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案之一

小学教案比

发表时间:2020-12-07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案之一。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案之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设计思路

老师介绍背景知识,展示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然后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学习作者安排景物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密西西比独特的风光,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学习利用关键字句,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所有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密西西比河。

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2.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机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图片、老师介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况。

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黄河是雄壮的,气势宏伟的,我们称之为崇高的美。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景,这又是什么样的美呢,它跟黄河的崇高的美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先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优美风光吧!

(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如果以其支流密苏里河为源,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密西西比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3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美国领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密西西比河西侧支流大多发源于落基山脉,有密苏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东侧支流大多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地,有俄亥俄河、田纳西河、康伯河等。

夏多勃里昂是法国19世纪颇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对当时法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不仅在作品中带有浓厚的消极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创立了消极浪漫主义的基础。他的作品文笔优雅,词藻华丽,诗意盎然,但其情调是忧郁、伤感的,甚至显得有些矫揉造作做作。)

二、老师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问题如下:

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如果要把这篇文章分部分,你会怎么分?为什么?

3.你最喜欢那一段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读通文章,并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所以应该调动学生大胆的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通过多读多听,句子中的意蕴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问题。

问题如下:

1.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有什么不同?

2.作者描写了众多动物的神态,目的是什么?

3.最后一段作者说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你认为这是褒义还是贬义?

在这一阶段,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密西西比河东、西两岸风光各有特点,但并无优劣之分。同样生活在这里的无数的动物植物也都是和谐共存,不可缺少的。作者把目之所及(动、植物)、耳之所闻(各种声音)、甚至心之所想(最后一句)渗透到一起,给我们描述了密西西比河优美的风光。

四、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意境美。

把课文中的一段话拿出来,一块分析欣赏。

例如: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同学们,通过这段话你们能想象出画面的样子吗?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河岸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数千头野牛徜徉漫步,这时一只老野牛越过波涛,钻进河心小岛的草丛里

这一段话虽然很短,但是给我们很形象的描述了野牛的动作、形态、还有神态,可以让画面在头脑中清晰的显示出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我们写文章,描写一种东西也应该这样掌握好用词和炼句。

五、完成课后习题二。

六、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2.练习并且默写课后写一写、用一用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一节内容。

1.点名学生逐段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听写课后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理解作者描写的方法和艺术。

1.通过对比来展示景物的不同特点。

首先给同学解释对比的意义跟作用。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映衬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使事物的本质特点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可以使同一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互相映衬,对比鲜明,彼此补充,相得益彰,从而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后让学生们在文中寻找那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讨论,通过对比作者着重突出了哪些内容?

提示:学生讨论以后,老师可以给与提示。

(1)第二自然段开头: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

通过把第一和第二、三自然段的对比突出了西岸的特点是:植被构成比较单一,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而东岸却是植物丰富,姹紫嫣红,动物众多,神态各异。

(2)第四自然段开头: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通过把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对比,又从听觉上道出了东西两岸的不同之处:西岸万籁无声;东岸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2.用不同的词语描摹出事物的不同神态。

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景物,如何通过描写突出它们的这种不同与众的神态呢!这就要我们抓住事物的最鲜明的特点,通过描写,生动传神的向读者展示出这些特点。

(1)仔细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植物)?

提示:各种树木、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

②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提示: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交错、攀缘、伸延、延伸、搭起、挺拔而起、耸立、俯瞰

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语的不同想象出这些景色的特点来。

(2)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动物)?

提示:熊、鹿群、黑松鼠、弗吉尼亚鸽、绿鹦鹉、绿啄木鸟、红雀、蜂鸟

②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提示:醉态酩酊、蹒跚、沐浴、嬉戏、麻雀般大小、踯躅、飞来飞去

三、课堂练习。

讨论并完成课后习题一、习题三。

四、课后练习。

1.课文所描述的景色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我们周围的自然景色却日益面临着恶化,要保持住这些优美自然风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课后习题四。

2.你周围是否也有一块儿优美的地方,写下来吧!让大家一起欣赏。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字数不限。

小编推荐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材分析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材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材简析

本文是著名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名作。本文节选自浪漫主义小说《阿达拉》的序,主要描绘密西西比河两岸艳丽多彩的美洲原野风光。作家笔触细腻,用散文诗式的语言赞美着密西西比河:在广阔浩渺的荒原上,一条河流如万马奔腾般奔流着,无数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在她的两岸繁殖着这篇作品受到各国读者的青睐,人们对此评价说:夏多布里昂以他的如椽巨笔描绘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粗犷原始的蛮荒之美,令千千万万读者心醉神迷。

文章开头的一段是对全文的综述: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这一段总写了密西西比河给人的印象。在课文的2、3、4段,作者用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西岸和东岸风光的特点。第2段,作者主要写西岸风光。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读到这里,我们的眼前自然会出现一幅芳草碧连天的壮阔景象。接着,作者用舒缓的笔调描绘了西岸静谧的风光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读到这里,那自由自在的逍遥场景便跃入眼帘;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劈、游、卧几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了野牛的闲适与安逸。第3段,作者笔下的东岸风光是热闹的。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如果说第3段侧重植物的描写,那么第4段则侧重写东岸的动物。

最后,作者进行了总结性的描写。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作者为前面的对比作了综述。然后,他赞叹道: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这里,作者用丰富而优美的语言,将密西西比河美丽的风光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这是文章的开头部分,简单的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密西西比河风光的总体印象。这一段是文章的总起,也是文章的中心段。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了解这一段的作用,理解风光旖旎的意思。旖旎一词运用范围不广,要让学生会读,并知道在什么地方用。

第2段:这段写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美丽风光。主要写了草原的广阔和野牛的闲适。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想象草原的景象,感受它的魅力。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抓住几个动词,体会野牛自由自在的快乐,长髯一词,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要适当提示。让学生通读此段,感受西岸风光的静谧。

第3、4段:这一部分,作者着重写了东岸风光的热闹和喧嚣。随着风光特点的变化,作者的笔触也开始活跃起来。第3段主要是写植物的葳蕤丰茂。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写的是植物的数量众多;茁壮生长,高耸入云,写的是植物的生长状态。这里,作者罗列出植物的品种: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槭树、鹅掌楸、木兰树,让学生找找这里写了哪些植物,了解作者罗列出它们名字的作用是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东岸植物的茂密景象。这里,作者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木兰树在丛林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拟人的手法赋予了东岸植物鲜明的性格,让木兰树的特点更加突出。第4段写的是动物,有的词语学生见得少,作者的构词手法也与从前的文章有一些区别,因此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读通句子。如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酩酊的熊、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黄嘴的绿鹦鹉和火焰般的红雀、蜂鸟在佛罗尼达茉莉上熠熠发光等词句,要让学生完全读通,掌握句子的语法停顿。学习这一部分,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5段:这部分是对前面的总结,河的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仍然是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两岸风光的不同特点。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体会词语,进一步理解全文。

课后第1题:这道题是指导学生总体感受课文,通过朗读去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通过背诵去积累词句。

课后第2题:这是课文的自学提示,课文的风光描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

课后第3题:目的主要在于积累。这几个词语表现力丰富,对丰富学生的语汇有很大好处。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指南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指南”,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密西西比河风光

本文是著名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名作。本文节选自浪漫主义小说《阿达拉》的序,主要描绘密西西比河两岸艳丽多彩的美洲原野风光。作家笔触细腻,用散文诗式的语言赞美着密西西比河:在广阔浩渺的荒原上,一条河流如万马奔腾般奔流着,无数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在她的两岸繁殖着这篇作品受到各国读者的青睐,人们对此评价说:夏多布里昂以他的如椽巨笔描绘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粗犷原始的蛮荒之美,令千千万万读者心醉神迷。

文章开头的一段是对全文的综述: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这一段总写了密西西比河给人的印象。在课文的2、3、4段,作者用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西岸和东岸风光的特点。第2段,作者主要写西岸风光。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读到这里,我们的眼前自然会出现一幅芳草碧连天的壮阔景象。接着,作者用舒缓的笔调描绘了西岸静谧的风光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读到这里,那自由自在的逍遥场景便跃入眼帘;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劈、游、卧几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了野牛的闲适与安逸。第3段,作者笔下的东岸风光是热闹的。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如果说第3段侧重植物的描写,那么第4段则侧重写东岸的动物。

最后,作者进行了总结性的描写。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作者为前面的对比作了综述。然后,他赞叹道: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这里,作者用丰富而优美的语言,将密西西比河美丽的风光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能按照课后练习的批读要求,边读边思,边作旁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密西西比河风光的资料。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字句。阅读相关课外书。

教学设计

一、介绍作者,初读课文

1介绍作者,谈谈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他的这篇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2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和通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大意。

2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按批读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个词语归纳景色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

(4)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交流感受,美读课文。

四、整体感悟,再读全文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

东岸:万籁无声

西岸:骚动聒噪

风光旖旎

《密西西比河风光》作者夏多布里昂简介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密西西比河风光》作者夏多布里昂简介”,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作者简介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19世纪初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在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封建贵族与新崛起的资产阶级的反复较量中,他曾站在王政主义者的立场上,为波旁王朝摇旗呐喊,为宗教教义四方游说,是马克思一向讨厌的作家;但马克思在谈到他把十八世纪显著的怀疑主义和伏尔泰主义同十九世纪显著的伤感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的时候,却肯定地说:自然,在法国,这种结合作为文体是划时代的。

夏多布里昂出生在布列塔尼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自幼由乳母照管,听过不少因果报应的故事,在多尔中学念书时,又接受了耶稣会教士的熏陶。每况愈下的家境,使他时而忧郁感伤,时而又自命不凡。孤独时,他迷恋于巨大的灌木丛,看着一片片枯叶被风追逐,在枯苇飒飒作响的干塘边发出无边的哀叹;狂热时,他向苍穹疾呼:我,永远是我!他认为自己的性格是精选的和绝无仅有的。中学毕业后,他先涉足军界,在布雷斯特参加海军;可是事隔不久,他却志转信移,宣誓从事教职。随后,他又不堪教会学校的清苦生活,无意披上僧侣的长袍,仍旧回到祖业的领地,不时徘徊于荒原之上,出没于中世纪的古堡之中。作为幼子,他得不到父母财产的继承权,心里充满了苦闷;正当青春年少,雄心勃勃时,在革命风雨中飘摇的阶级地位,又使他胆战心惊,怨恨相兼。他绝望、苦闷,甚至想轻生,与任何人都合不来,只有他的姐姐吕西尔与之性格相投。1786年,他仰仗长兄与路易十六的首相的个人关系,谋得了一个陆军中尉的职务,并被介绍给国王本人,成为路易十六的狩猎侍从,开始跻身于巴黎的沙龙和文人圈子,出入宫廷和社交界。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夏多布里昂终日惶恐不安。不久,父亲去世,他便到美洲游历,并写下了《美国游记》。路易十六倒台以后,他匆匆赶回法国,想用手中的宝剑为国王效忠。随后,他与布列塔尼一个有钱女子结了婚,可是他又时时为这种无声无息的生活所苦恼。婚后不久,他便扔下发妻,重返巴黎,在赌场、妓馆把一切钱财挥霍殆尽。为逃避资产阶级革命者对贵族的控诉和镇压,他不时装出革命的样子,参加市区会议和人民会议,采取长裤党人的姿态。1792年7月,他与长兄一起出逃,参加了贵族叛乱队伍,受伤以后,先后侨居比利时、美国和英国,并开始文学创作生活。1797年,他在伦敦发表了第一部作品《论古今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关系及其在历史、政治、道德上的意义》(简称《革命论》)。在《革命论》中,他旁征博引,说明革命事出有因,另一方面又鼓吹消极厌世,主张躲进个人自由的避风港。书中充满了惆怅、怀疑和不安的情绪。

1800年,他回到法国,1801年发表抒情散文《基督教真谛》中的插入小说《阿拉达》,1802年《基督教真谛》全书问世。这本书发表在拿破仑与教皇签订政教协议之际,投合了拿破仑复兴天主教的意图,抓住了广大群众在大革命动乱之后希望恢复宗教活动的社会心理,人们一下子为之大哗。夏多布里昂和拿破仑在宗教问题上的出发点是根本不同的,前者为了王政主义而提倡恢复宗教,后者仅想利用天主教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久,他们便闹翻了,夏多布里昂辞去了外交职务,于1806年启程去近东旅行。回国后,他先后发表了《殉教者》(1809)和《从巴黎到耶路撒冷纪行》(1811),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但拿破仑拒不承认,于是旧怨新仇日益加深。两年以后,他发表了《论拿破仑和波旁王朝》一书,发泄了对拿破仑的不满,成为他投靠波旁王室的敲门砖。

果然,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后,夏多布里昂便青云直上,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还当上世人瞩目的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对西班牙的侵略战争也是由他一手策划的。

1830年的七月革命,彻底摧毁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夏多布里昂的政治生涯也从此完结。以后他便深居书斋,专事写作,先后发表了《历史研究》、《论英国文学》和《墓中回忆录》等。1848年7月4日死于病榻之上。

六年级下册《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着名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名作。本文节选自浪漫主义小说《阿达拉》的序,主要描绘密西西比河两岸艳丽多彩的美洲原野风光。作家笔触细腻,用散文诗式的语言赞美着密西西比河:在广阔浩渺的荒原上,一条河流如万马奔腾般奔流着,无数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在她的两岸繁殖着这篇作品受到各国读者的青睐,人们对此评价说:夏多布里昂以他的如椽巨笔描绘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粗犷原始的蛮荒之美,令千千万万读者心醉神迷。

文章开头的一段是对全文的综述: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这一段总写了密西西比河给人的印象。在课文的2、3、4段,作者用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西岸和东岸风光的特点。第2段,作者主要写西岸风光。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读到这里,我们的眼前自然会出现一幅芳草碧连天的壮阔景象。接着,作者用舒缓的笔调描绘了西岸静谧的风光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读到这里,那自由自在的逍遥场景便跃入眼帘;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劈、游、卧几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了野牛的闲适与安逸。第3段,作者笔下的东岸风光是热闹的。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如果说第3段侧重植物的描写,那么第4段则侧重写东岸的动物。

最后,作者进行了总结性的描写。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作者为前面的对比作了综述。然后,他赞叹道: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这里,作者用丰富而优美的语言,将密西西比河美丽的风光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能按照课后练习的批读要求,边读边思,边作旁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密西西比河风光的资料。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字句。阅读相关课外书。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这是文章的开头部分,简单的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密西西比河风光的总体印象。这一段是文章的总起,也是文章的中心段。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了解这一段的作用,理解风光旖旎的意思。旖旎一词运用范围不广,要让学生会读,并知道在什么地方用。

第2段:这段写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美丽风光。主要写了草原的广阔和野牛的闲适。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想象草原的景象,感受它的魅力。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抓住几个动词,体会野牛自由自在的快乐,长髯一词,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要适当提示。让学生通读此段,感受西岸风光的静谧。

第3、4段:这一部分,作者着重写了东岸风光的热闹和喧嚣。随着风光特点的变化,作者的笔触也开始活跃起来。第3段主要是写植物的葳蕤丰茂。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写的是植物的数量众多;茁壮生长,高耸入云,写的是植物的生长状态。这里,作者罗列出植物的品种: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槭树、鹅掌楸、木兰树,让学生找找这里写了哪些植物,了解作者罗列出它们名字的作用是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东岸植物的茂密景象。这里,作者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木兰树在丛林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拟人的手法赋予了东岸植物鲜明的性格,让木兰树的特点更加突出。第4段写的是动物,有的词语学生见得少,作者的构词手法也与从前的文章有一些区别,因此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读通句子。如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酩酊的熊、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黄嘴的绿鹦鹉和火焰般的红雀、蜂鸟在佛罗尼达茉莉上熠熠发光等词句,要让学生完全读通,掌握句子的语法停顿。学习这一部分,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5段:这部分是对前面的总结,河的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仍然是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两岸风光的不同特点。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体会词语,进一步理解全文。

课后第1题:这道题是指导学生总体感受课文,通过朗读去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通过背诵去积累词句。

课后第2题:这是课文的自学提示,课文的风光描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

课后第3题:目的主要在于积累。这几个词语表现力丰富,对丰富学生的语汇有很大好处。

教学设计参考

一、介绍作者,初读课文

1.介绍作者,谈谈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他的这篇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2.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和通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大意。

2.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按批读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个词语归纳景色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

(4)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八年级语文下册《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篇一:

设计思路

老师介绍背景知识,展示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然后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学习作者安排景物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密西西比独特的风光,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学习利用关键字句,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所有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密西西比河。

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2.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机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导入语设计

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图片、老师介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况。

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黄河是雄壮的,气势宏伟的,我们称之为“崇高的美”。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景,这又是什么样的美呢,它跟黄河的“崇高的美”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先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优美风光吧!

2.密西西比河简介

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如果以其支流密苏里河为源,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密西西比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3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美国领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密西西比河西侧支流大多发源于落基山脉,有密苏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东侧支流大多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地,有俄亥俄河、田纳西河、康伯河等。

3.作者简介

夏多勃里昂是法国19世纪颇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对当时法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不仅在作品中带有浓厚的消极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创立了消极浪漫主义的基础。他的作品文笔优雅,词藻华丽,诗意盎然,但其情调是忧郁、伤感的,甚至显得有些矫揉造作做作。

二、整体感知

老师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问题如下:

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如果要把这篇文章分部分,你会怎么分?为什么?

3.你最喜欢那一段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读通文章,并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所以应该调动学生大胆的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通过多读多听,句子中的意蕴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三、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深入分析问题。问题如下:

1.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有什么不同?

2.作者描写了众多动物的神态,目的是什么?

3.最后一段作者说“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你认为这是褒义还是贬义?

在这一阶段,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密西西比河东、西两岸风光各有特点,但并无优劣之分。同样生活在这里的无数的动物植物也都是和谐共存,不可缺少的。作者把目之所及(动、植物)、耳之所闻(各种声音)、甚至心之所想(最后一句)渗透到一起,给我们描述了密西西比河优美的风光。

四、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意境美。

把课文中的一段话拿出来,一块儿分析欣赏。

例如: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同学们,通过这段话你们能想象出画面的样子吗?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河岸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数千头野牛徜徉漫步,这时一只老野牛越过波涛,钻进河心小岛的草丛里……

这一段话虽然很短,但是很形象的给我们描述了野牛的动作、形态、还有神态,可以让画面在头脑中清晰的显示出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我们写文章,描写一种东西也应该这样掌握好用词和炼句。

五、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2.练习并且默写课后“写一写、用一用”中的词语。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一节内容

1.点名学生逐段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听写课后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理解作者描写的方法和艺术

1.通过对比来展示景物的不同特点。

首先给同学解释对比的意义跟作用。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映衬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使事物的本质特点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可以使同一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互相映衬,对比鲜明,彼此补充,相得益彰,从而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后让学生们在文中寻找那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讨论,通过对比作者着重突出了哪些内容?

提示:学生讨论以后,老师可以给与提示。

(1)第二自然段开头:“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

通过把第一和第二、三自然段的对比突出了西岸的特点是:植被构成比较单一,“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而东岸却是植物丰富,姹紫嫣红,动物众多,神态各异。

(2)第四自然段开头:“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通过把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对比,又从听觉上道出了东西两岸的不同之处:西岸万籁无声;东岸“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2.用不同的词语描摹出事物的不同神态。

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景物,如何通过描写突出它们的这种不同与众的神态呢!这就要我们抓住事物的最鲜明的特点,通过描写,生动传神的向读者展示出这些特点。

(1)仔细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植物)?

提示:“各种树木、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

②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提示:“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交错、攀缘、伸延、延伸、搭起、挺拔而起、耸立、俯瞰……”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语的不同想象出这些景色的特点来。

(2)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动物)?

提示:“熊、鹿群、黑松鼠、弗吉尼亚鸽、绿鹦鹉、绿啄木鸟、红雀、蜂鸟……”

②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提示:“醉态酩酊、蹒跚、沐浴、嬉戏、麻雀般大小、踯躅、飞来飞去……”

三、课堂练习

讨论并完成课后习题一、习题三。

四、课后作业

1.课文所描述的景色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我们周围的自然景色却日益面临着恶化,要保持住这些优美自然风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课后习题四。

2.你周围是否也有一块儿优美的地方,写下来吧!让大家一起欣赏。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字数不限。

篇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密西西比河的简介。

2.熟悉课文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运用修辞所展示的语言魅力。

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

【重点】按顺序介绍景物的写作思路。

【难点】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查找作者夏多勃里昂的资料和密西西比河的资料,搜集有关河的诗词。

课前预习,享受学习乐趣

字词

积累

语音字形

词义

夏多勃里昂的资料和密西西比河的资料

与写河的

诗句

阅读课文

时发现的

问题

【学习要点】

学习有关夏多勃里昂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把握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按顺序介绍景物和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一、诗词引读

背诵与河有关的诗词。

二、走进新课

昨天我们被奔腾呼啸、汹涌澎湃的黄河所震撼,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着华夏儿女,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这节课我们就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原野风光!

一、诗词引读

学生背诵课前搜集到的诗词。其他同学边听边积累。

二、导入新课

教师激情导入,并出示密西西比河图片。

三、预习检测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旖旎()逶迤()踌躇()满志棕榈()

媲美()酩酊()熠熠()踟蹰()

聒()噪俯瞰()魅力()啁啾()

2.解释下列词语:

旖旎

逶迤

踌躇满志

媲美

3.填空:

《密西西比河风光》作者,国作家,浪漫主义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著有小说《》和散文集《》等,选自《》。

4.根据课前预习,说说你对作者的认识简介一下密西西比河。

四、整体感知

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作者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密西西比河风光的?描写的重点在哪里?3.请分别概括密西西比河西岸和东岸风光的特点。

五、合作探究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两个词语归纳景色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准备说给同学听。

3、你能总结出要想把景物描写好需要什么技巧吗?

4、这篇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质疑

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完成。

七、总结归纳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八、拓展深化

1、课文所描述的景色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我们周围的自然景色却日益面临着恶化,要保持住这些优美自然风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课后习题四。

2、你周围是否也有一块儿优美的地方,写下来吧!让大家一起欣赏。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字数不限。

九、背诵积累

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语段积累背诵。

十、巩固练习

1.下边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玫瑰(guī)逶迤(wēiyi)B、吞啮(chǐ)旖旎(yǐnǐ)

C、斑鸠(jiū)长髯(rán)D、鸟喙(hui)啁啾(jiū)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万簌无声粗犷B、聒燥熠熠发光

C、蹒跚浑然一体D、躇踌满志踯躅

3.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躇踌满志(得意的样子)B、媲美(比美)

C、旖旎(柔和美好)D、酩酊(形容大醉)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丛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踯躅;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A.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B.被创世主安排在这个偏远的丛莽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所有的声调融合为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多么奇伟的声音。D.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5.填空:

(1)作者按照从到的顺序描绘密西西比河风光,重点放在,在描写东岸景色时,由到,由到,详略得当,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2)采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抓住景物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能力提高

6、怎样理解“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芜的两岸”?

7.为什么说“被创世主安排在这个偏远的匆忙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8、文章的结尾说: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课外拓展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9、洛矶山的景色有什么特征?

10、作者抓住美国西部天、云、地的什么特点?

11、选文引用的“荡胸生层云”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哪一首诗?引用此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12、谈谈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13、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密西西比河风光1、yǐnǐguōwēiyíchóuchúlǚpìmǐngdǐmgyìzhízhúkànmèizhōu2、柔和美好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这里是比美的意思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3、夏多昂里昂法《阿达拉》《墓畔回忆录》4、课件: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美国第一大河,它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非洲的尼罗河、中国的长江并称为世界四大河。

夏多勃里昂(1768—1848),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和散文集《墓畔回忆录》《美洲游记》等。是作者游览密西西比河后写下的一篇游记。

整体感知1、写密西西比河西岸的风光写密西西比河东岸的植物写密西西比河东岸动物写密西西比河东岸喧闹的声音和斑斓的色彩2、作者先介绍西岸风光,再介绍东岸的风光,在对比中突出两岸风光特点。重点是东岸的风光先:广阔无垠万籁无声东岸:生机勃勃热闹非凡色彩斑斓

合作探究1、例如:我最喜欢自然段,这一段让我看到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风光一望无垠,天高地阔,清新而寂静,万籁无声,野牛在自由的天幕下悠闲自在。我用一望无垠、万籁无声归纳西岸风光的特点“他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二荒芜的两岸”一句让我很有感触,这一句写了一头年迈的老牛,年老而不颓废,深沉持重,给人神圣安适之感,似对未来做着积极地思考,作者似在借这头老牛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怀。3、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加入主观感受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等4、这篇游记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奇伟和壮观,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基础演练

1—5BABB西岸东岸东岸植物动物声音色彩对比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乐观向上

能力提高

6、作者描绘的是一头年迈的野牛,年老而不颓唐,似乎还在为未来做着某种积极的思考和准备。作者借这头年迈的野牛来表现自己的情怀。

7、强调动物在地球上的合法地位。动物的存在给地球和人类带来正面与良性的些影响。表达作者对密西西比河东岸无数野生动物的喜爱和尊重。8、这句话表明作者对所写并不满意,觉得没有完全写尽密西西比河的“旖旎”;也说明密西西比河的美丽景色是难以用笔墨描绘的。那真是的密西西比河是什么样子的,只有亲自到哪里实地考察,游览观光了。

课外拓展

9、奇岩怪石相叠互依,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10、天蓝地红云白11、杜甫《望岳》为了说明落矶山上难睹云雾缭绕的景象。12、仰一次头看不过来那白雪皑皑、连绵不断地气势,人感到呼吸不畅,心里发冷,眼睛发酸。从人的感受方面生动地写出落矶山上白雪覆盖的景象。13、比喻排比引用拟人对偶

篇三:

课型:讲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书写课文中的生字,了解作者和密西西比河的简介。

2、熟悉课文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运用修辞所展现的语言魅力。

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方位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课前准备:1、关于密西西比河

北美洲最长河流。主流源于明尼苏达州的依塔斯喀湖。自北向南流贯中部平原注入墨西哥湾,全长3765公里,如果以其支流密苏里河为源,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3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美国领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密西西比河每年输送入海的泥沙约三千万立方米,河口形成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的鸟足形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全面实施“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工程计划”,洪水已被控制,并促进了航运、水电、灌溉的发展。干支流航道总长2、5万多公里,其中水深2、75米以上的航道近1万公里,通过运河与五大湖联成巨大的内河航运系统。

2、介绍作者,谈谈作者及其写作风格。

夏多布里昂(1768—1848):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旖()旎()逶()迤()踌()躇()满志长髯()

藤蔓()俯瞰()棕榈()酩()酊()媲()美

踯()躅()蹒()跚()熠熠()发光万籁()无声

聒()噪鸟喙()槭()树鹅掌楸()吞噬()笃笃()

咂咂()潺潺()低哞()斑鸠()粗犷()

啁()啾()山巅()混()杂骚()动穹()顶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旖旎:聒噪:

荒芜:踌躇满志:

媲美:酩酊:

蹒跚:踯躅:

粗犷:攀缘: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读后,你认为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②作者怎样有条不紊的描绘密西西比河风光的?描写的重点在哪里?

③密西西比河东岸和西岸风光的特点是什么呢?

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组内朗读,并在自己喜欢的部分旁边作批注。(抓景物特征、修辞手法、动词形容词、写作手法等进行赏析)

2、仿照你最喜欢句子写句话。(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方法一致、仿写内容不偏离主题、字数相仿)

四、交流展示

1、在作者的笔下,万物都是那样富有生机、悠然自得,仿佛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这么多用文字构成的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为大家描述一番。

2、文章都是表情大意的,这篇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要想把景物描写好,需要运用什么技巧?

拓展迁移:按顺序描写一种景物。

检测与反馈:

1、多音多义字

混hún()绿lǜ()蔓màn()

hùn()lù()mán()

Wàn()

2、形近字辨析

锹篦锥

楸媲椎

3、赏析句子:鸟喙啄击像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啮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书写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优美的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

3、学习作者按照方位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

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方位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河流,它们为人类文明最初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我们较为熟悉的大江大河有是我国的长江、黄河,国外我们不太熟悉的有流经埃及的尼罗河、欧洲境内的多瑙河、流经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今天,我们和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一起来认识密西西比河。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旖()旎()淤()泥飘拂()锥()形俯瞰()棕榈()酩()酊蹒()跚()熠熠()发光骚()动聒()噪鸟喙()笃笃()吞噬()砸砸()潺潺()啁()啾低哞()斑鸠()粗犷()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旖旎:一望无际:

茁壮:高耸入云:

媲美:酩酊:

蹒跚:万籁无声:

四、介绍作者,谈谈作者的写作风格及他的这篇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夏多布里昂(1768—1848):

五、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记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讨论。

2、教师范读课文。

六、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按什么的顺序写了密西西比河的风光?从文中找出能表明这些顺序的词语或句子。

2、作者着重写了岸边的那些景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七、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按批读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个词语归纳景物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

4、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八、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

东岸:万籁无声

西岸:骚动聒噪

检测与反馈: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草原()的河流()的小鸟()的新月()的风光()树木()的熊()的鹿()的蛇

2、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横线画出这一段中的比喻句,具体说说是用---------比喻----------------。

②、这段文字都写到了哪些动物?列举出来,说说这些动物的举止特点。

③、文中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教后反思:是一篇很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中虽然没有规定背诵的任务,但为了让同学们积累优美词句,还是要求了背诵课文的最后两自然段。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任务。分析课文时,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景色的特点、读完文章的感受,很多同学都哑口无语,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或根本没有想法。课堂上朗读课文也没有同学主动站起来,鼓励了很久才有两位同学起来读,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篇五: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学习有重点,按一定顺序,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1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一、自主学习

1.文题阐释:《密西西比河风光》选自《世界名人漫游札记》,有改动。是作者游览密西西比河后写下的一篇游记。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它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非洲的尼罗河、中国的长江并称为世界四大河。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

2.了解作者.夏多勃里昂(1768—1848),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和散文集《墓畔回忆录》《美洲游记》等。他的文学活动,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旖旎()长髯()山巅()槭树()媲美()玫瑰()踯躅()聒噪()鸟喙()吞啮()潺潺()啁啾()低哞()斑鸠()酩酊()熠熠()

二、学习过程:

1.整体感知:

2.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这是一篇游记,作者根据自己切身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奇伟和壮观。无论是无垠的草原,还是热闹的丛莽,都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怎样理解“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芜的两岸”?

作者描绘的是一头年迈的野牛,年老而不颓唐,似乎还在为未来做着某种积极的思考和准备。作者借这头年迈的野牛来表现自己的情怀。

4.语言风格:语言活泼优美,生动有趣。

在一篇小短文中如果将两岸的风光描绘得全面无遗,是很不容易的,而作者却用活泼优美,生动有趣的语言将这一难题化解了,使两岸风光的不同之美,动植物所创造的生机活力之美都体现出来了。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概括描述丛莽中各种动物的活动,酩酊醉态的熊的蹒跚、鹿群的沐浴、黑松鼠的嬉戏、鸽子的踯躅等,都给人以生动活泼的美感,而又充满生趣。

5.写作技法:在对比中体现景物的特点。

作者描绘的是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他没有像一般的游记那样描绘了一处的风光后,再去描述另一处景致,他采用的是描绘了两岸的风光之后,再将东岸的风光与西岸的风光对比来写。这样,就使读者对两岸不同的风光有了明晰的印象与感受,突出了两岸风光的不同特点。

三、(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2分)

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纯以情韵胜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辍耕之垄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2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18.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l分)

19.B(2分)

20.A(2分)

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染”、“濯”、“妖”各0.5分)

22.B(2分)

23.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2分。后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

24.洁身自好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

西湖风光


去年春天,我曾跟着父亲到杭州西湖游览。西湖的景色真似人间天堂,美极了!

苏堤,传说是苏东坡倡导建筑的。堤边种满了桃树和柳树。我们去游览的时候,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青翠的柳叶,鲜红的桃花,交相辉映,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我想到了寒冬的时候,柳絮般的雪花在空中飞舞,堤上堆满白雪;那时,要是能驾着一叶扁舟,荡漾在湖上,欣赏西湖雪景,准会叫你心醉。

三潭印月也是西湖著名的胜景。清澈的水面上,点缀着三座小塔,每一个塔,有三个孔。听说在明月之夜,银盘似的月亮,映入塔孔内,别有一番景色。

西湖的雷峰塔是很著名的,可惜早已倒塌了。据说当年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彩霞满天,烟雾迷茫,古色古香的雷峰塔,巍然耸立,在那湖光山色的陪衬下,更显出画面的古雅幽美的特点,真是令人神往。

湖心亭建立在湖面的中央,与西面的阮公墩和南面的小瀛洲成鼎足之势。四面湖水环绕,翠绿的树枝,曲折地映入清波里,跟小亭的倒影缀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丽多姿的水底图画,令人百看不厌。

西湖景色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一时也写它不完,这里记下的只是其中印象较深的几处罢了。

24南极风光


24南极风光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糙、雕、隧、剔、瘠、绚、焰、曳、旗。理解并积累“晶莹剔透、绚丽夺目、望而生畏、惊叹不已、摇曳”等词语。
2、朗读并积累描绘南极冰雪和南极光的两句比喻句。
3、引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体会南极风光奇异而神秘的特点,表达对南极风光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盼望南极更美好的情感。
4、能课外查找资料,并结合课文介绍南极的一些风光。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并能积累文中的一些词语。
引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体会南极风光奇异而神秘的特点,表达对南极风光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盼望南极更美好的情感。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结合查找的资料,尝试运用比喻句介绍南极的一些风光。
教学流程一、激趣说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去探索一个特别的地方,它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叫——
板书:南极。
2、那儿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出示课文第一节:
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在那里,没有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长满各种庄稼的田野。
(1)指名读、齐读
(2)读了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
(3)小结: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没有”,强调了南极是一个看不到绿色生命的冰雪世界。
(4)填空练习
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在那里,没有()江河和()溪流,没有()树木和()小草,更没有()田野。
3、补充课题:南极虽然是个很贫瘠的地方,但那里的自然风光非常奇特、美丽。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光。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2-6节,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南极的哪些风光?还介绍了什么?
2、检查反馈,板书
冰雪动物南极光南极开发
3、指名分别朗读描写南极冰雪、动物、南极光的有关段落。评议
4、教学字词
字音:剔曳绚
字形:瘠隧
词义的理解安排在随文的朗读、理解和说话训练中。
三、研读品味,深入理解
1、轻声朗读2、3、4节,看看最吸引你的是南极的什么风光?
2、交流,重点研读(随学生的交流顺序进行)
第二节:
(1)出示句子:狂暴的风吹起沙子般的雪粒,又把它堆积起来,形成一条条雪浪。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2)读了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3)理解词语:晶莹剔透
(4)出示图片,让学生运用课文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讲述画面。
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5)引读记诵。
第三节:
(1)读句子,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或问题?理解:望而生畏(板书)
(2)想想为什么动物们望而生畏?理解:贫瘠
(3)理解句中“仅有的”含义。(板书:仅有)
(4)指导朗读,积累。
第四节:
(1)看图片,教师范读
(2)南极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交流
南极有十分罕见的景象,那就是南极光。在漫长的极夜中,突然,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______,有时像_____,有时像______,有时像______。几百年来,凡是见过南极光的人,______。
(3)指导朗读,读出感叹的语气
(4)引读记诵
(5)小结:四个“有时像……”,既写出了南极光的美,又写出了南极光的变化之快。
(6)练习用比喻句,观看投影介绍南极光。
在漫长的极夜中,突然,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______;有时像______;有时像______,让人看了惊叹不已。
3、小结:南极的风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无论是南极的冰雪、动物还是绚丽夺目的南极光,都证明了这块土地是奇异而神秘的。板书:奇异神秘
4、学习5、6节
读这两节,对南极还了解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交流板书:明天更好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设想你从南极回来,带回了南极美丽风光的照片,你怎样向周围的人介绍。

板书设计24南极风光南极开发
冰雪晶莹剔透
动物望而生畏仅有
南极光绚丽夺目
(神秘奇异)(明天更好)
本课小结这篇课文是由来校应聘的老师上的,我主要抓住进行词语教学,复习一下课文,要求学生读读背背。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1、照样子用划线的词语写一段话(二选一)
(1)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2)在漫长的极夜中,突然,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空中垂下的帘幕,有时像不断蹿动的火焰,有时像强大的探照灯光动荡摇曳,有时像天上的流星一掠而过

比一比教案


识字(二)

1、比一比

教学意图: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出,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同时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教学策略:

1、本篇课文是识字课文,为了力求改变识字教学的枯燥乏味,我就从兴趣入手,创设情景,例,第一课时以去农村小明家开始,以“比一比”的游戏结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利用图片进行教学,将词语置于画面中,图文结合,直观形象,形象巧妙地识字,让学生喜欢识字。

3、识字教学做到有梯度,从图片带出词语到读带音节的词语到去拼音读词语到自己学生字。

4、重视迁移、拓展练习,扩大知识面,激起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一个偏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

3、正确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认识生字

三、教学难点:区别量词“颗”与“棵”

(一)创设情景,学习词语、生字

1、利用课文插图创设情景

2、认识课文中的词语

(1)借助图片读(2)借助拼音读(3)离开拼音读(4)认读生字“黄”“红”“猫”“苹”“杏”“桃”(让学生说学会了哪个生字)

(二)揭题

利用动物、水果进行比赛来揭题

(三)借助媒体学习课文

1、出示图一

(1)看谁与谁比什么?它们比什么?让学生自由说

(2)师:看看课文里是比什么的?随机出示相应的句子

(3)读句子

2、利用图二、三、四学习课文另外三个句子(方法同上)

在读这三句的同时学习生字“边”“多”“少”“群”“颗”“堆”和偏旁“”。

(1)理解“一群”“一堆”(2)知道“多”与“少”是一对反义词

(3)区别“颗”与“棵”

3、读课文

(四)小组开展比一比活动

1、比生字组词(两个组)

2、比用词说句子(两个组)

3、比读课文(两个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能仿照课文说句子。

4、正确书写“牛、羊、小、少”。

5、激起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会使用量词

三、教学难点:仿说句子

(一)复习生字、词语

1、利用摘“苹果”复习生字、偏旁。

2、给词语归类(动物、水果)

(二)我会说(正确使用量词)

1、大屏幕出示课文中“我会说”的图片让学生说。

2、大屏幕出示更多的物品让学生说。

(三)流利地读课文

采用齐读,师生、生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

(四)仿说课文中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比较说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大屏幕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1)读生字(2)引导观察这4个生字在田字格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附:识字(二)1、比一比

黄牛花猫鸭子小鸟

杏子桃子苹果红枣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2、自选商场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观察自选商场,了解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体会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讲。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看图:这是什么地方?揭示课题。

2.认读生字:商、场

二、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大家搜集了很多食品包装,认识了上面的汉字,请读给的同伴听。

2.将食品包装贴在展示板上。

3.小结: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学习生字:东、西。

三、学习字词

1.通过生活识字,你认识了哪些字?(指名认读不注音词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选择识字方法)

2.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小组交流。

3.读书上九个注音词语。

4.巩固字词

(1)认读不注音的词语。

(2)认读词语中的生字。

(3)怎样记住汉字。“本、笔”?(“本”用“木”字加一横的方法记;“笔”,用出示毛笔引导识记)

(4)找学习伙伴,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伴听。

(5)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6)“找朋友”(拼合体字:场、奶、笔、作)。

(7)出示商品图,学生贴商品标签(词卡)。

(8)商品分类。哪些东西摆在同一个货架上?指名摆词卡(面包、牙膏、铅笔、牛奶、毛巾、尽子、洗衣粉、火腿肠、作业本)。读词。

(9)小结:商品分类摆放,人们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

(10)出示句子:“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指导朗读。

四、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指名认读商品包装上的汉字。

2.生去展板前认读食品包装上的汉字。

3.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

小朋友们上节课学到了很多汉字,谁愿意把自己学到的汉字写在黑板上,读给同学们听?

二、游戏激趣

1、读生字:教师出示字卡,采用比赛读,抢读

等形式。

2、部件拼字:小朋友们手中有一些部件,自己动手拼一拼,看能拼出那些字?学生动手拼部件,巩固字型。

三、深入感知,朗读课文

1、商场里除了书上说的这些还有其他的东西,因此我们说“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指导读好“东西”一词。

2、出示打乱顺序的九个词语,指两名同学合作归类,这些词语是九个商品的名字,在商场里它们是怎样摆在货架上的?哪两个同学合作把它们归归类。商品分类摆在货架上,我们购买时就方便多了。教师相应出示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对商品摆放的满意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字。

3、谁来说一说商场里都有那些商品?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并引导他们用“商场里有()有()还有()”的句式回答,指多名同学练习说。

四、描红感知,学写生字

1、课件演示“笔”的读音和笔顺,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笔”字,学生书空,然后在“我会写”中描红。

3、“牙”的教法同上。

五、活动延伸,自编词串

你在商场里还看到了那些商品,能将他们按课文中的形式分类说出来吗?

六、课后作业

把你编的词串说给家长或同学听。

3、菜园里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读“青菜、萝卜、土豆、热心、风光、公园、越长越大、捉迷藏”八个词语;会写“卜、又、心、风”四个字;认识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3、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一些常见的蔬菜。

4、通过实践活动,激发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把教室布置成菜场,每小组的桌面上都放上文中的九种蔬菜实物。

2、九种蔬菜名称卡片。生字卡片。

3、“最佳推销员”名片。

4、课件准备。

(1)菜场买卖的情景录象。(2)菜园情景图。

学习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菜园里的九种蔬菜,认识包含在这九种蔬菜中的七个生字。

2、写“卜、心”两个字。

学习流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1、在黑板上写“园”,请认识这个字的小朋友读一读,大家一起读“园”并组词。(如:花园果园菜园……)

2、板书课题,学习“菜园”。那么,什么样的地方叫菜园呢?(让学生说,有困难老师引导)

2、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一位农民伯伯的菜园里去参观,还去认识菜园里各种各样的蔬菜好吗?

(二)音乐响起,来到菜园

1、(老师说开始出发)课件播放出发音乐,小朋友晃头并鼓掌。

2、音乐停,来到菜园,课件打出菜园情景图。

(三)认识蔬菜

1、(引导学生看大屏幕)菜园里的蔬菜可真多,请你自由参观,认认蔬菜,说说它们的菜名。

2、学生把自己认识的菜名说给小朋友们听,不会说的互相补充。(老师根据学生说的蔬菜,在课件中对应地指出来。)

3、刚才大家在菜园里认识了很多的蔬菜,那位农民伯伯让我问问大家,愿意帮他个忙吗?

请你帮他把这些蔬菜运到菜场去,行吗?(各组小朋友打开事先放在桌上的盛有九种蔬菜的黑色油纸袋。)

好,我代表农民伯伯谢谢你们!

(四)学习菜名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识每一种蔬菜。

2、从自己的词卡中找出相关的蔬菜名称读一读,注意把音读准。

3、老师将九种蔬菜名称的词卡帖在黑板上,会读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取一个带大家一起读。

4、以开小火车的形式检查读音。

5、巩固词语:做找朋友的游戏。一个人拿菜,一个人拿词卡。(拿茄子的小朋友说:“我是茄子。”拿词卡的小朋友说:“我是它的名字茄子。”全班小朋友跟着读词。

(五)认字

1、从菜名词中提出生字,自己先认一认:菜园豆角卜心。

2、这6个字读给同桌听,读对了给他画上一面红旗,读错了就帮帮他,改正过来就补上一面小红旗。

(六、)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观察。这几个字中“卜、心”要写下来,请你仔细看看它们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范写。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写。你们觉得老师写得怎么样?

3、学生书写。

4、当堂讲评,批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儿歌,认识包含在儿歌中的7个生字。

2、会写“又、风”两个字。

学习流程

(一)复习蔬菜名

1、师在黑板上张贴蔬菜图片,学生贴对应的词卡。

2、开火车读词卡上的字。

(二)学习课文

1、课件播放菜场买卖情景图(引导学生观看)

菜场里竞争争激烈!

2、理解课文,练习说话。

农民伯伯看到我们那么能于,想聘请几位推销员,专门向顾客介绍他的蔬菜,他的要求是你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但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楚,还要落落大方,谁想报名参加竟争?

(1)为了能被录取,想参加的小朋友先自己准备一下,然后在小组里比一比,各小组推选最好的小朋友上来,参加聘请推销员的竞争比赛。

(2)小推销员手拿蔬菜实物,向大家介绍。教师用课件趁机打出对应的蔬菜,引导学生抓住蔬菜的特点进行说话训练,并在同学的介绍中帮助理解“细又长,尖尖嘴,捉迷藏,越老皮越黄,好风光”等。

(3)下面的学生做评委点评。评出几位优秀推销员,并颁发聘书。(音乐起,优秀推销员领聘书)

3、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小朋友介绍得真好,听的老师现在就想吃这些蔬菜。蔬菜的颜色这么多,这么美,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

(1)初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②同桌互相对读,正音。

③自愿读句:儿歌中的4个句子,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爱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大家评评读得好不好。

(2)熟读课文

①激趣引读:老师引读前面的名词和最后一句的前半句,后面的部分由学生读。

②学生自由读,把课文读熟。

③读得好的同学把儿歌读给大家听,评评谁读得有感情。

④背诵儿歌。(个别背,集体背。)

(.3)认记生字

1、把课文中七个要求会认的字找出来读一读。

2、读给同桌听,认一认,帮一帮。

3、做摘西红柿的游戏,摘一个西红柿,认一个字。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复习巩固“又、风”两个字,练习扩词说句。(风:风光,风景,刮风。又:豆角细又长,大树高又粗,糖果甜又香)

2、学习字形。

A、新笔画“”新偏旁“几”。学生书空。

B、交流记字方法。

C、观察田字格,老师范字,学生唱笔画书空。

D、练习书写。

读词练习

A、写好字的同学读一读课后的“我会读”。

B、将这些词读给小组长听,会读就印上一朵小红花,不会读请同学们帮助。

扩展练习

从“我会读”这道题中,随意选两三个词说一、两句话。

5、这些蔬菜不但样子惹人喜爱,营养也很丰富,小朋友爱吃吗?只要你能用任何一种蔬菜的菜名说一句话,并且以这种菜名说的话中你是最棒的,就送你一棵相应的蔬菜,让你带回家烧着吃,好吗?(学生再次拿起挂在蔬菜实物前的菜名文字进行说话练习,其他学生点评后送出蔬菜实物)

6、蔬菜送完了,离开这些实物,它们的菜名文字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菜名文字,指名学生读)

7、这些菜名文字,老师把它们拆开来,你还认得它们吗?(读生字卡片上的字)

8、这些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

3、拓展延伸,鼓励课外识字

都记住了!这些汉字已经成了我们的好朋友。这是在课堂上认识的,在课外你还认识了哪些蔬菜菜名文字呢?是怎么认识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汉字的存在,请你多留心,在爸爸、妈妈、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自己主动地多学一些汉字,这样,日子久了你就能成为识字大王了。小朋友加油啦!

4、日月明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出示:

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汉字,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很有趣的汉字,你们仔细看看,有谁认识这些汉字?看谁能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说。(先让会认读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认识它的?曾在哪儿见过它?再说说这些汉字的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把它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

3、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首儿歌了。

(二)熟读课文,语境识字

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屏幕中出示的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教师引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谁愿意接受大家的检查?请三个小朋友读,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小朋友打分,参与评价)

4、比赛读。自选一节最喜欢的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一小节有一句话,有两行,第一、二两节与第三节不一样,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变成两个字,第三节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

6、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让小朋友独立猜猜并相互说说这些汉字的意思,有的可以上讲台到电脑上点击汉字,观看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来领会这些汉字的意思,然后指名说说汉字的意思,同时随机用课件演示汉字的意思。

(三)复习巩固,强化识字

1、摘苹果游戏。(出示课件,指名大声读汉字,读对了,苹果落地。)

2、飞鸽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节,有些小朋友拿的是汉字,让音节找汉字,或让汉字找音节。)

3、找字擂台赛。(同桌进行,每位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些汉字卡片,把这些汉字放在一起,听老师读汉字的音,请小朋友快速找出这个汉字,比比谁先找到。)

(四)汉字的书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读课后词语。

(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

4、读读想想。

(1)自由读读“读读想想”中的内容。

(2)跟老师读。

(3)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一样,也是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说到品字形的字时,可以从学生的姓名中迁移开去,给学生提供认识更多的认识汉字的机会,例:石头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二)自创儿歌。

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三)课外拓展。

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去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的要求:

1.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教学重点:

主动认字,有兴趣识字。?

教学难点:

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美观、工整。如:少、无、手、毛、电。?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标牌。?

课前准备:

1.把“我会认”这个环节的字,制成转盘,内设音、形、义。?

2.把“我会读”这个环节中的标牌,制作成小型标牌,并配以适当的图片。?

3.制作生字软件。?

教学步骤:?

一、讲清要求,引出“我会认”?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孙老师要把它送给会听、会说、会认、会读还会写的学习小组。大家可要努力哟!来!咱们一块儿学习《语文园地(四)》。?

二、我会认?

1.小女孩会认什么字?(生答)?

2.对,她不光会认字,她还会认好多字呢!你瞧!(点出转盘。)?

3.你们会认吗?谁会认?(引导学生自由认读:杏、林、休、森、松、桃、桥、机。)?

4.请3位同学当众大声认。?

5.6个学习小组开火车认。?

6.小朋友们认的对,读的准。可是,你们知道吗?这8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转盘上的8个字与“木”字的关系。)?

7.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学习小组讨论。)?

8.玩游戏“玩转盘,猜字谜”(教师操纵转盘转动。引导学生在玩中发现每个字里有“木”的原因)。?

9.全班再认读一遍。?

三、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

1.小男孩读什么?(出儿童电影院)?

2.你会读吗?你是怎样会读的?(引导学生说。)?

3.告诉你们,儿童电影院就是这个地方的标牌。标牌大都挂在一个地方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见过吗?(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4.标牌该怎样读呢?谁会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标牌上的短语。)?

5.出示8个标牌,让学生自由朗读。?

6.再出6幅图,让学生在小组中选出合适的标牌贴在图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完成一项任务。)?

7.每个学习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贴的是什么标牌,为什么这样贴,该怎样读?(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语句。)?

(四)律动?

(五)比比写写?

1.出生字。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大屏幕,比一比,这些挨着的字有哪些地方不同?你想说哪一组,就说哪组。(小朋友在小组内自由说。)?

2.大家说得好,还能不能写好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第100页,在书上写写这些字,注意摆好写字姿势。(生书写,师巡视。)?

3.请3位同学,把自己写好的字,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一评哪些字写得美,美在什么地方;哪些字,写得不够工整,问题在什么地方?(教师相机指导“少、手、毛、电、几”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4.全班同学在田字格本上再写几个“少、手、毛、电”字巩固巩固,要求写得美观、工整。(生写,师巡视。)

口语交际我会拼图

教学要求

1能用不同的圆的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评论别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看懂图意,拼组图形。说说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圆与半圆形纸片,小剪刀、彩笔、胶水、薄木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想看看吗?(想!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圆形和半圆形纸片,让学生说说这些纸片的形状和颜色。)这些小纸片啊,可神奇啦!它在聪明的孩子手里,能变成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不信,请看这幅图。(出示挂图)

二、观察图画,同桌交流

1?提问,引导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物的联系。

①图上有什么?②小朋友在干什么?③图上的三个小动物是用什么拼成的?

2?同桌交流:图上的小动物是怎样拼成的?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回答问题。

3?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看图和交流,了解了图上的小朋友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还知道了他是怎样拼成的。老师相信,只要你们愿意动脑、动手,就能拼出更多更美的图形。那么,这些小纸片还能拼出哪些图形呢?咱们分组拼一拼,好吗?

三、分组拼图,小组交流。

1?分组拼图,想像创作。

教师可在如何分工合作方面予以提示。如谁抹胶水,谁剪递纸片,谁粘贴,谁涂颜色,谁准备在小组内第一个作介绍。并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允许他们用彩笔进行简单的装饰或加工,拼出一个充满童心的奇妙世界。

2?动口说图,选出代表。

学生经历了拼图过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在本组内动口说图,可以说拼图过程,也可以说拼成后的样子。然后各组推选说得好的同学为代表。

3?小组互访,代表介绍本组作品。

小组之间相互对拼图或发言提出意见。每个小组在听取意见后可以对图进行修改,或对发言进行调整。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1?各组展示作品,并由本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我们用纸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2?同学之间针对作品质疑、答疑。

教师相机规范学生口头语言,并注意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五、赏评佳作,拓展思路

1?选出二、三幅好作品,引导学生评说好在什么地方。

?2?拓展思路,鼓励创新。

同学们心灵手巧,老师相信,你们不仅能用圆形纸片拼图,还能用三角形、正方形纸片拼出更美妙的图形来。请你们回家后再拼一拼,把自己最满意的拼图拿到班里来展示,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拼成的,好不好?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l个笔画和l个偏旁"少"。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准备:

词卡和图片。(黄牛、猫、鸭子、鸟、树、花等动植物的图片.苹果、枣、杏子、桃等水果的图片。量词卡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识词

1.看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动物植物?

2.词卡与实物对应。

学生将带拼音的词卡贴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旁边。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这些音节、词语。

3.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先请个别学生认读,再全班跟读,最后开火车读。

4.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卡讣学生认读。

二、学习韵文

1.自己读韵文。

2.小组合作学习

比一比,认识量词。

图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数,还可以怎样做?桃子呢?

图上其他动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个小朋友能准确介绍一下?

提出疑问,开展互相解疑的活动。

3.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

三、巩固记忆生字

1.学生选择生字,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

2.选择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的练习。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课件演示"牛、羊"的笔画顺序。学生试写一个。

2.出示"小",让学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3.教师范写"小",学生仿写一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看图说动物、植物的数量、名称。

二、扩展延伸

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准确使用"颗、群、堆"三个量词。

(1)数枣的时候可以一颗一颗地数,数哪些东西还可以用"颗"数?

你发现用颗数的时候,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数鸭子用"群",在哪些时候还可以用上"群"?

用"群"数,告诉我们什么?

(3)数杏子时用"堆",在哪些时候也可以一堆一堆数?

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老师把"堆"换成"群",行吗?为什么?

2.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

一朵花一本书一件衣服一双鞋一把扇子一辆汽车一块西瓜一个杯子一双手一台电视机一幅图一座房子

一台电脑一双筷子-张桌子一座桥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排椅子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杯水-枝笔一份报纸

一扇窗户一棵树-把剪刀一个书包

一条绳子一串香蕉

3.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4.创编儿歌。

5.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三、比一比谁说得多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军神》教案之一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军神》教案之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沃 刘 龄 匪 拒 醉 剂 施 哼 晕 勉 堪 承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

容易少横的字:龄

容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附:板书设计

《点金术》教案之一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点金术》教案之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和组成的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贪得无厌的人必将受到惩罚。

重点难点

1.

通过国王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了解他的感情变化,从而领悟国王因为受到惩罚,吸取了教训。

2.

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会课题,感知内容(8)

1.

看到课题点金术,你想到些什么?

2.

有这样一句话:给学生金子(知识),不如教给学生点金术(学习的方法)。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认准生字,读通课文(12)

1.

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教师指导写好笔画较多的生字。

2.

教师抽查新词能否读正确。

3.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分组读、分角色读、画出难读的地方反复读。

4.

师抽读、范读,师生、生生互评。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5)

1.

初读课文,国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

课文中哪些词句表现国王的贪得无厌?

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

找出表现国王感情变化的词语,谈谈体会。

4.

贪得无厌的国王为什么会说: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

四、教师小结(3)

五、作业设计(7)

1.

写你喜欢写的生字或词语。

2.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痛苦

教训

色彩缤纷

贪得无厌

3.

贪得无厌的国王为什么会说: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

板书设计

祈祷神灵想得到更多金子

点金术

神灵赐给点金术

做人不可太贪心

国王心花怒放终于醒悟

教后感

《夜色》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1、

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2、

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情境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再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好吗?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2、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板书课题:《夜色》二、读通课文,识记生字1、师:请同学们试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3、检查读文情况。

三、读读悟悟1、教师配乐范读,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害怕不害怕。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意思后,下一步该怎么办?教师追问: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认为弄懂了什么,就把文章读明白了?

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汇报。通过再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总结后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

6、教师: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7、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游戏背诵:1、猜词游戏。2、背诵课文。

五、作业:1、美读课文。2、搜集所学生字。

学生和教师一起表演一起唱。

(夜晚的景色)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谈论眼中的夜色。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边读课文边识字。

组长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对全读对的同学奖励小红星。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读文情况。(可小组齐读,也可个别学生代表)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自由谈论自己收获。

要细读课文,把课文真正弄懂。

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把握主线: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了?然后带着问题读文。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体会孩子的胆小。在此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读法并练习朗读。(2)根据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不害怕的原因。

学生体会花草微笑的样子感受景色的美丽。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丽的事物。

学生欣赏美丽的夜景图片。

学生体会后展开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会看到什么?练习用书上的句式说话。进一步体会夜晚的美丽。

学生练读后,各自展示。听者评议。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无意注意较强,设计此环节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又可有效的将所学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

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识字习惯。

把检字环节设计为小组内完成,并合理利用评价机制,这样可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使学习真正成为一件乐事。

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你听懂了什么这一问题,体现了教师相信学生能学会的新课程理念。

教师对学生注重了方法的传授。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引导孩子们分析文中内容。通过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采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谈论夜景与播放实景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升华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使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习活动中合理安排游戏,即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将学习的知识点加以简化。

从小培养学生们搜集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20夜色

害怕------------不害怕(配课文插图)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案之一》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案比”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