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物理《杠杆》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5

八年级物理《杠杆》教学设计。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八年级物理《杠杆》教学设计”,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物理《杠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遵循学生对模型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属于杠杆的工具入手,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出杠杆的概念;通过系列活动,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杠杆五要素,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组织学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增强用科学服务社会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

(3)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杠杆平衡条件。

2.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课件展示:生产生活中使用杆秤的图片。

提问:杆秤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呢?

【设计说明: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工具引入,体现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二、什么是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有很多,下面我们看一组杠杆。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杠杆(撬棒、跷跷板、活塞式抽水机手柄)。

讨论: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总结杠杆的特征。(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

学生活动:列举生产生活中的杠杆。

课件展示:古代劳动人民用于汲水的桔槔,现代工地上的塔吊。

杠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必须研究杠杆。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建立杠杆的模型。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杠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杠杆的特征,同时也增强学生学好杠杆内驱力。】

三、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一:利用自制杆秤模拟称物体质量的过程。

总结:我们把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叫杠杆的平衡。

学生活动二:分别在杆秤上不同两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拉秤杆,让杆秤平衡。观察需要的拉力分别是多少?两个力一样大吗?

总结:杠杆的平衡与固定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有关。

学生活动三:在同一点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竖直和斜着拉秤杆,让杆秤平衡。观察需要的拉力分别是多少?一样大吗?

总结:杠杆的平衡与力的作用点和方向都有关。

科学研究发现,固定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既与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有关,还影响杠杆的平衡。我们把固定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

【设计说明:通过系列自主探究活动,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理解力臂的概念和力臂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和杠杆相关的名词

自学课本77页内容,了解和杠杆相关的名词。

课件展示:结合撬棍实例讲解和杠杆相关的名词。

教师示范:画出活动三中,杆秤同一点不同方向两个拉力的力臂。

学生练习:画力臂。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作出杠杆各力的力臂?

总结力臂的画法:找支点(找点);画力的作用线(画线);从点向线引垂线段(作垂)。

【设计说明:自学和杠杆相关的名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结合实例讲解力臂,学生动手画力臂,并总结方法,突破难点。】

五、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活动中,我们发现杠杆的平衡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究竟这些量存在什么关系时杠杆平衡?

思考:杠杆在什么位置平衡,测力臂最方便?为什么?

学生根据学案提示完成合作探究。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上。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总结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设计说明: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六、生活中的杠杆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杠杆?

课件展示:撬棍的使用。

观察,利用撬棒撬石头时,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哪个更长呢?我们在使用时,是省力了?还是费力了呢?

总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列举:生活中的省力杠杆。

想一想:我们在使用省力杠杆时,得到了省力的利益,同时我们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

课件展示:船桨的使用。

观察,赛艇的船浆在划水时,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哪个更长呢?我们在使用时,是省力了?还是费力了呢?

总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列举:生活的费力杠杆。

想一想:使用费力的杠杆,有什么好处呢?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物理实验室中,我们使用的天平就是等臂杠杆。

【设计说明: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增强用科学服务社会的意识。】

七、想想议议:

售货员使用的杆秤如果秤砣磨损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怎样的影响?如果秤砣生锈后,结果又会怎样呢?

【设计说明: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的科学,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八、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说明:总结知识、方法、情感上的收获,养成学生反思、总结的习惯。】

相关阅读

八年级物理《杠杆》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杠杆》导学案

教学

目标

(理念)

1、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探究在必须有合作精神。

学情

分析

杠杆在生活在和生产在有着广泛是应用,学生并不陌生,但对杠杆的几个名词不能正确认识。

情境

导入

动画导入

自主

合作

(一)认识杆杠

活动一

思考:1.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块很重的石块?

2.如何把定在木板中的钉子取出?

你所使用的工具,它们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并归纳出杠杆的定义。

杠杆:

活动二

1.列举出生活中的杠杆。

2.认真预习弄清杠杆的几个名词。

杠杆的几个名词(五要素):

?支点0:;

?动力F1:是;

?阻力F2:是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是到的距离;

…阻力臂L2:是到的距离。

(二)学会杠杆五要素的作图

1、上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用羊角锤起钉子的过程,你能在图中作出他们的五要素吗?(看看课本12.1-1的图,然后动手试试。)

2、通过作图你能归纳出做力臂的方法吗?

互动

展示

(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活动三

杠杆平衡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或。

问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你的猜测是:

实验探究

1、阅读P77,思考实验步骤

2、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注意成员分工,边实验边记录)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若用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杠杆原理)

思考:杠杆只能静止在水平位置吗?你能让杠杆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吗?试一试。本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呢?

(四)杠杆原理的应用

活动四

阅读P78例题(计算大象的质量)

引导

评价

1、活动过程中,有何感想、有何收获?

2、有疑问?我们一起解决!

应用

拓展

完成P802、4

教学

反思


八年级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进行分类。
3.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杠杆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结合我过古代劳动人民的对杠杆的研究和应用事例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进而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重点
1.杠杆的定义、力臂的概念。
2.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
3.杠杆的分类。
三、难点
1.力臂的确定。
2.正确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具准备
剪刀、木棒、钩码、天平、酒瓶、起子、扳手、螺帽、钳子、大石头、小石头、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科学探究法、讨论法
六、学法指导
观察法、概括法、
七、板书
第九章机械与人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或F1/F2=L2/L1
4、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课前我已布置同学们预习本课内容,并准备一个杠杆带到课堂上展示,说出其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下面请同学们踊跃上台展示、交流。
【学生】我带来的是开瓶盖的起子,现在我给大家表演如何用起子开瓶盖,起子在可开瓶盖的过程中,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这个固定点转动的。
【学生】我带来的是扳手,扳手是用来旋螺母的,扳手也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这个固定点转动的。
【学生】我带来的是剪刀,我发现在用剪刀剪指甲时,剪刀的两个刀片及柄也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学生】我带来的钳子,它在剪金属时,也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在调天平平衡时,天平的横梁是被支在刀口上的,横梁绕着刀上的支点转动。
以上展示的都是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都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
【教师】是,你们归纳得很好,杠杆属于简单机械,从今天这节课起,我们就将学习第九章简单机械,这节我们就来探究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进行新课
1.认识杠杆
【教师】什么叫杠杆?
【学生】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板书)
【教师】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能举出哪些杠杆呢?
【学生】跷跷板、用硬棒撬东西时、手握笔写字时、用扫帚扫地时、
【教师】同学们非常认真的观察生活实际,举的例子都是正确的。
2.有关杠杆的几个要素:
【教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如课本中用一根硬棒和一个小石块撬大石块。
作图并介绍: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
【教师】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演示实验:
【教师】对杠杆平衡,同学们想出了什么问题?或者你门想知道什么?
【学生】想知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教师】你门的猜想是什么?
【学生】(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教师】你们准备如何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学生】动力和动力臂的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所以(1)(2)两组是错的,我们对(3)(4)两组进行实验验证。
【教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讨论实验:(实验原理图见教材)
【学生】在杠杆左右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将右边的钩码重作为动力、左边的钩码重作为阻力,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动力臂、阻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上的刻度读,改变钩码数目移动其挂钩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将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动力(F1)(L1)(F2)(L2)【教师】(实验结束后)请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学生】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
【教师】由上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F1×L1=F2×L2或F1/F2=L2/L1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评估。
4.杠杆的分类:
【教师】请同学们画出黑板上的几个图的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
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杠杆进行分类:
【学生】进行总结:
省力杠杆(动力小于阻力,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大于阻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学生】还可以分为:直棒杠杆、曲柄杠杆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好。
【教师】我们人体中有哪些杠杆呢?
【学生】学生回答
5.我过古代的杠杆:
【教师】请同学们举出古代的劳动人民所用的杠杆:
【学生】古人进行称量的天平
【学生】古人捣谷用的舂
【学生】汲水用的桔槔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认真阅读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三).小结与反馈:
【学生】1、什么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或F1/F2=L2/L1
4、杠杆的分类:
(四).练习与作业: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几个练习:
1.画力臂:
【教师】你能总结一下画力臂的一般步骤吗?
【学生】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可按下述步骤画力臂:
(1)首先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4)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
2、如图甲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1和F2对支点0的力臂L1和L2。
3、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
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
4.如图所示,AB为一根质量不计的细棒,用绳在O处吊起,当A、B两端分别挂两个重物甲、乙时恰好平衡.若OA=0.8m,OB=0.4m,甲的质量为10kg,则乙的质量为kg.
5.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夹邮票用的镊子
B.理发师修剪头发用的剪刀
C.剪铁丝用的钢丝钳D.钓鱼用的鱼竿
5.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6、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①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_(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设计两种方案)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反思
1、在杠杆平衡条件学习之后,还要训练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简单计算。
2、在力杠杆平衡条件学习之后,还要训练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杠杆》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册《杠杆》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3.通过杠杆分类及应用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领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一些属于杠杆的简单机械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工具的能力。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这些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杠杆知识是前面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加深体验。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为了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画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重点的教学。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三、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许多属于杠杆的工具入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从而抽象出杠杆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得出平衡条件。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教师)铁架台、杠杆、钩码、大剪刀、钳子、大镊子、羊角锤、起子、钉有钉子的木板、未启封的饮料;(学生)铁架台、杠杆、钩码(50g,8个)、弹簧测力计(5N量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展示图片:一个人正在用一个巨大的杠杆撬动地球。

图1

提问: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能联想到什么?

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显示了科学家基于科学理论的宏大气魄,也使我们接触到杠杆这个词。

观察,交流感想,并踊跃回答,说出自己的看法。

会心地接受,体会到“一人之力可以撬动地球,使用杠杆似乎是可以省力的”,急于了解有关杠杆的科学理论。

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杠杆

生活中有很多帮助人们工作的工具,实质上都是杠杆。

同学们能举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杠杆的实例吗?

出示钉有钉子的木板、未启封的饮料、羊角锤、起子等器材,让学生选择工具起出钉子、打开饮料。

同学们课前也准备了不少相关的工具,请拿出来操作一下,互相讨论一下你的感受,说一说我们在使用这些工具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都像杠杆在撬动重石一样(投影片),可以绕一个固定点转动,本身没有变形。

阿基米德要的那个支点,是指图1中的哪个点?为什么这个点如此重要?

杠杆: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画出用杠杆撬动重物的示意图

杠杆五要素:

1.支点O:

2.动力F1:

3.阻力F2:

4.动力臂L1:

5.阻力臂L2:

点拨:力臂可简称为“点线距”

举出实例或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实物,踊跃地上讲台操作,其余学生进行观察并讨论。

观察与思考后回答:工具在转动,可以省力,有一个固定点,工具没有变形。

观察投影片,对照自己使用工具的情形,确认这些特点的存在。

明白“支点”对构成杠杆的重要性。

观察黑板上教师的板示,在笔记本上画图,标出杠杆的五要素。

着重从数学角度确定力臂的定义,回答:“点”“线”“距”的含。

观察、思考后举手回答。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学习,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直尺、铅笔、橡皮等文具,做一个杠杆水平平衡实验。

我们可以用大物体平衡小物体,那么,在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将学生猜想写在黑板上,并鼓励有创意和科学思维的猜想。

发放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请同学们利用老师刚才所发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探究。

在学生进行初步设计后,组织交流设计思想,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

(1)实验中动力和阻力是人为规定的;

(2)“怎样确定力臂”是这个实验的难点,可以在实验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直接数出杆上的格子数就是力臂的大小;

(3)设计一个好的表格对探究活动是否能成功很重要。

请同学们针对所要测量的内容,参照教材P77所示“实验探究”,设计好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然后动手进行实验。

测量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2

3

4

5

6

让完成情况较好的实验组报告实验结论,组织学生对上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综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板书中学生的猜想进行评价,得出正确结论。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F1L1=F2L2

学生猜想:

(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熟悉并清点器材,学生设计实验,确定需测量的物理量、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通过交流回答:

(1)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可以用钩码的重力和个数确定,或者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2)力臂大小可以通过数格子数确定。

(3)使杠杆水平静止是平衡,但在其他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也是平衡。

分析数据,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对实验结论进行确认。

创设情景,学生参与游戏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亲自体验,可以加深记忆,在激起兴趣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后面设计实验的难度;

三、生活中的杠杆

(1)探究活动:

准备好一个书包、一根1.5米长的杆,

请一位同学体验撬书包的方式和感觉。

(2)将杠杆按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相对长度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杠杆的特点及功能做一总结。

杠杆

分类

力臂关系

平衡时力的比较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L1L2

F1F2

省力费力距

撬棍

费力杠杆

L1L2

F1F2

费力省力距

铡刀

等臂杠杆

L1=L2

F1=F2

不省力不费距离

天平

体验撬书包的感觉:书包离肩很近,感觉轻松;书包离肩很远,感到吃力。发现杠杆在不同的情况下既可以省力,还可以费力。

理解杠杆分类原理,结合实际记忆不同杠杆的特点及应用。

切身体验,加深影响,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

分类总结,便于记忆。

课堂小结

(5分钟)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要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难点:杠杆五要素的确定;画力臂。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