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数学公式整理:植树问题、倍数关系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25

二年级数学公式整理:植树问题、倍数关系。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公式整理:植树问题、倍数关系”,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公式整理:植树问题、倍数关系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编推荐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学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学案

学习目标:

1.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3.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用除法解决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填出()里的数,并说出自己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21()×4=362×()=16

8×()=24()×6=425×()=40

二、探究与交流

自学课本第42页例3,思考: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样的数学信息?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做标记)

2.你会列式计算吗?为什么这样做?(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三、自我挑战:

1.有15条金鱼,如果每个鱼缸放的一样多,需要几个这样的鱼缸?

2.30根香蕉平均分给下面这小猴,每只小猴分几根?

3.有24名同学乘车去公园,如果有4辆车,平均每辆坐几人?如果每辆只准坐4人,需要几辆车?

4.(选做题)把16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后,再各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个?

四、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学习了______________,我的收获是_______。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3、让学生观察画面,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10、11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3X3X2+7=25(个)3X3+3X3+7=25(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思考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上册《组合问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组合问题》教案

第二课时组合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98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鉴排列问题的学习经验,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出组合数。

2.在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对比中,感悟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师:这是谁?出示课件懒羊羊图片。大家看懒羊羊怎么了?大哭。他为什么哭?馋哭了。原来慢羊羊村长做了一个大蛋糕,但是想吃到蛋糕人呢必须要做出慢羊羊村长出的这道题。看懒羊羊哭得那么可怜,我们还是帮帮他吧!

二、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蛋糕上面放着一张纸条谜语如下:用三个数5、7、9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1.明确问题,交流思路师:自己读一读,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2.独立完成此题。师:同学们,你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列表等方法找到自己的问题的答案。

3.汇报交流解题思路。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能做到不重不漏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回顾解题策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经验。)

三、亲历探索感受新知

师:大家做得很好!我们帮懒羊羊解决了困难,可是调皮的沸羊羊把懒羊羊的蛋糕藏了起来,非要懒羊羊帮他做作业,不然沸羊羊就吃掉蛋糕,懒羊羊又哭了起来,我们怎么办?好人做到底吧!

1.明确问题

教师出示题目:有三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数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师:求和是?得数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意思?生答。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猜一猜,有几种可能?

师:有不同意见了,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动起手来验证一下。

摆一摆,画一画,利用表格都可以,你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

3.交流分享

(1)同桌交流组内交流,师:得数有几种可能呢?同桌先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听。然后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想法。(2)全班展示交流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你的精彩!学生代表到台前讲解,教师配合板书。有不同思路的学生到台前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3)对比分析

师:刚才我们成功做对了两道难题。但是现在老师糊涂了,为什么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6个数,而两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有3个和呢?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不同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梳理知识,总结归纳)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求和与顺序无关。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求和交换位置没意义

四、拓展思维深化体验

1.师:今天,咱们合作的真是太愉快了!让老师握握你的小手吧!2.老师随意与学生握手,使秩序乱了起来。

师:哎呀!老师刚才和几位小朋友握了手?我记不清了。还是你们来表演一下吧!

3.设置情景表演

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师:一人做裁判,小组的其他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学生汇报表演。

师: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

师: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师:三个小朋友握手只有三次,那刚才三个数却摆了六个数,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两节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作业

回到家,你和爸爸妈妈拍全家福,交换位置再拍(咔嚓),再来一张,试试看能拍几张不同的全家福?

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问题》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问题》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9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践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情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1-3数字卡片各一张、自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想和周老师成为好朋友吗?(想)朋友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一般都要握握手。周老师特别想和每个人握一下手,你们愿意与老师握手吗?(愿意)老师随意与学生握手,特别注意与特别激动的孩子先握,有意让秩序乱起来,有意重复握。师:哎呀,刚才老师和几位小朋友握了手,我已经记不清了。给老师想个办法好吗?师:握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呀?怎么做才能不重不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搭配(教师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表演握手

(1)2人握手师:先让两个同学表演,他们握手几次?2次生配合表演

(2)3人握手

学生小组合作表演、探究、记录。

师: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师:一人做裁判,小组的其他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师:握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呀?怎么做才能不重不漏?

师: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小组汇报,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台前表演。

师: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有不同意见的小组到台前表演说明。

师生共评,师生总结。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握手的问题,这儿其实就是一种有关搭配的问题。在思考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2.编号组数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组数游戏师:给小朋友编上号1、2、3,这三个数字组两位数,能组多少呢?

(1)猜一猜师:同学们猜一猜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呢?

(2)组内排练

师:同学们,小组成员分工,3个小朋友表演,组长组织,然后记录下来。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师:我们怎样做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你是怎么想的?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预设:开始学生会乱,然后激起孩子的思考,然后孩子们会调整,教师再加以点拨。)

(3)全班汇演师:同学们,都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展示一下你们组的风采吧!第一组先来。

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演,让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的思路,与大家分享。请不同形式的小组表演。找出不同思路。

师生共同总结:

方法一:先把1、2、3分别放在十位,再把剩下的数分别放在个位。

方法二:先把1、2、3分别放在个位,再把剩下的数分别放在十位。

方法三:交换数字的位置。

师:大家都采用自己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

师:同学们,现在自己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把方法记录下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巩固练习升华体验

1.游戏一:编节目师:聪明的同学们,我们顺利的打开第二道密码锁。进入羊村,为了欢迎我们,慢羊羊村长为我们准备了的三个节目,美羊羊的舞蹈、懒羊羊的笑话和喜羊羊的唱歌。

请你们按自己的喜爱程度,给我们的晚会设计演出节目单吧。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设计呢?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共享思路。集体订正。

2.游戏二、拍照片师:同学们,今天你们表现得真棒!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谁想上来合影留念?现在我们这里有3位同学,三个凳子,请在3位同学坐下来照相。(大家一起跟我做个摄像师“咔嚓”)让他们换个座位,再来一张。“咔嚓!”哦!那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呢?验证:请台上同学表演一下。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玩得高兴不高兴?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就不重不漏)(搭配可以用多种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掌握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备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备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

数学数位公式: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数学加减法公式: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公式: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两位数加二位数(进位)公式:

44+28=

凑整十:

1、第一个加数凑整十

44差6变50此时将第二个加数28变成6+2244+6=50此时还有2没有加50+22=72

2、第二个加数凑整十

28差2变30此时将第一个加数44变成42+228+2=30此时还有42没有加42+30=72

“十几减九”的计算公式:

1.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摆一摆小棒。

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是一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整捆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数学应用题的公式:

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和为十的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数学时钟的认识公式:

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

人民币的换算公式: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1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上册《组合问题》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组合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98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鉴排列问题的学习经验,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出组合数。

2.在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对比中,感悟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师:这是谁?出示课件懒羊羊图片。大家看懒羊羊怎么了?大哭。他为什么哭?馋哭了。原来慢羊羊村长做了一个大蛋糕,但是想吃到蛋糕人呢必须要做出慢羊羊村长出的这道题。看懒羊羊哭得那么可怜,我们还是帮帮他吧!

二、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蛋糕上面放着一张纸条谜语如下:用三个数5、7、9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1.明确问题,交流思路师:自己读一读,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2.独立完成此题。师:同学们,你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列表等方法找到自己的问题的答案。

3.汇报交流解题思路。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能做到不重不漏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回顾解题策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经验。)

三、亲历探索感受新知

师:大家做得很好!我们帮懒羊羊解决了困难,可是调皮的沸羊羊把懒羊羊的蛋糕藏了起来,非要懒羊羊帮他做作业,不然沸羊羊就吃掉蛋糕,懒羊羊又哭了起来,我们怎么办?好人做到底吧!
1.明确问题

教师出示题目:有三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数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师:求和是?得数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意思?生答。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猜一猜,有几种可能?

师:有不同意见了,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动起手来验证一下。

摆一摆,画一画,利用表格都可以,你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

3.交流分享

(1)同桌交流组内交流,师:得数有几种可能呢?同桌先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听。然后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想法。(2)全班展示交流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你的精彩!学生代表到台前讲解,教师配合板书。有不同思路的学生到台前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3)对比分析

师:刚才我们成功做对了两道难题。但是现在老师糊涂了,为什么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6个数,而两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有3个和呢?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不同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梳理知识,总结归纳)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求和与顺序无关。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求和交换位置没意义

四、拓展思维深化体验

1.师:今天,咱们合作的真是太愉快了!让老师握握你的小手吧!2.老师随意与学生握手,使秩序乱了起来。

师:哎呀!老师刚才和几位小朋友握了手?我记不清了。还是你们来表演一下吧!

3.设置情景表演

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师:一人做裁判,小组的其他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学生汇报表演。

师: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

师: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师:三个小朋友握手只有三次,那刚才三个数却摆了六个数,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两节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作业

回到家,你和爸爸妈妈拍全家福,交换位置再拍(咔嚓),再来一张,试试看能拍几张不同的全家福?

整理和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整理和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能力点:1、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小组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用数学。
把自己找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1、学生自己编题,复习笔算的方法。小组自编计算题,自己笔算。
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他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做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18+2370-4158+2989-346+4868-65
46+2391-8343+1917+7992-5690-54
90-60+2443-8-3050+27-917+26+18
3、数学医院。
82399527
-17+48-16+73
79777990
说说错在哪里?
4、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答。
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列式计算。把题改为: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多讨论,说一说解题思路。
三、拓展运用:
开放题:小明有50元钱,它可能买了下列哪两种物品?应该付多少钱?(至少写出两种可能)并列出算式。
伞14元钟表26元足球35元茶杯10元
课后小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9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践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情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1-3数字卡片各一张、自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想和周老师成为好朋友吗?(想)朋友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一般都要握握手。周老师特别想和每个人握一下手,你们愿意与老师握手吗?(愿意)老师随意与学生握手,特别注意与特别激动的孩子先握,有意让秩序乱起来,有意重复握。师:哎呀,刚才老师和几位小朋友握了手,我已经记不清了。给老师想个办法好吗?师:握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呀?怎么做才能不重不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搭配(教师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表演握手

(1)2人握手师:先让两个同学表演,他们握手几次?2次生配合表演

(2)3人握手

学生小组合作表演、探究、记录。

师: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师:一人做裁判,小组的其他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师:握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呀?怎么做才能不重不漏?

师: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小组汇报,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台前表演。

师: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有不同意见的小组到台前表演说明。

师生共评,师生总结。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握手的问题,这儿其实就是一种有关搭配的问题。在思考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2.编号组数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组数游戏师:给小朋友编上号1、2、3,这三个数字组两位数,能组多少呢?

(1)猜一猜师:同学们猜一猜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呢?

(2)组内排练

师:同学们,小组成员分工,3个小朋友表演,组长组织,然后记录下来。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师:我们怎样做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你是怎么想的?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预设:开始学生会乱,然后激起孩子的思考,然后孩子们会调整,教师再加以点拨。)

(3)全班汇演师:同学们,都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展示一下你们组的风采吧!第一组先来。

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演,让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的思路,与大家分享。请不同形式的小组表演。找出不同思路。

师生共同总结:

方法一:先把1、2、3分别放在十位,再把剩下的数分别放在个位。

方法二:先把1、2、3分别放在个位,再把剩下的数分别放在十位。

方法三:交换数字的位置。

师:大家都采用自己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

师:同学们,现在自己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把方法记录下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巩固练习升华体验

1.游戏一:编节目师:聪明的同学们,我们顺利的打开第二道密码锁。进入羊村,为了欢迎我们,慢羊羊村长为我们准备了的三个节目,美羊羊的舞蹈、懒羊羊的笑话和喜羊羊的唱歌。

请你们按自己的喜爱程度,给我们的晚会设计演出节目单吧。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设计呢?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共享思路。集体订正。

2.游戏二、拍照片师:同学们,今天你们表现得真棒!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谁想上来合影留念?现在我们这里有3位同学,三个凳子,请在3位同学坐下来照相。(大家一起跟我做个摄像师“咔嚓”)让他们换个座位,再来一张。“咔嚓!”哦!那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呢?验证:请台上同学表演一下。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玩得高兴不高兴?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就不重不漏)(搭配可以用多种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二》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二》”,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执教:赖雪春

教学内容:整理复习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2、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归纳总结本阶段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情操.

一、教学过程:

1、让学生回顾本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分析回顾

3、学生自由发言(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

谁能详细地说说

二、拓展延伸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数学卡片,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算得又快又对的同学奖他一个桔子。

出示卡片:

2.你们知道吗,这些桔子是农场王叔叔送给我们的。王叔叔还邀请我们去他的农场参观,你们想去吗。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张线路图,你们能看懂吗,谁来说说是怎么走的。

3.学生说:

4.现在几点了,我们出发吧。(请一名学生说出时间)

5.让全体学生张开飞翔的翅膀,闭上眼睛一起飞。

6.出示农场图

7.请学生认真观察,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和大家交流,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共摘了几千克桔子?河里有几条鱼?有几朵花?30只小鸟住得下吗?一个星期需要几千克饮料等。

8.王叔叔还知道我们二(5)班的同学爱看书,买了很多书送我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书吗?(出示书图:)

但是叔叔要考我们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它吗。

问题一:王叔叔买了一种书,正好用了54元,他可能买了什么书?买了几本?

问题二:王叔叔还用了20元买了三套书,他买的是什么书呢?每个小组最少说出两种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寻找答案。

三.说说这节课你对老师的教学满意吗?对老师有什么要求。

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四.游戏(玩扑克牌)

游戏规则:同桌一人出一张扑克牌,看谁先算出两个数的积,扑克牌就归谁。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连乘问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连乘问题)》教案

课题:解决问题(连乘问题)

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教材第52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的1、2、3题。

备课安排:许xx(主备人)xx(参备人)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能理解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轻松导入

1、复习一步乘法的计算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3、板书课题:笔算乘法(连乘问题)

二、出示目标

三、自主学习

打开课本第52页,阅读例3,思考下面问题:

1、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怎么分析与解答?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几个几)

(一)出示自学指导:

怎么样列式?试着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

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

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12×5=60(个)60×45=2700(元)

四、共学探究

1、请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45×12×5=2700(元)或者12×5×45=2700(元)

2、讨论: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3、检测:做一做

五、点拨提升

关键:找准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六、当堂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七、作业布置

《学习之友》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连乘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练习课)》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练习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10、11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3X3X2+7=25(个)3X3+3X3+7=25(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思考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公式整理:植树问题、倍数关系》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