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小学阅读指导教案

发表时间:2021-12-03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点概述】: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思路是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能力层级。我们在阅读中只有达到本能力层级的要求,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才能真正理解文章。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这一方面的考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写作技巧等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而且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点击下载浏览全部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延伸阅读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把握命题思路,梳理思路线索

考纲点击

热点提示

2010年《考试说明》规定:能阅读一般文学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从文体上看:文学作品的考查主要以散文为主。

2.从知识点上看:理解重要语句、归纳概括、鉴赏评价是考查的重点。

3.从题型上看:四川卷主要采用主观的形式,分值一般为22分。

第一节理解重要词语

【考点阐释】

1.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它常常包括:①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③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④对文章结构起连接照应作用的词语;⑤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⑥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⑦有一定指代意义的词语等等。

2.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词的意义。它与词典义是具体与一般的关系的新的含义。

3.所谓“文中”:指词语的上下文语言环境,它可能是一段话,也可能是一个层次甚至可能是全文。

4.词语的含义:指词语的指代义、情景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考查词语含义时,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也被列入这一范围。

由于词语指代义近几年没再考查,本节重点研究词语的情景义及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考向分析】

考查类型之一理解词语的情景义

一、概念分析

词语的情景义是词语在词典义的基础上引申、具体或因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段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产生的新义。它主要包括词语的概括义和隐含义。

1.词语的概括义

集中表现文章思想内容、情感倾向的词语,亦即概括词的含义。

2.词语的隐含义

在一定语境中隐藏在词语表面义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更深一层的含义。

二、设问方式

1.文中××××词的含义(内涵)是什么?

2.这里的××××词指的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文中××××一词的含义?

三、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1.理解词语的概括义关键是把握词语概括的内容要点,基本方法如下:

(1)确定词语概括的信息区间

概括词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概括词出现在概括句中,概括句包括全文的中心句、段的首括句、段的尾括句、句群的开启句、句群的收束句。

全文的中心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概括全文内容的概括词也就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结尾“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可以算作全文的尾括句,其中的“英名”和“事业”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英名”是马克思作为科学家、革命家获得的广泛声誉;“事业”是马克思开创的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两个词语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概括词出现在段的首括句和尾括句中极为常见,多数情况下,这类概括词概括的区间限于本段文字,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2)把握词语概括的内容要点

确定了词语概括的信息区间,接下来就要好好理解这一区间内文本的内容,准确把握这一部分文字的内容要点。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很多,如筛选关键词句,划分层次,理清句际、段际关系等等,这些方法要综合运用。但根本的一点,还是要深入文本之中,确认文本内容的表述层次和意义关联,才能从实质上理解词语概括的内容。

(3)筛选关键词句,分要点准确作答

①筛选关键词句时,要紧扣词语的字面义,把与字面义高度相关并表达内容要点的词句全部找到,从中选出最有代表性的词句作答。

②在语言表述上,要尽量分要点表述,如果题目没有分条列述的要求,每个要点之间用分号断开,以示分隔。

2.理解词语隐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修辞还原。

修辞是引发隐含义的一种特殊语境因素,在运用修辞的语境中,许多语言包括词语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因而对修辞引发的隐含义的解读,要结合作者的表达意图及具体语境进行还原。如对使用比喻修辞造成的比喻义的理解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

第二,分析语境。

分析语境就是分析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从整体阅读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意、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需要强调的是,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意念是篇章语境最重要的因素,对文章的各个局部、句子以至词语都具有统摄作用。因而探求词语的隐含义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念。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具体分析是词语的概括义还是隐含义;

第二步,弄清词语所在的位置,理清与前后文段句子的结构关系,注意总领、归结、过渡、照应等结构上的作用;

第三步,回到词语所在段落,联系上下文及文章主旨、作者意念具体分析理解。

考查类型之二理解词语的作用

一、概念分析

理解词语的作用是理解词语的较高要求,即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及在文中的修饰作用。其主要作用有:

1.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叙事、写人、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含色彩性、音乐性等。

例如: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分析:加点词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不能驾驭文字的情景,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2.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例如:在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引了。

分析:“母亲”一词渲染出一种十分亲切的意味和诚挚热爱、自豪的思想感情;而“伟力”突出了作者为壮丽长江而倾倒的感情。

3.精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概念方面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的精确、严密方面的作用。

例如:阻碍自己前行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分析:“往往”在句中起表达严密的作用。

4.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或段)中的地位和点题、照应、过渡等方面的结构作用。

二、设问方式

1.文中使用××××词有什么作用?

2.文中使用××××词有什么好处?

3.文中使用××××词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文中的××××词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5.文中为什么使用××××词?

三、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1.词语的作用在答题时一般要考虑到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考虑内容方面时要联系主旨或作者思想感情及表达目的,结构上要注意该词语与上下文的关系,如过渡、照应、点题、升华等。

2.词语的表达作用多与文章的表达技巧紧密联系,多与词语含义一起设题,答题时既应考虑含义又应考虑表达技巧的效果。

3.注意答题术语的简明规范。思想感情方面的,通常用“寄托”“表达”“表明”等;作用方面的,通常用“过渡”“铺垫”“前后照应”“总括全文”“提挈下文”“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刻画形象”等。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答题的指向,具体把握考查词语哪方面的作用,是否与表达技巧或含义混合设题;

第二步,弄清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理清与上下文的关系;

第三步,联系文章主旨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具体分析词语作用,有的需要答出结构方面的,有的则不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节理解重要句子

【考点阐释】

所谓“重要句子”,是就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它在文中或总起,或概括,或体现文章的主旨,或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下面几种类型的语句应视为重要的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的句子。

5.从字面看自相矛盾,但被作者寄寓深刻用意的反常句。

6.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句子的含意”是指句子在文中的语境义,具体考查时,包括理解句子的具体含意和理解句子的作用两个方面。

【考向分析】

考查类型之一理解句子的语境义

1、概念分析

句子语境义是指文中重要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具有的意义。运用修辞手法的表意含蓄的句子、抒情议论的句子及统摄全篇句是考查的重点。

二、设问方式

1.结合上下文,说说某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3.怎样理解某句话的含意?

4.作者为什么说某句话?你是如何理解某句话的?

5.作者在前面说某句话,后文又出现了同样的一句活,这两句话的位置不同,语意有什么不同?

6.作者在前面说某句话,后文又说另外一个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7.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作者为什么用这个标题?(标题是一个句子)

三、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理解文学作品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应该着眼于全篇,因为阅读的高效率取决于对文章内容主旨的正确把握。为了把握文章的主旨,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在宏观上把握全局,理清文章的层次,领会文章的要义。其次,要注意作者、写作时间以及相关的注释等,对于题干也要予以重视,要利用题干来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测命题者考查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

2.分析上下语境。

什么是语境?顾名思义,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包括狭义的语境和广义的语境两种。狭义的语境指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在阅读中则是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上下文,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乃至全篇等。广义的语境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社会语境和个人语境。社会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等;个人语境包括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等。狭义的语境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影响最大,在现代文的考查中更是如此。

3.了解文学作品中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

如小说是借助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主旨的,分析小说要紧紧抓住人物形象,并考虑情节发展、环境对人物的作用。理解句子就要与小说的这三个要素联系起来。

4.掌握一些理解句子的方法。

(1)语法分析法

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句意理解的句子大多是结构比较复杂或内涵比较丰富的句子。解答这种题型可以从语法分析入手,先将复杂的句子压缩成简单的单句,从主谓宾等主干成分入手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时要特别注意定语、状语、补语等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丰富句子内涵的作用。

(2)特殊位置法

重要的句子往往在文章中或语段中起关键作用,理解并解释它时,可以考虑它在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做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在文中和文段中的地位,然后寻找相关答题区位,确定基本含意。如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尾括句往往作总结,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懂得了这些,就容易解释句子的作用和意义了。

(3)邻句启示法

有些设问的句子不在文章、语段开头起总起作用,也不在文章、语段结尾起小结作用,而是在文章或者语段中间。对这种句子的理解,特别要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4)依据主旨法

做题时可以根据文章主旨把握重要句子,结合中心思想来理解句意。中心思想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任何一个关键句子都与中心思想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我们还可以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社会背景与作品反映的内容、作者写作的目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5)修辞解意法

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精辟有力,作者常用修辞手法。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

如《乡土情结》中“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我们从四个比喻的本体的个性特征中看出,这些植物的共同特征是没有根、没有依靠。再结合文章分析,作者用这些事物比喻游子,体现了游子共同的特征,因为游子本身也具有比喻句中喻体的观点。

(6)指代还原法

有的句子,可以抓住代词的指代义去理解其句意。先找出该同所在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或段落,答题时从上句(有时在下句)找,由近及远地找出它指代的具体对象,有时指代内容没有现成词语可供使用,需要对原文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清句子是哪种类型的句子,是运用修辞含蓄的句子还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还是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第二步,审视句子所在的位置及句子的管辖范围。

文中的句子都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关键语句往往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把握了关键句,就能快速、正确地理解文章。比如,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总起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起小结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依据它的上文。

所以,首先要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或语段中的位置,理清是否为起始句、收束句、过渡句、中心句等;其次,要弄清句子的管辖范围,在句子管辖范围内分析句间关系,确定语句的基本内容或含意。

第三步,联系上下文语境及作者写作意图把握句子的深层含义。

考查类型之二理解句子的作用

一、概念分析

具有特殊作用的句子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或足在结构上有特殊作用,或是在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

二、设问方式

1.某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2.某句话在文中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3.某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某句话在文中有怎样的表现力?

5.某句话在文中为什么这样来表达?

三、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内容上。内容上的作用主要考虑句子与写作内容及主旨的联系或表达情感、观点等方面的作用。

2.结构上。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要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首句。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

(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

(3)段尾句。作用大致归纳为: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启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

3.表达效果上。主要是针对表达上富有特色(如使用特殊表现手法或结构上超常组合)的句子,或使用特殊标点符号(如省略号)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几个方面上在具体答题时不一定面面俱到,需要结合具体题目来考虑。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分析句子的特点,看句子是在文章结构上有特殊作用,还是在表述上富有特色,还是与文章主旨有内在关联。不同类型答题时的侧重点不同。

第二步,从原文中找到句子所在的位置,进而判定句子的管辖范围。

第三步,联系文章主旨及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第三节筛选整合信息

【考点阐释】

就一篇文章而言,“信息”是指文章传达给读者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新经验以及有关对它们的解释与阐述。所谓“筛选”,就是根据阅读要求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有关信息,也即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次存主,挑选出符合考题要求的语言材料。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转换、概括、组合等再加工,综合、归纳,使之符合考题要求。

【考向分析】

一、考查内容

1.抓住重要的词语或重要句子,要求考生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其中包括体现词语和句子内容的若干要点(形成的条件、原因或相关因素)。

2.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要求考生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或者是按提供的例句去寻找同类的语句。

3.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或在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要求考生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二、设问方式

1.作者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作者这么说在文中的依据有哪些?作者说某句话的因素有哪些?

2.作者所说的××××在文中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作者所说的××××在文中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

4.本文描写的××××有哪些特点?

【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文本中筛选主干信息

1.抓住标题及注释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起到提纲挈领、涵盖全文的作用,它往往决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抓住这一信息点,就掌握了揭开文章信息的钥匙。

如果文章的末尾还有注释,则这些注释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注释如果是交代文章的出处及创作时间,实际上是提示你要“知人论世”。只有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2.抓文章重要语段

(1)开头段落的提示作用和结尾段落的总结作用。多数文章在开头会有提示性极强的语言,其总说的特点也是筛选并提取文章中的信息的切入点,散文类的文章往往有卒章显志的特点,结尾的总结性内容常常成为解开全文或所在段信息的关键。

(2)重视过渡段和过渡句。过渡段或过渡句作为信息点的作用是很大的,我们可以借助其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提示下文等多种作用来加强对信息的筛选与提取。

3.抓住关键性词句,主要指以下四类词句:

(1)关联词,关联词能用以确定文句的重心所在,如转折性关联词的重心一定是在这一关联句子的后半部分。

(2)修饰性的词语,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修饰性词语往往左右了一句话的性质和倾向,诸如“也许、大概、差不多、几乎、可能、一定”等词语无疑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3)解释性词句,它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信息进而准确筛选信息。

(4)指代性词句,指代性语言具有词少容量大的特点,找准指代性语言就能明确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使文章局部与局部、整体与整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显得比较清楚。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第8段开头有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若设题“为什么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这问题在解答时根据指代词“这样”推断其答案区间在上文。

(二)把握几类重要的信息

1.明辨同一的信息

文章中不同的说法,表示完全一样的信息,就是同一关系,即某句话就是另外的某句话。

2.寻找遥远的信息

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同一观点的地方可能相距较远;或者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并不聚在一处,阅读中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使其聚在一起。

3.挖掘潜在的信息

“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隐含信息常常隐含在普普通通的文字之中,不善于挖掘将错失重要的信息。正因为如此,考查也常常在此处命题。

4.组合分散的信息

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外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的是另一个问题。阅读中,应该学会将分散的信息组合,或分类组合。

5.确认重要的信息

说话或写文章时,反复照应一般都是为了强调。因此从反复强调、照应的词、句、段中,确认重要的信息,不失为一条重要经验。

(三)归纳整合信息

筛选之后,还要对相关的语言材料进行归纳和综合,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信息加工,或把筛选后的信息按要求重新组合后表达出来。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提取文中的信息。

2.对提取到的关键词句,适当进行加工。

3.在原文中找不到直接答题信息时,要用自己的话对有关内容进行概括。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从题干要求出发,确定信息区间。

首先是审读题干,题干是方向,是“命令”,题干规定答题的范围。其次,要依据题干找准信息区间,确定展开筛选整理的范围。

第二步,准确筛选。

从确定的筛选范围中的关键词句入手,发掘隐含信息。如果题目要求提取的信息比较“显露”,可直接摘取;如果题目涉及范围较大,且信息较“隐蔽”,则要先辨别信息,再概括有效信息,然后将有效信息提取出来。

第三步,合理转换。

显性的、简练的、符合题目指令的信息可原文照搬,但在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或无法“照搬”的情况下,一定要对原文有关信息进行“转换”,即换一种说法。通常包括以下转换方式:正反角度的转换,通常将反面切入转换为正面切入;疑问句转换为肯定句;具体的转换成概括的;含蓄的转换成显豁的;人称的转换;表达方式的转换,通常将叙述、描写转换为说明、议论。

第四步,精要整合。

整合时,对筛选的信息有两种处理方式:一为摘录式,可将文中关键语句、中心词抄录整合;一为归纳式,对文章内容分析综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需要说明的是,“整合”不是词语、句子或内容的简单相加,要把握本质和联系,概括共同点。

第四节分析结构把握思路

【考点阐释】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考向分析】

一、考查角度

本考点在没置试题时,常常是将分析结构、把握思路二者结合起来考查。

命题角度

考查题型

1.通过考查关键词来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

2.通过考查划分语段的层次、排列句子顺序来考查对思路的把握;

3.通过概括文段段意来检测是否把握了思路

4.通过补充或删减多余词句来考查是否理解作者的思路。

1.既可以选取全文来命题,也可以截取文章的片段来命题;

2.既可以是客观选择题、排序题,也可以是图表题、简答题或阐释题。

二、设问方式

1.文章开头这样写有何目的?

2.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写某物?为什么要写到另外一件事物?试作简要分析。

3.文章最后写到了××××,文中哪些词语(部分)与之相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找出文中体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几个关键词语。

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作者是从哪个角度,依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6.文章某段或某句如果删去也不影响行文的连贯,结合文章说说某句话或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7.作者举××××例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8.作者以××××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是如何行文的?

9.某几段描写各有什么侧重?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10.文章的主旨是××××,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看文体,分析结构。

一篇文章不论有多少段落,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体现在结构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可以更方便地理解文章。分析文章层次,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1)辨析文体特征。

划分层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内容上的归类合并。不同文体用以划分归类的标准不同。

文体

分析结构思路的方法

记叙性散文

纵式结构

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划篇章

横式结构

按材料的性质来谋划篇章

纵横交错式结构

以时空交错的方式来安排文章结构

抒情性散文

大都以感情为突破口表现,规律较难把握,必须在深挖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认真品味作者的情感变化。

(2)辨明语句的特点。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首括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如过渡句主要作用是使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自然,照应句可以使前后文的关联紧密等。如果把握了文章的过渡与照应,文章的整体思路也就基本可以明确了。

(3)注意开头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部分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总领或总结的作用,明确了它们与前文或后文的关系,就很容易把握其基本思路。从阅读的角度看,抓住开头和结尾,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而且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有助于对某些技巧进行分析评价。比如《荷塘月色》一文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全文的文眼,暗示了作者的情感及下文游历荷塘的情节。可以说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

(4)注意文章线索。

线索是具体文章中将所有材料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脉络。如果找到了这条线索也就能很容易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这种线索概括说来有人线、物线、感情线索、时空线索等。

(5)辨别标志性词句。

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文章的标志性词句包括:

①文章中的一些关联词,它们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维路径。

②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它们可以提示文章的写作对象、内容以及文章的情感基调等,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层次。

③总领、过渡、总结性的语句或语段等。

④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相同的词语或含义相近的词语。

这些词语在全篇中或是纽结全篇,连通文意,或是点明文段要旨。明确了这些语句,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就会变得清晰明了。

2.看材料,分析层意。

一篇文章的段落是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外在表现。要再现作者的思路,可以从文章的每一段内容入手,分析每一段的意思,根据段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一个段落的层次也是这样,通过分析这一段落的每句话的意思,分析段落的结构和思路。

3.扣中心,以纲代目。

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找准中心句等于抓住了语段的“纲”,整个语段的“网络”也随即张开。

4.看句段,分析关系。

文章的内容是根据各层各段的大意来综合的,各个层次、各个段落之间,不管怎样错落有致,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要围绕中心的。各句之间都有一定的顺序,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把握这种顺序,理清语句问的关系,进而理解语段或全文的内容。

文章语句间的关系还可以从句间的连接性词语来把握。因为连接性词语能表明这个语段内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承接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层进关系,还是解说关系等。如果是承接关系,句子问常加“于是”、“从而”等词语;如果是转折关系,句子间常加“但是”、“然而”、“不过”、“其实”、“与此相反”等词语;如果是解说关系,那就要找出关键句,理清后面的句子是给前面的哪个句子作解释,或是后面的句子是对前面的哪些内容作总结的。

二、答题步骤

1.对于一篇文章整体结构思路的分析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从整体着眼。文章结构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所以分析文章结构首先对文章要有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完整认识,明确文章为表达内容所安排的基本结构方式。

(2)搞清文章结构与作者思路、行文线索的联系。

(3)理清文章中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材料与材料的关系,具体理解文章结构安排意图。

2.对一个语段的分析,一般按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1)通读整段文字,把握整段文意,理出此段中心。

(2)根据标点符号确定它有几个句子。

(3)除中心句(或关键句)外,将其余句子按意义分出层次来。如果是转折、解说关系,一般一分为二;如果是承接、并列、递进关系,则可分为两个以上的层次。

(4)再看各层次之间是什么关系。

(5)最后再检查核对,看划分有无错误。

第五节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考点阐释】

1.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章的内容要点,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

(1)归纳内容要点需要分析。分析和归纳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分析是把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里到底有些什么,有几层意思;而归纳是就具体的形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

(2)归纳内容要点需要阐释。这就要求考生能真正读懂文章能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知,在完成这一思维行为之后还必须具备语言的转化能力,也就是能把文中的内容(“原话”)变成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就是:对具体的内容能够准确地加以概括,提炼出它的核心,这是一种抽象的概括能力;对抽象的内容能够加以阐发,使之具体化,即利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这是一种形象发散思维能力;对含蓄的语句加以解释即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揭示语句的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以便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准确理解作品。

2.文章的中心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分析归纳中心思想必须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再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本质进行概括,不能以偏概全。

【考向分析】

本考点的设问方式有:

1.请简要概括作者××××的原因。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所写事物的完整含义。

2.作者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文章中有哪些方面的感想?主要传达了哪些方面的感受?请简要概括。

3.阅读(根据)第×段内容,用两个字(或一句话,或几点)简要概括(或概述)××××

4.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次、层)××××,请简要概括。

5.作者写的某人或某物有哪些特点?

【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一)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对段落内容的归纳。

(1)要找中心句。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抓住了整个段落的中心意思。中心句一般位于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也有位于段落中间的。比如《故都的秋》一文中倒数第2段开头一句“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即为本段的中心句,下边内容均是举例说明了南国之秋的“特异”的特点。

(2)分析句间的关系。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要准确归纳段落的意思,就必须弄清各个句子的意思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5段“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本段中心意思就需要通过理清关联性的词语来概括,那就是马克思所研究的领域非常广,而且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都是十分深入透彻的。

2.对层次内容的归纳。

(1)要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有的过渡句、过渡段不仅概括了前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同时还指出了下一个段落的要点。

(2)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之问的关系包括并列、对照、递进、总分等。并列、对照关系是要把各个段落的意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递进关系是要突出后者,总分关系是要抓住总说部分。

3.对全文内容的归纳。归纳全文的内容,除采用上文提供的方法外,还应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

(二)概括中心意思

概括中心意思,首先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抓住各部分里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抓关键部位。如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标题,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有的标题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旨,但为我们分析、归纳中心思想指明了方向。有些文章的开头结尾提示或暗含中心思想。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句话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这就是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当然,中心句有时也出现在段落中间。

2.综合层意和内容要点。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思想,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最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方法。

3.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状况,作品产生背景,甚至与文章运用的材料相关的一些情况。

(三)归纳和概括的语言整合

1.从核心语句角序思考

核心语句

突破思路

单句

注意从句子结构人手,句子的主干就是最好的概括。当然否定词不能漏掉,有时附加成分也属必需

复句、句群

要划分层次,依据层次间的关系来概括

文段、全文

从标点入手或从分层次入手,通过分析找出文中(或句中)的关键词句或核心词句,也就是能体现文段(语句)主要观点、思想内容的词句,用文中现成的词句来概括,这样既准确又省力

2.从内容要点“显”、“隐”角度思考。

“显性要点”指有明显语言标志的要点,如用“首先”、“其次”、“再次”等领起的;或者是有醒目的中心句的。“隐性要点”是没有任何语言标志,而且散见于文章各处的要点或虽有概括性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的要点。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括。

二、归纳概括的原则

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

这是就独立归纳而言的。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

无论是分析还是概括,都要从命题出发。看命题要求从哪个角度,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析或概括,分析要注意分为哪些部分是否交叠,有没有多余或遗漏。概括也要注意综合哪些内容,怎样整合,有没有多余或遗漏。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必须防止任意“拔高”,把文中没有的意义强加给作者,或概括不到位贬低了文章的价值。

三、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出题目命题的对象范围。

第二步,如果命题范围是几个段落,则归纳几个段落的意思;如果命题范围是一个自然段,则划分出本段一共几句话(即有几个句末点号),看哪几句话说的是同—个意思,划分成几个语意群(层次)。

第三步,总结几个层次的大体内容,从形式方面进行归纳。

第四步,对照原文检查有无遗漏要点。

第六节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考点阐释】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

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

“分析”是指能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评价。

“概括”是指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

试题中,有时侧重于分析,有时侧重于概括,有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时比较直接、明显、集中;而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

【考向分析】

本考点设问方式一般有:

1.请概括本段(文)的主要观点。

2.试分析作者对文中××××的态度。

3.××××中蕴涵着作者××××态度?

【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语言、材料及阐释过程来传达的,因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语,主旨句或通过提取、整理潜在的信息,把握作者的看法、倾向。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理解要着眼于全篇。

典型的阅读,不是片段式的,更不是消遣式的,而是力求对文章作全面深入准确的理解。全面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是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如《老家》的中心是思念家乡但又因种种原因而不愿回去的复杂矛盾情感,如果不全面把握,就可能只看到对家乡的思念。

(二)整合分散的信息,挖掘隐含的信息,是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时非常明显,明显的标志是有揭示文章主题或中心的主旨句,有表达态度或情感的抒情性语句,有表明观点态度的关键词,这类考查观点态度的题目容易回答。但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语句或词来表达,或者有相关的词或语句表达但不全面,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隐含信息并整合。

1.从材料中归纳观点态度。文中选用的材料,不论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还是听说的或者是文献资料,总会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因此,分析材料,是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I《一日的春光》第14题,“‘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冰心的《一日的春光》突出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以大量篇幅写对春天的苦苦等待,以及自己到处寻春但春天却早已“远引”了,以此烘托强化“一日的春光”带给“我”的无穷享受。由“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一句,不难体会作者非常急切的盼春心情。文章开头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目的就是要表达在寒冬急切呼唤春天到来的心情。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就不难得出,“表达了作者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这一结论。

2.从描写中归纳观点态度。有的文章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寄寓在对人物或者景物的描写中,阅读时应品味描写,揣摩观点态度。如《祝福》中对柳妈的描写:“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从中不难体会出作者对她的厌恶之情,尽管只是淡淡的。

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主要有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取胜。如1999年全国卷阅读题《创造宣言》:“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若只粗略阅读,就会把“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当做答案;进一步阅读会发现还有意思相近的一句:“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最后把两句进行比较,就会推翻先前的答案而把后一句作为答案。因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通常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创造,不包括教育者。而“说得正确些”则更明确地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三)注意把握两个角度。

1.注意话题角度。一篇文章有话题的范围,一段文字也有话题的范围,这在阅读时要心中有数。明确了讨论的话题。领悟了作者在这个话题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闭绕话题来回答问题.答案就比较有把握了。

2.注意命题的角度。

命题者的思路是:①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②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③努力体现由语意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④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到深的系列,⑤力求题型稳定、整齐。理解了命题者的思路,答题时才会循序渐进、依次答题,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按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间。需指出的是,有时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止一个方面,涉及到文章的几个段落甚至全篇,筛选信息时应注意防止遗漏。

第三步,对筛选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并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七节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阐释】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属于中学语文阅读能力测试最高的一个层级,它需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需要文学、历史以及其他许多知识能力参与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它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下面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分别作一阐释。

【考向分析】

考查内容之一形象

一、概念分析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祥林嫂,曹禺笔下的周朴园、繁漪、鲁侍萍等。有时也包括物象,如文中出现的动物、植物的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考查两点:一是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或时代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小说(包括戏剧)中的形象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来理解人物性格。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腱的历史,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性格才得以展现。阅读小说必须掌握小说情节结构,分析其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①找出情节发展的线索;②了解情节发展的过程;③分析情节发展的逻辑性;④分析情节发展与人物思想性格变化的关系。

如在《项链》一文中,作者为了突出主题,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从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人逆境的曲折经历。境遇的大起大落,使人物的性格得到充分展现。又如2008年浙江卷《乌米》中“我”的出现把乌米推向前台,“我”对乌米的访问,对乌米的观察,与乌米的对话,最后“我”的感想和思考,才最终完成了对乌米形象的塑造,同时也展现了“我”的形象。

(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来认识人物性格。

如《雷雨》中鲁大海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揭示的就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表现了鲁大海作为觉醒工人的反抗意识。可以说把握住冲突就把握住了人物。

(3)从描写中来认识人物性格。

描写可分为环境、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细节描写等。鉴赏人物形象,可通过与人物相关的描写来分析。如《祝福》中作者对祥林嫂眼神变化的描写可以让人感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2.散文中的形象

(1)要把握作品的意境情调,散文往往蕴涵着作者自己的情思和意绪,并追求意境。

(2)明确手法,如象征、托物吉志、借景抒情等。散文中的景、物往往是作者感情的载体。

3.对形象概括要言之有据

(1)对形象概括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分析。

另外注意分析时应从作品本身出发,即从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其所作的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出发,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小能贴标签,更不能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

(2)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看鉴赏的是人物形象还是景物形象,若是人物形象还要注意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

第二步,搜寻有关答题区间。一般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要从情节发展及对人物的描写中进行分析。

第三步,得出结论,并联系作品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具体表达时,可按总分(分总)结构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几个方面是指: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人手,了解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方面去分析人物。

考查内容之二语言

一、概念分析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塑造形象、抒发情感、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丰富、富有音乐美。除此以外,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语言也相对不同。小说语言讲究形象生动;戏剧语言讲究通俗精练,有个性和表现力;诗歌语言讲究精练形象,有音乐美;散文语言讲究简洁生动,优美传神。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以分成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大类:①人物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对话、独白,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②叙述人语言,也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评价生活等使用的语言。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这两方面的语言在刻画人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效果。

二、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语句的含意和作用。即对文章中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渲染、铺垫、衬托、对比、过渡、呼应或点题、深化等;二是内容上的作用,这样的语言特点对表达文章内容有何意义。

2.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语言类型

语言特点

说明性语言

准确周密、简洁清楚、通俗生动

叙述性语言

概括性、具体性、蕴涵感情色彩

描写性语言

描绘性、寓意性、富有感染力、具体生动、富有形象性

议论性语言

简明、概括、准确、翔实、合乎逻辑

抒情性语言

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富有感染力3.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作具体分析。

语言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鉴赏语言最忌讳的是就语言谈语言,往往用“生动、形象”这一类套话来代替具体的分析和鉴赏。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析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譬如,分析动词的表达作用,一般结合它所带的宾语作分析;分析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就要结合受它们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作分析。有时某种语言技巧是借助完整的句子来表现的,就要作结构分析。

4.要同写作技巧相结合,因为任何语言所达到的效果都与其写作技巧联系在一起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技巧、什么特殊句式等);

第二步,对这种特色进行阐释;

第三步,指出其表达效果。

考查内容之三表达技巧

一、概念分析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作用。

表达技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等。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行文结构:领起、总结、过渡、铺垫、照应。

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反复、设问、对偶等。

二、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如《牡丹的拒绝》这篇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要鉴赏这些技巧,首先得把握住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的性格,把握住牡丹“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的精神,而且鉴赏活动要紧扣这样的内容来展开。譬如分析文章第二部分描写“连日浓云阴雨”“冷风嗖嗖”的天气,就要看到它是为了引出牡丹的“拒绝”开放,其目的在于衬托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品格。

2.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不论是评价文章的主旨,还是鉴赏艺术技巧,都离不开对语言的体味、把玩。否则一切鉴赏都是空谈。如《世间最美的坟墓》描写墓地的“风儿”、“阳光”、“白雪”等自然景物,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联系上下文看,墓是“朴素”的,环境是“幽暗”“宁静”的;从景物本身看,“飒飒响着”、“嬉戏”是写景物的动态,“白雪”的“温柔”是有感情的。品味了这些词语,就可以对这景物描写的作用作多角度的分析概括:①更衬托出坟墓的朴素;②衬托出墓地的宁静;③活泼的景物可为墓地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如果不揣摩语言,对景物描写的鉴赏就很难到位。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

第二步,说明这种技巧在原文中是怎么运用的;

第三步,指出这种技巧的表达效果。主要分析评价其在表现主旨、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感情、营造意境和布局谋篇方面的表达效果。

第八节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阐释】

所谓“评价”,就是读者在阅读、分析、理解作品之后,站在一定的立场上,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品的写作艺术、风格流派等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发表意见和看法,评判作品的是非、优劣、高低,衡量作品的阅读、欣赏价值,评价作品的社会教育意义等等。

考点中所说的“评价”与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阅读要求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对文章中“已有的东西”进行主观性的评价。得出的结论,不是文章原来固有的,而是读者加上去的主观性较强的东西。而现代文阅读的其他项要求则是对文章“已有的”东西进行理解、筛选、分析和综合,得出的结论应该客观,因此“评价”已突破了单是文字的意义和内容的理解,进人了阅读能力最高层次的要求,它比其他能力更加注重阅读者的个体参与,更加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在这里也有了更为充分的展示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阅读评价过程的两分法。通常,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难以彻底分开。《考纲》之所以分开表述,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客观上存在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不完全等同的情形,二是主观上要求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有相对独立的两分法。

【考向分析】

一、概念分析

1.对思想内容(主旨)的评价。即对文章记叙描写的事物、阐释论证的观点、介绍说明的道理以及抒发表达的感情能有比较全面的概括、认识、分析、判断等,进而对文章的思想作出是非、优劣、高下的评价。

2.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即通过文章的语言来把握一句、一段中的重要话语或全文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二、思路点拨

(一)规律方法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

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

2.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

3.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对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和外国作家。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整体感知文本。回答评价题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

第二步,理解命题意图。把握试题的命题意图,挖掘隐含在题干中的信息,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三步,确定信息区间。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按照命题要求检索,找出问题的命题区间、信息区间和答题区间。

第四步,概括整合答案。对答案进行组织。要注意分析筛选出来的内容,梳理自己思考的内容,按照要求概括出题干要求的内容。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鉴赏技巧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鉴赏技巧”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鉴赏技巧
一、常用术语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线索: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1)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九)议论文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十)答题技巧提醒
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高考的瓶颈。能否正确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一)词句品鉴题型
 1、词语的含义答题模式
①、词语含义及其特殊用法②所在句子的含义(注:往往和词语的修辞义有关)③词句蕴含的情感
问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①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答:“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特殊用法)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解释语句含义)的尴尬(情感)。
问2:14.“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案】“吞咽”的含义:尽情地享受。(释词)这里用通感(或夸张)的手法(修辞)表达了在冬末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句意+情感)
问3: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问4:“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问5: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有关词语的修辞意义,语言的使用是十分灵活的,一个词除了有词典义,还有在语境中临时获得的特殊含义,特别是因使用修辞手法而产生的种种修辞义。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在把握词语固有含义的基础之上,弄清其修辞含义、作用与效果。
问6: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北京《湿湿的想念》
答:因为值得回忆的人和事,往往是和河流密切相关的(与河水有关,取“湿’之本意),
浸润着深沉情感的(河水和情感之间有比喻色彩)鲜活、流动、有生命的(揭示“湿”之象征意味)
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湿”与泪水及感动也紧密相关联)。
2、句意理解型。句意理解题答题模式
抓每一分句;抓修辞;抓上下文;抓表面含义与深层含义;抓作者的情感态度。
问:16.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义。(6分)
答:①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抓第一分句意思)
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抓修辞),与农夫决心留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修辞+第二分句意)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抓作者的观点态度)
做题时要主要采取语境分析法和比喻点染法。语境分析法是指根据语境来理解的方法,因为某一重要句子的意思可能在它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找到充分的解释,如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就很方便地得到答案。有的重要语句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要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比喻点染法就是通过理解比喻修辞格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即可以用本体来解释喻体,也可以是用喻体来解释本体。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找准其对应关系。
问:(高考全国卷Ⅱ第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2)即使是在深夜里,我看到的马缨花也仿佛总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下一样。
解题分析:第(1)句结合语境可知,“空谷”比喻大院子,而作者写自己的脚步声,则是从侧面表现作者当时的寂寞,以及环境的清幽。而现在,在作者眼里,北京人民生活幸福,环境优美,到处盛开着马缨花。第(2)句,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在新的环境中的喜悦心情。答案:(1)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暗示了环境的幽深。(2)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里,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
(二)作用剖析型
有关表现手法作用。答题模式:手法+效果+情感态度
问: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效果)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义。(情感态度)
问:17.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6分)
答: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修辞效果+语句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作者情感)
方法:手法+效果+情感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问:17.“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阐述内容)
(三)归纳内容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四)鉴赏人物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五)概括主旨型
1、整体把握,高度概括主要内容(人、事、物)
2、深入研读,全面理解写作意图(观点、感情)肯、否定,该、不该,表现体现-精神品志,感悟思考-人生现实、感慨呼吁、爱与恨、忧虑与无奈、坚信和憧憬,歌颂赞美、批判揭露……3.关注标题、首尾和背景
【经典试题示例】全国卷一《阳光的香味》
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答: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文章主要内容
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作者写作意图)
21.请概括本文的主旨。辽宁卷《杨柳》
答案: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文章主要内容)体现了作者对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的肯定。(作者写作意图)
几组手法区别
 1、渲染和烘托
渲染往往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本是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2、对比和衬托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但是对比仅限于相对事物的对照,是并列关系。衬托是相似事物的对照,两者是主次关系。对比不在于相互对照的任何一方,而是从对照中昭示某种情感认识;衬托通过对照落脚点在于凸显相互对照的某一方。
3、衬托和烘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现代文阅读题表达技巧汇总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现代文阅读题表达技巧汇总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题表达技巧汇总教案

(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1、修辞手法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二、表现手法:象征、抑扬、衬托、对比、类比、铺垫、以小见大

1、象征:借某个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使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把不便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回味。

解题方法:若要求解答象征义,则要联系全文或上下文,找出体现象征物的象征义的有关信息加以综合理解判断。

例:(01年全国卷第2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

答案:因为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灵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或: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解析:《门》第5段直接说明“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作者说的“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

2、抑扬(包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突出事物,更令人信服。

3、衬托、对比:

对比——突出事物特征。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用相似的做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做陪衬叫“反衬”。

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

解题方法: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对比、反衬、烘托、补充的作用。

例:(04年江苏卷)第20题(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

答案:(1)写了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生后巨大声誉的对比,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和杜甫不计个人遭遇与心忧天下的对比。(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僧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4、联想和想象:更生动,更丰富,跨越时空,联结巧妙,更有内涵,更富文学性。

解题方法:谈散文中联想和想象手法运用的作用,其表述程式可拟为“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

5、用典: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

例:(04年福建卷第21题第二问)作者又怎样把文本写得情趣盎然?(7分)

答案:(1)丰富而飘逸的联想和想象;(2)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3)化用典故,使文章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4)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6、寓庄于谐:用诙谐的形式表现严肃的内容。使行文活泼幽默风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深入的思考。

(二)表达方式类——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注意表达的语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三)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四)形象物象分析型

1、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

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

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五)人称表达类——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高三语文文现代文阅读必考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文现代文阅读必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必考论述类题型探究与训练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一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创新与想象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全文1500字左右)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一参考答案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1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此前阐述二者之间的区别)(12题-E项答案信息处) 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什么东西互相参透?主语承前省) 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划线部分为全文总观点句,阐明二者之间的联系)(12题-A、项答案信息处)
(首段提出总观点:艺术与科学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此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2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分论点一)(亦是12题-A项信息来源处) 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例1) 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例2) 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例3)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分析说理) 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结论)(此亦为12题-B项的研判依据)
(此段提出分论点一:“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下文分别举三例证明分论点,得出结论,紧扣全文总观点。)

○3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 (分论点二)(此亦 12题-C项答案处)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例证1) 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例证2)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例证3、4)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例证5)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分析说理)
(此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然后举5例加以充分论证。)

○4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总括上文,回扣观点)(此亦为12题-D项答案信息)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例1)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例2、3)//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12题-E项答案处)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分析论证说理)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论证时代发展到今天,科学与艺术得到有机融合)
(此段总括上文,使全文形成“总—分—总”的逻辑结构,段末的论述阐明了此二者有机融合的时代意义。)

○5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2题-D项答案信息)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全文1500字左右)
(末段总括全文,论述二者的联系给予我们的在益启示)

读后反思:
一、全文结构(行文思路、全文脉络):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总: 第1段(提出总论点:艺术与科学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此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第2段(分论点一: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
第二部分,分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
第3段(分论点二:第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
第4段(总述上文,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
第三部分,总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以及社会历史发展,使二者互补相得,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第5段(收束全文,总述艺术与科学的互渗关系给予人类的启示)
二、全文主旨
本文翔实地论证了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思维形式互渗与互补的紧密联系,阐述了二者相得互补给予人自由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及由此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关于选择题:
完成选择题,须在认真审读题干与选项枝的基础上,对文本作定位阅读,即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信息,通过比对研读,然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C) (6分)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信息在第1段文末2段始,由此可判正确)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由第2段末可知为错误,某一命题正确,其逆命题不一定也正确,话题过于绝对)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答案在第3段文首)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由第4、5段文
首可知选项错误,张冠李戴)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第4段文中,无中生有)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由首段即知错误,混淆概念)
【题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A项,选项枝的表述来自原文第1段末和第二段始,是此两处主要信息的整合。)
C项,选项枝的表述是原文第1段和第3段相关信息的整合:“科学……追求的是真”(1段),“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有些‘美妙’感”(3段)
B项,考查的是对原文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原文表述为:“无科学性,艺术表达
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此处,“科学性”是“艺术美感”的必要条件:没有科学性就没有美感,但选项却将原文的表述偷换为充分条件:有科学性就一定会有美感,这是逻辑判断上的偷换概念,因为某一命题正确,其逆命题不一定也正确,话题过于绝对。
D项,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
原文第3段末是这样表述的:“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
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而选项中所表述的“……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由第4、5段文首可知,其所说应该是艺术创造,而非科技创新,此选项错误,张冠李戴。
E项,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把握。
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这一概念出自第4段文中:“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
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是指在科学研究当中缺失形象思维与审美意识的严重后果,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对自己的事业缺乏了解”,属无中生有。
F项,选项枝中所说“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此表述显然与原文意思不符,文章第1段段首即说:“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此处鲜明地阐述二者之间的区别,由此可知,虽然艺术与科学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但艺术是形象思维,科学是理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属于混淆概念。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题干句信息在第4段首)( D )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第3段中)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第4段中)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第5段末)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第5段末可知可非论据)
答案:答非所问
此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此题考查对观点与论据的把握,根据要求对文中相关信息进行筛选。题干句信息“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在第4段首。从行文思路看,本句即是对上文的归结,又是第3段的中心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观点的论据可在第3、4段中找。
A项,“发明电报”(3段中)属于科学发明,但这一科学发明缘起于“神奇的幻想”,(3段中),这正说明“艺术与科学有重叠,有交融”的观点。
B项,《木兰花慢》(4段前)是艺术创作,“地圆”是科学发现,这也是“艺术与科学与重叠、有交融”的论据。
C据,科学美学的诞生亦为论据,原文中表述如下“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第5段末)
D项,选项枝所言“……感悟、直觉与顿悟”属于形象思维,只是单方面的艺术创造的特性,没有涉及到科学,因而本项不能作为论据。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答:不重复。
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2分);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2分)。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C级。
题干已点明了第2与第4段,意即答案当在这两段中去寻找,通过抄摘、概括,得出答案。
由赋分值可知,当分两点作答。意思答对即可。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答: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2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2分)。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1分)。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读完题,便可知从第5段中得出答案,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此题不可照抄原文,需将原文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回答。
意思答对即可。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二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2007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1~14题。
“国学”谈连博
“国学”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以《四库全书》所分,国学有经、史、子、集四部;按章太炎所分,则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不过国学相对于新学,应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当指中学。大体言之,也就是老外说的“汉学”。
那么是否有分属各国的特殊学问呢?舒芜先生在《“国学”质疑》中说:“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其实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所谓“突厥学”是也。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等,在欧美大学历史系,特别是东方历史系,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可以看出,这都是一些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与传承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非出一系。其固有的文字文化无以名之,只好强以国名冠之。那么,能否把它们全部取消,像舒先生希望的,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等中去?恐怕很难。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kuhn)说,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特别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立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举个例子,假如现在要把中医学归并到西医学去,除一些中草药可以用化学方法鉴定分离出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外,像手太阳心经、足少阴肾经等十二经络在解剖学上能找到依据?阴阳五行,表里寒热又如何用病理学来解释?再如中国历史研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方法,但习用的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要完全归并到西方史学中去,就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身为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层的今天,国学本应支持。但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把国学局限成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又或者大肆炒作,接连搞出“发现老子”、“论语新解”等“重大突破”的闹剧,那就只能称之为“伪学”,只能反对。传统文化虽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但岂能要求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倒退,改向封建士大夫们看齐?何况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宋朝除了程朱理学还有陈亮主张实用的“事功之学”,清朝还有反对礼教的俞正燮、戴震等人,更不要说除了典籍文章之外,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杰出成就了。
鲁迅先生早就感慨过真假学人的差别:“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可见,国学还是值得批判发扬的,但绝不是光靠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就完事。而倒退,就更不会有什么出路了。(全文1248字)
(选自2006年8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1.不能体现“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这一说法的两项是(4分)
A.在欧美一些大学历史系中,东方国家的“国学”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B.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
C.国学中的学说,很难归并到属于西方文明体系的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
D.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在西方史学中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E.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两项是(4分)
A.“国学”一词历来叫法纷纭,有人称之为经、史、子、集,也有人称之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
B.从清末到现今,“国学”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国学应是研究古代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学说。
C.作者认为,中国人研究国学,很有必要,但时下国学研究却出现了不少误区,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关注。
D.国学研究如果只局限于儒学,不研究包括王充、戴震等人的学说和程朱理学,那无异于向封建士大夫看齐。
E.汉代的王充、宋代的陈亮和清代的俞正燮、戴震等对儒家经典的看法,是超越了当时的一般封建士大夫的。

13.综观全文,作者主要是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的。请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4分)

14.请写出本文作者关于“国学”的观点及其依据。(6分)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二参考答案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2007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1~14题。
“国学”谈连博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是什么?
○1“国学”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提出观点) 以《四库全书》所分,国学有经、史、子、集四部;按章太炎所分,则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不过国学相对于新学,应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当指中学。大体言之,也就是老外说的“汉学”。
(首段提出“国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得知:从古至今,诸家对国学的定义不一。)
至此,读者不禁要问:国学为何难以定义?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为什么?
○2那么是否有分属各国的特殊学问呢?舒芜先生在《“国学”质疑》中说:“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其实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所谓“突厥学”是也。(11题-B项) 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等,在欧美大学历史系,特别是东方历史系,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11题-A项信息)
(本段阐述了诸如土耳其、埃及、印度一些东方文明古国等其实也有与中国“国学”类似的、分属于各国独特文化内涵的特殊学问。)

○3可以看出,这都是一些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与传承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非出一系。其固有的文字文化无以名之,只好强以国名冠之。那么,能否把它们全部取消,像舒先生希望的,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等中去?恐怕很难。(观点)(11题-C项) //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kuhn)说,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11题题干) 特别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立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举个例子,假如现在要把中医学归并到西医学去,除一些中草药可以用化学方法鉴定分离出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外,像手太阳心经、足少阴肾经等十二经络在解剖学上能找到依据?阴阳五行,表里寒热又如何用病理学来解释?再如中国历史研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方法,但习用的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要完全归并到西方史学中去,就很难找到合适位置。(11题-D项)(整理举证:库恩理论;事实举证:中医学的相关问题)
(原来“国学”是分属于这些东方文明古国的特殊学问,而这些国家的文字文化又不能为其准确命名,所以只能以其国名名之。作者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阐述了国学不能简单地归并到其他学科中去的道理。)
○2、○3两段回答了首段提出的问题,“国学”之所以难以准确定义,乃因其有独特的文化背景,本国固有的文字文化又无以名之,且其不能简单地归并到其他学科中去,这就是“国学”为什么难以定义的原因。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怎么办?
○4身为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层的今天,国学本应支持。但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把国学局限成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又或者大肆炒作,接连搞出“发现老子”、“论语新解”等“重大突破”的闹剧,那就只能称之为“伪学”,只能反对。// 传统文化虽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但岂能要求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倒退,改向封建士大夫们看齐?(观点) 何况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11题-E项) 宋朝除了程朱理学还有陈亮主张实用的“事功之学”,清朝还有反对礼教的俞正燮、戴震等人,更不要说除了典籍文章之外,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杰出成就了。(论据)
(本段在上文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即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的今天,国学应该得到支持与发扬。但在扬“国学”的同时,当注意两个问题:(1)不可局限、歪曲或炒作国学;(2)不可以古人的价值观要求今人)

○5鲁迅先生早就感慨过真假学人的差别:“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以鲁迅的观点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国学的需要认真研究的,王国维便是实例)

○6可见,国学还是值得批判发扬的,但绝不是光靠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就完事。而倒退,就更不会有什么出路了。 (全文1248字)
(选自2006年8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末段总括:国学需要批判发扬)

第三部分阐述今天如何对等国学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二:一要发扬,二要研究。

读后反思:
一、行文结构:递进式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是什么!
第1段 (国学为何难以定义?)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为什么!
第2段(阐述诸如土耳其、埃及、印度一些东方文明古国等其实也有与中
递国“国学”类似的、分属于各国独特文化内涵的特殊学问。)
第3段(原因1:“国学”是分属于这些东方文明古国的特殊学问,而这
进些国家的文字文化又不能为其准确命名,只能以其国名名之。
原因2:国学不能简单地归并到其他学科中去的道理。)
式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怎么办!
第4段(办法一,国学应该得到支持与发扬。注意两个问题:(1)不可局限、歪曲或炒作国学;(2)不可以古人的价值观要求今人)
第5段 (办法二:国学的需要认真研究的,王国维便是实例)
第6段(总括全文:国学需要批判发扬)
二、本文主旨
本文就“国学”的定义展开讨论,分析了国学难以定义是因其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提出在新时期当发扬与研究国学。

11.不能体现“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题干信息在3段中)这一说法的两项是此(4分)
A.在欧美一些大学历史系中,东方国家的“国学”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答案信息在第2段末)
B.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
 (答案信息在第2段中)
C.国学中的学说,很难归并到属于西方文明体系的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
 (第3段中)
D.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在西方史学中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第3段末)
E.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
 (第4段末)
答案: B E(这两项论据分别证明不同的观点)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
题干“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一句是要说明,任何理论或学说的理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而东、西方在这方面是有差异的,因此,很多东方的传统文化是无法归并到西方文化体系中的。
B项是用以反驳第2段前“从来没有听说……自称过他们的‘国学’”的观点,与题干句的观点无关。
E项是为了证明第5段前“把国学局限为儒学”的观点的错误,同样与题干句观点无关。
A项,因为东方国家的“国学”理论有其建立的文化背景,与西方文化不属同一“假设的范式”(3段第1行),无法纳入西方文化的体系中,所以要设立“专门课程”,所以此项能够体现题干句的说法。
C项,国学与西方文化不属同一“假设范式”,因此“很难归并到西方文明体系中”。(由第3段文中可知)
D项,与C项同理。
[本题共4分。每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两项是(4分)
A.“国学”一词历来叫法纷纭,有人称之为经、史、子、集,也有人称之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信息在第1段)
B.从清末到现今,“国学”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国学应是研究古代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学说。(第1、4段)
C.作者认为,中国人研究国学,很有必要,但时下国学研究却出现了不少误区,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关注。(第四段)
D.国学研究如果只局限于儒学,不研究包括王充、戴震等人的学说和程朱理学,那无异于向封建士大夫看齐。(第4段末)
E.汉代的王充、宋代的陈亮和清代的俞正燮、戴震等对儒家经典的看法,是超越了当时的一般封建士大夫的。(第4段)
12.【文意理解】(4分)
答案:C E
由第4段可知此二项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全面把握文意,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
A项,第1段原文的意思是:有人认为“国学”应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有人则认为“国学”应包括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并非选项表述的国学可“称之为经、史、子、集……”此乃偷换概念。
B项,由第1、4段可知,国学应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学术文化的统称。
模糊概念,以偏概全。
D项,由第4段可知,原文所说的“向封建士大夫看齐”,是指“把国学局限成儒学”。
此乃模糊概念。
[4分。每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3.综观全文,作者主要是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的。请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4分)
答:①取消国学将其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②把国学局限于儒学,甚
至歪曲成理学,或大肆炒作,搞“伪国学”。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
审题可知,“作者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就是要找出作者批驳的观点而非作者本人的观点,所以当有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从3、4两段来寻找答案。其次,扣住题干“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特别是第二大问题,具体内容应该有三:局限于儒学、歪曲成理学、大肆炒作。
[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14.请写出本文作者关于“国学”的观点及其依据。(6分)
答:①观点:国学不应该取消。依据:东方文明古国都有“国学”。
②国学不能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依据:中国国学的立论基础与西方不同。
③观点:“国学”不应局限于儒学,而应批判发扬。依据:把“国学”局限于儒学,无疑是价值观的倒退;多了解本国的传统学术有必要。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即观点与例证之间的关系。观点与例证应一一对应。作答是如果没有体现观点与依据的关系或观点与依据表述不明确,只作内容列举,只给观点分。
[6分。每点2分,其中:观点1分,依据1分。]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三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全文1274字)
(本文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3分)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
正确吗?为什么?(4分)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1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首段立论,提出全文观点: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2诗的“见”必为“直觉”。(承接上文论点,诗的境界须“见”,“见”则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解释直觉的含义)“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知觉含义)//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举证)
(承接第1段提出的观点,近一步说明诗的“见”必为“直觉”。接着文段先释直觉的与知觉的含义,进而以凝视梅花为例,阐释“直觉”与“知觉”的具体区别及直觉产生的审美过程。)

○3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分论点二)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具体阐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并以《长干曲》为例,论述了如何在“直觉”中“见”出诗歌的境界)

○4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用思考起联想不能与直觉同时进行)//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灵感与顿悟源自直觉)
(本段阐述了赏诗作诗时的灵感与顿悟源自直觉,而直觉是不能思考联想同时进行的。回答了上文所述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等问题。)

○5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全文1275字)
(本文有删改)
(总结全文,在直觉中有独立而完整的意象的诗才是有境界的诗)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读后反思:
本文在结构上属逻辑事理的逐层递进。

第三大题选文分析
第三大题为必考的现代文阅读,与2007年相比,2008年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稍作变化。题量依然为4小题,依然为两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题。不过其中一道选择题由不定项选择改为单项选择,这大概是听取了中学老师的意见后所作的改变,值得肯定。另一道选择题仍然是多项选择,由去年的6选2,变为5选2,从选择的科学性来说虽不如去年好,但迫于文本的设题空间有限,也只能如此。本大题的另一变化是分值的调整,整大题由去年的18分改为16分,与选考阅读的分值大致相近;第12题的分值由6分调整为5分,在题目上明确标示出评分要求:“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意在提醒考生注意此题的评分标准与以往的多项选择题的给分标准不同。
今年选用的阅读材料和去年类似,仍是社会科学类的文章,阅读材料的篇幅约为1200字,短于2007年(2007年约为1500字),比较合适。文章节选自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朱光潜(1897—1986)《诗论》的第三章《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的第一节“诗与直觉”,命题者对个别地方作了删改,选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的“深埋”,许多版本是“深理”,根据文意,似应“深理”更为恰切。
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是四十年代四大诗论之一,为比较诗学的经典之作。朱先生从诗的起源、性质、特征诸角度,具体分析了中西诗歌的内在规律,探讨中国诗歌的节奏、声韵、格律等特征的历史源流,既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也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所节选文字的中心内容是“诗与直觉”,“直觉说”是朱光潜先生前期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石。在这一章节中,朱先生运用“直觉论”解释诗(主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境界,并指出: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无论欣赏或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诗的“见”必为“直觉”;第二,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受。
本文层次清晰,内涵比较丰富,考生对其中内容虽有所接触但并不十分熟悉,这样的阅读材料便于设计命题,便于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不过,也正因为文章内涵丰富,概念较多且考生不大熟悉,从而增大了考生的阅读难度,增加了考生的阅读用时。
当然,本文是朱光潜先生早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章,其中的有些观点后来有所变化,且仅为一家之言。选用这样的文章作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这是否恰当?我们认为这无伤大雅,考查考生立足于文本阅读的能力,更符合现代文阅读的实际需要。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答案】C、D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C。
C项,考查涉及对“‘直觉的知’的内容”和“‘名理的知’的内容”的筛选与整合,见于原文第2、3、4自然段,主要是第2自然段。
第2自然段段末有如下表述:“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而第3、4自然段说的“名理的知”,则“必用思考”,“必用联想”。可见,本选项的“‘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D项,考查的是对原文第4自然段相关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文中后一层次提到:“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
显然,“灵感”的突现是经“艰苦思索”之后。因此,选项中的“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也与原文表述相悖。
A项,表述见于原文第2自然段:“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将以上的信息加以整合,便是本选项的表述。
B项,表述也见于原文第2自然段中。选项中的“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可从原文中直接摘取;而选项中的“‘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则必须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原文中有“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的表述,还有“‘知觉’……亦称‘名理的知’”的表述,将这两处的相关表述加以整合,便是本选项的表述。
E项,表述来自原文最后一段的以下文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理)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将这段文字加以转换、整合,也就是本选项的意思。
综观以上分析,可知本小题五个选项涉及概念的把握、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其实就是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把握。这类题目的设计,大多数时候是不会照抄原文的,而是采用转换表述、筛选整合的方式,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不可机械地看原文是否有这样的文字表述。
本题难度估计不大,难度定位比较恰当。
关于本题的评分标准,我们认为“多选不给分”,这是对的,因为题干已明确“错误的两项”;“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虽然不能满足题干的要求,不过也可以成立。现在的问题是“错选的不给分”这一表述不明确,既可以理解为两项都选错则不给分;也可以理解为选对的那项给分,选错的那项不给分;还可以理解为所选的两项,虽然一对一错,也不给分。高考评卷确认为“一对一错不给分”,我们认为这种确认是不合理的。首先,题目的要求是要选“说法错误的两项”,学生按题目要求选择了两项,一对一错不给分;没有按题目要求,只选择了一项,答案正确得2分;换言之这就是鼓励了学生不按题目要求去回答。其次,非选择题均采用按点给分的方法,不能全面答出题目的要求,但某点答对,也可得到相应的分,为什么多项选择题选对了其中一项却不能得分?第三,多项选择题的给分标准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已沿用多年,全省57万多的考生与几万的语文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标准进行指导,如果仅仅是因为本次选项为五选二,题目难度不大就任意改动评分标准,这种做法是欠科学和有失公允的。本题是机器阅卷,学校的教师都知道批改多项选择题时需要特别向程序员说明语文的给分要求,要不一时的疏忽机器就会判错分。本题的评分标准首次出现在题目上,相信“一对一错不给分”的标准不是机器的错判,而是命题者的有意而为。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3分)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本题的设计有新意。虽然涉及的四首诗歌(属《考试说明》要求背诵的篇目)都是文本外的信息,但读解时并不需要涉及这四首诗歌的有关内容,所考查的内容仍然立足于文本内的阅读,是对文本的理解,因此还是符合阅读考查的基本要求的。
本题考查对“直觉的知”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答案主要可从原文第3自然段中找。
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是属于“名理的知”的内容,因为这是一种“联想”,有联想就不是“直觉的知”,原文第3段对“直觉的知”有这样的表述:“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用平声韵’……之类的联想”,故本项为错误项。
B项,“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和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一种联想,它并没有专注于诗歌的意象本身,而是“心思的旁驰博骜”,关心的是“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也不是“直觉的知”。
C项,对《望岳》诗的欣赏,它“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这正是对“泰山”这一“个别事物的知”,心思没有“旁驰博骜”,因此属于“直觉的知”。
本题设计有创新,难度适中,又回应了《考试大纲的说明》中的题型示例,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道好题。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分)(234段)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1分)
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与联想必不可少;(1分)通过思考与联想,“直觉的知”可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1分)

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层级C。
在第4自然段再论述“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用联想”的观点,即在诗的境界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名理的知”,“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可以互为转换,但“名理的知”与“直觉的知”“却不能同时进行”。

【分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层级C。
在一些内涵丰富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往往不止一个,或者说文章在论述主要观点的同时,还会有其他次要的观点,本文就属于这种情况。文章在论述“诗的‘见’必为‘直觉’”(或:诗歌的境界的形成必须产生于“直觉”)这一主要观点的同时,还谈到了“思考与联想对诗的境界的形成的重要性”。本题的设计就植根于此。
文章在第2、3自然段首先谈到“直觉的知”和“知觉的知”的区别,接着提出并论述了“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的观点,并指出,要“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就必须“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心思不能“旁驰博骜”,否则,“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然后在第4自然段再论述“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用联想”的观点,即在诗的境界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名理的知”,“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可以互为转换,但“名理的知”与“直觉的知”“却不能同时进行”。
朱光潜先生的这些观点,多见于他早期的美学论著中。如在《美感与联想》一文中,就有如下的论述:
欣赏不能不借助于联想,因为它不能不借助于了解。我们在前章已经说过,了解是欣赏的必要的预备,但不就是欣赏。联想也是如此。所以联想有助于美感,与美感为形象的直觉两说并不冲突。在美感经验之中,精神必须专注于孤立绝缘的意象,不容有联想,有联想则离开欣赏对象而旁迁他涉。但是这个意象的产生不能不借助于联想,联想愈丰富则意象愈深广,愈明晰。一言以蔽之,联想虽不能与美感经验同时并存,但是可以来在美感经验之前,使美感经验愈加充实。
综上所述可知,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既有“直觉的知”,也有“名理的知”,两者可以转化,但两者不能同时进行。
从本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不正确”)来看,命题者是想考生在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的同时,也能同时了解作者在文中的其他观点,做到全面、准确地把握文中作者的观点。但从命题的技术上却犯了比较大的失误,由于题干表述的不周密(“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导致命题者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不正确”)不是唯一的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也是一个可以成立的答案。因为,文中说“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如果“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视”。在这个答案中,“形成过程”就只是指“凝神注视”这一时间段,而非指作诗和读诗的全过程。“说法正确”恰是节选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这不但与命题者在参考答案中要求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相吻合,而且也与15题答案的①与②相符。另外,“这种说法正确吗?”由于题干缺少了“根据文本”这一限定,也可以将本题视作广义的探究题,离开文本,甚至离开作者的观点,谈自己的看法。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是不涉及到“探究”F层级。
关于本题考查能力及能力层级的表述,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本题考查考生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这里有两点值得商榷。第一,考点的表述过于累赘。因为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把握”,而“重要概念和句子含义的理解”是从属于“作者观点的把握的”,是次要的,因此,完全可以简化为“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第二,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能力)是高于并包含能力层级B(理解能力)的,因此在能力定位时,没有必要把能力层级B也扯上。造成这种能力层级定位不当的情况,估计是能力考点的定位过于庞杂所致。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答: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②处理好“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每点1分。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C。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C。
本题考查的内容涵盖了全文,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行文思路和内容要点,才能作好归纳、概括。选文围绕“诗的境界和直觉”问题用五个自然段展开论述。
第1自然段,提出了本文的命题: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为下文论述本文的主要观点“要产生诗的境界,诗的‘见’必为‘直觉’”作引子)。
第2自然段,由“见”引出“直觉”与“知觉”,解释“名理的知”以及在欣赏和创造时的所觉,即“直觉”。
第3自然段,论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是“直觉的知”;如果联想一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利世界和实际世界(直觉的知进为名理的知)。
第4自然段,提出观点:诗的境界的形成不可能同时具有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联想、思考),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直觉”。
第5自然段,进一步强调诗的境界是直觉中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综括以上分析,“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见”要升华为“诗的境界”,诗的“见”必须为“直觉”(见第2自然段段首);
②“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就不能形成“诗的境界”(见第3、4自然段);
③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我们要重视灵感的作用(见第4自然段末);
④只有直觉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才能形成“诗的境界”(见第5自然段)。
解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不是“文章涉及……”——因此,答案并没有将文章涉及的内容都归纳进去。应该说,本题的考点和能力设置是值得肯定的,它向中学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个正确的导向——整体阅读,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如果说有瑕疵的话,那就是参考答案的设计与中学的教学实际有点不吻合。在中学的教学中,“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一般理解为“涉及哪些问题”,答的是“问题”,而不是观点。比如第①点,则应答为“涉及‘见’与‘直觉’、‘直觉’与‘诗的境界’的关系”。再如第③点,则应答为“涉及‘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008年广东高考卷的必考阅读总体来看,还是可以的,但由于题目命制的严谨性不够,导致本阅读题存在不少瑕疵,影响了考生的正常发挥,也影响了检测的准确度。

12.C、D
C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一处的信息不符。
原文说“必须用”,这并不意味着“全靠”。由此可知“全靠”的说法不准确。
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4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的观点相悖。
评分标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3.C
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
C、“巍峨高大、雄伟壮丽”是诗中所写泰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就是直觉。
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都已以通过联想由此及彼了。

14.
答案1:正确。
因为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靠的是“直觉的知”,读者要将全副精神专注于诗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觉中形成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诗的境界”。
答案2:正确。
因为“直觉的知”才是对所觉对象本身形象的感知,这才是对诗的意象的理解,而“名理的知” 是对诸事物中关系的知,就名理的知而言,形象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
15.
答1:从“见”升华为“诗的境界”需要用“直觉”见出来,经过思考之后,豁然贯通,“诗的境界就会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
答2:(1)读诗时,诗的见必须关注形象本身,必为直觉,即对个别事物的知。
(3)必须经过艰苦思索,并且豁然贯通。即灵感。
(3)此外,诗本身也应该有完整的形象,必须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四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汕头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一致性
王朝闻
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必然特性。艺术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本身的多样性,艺术家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创造才能的多样性,群众对艺术的需要和爱好的多样性,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艺术作品只有具有多样的风格,才能适应对无限丰富多样的客观世界的反映,满足群众对于艺术的多样的需要和爱好。我国古代许多有关艺术史的著作表明,艺术繁荣的时代,往往伴随着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
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于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中,而且也表现于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中。伟大的作家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他所创作的作品虽然有着一种主导的、占优势的风格,但并不排斥他创造出具有多样风格的作品,布封曾说:“随着不同对象,写法就应该大不相同”,“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在不同作品上都盖上同一的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乏……”胡应麟对杜甫的艺术风格的评价是:“正而能变,大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众调。”这里所说的“本调”与“众调”的关系,体现了艺术风格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一般说来,沉郁是杜甫作品中占主导的风格,但并不能用这一种风格来说明杜甫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杜甫的艺术风格是丰富多采的,有“欲倾东海洗乾坤”那样的豪放,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样的深沉,也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样的悲壮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那样的轻灵……尽管杜甫作品中的基调还是那种积极的忧国忧民的沉郁的精神。其次,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发展,常常包括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时期,由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可能性。
在风格的多样性之中之所以又显示出一致性,乃是由于艺术家主观条件自身构成因素的对立和统一。就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来说,他的作品风格多样的变化,最终不能不为他所具有的创作个性所制约;就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来说,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的变化,不能不为他们所共同生活的某一时代、阶级、民族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所制约。艺术发展史表明,具有各自不同创作个性的艺术家,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出他们生活的时代、阶级、民族的共性,这就规定了他们作品的风格个性不能不带有一致性。
辩证地把握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对于正确认识艺术风格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承认多样性而否认一致性,必然导致否定风格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相反,否认多样性而只承认一致性,在创作上必然导致千篇一律,阻碍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节选自《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
(全文1071字)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是艺术繁荣时代常有的特征,这是我国古代许多有关艺术史的著作证明了的结论。
B.伟大作家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是因为其作品反映的生活包括了广阔的天地。
C.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间当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
D.布封说“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是说天才作家不能只有一种创作手法。
E.创作上之所以出现千篇一律的毛病,只承认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而否认其多样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13.下面对艺术风格多样性的解释,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家不同的阅历和素养,是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B.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具有多样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艺术也就具有多样性的风格。
C.艺术作品只要具有多样的风格,就能满足群众对于艺术的多样的需要和爱好。
D.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都会呈现一种主导的风格以及丰富多彩的多样性风格。

14.胡应麟评价杜甫的艺术风格“不失本调而兼众调。”下面诗句表现了杜甫诗歌什么“本调”,又各表现了什么“众调”?(4分)
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⑶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15.为什么有一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作品也可以呈现同样的艺术风格?请结合作者关于艺术风格一致性的观点简要分析。(4分)

12.(5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B、C(B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以偏概全,绝对化,仅是“常常”有的“可能性”。)
13.(3分)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B(A只是艺术风格多样性的一个原因,不能说是“根本原因”;C原文是“只有……才”;D以偏概全。)
14.(4分)
答: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杜诗忧国忧民的“本调”(1分)。⑴体现了杜诗轻灵的风格;⑵体现了杜诗悲壮的风格。⑶体现了杜诗豪放的风格。(每句各1分)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D。
15.(4分)
答:这是由于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个性相近或相同,而且不同的时代、不同民族的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也有其共性,因而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可以呈现一致性。
两个要点各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D。

学术论文文本阅读训练1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2006~2007学年度高三综合能力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快乐经济学
趋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极终原则,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人类所有行为与结果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归根结底都是相对于快乐而言才具有价值的。或者说,人类所有的行为与结果均是手段,快乐才是终极目的。由于经济学是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而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因此快乐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近年来,国际上快乐经济学(EconomicsofHappi-ness)的研究方兴未艾,发展迅速。快乐经济学在整体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支持下融合了行为学、社会学、实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逐渐成为“直面生活现象”的经济学典范。
人类快乐欲望的产生不是主观随意的,甚至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人的相应生理官能存在和这些官能的需要为客观物质基础的。快乐属于在心身一体性基础上的脑物质的机能,人类的苦乐感知最终可通过脑神经元的电、磁、场、波等脑生理反应解读出来。这是快乐产生与感知的“主体客观性”。而人类追求快乐的主体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同样具有客观性质(如大米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它们相对于人类的快乐需要而言是客观存在的。
从理论机理上讲,快乐实际是基于心身一体性的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电、磁、场等的物理、化学反应现象,最终可通过如血压计一样的“快乐计”来测度。人的主体客观性、类近似性及满足快乐的对象客观性三者大致可完成对快乐测量的理论机理与测量有效性的证明。但在发明出快乐计之前,快乐测量仍是一个难题。目前,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分别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心理学关注对快乐本身测度与追忆的稳定性;社会学主要侧重与主观幸福感测度方法,主要运用一系列关于主体感受的满意度指标来进行主观幸福感测度;经济学中的快乐测度比较注重主客观影响因子的系统性结合,注意一些客观实在性指标的选取,并对心理学、社会学方法有糅合性,但其弱点是对主观快乐测度的稳定性把握不够。如何把几种学科的方法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研究仍是国内外迄今未解决好的课题。
所谓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悖论是指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的问题,简称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Paradox)。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即开展快乐指数调查,发现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指数(happinessindex)或主观幸福感(SWB,SubjectiveWell-Bing)在一定限度(如人均GDP5000美元)内与快乐增长具有正相关,超过一定限度以后,相关性便显著减弱乃至快乐无增长、负增长。对于这一伊斯特林悖论现象,实际上可运用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包含的“基于金钱的不同质需要的弱通约、不通约性”原理来解释。即当人们的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以上层次时,金钱就很难通约其他层次的满足,收入就不再是强相关性的快乐影响因子,而公平与尊重、交往与友谊乃至是自我实现就变得更加重要。这些需要的实现并不要用同等比例的钱来获得,这就是金钱与快乐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弱相关性的基础原因。当然,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是其他非金钱原因。然而,尽管需要层次论能够对伊斯特林悖论给以一定的理论解释,但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演化仍给经济增长提出来一系列的重大课题。如:基于快乐核心价值的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理性限度?经济增长如何持续促进快乐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究竟是以快乐、幸福为核心还是以GDP为核心?如果经济有发展而快乐无提高,则经济增长定然无意义。那么,经济增长又如何能够无限化地正相关于人们的快乐?
(全文1340字)(摘自2007年第4期《新华文摘快乐经济学的理论难点、发展向度与现实价值》,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1.下列与文中说法不相符合的两项是(4分)
A.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作为分析人类行为学科的经济学,理应以“快乐”作为其学科研究的核心命题。
B.所谓快乐的“主客体性”,主要是指人的快乐欲望不是主观随意产生的,而是要受人的生理官能存在及官能的客观需要影响。
C.人类所有的行为与结果诸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趋乐避苦,其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上。
D.快乐实际上是属于脑物质的一种反应现象,它完全可以通过“快乐计”来测度,而在仪器的实际运用中,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采用的方法会各有不同。
E.人本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悖论问题作出了解释,但未能说明解决途径。
2.下列对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不一致问题的理解,不恰当的有(4分)
A.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指数在一定的限度内并非总是呈正相关的变化。
B.从不同需要满足层次看,人们的收入虽有区别,但金钱往往还是一个影响快乐的主要因素。
C.生活中有的时候,人们的某些需要实现如公平与尊重是不能用同等比例的钱来获得的。
D.金钱与快乐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弱相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看重自我实现,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问题是次要原因。

3.文章第三段,为什么说“快乐测量仍是一个难题”?(4分)

4.实施多年的假期“黄金周”制度,在拉动需求增长的同时似乎也日显其弊。有人戏称“黄金周”是“遭罪周”,还有专家认为“黄金周”的正面效应已逐步减少,应予取消。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能够支持取消“黄金周”这一说法的理由。(4分)

必考(论述类)学术论文文本阅读训练1参考答案:

1.CD
C项“……等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上”的说法与原文之意有出入;
D项,不同学科测度快乐的方法各有不同并非是指“仪器的实际运用”而言,况且“快乐计”还未发明出来。

2.BD
原文表达的意思是“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以上层次时,金钱很难通约其他层次的满足”,B项说法与其有出入;“基础原因”不等同于“根本原因”,再者,原文并未指明“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是“次要原因”。

13.
答:因为涉及快乐经济学研究的相关学科对快乐的测量虽各有方法,但总有不足或弱点。(2分)而目前还未能做到把几种学科的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研究。(2分)

14.
答:①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快乐,由此,经济社会的种种活动则是实现幸福快乐的手段,经济增长也应该是以快乐为核心价值。(2分)②假期“黄金周”制度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保持促进人的快乐同时增长,反而给人带来了许多烦恼、不利,这样的做法脱离了人类行为快乐“终极目的”,其经济增长已不具备“快乐”价值,是无意义的。所以应该取消“黄金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