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_语文教案

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0-04-28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_语文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_语文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整体感知:

奇异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奥秘,它是人类永远都无法摆脱的诱惑。从古至今,人类对自然的探求,一代一代,从未间断。儿童是自然的孩子,他们对自然界的万千物象都有着原始的好奇心和与生俱来亲和力。本单元选取的这组文章,将孩子的心送还给自然,让他们尽情感受自然的奥妙,这组课文以文学的笔和会飞翔的思维,极富儿童情趣的演绎了自然科普知识,使知识如此鲜活,儿童读这样一组文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会发展他们热爱自然,探求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力量。jab88.CoM

第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文中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调动起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地球的清洁工》通篇用拟人化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几种动物在清洁地球环境方面的不同本领,通俗形象地说明了动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从全新的角度阐释动物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我是你的朋友》通篇以拟人化的写法,赋予蛇以人的感情,人性化的蛇娓娓道来,似乎在和人进行亲切交谈。读来亲切,也容易使孩子达到情感的共鸣。《最后一片树叶》以对话的形式,写出了树上最后一片树叶由不快乐到快乐的情绪变化,运用拟人手法巧妙地向小读者渗透了关于落叶的自然常识。借树叶揭示了生命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59个生字,认读两个多音字得和场。

2、会写32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漂亮。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

过程与方法

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读懂课文,通过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在 小组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民主开放和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感悟文章内容,愿意与他人合作。

2、感受自然界的奇妙,体会动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关心自然和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的朋友。

教学策略:

施教时,我们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将语文课文的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习生活化的语文,努力面对学生的真实,面对真实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同伴交流中得到情感的共鸣。鼓励学生个性情感的表露,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使学生就文本有知识方面的所得,同时通过教师提供资料阅读,鼓励学生课外搜集,向自己的长辈询问等方式,将文本内容延伸,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对自然界知识的掌握。

课时设置:

21.《植物妈妈有办法》2课时

22.《地球的清洁工》2课时

23.《我是你的朋友》2课时

24.《最后一片树叶》2课时

综合学习 六 2课时

口语交际 做小房子 1课时

精选阅读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_语文教案


整体感知:

这一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小英雄于连》、《奇特的钢琴》、《华罗庚的故事》,一个综合学习和一个口语交际《我们要到野外去》。三篇课文向大家讲述了三个人物故事,有小孩也有青年,小英雄于连急中生智,救了全城的百姓;作曲家冼星海因陋就简,用瓶瓶罐罐创作出动听的乐曲;华罗庚小时候好学好问,敢于给教授挑错,最终刻苦努力成为伟大的数学家。它们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信息,乐观向上的个性,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祖国对兴趣那份执著的热爱。另外,这几篇课文还将我们引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了解这些人物的来龙去脉,了解更多的人物故事,这不仅使我们开阔了视野,还使我们受到更多的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会认48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当小导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

2、查阅资料,开展课外阅读等形式,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机智勇敢,锐意进取,执著追求的精神。

课时设置:

精读课:《小英雄于连》2课时

精读课:《奇特的钢琴》2课时

精读课:《华罗庚的故事》2课时

精读课:《朱德的扁担》2课时

综合学习七2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要到野外去》1课时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_语文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_语文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整体感知:

第八单元的文化主题为传统文化。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课标中的明确要求。本单元编排了《戈壁滩上古长城》、古代的女英雄花木兰的动人故事、纸的有关常识和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西游记》节选《唐僧取经》片段。这些故事具有超越空间的冲击力与绵长不朽的生命力,所以一直流传至今。第八单元编选的几篇文章,旨在通过经典篇章的诵读和浅显易懂的故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故事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领略民族文化的不朽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语文的情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65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认识为、重、便、了、挣这些多音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1、识字方面:主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找出不认识的字,知难而求、合作探究、与他人互教互学、让学生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方法与去识记生字。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我们可引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方法去识字。

2、阅读方面:朗读是感悟文章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七、八两个单元大多是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读悟结合起来,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激励学生学习花木兰英勇参军的伟大志向、学习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辛的动人事迹。总之,要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使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乐于与人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最后,我们不要忘了低年级学生写字,老师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要指导学生用好田字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时设置:

精读课:《戈壁滩上古长城》2课时

精读课:《木兰从军》 2课时

精读课:《纸》 2课时

略读课:《唐僧取经》 2课时

口语交际《小小中国文化节》 1-2课时

综合学习 八 1-2课时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整体感知:

第二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天真烂漫的儿童生活,包括《采蘑菇的小姑娘》《雨后》和《我想我能行》。课文反映了不同地区孩子们的快乐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充满儿童情趣。这些课文展示了是新时代儿童的情趣、品质和人格,他们热爱劳动、充满自信,团结友爱。如《采蘑菇的小姑娘》喜欢与同伴分享劳动的幸福的采蘑菇的小姑娘;《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渗透着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和孩子特有的情趣,《我想我能行》面对困难自己努力解决的小贝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采蘑菇的小姑娘》《雨后》。

2、 会认4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复习学习新出现的和过去笔画、笔顺和偏旁。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分析记忆字形。

3、 读懂短文,理解内容。

过程与方法

1、 识字方面:低年级识字还是主要教学任务之一,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认读生字和会写生字。由于学生已经上二年级,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所以字的分析要注重实效,不要让冗长的分析占据课堂,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赞成阶段性总结识字方法、交流识字经验。写字教学要注意帮助学生找出写得不好看的原因,对症下药,纠正他们在书写时字的结构、笔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 阅读教学低段应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兴趣,不宜过多进行技术性的指导。

3、 说话训练要注意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在课外受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快乐的人生态度,感受童年的欢乐时光。

2、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对汉字的热爱。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设置:

5、采蘑菇的小姑娘..2课时

6、雨后...2课时

7、我想我能行2课时

综合学习二 ...2课时

口语交际 买和卖..1课时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整体感知:

第三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热爱自然,人与自然熔融和谐,关爱人类共有的家园,包括《村景》、《风铃草》、《搭船的鸟》和《燕子专列》。《村景》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江南乡村秋季悠然、和谐的优美图景;《风铃草》传来了生活在林边的风铃草发自心底的歌唱生活在这里多美好;《搭船的鸟》使读者见到一只充满灵性的搭作者的船捕鱼吃的翠鸟,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燕子专列》装载的是燕子,更是人类的爱心与真情,描述人们用行动谱就了保护燕子的爱心之歌。

本单元通过这些内容的点点滴滴的渗透,要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大自然给我们很多启迪和知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人与自然熔融和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村景》《风铃草》和《搭船的鸟》中喜欢的段落。

2、会认四十七个生字,会写三十三个生字。掌握新出现的笔画、笔顺和偏旁(建议把具体掌握哪些偏旁部首列出来)。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分析记忆字形。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喜欢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读悟结合,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在读中体味文章所含主旨,铸造完美的人格品质; 课上敢于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或阅读感受;喜欢积累词句和课外阅读。

2、在口语交际时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2、喜欢学习语文,乐于与人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课时设置:

8.《村景》 2课时

9.《风铃草》2课时

10.《搭船的鸟》...2课时

11.《燕子专列》...2课时

综合学习三.2课时

口语交际《该不该养鸟》...1课时

本单元共用去11课时,还剩余6课时用于扩展阅读、我的采蜜集的交流、展示,或做书写练习等。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22.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通过自读,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生齐读)读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

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先自己读,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

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语,齐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并”、“盛”是后鼻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分段练习朗读

1.第1自然段。

a.自由读第1自然段。

b.老师引读。师问:什么时候?谁要干什么?他宣布了什么?

学生以读代答。(很久以前,有位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他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2.第2自然段。

a.自由读第2自然段。

b.教师范读。听一听,老师读出了什么语气?(盼望花开)你也来学一学。(注意指导:十分、天天、看啊、看啊)

c.指名读、分小组读。

3.第3、4自然段。

a.自由练读。

b.练习人物的对话,想一想国王问雄日的话,国王和孩子们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

c.指名分角色读,小组分角色练读。

通读全文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2.朗读课文。

讨论

1.国王为什么要选雄日做继承人?

a.小组讨论交流。

b.汇报讨论结果。

指导书写

1.学生对书上田字格中的字逐一观察,想一想,提醒大家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如:不能把“分”的“八”字写成“人”字。

2.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完成课后“读读想想”

1.指名朗读,齐读。

2.“十分”可以换成什么词?(“非常”“特别”“格外”等)

3.试着用“十分”说一句话。(鼓励与众不同)

拓展练习

续编故事:雄日当了国王以后……

教学反思:

课文的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而且应把自己当成文中角色去体会各自的心情、感受,把自己融入到课文里面才可能是可讲的生动、传神。

23.九色鹿

一、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湖、救”等16个生字,会写“义、求”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意境、积累语言。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昨天,我梦见了一只鹿,它的身上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你们能猜出它叫什么名字吗?

2、今天,我们就和书中的九色鹿交个朋友。

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那就请同学们再回头读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发现有读得不够正确的地方或有不认识的字,你就教教他,也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范读时放慢语速,重读课文中的生字。)

5、指导识字。

(1)教师点击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2)小老师领读。

(3)全班读。

6、请同学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要是认识了就擦去生字上的圈。

三、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大!老师相信你们写字本领也很大!(出示“义”、“求”、“并”、“任”等八个生字。)

2、同学们再用你们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漂亮,再看看老师在田字格中怎么写,记住笔顺。

4、请在书上描一个,写两个。

5、对照课本,同桌伙伴互相评评,哪个字写得好,就用铅笔打个/。没写好的就互相指点一下。

四、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利。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九色鹿把那人救上了岸;后来那个人是怎样对待九色鹿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改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意

1、同学们的字不但记得好,写得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分别用“——”和“~~~~”分别标出九色鹿的话和那个人的话。仔细读读,看看你想对九色鹿说些什么?

3、四人小组互相读他们的对话,并说说自己想对九色鹿说的话。通过各抒己见,学生们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说出来,大家对九色鹿的好心肠,产生共鸣。

4、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配乐读等形式朗读九色鹿和被救的那个人的对话。

5、聪明的孩子,请你们读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看看你又知道一些什么?

(1)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后,并让他找出相关的句子,训练怎样读好这些句子;重在通过自由读、同桌读、挑战读等形式指导朗读好第六自然段,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到被救的那个人为了贪图富贵、享乐,不讲信用。

6、播放第八至十一自然段的动画和课文录音,让学生边观看边听,并配上动作留意它他的神态、动作、语言。

(1)自由组合,三人一个小组演一演。

(2)配乐请三位同学上台演表演,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国王为什么叫人放了九色鹿?那个人为什么躲到大山里独自生活去了?

(3)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当小老师带读。

三、指导积累,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语标出来,摘录到《词语花篮》中去。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一个讲信用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设计上能够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地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

2、在设计上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变化较多,做到了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还让孩子们参加表演,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有可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会话能力。但在从课文往品德教育的导出上还稍显不足。

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8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

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四、写字教学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

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

3、全班汇报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扩展练习

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在表演时课堂没有组织好,有的孩子没有事情做,如果把表演时旁白部分交给表演的孩子,他们有事做,就不会那么吵了。

25.苏雅的画儿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2个会认字,会写8个会写字(另加2个,共10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指导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心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出示课题并读,说说你想知道什么?你从这个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会认字:

1、请你自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得流利、正确,想一想文中的主人公都有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坏之后,苏雅和爸爸都有什么样的表现?请你读一读。(指导看图)

3、从文中勾划出你喜欢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把你喜欢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听。

4、交流词语:

端详楼梯参加客厅弄脏卧下但是评比懂事

变成全班满意比赛道理坏事

(自由读、齐读、抽读)

5、学习会认字。

(1)小组长主持学习会认字;

(2)指导学习一:析字组词

洋弟叁丁庄但苹董

详梯参厅脏担评懂

(3)指导学习二:连一连

艹立王臣讠忄

卜廾办董平端

()()()()()()

(4)卡片识字(抽读、开火车)

三、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1、抽生分角色读一读,其余同学思考,文中苏雅懂得了什么道理?

2、你能举些“只要肯动脑,就会把坏事变成好事”例子吗?

四、练习加标点符号,再读一读。

1、爸爸的主意很妙

2、爸爸你的主意真妙

3、苏雅你怎么会想到画小狗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有情入味;

2、会写字描红,注意想哪些字特别需要注意,为什么?

教学反思:

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往下文探究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识字三“枇杷”和“琵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四、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认字

1、“找朋友”认字:让学生把带有本课生字部件的卡片拿出来,自由找伙伴组合认字。

2、把字卡拿出来,老师读一个,学生摆一个在桌面上。(学生跟着边读边摆)

3、给生字找“家”;黑板上贴上写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小房子”卡片,让学生按结构将字归类。

二、组词说句

1、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生字,用它来组几个词,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2、小组内交流组词情况。

3、全班交流组词情况。

4、用“枇杷”、“琵琶”、“特别”这三个词语分别练习说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找出共同点,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2、半扶半放指导写字,特别是写好“候”、“县”这两个字。

3、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4、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5、评议后继续练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2、3题

1、练习课后第2题。

2、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比一比“人身”、“人参”以及“珍惜”、“珍稀”这两组词语的异同。

3、举例说说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读音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4、全班交流。

5、练习课后第3题。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上能够根据孩子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的特点,用听故事——读故事——识汉字——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在设计上体现了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特点,步步深入地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3、在让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较好落实了教学目标,提高了他们识字的兴趣。

26.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8个生字,正确书写“讶、折、独、梅、暗、寒”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和夜雪的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梅花》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课件或图片)

同学们认识这些吗?它们在什么季节开放?

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梅花?你还了解梅花的哪些知识?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雪花飞舞、梅花盛开的情景。

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几枝红梅迎雪绽放。这美妙、飘香的世界,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叹。让我们与诗人一起走近梅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它的品性!

3、板书课题。教师边画梅花,边背诵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二、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教师巡视并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并纠正读音。

墙:qiáng数shù凌:líng雪:xué为:wéi

3、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以组为单位,学生练习朗读。小组内互相讨论,提出疑难问题并尝试解答。

5、师生共同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墙角数枝梅:数枝,许多枝。

凌寒独自开:凌寒,冒着严寒。

遥知不是雪:遥,从很远的地方看。

为有暗香来:为,因为。暗香,淡淡的花香。

6、学生互相提问,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7、反复练习朗读,想像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画面。

8、在读、议、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洁白的特点。

9、师小结:这首诗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冒雪开放,赞扬了梅花坚强的品格。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识字朋友吧!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进行认读。

2、小组合作,进行认读、识记生字。

梅:形声字,左形右声。

暗、独:采用旧字加部首的办法记忆。

遥:和形近、同音字摇进行区分记忆。

寒:和形近字“赛”进行区分记忆。

凌:可采用编写谜或顺口溜的办法记忆。凌:两点水做准备,土八折文排好队。

3、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端正、美观。

(2)学生试写,教师重点提示:

独、梅、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要注意避让。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两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宝盖头,三条横线间距要均匀。

四、引导背诵

1、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背诵。

2、播放音乐,学生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背诵。

3、学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背诵。

第二课时《夜雪》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一猜:我是水,我会变。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升到天空。到空中,变成极小极小的点,连成一片,我就成了云。冷风一来,我就会变成小花朵落下来。你们猜,我变成了什么?

2、板书课题:夜雪

3、根据诗题猜猜这首诗写什么?(夜晚下的雪、夜晚的雪景,夜晚出雪……)

4、试读古诗引导质疑,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二、带种疑问,学习古诗,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读识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并用铅笔圈出认识的新字朋友。

3、教师领读生字卡片,并进行正音练习。

衾:qīn枕:zhěn讶:yà复:fù折:zhé

4、师领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5、播放雪景课件,师配乐范读。

6、理解诗句大意,解释重点词语。

已讶衾枕冷:衾枕,被子和枕头。讶,惊讶。

复见窗户明:复,又。明,明亮。

夜深知雪重:重,雪下得很大。

时闻折竹声:时,时常。闻,听见。折竹声,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

7、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同桌互相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试说诗句的意思:

我睡着睡着,感到很惊讶,怎么被子和枕头越来越冷?这时候,我又看到窗户外面的雪特别明亮。夜己经很深了,我知道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时常还能听到大雪压断竹子的声音。

9、同桌互相说说你读这首诗的感受,想像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三、学习生字,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共同交流记忆方法和结果。

讶:形声字,左形右声。

枕:(编顺口溜)木头横着放,倦腿人枕上。

复:(编顺口溜)人上,日中,折文下,不止一次还复杂。

3、指导书写。

讶:讶的第四笔是竖折。

折:第五笔撇,要写在竖中线上。右边是“斤”,不是“斥”。

这两个字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才好看。

四、想想画画

把你喜欢的梅花或雪景画下来。同桌互相讲解、欣赏。

教学反思:

1、课的设计能够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重视背诵朗读的基础上,把识字的要求在课堂上落实的比较好。

3、重视听说读写,还能让学生把对诗歌的感知通过绘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能较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备课”,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整体感知:

第五单元的文化主题是亲情、关爱,包括《古诗二首》、《窗前的红气球》、《妈妈睡了》和《送给奶奶的阳光》,课文素材大部分来源于儿童真实、自然的生活经历,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孩子们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的心灵感受。如《窗前的红气球》一文体现了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妈妈睡了》一文展示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送给奶奶的阳光》一文中展示了小孩子对长辈的关爱之情。《古诗二首》也体现了兄弟、朋友之间的深情。

施教时,我们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面对学生的真实,面对真实的学生,组织语文学习活动,在自主阅读、交际过程中引发共鸣,关照自身,用童心体会感情文章,有自发的个性感情和创新,不仅使学生就文本有所得,提高思想认识,更应把学习过程中的习得落实在日常行动中,实现从儿童生活中来,学习提升儿童生活,指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背诵《古诗二首》和《送给奶奶的阳光》中喜欢的段落。

2、会认五十七个生字,会写三十二个生字。掌握新出现的笔画、笔顺和偏旁(建议把具体掌握哪些偏旁部首列出来)。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分析记忆字形。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对读书感兴趣,在读中体味文章所含主旨,铸造完美的人格品质。

2、在口语交际时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对朋友、长辈学会关爱,铸造完美的人格品质。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使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乐于与人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策略方法:

1、自主合作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我们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通过反复诵读或多媒体手段创设的画面展开想象,理解诗、文的意思,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情感,然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谐互助,充满人文气息的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为学生推荐阅读篇目(建议:推荐哪些篇目,量是多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读书兴趣。

课时设置:

精读课:《古诗二首》 2课时

略读课:《窗前的红气球》 2课时

略读课:《妈妈睡了》2课时

精读课:《送给奶奶的阳光》2课时

语文趣味活动《夸夸我的妈妈》1课时

《当大人好还是当小孩好》1-2课时

综合学习 五1-2课时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版)


第六单元(课文)

15.大禹治水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在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无家可归时,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文章共4个自然段,按起因、经过、结果安排故事情节。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课文篇幅短小,选材精当,文中精准规范的语言,如“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挖通大河”“劈开大山”等动宾搭配的词组值得学生咀嚼品味积累;文中“九条”“九座”“十三年”“三次”“十多岁“等数量词的运用对表现人物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

大禹治水的故事距离学生很是遥远,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大新疆,对于洪水没有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年纪尚幼,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但这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操熏陶的良机,这些在蜜糖中长大的孩子普遍比较自私,不太会主动关心周围的人和事,通过教学本课,可以与现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相联系,培养学生悲天悯人的大爱之情。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大禹治水》一文,就是要引领学生自主走进语言文字,品味语言的秘妙,感受文本形象,体会文本内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谁能说说你知道的英雄、伟大人物?(生自由说)

2、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伟大的英雄——禹(板书课题),齐读三遍。

3、简介禹,质疑,从题目上,你们可以看出文章写大禹什么事吗?

[一步步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各自然段序号,分别说说哪个自然段写治水前、治水、治水后。

2、出示小黑板,指名填空。

第()自然段写洪水危害老百姓;

第()自然段写大禹治水经过及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自然段写洪水被制服,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这一环节的设定,让学生脑子里对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字音;

4、师范读课文

[加强朗读训练]

5、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害、姓、理、形、通、被、制、伟

2、指名读。

3、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生可同位互相讨论)

[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加深对字的记忆。]

4、老师范写生字。

5、学生在书上描红书写。

四、作业。

用本课生字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

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引读第4自然段。

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朋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来一起解决这些问题。[这三个问题的过渡,提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课文,认识大禹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是啊,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2、让我们来了解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4、教师用简笔画勾画出淹没的农田,冲到房屋的洪水。

(1)在平日里,水都在农田下,发洪水时(边画洪水边说)洪水淹没了农田,意味着什么?(人们没有粮食吃)

(2)继续画:大水把人们的房子也冲毁了,这意味着什么?(人们没有家了,也就无家可归了)

5、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人们只好到处流浪,过着痛苦的生活。

6、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指名读。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运用板画与介绍,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能入境读书,体会老百姓的不幸生活。]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能让老百姓这种苦难的日子继续下去吗?不行!这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害真是太大了,该不该治?这时谁挺身而出?大禹也像你们一样,下决心治理洪水,他会怎么想呢?这个决心下得好!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2、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出示图1:禹先做了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样察看的?指名读文。

出示句子: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指名读。水流我们都知道,地形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要察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爬山,还得过河,辛苦吧?大禹可比我们辛苦多了,你从哪里看出来?千山万水就是指他爬的山很……,过的河……数都数不清。谁来读好这个词。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来读好这句话。

4、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出示图2:禹又做了什么?指名读。

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这句话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九字,你从这个九字明白了什么?如果只是挖河还不算难,如果河与河之间还有山,那还要劈开大山。你见过大山吗?让你去开山你敢么?大禹干了4千7百多天,要13年,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又都被禹战胜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

[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孩子提炼生活、丰富想象,重新构建原有的知识储备,学生通过想象,可以进一步体会大禹的辛苦及面对困难无畏的精神。]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呢?请小朋友听一个故事。师介绍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

教师小结:禹为了治理好洪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察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他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方法是补养的。你听了,觉得大禹又是一个()的英雄。

[通过讲述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通过介绍父亲治水的教训,进一步引导小朋友“知其所以然”,大大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通过两次概括:大禹是一个()的英雄,为后文“伟大英雄”的理解打下伏笔,理解文末称他为伟大的英雄,也就水到到渠成。]

6、学到这里,觉得大禹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听吗?

1、教师讲述,谁能把他填一填吗?

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谁愿意读一读。

3、大家说说一周有多少天?一个月多少天?一年多少天?十三年知道多少天?十三年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如果是你,当你一年、两年见不到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三年见不到他的父亲,他幼小的心灵又会怎么想?有一天,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面对儿子的提问,娘会怎么回答他呢?指名学生角色表演。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小钩子钩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同时让学生联系自己,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接着又让学生分别表演母亲和儿子,让学生将内心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就能在境中悟情,体会大禹的伟大精神。]

4、小结: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阅读课文后,进行概括,适时拓展介绍成语,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5、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气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导,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主人公,让学生的脉搏和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

6、读到这里,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难?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过渡: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2、出示图片: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

[展示老百姓安定生活的情景,此时无声胜有声。既扩充了课文的内容,也有利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这幸福美满的日子是谁带来的?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

4、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5、学到这,你又想对大禹说什么?

[进一步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性,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三个连续的问题,体现了一定的梯度,通过角色的变换,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

6、是的,他不愧后人称他为大英雄,不仅我们这里说他,所有的人都记住了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公元后21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板书)!

7、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

[引导学生讨论,既照应了题目,又完成了开头的学习目标:为什么称大禹为伟大的英雄,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禹的形象,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8、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升华情感让人文性与思想性进一步整合,让学生用“心理视线”去读书,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五、扩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来读一读。

六、讲故事。

把你最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洪水肆虐

大禹治水{治水过程智慧超群无私奉献

洪水退却

教学反思:

16.朱德的扁担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记叙了朱德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时,和大家一起挑粮食的故事,表现了他虽身为革命领袖,却以身作则,与普通战士一起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课文叙述生动详细,真实地反应了当时革命战士间的互助互爱,同甘共苦的精神,但这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要放入情境中好好体会。本教学设计很好的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上表现出色。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让学生感受革命领导人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读文。

教学媒体

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都认识哪些革命伟人呀?

2.你认识他吗?读“朱德”,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师补充朱德生平: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特别是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可以说,他是一位很会打仗的大将军。但是,今天,等你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会感受到朱德的另一面。

3.指读课题。

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质疑课题。

简单介绍扁担: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其外形都是共同的,那就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我认为扁担具有杠杆作用,不仅为我们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省力。

4.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

二、新授课

1.自读课文三遍,并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1)指读第一段,正音。说说时间、地点和人物。从这一段里,你知道了什么?

(2)指读第二段,正音。这段讲了什么?

(3)指读第三段,正音。看看一共有几句话。

齐读第三自然段。

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疑问了吗?回答刚才的问题。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观察每个字,说说它是什么结构。

2.师在黑板上范写,生在书上或本上写。

3.说一说什么字怎样写。扩词。

4.生描红、临写。

四、写话

用本课的生字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3.大家看,朱德同志正挑着扁担向我们走来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自己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看看,朱德同志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挑扁担呢。

2.指读相关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会师”是什么意思?当时朱德同志带领着革命起义队伍,而毛泽东带领了八路军,他们的目的地都是井冈山。经过一段时间,他们都到达了井冈山,互相碰面了。这叫…会师。

(2)井冈山上就是朱德的队伍了。山下是日本鬼子。你能说出,红军是哪部分队伍吗?(山上的队伍)

(3)那正是咱们的队伍。虽然占据了山上这个有利位置,但是,山下就是……生:敌人。

你感觉红军所在的地方怎么样?(危险)

3.请你读出危险的感觉。指读第一自然段。

4.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井冈山不仅是个危险的地方,它让红军们面临了另一个困难。请你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红军的困难在哪里。

2.指名说。(粮食不够)

3.你从哪里看出来?指读相关句子(第一句)

4.要粉碎敌人的围攻,除了储备足够的粮食,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了?(没有)你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必须)

5.是呀,你能给“必须”换个词语吗?(只能、只有、一定……)

6.再指读第一句。你能用必须说句话吗?

7.指读第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井冈山的粮食不多;红军要去茅坪挑粮食)

8.茅坪在哪里?(山下很远的地方)。

9.交流。指读。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1)茅坪很远。“五六十里”,说明远。指读。

(2)路难走。“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想象,走的时候会遇到哪些困难?

10.这位战士,这么难走的路,你愿意去挑粮吗?为什么呀?

11.书本上战士们是怎样的心情?指读第三句。从哪里看出来。

12.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朱德有几根扁担?

2.交流答案。(两根)

3.你怎么知道是两根?(第一根朱德挑了之后,被一个同志藏掉了,于是他找了第二根)

4.为什么这个同志要藏朱德的扁担呢?自己读第2-3句话。思考。

5.指读。

6.朱德怎样挑粮的?指读相关句子。

7.挑了多少粮食?(满满的一担粮食)反复指读,读出多。

8.采访:朱德同志,你挑那么多粮,累不累?你什么心情呀?为什么?

9.大家知道吗?白天,朱德要关心战士的身体,要检查军队情况,要观察敌人动向;晚上,他又要担心大家有没有休息好,有没有挨冻、饿着,他还要侦查敌情。你感觉朱德的工作怎么样?(很多,很繁重)

10.所以,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生接读。

11.这位小战士,你干嘛要藏朱德的扁担呀?为什么呢?

12.朱德同志丢了扁担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读第4句话。

13.交流。回答问题。

14.你认为朱德做扁担花了多少时间?(一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连夜)指读。你还从这个词语看出了什么?

15.朱德的第二根扁担什么样?(刻了朱德记)

16.为什么要刻呢?(不要再丢了)这三个字表示什么?(表示这根扁担是朱德的)

18.采访:小战士,你还想藏朱德的扁担吗?为什么?

五、总结

1.齐读全文。

2.课文学完了,你想对朱德同志说些什么呢?

3.大家看,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他毫不摆架子,却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我们都要尊敬他呢。还有哪些革命伟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起记下他们的名字:毛泽东、邓小平、陈毅、朱德,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他们的故事。(让学生阅读提前准备好的有关伟人故事的文章。)

六、写话。

写一写身边的有关感人的故事。

板书设计:

第27课朱德的扁担

五六十里

一道去挑粮

山高路陡

教学反思:

17.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光。树木茂密,鲜花朵朵,地上是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周恩来总理在画面中间,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大家十分高兴。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讲了周恩来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课文共8段,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

教学目标:

1、会认17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准备:

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畅所欲言)

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4.补齐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3.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检查初读情况。

5.出示生字认读。

三、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2.重点指导:“恩”上半部不是“田”;“泼”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凤”不要写成“风”;“鲜”,鱼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寿”下边的“寸”要写小一些;“脚”三个部件的高矮不同。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自己写的字,大家互相评一评。

四、写话。

用本课的生字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读生字,齐读,点名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朗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感悟课文中所写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这个特别的中的氛围。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思考:(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3)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

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展示象脚鼓图片。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这句中有一个比喻,生动形象。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谁来说说“今天”周总理穿的什么样的衣服。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呢?

2.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

(四)读、议第五自然段。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启发想象: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五)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三、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1.指导学生自己组词填写,再统一交流。

2.你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多音字,给大家说说。

3.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不仅仅是本课的。

四、拓展交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请给大家讲一讲。(学生介绍,老师补充资料。)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他们白天进行斗牛、摔跤比赛,晚上有的在篝火边载歌载舞,有的则手举火把在田间奔跑、玩耍,十分热闹。

那达慕大会:每年七、八月份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大的节日。牧民们穿着盛装,骑上骏马,赶着牛羊,唱着牧歌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蒙古族小伙子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而其他人则在一旁随着琴声边唱边跳,快乐极了。

五、写话。

写一写我们过六一或是12.9大合唱时的情景,注意抓住一个点一个细节来写。

板书设计:

17.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共渡泼水节祝福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教学目标:

1、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2、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重点难点: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早就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能写善画,很会看图讲故事、编故事呢?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看图讲故事、编故事。有没有信心?再大声一点!

3、请你们把书打开81页,这节课我们要看这幅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听老师读图下的两段话,看看有会么要求?(板书:看——想——说)

二、观察图意,指导方法

1、引入课题,出示图画。

(1)请你们看,图中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学生自由看图,看懂了举手向老师示意。

(3)孩子们:请把书放好,看大屏幕。你们看懂了?

2、观察图意,分图说话。

(1)幻灯片出示第一幅图

①、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②、他们吃饭是在什么时候呀?

③、他们在什么地方吃饭呢?

④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板书:(吃饭)

(2)幻灯片出示第二幅图

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图,图上又来了谁?

②孩子在做什么?爸爸开门做什么?(板书:看书)

(3)幻灯片出示第三幅图

①仔细观察第二幅和第三幅图,看看孩子和爸爸有什么变化?

②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第三幅图。

(4)幻灯片出示第四幅图

①餐桌前是谁和谁?谁不在?猜猜他做什么去了?

②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那第四幅图谁来说说呢?

(5)幻灯片出示第五幅图

①猜猜妈妈可能会说什么?

②谁能来说说?

(6)幻灯片出示第六幅图

①猜猜第六幅图可能画的什么?

②把你想像的画面用语言进行描述。

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那你们能把六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请看要求,(幻灯出示)齐读,按要求试着跟你的同桌说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补充。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完后可以评价,也可以补充。

(3)你觉得自己说得怎样?

(4)抽生评价。

三、创设情境,表演故事

1、刚才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不错,你们愿意做个小演员,把你们编的故事演一演吗?(幻灯出示图片),读题目要求,想一想:这个故事需要几个角色:小明、爸爸、妈妈,剩下的小朋友就请做观众,对于成员的表演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轮流进行表演。好,现在开始吧!

2、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故事的表演。

四、感悟故事,拓展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大家学到了很多:A、养成阅读的好习惯。B、学会了怎么样说清一件事。C、在交际活动中,培养了认真倾听、合作的良好交际习惯,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们!。

5、老师还给大家推荐一部非常好看的书《绿影仙踪》,我们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五、总结: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美好、很可爱,同时,书中也有许多乐趣,让我们畅游书的海洋吧!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4、学习“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5、积累关于励志的名言,培养阅读和积累励志名言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6、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另外组词:

轿(轿子)(花轿)

救(救命)(营救)

摩(摩的)(摩托车)

托(拜托)(托住)

防(预防)(防止)

渔(渔夫)(渔民)

货(货车)(货物)

科(学科)(科目)

考(考察)(考试)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车或船?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洒水车

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钻洞,呜呜向前冲,载客又运货,运输立大功。火车

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自行车

要排队等,一个一个投币才能坐的车。公共汽车

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小朋友真棒!都猜对了

4、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盛开床铺种子好人分别

盛饭铺路耕种好客水分

重新高兴口号干净难忘

重点兴起号叫干活灾难

2、看谁能给这些多音字注上拼音。

3、师出示正确的拼音,生检查自己的注音情况。

4、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多音字还有哪些?

5、我会选一组多音字说话。

6、请同学交流汇报。

7、感受标点符号的奥秘。

句号:表述完整的一句话。

问号:用于问题的末尾。

感叹号:又称惊叹号、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

8、学生试着给3个句子打标点。

(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2)我们去公园玩公园花真多呀

(3)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是什么树呢

9、想一想一般以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问号?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感叹号?

10、你能说一句问句和感叹句吗?

三、我的发现。

1、先观察,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巴—把爸吧

包—饱抱炮

方—放防房

青—清晴情

马—妈蚂吗

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4、感叹中国汉字的魅力。

四、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多音字引入新课。

二、日积月累

1、师: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积累什么吗?

2、打开83页,读读: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3)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

3、读了这3个句子,你还想再了解些什么?

4、简要了解出处及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志当存高远,志:志向。存:怀抱。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有志不在年高,下句是无志空长百岁。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心里有远大的志向要从小就培养,心中没有理想,到老也是白活。

5、想一想,这3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6、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目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7、全班交流。

8、师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我们便会为之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三、我爱阅读:鲁班造锯

1、读一读。

2、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讨论:鲁班是根据什么来造锯的?

4、和同桌讲一讲鲁班造锯的过程。

5、鲁班根据小草上的小齿便发明了锯子,那人们还根据大自然中的哪些动植物及现象有了新的发明的?

6、请同学交流。

7、拓展:你想根据生活中的哪些特别进行发明创造?仔细想一想。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及习题(冀教版)


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时间:1月20日

单元教材分析:组长:主备人:复备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要求“会认”的三十个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生字。

2、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运用。

3、积累优美词句,背诵指定的篇目和段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形象,并留意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2、根据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进行拓展性阅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情感和价值观:

了解冰心其文、其事,从而对冰心形成初步的印象,能够受到“爱”的熏陶和感染。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永远的冰心奶奶”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讲读课文《别踩了这朵花》《再寄小读者》《肥皂泡》《大舞台》《送别冰心》,一篇阅读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以及和冰心相关的链接和《综合学习六》。这些篇目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充满爱心的伟大作家,以及她“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精神。冰心奶奶被称为“百岁老人”“世纪老人”,但她还是离开了,那就让她的精神长存吧。

教学思路:本组教材语言描写生动、具体,对人物的形象刻画栩栩如生,是我们学习的好素材。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动员他们广泛地搜集冰心的相关资料,读一读她的作品。课上通过形式多样的读,真正地感悟文本,从而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教师也可以适当地通过形象的图片、录像、语言等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故事中,以便更好地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课题:26别踩了这朵花组长:主备人:2课时

教材分析:

《别踩了这朵花》这首诗于1957年4月25日发表在《中国少年报》。

全诗采用第二人称,诗的第一节开宗明义,直抒胸臆,以率直恳切的语气,向小朋友们提出一个希望——一种提醒,嘱咐,乃至要求:别踩了这朵花。诗篇对这朵“小小的黄花”作了述说:这是一朵幸运又快乐的蒲公英花,它在妈妈和大自然的关爱中成长着,在春天的滋润和期望中成长着。这又是一朵勇敢的花,它有着不畏艰险的坚强性格和蓬勃的生命力。诗的最后一节,又回到了诗人的“直抒胸臆”,对小朋友提出了更深一层的希望和嘱咐。冰心告诉小朋友:“小黄花”是大自然之子,它理应和人们一起共同享受春天的欢乐。因为,它也和人们一样,以充满生机的生命,把春天装扮得美丽多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认识并掌握1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②了解冰心在这首小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读懂”等有层次的朗读,逐步深入课文,与文本对话,同作者交流。在读中体意,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受到“爱”的熏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冰心对消化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四、教学重、难点:

1.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孩子们的爱心。

2.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思路:

学生在“读通”“读懂”“背诵”等有层次的朗读,逐步深入课文与文本对话,同作者交流,在自学、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受到爱的熏陶和感染。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写写读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1、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

导入:

1、每人分发一张图画,图画内容:马路边有一棵开黄花的蒲公英。让学生交流如果自己在马路边看到这朵蒲公英会怎么做?

2、在冰心奶奶的创作中主要突出“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她的作品充充满浓烈的仁爱思想,不信,你听,冰心奶奶对我们说——

老师读诗歌。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1、参照预习常规

2、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

3、利用单元首页,本课文前的导语,总体了解冰心。

第二课时:1、冰心奶奶在这首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2、为什么这朵小小的黄花引起冰心奶奶这样的关注?

3、默读思考:你懂得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

4、思考:冰心奶奶的心思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蒲公英这朵小花吗?

小组交流:

检查要点:

1、冰心的资料(互说)

2、文章的阅读(对学,互读)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这朵小小的黄花引起冰心奶奶这样的关注?

让学生从诗歌的第二至第四节进行精读,从两方面进行概括:一是这朵小花是一朵蒲公英,它很幸运,很快乐,得到了妈妈和大自然的爱护。二是这朵小花很勇敢、顽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勇敢地面对着一切。

2、默读思考:你懂得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

学生结合有关语句,认识到冰心奶奶是在告诉小朋友要爱护小花,因为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也为春天的美丽景色做出了一份贡献,它和小朋友一样在创造着春天,也在享受着春天。

3、思考:冰心奶奶的心思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蒲公英这朵小花吗?

“以小见大”的体会到,从这朵小小的蒲公英,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有爱心的,她告诉小朋友们要爱护自然界里的一切生命

展示形式:小组探讨,交流汇报

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采用板书设计形式。

补充扩展、资料

1.依据“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让学生阅读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冰心作品。

2.根据“我的心思你们也懂”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

达标训练:(可结合练习册或其他资料)

第一课时: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

fēnfāngchìbǎngliángshuǎng

()()()()()()

kuàilèpiāoyángduànsòng

()()()()()()

二、快乐挑错台。

1.我们大家饶着它走。()

2.去年有一天,秋空明郎。()

3.你看,它多永敢。()

4.春风里漂扬着新衣。()

三、快乐连线。

厚厚的翅膀

春天的芬芳

泥土的气息

金黄的棉衣

第二课时

一、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去年有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妈妈给它披上________________,降落伞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的雪,给它__________,它静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就在马路边上安家;它不怕_______________,也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理解。

1.这首小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写出你对“我的心思你们也懂,在春天无边的快乐里,这快乐也有它的一份。”这句话的理解。

课题:27再寄小读者组长主备人2课时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四个生字,学会六个生字。

(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通讯这种文体。了解作者在这篇通讯中与小读者们哪些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心理,注重阅读体验,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体会冰心爱儿童、爱生活的情感。

(3)根据相关提示,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选读《寄小读者》系列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作者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并结合具体的语句有理有据地阐述

教材分析;

1958年开始,冰心开始写《再寄小读者》,本文是“通讯一”,本系列共由20篇通讯组成。文章开始,冰心告诉小朋友们她将继续为儿童写作,继续为小朋友们写通讯的心愿及兴奋的心情。然后,作者回顾了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见证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强烈情感。

教学思路;

让学生阅读有关冰心的资料,初读课文,质疑,解疑。再读课文,围绕思考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认读本课四个生字,学会六个生字。

(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了解通讯这种文体。了解作者在这篇通讯中与小读者们交流内容。

导入:(激趣)在上节课中,我们知道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她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的作品。上节课我们学了她的一篇诗歌《别踩了这朵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她的另一篇不同体裁的作品《再寄小读者》。这是一篇通讯。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按常规预习完成

第二课时:

1你从这篇通讯中读出了什么内容?

2把听到的、看到的、把祖国的变迁在书中画出来

3将作者谈到的内容进行归纳。

小组交流;

第一课时:1互查预习作业。

第二课时:2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合作探究:

一、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通讯的?谈感受。

二、出示最后一句话;“你们将来一定会懂得我这时这种兴奋的心情。”

1“这时”指什么时候?

2为什么会有这种兴奋的心情?

3为什么将来一定会懂得?

4为什么说“我”在枕上的心境和这位诗人是迥不相同的?

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用板书设计的形式。

补充扩展

1.质疑答疑:课文是一篇通讯,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通讯吗?

2.搜集冰心奶奶的散文。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一、课文理解

从第一次开始给小朋友写通讯,至今已()年了。文章以()的形式,告诉小朋友祖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的人民开始着(和平)的劳动、(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二、我把词语送回家。

兴奋喜悦

1.你们将来一定会懂得我这是种()的心情。

2.秋收结束了,农民的脸上挂满了()。

密切亲密

1.他们是()无间的好朋友。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

第二课时:

一、我会依葫芦画瓢。

1.自从决心再给你们写通讯,我好几夜不能安眠。

自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论我走到哪里,都要把热爱你们的心带到哪里。

不论……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什么了呢?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吧。

教学反思:

课题:28《只拣儿童多处行》组长:主备人: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学会书写12个生字。

3.体会课文题目的意思。想象文中描绘的几个场面,并自主积累精美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

教材分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给世界爱和美”,这是冰心老人为“冰心奖”所作的题词,其实这正是冰心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只拣儿童多处行》全文字里行间饱含了她对真爱和美的追求。这篇文章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流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篇散文宛如一首诗,一首吟诵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诗歌;宛如一幅画,泼洒生机和快乐的油彩画;宛如一首歌,歌唱着鲜花与少年,歌唱着爱的主旋律,全文读来令人十分欢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

教学思路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领会冰心奶奶眼中儿童的特点,可让学生找出写儿童的句子和段落,抓住描写儿童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咀嚼品味,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领会儿童像春天一样勃勃生机,活泼可爱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句段的朗读、品味,学生自然地体会到作者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注重学生的多元解读,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恰当地引用课外资源,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把文章中的生字划出来并标上音;划出文中的多音字。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坐无隙地、浩荡、密密层层、忸怩、感召、团聚。

3.说一说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的意思。

4.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5.想象文中描绘的几个场面,并自主积累精美的词句。

第二课时

1、默读课文,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

导入: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你最想到哪里去找春天?

2、那么春天还会在哪里呢?冰心奶奶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师板书课题:28只拣儿童多处行(注意“拣”字的写法)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1、详见预习常规

2、说一说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的意思。

第二课时

1、默读课文,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小组交流:

检查要点:1、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对学,互读)

2、文章的主要内容(组学,互说)

3、对问题的梳理。(组学,互说)

合作探究:

一、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一:孩子

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们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提示:“魔术匣子”和“小天使”让你想到了什么?

2、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提示:太阳让你联想到什么?理解“喷发”

预设二:花儿孩子春天

1、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提示: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过“喷泉”吗?由海棠花联想到“喷花的飞泉”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

2、春天写在儿童的脸上,春天洋溢在儿童身上。为什么作者能从两样不同的事物上找到出春天呢?

二、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冰心奶奶的心中春天最美丽的景色就是天真,可爱,充满朝气的儿童啊,在她心里儿童就是小天使,就是太阳,就是花朵,就是春天,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采用板书设计形式。

补充扩展、资料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巴金曾说,一代代青年读了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让我们来看看冰心的其它作品吧。

作品推荐《寄小读者》《小桔灯》《雨后》《纸船》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过来也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2.对,就是开得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二、照样子写词语

闹嚷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叽叽呱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读句子,完成填空,并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句话把“颐和园”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小天使”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

2.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这句话用“喷花的飞泉”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比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句。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够找到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9肥皂泡组长主备人2课时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3.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材分析;

肥皂泡》一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意境非常美。文中有很多词语虽不常用,但它们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冰心眼中肥皂泡特别的美。理解这些词语的最好方法,是给学生相应的感性体验。冰心奶奶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和我们一样的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的梦想,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独特的情感。

教学思路;

让学生阅读有关冰心的资料,初读课文,质疑,解疑。再读课文,围绕思考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第二课时:

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导入:(激趣)同学们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你们感觉怎么样?心情怎样呢?(高兴)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题《肥皂泡》齐读课题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按常规预习完成

第二课时: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在书中画出来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梦幻泡泡)

2看着远去的肥皂泡,你想说些什么?

小组交流;

1对学检查生字词情况。

2对学组学预习问题

合作探究:

问题:

1肥皂泡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怎样的梦幻般的感觉?“我想……”

2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谁愿意说说你美好的想像,让我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小组内分条列出。也可以分条列出也可用板书设计的形式。

课外补充;

1资料

冰心4岁时,随父母迁居山东烟台。冰心常常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小军展,佩上短军刀,跟着父亲学打抢、骑马、划嘉,黄昏后,就在入泊的军舰上参观,夜晚又来到旗台上看星星,蔚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陶冶着她幼小的心灵。

冰心不仅是终日贪玩的、天真活波的孩子,同时也是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她4岁时就开姑跟母亲认字卡,6岁进私垫。堂屋的对联,墙上的字画,包括果脯的商标纸,都是她最初的“课本”。丰富多彩的民同故事,使成了她最好的精神食粮。7岁的冰心自己拿起了《三国演义》来看,看完“三国”,她又读了《水浒》、《聊斋志异》,整天手不释卷。11岁时,她已读完了《西游记》、《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全传》、《东周列国志》等书。这时,她还对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跟老师学习作诗。老师要她先学对对子,当老师出了上句“鸡唱晓”时,她几平不假思索地就对出了“鸟鸣春”;老师又出了“榴花照眼花”,她对以“柳絮笼白衣”,老师很赞赏她的才思敏捷。此后,她除了课堂上作文章外,课余时间就自己作诗,请老师修改。后来当父亲与朋友开诗社的时候,她也跟着去旁听,从不肯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文学熏陶,最终使她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

2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练笔仿写。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一、拼音乐园。看拼音写词语。

féizàorónghuàlínglóngjiāoào

()()()()

二、比一比,找不同,再组词。

娇()扯()渡()拌()

轿()址()镀()伴()

桥()趾()度()胖()

三、慧眼识真。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黏稠(zhānnián)屏着呼吸(pingbǐng)

挨着(āiái)光影凌乱(léngling)

2.若用扇(shānshàn)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shàn)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第二课时:

一、头脑灵活。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时,大家都()心,()头,()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了。肥皂水()下来,()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了眼泪。

二、词语博士。照样子,写词语。

例:轻悠悠、、、。

三、才思敏捷。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那么(),那么(),那么()。

2.用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教学反思:

课题:30大舞台组长:主备人课时:2

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读准生字的读音,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有层次地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欢畅、自由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

本课教材分析:

《大舞台》一文与本单元的前面几篇课文不同,是作家山曼以第三人称介绍的童年的冰心在烟台东山边海军营旁边居住时的生活经历。

课文开头以简洁的语言交代出山上或海边是儿时的冰心常去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冰心常到山上去看野花、野菜,开心地跑来跑去。第三自然段写冰心常到海边看常涨常落,感受了大海的亲切与伟大。第四自然段写军营的号声给冰心带来的特殊感受。第五自然断则是写冰心从军营的水兵们那里了解到了水兵们与大海搏击的情形。第六自然段写的冰心了解道的“渔眼”等渔民捕鱼的情况。第七自然段可以说是对前面有关大海的内容的总结,强调了大海对冰心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课文的结尾借用了冰心晚年的回忆,点出了她童年生活的舞台及这个舞台给她留下的美好感受——舞台非常辽阔,生活在这个舞台上的冰心则感受到了“无限的欢畅与自由”

教学思路:

学生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能表现冰心童年生活快乐的词语和句子,由点到面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让冰心快乐的原因,在这个大舞台生活得怎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认读本课两个生字,学会七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词语“莫名其妙、绘声绘色”等词语。

第二课时:

1.了解冰心童年“大舞台”指的是什么?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

2、体会童年的大舞台,对冰心一生的影响。

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我们又都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儿,如何在这个舞台上演好悲喜剧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冰心奶奶,看看她在童年的舞台上是如何演绎的吧!”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按预习常规目标完成.

第二课时;

1.年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

2.课文介绍冰心童年生活的哪些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3.在这个“大舞台”上,冰心过着怎样的生活?

4.到了晚年,冰心是怎样回忆这段往事的?在课文里找出这个内容,读一读。

小组交流:

1.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

2.对学、同桌互相检查。

3.组学(组长汇总)。

合作探究:

1.在这个“大舞台”上,童年的冰心是怎样生活的?

2.从二至七自然段中勾画出能反映童年的冰心内心情感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

3.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以采用板书设计形式。

课外拓展:

1.冰心奶奶童年的世界真大呀!在这里,她的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在这里,她感到了无限的欢畅和自由,在这里,你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2.联系课文想一想,哪些感受是你和作者一样的,哪些经历是冰心没有过的。

3.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下来告诉冰心奶奶.(以书信的形式)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1.看拼音,写词语。

Huāruǐróngmáotóngzhì

()()()

2.比一比,圈出不同,再组词。

辽()稚()聊()

疗()维()柳()

3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1.一字多义请选择。

(1)庄重()

①村落;田舍。②商店的一种名称。③严肃;端重。④庄稼。

(2)欲晓()

①想得到的某种东西。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

(3)央求()

①中央;中心。②恳求。③尽;完了。

2.阅读乐园。

冰心晚年回忆童年的这段生活时,曾经感情依依地说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是她童年时期的活动舞台在这个无边辽阔的舞台上,她感到了无限的欢畅和自由。

(1)给空格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找出这段中的比喻句画“”,这句话把比作。

(3)冰心童年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她在这里度过了怎样的童年?

教学反思:

课题:31.送别冰心组长:主备人: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学会十二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小组合作,流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冰心这位伟大的作家是个怎样的人,”体会人们对冰心的悼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人民群众对冰心老人的去世无限悲痛,对冰心老人的无比热爱之情。

本课教材分析:

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介绍了冰心送别仪式的独特之处:在冰心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玫瑰花和大海成了这个富有诗意的悼念仪式的主旋律。第三自然段则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冰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开始,作者按照悼念仪式的时间顺序,记录了人们是怎样来缅怀冰心老人的。

第四自然段,写了天气之冷,人数之众,诗词悼文、挽联之多。第五自然段写了灵车到采,冰心的孩子们护送着冰心,她被安放在灵床之上。第六自然段写了冰心的孩子们送别冰心。第七自然段写的是冰心的读者们在送别冰心。第八自然段则是将“玫瑰花”再次凸现出来,将“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再次凸现出来。

接下来,课文又介绍了冰心的老朋友,民主党派人士对冰心的悼念。还以点带面,介绍了一位叫彭轩的中学生和一位外国友人受到冰心作品的影响和对她的评价。

在简单交代了这样特殊的送别方式代表着冰心自己的心意之后,课文的结尾以诗的语言表达了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除了课文文本,教材中还在适当的位置配了赵朴初书写的挽联,这也代表着对冰心的高度评价。另外,还配了冰心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集的封面,以此作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冰心作品的线索和信息,推荐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思路:

以情感教学为主线来贯穿教学始末。师生一起回顾冰心老人的一生,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作家。激励学生继承冰心的精神,心中永存爱和阳光。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会认读本课10个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熟读课文,理解“拾级而上”“如怨如诉”“隽永清丽”等词语的意思。

3.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1.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积累著名作家悼念和评价冰心的话

3.了解人们是怎样为冰心老人送别的,体会人们对冰心的悼念之情.

导入: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及课外的阅读,我们与冰心老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从冰心老人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熏陶和感染。但这位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让我们学习课文再去感受和冰心奶奶最后的离别吧。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1.完成预习常规目标.

2.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1、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悼念仪式的?从哪个自然段开始的?

2、人们是以怎样独特的方式送别冰心的?

3、文中写到哪些人?以怎样的方式来缅怀冰心老人的?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勾画出文中相关语句)

小组交流:

1.互查预习作业。

2.分小组学习生字、小组展示。

3.对学、组学预习问题。

合作探究:

1.“陨落”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

2.哪些句子写出了冰心老人的品格?

3.冰心老人走了,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4.学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以采用板书设计形式。

课外拓展:

1.课下阅读:《我和玫瑰花》

2.通过学习课文.你对冰心的了解又增加了哪些?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3.阅读其他著名人士悼念冰心的作品.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心()计一()晴空

人头()动繁星()然

熙()()攘拾()而上

二、巧连妙接填关联。

因为……所以……即使……也……

只有……才……不但……而且……

1.()刻苦学习,我们()能取得好成绩。

2.()是陌生人,我们()也应该帮助她。

3.()这是为人民做好事,()不应居功自傲。

4.()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才能战胜各种自然灾难。

第二课时:

一、课文填空。

1.没有()没有(),文坛世纪老人()以她独特的方式()

2.()的遗体安放在()正厅上方的()是()的手迹

——有了爱()。

二、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反思:

课题:综合学习六组长:主备人: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芙蓉楼送辛渐》,了解关于“冰心”这个笔名的由来。

2.了解冰心作品对人们的影响,了解“冰心奖”。

3.完成语文活动《百年冰心》。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尊重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冰心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继续了解冰心,激发学生热爱、怀念冰心的思想感情

2、通过搜索整理资料,说一说,写一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本课分析:本次综合学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相关链接”提供了冰心老人的两句话,让学生积累并体会。“读读想想”选取的是著名作家金波先生的一段话,从中可以感受到对他的影响。“冰心奖视窗”

思路:让学生阅读有关冰心的资料,交流自己心中的冰心自主完成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继续了解冰心,激发学生热爱、怀念冰心的思想感情。

完成语文活动《百年冰心》复备:

学习目标:

1、完成“相关联链接”“读读想想”“冰心奖视窗”的学习。

2、畅谈心中的冰心并写下来。

3、利用课余时间办张关于冰心的手抄报并在课上评比。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冰心,了解冰心,感受冰心对后世的影响。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1.读写冰心的话。

2.了解冰心名字的由来。

3.理解古诗的含义,说说读了古诗你对冰心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思考:金波从冰心的《再寄小读者》中,受到了哪些影响。

5.自由读冰心奖简介。

第二课时:

写一写你眼里的冰心奶奶。

第三课时

办一份有关冰心的手抄报。

小组交流:

交流形式:小组交流、探讨、互说。

检查重点:

1、学生对冰心的深入了解。

2、冰心对人们的影响。

合作探究:

一、畅谈冰心,学生自由谈心中的冰心,写写感想

二、手抄报评比活动

明确评比要求:

1、刊头设计:新颖有创意。

2、内容选择:丰富性、知识性、自主性内容。

3、排版:规范合理。

4、版面设计:新颖活泼。

5、插图:艺术、活泼、流畅、独创。

6、创新搭配:配色协调。

7、书写:工整活泼。

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采用板书设计形式。

补充扩展、资料

继续收集阅读有关冰心的爱的故事

达标训练:

一、我会背,我会写。

提到冰心,我会想到代写的古诗。背写古诗的后两句,。

二、请你写一写你心中的冰心奶奶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综合学习三》_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继续教给学生巧妙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 指导学生利用偏旁组字的方法,认识很多字。

3、 让学生学会,我校小小研究生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归纳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放课件)

小朋友们,我是你们的好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叫什么名字?

学生齐说:少(卡通人物形象出现)见到你们真高兴!

今天我想给大家变一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二、偏旁组字、妙趣横生

1、卡通少学着魔术师的样子,拿过一张带口字的卡片,我把它放在左边,变出现另一个卡通字吵这下你们叫我什么名字?(学生读准后,组词,并同组研究记忆的方法)

2、依次出现卡片女变成妙

出现卡片 变成沙

出现卡片 变成抄

出现卡片 变成钞

出现卡片 变成纱

出现卡片禾 变成秒

出现卡片 火变成炒

3、卡通少神气地说我的魔术精彩吗?你们学会了吗?你们也变一变,让我开开眼。

4、小组为单位,用偏旁组字。(先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三、看谁写的最漂亮

1、师:同学们,刚才认识了许多字,下面我们进行写字比赛,看谁写的最漂亮。

2、师板书:半、变、书、专

学生先观察,然后交流讨论这四个字的特点、间架结构、占格位置、最后仿写,交流评价。

四、我的采蜜集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本精美的小册子,也是我校高年级哥哥、姐姐们的采蜜集,每人发给你们一本,欣赏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总结出制作这些资料卡的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观察、合作探究,总结方法,感受写字的乐趣。

2、课件出示风铃草的资料

师根据刚才学生总结的方法,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制作

名称:--------

样子:--------

生长在:---------

喜欢吃:---------

图片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本组熟知的资料,合作探究,制作好资料卡,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比赛。

鼓励学生,课下积累,制作小小研究生。

五、读读背背

1、师:出示课件,江南的风景,并根据学生旅游,谈江南江水的美。

2、学生自由读,整体感知。

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不懂得问题。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诗的意境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诗文的情境之中)。

4、尝试背一背,小组检查背诵,指名背诵。

六、我的小笔头

1、出示图片,张明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出去玩,怕妈妈着急,留了个留言条同学们读一读它是怎样写的?

2、学生自由读。

3、你们想不想也做个懂事的好孩子?那就学学怎样写留言条吧!

4、小组讨论写的方法。

称呼:--------

什么事情?-------

留言人姓名:------

留言日期:---------

格式:-------

5、每人写一个留言条

6、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加入学生自评。

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从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10、窗前的气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

4.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一)师生齐唱《爱的奉献》

(二)师: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的心中怀着那份浓浓的爱,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

(三)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会写的字。齐读课题。

(四)师:窗前的气球代表着怎么样的爱呢?自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静听。

(二)学生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圈出认识的生字。

(三)生字识记

1.出示生字卡片,利用拼音读准字音。

2.选其中的几个生字,给它们组组词。

3.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4.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想办法记住它,然后告诉全班同学。

5.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同桌互抽识字卡片认记;听音辨字;换境认记等)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

(一)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二)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请同学帮你评一评。

(三)男、女生接读课文,读完后简单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一)出示生字新词,认读巩固。

(二)学生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

老师相机点拨,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方框要写得扁,最后一笔竖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介绍病字旁的写法:一点居中央,一横略上扬,一撇长长的,一点低着头,一提向上方。

(三)学生跟写、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一)出示课后习题“读读写写”中的句子,齐读。

(二)比较“可爱的”、“高兴地”:“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三)联系生活,选择“可爱的”或“高兴地”说一句话。

(四)把句子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学习一、二段,体会“孤单、寂寞”

(一)小朋友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窗前的气球》。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词语新朋友。现在,老师把这些词语朋友藏在了一个个气球上,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字词课件):写有词语的“气球”一个个上升,学生逐一进行认读

科利亚传染病医院呆呆地没意思

(二)看着这五个词语,联系一下课文内容,用上这些词语说几句话。

学生交流

(三)小朋友讲的就是课文一、二段(出示课文内容),你先自己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了病中的科利亚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孤单、寂寞

(四)体会“孤单、寂寞”

1.请你细细地读这两段话,文章中的哪一句话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利亚的“孤单、寂寞”呢?找出句子读一读。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填空:科利亚想到以前课余、午休时_______,_________,而现在_______,所以他感到孤单、寂寞。

(指名多生回答,拓宽学生视野,在联系中深刻体会“孤单、寂寞”。)

3.师生接读第二段。

(五)音乐渲染,感情朗读

1.病中的科利亚是那么地孤单、寂寞,那就请你自己先读读这两段话,把他的孤单、寂寞表达出来吧!

2.指名两生配乐读。

3.配乐齐读。

二.学习三——五段,体会同学深情

(一)观察插图,体会心情的转变

就在科利亚感觉真没意思的时候,忽然,一只红气球出现在他的窗前,他仔细一看,然后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出示图片)

能看着图片中科利亚的表情,来说说此时他的心情吗?(板书:高兴、快乐)

(二)细读课文,明白心情变化的原因

1.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里,科利亚的心情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出示三――五段)

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三段话,找找原因吧!

2.交流。

出示填空:因为科利亚知道(看见)

______________,所以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指名多生回答,从不同角度理解心情变化的原因)

3.科利亚猜对了吗?这会不会只是一只偶然飘过他窗前的气球呢?

四人小组讨论,在文章中找依据。

交流。

(三)理解语言,体验同学间的深情厚谊

1.正因为这样,所以科利亚很肯定地想,这“准是米沙想的招儿”。齐读句子,句子中的“准是”是什么意思?你找个词语替代一下。

你能从“准是”这个词语,看出科利亚与米沙平时的关系如何呢?

2.互帮互助的思想渗透教育:说一说,在平时,他们都会怎么帮对方?

句式出示,填空:当科利亚时__________,米沙___________。

当米沙时____________,科利亚_____________。

……

3.正因为平时大家就这么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所以当科利亚得传染病住院后,大家都很想念他,于是想出了放气球去探望他的好方法。你知道同学们想通过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吗?

4.此时此刻,窗前的气球已不仅仅是一只气球了,在科利亚的眼里,这只气球还包含着太多太多的东西。你认为,这只气球代表着什么呢?

出示填空:窗前的气球______________,代表着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并上台板书。

5.教师依据学生的板书,进行激情小结,升华情感。

6.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三——五段,体会科利亚的高兴心情。

三.编写小诗,积淀情感

(一)编写诗歌,归纳课文内容

1.(出示小诗)四人小组合作编写

病房有个_________,谁也不能_______。

躺____,望_____,________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你的同学有办法。

________,飘来啦,祝你_______________!

2.小组汇报交流

(二)出示完整小诗,全体学生感情朗读

病房有个科利亚,谁也不能来看他。

静静躺,呆呆望,孤孤单单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你的同学有办法。

红气球,飘来啦,祝你快快康复早回家!

(三)总结升华,情感深化

有了同学们的问候和祝福,有了那只可爱的气球的陪伴,相信科利亚一定能早日回到大家的身边。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同学团结友爱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同学友谊的珍贵。让我们都来关爱他人,献出爱心,使我们的集体永远成为一个温暖的家!

《爱的奉献》音乐声缓缓响起,师生深情演唱。

四.拓展性作业

(一)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去探望他?

(二)课后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演一演这个感人的故事。

(三)在你的身上,一定也发生过类似很感人的事,和老师、同学说一说吧!

11、假如·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认读生字新词,能正确区分“良”和“食”并端正地书写这两个字。

2.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背诵的内容视学生的实际而定)

3.能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愿,初步具有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所体现的关爱他人、关爱生活的主旨。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故事

1.故事导入。

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想干什么?

3.板书课题。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读诗歌

1.读正确。

(1)认读字词。缩叹息遥远寻食哭泣健康(课件辅助显示音节)

(2)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3)抽读正音。

2.读流利。

(1)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课件辅助出示斜杠指导句子中的停顿)

(4)找规律。“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这几个词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

(5)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的()”的词组,读一读。

(6)积累词语。摘录两个自己喜欢的词组。

3.读出感情。

(1)范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练习读全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3)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动画)

(4)学生练读。

三、练说话

1.自由说话。用“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画()……”说话。

2.情景说话。收听几个求助电话(无家可归的老虎、饿瘪了肚子的熊猫、渴得厉害的地球妈妈、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诗歌的语言说话。

3.朗读范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善良的小朋友画一对翅膀,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情,飞向蔚蓝的天空,飞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四、课外作业

1、识字生字词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一)小朋友们看,词语娃娃来了,你能把它们的名字全都叫出来吗?

(二)出示词语:“窗前”“快活”“遥远”“寒冷”“缩着”“叹息”“谷粒”“寻找”“等待”“哭泣”“健康”“操场”“奔跑”“假如”。

1.自己先准备一下,如果忘了它的名字怎么办?(问问语文书;问学习伙伴;问老师)

2.开小火车读。

3.“遥远”:你再读读这个词,还能有什么发现。(遥的意思就是远)去这些词语中找一找,哪些词也是近义词交朋友的?(寻找、寒冷、奔跑、等待、健康、假如)

4.齐读显红词语。

二、引入课题

(一)假如——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用它画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轻轻地读一读课文吧!谁愿意来说一说。

(二)出示板书:红红的太阳/好吃的谷粒/一双好腿。(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三、研读课文

(一)“我”为什么要画这些呢?今天,就让我们细细地来学学课文吧!

(二)逐段推进。

1.第一节。

(1)出示第一节,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节呀,指名读,评议。(正确)

(2)啊,原来红红的太阳是送给寒风中的小树,就让我们进入寒冷的冬天吧!(课件:小树受冻图,并伴有呼呼的北风声)你听到了什么?假如你就是寒风中的一棵小树,你会怎么样?(我拿缩着身子,发抖)会说些什么?(我好冷呀!快来帮帮我呀!)(你是怎么叹息的?)谁来读读这句话呀,出示: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评议:多可怜的小树呀:真是令人担心;小树在发愁呢。受不了。)

别急别急,让我用马良的神笔给你画个红红的太阳吧!(课件:画上一个红红的太阳)

咦,小树你怎么笑了!刚才你冷得把身体都缩起来了,现在呢?小树呀,你还想说什么呢?(此时,学生就是小树,小树就是学生)

(3)这是一棵多么快活的小树呀,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小节。(指名读,读出小树的快乐。)

评议:啊,小树暖和极了/太阳公公照着小树,小树觉得暖洋洋的/小树再也不苦恼了……

(4)愿读的一齐读。(从小朋友的朗读中我体会到了小树的快乐)

2.第二节。

(1)我把太阳送给了小树,要把好吃的谷粒送给谁呀?这是为什么呀?

(2)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3)反馈:因为鸟妈妈要飞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出示“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遥远:遥就是远,它们在一起就表示很远很远。)

(4)教师配乐描述:是啊,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鸟妈妈每天一早,都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吃饱肚子飞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今天,鸟妈妈又要出门去给孩子找食物了,小鸟啊小鸟,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学生:妈妈,你早点回来。/我会想你的。/妈妈,我不想离开你……

可是,太阳都落山了,鸟妈妈寻食还没回来。小鸟会怎么样?(哭泣:小鸟哭得多伤心呀!等待:小鸟等得多心急呀!)指名读没有“再也不用”的句子:“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指名读,评价:鸟妈妈多辛苦呀!小鸟多可怜;让人心疼。)

(5)让我们快把谷粒送上吧!出示谷粒图,现在小鸟在说什么?(我们再也不用飞很那么远了;多好吃的谷粒呀!)指名读“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评议:这下子,小鸟不哭了/谢谢你,小鸟吃饱了/小鸟的小肚子吃得涨鼓鼓的)——小鸟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6)现在,让我们轻轻松松地来写写字吧。出示课件,“食”,比较“良”与“食”的不同点:最后一笔;位置和大小。再写一写。

3.第三节。

(1)朋友们,我们有一双好手帮我们把字写漂亮,有一双好腿让我们蹦跳自如,看,我们玩得多欢呀!(出示照片)你笑得这么开心,当时一定很高兴吧?可是,你们知道吗?有个叫西西的小朋友,他从小就不能自由地走动,当小伙伴们在奔跑、游戏时他只能孤孤单单地坐在屋里,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小伙伴们玩得多快乐呀/要是我也能和他们一起玩就好了/可是……)

(2)现在,你就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怎么做呢?

(3)让神笔的力量给西西带来健康吧!指名读。(评议:一定——你是真心诚意地想帮西西;这下,西西再也不孤单/西西和小伙伴玩得多高兴呀!)快把这个好消息和同伴分享一下吧!

(4)当西西和我们一样也拥有一双好腿时,他会说什么呀?请你们想想,西西做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为什么?

(5)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为西西感到高兴,我们合作来读一读。师读前一句,生读后一句。

四、背诵课文

(一)出示全文,神笔给大家带来了无比的幸福,让我们有感情地来读读全文吧!

(二)能把你喜欢的背一背吗?(自由准备,指名)

(三)连背全文。

五、拓展延伸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还愿给谁带来幸福呢?(自由思考,指名回答)

·板书设计’

红红的太阳

好吃的谷粒

一双好腿

12、日记两则·教案

教学目的: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日记吗?(请知道的小朋友说一说,老师相机点拨,特别讲日记的格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两遍,用“□”标出课文中的生字。

2、认记生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2)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如:昨:“作业”的“作”去掉单人立,加上日字旁,就是“昨天”的“昨”

纱:“沙子”的“沙”去掉三点水,加上绞丝旁,就是“纱巾”的“纱”

粉:与“份”比较记忆。左边相同,右边不一样。粉:粉红

份:几份。

妹:想一想,女字旁的字还有哪些?归类记忆。

3、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抽生读课文。

3、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课文。

3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则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

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老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学生仔细听,看看包里有些什么)(抽生说说)

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

6、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

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

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阿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3、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

4、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5、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

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可是她没有买,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

6、如果你是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请生说说)

7、齐读第二则日记。

三.学习写字。

1、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

3、学生观察生字,说说观察的是哪个字,你想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注意些什么?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份”和“粉”:左边不同,右边一样。

“昨”和“晴”:部首相同。

“昨”与“作”比较:昨:昨天作:作业

“晴”与“清”比较:晴:晴天清:清水

“姑”、“娘”、“妹”三个字部首相同。

“姑”与“故”比较:姑:姑娘故:故乡

“娘”与“食”比较:娘:姑娘食:粮食

强调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练习“看看写写”。

2、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做,其余在书上做。

3、集体订正。

4、齐读

五、拓展训练。

1、课文里树叶、苹果、桃子里的生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2、展示小朋友写的日记。

13、古诗两首(《回乡偶书》《赠汪伦》)·教案

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能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图上都有些什么?

2、仔细看图,猜猜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揭示课题:有一个叫贺知章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到了老了才回来,这首诗就是他回到家乡后写的。(出示课题:“回乡偶书”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标出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顺。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观察生字,为喜欢的生字组词。

3、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4、游戏:教师读一个生字的音,学生从卡片中找出这个字读三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读文,看图,理解诗词大意。(教师适当点拨)

鬓毛衰:头发都白了。

3、教师范读,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4、抽生说说。

5、生根据理解自由读课文。

四、试背课文。

1、老师叙述诗意,学生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2、学生互背古诗。

3、抽生背、齐背古诗。

第二课时

一、指导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2、李白将要离开了,汪伦特地赶来送他,李白十分感动,写下这首《赠汪伦》。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李白在诗中写了些什么呢?自己去读读吧!并用“□”标出生字。

2、认记生字。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其组词。

(2)抽生说说记的哪个字,是怎么样记住的?

(3)学生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读古诗两遍,看看能示不能将古诗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古诗大意。(教师相机点拨)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四、试背古诗。

1、熟读古诗。

2、老师讲诗意,学生看图试背古诗。

3、抽生背古诗。

4、齐背古诗。

五、学习写字。

1、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请学生为自己感兴趣的生字组词。

3、请学生自由观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舟:里面的一横要出头,上下各有一点。

客:与“容”相比较。客:客人容;容易

何:与“河”相比较。何:几何河;小河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六、完成课后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我会填”

七、拓展训练。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分类复习资料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分类复习资料

第六单元

一、会读词语。

爱恨冷漠雪中送炭索取奉献科利亚发呆猜谜语拴住

逗人缩小遥远哭泣健康两则白纱裙羡慕布料两套书

贵州邮寄路费赠送展翅欲飞踏歌潭水日历贡献

肯定扇子确定发愁

二、字音区分。

1、翘舌音:始拴食纱舟扇愁

2、平舌音:索猜缩操则昨赠

3、后鼻音:奉永良康赠汪贡

三、听写。

美丑永远饥寒温饱冷暖贫富户口亚军如何汪洋

角落四周病床开始张扬寻食哭泣优良乘客音乐

双份体操场所粉笔昨天晴空姑娘妹妹读书小舟

四、默写《回乡偶书》、《赠汪伦》。

五、多音字组词。

好hǎo(好人好事)乐lè(快乐)

hào(好奇爱好)yuè(音乐乐曲)

假jiǎ(假如)jià(寒假放假假期假日)

六、造句。

可爱的: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高兴地:他高兴地叫了起来。/他看着本子上的小红花高兴地笑了。

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的小朋友画许多漂亮的衣服。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七、词语搭配。

秋天的(图画)健康的(身体)绿色的(田野)火红的(太阳)

心爱的(裙子)遥远的(地方)美丽的(秋天)羡慕的(眼光)

快乐地(唱着歌)兴奋地(叫了起来)悲伤地(哭了)

高兴地(跳了起来)

八、加标点符号。

(1)我在学校捡到一个钱包(。)(2)你是二年级的学生吗(?)

(3)今天的天气真好呀(!)(4)老师今天怎么会发火呢(?)

(6)我多想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呀(!)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21《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①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②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③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b.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空蒙淡妆浓抹相宜
③读通诗句。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设计
碧水:开、回
1、望天门山青山:中断、出
孤帆:日边来
晴水光、
2、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雨山色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电教法、欣赏教学法、阅读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②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一、激趣导入
①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②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①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
a.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b.学生自由读课文。
③检查自读情况。
a.检查生字新词。
b.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重点探究
①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b.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c.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d.请给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指名评价。
四、写字指导。
指导书写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①练习朗读课文。
②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②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复习回顾。
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指名读。
二、精读理解。
1、上节课同学们都读了自己喜欢的段落,这节课要来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第2段,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1、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2、海水真美呀!说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用自己的话说说。
3、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第3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1、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2、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
3、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4、明确并列段式。
课文第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5、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师们介绍一下。
(生上台说、师生评议)
●第4段,你为什么喜欢这段话?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底珊瑚各种各样海参到处都是大龙虾样子威武鱼多得数不清)
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
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仿说。
●第5段,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
a.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b.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c.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d.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第6段,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
a.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
b.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三、背诵课文。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四、小结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②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七、板书设计:
2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媒体
网络课件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自学;
2、初步理解,总体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1、看地图,介绍小兴安岭;
2、读题,抓重点词“美丽”。
二、指导预习
1、出示“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指导自学。
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
(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3、预习反馈:
(1)分段抽读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说什么?
(2)认读识记生字词。重点分析“膝”、“临”等。
(3)问题反馈,质疑问难。
三、学习1、6自然段
1、抽读首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
(1)“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树多、树绿)
(2)导读。(夸张、惊喜)
2、抽读、默读第6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景色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等)
(2)导读。(赞美、热爱)自读,抽读,赛读。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比较记忆:“刮”——“乱”“挡”——“档”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通过假想旅行,我们曾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又是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课本上称它是:“美丽的小兴安岭”。(点击打开课件主页)。
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乘坐飞机,到东北去,继续我的假想旅行。好吗?
要想坐上飞往小兴安岭的飞机,同学们必须先会读这些词语才能获得飞机票,你们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乘坐我们这飞往小兴安岭的航班。你们到小兴安岭去旅行,心情一定很愉快吧!那你们是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枝叶繁茂的夏天去?是在在金黄的秋天去,还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去呢?看!小兴安岭已经张开她美丽的怀抱,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播放小兴安岭的风景图片。)
1、欣赏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2、小兴安岭确实景色优美、特产丰富,那么在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呢?作者是通过抓住什么景物的描写来展现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呢?让我们赶快到课文中看看吧!
三、抓住重点句段,品读体会。
(一)、学习“春天”一段。
1、指名读。
2、谁来说说作者春天来到小兴安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作者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呢?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好?
过渡: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读懂了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4.小结读书方法: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
5、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生机勃勃的美呢?(边读边想象画面)大家在朗读时就要注意突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
(1)、自己体会语气来读一读。
(2)、指名试读。
小结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小兴安岭的其它季节也同样的美丽迷人!请同学们按照刚才“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的方法分组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二)按上述方法,学生分组自学“夏、秋、冬”三自然段。随时进入讨论区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交流。
1、学生按上述学习方法,阅读理解课文“夏天”一段。
2、检查自学
(1)、这一段有几句话?
(2)、这四句话都像我们介绍了那些景物?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概括本段段意。(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4、朗读训练:这么美的景物,我们来读读好吗?喜欢哪一句的就来读哪一句。
5、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发表的见解。
过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啊!
难怪作者欣赏完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大声感慨——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过渡:刚才一组有声有色的镜头,已经在我们的头脑的“银幕”上放映出来,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呢?
朗读提示:春天,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夏天,描写树木部分要读得热烈;描写晨雾部分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要读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6、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
7、指名朗读。
四、说话训练
小兴安岭真美啊!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第1自然段先概括写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的特点,然后第2至5自然段分别具体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最后总写小兴安岭像“大花园”、“宝库”,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六、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总“绿色的海洋”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榛子
冬: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富饶
总“大花园”、“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语文课主要学习作者为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学习语言“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来教学。我先是创设一个全班集体坐飞机去小兴安岭旅游的情境引入,在让学生观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后,鼓励学生主动走入文本,却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和结构美。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有感情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感悟文本,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不同的美。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本质特点。通过教学,我们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学生语文的方法,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为今后自己动手写作做好准备。
朗读是培养学生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和段落进行品味,让学生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充分、有层次地朗读感悟文章的语文美,培养语感。
这节课,大多数学生都能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学习,学生发言积极主动,但有些学生还不会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开始随意松懈了,有些随意性乱说话的现象,影响了学习的深入。出现这种现象,我想跟老师激励的方式太单一,在学生出现学习疲劳的情况下没有能有效地进行激励,加上平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不够有关。今后我要在工作中,多加强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注意激励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地,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教学难点:
课文时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自学法、合作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彭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最向往的是哪个城市?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2、师:确实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矗立于世界的东方。而香港这座城市却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璀璨的明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欣赏歌曲)伴着悠扬的歌曲,让我们一同走近香港。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对香港这座举世瞩目的城市你一定充满好奇。你想知道些什么?
2、带着你的疑问,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香港的?
3、在读了课文之后,同学们你喜欢香港这座城市吗?为什么喜欢?
三、选择学习主题,上网合作学习
1、香港有着繁荣的经济,美丽的景色,各地美食云集……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点击进入,去开始你的香港之旅吧
2、完成了你的单人旅程了吗?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的旅行体会。
3、谁愿意告诉我们大家你旅行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谁能担任导游的重任带领所有的同学及在座的老师,再去领略一下香港的繁荣和美丽
四、诵读体验、加深理解
1、经过香港之旅,相信大家进一步认识了香港。文章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同样让你印象深刻吧!同学们把你最喜欢的语句画下来,那可是作者的心声啊,字字句句中都包藏着作者对“东方之珠”的喜爱之情。
2、我想请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总结: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下,让我不由的感受到香港无愧于“东方之珠”这个美誉。
五、拓展研读
1、香港的今天是繁荣而美丽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它曾经历经百年沧桑,它曾经一度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了这是一个载入香港历史的重要日子,一个中华民族的盛事,一个体现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胜利的历史时刻。同学们关注今日香港的同时也让我们再去目睹一下97回归时的盛况。大家可以在网上进一步了解香港。
2、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它还是世界航运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贸易中心它映射出的光芒不是几段文字能概括清的,不是小小的网站可包罗下的,但是互联网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学习平台,希望同学们在网络中尽情遨游,享受网络学习的乐趣。
教学设计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旅游胜地
夜景迷人
语文园地六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
一、口语交际
①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④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二、习作
①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②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③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④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⑤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⑥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三、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深——与“浅”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四、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2、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五、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办一期“可爱的中国”手抄小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六单元《学会看病》

课型

 略读课文 参入集体备

课人员

薛金梅左淑娟

教材简析 

学会看病这篇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去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情感的启迪。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关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的描写,体会母亲感情变化感受母亲的爱子情深。

课前准备课件《懂你》、《感恩的心》两首歌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满文军的《懂你》,认真听想想这首歌主要写了谁?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板题)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就要求我们把平时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本课的阅读实践中,现在回忆一下,你都掌握了哪些阅读方法?

3、师小结。1、交流学过的阅读方法,

2、学生自由读课文1、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设置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本课的教学更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读熟之后,同位之间复述故事的梗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读课文,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你感受深的句子,自己试着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并且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小组内提出问题各组选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全班交流收获与问题。

3、师引导选有价值的问题交流。

4、你想对文中的妈妈说些什么?

1、先小组合作学习在全班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感受深的地方写批注

3、有感情读句子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抓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感知课文

1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2小组内交流。

3体会母亲爱儿子的句子。

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疼痛地缩成一团

①(出示:“时间艰涩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收缩成一团。”)

2师:既然时间过得慢,把“艰涩”换成“缓缓”行不行?为什么?(体会母亲在一分一秒中的煎熬)

小结:时间过得越慢,母亲就越忐忑不安,母亲越忐忑不安,时间越(过得慢)。放慢语速,齐读这段话。

3师:你还抓到哪个词能表现母亲的担忧?(疼痛)

师:疼痛到什么程度?(心收缩成一团)

小结:这哪里是狠心的母亲,这分明是一个疼爱孩子、很有责任心的母亲呀!

4、分角色朗读a小组读

b同桌读

5、师小结:文中的母亲在孩子病中采取“冷漠处理”的办法边授路线图边让儿子独自去看病锻炼儿子的独立意识,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爱我们作为孩子用歌声表达对父母爱的回报好吗?全班唱《感恩的心》。

感受母爱的伟大,母亲的良苦用心

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仔细研读母亲的感情变化过程,体会母爱的伟大

①“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②“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

巩固延伸

1、学完课文后写读后感悟,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搜集有关母爱的诗句或用画的形式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3、阅读课外读本上有关描写父爱、母爱的文章。

交流感受拓展阅读指的是: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冷漠处理独自看病

母亲儿子

尽责的爱路线图

教学反思教学本文,我让学生仔细读课前提示,按要求去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小组学习,再全班交流,接着我设计了一组辩论,让学生在争辩中深入理解课文,理解母亲看似“狠心”实则“尽责”的爱。

本课的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角色转换,入情入境。

在让学生解第一段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正在生病,可是你的妈妈让你一个去医院看病,你心里会怎么想?”有的说:“妈妈,你真狠心,我生病了还让我一个人去医院!”有的说:“妈妈一定是不爱我了,我生病了都不管我。”等等,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能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

《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沂南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

时间单位 张庄中心小学主备人从秀杰

课题口语交际六

课型

 口语表达 参入集体备

课人员

李长城左淑娟

教材简析通过出示三则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与人交流能理解对方,尊重对方。

3、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过程与方法: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要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父母的爱,与父母真诚谈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和母爱。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和母爱

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课|标|第|一|网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

情境体验引起话题

1、谈话导入:我们在父母的爱中成长,“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承诺是父亲对阿曼达的爱;一本《青年近卫军》是贫穷、慈祥的母亲给梁晓声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给巴迪的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同。

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板书课题)

2、再现情境: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体会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爱,引出话题。再一次激发学生体会伟大而平凡的父母之爱。1.先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情感主题。

2.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_语文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