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14

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案
教学目标:
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
二、解题
1.介绍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2.介绍《三国演义》
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3.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自读课文,要求:
用章回体形式给给课文四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四、讨论交流
失街亭,谁之过?要求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示例:
(一)马谡说――刚愎自用、麻痹轻敌
Ⅰ.理由
1.他人评介
司马懿――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刘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2.自我展示
①开端(马谡领命)【语言】
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颇知兵法岂不能守∕有何惧哉?
②高潮(街亭失守)【神态】
笑的对象笑的原因笑的内涵人物特点
诸葛亮周密部署
重兵把守笑丞相多心
魏兵怯弱麻痹轻敌
自视甚高
王平王平建议笑王平女子之见,庸碌无能纸上谈兵
刚愎自用
司马懿司马巡哨笑司马时运不佳,胆小怯弱骄狂自大
Ⅱ.小结
马谡失误,误扎了营盘;马谡失察、失谋、失随机应变,导致失了战略要地,失了性命,失了蜀方的大业。
(二)诸葛亮说――识人不深用人不当
Ⅰ.理由
1.内外置评
司马懿感叹:如何不误事?
诸葛亮自责:吾之过也∕深恨己不明
2.采取措施
没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谡受命时流露出来的骄狂情绪加以注意,终酿成大错。
Ⅱ.小结
诸葛亮失察,误用了马谡,失去了用人的正确尺度,失去了正确的决策,失去了军事家、政治家应有的明智。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探究性阅读
1.怎样看待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
明确:①马谡后悔,勇于承担责任;
②对马谡的嘲讽;
③博得同情,逃脱罪责。
2.马谡骄傲轻狂,失去街亭,理应当斩,可诸葛亮为什么还三哭呢?
明确:
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
流涕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置马谡;(无奈)
大哭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悔恨)
通过诸葛亮的三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纪律严明、敢于自责的人物形象。
3.从马谡和诸葛亮身上,你能借鉴到什么?
明确:
①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
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
③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
④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
⑤用人时要尽可能做到全面而准确地考虑。
六、课文总结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众多精彩故事中的一个。通过学习本文,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描写精湛,人物传神,善写战争,结构宏大。《三国演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认识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及其危害性。
教学重点:
1、欣赏《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而理解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街亭的失守究竟是谁的过错?
授课方法:讲授
授课过程
一、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我们的思绪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扣人心弦的争战故事。如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三气周瑜等,那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另一个早已脍炙人口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板书[失街亭]
二、整体感知复述情节
下面请几名同学复述一下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注意我的要求,先讲一讲街亭战役之前情节。如此,逐一补充明确:
孔明点将:司马懿、张邰挥师西进,诸葛亮料其必取街亭。参军马谡愿前往防守,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令王平协助防守绘制图本;又唤高翔屯兵街亭东北之列柳城,以作策应;再派魏延屯扎街亭之后。遂令赵云、邓芝出箕谷为疑兵,自统大军以姜维为先锋取眉城。
马谡拒谏:马谡屯兵山上,王平规劝,马谡不听,二将分兵。
双方激战,蜀失街亭:司马懿围困街亭,断绝汲水道路,放火烧山,蜀兵不战自乱,马谡冲出重围,魏延来救,陷入包围之后,王平来救,魏王二人回寨不成,来投高翔。三将谋复夺街亭,连连中计,迫不得已,退守阳平关。
布置退兵,挥泪执法:诸葛亮闻街亭、列柳城俱失,跌足长叹,布置撤军。回汉中后,赞赏赵云,挥泪斩马谡。
小结:全文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展开情节,处处离不开街亭的攻守,那么如果按照小说情节的四个阶段来看,应当如何解释?哪里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它是以战前孔明派将点兵为故事开端,以马谡拒谏为故事发展,以战中双方激战,蜀失街亭为故事高潮,以战后孔明布置退兵,挥泪斩马谡为故事结局。我们看出情节错综复杂,波澜曲折。但是线索十分清晰,结构井然有序。
三、分析人物:
根据对以上情节的分析,我们判断一下,决定街亭能否守住的两个关键人物是谁?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两个人物形象,先看马谡,我们仍然联系情节来看,街亭最终失守,从写马谡的言行看,前文有哪些暗示?由此我们评价一下马谡这个人物形象。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三国演义》与数字三很有缘,比如说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分归晋,三绝(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等等,你能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细节吗?
次对象笑的原因笑的含义性格
一诸葛亮笑他周密部署,分派重兵把守。(多心)笑他部署不当,过于小心,不如自己准确得当麻痹轻敌
二王平王平劝阻他在山上屯兵(见识短)觉得王平见识短浅,不如自己熟读兵书,部署得当.纸上谈兵
三司马懿笑他亲自察看自己的部署,准备攻打认为自己部署得当,司马懿来攻打完全是白白送死.狂妄自大
死守教条,勇担责任(还有如此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小结:由于他的狂妄自大,不听孔明的部署,和王平的劝阻,也由于他的麻痹轻敌,死守教条,只会纸上谈兵,最终使街亭失守,但他勇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们看诸葛亮,仍然联系情节,街亭最终失守,从写诸葛亮的言行看,前文有哪些暗示?(强调街亭重要,安排具体环节,连续层层派兵,最后调派杨仪,这些都看出诸葛亮对街亭能否守住的担忧)从后文看,诸葛亮这些担忧是不是多余的?不是。这些担忧都暗示了街亭最终会失守,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看出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三嘱:
一嘱马谡:街亭虽小,干系甚重把困难说在前面,叮嘱马谡要明确责任,做到心中有底。
二嘱马谡:司马懿非等闲之辈说对手的情况,提醒马谡不可骄狂自大,草率从事。
三嘱王平:下寨要道,戒之戒之叮嘱王平要商议行事。点将三嘱,足见孔明的虑事周密,用兵谨慎,审时度势的军事才能。(虑事周密,用兵谨慎,审时度势)
生归纳:这些都显示出诸葛亮的知彼知己,机智多谋。
过渡: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是神算子,是智多星,已经超出人的能力。那么,诸葛亮是不是一个不吃人间烟火的神呢?他有没有人的感情?在故事的哪一个情节体现出来?
[三哭]三次写了孔明的哭,但哭的方式看样?每次反映出孔明什么思想活动?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
次数哭的
方式孔明的思想活动性格
一挥泪
被马谡临逝之言所感动,对马谡即将被处死,从个人感情上深表同情、悲痛,但军法无情。表现孔明极富人情。极富人情
二流涕斩马谡是为了正军法,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自己内心是极不愿意的。忠于蜀汉
三大哭
不已为自己用人不当,深感有负先帝,深深自责。勇于自责
(赏罚分明、公正严明,不徇私情。)
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同学们的解读中一一贮存在我们的头脑中,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塑造他们的呢?
(*马谡曾为诸葛亮出谋献计两次,都大获成功:一次是七擒孟获,他建议以攻心为上;另一次是利用反间计,挑泼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结果司马懿被贬回乡。)
小结:《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总体上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鲁迅先生曾有这样的批评: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而《失街亭》中却写到他用人的失误,而且写了他的勇于自责,有情有义,这就使近妖之诸葛有了很浓的人情味,我们也知道了诸葛亮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而不是那种既能呼风唤雨,又能料知后事的神,而这个人物就显得更有魅力。
总结: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分析,我们容易看出,课文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描写他们的言行表情直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另外还通过什么手法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对比和衬托,另外比如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反衬马谡的无能。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人的方法。
4.专题辩论:
小说中的街亭失去了,给蜀汉的统一大业留下了遗憾,已无可挽回,我们在为蜀国扼腕悲伤的同时,也不得不让人深思:街亭的失守究竟是谁的过错?(辩论)
通过刚才的人物形象分析,很明确,马谡和诸葛亮就是决定街亭能否守住的关键人物,两人对街亭的失守,都负有责任,马谡勇于承担责任,诸葛亮也勇于自责,那么,如果问:两人的过错,谁更严重?大家说,是谁?大家一起回答,我要听到每位同学的声音。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历来就有争论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成正反两个命题,针锋相对地互相辩论:正方:失街亭过在马谡;反方:失街亭过在诸葛亮。请大家选择其中一种命题或陈述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好,大家先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可以局部先讨论一下。
首先,找同学正面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注意,正面阐述,先不必批驳别人的观点,其他同学听好之后,可以补充或者反驳。无须全面,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
下面,可以自由辩论。
总结:课堂的辩论到此结束,我再问一遍,失街亭,过在马谡还是过在孔明?还是意见不一。也许还会有人这样问,到底哪一方的观点是正确的。其实,这个问题历来就没有定论,所以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次讨论提高了表达能力、辩论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同学们如果还有兴趣,可以找来《三国演义》原著研究一下,课后找时间继续辩论。
从诸葛亮和马谡身上,我们能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讨论)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出了问题要分析原因,勇于自责;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认识事物、选用人才都应尽可能的全面而准确。
直面现实,反思历史,我们能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就是我们的目的。
一、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明白如话的语言里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
三国时代是一个战祸纷乱的年代,而乱世正是英雄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最好舞台。我们知道,诸葛亮为报先帝之恩,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作为自己的目标。而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却失败了,只因街亭失守,同时也直接影响了蜀魏乃至整个三国的战略格局。试问,小小街亭,何以如此重要呢?(提问)课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街亭的重要战略位置,请大家寻找一下。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诸葛亮北伐路径是由汉中直奔斜谷进而攻取郿城从而直逼长安;而司马懿则由长安南下,攻取街亭,进而攻打阳平关,绕道蜀军背后断其粮草,蜀军自然不战而溃。街亭在此战役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自读课文《失街亭》,一起走进那个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走进那令人惊心动魄的古战场,欣赏古代英雄们的智谋胆略。
二、整体感知
1、点名学生朗读每段话的开头一句,分析课文的关内容。
明确:我们对这九句话做点数字统计。以却说开头的有七句,街亭一词,出现六次,以蜀汉一方为主语的有七句,其中四句以孔明为主语。
却说,古小说发语词,其后往往重提上文说过的事。本文使用七个却说,就表明其一方面不断转换叙事角度,一方面,又不断地呼应前文。街亭反复出现,前面几段是双方对街亭之战的部署安排,中间是街亭之战,之后是街亭之战后的情况。
2、归纳小结
本文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便是以街亭攻守为线索,采用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孔明为中心人物,反复照应并适当穿插对曹魏一方的介绍,从而把复杂的故事、交织的矛盾叙述得清楚条理。
三、自学探讨
1、在得到新城探细人消息后,诸葛亮大惊为什么?
明确:司马懿老谋深算、精明干练,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对手。为使北伐顺利进行,诸葛亮用反间计使魏主曹睿将其前职谴归,如今东山再起,无疑增加了北伐难度。
预测到司马懿必然夺取街亭。作为由蜀入魏三条道路之一的街亭,虽然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如被魏军占领,就会由此绕道包抄蜀军后路,使其进退两难,不战自败。(询问学生答案来源)
2、预测到司马懿必将夺取街亭后,诸葛亮作了怎样的部署安排?
明确:以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率领二万五千精兵把守街亭,以魏延高翔为援军,分别屯兵于街亭东北和后方,与街亭遥相呼应。
总结:(幻灯片)诸葛亮审时度势,对防守街亭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力图做到万无一失,体现了他一惯用兵谨慎,知己知彼的特点。
3、马谡到街亭后,对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做了怎样改动。
明确:没有当道下寨,把主力部队带到离街亭十里的山上;街亭只留五千人把守。
4、司马懿真可以称得上精明练达,老谋深算,到街亭后并没有忙着排兵布阵,而是反复打探对方虚实。这与主观武断的马谡形成鲜明对比。请问司马懿是如何打探蜀军虚实?他前后说了些什么?
明确:司马懿前后三次打探蜀军虚实。第一次,派次子司马昭去探街亭是否有兵守把,司马昭回报有兵守把,司马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这说明诸葛亮判断正确、部署正确,赢得先机;紧接着司马昭说蜀军在山上扎营,司马懿喜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也,司马懿的惊喜说明马谡战术失误(而且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低级失误);为验证消息,司马懿月夜亲自巡视;第三次,司马懿派人打叹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周围是否还有别的蜀军。得知主将是马谡时,他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司马懿轻松的笑,说明他此时已是成竹在胸。这也说明诸葛亮用人失察。这种手法称为反衬。
5、司马懿判断是否正确,请看双方争锋?
学生复述作战过程:
司马懿先集中兵力歼灭蜀军主力。他让张郃挡住王平去路,申耽申仪截断蜀军汲水之路。令其不战自乱。然后率领大军围山,让士兵沿山放火,又饿又渴的蜀军,多次冲击无法突围,纷纷投降。马谡只得率领残军下山逃命,被击退王平占领街亭的张郃紧紧追赶。这时魏延杀出,挡住张郃,放过马谡。(此时司马懿已完成围山,回防街亭。)魏延穷追不舍,意图夺回街亭,被司马懿、司马昭包围,张郃也回军加入包围。幸亏王平赶来,二人兵合一处,杀出包围,与前来营救的高翔相遇,三人商量好兵分三路,半夜劫营,复夺街亭。当天晚上,魏延高翔来到街亭,却中了埋伏,幸亏王平赶来救了二人。(下文交代,王平见无伏路兵,怀疑对方有诈,没有贸然进兵,登高远望,见二人中计,才杀了进去。)三人奔列柳城时,已被郭淮占领。一阵厮杀后,死伤惨重,只得撤兵回阳平关。
占领列柳城的是曹真手下郭淮。这看似节外生枝的一笔,一方面反映了在诸葛与司马的较量中,诸葛亮略胜一筹,统率十五万大军的司马懿,没有想到占领列柳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魏内部矛盾,司马懿受到曹氏家族的打击、排挤,拓宽了作品反映生活的广度。
这一战,双方你冲我突,互不相让。情节忽起忽落,一波三折。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描写复杂战争的高超技巧,在犬牙交错的战争过程中,作者始终把蜀汉一方作为叙述的主要方面。我们看到,除马谡外,诸葛亮所安排的各个将领,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王平,冲锋陷阵、多方解围、骁勇善战而又谨慎细心。马谡如能听其规劝,街亭岂能失守?由此可见,街亭失守的直接原因,就在于马谡失策,把咽喉之地变成了薄弱之处。
6、马谡为何会失策?我们分析他到街亭后的一系列表现,尤其是三笑。
明确:一笑:丞相多心,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说明他麻痹轻敌;
二笑:王平真女子之见,什么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孙子曰置之死地而后生,足见其刚愎自用、纸上谈兵;
三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足见其狂妄自大。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他才不顾诸葛亮再三叮嘱,一意孤行,乃致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真是信誓旦旦,不思尔反)
7、有的同学认为,丢失街亭,根本原因是诸葛亮用人失策;而有的同学则认为,诸葛亮事前再三叮嘱马谡,是马谡执意不听,丢失街亭,诸葛亮不应承担任何责任,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你如何解释。
明确:马谡的狂妄自大、麻痹轻敌,在他请命时便有所表现,诸葛亮的再三叮嘱,并没能消除他的这种思想。
诸葛亮第一次叮嘱,是说明街亭的重要性,倘街亭丢失,我大军皆休矣,但马谡的回答是: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极为自负。并没有意识到守街亭的重大责任。第二次叮嘱他对手非比常人,切勿等闲视之,而他的回答是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更是狂妄至极。在这种情况下,马谡主动请立军令状,以全家性命担保,并非为约束自己。而是认为此事易如反掌,要抓住这个立功机会,而诸葛亮军中无戏言的叮嘱,也就毫无意义。(这就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另一方面,对于马谡的纸上谈兵,诸葛亮并无认识,反而认为他深通兵法。对于马谡的刚愎自用同样没有认识,这一点从他吩咐王平安营下寨之法而不直接叮嘱马谡,以及兵败后首先唤王平入帐责问他为何不劝谏马谡可以看出。
诸葛亮轻信马谡,是因为马谡此前曾有耀眼表现,南征孟获,建议攻心为上,被诸葛亮称为肺腑:准备北伐,献上反间计,使诸葛亮认为他很有才能,把他作为接班人培养,以致忽视了他缺乏实战经验等缺点。
8、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采取了哪些措施?你如何认识?
明确:得到街亭失守消息,诸葛亮意识到北伐已经失败,迅速做好撤军准备。让张苞、关兴作为疑兵牵制敌军,阻止敌军快速前进;张翼先行准备退路;大军收拾行装,提前作好撤退准备;马岱、姜维断后,掩护军民撤退;迁移南安、安定、天水百姓;派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
明确:事无巨细,诸葛亮都作了周密安排,体现了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沉着应变的军事家风度。正因此,蜀军才迅速完成了由战略进攻到战略防御的转换,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9、孔明撤回汉中后,嘉奖身陷敌后、却不折一人一骑、斩将立功的赵云。严惩麻痹大意、狂妄自大、丢失街亭的马谡,说明他赏罚严明。
播放电视剧片段:
马谡失策给蜀军带来惨痛损失,使诸葛亮北伐雄图化为泡影,斩之犹嫌不足,诸葛亮为何痛哭流涕?
明确:课文中,诸葛亮三次流泪,三次心理并不一样。
第一次:马谡临终将子女托付与诸葛亮,这使诸葛亮想起二人间的深厚情谊,不禁鼻子一酸,流出了眼泪。但此时正在叱左右推出斩之的紧张气氛之中,便急忙抹去眼泪,挥泪二字极为准确。
第二次,蒋琬劝阻诸葛亮不要杀戮智谋之臣。引起他内心深处对马谡的爱惜,但为严明法令,只得忍痛斩之,所以流涕,悲哀程度更进一层。
第三次斩杀马谡后大哭不已,这时更多的是对自己没听先主的悔恨、自责,有负先主重托的内疚、不安。(读到此才能对《蜀相》一诗中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老臣心有更深体会)
总结:诸葛亮掉泪斩马谡是本文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它细腻地刻画了诸葛亮内心深处感情与理智、爱惜人才与严以法令、个人友谊与国家利益间的矛盾冲突,揭示诸葛亮体恤下属、执法严明、忠心耿耿、严于自责等优秀品质。
四、鉴赏要点
1、文章塑造人物的特点。
A.利用语言行动细节刻画人物(以言传神以行绘人)
B.利用对比烘托手法塑造人物(多方映衬对比鲜明)
2、《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长篇小说,但是白璧微瑕,他的缺点便是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往往失真。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批评它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如果说《三国演义》将诸葛亮神化,那么,《失街亭》一文则将神人化,它在揭示诸葛亮用兵谨慎、沉着应变、执法严明等优点同时,也揭示了他被感情蒙蔽双眼,用人失策的过失,但这并不影响诸葛亮千古第一贤相的形象,反而让我们觉得更可信,可亲、可敬,这也正是本文成为全书最优秀篇章之一的原因。
五、延伸拓展:课内讨论:街亭之失,谁之过?
(作为领导者的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战前忽视马谡的骄傲情绪;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本身就有疑虑,先讲街亭的重要性,后讲守之极难,又说对手之强大,意欲使马谡自退。最后马谡写下军令状,诸葛亮仍不放心,又派处事谨慎的王平相助,先后又派出高翔等人马去接应街亭,可见诸葛亮对马谡守街亭是有疑虑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说法,而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如此重要的地点,诸葛亮却将全军的命运系于一疑惑之人身上。)
结语:街亭一战,虽有胜负,但又难辨高下。问谁是英雄,非成败所能定论。是非成败转头皆空,只有青山依旧。

精选阅读

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学反思


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学反思

《失街亭》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名篇,教法多种多样,而作为一堂小说鉴赏课,主要是要求学生以小说文本为立足点,通过对语言的品味,理解人物形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堂课主要抓住马谡的三笑和诸葛亮的三哭来分析,通过课堂阅读和师生讨论,让学生与小说文本亲密接触,认真品味了小说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辩证分析,理解掌握了马谡和诸葛亮立体丰富的小说形象。

新课程目标要求以学论教,教与学并行,并且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感受,包括与教师的互动,与同伴合作、自主学习、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观察、创作的过程等等。欣赏小说是读者自己的事情,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欣赏能力,主要靠学生自己在阅读实践中习得,老师不能生硬地贴上标签,只能起引导并适时归纳的作用。本文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主要是在学生认真阅读、充分讨论、自主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脑活起来、嘴动起来、心乐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味、意境美、文化情。教师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和课外延伸拓展,如讨论失街亭,谁之过、马谡是否一无是处、如何全面看待诸葛亮这一三国人物等问题,在培养学生感受、分析、思考、评判能力的同时,把教学知识、培养能力和看人处事结合了起来,加深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体会课文独特的情感时产生了心灵的震撼,使学生学会惋惜、愤怒、感伤和赞叹,学会辩证地看人待物,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学生的写文论人思想,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价值观,丰富了学生的生存智慧。

本堂课设计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讨热情,课堂气氛较活跃,使学生较好地分析掌握了人物形象。教师能适时引导小结,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理性认知,基本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标。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情况有些高估,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细节的注重还不够,课堂时间安排较紧缺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准确立足学生的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想学,学好,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经验,懂得适时纠正引导;教前设想应尽可能细致周到,以免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学本是一个相长的过程,精心准备每堂课,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后发现教师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努力中不断注意改进。

失街亭教案


失街亭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体味本文情节安排上的前后关联、紧张自然的特点。欣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摇曳多姿的艺术美。
2.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分析诸葛亮、马谡的性格特征。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比较、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马谡为戒,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不言过其实,重视实践,不死守教条。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本篇的这种艺术特色。
难点:思考分析“失街亭,谁之过”?
解决办法
1.补充与本文有关的前后情节。
2.指导学生整体阅读,注意情节的发展走向,写出阅读提纲,思考情节中的暗示、情节间关联等特点。
3.分析孔明“三嘱”、马谡“三笑”、司马“三探”、诸葛“三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展开专题辩论:失街亭,谁之过?
●教学思考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语言明白易懂,教师不必串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以培养自学能力。
2.《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可向学生作些介绍。还可以建议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学生活动
1.复述全文情节,写出文章情节的阅读提纲。
2.分析讨论,归纳文章主人公孔明、马谡的性格特征。
3.专题辩论:失街亭,谁之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阅读课文,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列出提纲。
二、导入
播放歌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故事,不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失街亭》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
三、铺垫
1.作者作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别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作品除了《三国演义》,还有小说《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2.有关情节(见参考资料之一)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郿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郿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郿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街亭战役是《三国演义》中被精心描述的一场战争,也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街亭战役是以蜀汉和诸葛亮的失败而告终的,但是通过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三个互相关联的故事,精心刻画并热情地赞扬了诸葛亮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超人智慧和勇敢,歌颂了他不文过饰非、不徇情枉法的优秀品质,批判并谴责了死守教条,盲目骄傲、违令拒谏、终致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的马谡,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
本文属节选,删去了“空城计”情节,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组织材料,这样便于突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四、学习课文
(一)检查预习
结合课前预习,讨论归纳,订正情节提纲。
战前部署:马谡请战,屯兵失计。
战役过程:司马打探,街亭失守。
战后措施:嘉奖赵云,惩处马谡。
(二)速读课文。请同学复述课文情节,并说出情节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先写蜀军的战略部署。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了极其严峻的战略形势:孟达被杀,司马懿率兵出关。孔明判断,认为司马懿“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决定派兵防守街亭。马谡自告奋勇,孔明怕他轻敌,郑重地对他说明街亭得失的利害关系。马谡以全家性命作担保,孔明才答应,并派上将王平协助,叮嘱他“必当要道之处”下寨。孔明知己知彼,用兵谨慎。进而写孔明为了确保街亭的安全,再派高翔、魏延屯兵列柳城和街亭之右,作为援军。这样写,既突出孔明善于分析形势,判断无误的指挥特征;也着意烘托出街亭在战略上对于蜀军的重要性,与下文写马谡轻率措施相映衬。接着写马谡防守街亭措施不当,反映他狂妄自大,脱离实际。写他的笑语:“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麻痹轻敌;写他拒绝王平的建议,坚持屯兵山上,公然违背临行时孔明的嘱咐,甚至夸耀自己。这样,马谡自高自大的狂妄态度和自以为是、理论脱离实际的恶劣行为,便跃然纸上。
再写街亭战役的经过。司马懿兵到街亭,首先立足于了解情况、分析情况。这反映了一个有才能的军事家必须善于知己知彼,与马谡的自恃轻敌恰好形成对照。司马懿先令张挡住王平,打乱“蜀军犄角之势”,又派申耽、申仪引两军切断蜀军汲水道路,自己则统大军包围西山,使马谡处于窘境。马谡被困,王平、魏延、高翔互相援救,反复冲杀,蜀兵仍然受挫,失掉街亭。这显然是马谡造成的后果。
最后写街亭失守后孔明采取的措施。孔明看了王平派人送来的图本,深知形势不妙,便决定派杨仪接替马谡进行补救,但已来不及了。于是,便有步骤地有计划地把部队撤回汉中,这表现了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对战争形势的分析,细致而准确。孔明回到汉中,嘉奖赵云不折一人一骑,严肃追究马谡违犯军令,失掉街亭战略要地的职责,并将马谡“明正军法”,表现出孔明严肃执法的精神。
(二)讨论
1.情节错综复杂,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而使结构井然有序的?
《失街亭》这个故事,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孔明与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与朝廷、朝廷与孟达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围绕这些矛盾开展的情节,更是错综复杂。作者之所以能把这些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是由于他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孔明为中心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并前后反复照应。关于以街亭攻守为线索,其一,写马谡具状守街亭和孔明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街亭、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山上;其二,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孔明布置退却;其三,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三部分都不离街亭的攻守。至于前后照应,例子很多,主要集中在说明街亭的重要、“当道下寨”和“围山断水”等几个问题上。关于“围山断水”,第3、5、6、7、9段反复照应,使作品脉络分明,结构紧凑。
2.文章情节是怎样前后关联、呼应、暗示的?
为了写出“失街亭”这个重要情节,前面已有许多暗示。如马谡的狂言轻敌;诸葛亮用马谡的种种疑虑:①反复叮咛告诫马谡;②派“平生谨慎”的王平协助马谡,派高翔、魏延作救应。“立军令状”与后文“挥泪斩马谡”相照应。等等。
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
用对比和衬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让正反对比,用次要衬托主要,是本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孔明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主要人物孔明部署的正确。
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以马谡的三次“笑曰”(笑孔明“多心”;笑王平“真女子之见”;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表现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
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如“斩马谡”一段,以孔明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孔明的复杂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
4.文章表现了诸葛亮、马谡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的态度怎样?
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对这种优良作风,作者在字里行间是流露出赞赏的。《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总体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在《失街亭》中却写到他用人的失误,使得这个人物性格更加丰富,更有魅力。
马谡轻敌自恃,违令拒谏,死守教条。对这种严重错误,作者是加以谴责的。
《失街亭》这个故事,通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的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5.失街亭,谁之过?
失街亭主要是马谡之过。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同学们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必受限制,自圆其说即可。
五、比较
课后练习二,让学生比较史料与历史小说的不同,体会文学作品的虚构性。
两则史料译文:
1.诸葛亮出兵祁山。(魏主曹)加封张特进的官职,派他统率各路兵马,到街亭抵御诸葛亮的将领马谡。马谡倚仗南山的险要,不到山下据守城寨。张切断了马谡部队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把马谡打得大败。
2.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号令明确,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离曹魏而响应诸葛亮,关中一带,訇然震动。魏明帝亲自西临长安督战,命令张抵御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率领军队为前锋,与张在街亭交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措施行动不当,被张打得大败。诸葛亮迁移西县百姓千余户,回到汉中,斩马谡而向大众谢罪。
把这两则史料和课文比较一下,可以看出:史料所记只是一个梗概,而小说则进行了虚构和加工,加进了一些虚构的细节,使情节更丰富,使人物更生动。如:增加了蜀方守街亭的人员,虚构了马谡拒谏一段文字;添进了许多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为了充分揭示孔明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其执法严明等多方面的性格,有声有色地写了“挥泪斩马谡”一段。
六、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三国演义》精彩章节,或阅读《三国演义》全书。

●板书设计
说利害: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审时度势
马谡请战孔明“三嘱”说对手:司马懿非等闲之辈知己知彼
战前部署说兵法:下寨要道,戒之戒之用兵谨慎
屯兵失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纸上谈兵
司马打探马谡“三笑”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狂妄自大
战役经过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麻痹轻敌
街亭失守有兵守把—“真乃神人”知己知彼
嘉奖赵云司马“三探”亲自来看—巡哨一遍善断敌情
战后措施“何将引兵”—当夜调度富有才能
惩处马谡挥泪斩谡—义同兄弟执法严明
诸葛“三哭”流涕而答—用法制胜忠于蜀汉
大哭不已—恨己不明严于自责

●参考资料
一、街亭之战战前情况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病危于白帝城,遗诏托孤于丞相孔明。孔明受此重任,竭力尽智,辅佐后主。当时孔明治蜀的基本政策是休养生息,巩固后方,联吴抗魏,统一中国。为此,他大力发展生产,使蜀汉“米满仓廪,财盈府库”,军需完备;又派邓芝往结东吴;兴师南征,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公元227年,孔明又用马谡计,离间曹魏君臣,使曹将司马懿削职遣归。孔明见时机成熟,便上《出师表》,起兵北伐。目的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初次战役,“从陇右取平坦大道,依法进兵”,大破曹军,夺取陇西三郡,声威大震,远近州郡,望风归降。孔明便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曹大惊,于军情紧迫之际,恢复了司马懿的官职,加为平西都督,率南阳各路兵马。曹亲临长安。
孔明正在祁山寨中聚会议事,有人送来孟达的消息。孟达是昔日降魏蜀将,曹丕爱其才,封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镇守上庸、金城等地。曹丕死后,孟达遭到朝中嫉妒,日夜不安,早想起事。今得知孔明伐魏,愿为内应,直取洛阳,孔明大喜。
司马懿正调南阳各路军马,忽接孟达欲反消息,不待圣旨,昼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孟达。司马懿奉命引兵到长安,与曹聚会,命懿出关破蜀,令张为前部先锋。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二、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三、《失街亭》写作艺术鉴赏(吴功正)
《失街亭》不仅给我们办事要从实际出发,死搬教条必定失败的有益启示,而且在艺术上亦有不少可取之处,可资借鉴。
(一)人物塑造方面
1.以言传神以行绘人作者没有用静止的叙述来交代人物的性格,而是运用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略貌取神”的笔法。军中议战,诸葛亮叮咛再四;马、王引兵而去,诸葛亮又作运筹,其神机妙算,谨慎周密于此见之。马谡狂言不休,贸然处事,其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于此见之。王平据理力争,苦苦规劝,战争爆发后又多方解围,冲锋陷阵,其谨慎小心、骁勇顽强于此见之。司马懿亲自巡哨,稳持左券,凡蜀方部署均在掌握之中,相机设计破之,其老谋善算,精明练达于此见之。
2.多方映衬对比鲜明这里有诸葛亮和马谡的深细与轻狂的对比,有王平和马谡的谨慎与骄矜的对比。同时,作者又以司马懿的惊叹,自愧弗如,映衬出诸葛亮超众的预谋;以魏延等人的驰援,使蜀方不致败得过惨,映衬出诸葛亮运思的绵密。人物描写,处处注意映衬,时时着力对比,就使人物性格格外惹眼,分外鲜明。
(二)情节结构安排方面
1.高屋建瓴作者不是孤立地静止地描绘一次战役,他的特点是善于把战争形势和政治形势,把构成战争和造成战争胜负的诸方面的因素联系起来考察,作者目光四射,胸有全局。先是把街亭战幕拉开前的蜀魏政治和军事形势作大笔勾画,对背景作简略点染,为此后蜀方国运的江河日下铺下基石,也使读者感到即将到来的斩马谡的情节实乃出之必然。作者的笔触不滞留在战争的一角,而有全面鸟瞰图的绘画。这就把具体的特定的街亭小仗与整个战局贯通起来,更能突出马谡失街亭的错误,使读者对马谡的错误更为痛恨,无宽宥之意,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2.自成格局一般地说,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联系在一起的。失是空的发端,空是失的延续,斩是失的结局,合为一体,首尾相衔。所以,中国传统艺术中就有“失空斩”的京戏。但就“失街亭”这一“折子”而言,又自成首尾。点将是情节的启端,据山扎营是情节的发展,激烈的街亭交锋,拉锯式的鏖战是情节的高潮,退守阳平关是情节的结局。就一个故事来说,又启束相应,相对独立,这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情节结构经验。完整的情节,有助于展示复杂的历史生活的全貌和发展过程,有助于集中而又统一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3.犬牙交错“失街亭”的情节相当单纯,但作者却尽可能写得丰富多彩,把内部和外部的多条矛盾线索网织在一起,多方面予以展开。诸葛亮和马谡的矛盾是一条线,马谡和王平的矛盾是一条线,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矛盾是一条线。这些线索相互牵制,烘云托月,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们虽然交错起落,但都围绕“街亭”这一中心。蜀方固守街亭是北伐保证,魏方死夺街亭是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一步,街亭就这样成为扭结主要矛盾线索和其他矛盾副线的焦点,成为情节的枢纽,这又使情节于丰富中见集中。更为精妙的是,在司马懿倾全军之力死夺街亭时,“郭淮与曹真商议,恐司马懿得了全功,乃分淮来取街亭,闻知司马懿、张得了此功,遂引兵径袭列柳城。”这突然楔入的曹真、司马懿的矛盾线索,形似节外生枝,但实际上却把魏方内部微妙而复杂的矛盾关系作了精心的揭示,把刚复职的司马懿的处境作了轻轻的然而又是深刻的点示。多组矛盾线索的纵横交织把历史生活的复杂风貌和情景表现得多彩多姿。
4.曲折有致清代的古典小说评点家毛宗岗曾以杜甫的“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成苍狗”的诗句来说明《三国演义》情节变幻多姿的特点,称说这部长篇小说的情节“星移斗转,雨复云翻”。他在批点《三国演义》中提出这样的见解:“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不大急则不大慰……令读者眼中,如猛电之一去一来,怒涛之一起一落,不意尺幅之内,乃有此变幻也。”罗贯中写《失街亭》这样小小的一仗,也是写得波澜起伏,不平不直。例如围绕街亭的争夺厮杀,作者重彩浓墨,笔姿飞舞,写得奇矫突兀,声色俱佳。其间贯穿着蜀方的支援和魏方的打援,魏方的设计和蜀方中计,时升时落,似大海潮涌;忽起忽伏,如层峦叠嶂。马谡夺荒而逃,张尾随死追,情节一折,看来马谡无法生还,令人大惊。中途却有魏延的及时增援,令人为之一喜。张拨马便走,看来魏延可复夺街亭,形势大有转机,情节因之一起。但“赶到五十余里”,不意突遭魏方重兵埋伏,情节又一折。魏延“左冲右突,不得脱身,折兵大半”,于此千钧一发之际,王平引兵来援,情节又为之一起。王平、魏延突围后与高翔合路计议夜袭魏营,又遭埋伏,是情节的一大顿挫,直至列柳城失陷,退守阳平关,情节就彻底顿落下来。一个小小的故事片段,一宕再宕,一步三折,如平沙千里,陡有峭崖扑面,于尺幅之中,尽龙腾虎骧之势,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选自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三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四、街亭
街亭,又名街泉亭,简称街亭。地处今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的陇城乡一带。西汉时归属天水郡街泉县管辖,相传街泉县名是由陇城的一口年代久远的泉而得名的,因泉在龙山之下,泉水旺盛,冬夏不减,人们称之为“龙泉”。东汉时街泉县改称略阳县,旧县名归并街泉串所接管。据《郡国志》记载:“略阳县有街泉亭,即故县。”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为历史上的重要军事关隘和兵家必争之地,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右。历史上群雄角逐,战事频繁,在这里曾多次进行过大规模战争。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就发生在这里。
据《三国志》记载:“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88年)蜀将马谡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当时诸葛亮为了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亲率大军北伐魏国,攻打祁山。因蜀军一路军纪严整,士气高昂,接连得胜。曹魏南安(郡治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北)、天水(郡治在今甘肃省甘谷县南)、安定(郡治在今甘肃省镇原县南)三郡叛魏降蜀,一时响震于关中。魏明帝曹叡急忙从都城洛阳赶到长安,命大将张郃领兵抵御。诸葛亮派参军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不料,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又不听副将王军的劝阻,自作主张,“依阻南山,不下据城”,不近水,把军队扎营在山上。司马懿得知蜀军凭高扎营,驱大军一拥而进,四面围困,断绝了下山取水的道路,困蜀军于山。一场街亭争夺战由此展开。魏军乘势攻山,马谡料难固守,持续数日之后便带乏兵突围而逃。扎营山下的王平欲领兵相救,适逢张郃拦路厮杀,又因势孤兵寡,只好仓皇而逃,撤退于天水。结果,蜀兵大败,失了街亭。诸葛亮不得不从天水退回汉中。赵云军队在箕谷也吃了败仗,好在赵云亲自断后,人物损失较轻。街亭一战,蜀军主力溃败,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局失败。诸葛亮回到汉中,依照军法,斩了马谡,给赵云以降职处分,同时,上疏“请自贬三等”。他还在《劝将士勤攻已缺教》篇中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较变通之道于将来。”,足见街亭之失,教训深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
千百年来,山河更易,历史变迁,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历史故事广为人们传诵。但昔日之街泉亭,泉在亭毁,古街亭遗址实难确定。《后汉书郡国志》载:“略阳县有街泉亭,……即故县”。《太平寰宇记》记载:“街泉亭,俗名汉街城,即马谡败绩处”。《辞源》、《古今地名大辞典》均认为街亭在今甘肃天水秦安县境。据《秦安县志》记:“东北百里曰高妙山,曰丹麻峪、故丹麻驿也。曰断山,其山当略阳南北之衡,截然中起,不与众山连属,其下为连合川,即马谡覆军处”。连合川地处陇城、龙山二镇之间。龙山原名断山,原属秦安县管辖,清乾隆十四年知县蒋允君嫌其名不祥而改称龙山,解放后划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总之,街亭古战场遗址,依史书记载和地形观察,应在陇城与龙山之间的地域,但因年代久远,确址尚待考证。解放后,在陇城乡西北2公里薛李川处,当地家民发现一张铸有“蜀”字的弩机,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
(王家祜等《汉晋夕阳——三国旅游寻踪》第92、94页)

失街亭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失街亭”,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失街亭
罗贯中
教学目标:
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家作品: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大约生活于公元1330年至1400年之间,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钱培、东原等不同说法)。曾经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他写过词曲,杂剧,以小说的创作成就最大。他“与人寡合”,而“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二.请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部分命一个小标题。
即:,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灵活运用4字、5字、7字句)
三分析小说如何写马谡失街亭的。
1.教师介绍马谡其人如何深受诸葛亮重用的相关情节。
2.学生概括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自骄自傲、目中无人、死守教条等,只要符合这些意思即可)
3.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直接描写主要是语言情态描写:主要是马谡的三“笑”
“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一“笑”
“汝真女子之见!……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二“笑”
“汝莫乱道!……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三“笑”
……此一些语言充分展现出一个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再就是间接描写:
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笑反衬马谡的无能。)
4.如何看待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讨论)
(可以看作是对马谡的后悔,勇于承担责任,也可以看作是对马谡的嘲讽,或者还可以看作是马谡还想以此博得诸葛亮的怜悯,借以逃脱罪责等,只要学生讲清道理,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课时
分析其他人物,讨论评价“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感想
一.处理作业(略)
二.分析诸葛亮其人:
作者写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段?
1.衬托手法:
①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②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
“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2.直接描写:
①知人善任,小心谨慎:马谡熟读兵法,派他守街亭;王平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
②知彼知己,机智多谋: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查看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
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
③勇于自责: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④有情有义,赏罚分明,不徇私情:自己喜欢马谡,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
谡,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
⑤如何理解诸葛亮的三“哭”?
“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流涕”是因为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治马谡;“大哭不已”是为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
三.体会本文前后照应的特点:
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反复照应的效果(使作品脉络清楚,结构紧凑)。(学生寻找完成,教师只做点示)
四.讨论:失街亭,谁之过?
(学生各抒己见,可以认为是马谡的责任,也可以认为是诸葛亮的责任,还可以认为两人都有责任,但理由论据要充分,说服力要强。)
《失街亭》是一篇自读课文,可用自读、图示、评点、讨论等方法实施本文的教学。这一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战争与人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领略(失街亭》渲染的历史情绪、战争情愫和英雄情结,使学生的视野不滞留于具体事件,而能全景鸟瞰战争风云。
一、自读:了解相关情节及节选部分内容。
1.课前泛读《三国演义》诸葛亮“一出祁山部分(第91回至第95回)。
2.课内精读“街亭争夺战、“挥泪斩马谡两部分,在课本上作勾画圈点。
二、图示:利用《蜀魏街亭之战示意图》(注)把握战争全局形势。
1.读图,弄清街亭在诸葛亮“一出祁山中的战略地位。(注意子午道、褒斜道、天水郡至长安大路)
蜀魏以秦岭为界对峙,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是攻取长安。取长安必过秦岭,过秦岭有三条通道:一是东路子午道,但其地险要,不易通过。故诸葛亮未纳魏延之计,东路偷袭。二是中路褒斜道,路途较近,蜀军可由此攻郡城,取长安,但中有栈道近500里,行军困难。此次北伐,孔明于此道设疑兵佯攻。三是西略由阳平关绕到渭水之西的一条大道,此道离长安较远,但蜀军兵力集结和粮草搬运十分方便。故蜀军主力自汉中兵出祁山,由此道进军。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北陇城镇)是此路战略要地,控制街亭,即掌握战争主动权。倘此地失守,蜀军粮道断绝,后援不继,三郡难保,便会不战自溃。用诸葛亮的话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
2.读图,叙述蜀魏街亭之战前后过程。(注意“蜀魏军事部署)
司马懿、张邰率二十万人马挥师西进,诸葛亮料其必取街亭。参军马谡立下军令状,愿领二万五千精兵前往防守。诸葛亮嘱马谡“当道下寨,令王平协助防守绘制图本;又唤高翔屯兵街亭东北之列柳城,以作策应;再派魏延屯扎街亭之后,以为救援。遂令姜维为先锋拟攻陈仓,令赵云出箕谷佯攻郿城。
马谡“屯兵山上,王平规劝,马谡不听,二将分兵。司马懿围困街亭,断绝汲道,放火烧山,蜀兵不战自乱,马谡冲出重围。魏延、高翔、王平谋复夺街亭,反复冲杀。三将连连中计,迫不得已,退守汉中门户阳平关。
诸葛亮闻街亭、列柳城俱失,跌足长叹,布置姜维、赵云撤军,下令弃守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回汉中后,赞赏不失人马辎重的将军赵云,挥泪处死败军之将马谡。
三、评点:欣赏失街亭描写战争与人艺术。(示例。仅列三则)
1.马谡三“笑。(人物描写:神态语言)
一笑孔明“多心,二笑王平无能,三笑司马懿胆怯。(原文略)
马谡“笑三次,表露其性格:一意孤行,公然违令,目无“丞相;死守“兵法,刚愎自用,看轻同僚;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小觑劲敌。
2.街亭三“夺。(场面描写:街亭激战)(原文略)
作者以浓墨重I彩,营造出惊心动魄的战斗气氛,敷演出I跌宕起伏的街亭争I夺战。先是马谡落I荒而逃,张邰佯作追I击,却转出魏延的及[时增援。情节一顿。张邰佯作败退,魏延复夺街亭,不意突遭魏方伏击,千钧一发之际,王平引兵来援。情节又一顿。王、魏合兵,奔列柳城,与高翔夜袭街亭,陷身空寨,死命冲出,列柳城陷于敌手。情节再一顿。写双方环绕街亭反复争夺,一波三折,“有斗移星转,雨覆云翻之妙(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刀光剑影,令读者目不暇接。值得注意的是,傲慢轻狂的马谡,厮杀中不见踪影。
3.“挥泪。(动作描写:人物心理)(原文略)
诸葛亮涕泪纵横,一为北伐失败痛惜,一为马谡违令遗憾,一为识人不深悔恨。种种情感,积累良久。斩将之时,难以自抑,猛然喷发。想起马谡亦为人才,相处日久,“义同兄弟,为严明军纪,不能不杀,有情而不枉法,执法又不忘情,诸葛亮泪如泉涌,其情至真。不用“揩、“抹、“拭等常用字,著一“挥字,一见诸葛亮痛苦之深,一见诸葛亮决心之大。
四、讨论:探讨《失街亭》描写战争与人技法。
1.《三国志魏书张郃传》记载:“诸葛亮出祁山,加邰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史料可证,街亭之战,魏军主将是张邰,司马懿与此战无关。那么,小说为什么要将诸葛亮的对手改作司马懿?小说中的司马懿,既精通兵法又有实战经验。派子侦察、亲自巡哨、摸清守将,断绝水道、围而不攻、放火烧山,以及多次设伏等,表明其人非等闲之辈。历史上的司马懿,此时确未曾与诸葛亮交手。如果按照史实,将诸葛亮一出祁山兵败而返的对手写成魏国一员大将张邰(此人后被诸葛亮设计射杀),无疑会贬损诸葛亮的形象。作者“张冠李戴,以同样多谋善断的司马懿来映衬诸葛亮(司马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更能表现诸葛亮的指挥若定、用兵如神。
2.诸葛亮一向谨慎,知人善任,为什么竟重用马谡这样的“言其过实之人?
马谡请战,立下军令状,以“乞斩全家的担保来表明决心与信心。而在诸葛亮心中,马谡“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建“攻心计令孟获就范,建反间计令司马懿下野,可见其人亦非无能之辈。诸葛亮复令魏延、高翔襄助防守街亭。作了这样的布置,诸葛亮自然认为,街亭不致有失。诸葛亮的“失算在于,没有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受命时流露的骄狂情绪予以注意,终至酿成大错。(失街亭)中的诸葛亮不是“完人,反而感人。(鲁迅批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此种情形,节选部分是例外。)
3.“一出祁山是蜀汉一次失败的战争,可是蜀方主帅诸葛亮依然光彩照人,试结合课文作简要分析。
作者在诸葛亮身上,倾注了自己的“英雄情结。虽然是一次失败的战争,却以生花妙笔写出了一个失败的英雄,给读者一种历史真实感。街亭布防,见其精细谨慎;初见图本,见其料事如神;回军汉中,见其从容不迫;赏将斩将,见其赏罚分明。对手和麾下诸将如众星拱月,对诸葛亮起映衬烘托作用。失败的英雄、悲怆的英雄,更能引起读者的审美思考。
4.你个人认为,谁应对一出祁山的失败负主要责任?(观点不求统一)
第一种观点,街亭之败,马谡应负主要责任。马谡狂妄自大公然违令,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诸葛亮对马的缺点并非全无认识,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如马谡屯兵当道抵挡司马懿大军,战局会朝着有利于蜀方的方向发展 第二种观点,街亭之败,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司马懿评曰:“孔明用此人,如何不误事?诸葛亮自承“深恨己之不明,可见诸葛亮用人不当是失败主要原因。
第三种观点,关键并不在失街亭,而在诸葛亮此次北伐的战略错误。蜀汉势弱,曹魏势强,诸葛亮战略上处于劣势,非用奇谋不能取势。如从魏延之议,以奇兵经子午谷突袭长安,以主力由褒斜道猛攻都城,二地守将夏侯、曹真(二人此次皆为诸葛亮战败)绝非诸葛亮对手(时司马懿赋闲苑城),则长安指日可下。司马懿的评论可证这一观点: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二出祁山的失败也证明此路不通(后北伐即不再走此道)。诸葛一生惟谨慎,不使险招坐失良机,也只有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失街亭备课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晋陈寿《三国志》两则史料今译:
1.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引自晋陈寿《三国志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传》)
译文:诸葛亮从祁山出兵进攻魏国。魏明帝加封张郃为特进,派他统帅军队,在街亭抵御诸葛亮的部将马谡。马谡倚仗着街亭南面的山头固守,不下山应敌。张郃派兵封锁了蜀军取水的道路,向蜀军发起冲锋,把他们打得大败。
2.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引自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译文: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进攻祁山,队伍整齐,赏罚严格,号令严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背叛魏国,响应诸葛亮,整个关中像声音发出回音那样震动了。魏明帝移驾长安,命令张郃领兵抵抗诸葛亮的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带领军队作为前锋,与张郃在街亭交战。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约束,指挥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亮让陇西各县一千多户人家迁居,带兵退回汉中,杀了马谡向军士谢罪。
(转载于《高中古典文学作品评析》朱宝昌等编著,198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
二、课文析读
析马谡挂帅
马谡是个纸上谈兵者,却偏偏想去驻守街亭要地,而做事谨慎的诸葛亮又同意了,这是为何呢?
诸葛亮一出祁山,蜀魏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是街亭,占据街亭者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对这一点,诸葛亮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可是,这样一个战略要地,诸葛亮为什么要派马谡去防守呢?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就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大可不用”,但是诸葛亮对马谡不但非常赏识,而且还加以重用,以至在街亭之战时,面对马谡的请缨,他不顾众人之议,提拔马谡统领大军驻守街亭。一方面因为马谡确实有些智谋。据裴松之为《马谡传》作注引《襄阳记》记载,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问计于马谡,马谡建议诸葛亮“服其心而已”。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赦免孟获则使南蛮臣服;终亮之世,南方没有再反。另一方面马谡与诸葛亮关系非同一般。另据裴松之注记载,马谡临终时写信给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去祭奠,并善待马谡的遗孤。这就是诸葛亮重用马谡去守街亭的原因所在。
与历史资料相比,小说对诸葛亮重用马谡的描写则更加丰富细致。《三国演义》第85回白帝城托孤时,当刘备问孔明怎样看待马谡之才,孔明回答说:“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第87回孔明南征,马谡建议用“攻心计”,孔明慨叹:“幼常足知吾肺腑也!”第88回孟获诈降,马谡谋划智擒孟获之计与孔明不谋而合,孔明抚掌大笑:“擒孟获之计,吾已差派下也。——汝之所见,正与吾同。”第91回孔明担心司马懿督雍、凉之兵,倘训练成功,将成为蜀之大患,欲出师北伐,马谡建议他:平南刚回,兵马疲困,不应该急于出师,可暗中派人到洛阳、邺郡等处散布流言,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之间的君臣关系,置司马懿于死地。结果,司马懿虽逃过一死,但却被夺了兵权,削职回乡。孔明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兵。今既中计遭贬,吾有何忧?”次日即上《出师表》,准备北伐。街亭之战前,司马懿、张郃挥师西进,孔明料到他们必取街亭,问谁敢带兵去防守街亭时,马谡又主动请战,并立下了军令状,孔明这才派他带兵去守街亭。
马谡是个纸上理论家,街亭之战前的种种谋略其实都是与诸葛亮不谋而合,他的才能也仅限于印证诸葛亮计谋的正确。一旦他与诸葛亮谋略不同时(如街亭之战应在何处安营扎寨),他应该有自知之明,听从诸葛亮才对。所以,诸葛亮的失误在于识人不深,认人不清,用人不当。他只看到马谡为他建言立策,而没有看到马谡缺乏实战经验和接受重任时表现出的骄傲轻狂。街亭这么重要的地方,派马谡这样的人去防守,终难免于失败。
“诸葛一生惟谨慎”,但街亭之战,诸葛亮却犯了严重的错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明达的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街亭之战对诸葛亮的刻画,使这一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了。
(节选自《语文教学通讯》367期,作者:姚锋、孙树航,题目、内容均有改动)
三、类文荐读
项羽本纪赞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和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古文观止译注》)
阅读提示:项羽并非帝王,但司马迁能从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实际作用的角度,充分肯定他的历史功绩,为他作“本纪”,与秦始皇、汉高祖并列,体现了司马迁的历史观。这篇赞语论述项羽的历史功过,指出项羽的崛起,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而他的失败,则是由于他自己的过失,并不是天要亡他。否定了“天道”对“人事”的决定作用,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四、鉴赏方略
小说的阅读与鉴赏之七:主题的把握
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所以分析小说的主题,首先应从小说的题材和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再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中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以达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问题,即达到把握主题的目的。
例如:《药》中的华老栓,买蘸了革命者夏瑜鲜血的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意在揭示劳动人民在封建统治阶级麻痹毒害下陷入了愚昧无知的混沌状态,虽然革命者为推翻反动封建统治、解放受压迫的民众献出了生命,但却不被民众理解。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竟成了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就非常深刻地反映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这一深刻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应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对作品作具体分析。鲁迅的小说《药》写于1919年4月,发表于同年5月。《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作者以光复会的重要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杀和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为背景,从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用小说《药》启示人们:疗治中国民众的麻木愚昧精神是革命的首要任务,革命者如果不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终将难免失败的命运。这显然是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用意,自然也是小说的积极主题。
分析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是深入挖掘、概括主题的重要方法。另外,小说的精巧构思也能有力地突现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应认真分析小说的结构。如《药》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以华老栓为儿子买药治病为明线,革命者夏瑜被杀为暗线,两条线索以刑场连接到茶馆交织,最后到坟场融合,暗线变为明线。这样安排明暗线索使小说主题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使人们对“群众的愚昧”与“革命者的悲哀”之间的因果联系认识得更清楚。其深层寓意得以昭然显示。《项链》的精巧构思表现在作者为突现主题,除了安排了清晰的物线之外,还安排一些出人意料的情节和伏笔,女主人公借项链、丢项链后,为赔项链、还债务,历尽艰辛,最后却发现项链是假的。这个“戏剧性的转折”确实太突然,跟路瓦栽夫人开了一个让人震撼的最“残酷”又颇具“威力”的“玩笑”。这样就大大加强了对路瓦栽夫人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的讽刺效果,这正是“小说技巧”所追求的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欣赏小说的主题,必须分析小说的题材,欣赏小说的人物描写技巧和小说的构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