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流教案
发表时间:2020-03-23九年级物理《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案新版人教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九年级物理《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案新版人教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物理《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案新版人教版
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目标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2.熟练电流表的使用
3.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探究的科学方法
知道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教学难点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教学设计修改与补充合作探究:
一、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课题]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提出问题]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或假设]你认为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有怎样的关系?(要有猜想依据)
[设计实验]
1.实验设计思路:(需要什么仪器?如何连接?测量什么数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2.实验电路图
[进行实验]把测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写下来。
IA/A
IB/A
IC/A
第1次
第2次
[分析论证]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评估]实验设计有不合理地方或不充分、不完美之处吗?(仅测两到三次电流是否能归纳出普遍适用下结论)
操作中你出现了什么失误或故障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灯亮了吗?电流表是不是正确接入?读数时是否与所需量程对应?)
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吗?
[交流]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知识技能方面,过程和方法的能力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探究,你还发现或产生了什么值得探究的问题吗?
实验结论:
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课题]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提出问题]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或假设]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可能有怎样的关系?(要有猜想依据)
[设计实验]
1.实验设计思路:(需要什么仪器?如何连接?测量什么数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2.实验电路图
[进行实验]把测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写下来。
IA/A
IB/A
IC/A
第1次
第2次
[分析论证]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评估]实验设计有不合理地方或不充分、不完美之处吗?(仅测两到三次电流是否能归纳出普遍适用的结论)
操作中你出现了什么失误或故障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灯亮了吗?电流表是不是正确接入?读数时是否与所需量程对应?)
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吗?
[交流]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知识技能方面,过程和方法的能力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探究,你还发现或产生了什么值得探究的问题吗?
实验结论:
三、当堂训练:
1、把电路元件__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的同时________。
2、把电路元件_____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在_________分开,分别过_________的元件.即________跟电源能够成独立的电流通路。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是通过_________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是通过__________的电流。从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通过电池的电流是_________A。
4、如图,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则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5如图,的示数是0.5A,的示数是0.2A,则的示数是_______。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开关S闭合,灯、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他用导线边接两端时,两灯仍不亮;当导线连接两端时,亮、不亮.由此可以判断()。A.灯断路B.灯断路C.灯短路D.灯短路
7、如图所示电路,将和都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串联B.并联C.混联D.电源被短路
8、如图所示,哪一个电路图中的三个灯泡是并联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扩展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知道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3.会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步骤、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增强动手实验的能力,形成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电流是电路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技能训练上,在初中电学中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前面已经学习过电路和电流,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本节内容既是对电流表使用的巩固,同时也是对不同电路中电流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结合前面的电流表的使用,使用电流表测出不同电路中的电流,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此规律是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学习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必备知识。所以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节除了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这一知识有具体的要求,同时也对获取这个知识的科学探究过程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实验测量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既要能熟练使用电流表,还要分析实验数据,找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所以能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难点:能正确连接电路,能正确使用电流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
三、教学策略
先复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要把电流表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并且电流表分别接在用电器的两侧测出的电流是相等的。根据此现象提出问题,如果把两只灯泡串联,把电流表分别接在某一用电器的两侧,电流相等,如果把电流表接到另一用电器两侧,其大小是否相等呢?学生设计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把电流表分别接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比较电流的大小。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测出电路中不同位置电流,比较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为了防止实验数据的偶然性,需要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时的过程与串联电路中的探究过程相似。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自己连接电路,巩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表测不同电路中的电流,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不同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在实验中提醒学生除了观察电流的示数外,还可以注意灯泡的亮度及其与电流的关系等,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演示和学生分组器材: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灯泡4个(规格不同)、电流表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5分钟)
把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在电路中,观察灯泡的亮度,这两只灯泡中的电流相等吗?
相等,为什么亮度不同?
不等,为什么?
能否仅根据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相等或不等。引起学生的疑问。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
(5分钟)
刚才有同学猜想电流相等,能说明理由吗?
肯定这位同学的分析,刚才是通过理论的分析得出这三点电流相等的猜想,今天就要通过实验来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规律。
一起回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学生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电流表接在同一用电器两侧,电流相等,那么图中A、B点在灯L1两侧,电流相等,B、C点在灯L2两侧,电流也相等,所以三点电流相等。
学生简要回答电流表使用方法:(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2)正负接线柱接法要正确;(3)选择合适的量程;(4)不能把电流表不经用电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内容分析提出串联电流相等的猜想。
为使用电流表测电流做准备。
新课内容(25分钟)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因为小灯泡两侧的电流是相等的,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可能是相等的。下面我们要通过实验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分析讨论: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连接一个串联电路,分别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
请大家设计实验电路图,并标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
实验中需要测量电路中三个位置的电流大小,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教师先演示一种连接,在演示时提醒学生连接实物的方法,如开关要断开、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等注意事项。
我们这一次实验就能说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吗?实验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呢?下面我们要如何进行实验呢?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总结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吗?
在本次的实验中,我们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了多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在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设计电路图。
次数
A点电流/A
B点电流/A
C点电流/A
1
2
3
还应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图,测电路中的电流。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学生描述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灯泡的亮度、出现的故障以及一些故障的排除等。
串联电路中规格相同的灯泡,其亮度相同。如果规格不同,则亮度不同,但电流仍相等。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归纳法得出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也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两个用电器的并联电路开始。
分别测出A、B、C点三处的电流大小,尝试着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联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大小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下面大家通过实验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过程就仿照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连线。
解决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故障分析等。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总结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吗?
在实验中,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猜想。
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次数
A点电流/A
B点电流/A
C点电流/A
1
2
3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学生描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如灯泡规格相同时,其亮度也相同,电流相同;灯泡规格不同,灯泡的亮度不同,流过灯泡的电流也不同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判断电流表测量对象及使用方法
例1.如图是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通过灯泡Ll电流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例2.如图(a)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由(b)、(c)两图读得,则电灯L1中的电流是()
A.0.8AB.0.16A
C.0.52AD.1.28A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电流表的接法及测量对象
例3.在图甲中,闭合开关后,通过灯泡Ll的电流为0.5A,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4A。试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对实验过程的考查。
例4.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中,某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检查连接没有问题,闭合开关,发现两灯均不发光,请写出你检查的方法。
学生分析选项中电流表测量对象,判断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是否正确。
判断电流表的测量对象,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确定各支路的电流。
学生自己连接实物图,同座位间交换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故障的分析,对实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处理。
基本方法是利用导线短路的方法检查,利用导线分别接在不同的电路元件两端,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如果短接灯L1,灯L2发光,则说明原来灯L1有断路的故障。
培养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交流学习的能力。
注重对实验过程的考查,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总结(5分钟)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3.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4.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时,经历了哪些科学探究的过程?
5.在探究中均使用到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1.本节主要通过实验探究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电流与各支路的用电器有关。
4.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动手收集数据、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评估和交流等过程。
5.实验中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主要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题。
按要求完成。
知识巩固。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的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复习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的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的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会读电流表的示数。
2.会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并能用文字表达它们的特点。
复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始复习电学部分中“电流和电路”。请看学习目标
二、完成学习目标(25分钟)
1.自学指导(15分钟)
认真阅读九年级物理教材P45---P51内容,完成中考突破93页考点4
2.学生自学
3.学生自学检测
(1)如图4-1-9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S1由断开变为闭合时,则()
A.A1示数变大,A2示数不变B.A1示数变大,A2示数变大
C.A1示数不变,A2示数不变D.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小
图4-1-9图4-1-10
(2)某同学用电流表测电流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4-1-10所示,则电流值可能是()
A.2.6A或0.46AB.2.06A或0.52A
C.2.6A或0.52AD.2.06A或0.46A
(3)如图4-1-14所示的是一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王强对此作出了四种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图4-1-14
A.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2.3A
B.若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0.46A
C.若原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而后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不会改变
D.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出
(4)如图4-1-15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______(填“L1”或“L2”)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______A.
图4-1-15
(5)完成中考突破95页8-----12
4.学生自学展示,教师精讲与点评(10分钟)
三、当堂训练(20分钟)
中考新突破“中考经典检测”题目
课后反思
九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名师教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九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名师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九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名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知道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3.会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步骤、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增强动手实验的能力,形成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电流是电路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技能训练上,在初中电学中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前面已经学习过电路和电流,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本节内容既是对电流表使用的巩固,同时也是对不同电路中电流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结合前面的电流表的使用,使用电流表测出不同电路中的电流,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此规律是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学习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必备知识。所以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节除了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这一知识有具体的要求,同时也对获取这个知识的科学探究过程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实验测量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既要能熟练使用电流表,还要分析实验数据,找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所以能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难点:能正确连接电路,能正确使用电流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
三、教学策略
先复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要把电流表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并且电流表分别接在用电器的两侧测出的电流是相等的。根据此现象提出问题,如果把两只灯泡串联,把电流表分别接在某一用电器的两侧,电流相等,如果把电流表接到另一用电器两侧,其大小是否相等呢?学生设计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把电流表分别接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比较电流的大小。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测出电路中不同位置电流,比较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为了防止实验数据的偶然性,需要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时的过程与串联电路中的探究过程相似。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自己连接电路,巩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表测不同电路中的电流,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不同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在实验中提醒学生除了观察电流的示数外,还可以注意灯泡的亮度及其与电流的关系等,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演示和学生分组器材: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灯泡4个(规格不同)、电流表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5分钟)
把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在电路中,观察灯泡的亮度,这两只灯泡中的电流相等吗?
相等,为什么亮度不同?
不等,为什么?
能否仅根据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相等或不等。引起学生的疑问。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
(5分钟)
刚才有同学猜想电流相等,能说明理由吗?
肯定这位同学的分析,刚才是通过理论的分析得出这三点电流相等的猜想,今天就要通过实验来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规律。
一起回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学生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电流表接在同一用电器两侧,电流相等,那么图中A、B点在灯L1两侧,电流相等,B、C点在灯L2两侧,电流也相等,所以三点电流相等。
学生简要回答电流表使用方法:(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2)正负接线柱接法要正确;(3)选择合适的量程;(4)不能把电流表不经用电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内容分析提出串联电流相等的猜想。
为使用电流表测电流做准备。
新课内容(25分钟)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因为小灯泡两侧的电流是相等的,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可能是相等的。下面我们要通过实验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分析讨论: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连接一个串联电路,分别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
请大家设计实验电路图,并标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
实验中需要测量电路中三个位置的电流大小,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教师先演示一种连接,在演示时提醒学生连接实物的方法,如开关要断开、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等注意事项。
我们这一次实验就能说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吗?实验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呢?下面我们要如何进行实验呢?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总结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吗?
在本次的实验中,我们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了多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在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设计电路图。
次数
A点电流/A
B点电流/A
C点电流/A
1
2
3
还应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图,测电路中的电流。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学生描述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灯泡的亮度、出现的故障以及一些故障的排除等。
串联电路中规格相同的灯泡,其亮度相同。如果规格不同,则亮度不同,但电流仍相等。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归纳法得出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也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两个用电器的并联电路开始。
分别测出A、B、C点三处的电流大小,尝试着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联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大小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下面大家通过实验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过程就仿照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连线。
解决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故障分析等。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总结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吗?
在实验中,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猜想。
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次数
A点电流/A
B点电流/A
C点电流/A
1
2
3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学生描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如灯泡规格相同时,其亮度也相同,电流相同;灯泡规格不同,灯泡的亮度不同,流过灯泡的电流也不同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判断电流表测量对象及使用方法
例1.如图是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通过灯泡Ll电流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例2.如图(a)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由(b)、(c)两图读得,则电灯L1中的电流是()
A.0.8AB.0.16A
C.0.52AD.1.28A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电流表的接法及测量对象
例3.在图甲中,闭合开关后,通过灯泡Ll的电流为0.5A,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4A。试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对实验过程的考查。
例4.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中,某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检查连接没有问题,闭合开关,发现两灯均不发光,请写出你检查的方法。
学生分析选项中电流表测量对象,判断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是否正确。
判断电流表的测量对象,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确定各支路的电流。
学生自己连接实物图,同座位间交换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故障的分析,对实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处理。
基本方法是利用导线短路的方法检查,利用导线分别接在不同的电路元件两端,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如果短接灯L1,灯L2发光,则说明原来灯L1有断路的故障。
培养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交流学习的能力。
注重对实验过程的考查,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总结(5分钟)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3.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4.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时,经历了哪些科学探究的过程?
5.在探究中均使用到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1.本节主要通过实验探究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电流与各支路的用电器有关。
4.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动手收集数据、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评估和交流等过程。
5.实验中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主要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题。
按要求完成。
知识巩固。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