Rx与R并联的总电阻等于R0时,左、右两边电流相等,产生的磁通量互相抵消,听筒电路中没有感应电流。由1Rx+1R=1R0,解得Rx=1.8kΩ。

1.07届南京市综合检测题(一)5.汽车消耗的主要燃料是柴油和汽油。柴油机是靠压缩汽缸内的空气点火的;而汽油机做功冲程开始时,汽缸中的汽油—空气混合气是靠火花塞点燃的。但是汽车蓄电池的电压只有12V,不能在火花塞中产生火花,因此,要使用如图所示的点火装置,此装置的核心是一个变压器,该变压器初级线圈通过开关连到蓄电池上,次级线圈接到火花塞的两端,开关由机械控制,做功冲程开始时,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从而在次级线圈中产生10000V以上的电压,这样就能在火花塞中产生火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柴油机的压缩点火过程是通过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的
B.汽油机点火装置的开关若始终闭合,次级线圈的两端也会有高压
C.接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电源必须是交流电源,否则就不能在次级产生高压
D.汽油机的点火装置中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匝数必须远大于初级线圈的匝数
2.(连云港、淮安、宿迁三市2008届高考模拟考试)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内匀速转动过程中,线框输出的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362V
B.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362V,频率为0.25Hz
C.2s末线框平面垂直于磁场,通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
D.1s末线框平面垂直于磁场,通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最快
3.(2007年广东卷7.)如图是霓虹灯的供电电路,电路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已知变压器原线圈与副线圈匝数比n1:n2=1:20,加在原线圈的电压为(V),霓虹灯正常工作的电阻R=440kΩ,I1、I2表示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电压6220V,副线圈中的电流14.1mA
B.副线圈两端电压4400V,副线圈中的电流10.0mA
C.I1<I2D.I1>I2
4、(泰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V、50Hz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一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和一阻值为10欧的电阻,已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则二极管的耐压值至少为V,电阻R上1s内产生的焦耳热为J,电阻R上电流的有效值为A。

答案:1、AD2、BC3、BD
4、156;6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