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一七晏子使楚同步练习

高中素质练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30

一七晏子使楚同步练习。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一七晏子使楚同步练习”,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jaB88.COM/p>

一七晏子使楚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习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曰:“何坐?”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吏二缚一人诣王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晏子避席对曰避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圣人非所与熙也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吏二缚一人诣王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

(1)楚王闻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以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缚者曷为者也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人固善盗乎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楚则盗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以下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5.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二部分:

(一)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平?”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耳。”

6.晏子,时期,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著作。

7.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8.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二)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于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①更道②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②更道:改变道路;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9.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1)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臣使楚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对曰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肩接踵而在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义用法分类。

(1)晏子使楚

(2)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3)使子为使

(4)齐使使各有所主

(5)使使贤主

(6)何为使子

出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以下几句。

(1)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2)其贤者,使使贤主。

12.面对楚王的戏弄,晏子是怎样回击的?用原文回答。

《晏子使楚》答案

1.(1)出使(2)对……说(3)善于辞令(4)犯罪(5)到……去(6)离开座位(7)戏弄(8)捆绑 2.(1)代这件事(2)用(3)同“何”(4)本来(5)就 3.(1)晏婴,是齐国很擅长辞令的人。(2)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3)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4)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长偷盗吧? 4、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5.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6.春秋、齐 7.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不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 8.晏子外交特点:擅长辞令、聪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 9.(1)请(2)出使(3)回答(4)并、挨 10.(1)(2)(出使)/(3)(5)(6)(让、派)/(4)(使者) 11.(1)张开衣袖就形成浓阴,流下的汗水像下雨,肩并肩,脚跟挨脚跟,凭什么说没人?(2)那些有品德、能力的人,让他们出使有品德、才能的君主。 12.略

相关推荐

《晏子使楚》同步训练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晏子使楚》同步训练》,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晏子使楚》同步训练

1.本文选自,这是一部的著作。(2分)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4分)

缚一人() 酒酣() 诣王() 曷为()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5分)

⑴齐之习辞者(习辞:)⑵今方来,吾欲辱之(辱:)

⑶吏二缚一人诣王(诣:)⑷齐人固善盗乎(固:)

⑸圣人非所与熙也(熙:)

4.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回击的?(3分)

5.译句:(6分)

⑴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⑵齐人固善盗乎?

⑶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6.解释下列的多义词:(6分)

⑴使:得一人之使()晏子将使楚()使民善盗耶()

⑵以:何以也() 以故东徙() 我以日始出是去人近()

⑶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于淮北则为枳()

7.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2分)

8.为了使上下句连贯,下面这句话的空缺处境入的最恰当的语句应是()(2分)

经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A、我们不是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克服了吗?B.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被我们克服了,

C.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我们都克服了,D.我们克服了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9.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方法”句中的“方法”前有如下四个修饰语,它们正确的排到顺序应是()(2分)

①提高思想②有效的③我党④改正错误

A.⑵⑶⑴⑷B、⑶⑴⑷⑵C.⑶⑵⑷⑴D.⑶⑷⑴⑵

(一)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0.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把“淮北”比为;把“橘”比为,把“枳”比为。(4分)

11.“寡人反取病焉”中“病”的意思是( )(2分)

A.生病 B.疾病 C.窘迫,尴尬 D.忌妒

12.从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2分)

13.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2分)

晏子:

楚王: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大意。(2分)

15.“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2分)

16.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2分)

(二)晏子谏因岛杀人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17.晏子的本意是景公,说他。但是晏子却以烛邹的姿态出现。这种以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4分)

18.景公听了晏子列举烛邹“罪状”的一番话后,说:“”从这可以看出景公是个。(2分)

19.请简单谈谈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不杀烛邹的原因。(2分)

20.请解释文中三个“使”的意思。(3分)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③使诸侯闻之()

21.解释加点的词语。(6分)

①主鸟而亡之()②请数之以其罪()③以鸟之故杀人()

④景公好弋()⑤寡人闻命()⑥为吾君主鸟()

22.指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3分)

①诏吏杀之()

A、招集差吏杀了烛邹。 B.命令主管官吏杀他。C、诏告天下人要杀烛邹。D.告诉手下官吏杀人。

②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A、派烛邹管好主人的鸟,可是鸟死了。B.叫烛邹去喂养主人的鸟,可是鸟儿逃跑了。

C、让烛邹去管这些鸟,然而这些鸟都不见了。D.叫烛邹去主管禽鸟,可是这些禽鸟却亡失了。

③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A.于是把烛邹召到景公面前谴责。B.便把烛邹的罪状诏告天下。

C.就把烛邹数落了一顿。D.于是景公把烛邹召来谴责了一番。

23.结合以上两则关于晏子的故事,说说晏子在说理方面的技巧。(2分)

24、片断写作练习:(30分)

将《晏子使楚》中晏子驳斥楚王的一部分改成记叙文片断,注意增加适当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避免对原文进行简单的翻译。

《晏子使楚》答案

1.《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记载晏子言行 

2.略 

3.⑴善于辞令,很会说话⑵羞辱⑶到……去⑷本来⑸同“嬉”,戏弄 

4.因为晏子是“齐之习辞者”;机智设喻进行回击 

5.⑴今天将要来楚国,我想侮辱他,用什么办法呢?⑵齐国人本来喜欢偷盗吗?⑶莫非楚地的水土让老百姓喜欢偷盗吗? 

6.⑴劳动力;出使;让⑵用;因为;认为⑶是;成为 

7.成理成文即可 

8.D 

9.C 

10.齐、楚、不盗之民、盗贼 

11.C 

12.晏子是一个善于辞令,机敏过人的人。(其他意近也可) 

13.楚王狂妄愚蠢;晏子机智灵活。楚王兴师动众,却显得心劳舌拙,不堪一击;晏子单枪匹马,却具有千钧之力,所向无敌。(意近即可) 

14.叙述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表现了他外交上的机智。 

15.让楚王看见并借此侮辱晏子。 

16.成理成文即可 

17.指责、重鸟轻人、谴责、委婉 

18.“勿杀!寡人闻命矣。”能够接受批评,知过能改的人。 

19.因为晏子的话已经表明,烛邹犯的过失还不至于被杀头,如真杀了烛邹,那景公就是“重鸟轻人”,会失信于天下人,甚至会失掉民心。 

20.①叫、派②使得③让 

21.①死或逃走②谴责③因为④射⑤指教⑥主管 

22.①B②D③A 

23.善于立辞,很会说话。 

24、略

晏子使楚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同步学习探究训练”,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晏子使楚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习辞cí赐酒cì酒酣hān缚者fùB.坐盗dào曷为hé诣王zhǐ避席bìC.淮南huái相似sì寡人guǎ得无déD.尴尬gà狡狯kuài渲染xuàn佩服pèi

3.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吏二缚一人诣王。诣:拜见。B.缚者曷为者也?曷:何,什么。C.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实际。D.寡人反取病焉。病:这里是无趣,难堪的意思。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⑵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用原文中的语句填空。表明楚王一开始就不怀好意的句子是_____,__,__?当楚王突然提出质问时,晏子回答:婴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然者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表达训练6.晏子和楚王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7.晏子回击楚人侮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8.想一想,生活中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故意欺辱人的人,该怎样处理他的无理?9.请你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写出相应的内容。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1—16题。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齐之习辞者也()(2)今方来()12.解释下面的句子。(1)吏二缚一人诣王。(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13.“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14.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15.结尾处写“王笑曰”,你觉得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16.如果是你,你还有更好的回答方法吗?如果没有,请说说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7—20题。曾子不欺子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④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⑤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①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②“女”同“汝”,你。③彘:zhī猪。④适:到……去。⑤特:只不过。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曾子之妻之市()(2)顾反为女杀彘()(3)曾子欲捕彘杀之()(4)妻止之曰()18.解释下面的句子。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19.曾子之妻曾经答应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回来却说: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对于妻子的态度,曾子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0.这则故事中,曾子在为人处世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语言基础知识1.略2.B解析:“诣”应读作“yì”。3.C解析:“其实”是“它的果实”的意思。4.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了⑵道德高尚的人是不该跟他开玩笑的,我是自讨没趣啊。5.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也?语言表达训练6.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不辱使命;楚王趾高气扬、傲慢自大、聪明反被聪明误。7.晏子为了维护国家尊严8.略9.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10.示例一:水何澹澹,山岛耸峙。示例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课内同步阅读11.⑴熟练⑵将要12.①两个官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那儿去。②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③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爱偷盗吗?13.想羞辱晏子,从而想羞辱整个齐国。14.善意或恶意都可。例:善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的原因只是看看晏子是不是“齐之习辞者”,且最后晏子反驳后并没有恼羞成怒;恶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是经过周密布署的,且目的是想借羞辱晏子羞辱整个齐国。15.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态。16.略解析:能自圆其说即可。课外拓展阅读17.⑴集市⑵同“返”,回来⑶想要⑷阻止18.现在,你欺骗他(儿子),这是教儿子欺骗啊。19.顾反为女杀彘特与婴儿戏耳现在欺骗孩子,是在教孩子欺骗,那样以后孩子就难教育了。20.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晏子使楚》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设计思想】
《晏子使楚》属于浅易文言文,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基础,所以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培养他们自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要重视课文的读。读分三个步骤:一为诵读,注意读的节奏,读顺畅,解决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二为译读,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句子、翻译,复述课文。三为品读,主要是分角色读,注意语气,读出感情,在此基础上感悟人物形象,并能根据人物形象,适当补充一些细节。翻译文言文,无非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字词,二是句子。让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比较古今词义的不同,识别通假字,了解词类的活用等。如果将文言词语用现代汉语逐个对译不能通畅时,还要注意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本文“事核而言练”,人物语言生动传神,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从而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晏子不卑不亢、沉着冷静、机智善辩,楚王自作聪明、傲慢无礼。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加入一些合理的细节想像,以丰富人物形象。【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晏子出使楚国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知识目标: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能力目标: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才能。
2.感悟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3.理解文言句式方面的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自学、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机智善辩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谁能讲一个机智善辩的故事?
生讲,师评议。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我国古人机智善辩的故事--《晏子使楚》。
二、诵读课文。
1.一读,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学生活动:
(1)默读或轻声读一遍课文。
(2)标出不认识的生字。(教师板书列出生字:晏(yàn)缚(fù)酣(hān)曷(hé)枳(zhì)熙(xī))
(3)生齐读两遍生字。
2.二读,注意正确的朗读节奏、停顿。教师提示:感受文章简约、优美的节奏;朗读时的停顿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划分。
示例: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者/曷为者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学生活动:
(1)生默读。
(2)指定学生朗读。
师纠正、评议。
3.三读,做到朗读流畅,尽量读出语气、语调,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
三、译读课文。
1.教师提示:翻译文言文时,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字词,二是句子。字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如课文开头一句中的“将使楚”,译为“将要出使楚国”。(2)古今词义的不同。“何坐”中的“坐”作“犯……罪”讲,现代汉语中已不使用这样的义项。(3)识别通假字。如“缚者何为者也”中“曷”通“何”。此外,还要注意文言文中一些句式的特点,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何为者也”,如果是现代汉语语序就是“为何者也”,翻译时应注意调整。让学生把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和几个不同于现代汉语特点的文言句式整理出来。
(说明:这几项任务工作量较大,可采用分组负责的办法,将全班同学分为五个学习小组。一组整理通假字;二、三组整理古今异义词,其中一组负责整理第一自然段的,一组负责整理第二自然段的;四、五组负责整理特殊的文言句式,其中也是一组负责整理第一段的,一组负责整理第二段的。)
学生活动:
(1)分组默读、整理。
(2)学生组内讨论。
(3)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板书出来。
示例:
通假字:曷--何熙--嬉
古今异义词:方(古:将要今:方形)对(古:对上说的话或回答今:正确)为(古:相当于“于”今:作为;做)坐(古:犯罪今:坐下)避席(古:离开座位今:避:躲开;席:席子)徒(古:只今:徒弟)其实(古:它们的果实今:实际上)得无(古:莫非今:得:得到;无:没有。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得无”的用法)病(古:辱今:疾病)
特殊文言句式:
判断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肯定判决)
圣人非所与熙也。(否定判断)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何以也”,“何为者也”,“何坐”,“吏二缚一人诣王”等,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语序。
(说明:教师可作适当调整,或增或删,不必出现名词术语,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2.生分组,边读边把课文口头翻译一遍,组内交流。
3.让一名学生把故事讲一遍,可加入一些细节和合理的想像。
师评价,对学生加入的较为精彩的细节应予以肯定。
四、品读课文
1.让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准备分角色朗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解说、晏子、楚王、楚王手下人”四个角色,其他同学准备评议。
3.让学生评议。哪位同学读得较好,哪位同学读得还有待改进,读得好的同学读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没有读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可再让其他同学读,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感悟人物的形象特点。
在朗读楚王手下的对话时,应让学生体会到楚王手下为讨得楚王欢心,积极出主意以辱晏子,按捺不住激动与兴奋的心态,应设计一种谄媚的语气;对楚王,应设计一种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的语气;对晏子,应设计一种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语气。根据学生读的语气,教师总结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板书:
晏子: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
楚王:盛气凌人、傲慢无礼
4.师引导。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可在人物对话时适当加一些描写,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可以先揣摩一下此时人物的心理,然后再想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语气,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来描绘,一定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教师提示:如“王视晏子曰”,添加一些细节,先揣摩一下楚王此时的心理活动:楚王肯定是幸灾乐祸的心理,可以这样添加:楚王听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右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瞟了晏子一眼,然后故作惊讶地说。)
生分组,自选一处,对楚王、晏子、楚王手下进行描述,相临的组最好所选不雷同。然后自由讨论、交流。
生交流,师评议。
(示例:(1)晏子早就对楚王进行察言观色,看到楚王偷偷地瞟了自己一眼,知道楚王不怀好意。当楚王把矛头指向整个齐国人善盗时,晏子的思想正在激烈地斗争着:这明明是对我们齐国的污蔑,可自己又无法证明这个人不是齐国人。想到这次出使的任务,自己又不能失礼,怎么办?晏子突然想到有关橘树和枳树的故事,心头豁然一亮,有了主意。于是晏子慢慢地站起身来,从容地离开座位,向众人扫视了一眼,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说道。
(2)楚王听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鼻子上沁出密密的汗珠,下意识地玩弄着手里的酒杯,干笑了几声说道。)
5.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6.教师小结:晏子的机智善辩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同学们今后也可以多收集一些类似的故事,读后我们会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以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
布置作业:把课文改写成500字左右的一个小故事。
附:板书设计:
诵读
通假字
译读古今异义词
特殊文言句式
品读语气晏子: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
感情楚王:盛气凌人傲慢无礼

资料采撷:
1.机智善辩的故事。
(1)歌德在一条窄窄的小路上散步时,迎面走来一位批评家,这位批评家扬起头,傲慢地说:“我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歌德闪到一旁,微微一笑,说:“我正好相反。”
(2)二次大战期间,美国秘密建了一处潜艇基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有关的消息,罗斯福压低了声音说:“你能保守秘密吗?”好朋友肯定地点了点头。罗斯福俯在好友耳边,小声说:“你能,我也能。”
2.刘勰曾称晏子一书“事核而言练”(《文心雕龙.诸子》)。此则短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全文描写了楚王与晏子的问答,用墨不多,文字精练,论辩双方的神态、辩词的锋芒,皆表现得准确而生动。特别是人物语言的运用,颇符合人物的身份。全文楚王的话并不多,且多为设问的口气:“齐无人耶?”“然子何为盗乎?”“齐人固善盗乎?”短短几问,便把楚王傲慢无礼的神态传达得活灵活现。“寡人反取病焉。”又把他奚落人反被人奚落的尬尴面孔呈现于纸上。而晏子的反诘,句句千金,充分表现了他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以及善于与敌周旋的外交才干。话不在多,传神则灵,此则短文再次说明了这一道理。(高若海)(说明:这段文字评论的是《晏子故事两篇》,不只是本文)
--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