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发烫的手指》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8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发烫的手指》教学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发烫的手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维、馆、亢、委、婉、缝、继、凉、芬、伟”;能在老师的指导描写并记忆“馆、亢、委、凉、芬、伟”。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取得成就。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1、小朋友们闭目欣赏一段交响音乐。

2、交流: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引出句子: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

(读词:“高亢激昂”、“委婉深沉”;听音辨别“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指导读句)

4、引出第一节(读词:“维也纳”、“简陋”、“旅馆”)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过渡:请小朋友听一听课文故事。

2、交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随机板书:疑惑、赞叹

三、精读课文,明白道理。

(一)旅客为什么而感到疑惑呢?

1、小朋友轻声读读课文第二节,找找答案。

2、交流并板书:渗水

3、指导读句

(二)旅客又为什么而“赞叹”呢?

1、轻轻读读课文3、4、5小节,圈划出有关的词句。

2、交流并随机出示:

(1)透过门缝,他看见一位年轻的先生正在全神贯注地弹琴,身边放着一盆冷水。

①给“全神贯注”找个近义词朋友?(换上“聚精会神”读句)

②指导读句

(2)他不时地把手在水里浸一下,然后甩甩双手又继续弹琴。原来,他弹得太久,十个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

①师引读句子

②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吗?

③指导读句

(3)“你知道吗?他就是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侍者轻轻地告诉他。

“是吗?”这位旅客睁大了眼睛,心里不禁暗暗赞叹,“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

①旅客为什么会睁大眼睛?

②指导读句

3、师引读3、4、5节

四、总结课文,课后探究。

1、根据板书总结课文。

2、简介贝多芬:谁知道他曾谱写过哪些音乐作品?

3、布置探究作业:课后收集有关名人苦练的小故事。

扩展阅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发烫的手指》练习题(上册)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二年级语文《发烫的手指》练习题(上册),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发烫的手指练习题,欢迎大家参考。

一、比一比,组词。

赏()刚()伟()努()休()

堂()钢()违()怒()体()

二、我会写出带点字的读音。

高亢()委婉()继续()匆忙()

察看()渗水()疑惑()简陋()

三、填上合适的词。

()地告诉()地赞叹()地弹琴

()的先生()的钢琴声()的音乐家

透过()躺在()睁大()

四、我会读下面的名言,并能再写一句。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整理了二年级语文发烫的手指练习题,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沪教版第三册37《发烫的手指》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沪教版第三册37《发烫的手指》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维、馆、亢、委、婉、缝、继、凉、芬、伟”;能在老师的指导描写并记忆“馆、亢、委、凉、芬、伟”。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取得成就。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1、小朋友们闭目欣赏一段交响音乐。

2、交流: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引出句子: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

(读词:“高亢激昂”、“委婉深沉”;听音辨别“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指导读句)

4、引出第一节(读词:“维也纳”、“简陋”、“旅馆”)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过渡:请小朋友听一听课文故事。

2、交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随机板书:疑惑、赞叹

三、精读课文,明白道理。

(一)旅客为什么而感到疑惑呢?

1、小朋友轻声读读课文第二节,找找答案。

2、交流并板书:渗水

3、指导读句

(二)旅客又为什么而“赞叹”呢?

1、轻轻读读课文3、4、5小节,圈划出有关的词句。

2、交流并随机出示:

(1)透过门缝,他看见一位年轻的先生正在全神贯注地弹琴,身边放着一盆冷水。

①给“全神贯注”找个近义词朋友?(换上“聚精会神”读句)

②指导读句

(2)他不时地把手在水里浸一下,然后甩甩双手又继续弹琴。原来,他弹得太久,十个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

①师引读句子

②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吗?

③指导读句

(3)“你知道吗?他就是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侍者轻轻地告诉他。

“是吗?”这位旅客睁大了眼睛,心里不禁暗暗赞叹,“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

①旅客为什么会睁大眼睛?

②指导读句

3、师引读3、4、5节

四、总结课文,课后探究。

1、根据板书总结课文。

2、简介贝多芬:谁知道他曾谱写过哪些音乐作品?

3、布置探究作业:课后收集有关名人苦练的小故事。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迷人的秋色》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灿、烂、固、简、颜、著、逗、串8个生字,积累词语迷人、灿烂、固然、简直、颜色、著名、逗人喜爱、一串串8个。正确书写灿、烂、固、简、串5个生字。

2、积累并理解迷人、灿烂、固然、简直、颜色、著名、逗人喜爱、一串串等词语,尝试学习简单的词语搭配。

3、正确朗读课文,注意段落、句子及句子之间的适当停顿。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进行熟读、背诵、积累。

4、了解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重点难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积累词语5个。正确朗读课文,注意段落、句子及句子之间的适当停顿。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进行熟读、背诵、积累。

2、初步学习词语之间的正确搭配;能模仿什么样的什么的结构,填写合适的词语。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害羞的秋姑娘已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2、 那么,秋天给你印象最深的景色是什么呢?

3、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啊!让我们一起走进迷人的秋色。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究竟是什么景色让作家如此着迷,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

2、 生自己轻声读读课文,要求:

(1)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 找相关的句子。

3、 检查交流。

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议。

4、 学习第一节。

(1) 指名读。

(2) 学习生字:灿、烂、固

灿烂:部首相同。

灿:平舌音,交流记字方法。

烂:比较 烂拦

固:全包围结构,形声字。

理解固然:虽然,诚然。

(3)师生合作读。

三、复习巩固。

1、连线。

2、写字指导。

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写时注意,右边的山有多个竖画,要写得高低不同。

烂:左窄右宽,右边兰的三横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短,第三横最长。

固:全包围结构的字。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读信与写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本课读,闹,压,拆,所,式,应,卡,图9个生字,重点学习:拆,式.积累词语表中的7个词语,正确抄写5个.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关键词读出相应的语气.

3,了解写信是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体会父子间的亲情.

4,尝试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写封信.

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8个.

根据关键词,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一封信)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板书:信

告诉学生:外面是信封,拆开信封,里面的叫信笺.

学习生字,比较:拆——折.

我知道,今天早上,我班某某同学收到了老师给他的一封信.现在,我们请他来说说感受,问问他接下来想做些什么

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交流信息的一种方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1)(板书课题)读信与写信

(2)齐读课题

说明:

在通讯技术发达的现今,学生可能对信有一种陌生感.用实物引出课题,可以给学生一种直接的感官认识.教师事先可以做安排,让班级中的个别学生收到信件,那么,与学生对话的同时,教学的生活资源就可以利用.课题的导入就水到渠成,让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获得学生的成功感,这也是二期课改所提倡的新理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看书,听老师读课文,根据课题读信写信这两个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交流:(爸爸工作忙,用写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儿子读了信后很高兴.)

(儿子收到信之后给爸爸回信.)

说明:

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同时借助拼音,结合听老师朗读,认识生字.紧接着质疑环节,边听边思考,让学生通过听课文后,了解内容,初步解决一些疑问.这样的学习,其实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就能产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的自主自学打下良好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受

自己读课文,用直线划出爸爸写给东东信的具体内容.

(1)交流学习:

亲爱的儿子,爸爸知道你已经会念很多字了,所以想用写信的方式和你说话……

(2)学习生字:所,式,注意式没有撇.

再读课文,想一想:东东看到信后,是怎样做的

东东小心地拆开信,只见信笺上写着:亲爱的儿子,爸爸知道你已经会念很多字了,所以想用写信的方式和你说话……

(2)东东把信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高兴地笑了.

指导朗读,拆信时的小心翼翼;读信时的激动和高兴.

教师引读第3节.

说明:

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其水平有差距,因此,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一定要要求明确.精读课文时,带着问题找答案,明确东东看到了一封什么信;再读课文,解答另外一个问题.这样,目标明确,学生自学的难度就降低,效率便可提高.同时,体验感悟也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整体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体验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文中描写东东看信的是一句长句,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出关键词和整句句子语气之前,应先指导他们读好长句.只有读对,才能读好,学习千万不能跳跃式.

过渡:爸爸的信给东东带来了兴奋与快乐,那么,东东是怎样回信的呢读读课文第4节,看看爸爸收到的信上写了些什么用浪线划出.

出示:爸爸赶紧拆开信,看见信笺上用铅笔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个个方块字,有些地方还有拼音和图画呢.

指导朗读,注意带点字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说明:

此部分的学习可采取同桌互助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有了前一段教师的有意识指导的基础,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作为前一环节教学的自我反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某个问题的答案.

那么,东东给爸爸的信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出示幻灯)渗透写信格式:抬头,内容,署名.

想象说话:如果你是东东,你会给爸爸写些什么

接龙读课文,思考:东东和爸爸为什么要写信,而不是谈话或者打电话呢他们喜欢这样的方式交流吗

说明:

虽然教学目标中没有写信的要求,但适当地渗透写信格式并非多余.我们的教学宗旨是教会学生生活,因此,教师有责任将写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当然,学生并不清楚教师设计此环节的深层用意,但就在他们积极发言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活跃了,他们的知识面扩大了.

四、小结与练习

因为爸爸工作特别忙的缘故,东东和爸爸选择用写信的方式来交流,他们觉得读信和写信是一天中最快乐的事.的确如此,人和人之间是需要交流和沟通的,写信是最容易的一种方法.

读词语:写信,特别,上班,压缩,拆开,方式,翻来覆去,信笺,应该,工整

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爸爸给我写信,我应该.

父子俩每天都忙着读信,写信,他们觉得.

说明:

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句子的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句子填空,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句子的概念.同时,作为课文学习的最后一环,此类课文内容的填空,有助于教师总结课文,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复习巩固.

作业与拓展

写字:特,班,压,拆,式

写词语:写信特别,上班,压缩,拆开,方式,翻来覆去,

拓展:既然写信是这么快乐的一件事,你想给你的爸爸妈妈,老师或好朋友写封信吗试一试.

说明:

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仍应保持在字词教学,识记新字,并适当抄写记忆都是必不可少的,应始终坚持.课后拓展练习,可以根据班级情况,适当采用.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背诵,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劳动人民的伟大。

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驾、折、蜒、谱、朽、篇、创、族、绸,其中嘉、杭只识不写。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祖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出示图片介绍,学生可以补充。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去重点了解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3.通过预习,你们能介绍一下你们了解的长城和运河吗?(请C类学生回答此题,鼓励其表达,可以用课本上的句子,A、B类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补充。)

4.出示课题,请生读,齐读。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预习时画出的不理解的词再多读几遍。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课前预习时可以将你理解的意思写在书本的空白处,有什么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比如:查字典,替换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图猜测等)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重点指导多音字曲,文中读第一声)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 蜿蜒 谱写

3.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4.指导读好有关句子。

我/ 驾驶着飞机/ 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 我的眼前:像/ 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万里长城/ 谱写了/ 不朽的诗篇。是谁/ 创造了/ 这/ 人间奇迹?是/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

反复手法的运用,回想上学期你还在哪篇课文中见到过这种写作手法?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2.(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它们分别奇异在哪里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体会。交流:想象一下巨龙爬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课前,大家读了《新补充读本》上《长城》一文,从中你还了解到了什么?运河像绸带,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体会作者心情,指导朗读。

这应该怎么读呢?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燕子过海》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燕子过海》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晴、朗、航、疲、倦、伏、板、休、益、坚”10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晴、朗、航、伏、休”5个汉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

读好文中带有省略号的两句句子,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途。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句话,试着背诵课文2、3节。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理解,感受燕子不怕困难、坚强执着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10个生字,并适时巩固汉语拼音。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听写句子,读好重点句,背诵2、3节课文。

3.通过一些参考资料、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感受燕子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燕子在海面飞行图:这是小朋友们熟悉的鸟——燕子

2.看图,请用上“燕子”一词说话。

3.那么燕子有多大?那么谁见过大海,海有多大?

4.补全课题,齐读。

5.学生交流: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学课文

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标上小节号,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方法。

2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带拼音):

晴朗航行疲倦伏甲板休息益鸟坚强

学生多种形式读词语,如有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正音。

(2)记字形。重点指导“倦、益”。

三再读课文,读懂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发现读错的地方自己及时纠正。

2.指名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燕子为何要飞过海?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

3.出示句子,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在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啊飞啊……

指导读句

(1)自由尝试读

(2)示范读

(3)学生挑战读

并让学生像小鸟一样飞。理解“疲倦”

4.是阿,燕子要飞过一望无际的大海是很疲倦的,如果你是小燕子,飞得那么累,会怎么样?

5.再读2、3节,你觉得哪些词句是写燕子太疲倦了?指导理解“像雨点一般落下来,”为什么不用“飞下来”而是“落下来”;“伏在甲板上”做动作理解“伏”;“再也飞不起来”。这些说明燕子太累急着下来休息,有的甚至死了。试着读出燕子疲倦的样子。

6.指导背诵2、3节。

7.齐读4、5节,边读边想:燕子休息了一会儿又展翅起飞了,他们不累吗?

8.出示句子: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小燕子总是坚强地飞着,飞着……

指导朗读,体悟展翅起飞的燕子面对困难表现出非常坚强的意志。

9.说话练习

燕子是那么勇敢,那么坚强,如果这时你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去的燕子,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游戏巩固,总结全文

1.抽读生字卡片

2.抽读词语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指导描红“晴、朗、航、伏、休”。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出塞》优秀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出塞》优秀”,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读《静夜思》,抓住明月的意象,请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想家的感觉。

一、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1、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汇报朗读。

2、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3、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4、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齐读。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小结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板书:边关)

二、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

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小组讨论)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指导读

8、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对征人:

对战争:

9、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出自豪与勇敢

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

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指导读出渴望和平的憧憬

整体读全诗。然而,战争停止了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

三、结课升华

四、课内外结合,学习古诗

教师印发诗歌《和平颂》,课后自学,朗诵。

板书:

出塞

明 月

边关 家 对英雄的渴望

征人 父母 妻子 孩子 对和平的向往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城和运河》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

板书:长城和运河

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初读指导

二、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正确朗读课文

检查自学情况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导读

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出奇景呢?

讲读

比较:A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B我看见一个奇异的景象。

你觉得长城怎样?

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指导朗读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讲读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作(),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几倍》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几倍》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几倍”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 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4. 通过同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等形式,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交流、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理解“几倍”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小胖他们去秋游了,看看他们去了哪?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量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回答出示三个问题: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几倍?大象的头数是长劲鹿的几倍?大象的头数是大狮子的几倍?

揭题: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数学问题--“几倍”。

2、 同桌合作,解决问题

同桌合作,用圈一圈、摆一摆的方法解决第一个问题。

全班交流:

圈一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回答媒体演示)

摆一摆:你能上来摆给大家看吗?一边摆,一边说想法。

有没有小朋友能用一个算式来解决的呢?(根据回答板书算式 6÷2)

3、 理解算式的含义

(1)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要求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几倍,也就是要求6是2的几倍,或者说6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算式6÷2来计算。

(2)6÷2等于几?(完整算式) 算式里的6、2、3分别表示什么?

(3)“倍”并不是一个单位名称,它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算是后面不写单位。

4、 用除法算式解决求“几倍”的问题

同桌两人各选一题,先说算式,再说算式中各数字表示什么。

(1)交流问题2。这里是把什么看作了一份?老师再用圈一圈来验证。谁来说怎么圈?

(2)交流问题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5、 归纳总结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和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总结:其实刚才我们提的这三个问题,都是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老师统计了上海市9月的天气情况(晴天18天,多云9天,下雨3天)。

① 晴天的天数是多云天数的几倍?

② 多云的天数是下雨天数的几倍?(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自评:两题都对得☆,书写端正的得。

除了这两个问题,你还能再提一个类似的问题吗?怎么列式?

小结: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找到相对应的信息,才能正确地列出算式。

2、 老师还想带大家去面包房里找找关于几倍的数学问题。

出示: 蛋挞(6个) 草莓蛋糕(3个) 面包(9个)

20元/盒 15元/盒 5元/盒

① 看懂价格信息。

② 提一个求几倍的问题,并把算式写在学习单上。

③ 小组内交流。(出示交流要求)

④ 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不仅能根据相关的价格信息,找出价格之间的倍数关系,还能根据每种商品的数量,找出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⑤ 小组评价:说得正确、完整得☆,听得认真得。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倍》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倍》数学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通过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明确倍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会看图并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用乘法算式正确表示。

3、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观察与比较的能力。

4、初步体验数学简洁美。

2.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倍,理解和掌握用倍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一份数的确定。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 新授引入

1、 课前练习

师:填一填

(1)2+2+2+2+2 表示( )个( ) 乘法算式( )×( )

(2)8+8+8+8 表示( )个( ) 乘法算式( )×( )

生回答。

小结:5个2就是5×2、4个8就是4×8。

2、 情境引入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艘黄船,2艘绿船,3艘红船,一共有6艘船。

生:每艘船上都是3个人。

生:绿船的人数是黄船的加倍。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倍”

(出示课题)

二、 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1、 师:我们来仔细观察这些小船。

(1)出示:黄色船

师:黄船有一艘,船上有3个小朋友,我们就可以将黄船上的人数看做1份。也就是有1个3,所以,黄船上的人数用算式表示成:1×3=3。

1个3也可以说成是3的1倍。3×1=3(人)。

(2)出示:绿色船

问:

①这里有几条船?每船几个人?

②每条船上的人数和黄船上的人数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把绿船上的人数看成几份呢?是几个几?

生:看成两份,每份3人,2个3。

师:

①绿船的人数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2×3=6(人)

③一艘船上的人是1份,2艘船就是2份,也就是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的几倍?

生:2倍。

师:也可以说成3的2倍。算式也可表示成3×2=6(人)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2倍。2个3也可以说成是3的2倍。绿船上的人数:2×3=6(人)或者3×2=6(人)。

(3)出示红船

师:还有红色的小船。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样子,说说看,红船上的人数是几份,几个几是几的几倍呢?小组合作一起试一试。

汇报交流

强调:3个3和3的3倍的乘法算式都是3×3。

师:请小朋友仔细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汇报。

小胖总结:4个3就是3的4倍。

5个3就是3的5倍。

6个3就是3的6倍。

熊猫总结:几个3就是3的几倍。

师:那么你能说一说划船的总人数是几的几倍吗?

生:总共有6条船,每条船有3人。一共有6个3,划船的总人数是3的6倍。一共有18人在划船。

小结: 几个3就是3的几倍。

算式表示:几×3或者3× 几。(板书)注:上下对齐。

探究二:

师:请小朋友们独立完成书上19页的题2。

说说转杯中人数的倍数关系。

师:这里把什么看成一份?

生:一个转杯里的人数看成一份。一份有4人。

生汇报。

注:4的3倍,算式表示是:4×3=12人

师:从转杯车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几个4就是4的几倍。

几个4算式表示:几×4;

4的几倍算式表示:4×几。

两个乘法算式是可以互换的,并且结算的结果是一样的。

探究三:

出示书上19的绳子。

师:这里有一根的绳子,小朋友们看,用250px的尺量一次。一共量了几次?

生:6次。

师:一次10厘米,一共6次。你能说清楚这里面的倍数关系吗?在数学书上填一填。

生独立完成。

生汇报。

小结: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倍。首先要确定多少为1份,每1份有几个。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个几也就是几的几倍。

三、 练习与巩固

课内练习一

师:请你独立完成这三组练习题,看谁最快最正确。

生汇报。

课内练习二

师:小胖,小巧,小丁丁他们去超市买黄瓜。

黄瓜两根一捆出售。请你根据要求填空并和你的同桌说说。

学生讨论。

生汇报。

师:我们先把小丁丁买的黄瓜数看成一份,一份2根。

生:小胖:2的6倍。2×6=12(根)

小巧:2的5倍。2×5=10(根)

小亚:2的3倍。2×3=6(根)

师:把小亚买的黄瓜数量作为一份数,小胖买的数量就是小亚的?

生:两倍。小亚买了6根,小胖是他的2倍。6×2=12(根)

师小结:所以当我们计算倍数的时候,要看清楚,我们的一份数到底是几?一份数不同,产生的倍数也就不同了。

课内练习三

画一画

圆有6个,五角星是圆的2倍,圆是三角形的3倍。

学生独立操作。

学生汇报。

师:画三角形的时候,我们要怎么考虑呢?

生:要倒过来考虑。圆是三角形的3倍,圆有6个。我就想6是几的3倍?

师:对了,我们要搞清楚,这里的三角形变成了一份数,圆是它的3倍。我们得到这样的算式:三角形×3=6,所以三角形是2个。

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个几还可以用一个数的几倍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倍,一定要搞清楚一份数是多少。

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11页、第12页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溪水和池水》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热情列入教学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教学的《溪水和池水》,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池水因贪图安逸,最后变成一潭死水,而溪水不知疲倦地向前流,永远保持鲜活。从而懂得永不满足,不断向前,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道理。

拿到课文以后,我想: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能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从中明白深刻的道理呢?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识字,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在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教学中老师如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并通过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就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平常我们所用的识字法一般包括顺口溜、换部首、分析结构法,因此,在出示课题时,我板书了课题,在写 溪字时,我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三点水,爪子头,扭来扭去碰石头,溪水流到大海里,写完后,回过头,发现小朋友的脸上大多笑嘻嘻的,非常有兴趣的样子,我想,学生通过这个教学环节一定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果然,在后来的反馈中,学生熟记了这个字。

游戏形式一直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喜闻乐见的形式,最后的字词复习,我设计了一个接受溪水的考验闯关去大海的游戏,第一关波浪滚滚读词语,第二关词语对对碰。学生在快乐的参与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字词的再巩固,以溪水的口吻邀请学生去大海游玩,学生读字词闯关,既结合课文,非常自然,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二、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他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只有当学生有兴趣时,才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本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大声诵读写溪水和池水变化的句子,做到不唱读,不顿读,朗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对话的语气。

因此,整堂课我力求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朗读上下工夫,课的一开始,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溪水和池水有何不同,我出示了两句话,让学生分别读一读,并问学生,看到清清溪水时,你有什么反应,看到又黑又臭的池水时,你又会怎样,学生马上领会了,朗读时不仅读出了不同语气,还读出了不同表情。初读课文后的指名读,采用打擂台的形式,遇到课文读得不熟练者,采用这一招,其他学生很踊跃,希望自己能把课文读好。一到四小节的朗读,采用分角色朗读。第一次我不做指导,读完让学生评议,谁读得好,为什么。有部分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马上指出,溪水的话应读得热情一些,而池水的 话应读得懒洋洋一些,就更能反映出二者的不同了。第二批学生在读时注意了,效果果然不错,学生抢着来演一演,兴趣始终高涨。

让学生整堂课自始至终充满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这节课是本学期开学以来我自认为在培养兴趣上比较成功的课。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石榴》教学_语文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石榴》教学_语文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一类、二类生字词,会正确书写一类生字词,能够结合图文字典理解生字词语和部分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美的独特感受,体会作者语言的美妙。

3、有感情朗读,抒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4、培养按顺序观察的能力,学习描绘水果的方法。

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出课文

1、猜谜语

黄瓷瓶,

口儿小,

打破瓷瓶口,

挖出红珠宝。(打一水果)

2、看实物或图片,认识石榴。

3、读课题,说说石榴的榴字怎样记住它,要注意的地方。

4、你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自由交流课前对石榴的了解)

二、在检查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抽出枝条 仿佛 甚至 肚皮 扒开 喜讯

石榴 枣 咧开嘴 甜津津

驰名中外 郁郁葱葱 玛瑙 嚼 依偎

剥开外皮 红白相间

1、检查正确认读以上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和部分词语的理解。

驰名中外:驰,传播。名,名声。中,中国。外,外国。(好名声传播到中国和外国,指全世界都很有名气。)

在教师帮助下,学生自己查字典完成以下词语。

郁郁葱葱:郁,(草木)茂盛。葱,青绿色。(草木青翠茂盛。)

喜讯:讯,消息,信息。(好消息。)

偎依:偎,依靠。依,依靠。(依靠)

3、利用《新华字典》,学习多音字。

剥 bāo 去掉外面的皮或壳

bō 用于合成词 剥削 剥落

实践练习:剥葡萄皮 剥蚀 剥夺 盘剥 剥笋

间 jiān 中间,空间,时间,房间。

jin 空隙,隔阂,隔开,不相连,挑拨使人不和,去掉多余的苗。

实践练习:晚间新闻 间断 字里行间 红白相间

三、 初读课文,感知结构。

1、 读了第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理解驰名中外概括全文的作用。

有感情朗读。

2、接下去读课文,思考:你喜欢石榴吗?喜欢石榴的什么?为什么喜欢?

3、自由交流,随机板书,梳理课文结构。

【板书: 花 果 子 】

四、精读课文,体味特点。

1、石榴 为什么惹人喜爱?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

石榴花开得(热闹)【 板书 热闹 】

(出示课文片段)

① 圈出嫩绿火红同学们可以体会到石榴花开时颜色鲜艳。(有感情朗读)

② 圈出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了同学们可以体会到石榴花开时生机勃勃。(有感情朗读)

③ 圈出活泼的小喇叭鼓着劲儿同学们可以体会到石榴花开时令人觉得十分活泼热闹。(有感情朗读)

④ 连起来有感情朗读。

【如果学生先找到热闹一词,教师就让学生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花开得热闹。如果学生先找出具体表现热闹的词句,教师就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概括地写出了石榴花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正反随机】

2、要想享受语言的乐趣,就要这样细细品味,下面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自己尝试学习第3小节。思考石榴 为什么惹人喜爱?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

①自己读课文,在书上做记号。

②学生交流,老师指导

圈出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体会石榴果的什么特点?(颜色变幻)

圈出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地扒开张望体会到石榴果的什么特点?(十分可爱)【板书 可爱 】

③ ※为什么人们会把石榴想象成惹人喜爱的小娃娃,那么高兴,那么急切地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因为石榴果带给人们快乐和希望。)

④连起来有感情朗读。

3、自己学习第四小节,思考并讨论

石榴 为什么惹人喜爱?

①学生自学讨论

(晶莹透亮 )( 酸甜可口)【 板书 味美 】

②连起来有感情朗读

五、学习书写生字。

本课9个生字,其中书写时需要注意笔画顺序的是:

甚 讯 甜 佛

在习字贴上练习。

沪教版二年级上《带着尺子去钓鱼》教学设计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沪教版二年级上《带着尺子去钓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买、律、捞、烦、毫、获、苟”7个生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描写并记忆“买、律、捞、烦、苟”。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按要求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读出语气。

3、体会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保护海洋资源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买、律、捞、烦、毫、获、苟”等7个生字。

2、学习掌握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画词句,然后回答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媒体播放丹麦介绍片断

(丹麦位于北欧,地处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共由406个岛屿组成,是一个半岛国家。丹麦全国总面积仅为43000平方公里。是北欧及世界范围内非常发达的国家。丹麦有广阔的海岸线,又是寒暖流的交汇海域,海产资源非常丰富,捕鱼业很发达,是欧盟最大渔业国,也世界四大渔业国之一,捕鱼量约占欧盟捕鱼总量的36%,北海和波罗的海为近海重要渔场。主要有鳕鱼、比目鱼、鲭鱼、鳗鱼和虾等,主要用于生产鱼油和鱼肉。)

说说你对丹麦有了一些什么了解?(学生交流)

2、是啊!丹麦是北欧的一个半岛国家,有着丰富的海产资源。(媒体出示)

齐读句子

3、丹麦海产资源丰富,是个垂钓的好地方,可你们知道吗?在丹麦钓鱼还要带一把尺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9、带着尺子去钓鱼(齐读课题)

说明:

通过媒体介绍,自然引出丹麦这个有着丰富的海产资源的半岛国家,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情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丹麦这个美丽的国家。

二、学习课文

过渡:为什么要带着尺子去钓鱼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1、自己读读课文。要求:⑴读准生字的字音,看清生字的字形。

⑵同桌交流识字

2、指名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余同学边听边用“----”划出“为什么要带着尺子去钓鱼”。

说明:

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然后在学生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养成边听边思边划的好习惯。

3、学生交流,出示句子:原来,为了保护海洋中的自然资源,丹麦的法律规定只有超过22厘米的鱼才可以作为“战利品”带回家。如果有人故意捕捞或出售不到规定长度的鱼儿,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当地居民在钓鱼时一般都自己带上尺子,以免引起麻烦。

(1)自己轻声读,有什么不明白的打上小问号。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例:①22厘米的鱼有多大?(媒体演示22厘米长的鱼)

②会受到什么严厉的惩罚?(学生自由想象)

(3)学习生字:捞、律、烦

捞:积累提手旁的字:打、提、扫、捕、推、握

律:组词:法律、规律、纪律

烦:指导书写

(4)指导朗读、各种形式朗读。

说明: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我们应充分的运用课文提供的语言环境,做到在读文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学习生字、在教学中注意不能平均使力,而是用不同的方式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并适时总结。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4、学习第3节

(1)过渡:原来是这么回事。师引读:听了丹麦朋友的话,(中国朋友十分佩服和理解,)一旦钓到小鱼,(马上放回大海。)那小张有没有钓到鱼呢?

(2)自己轻轻的读第3小节,学习生字、碰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字典。

(3)交流:理解:毫无收获:一条小鱼也没有钓到。

一丝不苟:一点也不马虎、很认真。

(4)指导朗读:小张一丝不苟地说:“还是按照丹麦的法律办事吧!”

指名读

出示丹麦法律:凡个头不满22厘米的鱼,一律禁止捕捞。

自由读,思考丹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规定

学生交流

出示:小张心里想,于是他一丝不苟地说:“还是按照丹麦的法律办事吧!”

说明:

到了二年级,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了,因此,在本课中我继续渗透查字典了解字义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能知道可以运用工具理解词义。通过让学生读一读丹麦的法律,再让学生思考丹麦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法律,从而给学生的拓展说话设下铺垫。

(5)小张真是一个自觉保护海洋资源的人啊!那么当他刚听到要带着尺子去钓鱼时,又是怎样的呢?

读句子:小张疑惑不解地说:“又不是来购买家具,要尺子干吗?”

(6)对比读

4、小结:丹麦人面对广阔的大洋,无比丰富的鱼资源,并不短视,每一个人都能依照法律充分地、合理地珍惜资源,利用资源,才使得丹麦的海洋资源没有遭到破坏。

说明:

让学生通过对比读两句句子,体会小张前后不同的心情和感受,从而体会丹麦人自觉遵守法律,保护海洋资源的良好品德。

三、课外拓展

1、说一说:如果你和爸爸一起在丹麦旅游时,到海边钓鱼,也钓到了一条不到22厘米的鱼。这时,你们父子间会发生一段怎样的对话?(找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分角色演一演。)

2、齐读全文

说明:

此环节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父子之间发生的一段对话。这样,既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语言能力。

四、复习巩固、总结全文。

1、游戏中认读生字。

2、积累词语:疑惑不解、一丝不苟、马马虎虎等。

3、小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已成为我们全世界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它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自觉地行动。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发烫的手指》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