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古诗三首: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赠刘景文 教案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高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4

古诗三首: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赠刘景文 教案教学设计。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古诗三首: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赠刘景文 教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目标
1、会背诵、默写课文,感受祖国山河和大自然的秀美。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重点理解一日还、万重山、三千尺、落九天的意思,体会作用。
3、能说出3首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理解一日还、万重山、三千尺、落九天的意思,体会作用。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整理自己喜欢的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指导
1、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借助工具书或课文插图理解诗歌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学习《早发白帝城》
1、课前谈话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古诗是一朵特别耀眼瑰丽的浪花。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留下了伟大的诗作,令人读后浮想联翩,感慨万千。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吟诵给大家听?
2、导入揭题
让我们随着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足迹,一起去领略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
揭题:早发白帝城
3、检查预习
(1)、四人小组为单位检查朗读情况,交流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2)、集体交流:
a组词:
帝()辞()猿()
b、选择正确的读音:
出发()理发()(fāf)
朝阳()朝代()(zhāocho)
还东西()还有()(hihun)
重复()重量()(chngzhng)
间隔()中间()(jinjiān)
c、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理解诗意
(1)、说说诗题的意思。
(2)、看图,自己读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能说哪句就说哪句。
(3)、同桌互说。
(4)、教师点拨。
千里、万重山
(5)、看图,串连全诗的意思。
5、朗读悟情
自由朗读,感受诗意,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景美,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师述:李白站在船头,他望着滔滔的江水,两岸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听着猿猴的声声啼叫,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回到家乡,多么高兴!李白禁不住吟唱起来
a师生配乐齐诵全诗。
b情景表演。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谈话引入
李白荡舟回到了江陵,又马不停蹄赶到了九江,观赏到了庐山真面目。让我们也乘上火车,去庐山撩开那神秘的面纱吧。
《望庐山瀑布》(板书)
2、整体感知
(1)、看录象,想一想: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壮观雄伟)
(2)、李白是站在哪儿看瀑布的?你从哪儿看出来?
3、回忆小结学习方法:
(1)、通过看图或查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2)、交流、质疑。
(3)、朗读体会。
4、点拨:
(1)、日照香炉生紫烟(理解香炉、紫、烟)
(2)、遥看瀑布挂前川(理解挂前川,从挂中体会到什么?说明瀑布怎样?)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理解三千尺、疑,你觉得瀑布怎样?)
5、朗读悟情
(1)、生看录象,师述:在这连绵不断的青山之中,一道银白色的瀑布奔腾而下,多么美丽、多么壮观。
(2)、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这美丽而壮观的景象吗?
三、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2、3、4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赠刘景文》
二、简介苏轼
三、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诗歌
2、说说你学懂了什么。
四、点拨:
擎:往上托。
雨盖:荷叶。
犹:还。
君:你。
须:一定。
五、看图串连诗意
六、朗读指导。
七、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1、5、6
八、综合性活动:
选择音乐、画画、题写诗句。
教后反思

精选阅读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案教学设计



21.古诗三首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感受文字之美;通过诗文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第一首古诗的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
1.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望庐山瀑布》,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赞美庐山瀑布的诗。
2.汇报交流收集到的关于李白、庐山风景区、瀑布的资料。
3.学生解题。
4.看图听读古诗,想象瀑布的景象,找出能体现诗人观察点的词。(“遥”字)
二:读诗歌,初步感知。
1.自由初读诗歌,掌握生字“庐”“川”的音、形、义。
2.自由再读诗歌,看看诗中写了那些景物?
3.看图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三:披文入境,领会全诗。
1.师范读第一句,学生试着画节奏。
2.齐读诗歌,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之美。
3.释词解句。
4.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古诗,想象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体会诗的意境和感情。
5.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四:抓住“银河”,激发想象。
1.瀑布与银河有什么关系?诗人为什么要写银河?
2.听读,想象瀑布像银河一样从高空飞奔而下的情景,感受大自然之奇妙。
3.指导朗读全诗。
4.背诵全诗。
五:作业:
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抓住重点词语,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自学自悟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山行》这首诗。
二:教学方法基本同上。
注意以下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坐
爱晚红于二月花
三:读、背诵古诗。
四: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
1.汇报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及背诵全诗。
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把这首诗编成一个故事,看谁运用的语言恰当,描述生动。
五:课堂练习。
1.背诵古诗。
2.填空。
《山行》的作者是()代诗人()。题目的意思是()。这首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资料提供者:黄灵芝

古诗三首《望、山、九》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却先写红日照射下的香炉峰,这就衬托出瀑布背景的雄伟壮观。一个挂字化静为动,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后两行诗既写了瀑布的样子,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一个飞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急流飞奔。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一个疑字写出作者神奇的想象,这种想象夸张而不失真,新奇而又真切,十分自然贴切。

《山行》描写了深秋山间的景色。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诗眼,也点明了作者喜爱枫叶的原因。诗的前三行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秋色图,最后一行诗人情感的抒发也就水到渠成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作者因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游子在外,举目无亲,正逢佳节,百感交集。全诗写得非常朴素,感情十分自然。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就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表达出来,同时传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此句已成千古传诵的佳句,表达了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生活感受。

选编这三首古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炼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亲人的真挚情怀,受到爱祖国、爱亲人的教育。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准备课文挂图或电脑课件,有条件的可从电影《庐山恋》及其他影视作品中剪辑庐山瀑布录像或其他有关资料。鼓励学生从课外书籍、报刊、网络中收集李白、杜牧、王维的生平事迹、三首古诗的背景材料,以帮助理解诗句。

2为了让学生进入诗中描述的情境,可以采取观察课文挂图,聆听配乐朗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按预习要求,先自读课文,画出好词佳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自查释疑,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感受诗意,体会诗情;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相互释疑解难,围绕思考练习展开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展开多渠道的信息交流。

3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处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顿。要指导和启发学生边朗读,边想象,使学生在读中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在读中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要读准押韵的字,烟川天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落字读lu,不读lo、l,瀑布的瀑不读bo,生紫烟的生是产生的意思。

全诗描绘了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要读出磅礴的气势。第一行的生字描绘出云雾在日光照耀下不断升腾,在香炉峰盘旋缭绕的动态,要重读。第二行的遥字写出诗人远望的立足点,挂字极为形象生动,要略为重读。第三行读时要略带夸张的语气,声调要从舒缓转为高亢,最后一行要放慢速度,读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的感受。

《山行》押韵的字是家、花,斜字古时读xi,现在读xi。全诗写的虽是深秋时节,山间人烟稀少,但诗人心情舒畅,停车欣赏,不忍离去,因此朗读的基调是欢快喜悦的。最后一行,更要读出诗人的陶醉感以及对深秋美景的赞美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押韵的字是亲人,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全诗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朗读的基调要深沉。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强调了他乡人地生疏的凄苦,要重读。后两行是诗人想象中的亲人登高的情景。朗读时,要读出思念亲人的纯朴真挚的感情。

4下面是两项拓展性练习,可让学生选做。

(1)看图叙景。观察课文插图,选择其中一幅,根据画面景象,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短文。

(2)自编故事。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参考资料

杜牧(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时期著名作家,以诗的成就为最高。他主张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在艺术上,杜牧自称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九岁就以文才出名,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才十七岁。他多才多艺,还是著名画家,且擅长书法,又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古诗三首·赠汪伦》问题探讨


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人们传诵了上千年,甚至连学前儿童都能倒背如流。笔者在讲授这首诗时,发现一处疑点,现在提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忽闻岸上踏歌声一句,参考书上理解为: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合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含蓄地写出了人们边走边歌送行来了。以笔者所知,踏歌是古代边歌边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成群结队,连臂踏脚,配以轻微的手腕动作,一边舞一边歌,多是在欢庆节日时举行,为人送行,还没有听说过。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当时的情况:李白这次远行,汪伦事先是不是知道呢?如果不知道,他听说后肯定会急匆匆地赶来,哪还有时间和心情组织人们踏歌呢?如果他知道,他也应摆酒设宴,为李白饯行,然后把李白送到岸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样才更合乎二人的交情。可这样一来,忽闻岸上踏歌声作何解释?因此我认为,岸上的踏歌声应与汪李二人无关。正如前面所述,汪伦把李白送到岸边,正在难舍难离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的村子里传来一阵阵踏歌的声音。这不过是个写作技法的问题,使人们踏歌的欢乐和汪李二人离别时的痛苦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二人的离愁别绪,进一步表达了二人的深情厚谊,所以才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句。这种以喜庆场面反衬悲剧情感的写法在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红楼梦》中黛玉香消玉殒之际恰是宝钗大喜之时,便是一例。所以笔者认为,以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方法来理解本诗,是不是更为妥切呢?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3古诗三首教学目标

1.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春天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留连、自在、应怜、小扣、烟花、尽、唯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及每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以前读过描写春天的古诗吗?(指名背一两首。)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古诗。这三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

二、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1)板书课题。

(2)谁能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理解江畔的意思。

(江畔:江边。题目意思:在江边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介绍作者。

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以前读过他写的诗吗?(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读过他写的《绝句》。板书:杜甫。)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师范读。

(2)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不懂的词语。

4.再读,逐句理解。

(1)学习第一、二句。

①理解蹊、花满蹊的意思?(蹊:小路。花满蹊:繁花盛开,把小路都遮住了。)

②压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花很多,很旺盛。)

③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黄四娘家的花开得十分茂盛,一丛丛鲜花把小路都遮住了。千万朵鲜花压得花枝弯下了腰。)

④师小结:前两句诗是说花很多,开得很旺盛。

(2)学习第三、四句。

①理解留连、戏蝶、时时什么意思?并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留连:舍不得离去。戏蝶:游戏的蝴蝶。时时:不停地。诗句的意思:快乐的蝴蝶不停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②自在、恰恰、娇莺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恰恰:黄莺的叫声。诗句的意思:美丽可爱的黄莺自由自在地唱着动听的歌。)

③请大家想想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情景是怎样的?

④师小结:这两句写出了蝴蝶和黄莺各得其乐的情态,为春天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5.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5

6.师小结全诗:全诗诗人只写了一家的花,从一家的花反映出了天边的春色。

7.谁能说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春天里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

8.有感情地读,读出读的情趣。

(1)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2)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感情。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读,师生评读。

9.练习背诵。

三、总结学法。

解题知作者-学习明诗意-品诗明感情-练读并背诵。

四、作业。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复习字词。

2.预习后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二、按上节的学习方法学习《游园不值》。

1.解题。板书诗题:游园不值

谁能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值、不值、园是什么意思?

(值:遭遇、碰到。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园:指私人花园。题目意思: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

2.介绍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板书:叶绍翁,南京诗人,他的七言绝句写得很好。)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再读,逐句理解。

(1)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理解,着重理解以下词语。

应:大概、可能的意思。怜:爱惜。屐齿:木屐鞋下的横梁。印:踏印上。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久:很长时间。春色:春景。出墙来:伸出墙外来。

(2)诗中作者爱惜什么?前两行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久扣柴门未开,说明游园心切)

(3)作者未能进园赏花,并不扫兴,从哪可以看出来?

(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中可以看出。)

5.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了也没有人来开。园里的花开得正好,这些花所代表地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了墙外。)

6

6.小结: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是件扫兴的事,但他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象出满园的春色,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心情由扫兴转为欣慰。

7.谁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8.有感情地读,读出感情。

(1)生读划出重音和节奏,教师加以指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3)练习感情朗读。

9.练习背诵。

三、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解题。

(1)板书诗题,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解题。

(2)理解之广陵等词语意思及诗题意思?

(之:去,往。广陵:今江苏扬州。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2.介绍作者。

(1)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唐代大诗人李白。板书:李白)

(2)李白和孟浩然关系怎样,你怎么知道的?

(俩人是好朋友,从题目和诗中可以看出来。告诉学生,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想想句子意思,画出不懂的词语。

4.再读,逐句理解。

(1)着重理解以下词语:

故人:好朋友,指孟浩然。西辞:辞:辞别。因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所以说西辞。

烟花:指艳丽的春景。烟花三月:指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三月。下:顺流直下。

孤帆:单独地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尽:没有了,消失。唯:只

天际:天的尽头,天边。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帆在这里指什么?为什么只见帆而不见船呢?(帆指船)5.找生说说全诗的意思。

(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6.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7.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8.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歌表达了思想感情。

(1)朗读并画出重音和节奏。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7

三、齐背《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复习字词。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本课的三首古诗。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进行练笔:

1.明确要求:

(1)出示要求,指名读。

(2)指名口述练笔要求:写家乡的景物──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写出片段。

2.选择内容:

(1)教师启发学生围绕爱家乡、赞家乡这个中心,拓宽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

内容:家乡里值得留恋、回忆的地方;自然风光,名特产品、名胜古迹等内容。

中心: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同学之间交流。

(3)指名口述要写的内容,师生评议。

3.练写片断,相机指导。

(1)全班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断,相机进行写法指导。如: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继续练写。写完后的同学进行修改,当堂完成练笔。

作业设计:

一、默写《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填空:

1、《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_代诗人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

2、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句千古佳句,是__代诗人___写的________的诗中的句子。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之广陵,就是____,这首诗前两句______,后两句_____,这首诗表达了______。

三、先理解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留连:_______时时:________

恰恰: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怜:________小: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________尽:________

唯:_________天际: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