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学案沪教版

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3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学案沪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学案沪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学案沪教版

第七章酸、碱、盐的应用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教案
课题课型新授主备人:个备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


标1.知道烧碱、消石灰和氨水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4.知道碱溶液具有某些共性的原因。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了解复分解反应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了解复分解反应(一)部分碱的化学式、俗名、物理性质
名称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氨水

化学式

俗名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特殊现象)

是否易潮解

水溶液的特征

部分碱的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猜想: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性,PH7。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现象是。
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CO2的反应
猜想:氢氧化钠溶液(“能”或“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向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CO2=+
对比:Ca(OH)2+CO2=+
结论:碱+二氧化碳→+
思考:如何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你的实验设计方案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酸的反应
探究:在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观察溶液的颜色由色变成色。
化学方程式:NaOH+HCl=+
结论:碱+酸→+
反思:酸的相似性质有哪些?4.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化学方程式

滴加CuSO4溶液

滴加FeCl3溶液

滴加Na2CO3溶液

结论:碱+盐→+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生成两种新的。这类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思考:上述讲过的反应哪些是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2.碱溶液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碱会有一些特有的性质的原因可能是?
四、检测练学十分钟,当堂反馈
五、课后训练
六教后记
教学反馈

相关阅读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学案2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学案2沪教版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内容教材版本沪教版教学课时共课时第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掌握稀H2SO4的物理性质,了解浓H2SO4和HNO3的性质及浓H2SO4的稀释方法。
2.掌握稀H2SO4的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典型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准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了解H2SO4的用途。
3.了解SO42-的检验方法。教学重点硫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有关硫酸化学性质方程式的书写
2、SO42-的检验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修注栏
[复习提问]
1.浓HCl的物理性质,稀HCl的化学性质。
2.酸碱指示剂及其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
3.Cl-的检验方法。
[讲授新课]硫酸
1.物理性质
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绸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强调稀释方法)
2.化学性质
①演示:稀H2SO4与石蕊与酚酞的作用,得出:稀H2SO4能使紫色石蕊浅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②演示实验得出:
硫酸+金属──→盐+H2↑;H2SO4+Zn=ZnSO4+H2↑
③演示及稀H2SO4+CuO,得出:
硫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3H2SO4+Fe2O3=Fe2(SO4)3+3H2O
H2SO4+CuO=CuSO4+H2O
④演示及:NaOH+酚酞+H2SO4,得出:
硫酸+碱───→盐+H2O
H2SO4+Cu(OH)2=Cu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⑤演示及Na2SO4+BaCl2+稀HNO3,得出:
a.硫酸+盐───→新酸+新盐H2SO4+BaCl2=2HCl+BaSO4↑
讨论:H2SO4及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相同的离子?得出SO42-的检验方法
b.小结
3.用途:阅读浓硫酸的特性,P188拓展视野。
4.硝酸和磷酸:硝酸的物理性质及氧化性。
[总结]⑴浓H2SO4的物理性质
⑵稀H2SO4的化学性质
⑶SO42-的检验方法板书设计⑴浓H2SO4的物理性质
⑵稀H2SO4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并通过对比学习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它们的特性,也是为以后学习酸碱做好辅垫。在授课过程中,利用食物味道和回忆感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获取对酸和碱的感性认识;用小魔术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学案1沪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学案1沪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学案1沪教版

教学目标1.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了解它的用途。
2.了解石蕊,酚酞两种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
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教学重点1.盐酸的化学性质
2.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教学难点有关盐酸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修注栏
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1.物理性质
(1)总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白雾。
(2)小结: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盐酸小液滴)。
2.化学性质
(1)盐酸跟指示剂的作用
(2)盐酸跟某些金属的反应
①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
②小结:盐酸+金属────→盐+水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3)盐酸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增加CuO+HCl的实验)
①演示[实验P187],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②小结:盐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6HCl+Fe2O3=2FeCl3+3H2O
2HCl+CuO=CuCl2+H2O
(4)盐酸跟碱的反应
(增:NaOH+酚酞+HCl的实验)
小结:盐酸+碱───→盐+水
2HCl+Cu2(OH)2=CuCl2+2H2O,
HCl+NaOH=NaCl+H2O
(5)盐酸跟某些碱反应
(增:NaCl+AgNO3的实验)
小结:盐酸+某些盐───→新酸+新盐
HCl+AgNO3=HNO3+AgCl↓NaCl+AgNO3=NaNO3+AgCl↓
③讨论:HCl和NaCl的水溶液中有无相同的离子?
④小结:Cl-的检验方法:取示知溶液,滴加AgNO3和稀HNO3,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
(1)跟指示剂作用:
酸性中性碱性
石蕊红色紫色蓝色
酚酞无无红色
(2)盐酸+金属───→盐+H2:
2HCl+Zn+ZnCl2+H2↑;2HCl+Fe=FeCl2+H2↑
(3)盐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6HCl+Fe2O3=2FeCl3+3H2O;2HCl+CuO=CuCl2+H2O
(4)盐酸+碱───→盐+H2
2HCl+Cu(OH)2=CuCl2+2H2O;HCl+NaOH=NaCl+H2O
(5)盐酸+某些盐──→新酸+新盐
HCl+AgNO3=HNO3+AgCl↓;NaCl+AgNO3=NaNO3+AgCl↓
此反应可用于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
3.复分解反应
①复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表达方法
②比较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不同之处
4.盐酸的用途
[总结]①盐酸的物理性质
②指示剂及其遇酸碱的变色情况
③盐酸的化学性质
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板书设计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授课,我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好的方面: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节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引出问题,较好的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节打好基础。本节课学习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可以亲自设计实验、动手探究,方便易操作现象明显的实验,亲自体验当魔术师的感觉,尝试合作的力量,体验解决困惑后的喜悦。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学案3沪教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学案3沪教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学案3沪教版
教学目标1.了解酸的分类方法和命名。
2.了解酸的通性,能熟练书写一些典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并记住金属活动顺序表,并能用它来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教学重点酸的通性及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修注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叫酸,写出已学过的酸的化学式。
酸的分类和命名:
引学生阅读课文,相应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酸有几种分类方法?根据是什么?
2.酸是如何命名的?
3.硫酸和氢硫酸是不是同一种酸?为什么?
练习:说出下列各种酸所属类别和名称:HF、HBr、HCl、HClO3、H3BO3
酸的通性:
石蕊:变红
提问:酸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请写出HCl、H2SO4、HNO3的电离方程式,并找出它们电离产物的共同点。
小结:酸的水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阳离子──H+,故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我们称之为酸的通性。
总结出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1)
石蕊───→:紫──→红
+指示剂
酞酚───→:无现象
+活泼金属────→盐+H2
酸+碱性氧化物+盐+H2O
+碱───→盐─→H2(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某些盐─→新酸+新盐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2.活泼金属+酸→盐+H2
提问:为何要强调“活泼”二字?是否有些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结论:铜及银跟酸不反应。
小结: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与金属本身的活动性有关。
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失电子能力强─────→弱
活动性强─────→弱
讲解:①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硝酸及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H2而生成H2O(它们有很强的氧化性)
3.金属氧化物+酸──→盐+H2O
讲解:①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②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常见的如Fe2O3CuOCaOK2ONa2O等
4.碱+酸──→盐+H2O
提问:(1)中和反应的定义
(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讨论:中和反应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举例说明。
5.盐+酸──→新盐+新酸
(1)写出①CaCO3+HCl②AgNO3+HCl③BaCl2+H2SO4的反应方程式
(2)讲解:方程式①可用于检验CO32-②可用于检验Cl-③可用于检验SO42-
酸的通性(2)
知识目标:
了解PH是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了解PH对生产的意义。
复习提问:1、如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酸有哪些通性?分别以HCl、H2SO4为例说明
3、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简单应用
[导入新课]:利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只能确认溶液到底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但是如果两种溶液都是酸溶液或碱溶液,指示剂就不能告诉我们两种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了。为此,我们今天学习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讲授新课]:
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1.PH的范围:0-14
2.PH与酸碱性的关系:
0──────7─────14
←─────中性──────→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即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碱性。
3.PH的测定
总结出测定PH的方法(将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知溶液的PH)
①现象:在不同酸碱度的溶液中,PH试纸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②结论:由PH试纸的颜色变化结果,可知溶液的酸碱度-PH
讨论题:
(1)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分别如何测定?能否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能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能否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再测试?
(3)能否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为什么?
4、了解溶液酸碱度的实际意义:
①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酸碱度的溶液中进行。
②农业生产中:作物的生长须在接近中性的土壤,PH大于8或小于4.5时,一般作物将难以生长。
③测定空气的污染情况
④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
3.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板书设计酸的通性(1)
石蕊───→:紫──→红
+指示剂
酞酚───→:无现象
+活泼金属────→盐+H2
酸+碱性氧化物+盐+H2O
+碱───→盐─→H2(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某些盐─→新酸+新盐教学反思通过实验探究和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推理出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特性,同时在使用浓硫酸时,注意它的强烈的腐蚀性,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教学效果比较好。不足之处:在讲授酸碱能使指示剂变色时,有点杂乱。总之,教学传授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认真进行反思,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不断的完善,水平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