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家的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8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我的家在哪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背景

2.掌握虚写和实写的技巧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文章,体会作者思绪的发展

2.结合自己做梦的体验和实际的经历,体味作者浓浓的乡愁和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念

3.感知文章的深层含义,感受文章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家的眷念和牵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受作者对家的眷念和过去生活的怀念

2.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谈话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教师唱出“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它”。上世纪八十年代潘美辰用真诚和动人心弦的歌声告诉大家:“我想有个家”。家不需要太华丽,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但是家却不仅是我们安身的地方,而且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当我们孤单的时候,落寞的时候,因为有家,因为有家人的关怀,一切还是那么温暖。但是同学们,家却不是每个人理想当然而有的,对于许多人来说,家只是一个不可即的名词,只能埋藏在心里,化作点点的泪水。譬如远离故乡的人,譬如孤儿,譬如冰心奶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让我们走进冰心奶奶的世界,寻找她要寻找的家。

二、全班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三、(带着题目的问号去读,读完后提问)
1.冰心老人的家在哪里,有答案了吗?
2.她是如何意识到这个答案的?
3.为什么在梦里能找到这个答案?原文是怎么说的?
4.冰心老人现在住在哪里?是在中剪子巷吗?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结构。梦中的家----现实的家,虚写—实写)

四、介绍冰心及其生平,联系生平

[背景资料]
对于个体来说,冰心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有父母的厚爱,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长大后,她的爱情、婚姻都是和谐、美满的。
但作为中国的一分子,她并不可能是完全快乐的。20世纪,中国风雨飘摇、动荡不安。中国的沧桑、苦难她都经历过。“五四”运动时,她与其他学生冒着镇压的危险参加游行、示威及其他反抗活动;抗日战争时,她流离西南与人民同甘苦;文革时,丈夫被划为右派,她和丈夫不但要遭受抄家之难,还要罚跪家门三四小时。60多岁的她,每天6点多就得赶车上班去中国作协扫厕所。尽管冰心一直抱着乐观、积极、博爱的态度生活,但她所经历的痛苦不可能对她没有任何的影响。

四、文章中有“家”的句子?(几句?能把它读出来吗?)
第一次:“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
第二次:“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第三次:“------但都不是我的“家”!”
第四次:“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

1.为什么说“中剪子巷”才是作者心中的家?
(关于“旧时的北平”“大街上的人”“车夫”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
作者在叙述梦境时,被车夫称作“你”而不是“您”,还有动词“举”“拉”等
(1)虽然贫穷,落后,但那是一个没有争斗的美好的世界。那里的男女老幼亲如一家,它平淡,祥和,温馨。
(2)那是年少生活的一段日子。代表着一种真、善、美。那是她十多岁到二十多岁度过的地方,她的理想、抱负正是在那树立的。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冰心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
一个人对这段日子的眷念,意味着眷恋什么?
参考答案:眷念人生的真善美,对纯净的外界的渴望。
2.“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作者为何要在“家”前面加“灵魂深处永久”几个字?
a、作为一个迟暮的老人,作者会对早年,尤其是童年的生活产生无尽的眷念。回首之际,才会发觉这一切都会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
b、作者对童年的眷念,实际上是对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的真、善、美的眷念与坚持。对那段追求知识和真情的激情岁月的向往,对一股股流溢着爱与温馨的生命灵泉的眷念。是作者精神家园的追求。
3.为什么说世界各地我住过的地方都不是我的家?
(世界各地我住过的地方只是一所所房子。它安放的只是作者的身体,而中剪子巷有父母、弟弟们的亲情,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对人生的真善美的向往和眷恋。眷恋儿时的纯真、快乐;眷恋人情的温暖、亲密;眷恋无世俗烦扰、玷污的生存环境。它已上升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4.既然作者心中有个家,为什么说自己“一无所有”?作者说自己“一无所有”其实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因为作者无权、无官、无级、无款、无旧。物质上不丰富,但精神上却非常富足,正如她的笔名“冰心”一样,她有一身的清白,一颗坦荡从容、堂堂正正做人的心灵。表明了作者对争名夺利的现实世界的憎恶和对纯净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把最后一段文字朗读一遍)
5.作者心中的“家”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追求呢?
是作者的精神家园的追求。渴望一个清淡、素雅、平和、充满亲情与温馨,又不受外界干扰的世界。它藏在人心里的最深处,“从来不需要想起,但永远也不会忘记”
五、小结

这篇文篇幅短小,作者以她90多年的人生经历,唤起了人们潜藏在心底的美的情感,让人回忆起最初的家园。文章紧紧围绕着“家”这个题眼,精心地选用了一个本身就含有不断苦苦追寻求索的疑问句为标题,从梦入手先点明内心深处的眷恋和向往,然后将梦中儿时的家与现实的家加以对比,表明了作者对争名夺利的现实世界的憎恶和对纯净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现在我们明白了冰心老人所说的“家”的真正含义,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那么在你的心目中“家”是什么样的呢?

延伸阅读

2.2.4 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2.4 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问题研究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从容说课

本节所研究的问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材提供了两段资料供学生讨论,在教学时可在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收集资料,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阅读丰富的资料后形成自己的判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堂教学可以采用讨论交流形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一、上网收集资料

二、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人)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个热点话题: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1)

师:在资料l中我们看到三位居民出于各自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爱好,对居住地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如果是你的话,你选择住在哪里?

(这一话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热烈讨论,教师要创设一个热烈的讨论氛围)

生l:如果让我选择,从市中心到郊区,我会选择郊区。也许很多人会选择市中心,因为那里里热闹,交通方便,商品样式多。但市中心有许多污染,如:空气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等。而现代人,却越来越喜欢住在郊区,因为那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能给人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生2:如果让我选择,我会和杨女士一样选择生活在市区,因为这样不仅生活很方便,而且我喜欢浓浓的都市味道。

生3:我认同刘先生的选择,但首先我必须赚到很多钱,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师:对于住房的位置,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选择,那么人们对居住地的选择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呢?

生1:距市中心的远近、房价、个人收入。

生2:个人兴趣、交通便利与否、住宅区与位置环境、服务设施、居住观念等。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房的选择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特别是对居住地周围环境的要求。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悄悄蔓延着这样一种现象——居住郊区化。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资料2。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师:广州是我国居住郊区化现象出现比较早的城市之一,现在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居住郊区化正成为一股热潮,一些大中城市也开始了这样一种发展趋势。

(投影:文字资料)

北京城区人口正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远郊区已经成为北京人的新选择。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只有1/10的北京人还住在城里,包括迁移和流动人口在内的绝大部分北京人都将成为郊区居民。

。。。。。。

附件下载

人从哪里来教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人从哪里来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谜

第1课人从哪里来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

《圣经》上帝造人说、女娲“抟土造人”、神创论、一次创造论与连续创造论

世界各地不同种族、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化传说的相似性

查找资料

归纳整理

问题探究

世界各地人们对人类起源的丰富想象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智慧,也反映出科学探究的必要性

人类起源的科学探索

瑞典生物学家林耐的“人猿同类”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的“人猿同源”说、法国拉马克的“由猿变人”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理论

科学家在探究人类起源问题上研究成果的发展性和与神学束缚作斗争的艰巨性

探寻达尔文进化论被传统势力围攻的主要原因

分析图表

归纳整理

情境再现

问题探究

探索科学、寻求真理的执着精神是促进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本身”理论。

难点

世界各国关于人类起源传说的介绍,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斗争。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初步介绍了有关人类起源的问题: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有关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和人类起源的科学探索成果。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自身起源的强烈寻“根”意识和丰富想象;另一方面也突出反映了科学探索的必要性。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不畏强权的勇于斗争精神,突出反映了科学探索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由于反映这课内容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人类起源的传说和科学探索的初步了解和辨别,为深入学习本单元内容,更科学地了解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培养质疑、批判、修正错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引言是一个小幽默故事。它通过达尔文智慧的言语,既化解了问题的尖锐敏感,又通俗而科学地说出了人类的起源问题。从一句轻松睿智的回答感叹地引出生物进化理论探索的艰辛历程。这种切入为学生学习本课埋下了探究的心理伏笔。建议教师以故事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故事中所说的“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说法正确吗?问题二,你知道人类起源的科学结论是什么吗?你知道它的探索历程吗?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

教材以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为内容,向学生介绍了结论各异、想象丰富的起源之说,并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将种种传说归于神创论的范畴,阐发了神创论的分类与学术地位。

(1)“上帝造人”和“女娲造人”

教材首先选取了两则典型的人类起源传说加以介绍。一则是西方流传甚广的“上帝造人”说,《圣经·创世记》里记载上帝花了五日时间创造了大地万物,到第六日他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于是用地上的尘土依据自己的模样造人,将生气吹进人的鼻孔后,就成为活生生的男人,取名亚当。不久便取下亚当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另一则是中国“女娲造人”的传说,传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年,忽然在天地间出现女娲。女娲在这荒凉天地中感到寂寞,有一天,她对着水,照见了自己,心里想要是天地间有几个像自己的,彼此说说话,该有多好,便不自觉的抓泥土,和上了水;照自己的形体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风一吹,便成为活跳跳的东西,于是给他起名为“人”。原先女娲一个接一个连续不停的造人,但进度缓慢,终于感到吃力,心想要如何快速造人,以填补辽阔的大地。于是她背靠山崖,顺手摘下藤条,懒懒地在和了水的泥浆里搅着,然后一甩藤条,洒落许多泥点,这些泥点落在地上,经风一吹,都变成了人。女娲不停地挥动藤条,大地上的人也不断增多。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初中课本有所介绍。通过对东西方两则“造人”传说的介绍,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帝造人”和“女娲造人”的传说有无异同之处呢?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归纳:在女娲和上帝造人的神话里,可以发现共同之处是都按着他们的形象造人,由此可见女娲和上帝的长相和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圣经描述女人是男人肋骨造的,而不是泥土造的。

世界各地泥土造人的神话,除了以上两则外,还有新西兰神话说人是天神滴奇(TIKI)用红土和自己的血制成;美拉尼西亚人也这样说;希腊神话说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派普罗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种种个性和智慧。北美洲西部的迈都族印第安人认为当初“大地开创者”创造树木鸟兽之后,说“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红色泥土搀水,做成一男一女。“泥土造人”的说法最为流传,那“抟土造人”传说为什么会在世界各地都有相似的版本呢?建议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这一问题。然后教师总结:这说明人和土地关系的亲密不是其他事物所能比的,“土生土长”的观念,“入土为安”的信仰,似乎都和泥土造人的神话有着直接的关系,这说明神话传说的出现与人类生活是有密切关系的。

(2)世界各地多样的人类起源说

教材对于人类起源传说的介绍并不局限于“上帝造人”和“女娲造人”,而是介绍了世界各地不同国家、民族人们对人类起源的丰富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教材中人类起源传说归类、列表,把握先人推测人类起源的途径有哪些。

泥土

动物

植物

其他

上帝造人

中国商朝以玄鸟为祖

中国苗族以枫树为祖

北美阿兹特克人认为人是从地洞钻出来的

中国“女娲造人”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羌人和姜姓人以羊为祖

中国红河和哀牢山彝族人以葫芦为祖

大洋洲柯迪亚克人认为人是海面大泡囊孕育的

南非布须曼人以蛇为祖

非洲柏柏尔人以鹤为祖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人认为人是橡树的枝与瘤节变成的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人类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当然不同的也不少。这体现了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人们想象的异常丰富,闪烁人类智慧的灵光。

(3)神创论

教材在学生已有了对人类起源传说的一定了解后,从生物学角度向学生介绍神创论及它的分类。神创论即由神创造世界万物的论点,如世界各种生物若是由神一次造好就是一次创造论,若是分多次创造的就是连续创造论。这些概念是学术名词,教师讲清即可,不必要展开。

第一目在教学中建议教师让学生了解到人类起源传说的丰富性的同时,更应激发他们了解人类起源真正本源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人的起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解释?世界万物真是由神创造的吗?由此导入第二目。

第二目“人类起源的科学探索”

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是人类在科学发展水平还十分低下的历史条件下,探索自身起源的一种朴素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粗糙而又缺乏科学的解释,已日益不能为人们所满意。随着近代科学特别是解剖学的日益进步,人们开始质疑神创论的绝对权威,用科学的探索精神寻求人类起源的本源,把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人类起源的研究环境,通过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斗争,科学家提出了生物进化的理论,破解了人类起源的重重迷团,揭示了“劳动创造人本身”的真理。这目的学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人猿同类论、猿变人论

随着近代解剖学的进步,更多的科学家逐渐开始摆脱神创论的束缚,认识到人与动物的亲缘关系,逐渐发展了人猿同类、人猿同源、人猿同祖的理论,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经过了人猿同类论、猿变人论、人与猿同祖论这三个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

瑞典著名生物分类学家林耐(C.V.Linne,1707—1778),于18世纪上半叶,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比较过程中,发现人与猿的基本形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为此他指出:“再没有什么东西有像猿类那样和人类相类似的了……人类与其模仿者的猿类之间几乎找不出任何自然方面的差别。”“……野兽中丑恶的猿和我们多么相像啊!”他在《自然系统》一书第十版中,把人、猿、猴同归于动物分类学中的灵长类。虽然林耐把人猿形态上的相似,归结为上帝有意识的安排(即神造的),但是他在动物分类学上,客观地反映了人与猿的亲缘关系。因此,他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揭示出了“人猿同类”的思想。

林耐关于“人猿同类”思想发表后,由于它直接触犯了宗教教义,因而遭到罗马教皇的坚决反对,并把他的《自然系统》一书列为禁书。然而,科学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与林耐同庚的法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先驱者布丰(G.L.L.Bu-ffon,1707-1788),他也主张把人置于自然界,与动物放在一起,因为人在整个物质方面都像其他的动物。他通过对化石及其他生物学资料的科学分析,摈弃了林耐的特创论观点,进一步提出“人猿同源说”。

在宗教神学的压抑下,“人猿同源”的思想沉寂了半个多世纪。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J.B.Lamarck,1744-1829),继承了布丰的进化观点,他在1809年发表的名著《动物哲学》中指出:“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类是由神创造的,那么我们也许可以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人类是由动物起源的。”这样拉马克又进一步地提出了“由猿变人”的进化论思想。

在宗教神学及其陈腐自然观的统治下,拉马克的进化论思想也同样遭到了非难。拉马克的思想触犯了基督教教义──上帝造人说,遭到传统势力的围攻。当时,忙于巩固专制统治的法国皇帝,曾经愤怒地把拉马克的书掷于地上。在种种压力下,77岁高龄的拉马克处境十分困难,他孤军奋战,以致造成双目失明。幸获两个女儿的帮助,又坚持了8年的科学研究工作。当1829年拉马克离开人世的时候,虽已经穷困到连5年期限的葬身之地都买不起,但至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教师在讲授关于人与猿同类论、猿变人论等理论发展时,要把探索的递进、发展关系讲明,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科学理论脉络,体会科学探索历程的艰难曲折。可适当补充相关生物学和考古学研究资料,强化科学家崇尚真理精神的语言描述,培养学生质疑、批判、修正错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论

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英国学者达尔文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根据动植物演变的大量资料,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了《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首次指出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确立了。

C.R.达尔文于1831年,参加“贝格尔”号舰的环球航行,在5年航海生活中他观察到大量的现象,收集到丰富的材料。南美洲从北到南相似的动物化石类型逐渐更替,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既具有南美大陆鸟类的特性,又在岛屿之间略有差异。这些现象使他产生了物种渐变的想法。1837年3月,当他从鸟类学家J.古尔德处获悉,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3个岛屿上采集到的地雀,确有种的差异时,使他终于认识到地理因素引起物种形成的过程,从而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的观念。1837年7月他开始就物种变异问题进行写作;根据他的亲自观察和阅读过的大量书刊,使他相信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逐渐的而不是突然发生的,动、植物界到处进行着生存斗争,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有利的变异将被保存,不利的变异将被消灭,其结果就是新物种的形成,因而得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1842年6月达尔文用铅笔写出了这种观点的摘要,共35页;1844年夏季,又把它扩充到300页。但这仅是一个手稿,且只有很少人知道。此后,他一直持慎重态度,继续收集有关资料。

1859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出版,当天即被抢购一空。同时,《物种起源》也遭到了学术界、宗教界等方面的强烈反对,甚至恶毒诽谤,称其为“牲畜哲学”;一批政客也利用手中的权力,公开禁止讲授进化论。达尔文的支持者寥寥无几。建议教师在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达尔文学说遭受传统势力攻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这主要因为达尔文以自然界的规律代替了“造物主的智慧”,并直接涉及人类自身的由来及历史,使宗教的基本信念发生了动摇,导致科学与宗教间的更深刻冲突。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所以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

与此相反,以达尔文学派的“总代表”、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T.I.Huxley,1825-1895)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指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在传播进化论的过程中,经过多年的考察实践,于1863年发表了他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这一著作。他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地说明了“我们人类的种族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他提出了人猿同祖说。

坚持进化论思想的赫胥黎,也不能幸免于宗教神学和学术界保守势力的围攻。1860年6月30日,“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在牛津大学召开辩论会。赫胥黎作为达尔文的代言人,以“准备受火刑”的决心参加了会议。在会上英国圣公会主教威尔伯斯福作为一个宗教教义的顽固维护者,恃才自傲,肆无忌惮地攻击起进化论。他耸人听闻地说:“朋友们,从达尔文先生的理论中,我们只能得出两种结论:要么是人类缺少一个不朽的灵魂;或者相反,每个动物、每种植物都有一个不朽的灵魂。每只虾、每只土豆……甚至一条低级的蚯蚓都有不朽的灵魂。如果是这么一回事,我想,今天晚上我们回家以后,就谁也别打算能吃下一份烤牛肉了。”主教在对进化论肆意歪曲一通之后,转向坐在旁边的赫胥黎,以讥讽的口吻问道:“我要请问一下坐在我的旁边、在我讲完以后要把我撕成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请问他关于人从猴子传下来的信念。请问:跟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的祖父的一方,还是你的祖母的一方?” 

赫胥黎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来,用充满自信的语调开始陈述起自己的观点。他引用了解剖学、人猿比较学、胚胎发生学等知识,以确凿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旁征博引,论述了人猿同祖的理论。他那生动而又深入浅出的说明,使广大听众中“即使没有解剖学专门知识的人也能明白”,而且不容置疑,许多人都被他那雄辩的话语所折服和吸引。对于主教的嘲讽,赫胥黎蔑视地回答道:“关于人类起源于猴子的问题,当然不能像主教大人那样粗浅地理解,这只是说人类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但是主教大人并不是用平静的、研究科学的态度向我提出问题,因此我只能这样回答……一个人没有理由因猴子是他的祖先而感到羞耻,而不学无术、信口雌黄……企图用煽动一部分听众的宗教偏见来压倒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羞耻呀!”最后赫胥黎说,他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猿猴作自己的祖先”,也不要一个运用自己优厚的天赋和巨大的影响,却把“嘲讽奚落带进庄严的科学讨论”的人做祖先。这样,赫胥黎便巧妙地把这位主教大人比得连一只猴子也不如了。赫胥黎这一番义正辞严、有理有据的话,无情地揭露了主教的愚昧无知,震惊了所有的听众,令主教威尔伯斯福张口结舌、羞愤交加,当即退出了会场。赫胥黎捍卫人猿同祖论的铿锵有力的发言,赢得了听众的阵阵热烈掌声。经过激烈的争论,很多青年学生站到了进化论一边。因此,这场牛津大论战在客观上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

建议教师在介绍赫胥黎为“达尔文的斗犬”以及他的名言“为了你的理论,我准备接受火刑——我正在磨利我的爪和牙,来捍卫您的学说”时,结合教材,并帮助学生查找牛津大论战的有关史实,请学生模拟论战,再现历史情境,以增强质疑批判和崇尚真理素养的培养。

(3)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理论

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起源的呢?恩格斯在1876年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劳动创造人本身”的理论。他指出,人不仅仅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而且是在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转变过来的。由猿转变为人与一般动物的进化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认为: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学会用后肢直立行走,前肢因而得到解放。前肢解放出来后,古猿通过使用天然石块、木棒,采集植物,捕捉小动物等劳动,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脚的直立和手的进化,引起身体结构上的一系列变化。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终于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在这篇论文中,还提出三个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概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正在形成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而完全形成的人是指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

他认为,劳动影响了人的思维器官、劳动器官、语言器官的发展,最后发展成为完善的现代人。由于人类能够从事制造劳动工具的劳动,这种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生物学的因素,而是社会的因素。由于这个原因,自然界的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范围,进入人类的社会及其历史的领域。

建议教师讲授“劳动创造人本身”理论时,结合教材“灵长类的进化”和“现代类人猿”的图,让学生设想古猿生活环境的变迁,而引发其肢体的功能变化,生存技能的大变革,从而理解“劳动创造人本身”理论。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古猿进化成人的模拟演示过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古猿身体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技能的变化。

还可以结合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小小辩论,找寻人类起源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一目的教学。为了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问题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人类起源的传说知道多少。例如:上帝造人、女娲造人传说可以请学生大胆说说,由此引入本课学习。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发挥教师语言功底,用生动的话语向学生补充介绍东西方经典神话“上帝造人”“女娲造人”的故事,适当补充课本以外关于“抟土造人”的传说,激发学生探究性地思考:“抟土造人”传说为什么会在世界各地都有相似的版本呢?体会传说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对更多更丰富的人类起源传说的介绍可用学生列表整理的方式,做一个初步的了解。感受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类对自身起源强烈的寻“根”意识和大胆想象。对于神创论(特创论)的介绍可依教材讲述,无需拓展,以设问“人的起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解释?世界万物真是由神创造的吗?”由此导入第二目。

人类起源的科学探索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对于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的介绍要讲清讲明,在学生头脑中构建人猿同类论、猿变人论、人猿同祖论这三个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知识脉络,突出重点内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建立及重大意义、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理论的内容。对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斗争这一难点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神学的愚昧和旧势力的阻挠,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形成对科学的尊重,对科学家的崇拜,培养学生质疑、批判、修正错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这一目的教学方法可多样性,可以有教师理性地介绍科学成果,如人猿同类论、猿变人论、人猿同祖论、生物进化论和劳动创造人理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情境的模拟演示,如模拟牛津大论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图表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人类由猿到人的演进过程;还可以进行探究性问题的思辨,如就人类起源因素的分析开展小辩论。

最后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人类起源的探索,应该认识到对人类起源的探索是人类不断挑战愚昧,追求进步的历程,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起点。它的学习有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时,用讲故事、列图表和探究性思考的方式,变这目复杂的知识内容为条理清楚的知识构建。

如:通过列图表,总结人类起源种种传说的不同途径,找寻世界各地区人们在人类起源之说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性和地区多样性。

如:对“抟土造人”传说的流传甚广原因的解释,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讨论,从传说中找寻人与土地的密切关系,体会传说是人类生活的一定反映。

案例二 在学习进化论与神创论斗争的内容时,通过查找资料、再现历史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体会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艰巨性。

如:让学生阅读,通过计算机查找牛津大论战的资料,分角色扮演论战双方,再现论战时神创论代表大主教威尔伯福斯的傲慢无理、理亏词穷;赫胥黎的机智应答、慷慨陈词。体验赫胥黎抱定“准备接受火刑”的坚定决心,领悟科学勇士追求真理的人格魅力,培养质疑、批判的科学素养。

案例三 在解释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理论时,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类由猿到人的演进历程。

如:借助教材“灵长类的进化”和“现代类人猿”的图,剪辑音像资料,设计古猿由丛林攀缘到地面后肢直立,再到上肢解放,制造工具这一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为计算机模拟动画效果,动态地演示给学生直观地视觉、听觉感受,从而使学生内化地接受“劳动创造本身”这一科学结论。

四、问题解答

20世纪80年代初,有人提出:促使古猿向人转变的根本原因,应当从生物进化的自然规律中寻找,劳动并非自然因素。也有些人认为:应当从人的生物起源和人的文化起源两个角度分析人类起源,因为人类起源并不是一个纯生物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你怎样看待这些观点?

解题关键:人类由古猿向人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它经历了古猿身体结构的变化,发生了生理机能的进化,但这种变化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古猿的生存方式、生存技能都随之而改变,劳动影响了它的思维器官、劳动器官、语言器官的发展,最后发展成为完善的现代人。

思路引领:不能把人类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自然和社会的因素割裂开来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联系的整体。

答案提示:在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由于人类能够从事制造劳动工具的劳动,这种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生物学的因素,而是社会的因素。由于这个原因,自然界的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范围,进入人类的社会及其历史的领域。

本课测评

1.达尔文学说遭受传统势力攻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达尔文学说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思路引领:在当时神权和封建王权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达尔文学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权威和统治。

答案提示:因为达尔文以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代替了“神创论”,并直接涉及人类自身的由来及历史,使宗教的基本信念发生了动摇,导致科学与宗教间的更深刻冲突。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所以遭受传统势力攻击。

2.劳动创造人本身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解题关键:人不仅仅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而且是在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转变过来的。由猿转变为人与一般动物的进化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思路引领:劳动影响了古猿的思维器官、劳动器官、语言器官的发展,最后发展成为完善的现代人。

答案提示:恩格斯认为,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学会用后肢直立行走,前肢因而得到解放。前肢解放出来后,古猿通过使用天然石块、木棒,采集植物,捕捉小动物等劳动,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脚的直立和手的进化,引起身体结构上的一系列变化。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终于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人类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阶段。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正在形成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而完全形成的人是指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

《我的回忆》教案


《我的回忆》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一般传记、自传及回忆录的区别和回忆录的特点。
2、让学生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了解孙中山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情感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3、让学生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了解孙中山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情感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了解孙中山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情感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2、让学生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一般传记、自传及回忆录的区别和回忆录的特点。
按照作者同传主的关系,传记可分为传记和自传两种。自传可界定为“以作者本身为对象的传记”,自传绝大多数是采取第一人称。自传与一般传记的区别:从形式看,自传没有传记完整,传记一般记录传主的一生经历。自传由于作者就是传主,因此不可能写出自己完整的一生。从方法上看,自传比传记更自由,主观性更强,客观性相对较弱。传记恰好相反。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作者回忆自己的生平或生平中的某一阶段,它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其中必然包含自传的成分。回忆录同一般的传记或自传相比,有几个不同的特点:回忆录涉及的生活面一般比较广阔,回忆录同当代社会生活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间上没有很大差距。回忆录的形式极为自由,有些作者完整和连贯地叙述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中的经历,也有的回忆生活中的某些互不相干的片段。由于回忆录是作者的亲历、亲见、亲闻,所以一般比较真切,常包含许多轶事、对话和细节。
二、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人民在痛苦地哭泣着、反抗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这种沉沦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带给中国人心灵上的创痛,是以往历次对外战争失败难以比拟的。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战后,西方列强以为中国这条“破船”快要沉了,纷纷扑过来,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当历史进入20世纪时,八国联军武装占领了北京。这一连串令人惊心动魄的事件,竟发生在短短的五六年内。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的心头。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下去了。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开始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最早提出“救亡”的,是严复1895年的一篇文章。孙中山比他看得更远,1894年在檀香山兴中会宣言里就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激动人心的目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三、介绍作者的生平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幼名帝象;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孙中山幼时即参加生产劳动,了解人民的深重疾苦。在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6年10月,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看到西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小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他要求推翻清政府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从1906--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虽都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之役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和同盟会影响下的革命党人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12月下旬,孙中山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即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了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合作探究
1、从课文中了解孙中山这段时期的人生轨迹。
明确:本文线索就是孙中山逐渐走上民主革命道路以及在逃亡过程中地点的转移。1885年以后,于广州学医五年;1892年打算于澳门开业,受民主进步思想感染加入少年中国党;1894年于广州建立哥老会,草拟请愿书,打算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被通缉,逃脱;在神户、火奴鲁鲁、旧金山、欧洲,一面躲避追捕,一面学习西方的民主革命经验;回国后宣传革命道理,得到美国军事家咸马里将军的支持;在“南京”游轮上有一金姓人打算出卖孙中山,被说服后惭愧自尽;在广州,孙中山用救国思想说服缉拿他的青年官吏。
2、为何在20世纪初会有很多人放弃自己的专业而从文或从政(比如鲁迅和孙中山)?
明确:“大医医国,其次医人。”(《国语》)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自尊和警醒的中国人不满足于掌握某一谋生的专业,他们的目标是解救中国和全体国人。因此孙中山弃医从政,以推翻帝制为己任;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代刀,直指中国落后麻木的社会弊端。
3、在这篇回忆录中作者除了叙述了自己某段时间的经历,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描写。你认为哪些经历最重要,哪些细节最能突出作者的性格品质?
明确:刚学医毕业的孙中山面对甲午战争失败的耻辱在广州建立了哥老会,并上书请求对日的反抗斗争。其间虽处境危险,屡遭迫害,但孙中山却坚定地走上了中国的救亡之路而且在逃亡中从未停止过救国的行动。在巴黎游历时,于一次演讲中与咸马里将军相遇。咸马里被作者的思想主张和斗志感动,同意作军事顾问。这衬托出孙中山救国主张的正确和革命决心的坚定。在“南京”轮船上作者与那个要出卖自己的人的对话描写最细腻。其中人格的对比更衬出孙中山无私为公的精神和磊落沉着的气概。在广州时,本要捉拿作者归案的两个官吏在两个小时的争论后居然被作者说动,放弃了逮捕行动,可见作者所持的救国观点只要是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赞同。
4、这篇回忆录中涉及的作者的几次险些被抓又最后幸免的经历有何不同?
明确:在前面的逃亡中,作者大多得以幸免全仰仗朋友的帮助,即与作者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保护。后来的经历有所不同,如用大国小家的道理说服出卖者,用救国的道理说服来逮捕他的青年官吏。这恰恰证明了作者民主救亡的道理是逐渐被国人所接受的,而且人群范围不光是战友、朋友,包括一切有良知的爱国之人,甚至是清朝的官吏们。
5、文中为何反复提到“天命无常”?
明确:要救国民于水火之中就必须逆封建时代所谓的“天道”而行,先推翻旧制度的束缚才能改革中国社会的现状。“天命无常”是作者对封建旧制度的反抗宣言。
6、当孙中山在广州郊区避难时,听说有两个欲杀他的士兵反而被打死,这意味着什么?
明确:这意味着暗中保护孙中山的人很多,也就是,理解并支持孙中山政治主张的人越来越多。
7、文中的“他是一个好人,致力于行医”一句有何用意?
明确:明指孙中山的职业,实际上指他从事的救民于水火中的推翻帝制、寻求民主道路的思想及行动。两个清政府的官吏称他为“好人”,即表现对孙中山思想的认同。
8、全文几乎都在描述孙中山艰难的逃亡经历,为什么文章结尾处作者会说:“我的生命现已无足轻重”?
明确:因为作者在逃亡过程中一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一面宣传适合于拯救中国的民主思想,使这种思想在国民中逐渐扩大,从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作者从来没有顾惜过个人生命,当他看到革命者的队伍逐渐扩大起来的时候,他才欣慰地感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减轻了,个人生命也就无所谓了。
五、布置作业
1、结合孙中山回忆录中的遭遇和作为,联系课上介绍的时代背景,谈谈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帝制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努力方面的原因。
2、结合一个单元的关于传记文学的知识写一篇传记,可以是评传、自传或回忆录。

我的回顾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我的回顾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8.我的回顾教案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1900年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国籍,1955年4月18日卒于美国的普林斯顿。他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因创立相对论学说,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写作背景
怀疑精神是由求实精神引申而来的,它要求人们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它“究竟有什么根据”,而决不轻易相信一切结论,不迷信权威。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表现,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是怀疑和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历史。在科学理性面前,不存在终极真理,不存在认识上的独断和绝对“权威”。怀疑精神是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一把利剑。没有合理怀疑,就没有科学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怀疑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学说,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达尔文怀疑“物种不变论”,创立物种进化论;爱因斯坦怀疑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这篇《我的回顾》,就表现了爱因斯坦的怀疑精神。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讣告(fù)卓越(zhuó)桎梏(zhìɡù)吞噬(shì)毋庸置疑(wúyōnɡ)
2.词义
讣告:①报丧;②报丧的通知。
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
桎梏: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如: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以至: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如: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至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写这篇文章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7段),按时间顺序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领悟。
二、内容详解
本文选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是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文章第1段,交代写这篇文章的缘起。爱因斯坦首先交代了自己的年龄,他已经67岁,年事已高,因此说“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西”,语气幽默而亲切。接着说明写作的缘起:不仅是因希耳普博士的劝说,更因为自己确信,“向共同奋斗的人们讲一讲自己努力过和探索过的事情在回顾中看起来是怎样的,那该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他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向“共同奋斗的人们”提供一点经验和启示。“自己努力过和探索过的事情”是这篇文章的“纲”,总领全文。
第2段,写自己少年时期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摒弃和怀疑态度的养成。爱因斯坦清晰而深刻地回顾了他少年时期的思想轨迹:他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这里所谓的“追逐”,从后面“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可知指的是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逐。爱因斯坦认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这说明,爱因斯坦注重的是“思想”和“感情”,他所追求的是精神生活的满足。因此,爱因斯坦开始信仰宗教,但很快,这种信仰在他12岁时因为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而突然中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对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它不仅使爱因斯坦“在脑海中充溢了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而且引起了他“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可以说,是科学给了爱因斯坦最初的思想启蒙,而由此产生的怀疑精神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第3段,回顾自己人生目标、人生道路的确定。宗教信仰中止后,爱因斯坦转向了对身外世界这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的观察与思考。不久他又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这样,爱因斯坦逐渐确立了“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的人生“最高目标”,并选择了终生无悔的人生道路——凝视深思世界,进行科学研究。
第4段,回顾四五岁时对一个罗盘的“惊奇”。爱因斯坦所谓的“惊奇”,就是好奇心,包含着一种探究的欲望。爱因斯坦这样描述他的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还是孩童的爱因斯坦表现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禀赋,它是求知欲的萌芽,蕴含着进行科学研究的种子。而爱因斯坦的父亲给他看罗盘,可以说就是科学教育的开始。
第5段,写12岁时对平面几何的“惊奇”。爱因斯坦说这是“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因为这已不再是罗盘那样的具体的实物,而是抽象的数学定理,爱因斯坦说“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这说明,爱因斯坦保持了从小就有的好奇心,而且他的思维已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对于平面几何的定理,爱因斯坦不仅加以证明,而且有着深入的思考:“几何学研究的对象,同那些‘能被看到和摸到的’感官知觉的对象似乎是同一类型的东西。”爱因斯坦进一步指出:“这种原始观念大概也就是康德提出那个著名的关于‘先验综合判断’可能性问题的根据。”这说明,爱因斯坦的思考很早就上升到了哲学层次。
第6段,回顾12到16岁这段时间对于基础数学和理论物理学的学习,以及对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爱因斯坦阅读、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他熟悉了基础数学;知道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学过一些理论物理学了。所有这些,为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爱因斯坦对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读物有自己的看法,他喜欢“能够简单明了地突出其基本思想”“几乎完全局限于定性的叙述”的著作;对于所喜欢的读物,他聚精会神地阅读,深入思考。
第7段,回顾在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学习情况:对物理学的兴趣及对数学和物理的学习体会;顺便论及考试及现代教学方法的弊端,强调兴趣的重要性。在这一段中,有不少爱因斯坦的真知灼见,如“……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介绍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这株脆弱的幼苗(指好奇心),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强调了鼓励和自由探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爱因斯坦的感受、见解很深刻,但我们读来并不觉晦涩,一方面因为爱因斯坦语气亲切,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在介绍中引用寓言、打比方,语言比较生动形象,避免了枯燥。
三、技巧鉴赏
1.朴实的文风,深刻的思想
这是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其中的人物和事情必须符合真实性的原则。作者主要是通过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主要是青少年时期学习、思考的经历,深入剖析自己的思想,给后来人一些启示。因此,作者的语言非常朴实,就像在与年轻人谈心一样,在平淡的交谈中,把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娓娓道来,使人读后顿生一种亲切之感。朴实的文风也是爱因斯坦高尚人格的反映:写作本文时他已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可谓功成名就,但他毫无骄矜虚华之气,而是实实在在,虚怀若谷,通过文章我们能感受到爱因斯坦这种崇高的人格魅力。文章还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蕴含有巨大的思想力量,有很多真知灼见,如“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所表达的崇高志趣,“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对于传统教学弊端的一语中的等等,都发人深省,给人深刻的启示。
2.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
朴实的文风掩盖不住作者的幽默。幽默是一个人的学识、才华、智慧、灵感在语言表达中的闪现。在沟通中,幽默语言如同润滑剂,能使人发笑,有如沐春风之感。这篇文章的开头就说“我已经67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西”,这种幽默的说法一下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还常用比喻的方法来生动地说明道理。比如在谈到他对数学的迷茫时,他说自己的处境“像布里丹的驴子一样,它不能决定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说到现在教学方法的弊端,他把学生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比喻成脆弱的幼苗。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本文平添了一份灵动的色彩。
四、疑难探究
1.疑难问题:文中说“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这种追逐指的是对什么的追逐?
探究思路:对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来看。文中说“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又说“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由此可见,这种因为有胃而有的追逐是相对于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追逐来说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有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追求,那么因为有胃而有的追逐应该是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逐。
参考答案:这种追逐指的是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逐,这种追逐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求,而与高尚的思想感情境界无关。
2.疑难问题: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这段话?
探究思路:理解这段话,要结合前边所说的“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还要注意这段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参考答案:这段话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错误之处:无视受教育者的身心状态,违背受教育者的兴趣,用强迫的办法,用生硬灌输的方式,即使是出于“好心”或责任感,也只会扼杀受教育者的天性,使他们变的孱弱甚至病态,毫无求知的乐趣可言。
[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扣住文本“择读”,不难找到答案。找到有关原文后,要作必要的概括,简明扼要地作答。
参考答案:第一问,作者的宗教信仰突然中止的原因是他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因而发现宗教是不可信的。
第二问,作者中止宗教信仰后,把眼光转向了离开人类独立存在的、“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的巨大的世界,他凝视深思这个世界,确立了“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的人生最高目标,选择了一条探索未知世界、进行科学研究的道路。
二、点拨提示: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推究其含义。
参考答案:作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只是因为有个胃,是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逐,这种低层次的追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说是毫无价值的,也不会带来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三、点拨提示: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一定要扣住文本,言之有理、有据。
参考答案:这段话说明:作者认为对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加以鼓励,而不是限制和扼杀。强迫孩子学习某种东西不能增进他们观察、探索的乐趣,不能使他们健康地发展。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从教育的目的、方法等角度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