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透镜导学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22

透镜导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透镜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堂流程:
独学,看课本(5分钟)完成“自主学习”(3分钟)

对学(互检,互帮2分钟)

群学“作图”(5分钟)

展示,(组内小展示3分钟)

反馈“基础过关”(15分钟)

小结(7分钟)

教师反思:课题:透镜(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分辨各种透镜的类型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生反思:
一、自主学习
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仪器,可分为透镜和透镜,它们的区别在于中间比边缘厚还是薄。
2、通过透镜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为,穿过透镜某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称为,能使平行光会聚的透镜称为透镜,光线会聚的点称为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3、对平行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称为透镜。
4、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5、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二、作图
1、填上适合的透镜

2、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三、基础过关1、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2、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一束光通过凸透镜都会变成平行光B、对任何一束光束凸透镜都具有会聚作用
C、只有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才有会聚作用
D、对能成像的光束凸透镜才有会聚作用
3、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
A.只有bB.只有a、c、d、e
C.只有a、b、cD.a、b、c、d、e均可
4、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
从这个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5、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__镜.
6、你会制做“冰透镜”吗?按下列方法制做冰透镜,并用冰透镜进行实验.
找一个如图所示的容器(如碗),加满水放在冰箱中(或寒冷冬夜的室外),完全冻结后,把碗略热一下,取出冰块后你便有了一块冰凸透镜,以太阳作光源,看看它是否有聚光作用,能用它取火吗?

7、小江拿了一个透镜,但很难用肉眼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帮忙鉴别一下。

课堂流程:
独学,阅读课本,了解本次实验的流程(10分钟)

群学,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完成导学案20分钟)

展示(得出结论,进行小结)

小结

教师反思: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展示)
学习目标:1、研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反思:
提出问题:同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同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有关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简称,用“”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简称,用“”表示;
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之间的距离叫,用“”表示;
设计实验:
实验准备:
1、安装:从左向右顺序是:蜡烛、凸透镜(f=cm)、光屏
2、调节: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
实验步骤:
1、注意凸透镜的位置(最好是靠中央的整十刻度线处),凸透镜最好固定不动。
2、先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cm),然后蜡烛也最好固定不动。
3、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此时光屏的位置就是所成像的位置,观察凸透镜所成像的特点,并作好实验记录。
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1、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即ucm),分别观察成像特点: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成像的特点像距(v)/cm
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u2f
即:ucm
结论
2、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10cmu20cm),分别观察成像特点: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成像的特点像距(v)/cm
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fu2f
即:
10cmu20cm
结论

3、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即u10cm),观察所成像的特点: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成像的特点像距(v)/cm
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uf
即:u10cm
结论
4、拓展延抻:
猜想: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成像;
结论:
结论一:当u2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当fu2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三:当u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合作:
1、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相比,左右相反。那么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与物体相比,又是怎样的?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相关推荐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

一、回顾下列知识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

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___光线,___光线和____在同一平面内。

⑵____光线和____光线分居与____两侧。

⑶光从空气____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____入射角=___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___,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___是因为光从___斜射向_____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______而形成的____,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______而形成的_____。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____________。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______。

焦距(f):____到凸透镜____的距离。

2、典型光路

3、填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的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

U=2f

fu2f

U=f

uf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_____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______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规律总结:

透镜成像记忆顺口溜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虚像同侧立,物远像变大;

像大像距大,像小像距小。

1.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B.阳光下物体有影子

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D.晚上看到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

2.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B.教室里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C.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D.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5.雨后天晴的晚上,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的暗处是水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

A.入射角增加200,则反射角也增加200

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C.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600

D.入射角为0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7.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分别用四块凸透镜进行实验.他们把蜡烛均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观察的现象记录在下面表格中,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判断焦距小于10cm的凸透镜是〔〕

A.甲B.乙C.丙D.丁

8.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250,转动平面镜,使光束与镜面的夹角增至3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原来相比〔〕

A.减少50B.减少100C.减少150D.减少200

9.一束平行光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凸透镜中心12c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凸透镜15cm和6cm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实像B.都是虚像

C.都是放大的像D.都是正立的像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C.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二、填空题(共28分,第11~17小题每空1分,第18~20小题每空2分)

1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150,那么入射角是___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

12.如图3-1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是法线,由图可知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是折射角.入射角______折射角(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13.图3-2左边的实线框内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右边4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该物体像的形状,在以下填空中,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

(1)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形_________________.

(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去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形状为___________.

(4)用放大镜来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龙用小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天花板上,这说明利用平面镜可以改b变光的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15.超超家有个圆形的鱼缸,超超透过鱼缸去看水中的鱼,他看到的鱼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所看到的“鱼”是鱼的___________.

16.离平面镜2m处站立一个身高1.2m的儿童,他离平面镜里自己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像高_________m.

17.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镜.

1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凸透镜靠拢时,仍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五一”节,亮亮和家人一起去游玩,他站在美丽的青山湖旁,看到了:(1)岸上的花草,(2)水中的鱼,(3)游船在水中的倒影(4)水中的“白云”.他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0.图3-3中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______是OA的入射光线.

三、简答与作图题(共32分。第21、22、23、24题各4分,第25题6分,第26题10分)

21.如图3-4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22.图3-5所示是宇航员在月球上放置的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目的是为精确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该装置由两块连在一起的互相垂直的平面镜S1,S2组成.从地面发出的激光沿ab方向入射到S1上,试在图中作出经S1、S2反射后的光线.

23.如图3-6所示,在各个方框中恰当的位置上画出合适的透镜.

24.小桦要通过竖直井道把此时的太阳光引射至地铁车站A,他需要哪些器材,请在图7中画出光路图.

25.农民在塑料棚中种蔬菜,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为什么?

26.如图3-8所示,有A、B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了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但盒子中间是透明的,可在盒子的一方通过透镜看到盒子另一方发出的光线.请你想办法判断盒子里装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DABBDABCD

二、填空题(共28分,第11~17小题每空1分,第18~20小题每空2分)

11.750150012.∠2∠4大于

13.(1)D(2)A(3)D(4)C14.传播路线潜望镜

15.凸透镜虚像16.41.2

17.平面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18.远离小于

19.(3)(4)(2)20.C

三、简答与作图题(共32分。第21、22、23、24题各4分,第25题6分,第26题10分)

21~24题略

25.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3分)能会聚太阳光,将蔬菜烧坏.(3分)

26.凸透镜可将平行光会聚在一点.(4分)或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5分)

四、探究题(共21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0分)

27.解:

(1)三只凸透镜、太阳光、刻度尺(2分)

(2)①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用刻度尺测凸透镜焦距(2分)

②用玻璃凸透镜会聚光,通过调整它到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光斑的距离即焦距.(2分)

③用水晶凸透镜进行上述实验(1分)

④用塑料凸透镜进行上述实验(1分)

⑤比较三种凸透镜的焦距,得出结论(2分)

(3)(2分)

(4)控制变量法(1分)

28.解:要点:(有两个位置能成像.一次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5分)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分)

生活中透镜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生活中的透镜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个课时______
授课人:______授课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的特点。2.理解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3.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二、重点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三、学具准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四、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让大家欣赏一些运动会时拍摄的照片和一段电影视频。同学们都喜欢,顺势提问: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照相机
(结合实物、课本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
讨论交流:
①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②怎样调节,可使胶卷上的像变大?
想想做做:
结合教材94页,同学们协作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把模型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是实际存在的进行判断)
2.投影仪
(结合实物、课本)了解投影仪的主要构造。
做一做: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观察天花板上像的大小、正倒,并回答:
1、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
2、物、像哪个大、哪个小?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
4、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
5、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6、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可再装上反光镜比较一下)
3.放大镜
用课桌上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与其他同学交流)
(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归纳: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或缩小)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倒或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侧。
联系生活: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举例说明)
4.结合教材96页示意图,了解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情况:
实像总是立的,虚像总是立的;
实像和物体在透镜的侧,虚像和物体在透镜的侧。
五、课堂小结:
照相机成、、像
投影仪成、、像
放大镜成、、像
六、达标检测:
1.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3.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4.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5.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教师复备栏
学生笔记栏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八(1)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主备教师任思安副备教师陈齐辉上课时间2014年12月8日星期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运用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1、怎样区分虚像和实像?
2、我们在透镜一节中学习了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虚像与实像的区别。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通过复习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初步探究)同学们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出示照相机照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镜头的形状,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播放画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对照投影讲解: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学生回答喜欢看电影;不知道电影放映机的原理。

学生仔细观察相机镜头发现相机镜头是凸透镜。

学生观看影片对相机的原理有一个初步了解。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合作学习)出示相机的构造解释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思考: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成像特点: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学生观察相机的构造发现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学生思考相机拍摄的像是缩小还是放大;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学生总结出相机成像特点: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像距小于物距;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通过让学生观察相机的构造使学生明白凸透镜在相机中的应用。
是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深入探究)投影仪成像原理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
成像特点: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2.像距大于物距。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放大镜成像特点:1.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发现投影仪的镜头也是一块凸透镜,成像特点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像;像距大于物距;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学生观察放大镜发现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学生了解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学习诊断)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A.照相机B.放大镜
C.投影仪D.潜望镜
2.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放大、缩小)的像。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____到胶片的距离。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能独立思考说出答案。学生通过联系加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梳理归纳)师生共同总结。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说出凸透镜在日常生中的应用和成像原理。通过小结是学生养成对知识梳理的好习惯并加深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掌握。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完成新概念。生活中的透镜
1、相机及成像特点
2、投影仪及成像特点
3、放大镜及成像特点
4、实像与虚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