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部编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25

部编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部编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部编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长度单位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角的初步认识4、表内乘法(一)5、观察物体(一)6、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7、认识时间8、数学广角——搭配(一)9、总复习。

(二)、单元分析

1、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3、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4、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5、观察物体(一):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6、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7、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四、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延伸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28人,由于他们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而且在上一学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几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正确,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的和帮助的对象。这个学期我对语文教学更是充满信心,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会有好成绩的。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整体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主题。

1.教学内容:识字1 、课文《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

2.教学目的:通过阅读与秋天有关的四字词组、韵文、古诗等,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发现秋天的美好,领悟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随文认识 62个生字,写好42个生字。通过看、找、画、写、做等各种有趣的活动,积累词汇。

3.重点难点:通过阅读与秋天有关的四字词组、韵文、古诗等,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发现秋天的美好,领悟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随文认识 62个生字,写好42个生字。

第二单元:本组课文是描写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1.教学内容:识字 2 、课文《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语文园地二。

2.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与学校有关的词组,诗歌、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发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随文和生活中会认 57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学习部首查字法,学会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

3.重点难点:通过学习与学校有关的词组,诗歌、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会认 57 个生字,会写 46 个生字。学习部首查字法,学会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

第三单元:本组课文是认识伟大的祖国。

1.教学内容:识字3、课文《欢庆》、《北京》、《我们成功了》、《看雪》、语文园地三。

2.教学目的:(1)初步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3.重点难点:(1)初步感知 三字经 这种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第四单元:本组课文是从一些词语和故事中让学生受到启发。

1.教学内容:识字 4 、课文《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语文园地四。

2.教学目的:(1)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2)引导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3)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编辑故事。

3.重点难点:(1)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2)引导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第五单元:本组课文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为主题。

1.教学内容:识字 5 、课文《称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语文园地五。

2.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谚语,童话、儿歌,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团体合作的道理,领悟到在生活中与人友好相处。(2)会认 54 个生字,会写 40 个生字。(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重点难点:(1)会认 54 个生字,会写 40 个生字。(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第六单元:本组课文以爱为主题。

1.教学内容:识字 6 、课文《窗前的气球》、《假如》、《日记两则》、《古诗两首》、语文园地六。

2.教学目的:(1)会认 52 个生字,会写 38 个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习惯的、独特的方式识字,有识字的愿望和兴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积累语言,训练查阅资料的能力。(4)学习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在生活中体会关爱,理解真情。

3.重点难点:(1)会认 52 个生字,会写 38 个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习惯的、独特的方式识字,有识字的愿望和兴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理解课文内容

第七单元:本组课文以环保为主题。

1.教学内容:识字 7 、 课文《 红领巾 真好》、《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语文园地七。

2.教学目的:(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树立环保意识。(2)会认 44 个生字,会写 40 个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口语表达要说完整,说清楚。

3.重点难点:(1)会认 44 个生字,会写 40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八单元:本组课文让学生走进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

1.教学内容:识字 8 、课文《我是什么》、《回声》、《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农业的变化真大》、语文园地八。

2.教学目的:(1)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引导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2)会认 65 个生字,会写 46 个生字。(3)本单元的主题课文是带说明和记叙性的,因此读通,读好,读懂成了重要目标之一。

3.重点难点:(1)会认 65 个生字,会写 46 个生字。(2)、读通,读好,读懂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1.会写35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5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 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四、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五、教学知识点分析与教学措施

(一)教学内容方面。

1.要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这册教科书采取了以专题整合内容的编排方法。因而,教师备课时,要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如第一组,《秋天的图画》之后,学习伙伴说: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我想捡几片落叶做书签。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实际这是在为语文园地的展示内容作准备。学到这里,就要布置学生画秋天,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用落叶做书签、贺卡等,为举办作品展览做准备。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黄山奇石》课后,学习伙伴建议大家收集黄山奇石的图片,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就可以补加展示这一内容。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复习、巩固识字,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进行。如,做组字、组词游戏,一起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

在识字的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识字首要的是认识。因为,识了字就能阅读,所以,要求认识的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可以了。但还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识一些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不必要求每课生字人人过关后再学下一课,要允许个别学生发展得慢一些。

3.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如,分组读、集体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

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只要学生的感受合情合理,就应该予以肯定。

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要尽量减少提问的数量,改变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些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学生交际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语病,要以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规范口头语言。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自由、愉快地参与口语交际,使口语交际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

除专设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6.关于写话教学

二年级的孩子应该要写一段完整的话,因此本学期,我着力研究二年级学生写作的培养。研究步骤如下

(1)抓住课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孩子写话。

(2)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孩子读好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

每单元的写作训练,认真实施、批改。

(3)坚持写日记,从生活中提炼素材,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二)学习习惯方法指导

1.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2.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3.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4.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数学填表年级:二年级填表时间:2012年2月25日

周次

具体时间

单元内容

单元目标

具体内容

课时

主备人

1—2周

3月1——3

月12日

第一单元

除法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过程,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经历用除法竖式表示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苹果

分橘子

分草莓

租船

派车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3—4周

3月15――3

月26日

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

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小熊购物

买鲜花

练习

过河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5周

3月29-――

4月2日

第三单元

方向与路线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结合本地的情况,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辨认方向

认识路线

练习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6――7周

4月5―――

-4月16日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1、结合生动、现实的情境,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在购物、乘车等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数一数

拨一拨

比一比

练习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8周

4月19――

4月23日

第五单元

测量

1、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

1千米有多长

练习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9―――

11周

4月26――

-5月14日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一)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买电器

回收废电池

小小图书馆

练习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2周

5月17―――

-5月21日

第七单元

认识图形

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5、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认识角

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3周——15周

5月24――

-6月11日

第八单元

加与减(二)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在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捐书活动

买白菜

买洗衣机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6周

6月14-――

6月18日

第九单元

统计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读统计图表

讨论

练习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31篇。大体上按内容分为8个单元:第一单元祖国山水美如画用一系列文字向大家铺展开一幅有声有色的巨大的山水画卷;第二单元以童年留影为主题;第三单元为亲近自然的一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人存在大自然中,大自然也需要人类的关爱;第四单元是哲理故事单元;第五单元以亲情与关爱为主题,人性的美充盈其中;第六单元是认识自然,本单元用儿童的眼光看自然,用拟人的手法写自然,语言生动有趣,自然亲切。把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知识通过有趣的形式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第七单元名人故事让我们走进智慧和勤奋;第八单元以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主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有39名同学,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 450个 生字。会默写出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作文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好。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阅读课,注重读写结合。

2、充分利用各种电教媒体,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3、习作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

4、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习作视野,丰富学生阅历,积累词语。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熟练认识几边形,会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
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6、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
三、复习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练习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
四、复习内容
(一)说一说与乘除法
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
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二)乘除法
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学会根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
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观察物体
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
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四、方向与位置
1、知道平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
五、时分秒
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
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
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
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
六、统计与猜测
1、复习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猜测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3、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和解决问题。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内容:

第5课至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认识56个生字,会写3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师生间深厚的情意。

4、体会佳子为什么要把阳关作为礼物送给奶奶,理解阳光都跑到我心理去了的含义。

5、了解毛主席关心人民,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作风,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请。

6、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认识56个生字,会写3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革命前辈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敬爱革命前辈,继承革命传统的感情。

教学难点:

1、会写39个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课文,结合实际生活,去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爱的温馨,进而付出自己的爱。

3、引导学生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自主探究,合作识字。

教学时间:

共14课时。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人教版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41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差,纪律意识不强,对学习不在意,经常忘写作业,上课做小动作等。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写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号。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2、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3、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实施情况
1
识字1
2
2
1秋天的图画4古诗两首
2黄山奇石3植物妈妈有办法
8
中秋放假
3
语文园地一识字2
测试、分析5一株紫丁香
9
4
6我选我7一分钟
4
国庆节放假
5
8难忘的一天语文园地二
测试、分析活动课
9
6
9欢庆11我们成功了
10北京12看雪
8
7
语文园地三识字4
测试、分析13坐井观天
9
8
14我要的是葫芦16风娃娃活动课
15小柳树和小枣树17酸的和甜的
9
9
语文园地四18称赞
测试、分析识字5
9
10
19蓝色的树叶21从现在开始
20纸船和风筝活动课
9
11
语文园地五识字6
测试、分析22窗前的气球
9
12
23假如25古诗两首
24日记两则语文园地六
9
13
活动课识字726“红领巾”真好
测试、分析27清澈的湖水
9
14
28浅水洼里的小鱼语文园地七
29父亲和鸟测试、分析
9
15
活动课30我是什么
识字831回声
9
16
32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动课
33活化石34农业的变化真大;
9
17
语文园地八
测试、分析总复习
9
18
总复习
19
总复习
20
总复习期末考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不退位减》教学设计


《不退位减》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陈述】

能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习目标】

1.结合奥运会金牌数的情境,会找条件,能提出与减法有关问题,借助圆片直观学具的操作、交流,理解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2.通过摆圆片、说过程,学会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知道差的个位是0时,要用“0”占位,感受到两位数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3.通过巩固练习,能比较熟练地列竖式计算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学习重点】

借助圆片直观学具的操作、交流,理解不退位减法的算理。通过摆圆片、说过程,学会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习难点】

借助圆片直观学具的操作、交流,理解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奥运金牌榜”情境图,在美国和俄罗斯所得金牌数的比较中引出减法算式,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摆一摆,直观的学具操作,观看直观图的笔算过程,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做一做”观看直观图写竖式计算和用竖式计算的练习,巩固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评价目标1)

同学们,你们知道奥动会吗?(知道!)

奥运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我们中国曾经申办过一次,大家想不想看当时的情境?(出示图片)

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51枚金牌,首次位列夏季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名,现在我们一起看看金牌榜前五名。

课件演示“奥运金牌榜”情境图。

通过看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中国51枚、美国36枚、俄罗斯23枚、英国19枚、德国16枚)

二、探究新知

1.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各组选题,尝试列式(36—23=)怎样计算呢?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预设:

a口算,方法:30-20=10,6-3=3,10+3=13

b可能会有学生竖式计算。

重点研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用竖式怎样算呢?

拿出数位板用圆片摆一摆,再列式。学生展示。(用圆片表示36,再去掉23,观察还剩13。尝试列竖式。)

个位和十位上的圆片代表的含义是否一样?(个位上的圆片代表几个一,十位上的圆片代表几个十)

在个位划去两个圆片、十位划去三个圆片,一共划去的数是多少?剩下的数是几?(划去23,剩下13)

根据列出的竖式全班交流竖式怎么写?

谁跟谁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先算什么?(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列算式要注意什么?同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②遇到结果的个位是0时要占位。

③遇到结果的十位是0时不用写。)

三、尝试练习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

先想一下减法的竖式怎样写?(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

在竖式上写出答案后不要忘记再把答案写到横式里。

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结果中的个位和十位有0时的处理。

想:个位上得几?怎样写?(个位相减得0,结果的个位写0)

十位上得几?怎么办?(十位相减得0,结果的十位不写0)

四、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猴子摘了65个桃子,送给小猴子23个后,

还剩下几个桃子?应该如何列算式计算?我们帮帮他们!注意要写答。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全班交流。

(我知道了减法也可以列竖式计算)

(减法列竖式计算的时候,相同数位要对其,从个位减起)

(我还知道个位相减得零,结果个位上写零;十位相减得零,结果的十位不写零)

大家的收获可真多,希望我们把今天学到的内容不仅可以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上,还要用它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目标检测】

1.笔算。

2.看看蝴蝶下边藏着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部分:
1、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知道测量较大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做单位。
例:一块橡皮长约6(厘米)学校旗杆高约12(米)
2、知道刻度尺上1厘米有多长。
例:刻度尺上从0-5是(5)厘米;从2-9是(7)厘米。
3、明确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熟练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例:700厘米=(7)米2米=(200)厘米
30厘米+70厘米=(1)米1米-40厘米=(60)厘米
4、知道角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
例:角是由(1)个顶点,(2)条直的边组成的。
5、能正确读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例:2×9=18读作:(二乘九等于十八)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来。
在2×9=18中,(2)和(9)是因数,积是(18)。
它表示(2个9相加的和是18),还表示(9个2相加得18)
提示:把意义写完整。两种说法都可以。
例: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20)。
例: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36)
6、熟练掌握将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方法:相同加数×个数
例:3+3+3+3+3=3×57+7+7+7=7×4
7+8+9=8×3(有难度,不要求都掌握)
7、知道几种常见图形的对称轴各有几条。
例: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形上有图案,按图案的内容确定对称轴。例如圆形笑脸只有一条对称轴。
8、掌握排列组合的规律先确定一个数放在最前面,再用这个数和其他两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提示:不能把0放在最前面)。
用1、2、3可以摆成(6)个两位数。分别是(12、13、21、23、31、32)。
用4、8、0可以摆成(4)个两位数。分别是:(48、40、84、80)。
9、简单推理运用关键线索正确判断。
例:跳绳比赛结束后,小芳、小华、小明3人的成绩分别是95下、87下、100下,小华说:“我跳的不是最多的”,小芳说:“我比小华跳的少”。小芳跳了()下,小华跳了()下,小明跳了()下
10、估算的应用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大约”。
例:一本书有89页,已经看了42页,大约还有(50)页没看完?
9040
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按统一标准算的题都算对。高年级用四舍五入法,低年级把它看做相近的好算的数,便于计算就行。例如4+12+18≈35
51020
(二)计算部分
1、口算(直接写得数)
提示:(1)看清运算符号“+、-、×”,正确计算。
(2)如果是两步的算式要先算出第一步的结果,再算第二步。
注意:乘加、乘减的算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例:41-5+10=469×3+6=3314+8-7=159-4×2=1
3627228
(3)口算全部做完之后马上检查一遍,并看是否有漏题没做。

2、笔算(列竖式计算)
提示:(1)看清运算符号“+、-”,正确计算。
(2)写竖式时先核对竖式中抄的数与横式上的数是否一样,避免抄错数。
(3)必须用尺子打横线,书写整齐,规范。
(4)不要漏写横式上的得数。
注意:每做完一道题之后都要马上检查一遍,再做下一道题。
两步计算的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熟练程度选择一种最拿手的方法计算。-(分步、综合都可以;除非题目有特别要求)。
易错题型:加减混合、连减题
36+24-53=93-47-18=82-15+23=89-19-42=
55+27=96-48=39+24=80-56=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内容:

第1课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要求:

1、认识52个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认识秋天,读出秋天的美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5、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6、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语句,积累语言,在朗读中体会到日月潭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认识5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朗读体会秋天的美丽,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感情。

教学难点:

1、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3、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

4、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共12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99~10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媒体:乒乓球、套餐组合图片、纸箱、每组三张数字卡片、吹塑纸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数学广角》,这里边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想知道吗?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孩子们,我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明明的自我介绍。)那咱们快去吧。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排数: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师:看,明明的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玩。(课件:情景创设。明明说: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排数游戏吧。用1、2这两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

师:孩子们,你们会吗?用1、2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指名回答。(课件:明明说:如果是1、2、3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多少个呢?)

师:从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哪些呢?(2)自主探究:师: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也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摆一摆,然后把你们排出的数记录在纸上。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2.你们小组排出了哪些数?怎样排的?指名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汇报。其他学生一起说数。

3、检查一下,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吗(有没有漏掉的)

4、谁发现了他们小组排数的规律?(可以让排数的学生说,也可以指名其他同学说。)

(4)观察、比较、分析、小结。

5.孩子们,看看,这几个组排出的都是哪些数?

6、看来呀,每个组的方法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只能排出这6个数。7、你喜欢哪个小组的方法?

8、教师小结:看来,这种先固定最前面一个数,再用这个数,与其他两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最快最准,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漏掉。

9.抽奖孩子们,你们学习非常认真,我们来做个抽奖游戏,想参加吗?每个小朋友都有中奖的机会哦。

(1)教师出示4个号球:这里有四个号球:2、5、7、8。

(2)什么样的号码能中奖呢?我给你们透露点信息:中奖号码就是从这4个数中选出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猜猜,什么号码可能中奖?这个号码肯定能中吗?再猜?看来,可能中奖的号码有很多个。有什么好办法肯定能中奖?(把你认为能中奖的号码都写出来吧)(把用这四个数能组成的所有两位数都写出来,教师巡视,“有孩子写出来8个两位数,她还在继续写,看来不止8个”“你是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数?”)

(3)写好了吗?大家推举一个人来摸奖吧。学生先摸出一个球。中奖号码的最前面一位数出来了,是2,那中奖号码可能是?25、27、28。再摸一个球。中奖号码是?

(4)你中奖了吗?把你写出的这个数圈出来。同桌互相看看,如果你同着中奖了,请你给他画一个苹果。(

(5)出示所有结果:孩子们,你刚才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两位数?用2、5、7、8能组成的两位数究竟有多少个呢?咱们用刚才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数的办法把这些数都排出来吧!老师写,你们说好吗?
10.握手

(1)师:孩子们,你们也是一群善于动脑的好孩子。这么多同学中奖了,来,咱们握握手,祝贺祝贺!加油!

(2)提出问题: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猜猜看!生1:6次!生2:4次!

师:究竟几次,小组长作裁判,小组内的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

(3)学生汇报表演。小组长指挥说明。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握手的次数。(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

(4)师问: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5)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这和顺序有关。

三、拓展应用,深入探究

1.菜肴搭配。

课件:情景创设: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好吃的菜肴。妈妈说:孩子们,菜的营养要合理搭配,又不浪费,每个小朋友从这六个菜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1)师:该吃午饭咯,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自助餐。老师都流口水了拉。这么多好吃的菜,你选那些菜肴呢?听听妈妈怎么说:(课件出示)

(2)师:哪些是荤菜,哪些是素菜?在这六种菜里选两种,还要注意只能选一种荤菜和一种素菜,可以怎样搭配呢?指明学生说一、二个,还有吗?看来有很多种搭配,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搭配呢?

(3)把你们想到的搭配用线连起来,比赛哪个小组的最快,方案最全:不重复,不遗漏。

(4)学生连线。学生小组汇报,有和他们想法不一样的吗?

(5)一共有多少种搭配?你这么快就知道啦,是不是有什么发现呀?(点数或者加法:3+3+3=9)

2.合影:

课件:情景创设:妈妈说:孩子们,给你们三个合个影作纪念。你们三个排成一排赶紧站好了。

(1)师:明明和红红、东东站成一排,可以怎样排呢?一共有多少种排法?(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可以画一画,摆一摆,同学一起排一排)

(2)谁来说说,他们三个可以怎样排?你是怎么想的?(固定左边的小朋友;固定右边的小朋友;固定中间的小朋友)(师:所有的方案他说完了吗?还有补充吗?谁能够把所有的方案都能说一说?有这么多排法啊,你是怎么想的,能说得这么全面一个都没漏掉也没重复?)

(3)还有跟他不一样的想法吗?其实,还可以固定最左边(右边、中间)小朋友,交换其他位置小朋友的办法,甚至还有其他的办法,你愿意动脑筋去想吗?不管用什么办法,这里三个小朋友排成一排,都只有6种排法,你能把这6种排法画出来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不进位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数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能熟练准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及两位数加两位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小棒等活动,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法则,从而能够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情景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数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教材11页的主题图。(四个班级在博物馆门口排队的情境图)

提问:看到这幅图,你们能够提出哪些问题呢?

2、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横式。

二、探求新知。

1、以旧导新。

提问:你们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吗?并用之前已有的100以内加法的口算知识进行解答。

学生单独列出算式并自己口算解答。

提问:除了口算,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点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竖式笔算。

2、教学例1。

提问:刚刚有同学提出了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板书:35+2=?)

35+2=?那么你们能用数小棒的方式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吗?

学生动手摆小棒,摆出35+2=37。

提问:为什么你们要把零散的5根小棒和2根小棒放在一起呢?成捆的要放在一起呢?

学生讨论后点名回答。

3、小结。

零散的小棒就相当于都是个位上的数,而成捆的就相当于十位上的数,所以我们在计算中要将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法则表现在竖式计算中,就是相同数位相加。

4、竖式笔算。

在横式下面列竖式,35和2必须数位对齐。个位上的5+2=7,十位上的3+0=3。所以竖式计算的答案也是37。

5、教学例2。(板书:35+32=?)

提问:你们现在已经会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加法了,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加法呢?用刚刚老师演示的方法自己做一做。

学生可先数小棒再列竖式计算,也可以直接先列竖式计算再用数小棒的方式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点名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计算过程。

6、小结。

我们在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要牢牢记住,相同数位先要对齐,然后再相加,并且从个位算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的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的做一做第1题。先摆一摆,再列竖式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页例3、例4,课堂活动第3题。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几根?
二、新课探究
1、教学例3。
(1)出示例3教学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问: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试一试。
生说,师板书:12÷3=4(组)
(3)让学生根据减法各部分的名称,猜测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12÷3=4(组)
被除数除数商
2、教学例4。
把15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几朵花。
⑴学生操作
⑵写出算式板书15÷3=5
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今天我们对除法进行了初步认识,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数作除数或商。
四、课堂活动
引导完成78页第3题。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理解除法的意义
(1)摆一摆
①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②12个●每2个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⑵看算式圈一圈
▲▲▲▲▲▲
▲▲▲▲▲▲18÷6=3
▲▲▲▲▲▲
2、复习乘法、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意义
①小兔回家
独立连线。反馈。你是怎样连的?
②判断口答
理解题意,哪种分法正确?
二、巩固练习
1、理解除法的意义
⑴摆一摆
a、把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写出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b、把20个▲,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写出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c、把24个▲,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写出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⑵、看图填数。练习十四4题
a、观察①小题,说一说图意,把谁进行平均分?
写出算式
b、观察②③小题,填空,写出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谁作被除数?
三、发展练习
1、分一分,填一填
①独立完成。
②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2、思考题
二年级一班的人数比20多,比30少。分的组数和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个班有多少个小朋友?
四、课堂作业
看算式,摆小棒
24÷4=632÷8=4
五、课堂小结
这节我们进行了什么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例1、例2,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初步理解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能初步理解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例1、例2教学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例1情景图。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
(2)解决问题。
小红问:把这24个苹果平均放入4个盘子里,算一算每盘放多少个?
反馈。算式怎样列?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板书:24÷4=6四六二十四
小玲问;把这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算一算可以装多少盘?
反馈。算式怎样列?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板书:24÷6=4四六二十四
2、你们和书上的小朋友一起学习,解决了问题,写出了算式,比一比,想一想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小组讨论。
②反馈。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
⑴看图,说出商品的价钱。
⑵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叙述时语言完整)并列出算式,
板书算式18÷3=
……
⑶怎样求出商?
小组活动。
反馈
⑷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3页课堂活动1题。
说一说3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看图说说图意,小组交流。
反馈情况。
2、书上84页课堂活动2题。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反馈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练习十六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3、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1、84页第1题,看图写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⑴学生看图写算式。
⑵反馈。你是怎么想的?
2、85页2题,看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4×6=24
4×5=20
⑴独立写算式
⑵你是怎样想的?
3、看除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56÷7=8
54÷6=9
⑴独立写算式
⑵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
(一)口诀求商
1、练习十六3题
⑴、独立填在书上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分别用的那句口诀?
⑶、写出3×3=98×8=64……等的除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为什么?
2、练习十六4题。看表,在方框里填数。
⑴、师生共同理解表的意思。16里面有几个几?……
⑵学生独立填表
⑶反馈填表情况。
(二)解决问题
1、练习十六6题。
⑴独立完成
⑵师生共同分析2个小题。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5题。
板书设计
教学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练习十六7——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3、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1、看图写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⑴学生看图写算式
⑵反馈。你是怎么想的?
2、看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6×9=54
7×3=21
3、看除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72÷8=9
63÷9=7
4、口诀求商
56÷7=54÷9=42÷6=
35÷5=32÷8=49÷7=
⑴、独立完成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
解决问题
1、练习十六第7题
⑴、理解题意,出示7题的文字。读题后,独立填在书上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那句口诀?
2、练习十六8题。
⑴、看图说一说图意?(完整地说出来)
⑵、学生独立完成
⑶、反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六9题。
⑴独立完成
⑵师生共同分析
4、练习十五10题,11题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教学用乘法口决求商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例3,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七1—2题
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例3的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例3情景图。
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意
2、小组讨论
⑴怎样列出算式?
⑵怎样求出商?
3、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8页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1题、摆一摆,填一填
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2)课堂活动2题、算一算,并说一说分别用了哪句口决。
2、练习十七第1题。填表。
小马拉车。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学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练习十七3—7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3、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理解口诀求商
1、摆一摆,填一填,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⑴49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⑵54根小棒每份6根,可以分几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成9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8根,可以分几份?
2、说口诀求商
63÷9=口诀:()
54÷6=口诀:()
72÷8=口诀:()
二、发展练习,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七3题
⑴读题,说一说题意。
⑵在书上填出适当的数。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七4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⑵、订正。
3、练习十七5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⑵、引导订正,并说说为什么?
4、练习十七6题
⑴、看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⑵、让学生试着解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计算的?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倍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的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板贴出示:2个红色圆片和6个绿色圆片
教师:我们学习过比较两个量多少的知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一句话?(红色圆片比绿色圆片少4个;绿色圆片比红色圆片多4个。)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也说一句,绿色圆片的个数是红色圆片的3倍。他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感到迷惘时,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倍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指名学生上台摆。)
第一行摆:3根
第二行摆:2个3根(教师只说2个3根,让学生思考2个3应怎样摆。)
(2)教师揭示倍的含义,指着学生摆的两行小棒小结:第一行摆了3根小棒为一份,第二行摆了2个3根是2份,我们就说,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3)教师在第二行添上3根小棒,问:第二行里有几个3根?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
让同桌学生两个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再添上3根呢?
(4)摆一摆,说一说。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
2.教学例2。
(1)教师摆。
第一行摆:2片枫叶
第二行摆:4片叶子
问: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怎样挪动第二排的树叶就可以一眼看出两排树叶之间的关系?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把4片叶子每2片分一份,可以分两份)用除法怎样表示?
板书: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___倍。
4÷2=
(2)教师摆第三排叶子
问:第三排是第二排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怎样挪动第三排的树叶就可以一眼看出两排树叶之间的关系?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把12片叶子每4片分一份,可以分三份)用除法怎样表示?
板书:第三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___倍。
12÷4=
3.新课小结: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4.课堂活动
(1)学生自己画示意图,并完成填空。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呢?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1题。
圈一圈,填一填。
2.口答
12里面有()个6,12是6的()倍。
42里面有()个7,42是7的()倍。
25里面有()个5,25是5的()倍。
18里面有()个3,18是3的()倍。
21里面有()个3,21是3的()倍。
30里面有()个5,30是5的()倍。
板书设计
教学倍的认识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页的练习十八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理解倍的意义
1、摆一摆,说一说。
⑴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8个●,8是2的几倍?算式是
⑵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8个●,8是4的几倍?算式是
⑶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摆12个●,12是3的几倍?算式是
2、练习十八第1题
⑴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⑵反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解决问题。
1、练习十八第2题
⑴、独立看书,在书上填出算式
⑵、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⑶、反馈
2、练习十八第3题
⑴、师生共同理解题意。
⑵、分别根据3个小题的意思写出算式。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七4题。
⑴、独立看书,说一说题意。
⑵、在书上填出算式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页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加强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相机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
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
1.操作:组织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2.提问:第二行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因为第一行摆了4个圆片,第二行摆了8个圆片,是2个4,所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3.设问:如果在第二行再摆4个○,那么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3倍。)
4.引入:如果在摆圆片时,不告诉你第二行摆多少个圆片,只告诉第二行圆片的数是第一行的几倍。你能知道第二行该摆多少个圆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理解题意,读出对话框。
(1)第一组植了7棵树,第二组植了14棵,第二小组植的是第一小组的几倍?
让学生用已学知识,自己解决,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问:第三小组植的是第二小组的3倍,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说,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3倍,其实就是第三组植了3个7棵。让学生解答。
教师操作板示。求3个7相加是多少该怎么算?(3×7或7×3)
(3)游戏与拓展。
组织拍手游戏,边拍边数:
①教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老师的5倍。
②教师拍4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老师的2倍。
(4)小结,引导归纳
结合游戏过程,师生共同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什么?(几个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完成95页课堂活动2、3、4题。
2.综合练习。
(1)①8个5相加是多少?
②5的8倍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道题,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的和。
(2)猜猜老师手中拿了几枝铅笔。
①左手拿3枝,右手拿的枝数是左手的5倍。
②右手拿2枝,左手拿的枝数是右手的7倍。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98页练习十八第5—10题。
教学目标
1.加强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
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⑴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个?算式是
⑵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第一行的5倍,第二行摆几个?算式是
⑶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摆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算式是
二、发展练习,解决问题。
1、练习十八5题
⑴、独立看书,在书上填出结果。
⑵、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八6题
⑴、师生共同理解题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八7题。
⑴、独立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十八8题。
⑴、独立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练习十八9、10题。
⑴、独立读题,理解题意。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列式解决并问题。
6、思考题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解决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9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
2、能解决一些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理解、分析问题,能读懂题意。
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⑴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个?算式是
⑵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第一行的5倍,第二行摆几个?算式是
⑶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摆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算式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教学图,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说说题意。
(2)问:要求一共有多小只鸡?实际上是求什么?
生:每个鸡舍有8只,有9个这样的鸡舍,就是求9个8是多少。
(3)让学生列式计算。
板书:8×9=72(只)
答:一共有72只鸡
强调解题格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4)反馈。
2、教学例2。
(1)让学生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
(3)说说这样做的原因,要求大客车可以坐多少人,实际是求什么?
(4)反馈信息。
三、课堂活动。
引导完成100页课堂活动1、2题。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解决问题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100页练习十九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
2、能解决一些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理解、分析问题,能读懂题意。
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猜一猜:
第一排:☆☆☆☆☆
第二排:(是第一排3倍)
算式:
说说你的想法?
二、拓展练习
1、练习十九第1题。
(1)生读题,引导理解题意。
(2)生独立解决,并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3)反馈。
2、练习十九第2、3、4题。
(1)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2)生独立解决,并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3)反馈。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解决问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页例3、例4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进一体会除法的意义。
2、会运用所学习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所学习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⑴28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⑵64根小棒每份8根,可以分几份?
⑶81根小棒平均分成9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8根,可以分几份?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的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从题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问:把24只兔装在6个笼子里,求平均每个笼子装了多少只?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生:就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一份是多少?
问:那该用什么方法来算呢?(除法)
让学生用所学除法知识解答。
(4)反馈。
2、教学例4。
(1)引导理解题意。
(2)问:“苹果的箱数是梨的5倍”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解答。
三、课堂练习
引导完成教材103页课堂活动。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107页整理和复习第1--3题,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经历整理的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
3、系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熟记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整理的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
难点:熟记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
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再现知识
1、教师:同学们,我们表内除法这个单元的学习已基本结束,回忆一下,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2、学生口答,教师整理。展示整理结果。教师加以归纳板书:
除法的意义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分一分(平均分)表内除法
用乘法口诀求商倍的认识
二、单元复习(分一分和用乘法口诀求商)
1、复习分一分
用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用除法表示分一分,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
3、全班交流。
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板书不同的分法。
4、用乘法口诀求商
通过分小棒写出了除法算式并知道了除法算式的商。如果不分小棒,你能很快算出8÷2的商是多少吗?怎样算的?
板书:8÷2=()想二(四)得八所以8÷2=4
12÷6=()
小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又快又好。
三、巩固练习
1、整理和复习第2题:独立填空,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整理和复习第3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3、练习十九1题:读题,列式解答。(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2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8页练习十九3--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
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倍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复习解决问题
1、练习十九第5、7、8、9、11、12题。
⑴独立完成。
⑵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交流,
2、练习十九第6题。
⑴生独立完成。
⑵比一比,看谁对得多。
⑶反馈
三、介绍数学知识“÷”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数学实践活动庆祝元旦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2--113页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巩固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同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鼓励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教学准备
挂图,
一、活动引入
元旦快到了,圣旦老人也来了。
l.观看元旦庆祝,你看到了那些活动场面?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2.展示学生准备的活动图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3.估计旗杆的高度、测量乒乓台的长和宽等。
二、看图提数学问题
1、整体认识这幅图画面上是一所学校的小朋友庆祝元旦时开展的一些活动。小朋友开展了那些活动?根据他们的活动可以分成几个大组?
2、独立看图的每一块,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组内交流,把感兴趣的问题记录下来。
4、全班交流,乘法问题,合唱队站了4排,每排9人,共有多少人?除法问题
有36人平均站成4排,每排几人?
倍数问题
跳舞的人数是伴奏的几倍?交流的过程中要求语言叙述完整,用自己的语言来说。
三、课堂小结
元旦快到了,我们学校也安排了丰富的庆祝活动,希望我们把今天学到的观察方法用到活动中去,一边欣赏节目,一边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六总复习表内乘法和除法(一)
六总复习表内乘法和除法(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5-117页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和除法意义的理解,进一步认识乘除的联系。
2.熟记全部乘法口诀,提高表内乘、除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熟记乘法口诀表,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用乘法口诀求商,会解答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理解“平均分”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
3.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准备
一复习导入。
1.让生归纳各单元的知识点。
2.全部反馈。
(1)表内乘法、除法。
表内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积。
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倍的认识。
(2)角的初步认识。
(3)测量长度。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二指导复习。
1.第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第2题
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集体读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3.第3题
师引导背诵乘法口诀,同桌互背。
全班反馈,对口令。
4.第4题
读题,理解题意。
同桌之间议一议怎么分。
反馈结果:把15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桃子。
出示题目:把54平均分成9份,1份是多少?54里面有几个9?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反馈时指名学生回答结果,并说明列式依据,用哪句口诀口算的?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
5.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6.第6题
让学生回忆在乘法口诀表中,哪句口诀比较特殊。(只能写出一个乘法和一个除法算式)
学生合作加流完成。
全班反馈。
7.第七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说说用哪句口诀算的。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教学内容
教材119-120页练习二十二第1-7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和除法意义的理解,进一步认识乘除的意义。
2.熟记全部乘法口诀,提高表内乘、除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表,加深对乘法和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一谈话导入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2.第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3.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4.第4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要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5.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填的必须是+、-、*、/这几个运算符号。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6.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生独立完成,再同桌合作分类。
全班反馈。反馈时说说分的依据
7.第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8.思考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在小组内发现算式的特点,并试着完成。
全班反馈
(1)7+7+7+7+7+5,列成乘加算式是:7*5+5;列成乘减算式是:7*6-2
(2)9+9+9+9+9+4,列成乘加算式是:9*5+4;列成乘减算式是:9*6-5
三课堂小结
师对生的复习情况进行小结,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
板书设计
用除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117-118页第8.9题及练习二十二第8.9.14.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掌握用乘,除法计算的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
4.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认识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熟练计算乘、除法计算题,提高计算能力。
理解倍数问题,解决倍数应用题。
教学准备
一谈话导入
二指导复习
1.第8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生共同分析图中的信息,解决相对应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2.第9题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生共同分析图中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3.练习二十二的第8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生共同分析图中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4.练习二十二第9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反馈时,可用开火车的形式,并说说口算的结果分别是哪句乘法口诀得到。对于乘加、乘减的算式,要让生说说运算的顺序。
5.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生共同分析图中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6.练习二十二第1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生共同分析图中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与测量长度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8页第10.11题及练习二十二第10-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cm,m的含义,建立cm,m实际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要测量的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2.能熟练地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进一步认识直角,熟练地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3.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几何初步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加深角和直角的认识,会辨认钝角和锐角。
体会cm,m的含义,建立1cm,1m实际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本位换算,会用学生用尺、米尺、卷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正方形白纸
一引入二指导复习
1.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判断角
师在黑板上画几个图形,让生判断那些是角,那些不是角。
指名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判断哪个是直角?
提问: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可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师演示。
(2)角的各部分名称
(3)第10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反馈时让生说说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依据。
2.复习测量长度
(1)指导完成第11题
说说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指名学生回答。
说说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老师板书:1m=100cm
1dm=10cm
1m=10dm
指导学生用手比划上面1m,1dm,1cm三个长度的长
回忆:生活中我们见过的那些物体的长接近1m,1dm,1cm?指名学生回答。
提问:你是怎样记住1m,1dm,1cm的长的?
(2)练习指名回答
一支铅笔长15()旗杆高约8()
毛巾长约6()衣柜高约2()
3.复习测量物体
(1)提问: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什么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呢?(指名回答)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距离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3)量比较长的距离,如操场的长,可以用什么测量工具?(指名回答)
(4)动手测量
用刻度尺量一量自己的美术课本的长与宽,并与同桌交流结果。
三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2.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
打开课本第122页,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
练习完毕,指名回答。
3.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4.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教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把正方形纸对折两次,用三角尺比一比两条折痕相交所组成的4个角。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认识两条折痕所组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走进田园学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教材124-1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进一步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
3、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
一、活动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田园走走,这些蔬菜,水果,你都认识吗?和大伙说说
学生想说哪儿就哪儿,不受限制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知识,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吗?
1、老师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每一个情景中,引出问题。
2、小组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集体讲评
三、谈谈着节课有什么收获?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
教学

《部编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